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针灸经络的七大误区

现代针灸经络的七大误区

现代针灸经络的七大误区
现代针灸经络的七大误区

现代针灸经络的七大误区

本文总结论述了目前针灸经络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七大误区。电针不是针刺,是电刺激;现在的经脉循行图与古典经脉图严重不符,其原因在于穴位归类的错误;经络本来包括可以看见的血管,看不见的经络是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针刺调气应当注重刺激皮肤,而不是深部组织;针刺得气,重在针者的感受,而不是病人的感受;针刺的最佳适应症是急性病,而今只能治疗少数慢性病;针刺结束后的身体效应才是特异的针刺效应。总之,现在的针灸经络基础和临床皆远离古典理论和技术,面临危机。

第一误区电针和手针

当初把电针引入到针灸领域来,使得刺激方法可以量化,有利于严密的科学研究。但随之而来便混淆了两大问题,一是针刺镇痛就等于电针镇痛,二是电针镇痛机制就等于针刺镇痛机制。经皮电刺激产生镇痛效应,国外早就在研究和使用。现在国人把电接在毫针上,于是就成了电针。由此可见,电针的提法很有问题,它只不过是把刺激电极从表皮移到了深部,毫针只起到深部电极的作用,与是否是毫针并无关系。

电针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电针与穴位无关虽然电针时也进行了选穴,也把毫针插入了穴位,但电针刺并不能局限于穴位,而是个很大的范围,无法区分出穴位与非穴位的差别来。在常用的实验动物大鼠身上可以看到,电针足三里时,整个下肢甚到整个身上的肌肉都在紧张收缩颤抖;同样,在人的足三里电刺激时,整个下肢肌肉几乎都在节律性地收缩。如果把这样广泛的反应称之为穴位刺激,确实牵强附会。

1.2电针机制非针刺机制本来很多研究者并不会针刺,有了电针仪后许多人都研究起针刺镇痛机制了,并且得到了大量的结果。即针刺镇痛的机制是通过激活C类纤维及A类纤维传入中枢产生的,中枢的作用机制包括释放内源阿片肽等。这类研究的人数之多,内容之广及结果之一致是空前的。可是,稍稍想一想就会发现,其实什么结果也没有得到,更不用说解决了针刺镇痛的传入机制问题。电刺激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相信每个人都会对这个常识问题做出明确的判断――麻。电刺激作用于什么组织细胞?身体内的可兴奋组织为神经和肌肉,电针刺当然是作用于这两类组织。电刺激时的肌肉收缩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同样容易兴奋的神经组织虽然看不见,但根据基本的生理学原理,电刺激外周的神经纤维(包括神经干)肯定兴奋并产生大量的神经冲动沿感觉纤维传向中枢。由于C类细纤维比A类粗纤维的兴奋阈值高,当电针刺强度较低时,优先兴奋的必然是A类纤维,这就是那么多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必然存在的结果,并以之解释针刺镇痛效应。

针刺的本身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后者是通过C类纤维传入中枢的,当一些研究者得到上述结果后,C类纤维竟然由原来的传入痛觉的纤维变成了传递镇痛信号的纤维。这种违背生理学基本常识的做法,岂能不令国内外生物、医学科学工作者反感。而在国内,这又成了否定经络存在的依据,甚至否定针刺效应的其它机制的依据。因为,按照《黄帝内经》,针刺信号必先沿经络传导,然后气至病所产生针刺效应。

1.3 电针效果有限我们研究针刺效应或针刺镇痛效应,都是先针刺5-10min,移去毫针,然后测量效应,其效应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而电针者竟然是一边电针刺,一边测痛阈,刺激结束就停止测量。也有刺激结束后还继续测量者,但称之为后效应,因为后者已经相当弱了。我们很难想象,当通电的大鼠整个身体都在颤抖或强直收缩时,在其尾部的痛阈会是正常值。而且其痛阈升高是非常有限的,远不如手法针刺的效果。

电刺激为什么能镇痛,这又牵涉到一些生活常识。当我们的手被烫伤时,本能的反应是不断地甩手,以减轻疼痛。以运动来缓解疼痛是人们公认的有效方式,其机制在于肌肉运动产生大量感觉传入信号,这些信号可以对疼痛信号产生竞争性抑制,从而降低意识领域对疼痛的反应。因为大脑总是趋向于对一种信号产生反应时,对别的信号产生侧向抑制。电刺激时,

大量肌肉持续紧张收缩,其作用强于主动的运动,必然会降低机体对疼痛的反应,表现为痛阈升高。停止电刺激,镇痛作用随之就明显减弱。同时,电刺激本身的麻木感也会抑制机体对局部及全身的疼痛反应。此外,紧张也会抑制疼痛。作为典型的反应,就是战士在战场上被子弹击中,自己可能毫无察觉;作为一般性常识,我们常常不知道手上的皮肤小伤口是什么时候划破的。

总之,电针不是针刺,是电刺激。

第二误区经脉循行图、穴位连线与古典经脉线

经络给人的印象就是挂图上的线条,不少研究者就是依此按图索骥,寻找经络的实质。早期的许多目标都集中在身体内是否存在与那些线条一致的生命结构,这些结构包括血管、神经、淋巴管,甚至还包括了间隙结构。这里有一个假设,如果那些图线的位置是错误的、并非本源的经脉循行线,那么,所有找到的有关经脉线的证据都是错误的,而找不到任何可靠的证据都是自然的,由此无论承认经络或否定经络都变得毫无意义。不幸的是,实际的情况正这样。有人已经在说,现在的经脉图只是穴位连线,而不是经脉线,不可轻信。但穴位位于经脉线上,经脉线当然经过穴位,二者是统一的。问题的真正原因在于沿袭性的历史错误--穴位错误,现在的经脉图基本上都是沿袭明.张介宾的《类经图翼》。张介宾及其前后的所有针灸经络学中的穴位分类都沿袭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后者是首部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归纳出来的针灸经络学专著,其各经穴位分类非常明确。问题就出在这里,《内经》中的穴位散见于各篇之中,当皇甫谧进行归类整理时发生了多处严重的错误。

在头面部,《内经》中明确属于某一经的穴位,在《甲乙经》中却归入别的经中,一穴之差常常使各经都不得不偏离原来位置。现在的胆经在头部有好几道折弯,但《内经》中并没有这样的描述,只一条线绕头下行,其余为分支。而现在胆经在头部所连的近10个穴位,在《内经》中却是胃经或手少阳经穴。

在上肢的手太阴尺泽穴,《内经》明确指出位于肘中之动脉,当然只能在肱二头肌腱的内侧凹陷中,现在却在外侧凹陷中;天府在腋内动脉处,《甲乙经》定在腋下三寸动脉处,现在定在上臂前侧。如此一来,手太阴这段经脉就由《内经》中的腋下至肘内侧,变成由肩至肘外侧。此经一变,其它经脉全移动位置,整个上肢经脉都与《内经》严重不符。《内经》中足三阴经从大腿根部就深入体内,并无胸腹外的走行,更无相应穴位。《甲乙经》中却为足三阴经都增加了好几个胸腹部的穴位,以至于现行的经脉图中胸腹部密集排列着足三阴经的线路。本来《内经》中在胸腹部属于冲脉的位置和穴位,在《甲乙经》为冲脉和肾经共有,现在全由肾经取代。

总之,现行的经脉图与《内经》经脉循行比较,严格而言有70%不符。由引可见,经络研究按图索骥,有多么危险。在现代的针灸经络学中,对于经脉的循行,一方面全文引用《内经》的文字描述,另一方面,经脉图上的走行却与文字严重不符,二者竟并行"不悖"。当我们严格按《内经》的穴位和经脉循行重新绘制出经脉循行图时,经脉是不是血管一目了然[1]。另一方面,按错误的分类和定穴治疗疾病,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此外,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将主脉与支脉混淆,如膀胱经的背外侧线和下肢部分都是支脉;手厥阴经的整个上肢部分都是支脉。这些在现在的经脉图中都没有任何标识。而完全走行在体内的经别――正脉,更缺乏明确的认识。

第三误区肉眼看见的经络与血液循环的发现者

《灵枢×经脉篇》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据《内经》之意,经脉之所以看不见,并不是因为太小或本来无形才看不见,而是因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可以看见,经脉比络脉更粗大,自然应该比络脉更容易看见,只是因为位置较深,须解剖方能看见(《灵枢×经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以看见的络脉是什么?根据《内经》大量关于络脉颜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变化、所处位置及变异、刺络脉出血等描述,络脉就是血管无疑,那么经脉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见的唯一经脉――足太阴内踝部就是经过此处的粗大血管――大隐静脉。十五络脉包容全身比较明显的表浅静脉,唯独没有大隐静脉,因为它已作为经脉了。这并不是说经络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经脉――主要位于皮肤中的卫气运行途径。

如果经络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么经络的周期性循行或气血的周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环或包括血液循环。在西方,公元二世纪时,盖伦提出动脉和静脉如潮水涨落,心脏的作用是把产生的热量送到全身。这一谬论在西方统治达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纪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也因此血液循环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英.李约瑟(Joseph Needham)著《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经络循行是血液循环,是中国人首先发现了血液循环。随后美×罗伯特著《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确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2]。我们通过对《内经》有关针灸经络内容的全部归纳分析后,在《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明确了经络包括血管性经络和非血管经络两大部分[3]。不幸的是,现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执迷不悟,断章取义,按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的描述,坚持经络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处寻找不是血管的经络,或要到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甚至肌肉中去寻找所谓的非血管的经络。也有的研究者,干脆把经络都当作血管,自然就会面对诸如循经感传、穴位特征、针刺效应等无法克服的困难。难能可贵的是,罗伯特已经非常明确地把气血循环称为双流体循环概念或双循环理论。总之,区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经络,哪是非血管经络,经络研究岂能登堂入室。

第四误区针刺的深度与经脉的位置

过去的研究中,作为经脉(非血管性)在深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针刺要刺到深部,那里是经脉所在。作为这种认识下的一个极端表现,就是到针尖下面找经络。或根据书上的穴位针刺深度,或让经验丰富的针灸医师扎针,然后就到针尖的部位寻找经络或穴位的特征。

首先,针刺是中医的解剖刀,九针之中,仅2-3种与经络有关,其它直接针对病变部位或邪气停留处。《灵枢×官针》有三刺之说,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刺透皮肤到肉,不入分肉之间,以出阴邪;刺入分肉之间,以出谷气。谷气乃正气,针刺应避免伤谷气。《内经》并没有要求针刺要刺到多深,到了《甲乙经》规定了每个穴位的深度,应当是安全的最大深度。可后世医者竟每刺必达书中深度,与古人相去甚远,疗效从何而来?

实际上,很多部位如头皮、肢端等处只有皮肤层,针刺皮肤同样取得很好的疗效,而耳针也只能局限于皮肤之中。现在针刺主要用于慢性疾病,重在刺激经络以调其气,那么针刺的主要目标是卫气运行途径,而不是营气运行的血脉。《内经》明确指出,营卫各行其道,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具体地说,卫气主要运行途径在皮肤,其次还有分肉之间。因此,刺激皮肤是主要的调气手段。

事实上,我们在动物实验中反复证明,只有给予皮肤充分的刺激才能产生显著的针刺效应,特别是镇痛效应。而且这样的刺激可以使每只动物的痛阈都显著升高[4],但是那些不

注重刺激皮肤的研究工作,只能使半数的动物产生比较明显的镇痛效应。他们在建立模型时,必预先筛选针刺有效动物,这无疑是自我否定针刺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大量的临床工作也表明,浅刺或只刺激皮肤就可以产生很好的针刺效应。作者初学针刺时,常常一针见效,消除多年顽疾。熟练针刺后,反而效果大打折扣,思之再三,原来是初学时一手立针于皮肤,另一手缓捻;熟练后单手持针,快速刺过皮肤。于是,重新加强对皮肤的刺激,果然针效大为改善。

所幸的是,我们已经在大鼠的皮肤中找到了数条从头到足贯穿全身、左右对称的交感物质分布线路或毛线环路,为针刺皮肤找到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也为非血管性经络的卫气循环系统找到了直观而显明的形态学结构基础[5, 6]。

第五误区针感与得气

有人对针刺动物提出这样的问题:动物不能说话,何以知道其得气与否?此话自然有些外行,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人们把病人的酸麻胀疼等作为得气的主要依据,甚至唯一依据。针灸师在针刺时总是不断地问:胀不胀?胀则停止针刺,不胀则继续针刺。此等技法与古人相去太远了。《内经》强调,针刺的针感主要在于医者的手下感觉,而病人的感觉是其次要方面。针刺的沉、紧、涩等是得气的表现,而滑、空、松是不得气的表现,如《标幽赋》曰:轻滑慢而未来,沉紧涩而已至;气之至如鱼吞钓铒之沉浮,气之未至,如闲处幽堂之深遂。此般描述,可谓形象之至,前面关于针刺动物的得气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必须指出,得气固然有酸麻胀重等表现,但如果这种效应太强,往往就是不正常的现象,是错误针刺的表现了。针刺对于偏瘫者本来相当有效,那些效果不好的原因大概就是在偏瘫肢体上问不出感觉吧。这里不得不把针刺深度联系起来,有的研究者为了寻找针刺的感受器,就让有经验的医师针刺,当得气时就标记针尖的位置,组织学检验可见,得气之处多在深部筋膜上。毫无疑问,深部的筋膜肯定是产生酸麻胀重的最佳部位。作者有此一回刻骨铭心的体验,某研究者专门请了一位手针娴熟的医师为其做人体针刺,本人也想见识一下行家手法,便作为一个自愿者接受了针刺。针刺穴位为足三里,其目的是想产生长距离的传导,当进针后我回答没有传导时,针者将针尖在深部筋膜上用力一挑,一股刺骨钻心的疼痛立即使我眼泪充满了眼眶,只好赶紧说了有传导,传到脚上去了。至今想来,仍不寒而栗,若是普通病人,有此一回体验,休想让其再次接受针刺治疗。

试想今日之针灸,已经退缩到医院一角,其患者可以描述为:西医及中药医治无效的慢性病患者,不妨一试的选择手段之一。难道我们不该反省一下我们针刺的方法是否有问题吗?医生个人空间

临床上有浅刺和深刺两派之说,也都自称疗效可观。如果两者都对,必然是各得其半;如果两者都误,必求新法。实际上,针刺太浅,稍不小心针就可能掉出来,更无法进行刺激强度大的手法,特别是提插刺激,针效必然有限。针刺深者,如果不把刺激目标盯在皮肤上,而在深部寻求所谓的酸麻胀重等针感(事实上常常就是这么做的),未曾真正得气,患者也酸痛不可忍,针效也自然不高。门派之分,源于经验之不同,经验者先入之见也。经验必经过科学的检验,方可发展为理论和技术。何以检验?对照!将各种刺法联合对比就可以了。第六误区慢性病与急性病

纵观《内经》,针灸基本上都是用于治疗急性病。事实上,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有限的年龄加上艰苦的劳动和贫困的生活,急性病多而慢性病少,一般人也不会因为一些小毛病而求医问药。因此,急性病成为其主要治疗对象,针灸疗法也在其卓越的疗效上发展出近乎完

美的理论和技术。正如前面所述,现在的针灸疗法已经成为其它治疗无效者的可选择手段之一。相应地,针灸医师已经接触不到急性病患者,何以认识古典针灸理论?何以体验针灸临床疗效?整天与本来就很难治的、本来病情也不重的病人打交道,莫说一针见效,恐怕一周甚至一月也见不到疗效的影子。非但技术不能提高,连自己都可能产生怀疑和动摇。作者曾作过临床内儿科医生,有幸在急重症的住院病人中实施针刺疗法,颇见奇功。当然,这些疗效并非出于首选治疗,西医内科自然是常规的西医诊治,应用针刺疗法多是出于无奈或急中生智。如对濒临死亡的肺炎新生儿,在静脉穿刺失败、无法点滴给药时,针刺泻毒,缓解中毒症状,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间;偏瘫患者在发病29时天仍无感觉和运动恢复迹象时,一次针刺后的第三天竟使其由别人搀扶下床练习行走。作者也曾治过偏瘫几个月者和几年者,虽患者自称有效,但其也非我所求者也。至于各种急性疼痛患者,止痛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鉴于目前医院分科状况,可以为住院部配备针灸医生,略施小技而大见成效,何乐而不为乎。

第七误区针刺效应与针刺反应

针刺首先是一种刺激,严格地说是一种带有伤害性的机械刺激。这样的刺激作用于活的身体,必然引起疼痛、牵拉、挤压、损伤等反应。作为即时的伤痛反应和牵拉反应,必然引起身体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出汗、情绪紧张等一系列反应。按照生理学的刺激-反应规律,这种效应可称为针刺反应。这种反应属于一般性的伤痛反应,与是否刺激穴位及什么手法刺激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医针刺的奇妙作用在于,除这种非特异性的一般反应外,还产生现代生理学无法解释的特殊治疗效应,如镇痛作用和生理功能的双向调整作用。当研究针刺机制时,就很有必要区分针刺的特异效应和非特异反应。我们注意到,许多研究者都是一边针刺,一边测定身体的功能变化,并将这种变化称为针刺效应。如前所述,这种现象在电针动物实验研究中尤其普遍。有人直接刺激神经干的中枢端,同样产生类似的效应。我们在研究中,除坚持传统的手针刺激外,还在针刺结束后的2小时内动态测量动物功能的变化。但这还不够,因为临床治疗中,针刺的效应往往发生在针刺后的数天内,比如,我们治疗的偏瘫患者往往第三天才表现出明显的效应。国内还有人提出针刺的最佳效应在针刺后的24小时左右。

如果我们将非特异性的针刺反应与特异性的针刺效应混为一谈,甚至把针刺过程的非特异性反应作为主要的效应,那么,所研究的针刺机制就是非特异性的伤害性反应机制,而不是具有中医特色的针刺效应机制。用这样的机制去指导临床更难以体现增强疗效的目的。总之,把研究工作中的针刺效应定义为针刺结束后数小时及数天内生理功能的改变和临床疗效,有利于深入研究针灸经络机制。

综上所述,无论针灸经络的基础研究还是临床治疗,都相当程度地远离了古典中医的理论和技法,结果导致电针的基础研究代替了传统手针的作用机制,个人经验代替了系统理论,门派之见阻碍了广泛的实践。感觉与科学对立,基础与临床矛盾。继承尚且不足,发展从何谈起?国际中药针灸正向日韩转移,国人若不走出早早走出误区,则一时一代之误必成久远之灾难。

经络养生研究概述_蒋应时

经络养生研究概述 蒋应时李晓红李烨王钦鹏(广西中医学院南宁530001) 作者简介:蒋应时,男,(1948-),广西桂林人,广西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和《内经》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中医养生理论研究。 摘要:自《内经》以来,医家们非常重视经络对人体的保健作用,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养生来预防“未病”。就经络、经络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以及调理经络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经络养生加以概述。 关键词:经络;养生;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R 224.1文献标识码:A 经络养生就是在中医经络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针刺、灸法、推拿按摩、气功、导引等方法,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使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1]。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生活的日益丰富,健康与长寿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近年来亚健康人群的逐年增加[2],药物对人类的毒副作用和危害日趋严重,人类开始崇尚回归自然、运用自然的力量以维护人类健康、改善健康、治疗疾病,以经络为基础的各种非药物调理方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络的研究一直是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下面从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对经络养生研究加以概述。 1经络养生的理论研究 1.1中医对经络的认识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肢节,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人体的各部分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平衡状态。经络的生理功能中医称之为“经气”,其功能主要表现在网络周身,联通整体;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病症;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等四个方面。 1.2现代研究对经络的认识现代经络的研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实验研究,寻找经络的客观指标,以揭示经络的客观实质为宗旨;以“七五”“八五”“九五”国家攀登计划、“973”计划等为标志的现代经络研究进入高潮。近半个世纪以来,经络实质的各种假说和理论层出不穷,概括起来比较有影响的有如下几种[3]:(1)经络与神经体液综合调节相关假说;(2)经络的皮层内脏相关假说;(3)体表内脏植物神经联系假说;(4)第三平衡系统假说;(5)短反射循经定向

、针灸治疗

治疗作用: ①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②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③调和阴阳(是针灸的最终目的)。 针灸治疗原则: ⑴补虚泻实(①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②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③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3)治神守气。——附加⑶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⑷三因制宜:因时地人。辨证论治的要点:(1)明辨疾病性质(2)突出经络辨证(3)注重整体观念(4)分清标本缓急(5)做到三因制宜。 选穴原则: 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辩证选穴、 五输主病: 《灵枢》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 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举例说明针灸的取穴原则 1) 近部选穴颠顶痛取百会胃痛取中脘面瘫局部去颊车地仓颧髎,近部选风池 2) 远部选穴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 3) 辩证对症选穴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肝阳化风导致的抽风选太冲行间等;牙痛由病因病机可分风火牙痛风池外关,胃火牙痛内庭二间,肾虚牙痛太溪行间。根据特殊症状取穴如哮喘选定喘穴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外劳宫。崩漏选断红穴 针灸治病特点:调节属性,效应快捷,作用安全,适应症广 辨位归经:经络忘诊,经络切诊,经络穴位的电、热测定 配穴方法:按经脉:本经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按部位: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偏补穴位:气海、关元、命门、肾腧、膏盲,多扶正是用;偏泻的: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多在祛邪时用;双向调节的: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 特定穴:背腧偏扶正,用于慢性虚弱久病;郗穴、募穴、下合穴偏祛邪,用于急性发作性痛证;原穴具有双重作用,急、慢、虚、实都可。 常灸穴位: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胃、肾俞、足三里,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名词解释 1.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 2.因地制宜: 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3.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 4.针灸配穴方法:是在选穴原则基础上,选取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 5.脏腑证治:是对脏腑病变所表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属于何脏腑,属虚属实,属寒属热,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大法,称为脏腑证治。 6.俞募穴:是俞穴和募穴的合称。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位于背腰部,故又称背俞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处,位于胸腹部,又称腹募穴。 7不通则痛: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疾病。 8.扶正祛邪,就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消除致病因素的影响。 9.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

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人体经络研究概况及其存在的实证 张镱 中国海洋大学 摘要:经络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一种表现,其在中国医学历史上已存在千年,很多中国经典的传统医书上都能够找到关于它的记述。但由于人们因为经络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经络的客观存在。然而随着现代医学中经络学在临床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令很多西方医学家为之震惊,使得经络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再满足于经络这一抽象概念的描述,开始了对于经络实质的研究,产生了针对人体经络研究的各种流派,并运用多种现代科学的方法检测可见的经络现象、经络感传现象的特殊规律,形成了不同的科学理论体系,以科学的证据证实经络的客观存在。 关键词人体经络证据历史方法 经典中医经络理论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人类健康之源。经络系统是人类健康防御、自身调整和组织再生的促进系统。每个人都有经络,但是人们缺乏对它的理性认识。当今世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污染严重,致病菌的变异和繁殖日趋加剧,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大力提高自身的防御能力和调整能力,及时快速地解除疲劳和亚健康状态,降低对传染病的易感性,认识人类自身防卫系统和调控系统——经络是十分重要的[1]。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经络学的研究,并对经络的实质提出了“神经论”“血管论”“淋巴管论”或“体液论”等等[2]。笔者在这里将经络学的起源和发展做一简单概括,并着重阐述运用现代科技对于人体经络客观存在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希望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经络学被更为广泛认可,从而积极发展经络理论,使其在临床医学中发挥其不可估摸的重要作用。 一、中国古代经络的提出与经络学的发展 经络学说是中国中医理论的重要核心之一,其形成理论形成有条理的系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根据湖南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其中有对于十一经脉的记载,而十二经脉的出现可以参看《内经》。两汉之后,经脉被独立于血脉之外,成为中国古代医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到了宋、元时代,经络发展为手足三阴三阳经及经脉气血流注模型,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五别络及孙络、浮络等,并强调经络具有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之功,认识到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上下的通路[2]。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谈及阴跷脉时,引用了宋代张伯端(字平权,一名用成,号紫阳真人)《八脉经》的记载,并说: “……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 碓返观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谬也[3]。”上述记载笔者认为可以确定李时珍当时认为经络是可以由内视的方法观察到的,这也使得经络的存在有了一个可能观察到的方法,但是具体的考证步骤李时珍并没有明确指出,而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对于扁鹊的记述,说扁鹊为齐桓侯治病,见齐桓侯时既没有切脉也没有问闻, 而是一望就知道齐桓侯的了什么病以及疾病的深浅、位置和愈后。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均有提及。 20世纪50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解剖教研组在尸体上8条经57穴的解剖观察,发现穴位100%有神经分布,而且与经络线有一定吻合。经络内非穴位区的神经分布多于非经络区[4],提出了经络现象可能是神经功能外化的现象。 神经系统的大量科研和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却只能证明经络与神经确实具有一定的密切关系,并非经络就是神经系统。十四经线上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及植物神经纤维,甚至皮质、丘脑、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与针刺效应密切相关,但神经并非就是经络[5]。随着经络研究的深入,祝世讷认为经络的结构是“超解剖”的功能性结构,像空间、时间、生物钟那样的无形结构。在生物体上就是化学或物理的东西。生物医学人员倾向于经络是某种流动的化学和生化物质[6]。 经络的研究不断向多方向发展,刘艳彬等切断家兔筋膜组织,发现声波经线传导阻滞,

针灸奇效之谜——经络辩证

针灸奇效之谜——经络辩证(下) 三、背部要穴与胸腹部的腧穴相比,背部腧穴的诊治作用与部位的相关性要更加鲜明。针灸腧穴学中, 对背部每个部位所对应的脏腑都有明确的记述。不过具体内容涉及一些比较复杂的计数方法,初学者不便掌握。无疾这里仅就对于诊治疾病最为重要的五脏背俞穴给予介绍。 三五七,肺心膈;九一四,肝脾肾。这些就就是诊治五脏疾病的关键腧穴所在。中医对背部腧穴的定位,就是借助脊椎棘突(即后背正中的一个个凸起的骨头)来完成的。从大椎(即第七颈椎,低头时项部所见最凸起的高骨处)以下开始计算,大椎下依次为第一椎、第二椎……直至第二十一椎。口诀中所讲的“三五七,九一四”,即指第三椎、五椎、七椎、九椎、十一椎与十四椎。这些椎骨下的两侧,就分别用来诊治肺脏、心脏、膈、肝脏、脾脏、肾脏的疾病。实践中为了便于确定椎数, 又可以借助两个明显的标志:一就是后背肩胛骨之下角(嘱患者活动上肢,即可明显见到肩胛下角所在);一就是髂前上棘(即胯骨前方的两处最大的骨)。肩胛下角与第七椎在同一水平,髂前上棘与第十六椎在同一水平。以上内容瞧似较为复杂,爱好者朋友在操作过程中,可先在脊柱两侧做按压,发现异常点,再对照上面解说,或参考腧穴图谱,即可轻松作出判断病在哪一个脏腑了。举例来说,长期肝郁,情志不舒的患者,很容易在肝俞、脾俞两处出现压痛。细细揣摩,肝俞穴下方还

常可以摸到细细的条索。此时针灸、按揉肝俞、脾俞,以及小腿内侧的足太阴与足厥阴两条经脉上的异常反应点,就可以瞧到不错的效果了。 四、针灸医案解读以上无疾主要讲了针灸治病的原理,以及针灸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实践中,该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判断病位何在,就是虚就是实呢?如何确立治疗方法,选择恰当的腧穴、针具进行治疗呢?下面无疾以几则医案为例,由浅入深,向大家展示用针灸方法诊治疾病的基本思路。病案1(无疾自治案)2008年夏,一天清晨,无疾起床后忽感足底不适。原来一夜时间,左足心涌泉穴内侧靠近足大趾处骤起一水疱,如花生米大小,局部皮肤绷紧,胀痛甚,行走不便。循经上按,在小腿内侧中部足太阴与足少阴经之间,有一明显硬结,按之胀痛。乃以15寸毫针,于硬结处上下通导,再以皮内针一枚,刺入局部埋针。针后,局部疼痛明显缓解。傍晚时水疱已塌陷,次日清晨水疱完全消失。无疾按:此例属典型的经络辨治验案。西医瞧来,此当属真菌感染类疾病,治疗当以抗生素类对抗,以杀灭病菌。但此病初起,邪势较猛,又尚未糜溃;外用药无用武之地,内服药则效缓难耐。按中药治疗思路,此湿邪下趋,法当渗利。但药物作用于全身,对此局部迅猛之邪,的确欲速而不达。如果此时心中怀有经络辨证的思路,尝试从经络角度去认识此病,就可以很轻松地获效了。首先天在长夏,湿气当令。人受气于天地,与天地之气时时相通。且无疾体质偏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针灸在很久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外。随著现代科学的发展,针灸经络研究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逐步展开。那些最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经络理论的人,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针灸医生。循经感传现象则是国外经络研究工作的起步。对中国的针灸界来说,外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借鉴的意义,更具有启发意义。 1. 对经络的几种看法 国外学者对经络的实质问题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功能的表现。这种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当然,异议者也不少。如有人认为经络是位于皮下的低电阻通道。还有人提出经络是位于人体已知结构之间的流体通道,它存在于筋膜包裹的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干的空隙中。这种空隙是经络赖以传导信息的体液通过的场所。而液体在脉管外的流动则主要依赖于肌肉的运动。Lonesau-Tirgooistec(1990)等认为经络可以被看作是已知结构(如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一个重要“通道”途径,可移动的电荷即可延著这些间隙从身体的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日本的高野千石(1991)也支持这种观点,认为经络是某种粘滞度低,离子强度高,传递重要生命物质的血管外通道。当然也有人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Thomas(1977)提出经穴的物质基础可能是某种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但又和二者密切相关的成网状分布的原始的组织丛。这种原始组织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并具有活跃的代谢和传递作用。近年来,间中喜雄也提出X信号系统的假说,认为人体中残留著种族发生初期形成的原始信号系统。它被以后发展起来的多层次的复杂信号系统(自动调控系统)的网络所掩盖。这个系统能够敏锐地感知和辨别体内外极其微弱的动因,并可向远隔部位传导,在针刺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人从胚胎发育、生物场、电磁的生物效应等角度提出各种不同设想,反映了国外学者探索经络实质的各种思路和倾向。 2.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1) 临床报道这类文章以日本为多见。 早在1948年,日本的柳谷素灵即提到在针刺穴位时,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最详细、最典型的报道发生在一位叫白万郎的日本商人身上。他因为视神经萎缩而接受针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感传现象非常显著。经统计,感传线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一致的有三条经,即大肠经、肾经、任脉;基本上一致的有十六条经,相似的有一条经。但对于这一病例,日本学者认为可能与该病人在幼年时被雷电击伤有关。

针灸 经络总论

《针灸学》教案次页? 讲次:第2周/ 第2次 内容: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 学时:3学时 章节:第一章经络总论 教具:Powerpoint、照片、挂图、动画等 掌握内容: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熟悉内容: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了解内容: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了解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重点: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经络理论及其临床应用。使学生掌握十二经脉的基本概念、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 难点:十二经脉的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 拓展: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激趣:经络研究现状即进展。 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照片、挂图、幻灯等教学方法,展示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经络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历代医家临床运用针灸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针灸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对针灸临床运用的认识。 一、经络的概念:5min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5min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20min ?注:教案次页按每一讲次准备

二、奇经八脉10min 三、十五络脉5min 四、十二经别5min 五、十二经筋5min 六、十二皮部5min 第二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一、标本10min 二、根结10min 三、气街10min 四、四海10min 第三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5min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0min 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5 min 1.经络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什么是经络学说?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经络学说如何在临床上应用? 5. 预习下次课内容:上篇针灸理论第二章腧穴总论。 :

针灸经络腧穴

手太阴肺经 1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 齿痛项强、口眼喎斜 络穴;八脉交会穴, 痛任脉 2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昏迷、 癫狂 井穴 手阳明大肠经 3合谷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 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头面五官疾患;外感病证;经 闭、滞产 原穴 4手三里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 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手臂无力,上肢不遂;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5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 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 高血压病;癫狂;腹痛吐泻; 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瘾 疹、湿疹、瘰疬 合穴 6臂臑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 与肩髃连线上,曲池上7寸处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颈项拘挛;瘰疬;目疾 7肩髃肩峰端下缘,肩峰与肱骨大结节 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上臂外 展或向前平伸时,肩部出现两个 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瘾疹 8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 鼻唇沟中鼻塞、鼽衄、口外、面痒;胆道蛔虫症 足阳明胃经 9地仓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口歪、流涎、眼睑瞤动 10颊车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 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 陷处 口歪,齿痛,颊肿,口噤不语 11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突前方,当颧 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噤,口眼喎斜 12头维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痛,目眩,目痛,流泪 13伏兔大腿前面,当髁前上棘与髁底外 侧端的连线上,髌底外上缘上6 寸腰痛膝冷,下肢麻痹;疝气;脚气 14犊鼻屈膝,在膝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 脚气 15足三里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 胫骨前缘外开一横指(中指)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 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 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 虚劳羸瘦,为强壮保健要穴 合穴;胃之下合穴

谈针灸的辨证论治

内容摘要: 摘要: 针灸疗法仅用经络辨证来指导临床是片面的,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扩大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摘要: 针灸疗法仅用经络辨证来指导临床是片面的,必须运用中医理论体系,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结合经络辨证及其他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分析归纳,采取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扩大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针灸;辨证论治;定性;定位 1 辨证 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实践基础的不同,临床上存在着众多的辨证方法。目前常用的有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八种〔1〕。辨证包括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 1.1 定性 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对于临床诊治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究病因病机时必须全面掌握症状与体征,了解可能致病的客观因素,对病证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审证求因”。 (1)外感六淫(含内生五邪)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风:怕风、出汗、痒(咽喉痒、皮肤痒)、游走性疼痛、皮疹、面目浮肿、眩晕、震颤、抽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突然昏倒、脉浮缓或弦。寒:恶寒或畏寒、战栗、无汗、固定性疼痛、面色苍白、手足冰冷、口不渴、喜热饮和热敷、咯稀薄白痰、口泛清水、大便稀薄、舌苔白、脉迟或紧等。 湿:头重如裹、肢节酸困、倦怠无力、胸腹痞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腹泻、尿少、浮肿、咯痰多、白带多、淋浊、湿疹、疮疡流水、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脉滑或濡等。燥:干咳无力或痰中带血、鼻干、咽干、唇燥、口渴、心烦、大便干结、尿少、皮肤干裂、舌质干红、舌苔少或剥脱、脉细数等。 火(热):发热、面赤、口苦、口臭、口渴、心烦、喜冷饮和冷敷、咯粘稠黄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谵妄、发狂、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等。暑:参见湿和火(热)部分。(2)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气滞:疼痛、闷胀。气滞疼痛的特点为时轻时重、多呈窜痛、部位不固定、往往是胀重于痛、可在温暖之后暂时减轻、并常与精神因素有关。 血瘀:疼痛、肿块、出血、瘀斑。血瘀疼痛的特点为疼痛剧烈、多呈刺痛、部位固定拒按、夜间加重。出血呈暗紫色、有血块、面色晦暗、口唇色紫、皮肤干燥无光泽、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等。痰饮:主要有恶心呕吐、心悸、眩晕、背冷、胸部痞闷、胁肋胀痛、腹泻、关节痛、皮肤麻木、皮下肿块、癫、狂等。 (3)正气不足引起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血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淡、头发枯落、头晕眼花、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阴虚: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午间潮热、颧红盗汗、舌质干红、脉细数。气虚:面色苍白、少气懒言、语气低微、倦怠无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重、身体喜按、舌质淡嫩有齿痕、脉虚无力。阳虚: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除有气虚的症状与体征外,尚有面色滞暗,形寒肢冷,严重时则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1.2 定位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传变与定位都离不开人体脏腑经络及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

中医针灸穴位现代研究

2017—9—30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临床研究表明, 曲泽 艾灸曲泽穴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得心搏量、心搏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动物实验提示,针刺“曲泽"、“膈俞",对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有抑制损伤发展得作用,使心电图ST段升高受到抑制,并且起针后ST段电位有自然下降趋势。表明针刺“曲泽”等可加速动物缺血性心肌损伤得恢复过程,有保护心肌得作用。动物实验,针刺“曲泽”,其神经分布在脊髓,为颈6-胸1与肌皮神经与桡神经传入有关。??郄门穴研究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针刺郄门穴对心脏功能有调整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针刺“郄门”、“胃俞”,能促进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得恢复,心电图得ST、STaVF段升高不显著,起针后ST段恢复亦较快。临床观察,针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得郄门穴,用传统针刺手法激发循经感传,有得过肘,有得达胸前区、此时观察心动阻抗微分图,结果表明,感传达胸前区者,心血管功能即时疗效显著提高。针之也可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针刺郄门穴也有调整肺功能得作用。在开胸手术中,针刺郄门穴瞧到手术侧虽有开放性气胸存在,肺脏萎缩;但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不致缺氧。仅二氧化碳有不同程

度得升高,即郄门穴可以调整血氧饱与度。临床研究表明,郄门穴对胸部手术有显著得镇痛作用、在二尖瓣扩张中,应用三阳络透郄门,具有良好得针麻效果。镇痛作用得强弱与针刺得刺激量强弱有关,以电脉冲输出强度较大者效果好。? 间使穴研究??经穴现代研究之一。针刺间使穴对心脏功能有显著得调整作用、临床实验表明,针刺冠心病患者得间使穴,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改善心电图,使左心室舒张期终末压降低、电针间使、内关穴,可使冠脉流量与心肌血氧供应量增加,冠脉阻力、心肌氧提取率降低,最大冠状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从而改善、调整心肌对氧得供求失衡,有利于濒危区缺血心肌损伤程度得减轻,减少心肌坏死区。电针间使、内关穴有一定得镇痛作用,对体感诱发电位中与疼痛有关得成分有抑制作用、? 内关穴研究? 经穴现代研究之一。大量实验与临床实践证明,内关穴对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具有良性调整作用、该穴对心脏功能得调整作用十分明显,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收缩时间间期缩短,血中皮质醇水平趋向正常,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对异常窦性心律具有明显得调整作用。过速得心率可使之减速慢,过缓得心率可使之加快。针刺内关还可以改善左心室得功能,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射血前期时间指数缩短,PEPI/LVETI减小,左心室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

针灸治疗学总论部分复习材料

总论 第一章针灸治疗作用 一、填空 1.针灸治疗作用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三个方面。 2.(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3.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 4.《灵枢·官针》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5.《备急千金要方》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6.经络闭阻不通,因实热引起者宜用针刺;由虚寒引起者宜行灸疗。 7.《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 不可不通。” 8.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作用,可以变不通则痛为通则不痛。 9.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 10.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腧穴的偏补偏泄 性能有关。 11.《灵枢·根结》篇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 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 二、选择题 (一)A型题(在题下五个备用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全书同。) 1.“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出自:(B) A《灵枢·九针十二原》B《灵枢·官针》C《素问·异法方宜论》D《难经·二十九难》E《备急千金要方》 2.以下哪种属于针灸治疗作用的范畴?(D) A消炎B行气C镇静D调和阴阳E都不是 (二)B型题(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用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多次,也可以一次也不选用,全书同。) A止痛B升压C降压D安眠E增乳 1.疏通经络作用的体现:(A) 2.调和阴阳作用的体现:(D) A咳喘取肺俞B亡阳灸关元C失眠补照海、泻申脉D嗜睡泻照海、补申脉 E都不对 3.阴病治阳:(A) 4.阳病治阴:( B ) 5.阴盛阳虚病症治法:( D ) (三)D型题(在题下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相互间有联系的正确答案,全书同。) 1.在针刺疏通经络中,《金针赋》运用的通经接气手法是:(A)( B) A青龙摆尾B白虎摇头C龙虎交战D阴中隐阳E阳中隐阴 2.下列治失眠用穴体现调和阴阳治疗作用的是:(C)(D) A补心俞B泻行间C补照海D泻申脉E补胆俞 三、改错(在下列各题下划线部分内,找出错误或不准确之处并改正,全书同。) 1、《灵枢·官针》篇曰:“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2.针刺补法和艾灸,其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 四、简答题

脑中风脑梗塞的针灸穴位治疗(建议收藏)

脑中风的针灸治疗 ?中风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仅有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症的疾病。 ?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属中风范畴。 ?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缺血性中风-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梗塞) ?小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包括TIA发作。 ?病因病机简述 ?中风的产生原因及机理复杂,多为风、火、痰、瘀、虚所致.且与心、肝、肾三脏失调有关。 ?肝主风,肾主水,心主火,脾主湿,气血经络易瘀,五脏易虚。?中风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亦称“卒中”。又称“大厥”,“薄厥”,“偏枯”,“风痱”。 ?作为病因,《金匮要略》认为“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根据病位深浅和病症轻重表现不同,分为中经络,中脏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文档交流 ?唐宋以前多以外风是论。唐宋以后逐渐认识到急性脑血管病为内风所致,称为“类中风”,以区别外风。多以风、火、痰、虚论. 清代王清任中风则以血瘀而论.....。.文档交流 中脏腑-病情急重,病位深。 ?闭证:卒然昏倒,意识障碍,半身不遂。 ?——阳闭:属阳症.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颜面潮红,躁动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等。用药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文档交流?——阴闭:属阴症。兼见口噤不开,两手紧握,肢体强痉,静而不言.用药苏合香丸。 ?脱证:属阴阳离决。兼见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四肢厥冷,手撒口开,二便失禁,汗出如油,舌苔白滑,脉沉细缓。用药参附汤加生脉饮。。。.。。.文档交流 中经络型-病情较轻,病位较浅 ?无神志意识改变,表现为口眼歪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视物模糊等。 ?肝阳上亢:兼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风痰阻络:兼头晕目眩,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弦滑。痰热腑实则

经络穴位之现代研究进展

现代对经络腧穴系统之研究,包含在解剖组织学之探讨,腧穴功能、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腧穴脏腑相关及临床诊断之研究等等。 腧穴形态结构特异性研究 为寻找腧穴在形态上的特殊结构,学者早期由解剖入手,而知道百分之五十的人体穴位其下方有神经通过,而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与神经干相差亦不超过0.5厘米],然而并不能解释经络腧穴的特异性。近年来的穴位形态学研究,已从大体解剖方向过渡向穴位的巨微结构形态学,而认为穴位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穴位周围的微血管分支、神经分支、淋巴管分支和交通十分丰富,并明显多于非穴位处]。 大部分的穴位都有细小神经分支通过,据统计穴位34.2%位于大神经干上,90%穴位于神经干周围,经组织学观察大多数穴位的神经末梢丰富。约有45.5%的穴位在大血管周围,18.6%穴位在血管上,组织学观察到穴位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网在皮下组织内异常丰富,约占99.6%,而淋巴管分支亦十分丰富。随着科技进步,亦有运用计算器三维重构技术来展示穴位组织结构及其毗邻组织的穴间立体结构]。又从结缔组织的观察中发现,在胆经、肺经、胃经腧穴上,发现到钙元素特别丰富的关系]。 生物物理特异性研究 自二十世纪五○年代初期,日人中谷义雄率先报导良导络等经络皮肤低电阻现象以来,中国学者在对经穴的生物物理特性,做了重大的工作。大量的资料报导,人体经络具“隐性循经感传线”的特色,并普偏存在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群中,其宽度约一至三毫米,且位置稳定不变,与十四条古典经脉线相吻合。而此亦与“循经低阻线”相一致,宽约一毫米,以及“高振动声传导线”一致。经由这些研究,还发现在经络的横断面上,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结构。 (1)皮肤角质层。经络在线角质层变薄,是循经低电阻抗特性的物质基础。 (2)表皮层和真皮层的乳头层。这里感觉神经末梢分布集中,是隐性感传线感觉过敏的原因。 (3)真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神经束和肥大细胞相对集中,可能是发生循经敏感和感传的物质基础。 (4)肌层某些特殊的结缔组织,是产生高振动声的物质结构。 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结构,表明经络不是一种单一的线,而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结构,在其中分布着发生各种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物质结构。 经由人体表里经络差异的相关研究又发现,人体对高频信息的导电度比低频的高,高频的电信息在人体内传送时,能量的耗损会比较低,所以能够传很远信息的能力还相当强;愈往高频区看,发现经络和非经络的导电度差异也有愈小的趋势]。 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穴位的低阻抗性可能并非普偏存在,而人体的电阻特性亦非线性]。同

针灸作业

《针灸治疗学》作业 1、针灸的治疗作用及治疗原则有哪些? 治疗作用:1、调和阴阳:泻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阴阳之偏盛偏衰得以纠正使之在新的基础上达到阴阳平衡. 2、疏通经络:使瘀阻的经络通畅,气血畅达。3、扶正祛邪:扶正为扶助正气,补益脏腑气血增强抗病能力,正气得复有利抗邪;祛邪为祛除病邪,减轻疾病症状,消除致病因素,病邪得除又减轻对正气的损伤. 治疗原则:1、治神守气2、补虚泻实(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实则泻之)3、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温清并用) 4、三因制宜 2、请具体阐述针灸的选穴原则,并举例说明。 针灸临床选穴的基本原则是循经选穴。在循经选穴的基础上,常用的选穴方法有近部选穴、远道选穴、对症选穴。 (一)局部选穴 局部选穴是指围绕受病肢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局部取穴。是根据腧穴都能治疗局部病症这一作用而制定的一种基本选穴方法。多用于治疗病位较局限和体表部位反应较为明显的病症。如鼻塞选迎香;口歪选颊车、地仓;肩痛选肩髎、肩髃;眼病选睛明、瞳子髎;耳病选耳门、听宫等。 (二)邻近选穴 是在距离病变部位比较近的范围内选穴。例如:目疾、耳病取风池;。此外前后对应选穴法即身前有病在身后选穴如痔疮取次髎或秩边或身后有病在身前选穴如肛门脱出取气海也属邻近选穴. (三)远端选穴 远端选穴是指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病规律.人体的许多腧穴,尤其是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如咽喉肿痛取少商,腰痛取委中. (四)辨证取穴 辨证取穴是指根据病症的性质进行辨证分析,将病症归属于某一脏腑或经脉,然后按经选穴。例如:失眠若属心肾不交者,归心、肾二经,在心、肾二经选穴。属心胆气虚者,归心胆二经,在心.胆二经选穴. (五)随症选穴 对于个别突出的症状,也可以随症选穴。例如:发热选大椎或曲池;痰多选丰隆或中脘;恶心呕吐选中脘或内关等。 3、常用配穴方法有哪些?其含义各是什么? 主要包括本经配穴、表里经配穴、上下配穴、前后配穴和左右配穴等。 一、按部配穴 (一)局部配穴:对于病变部位比较明确、比较局限的病症以及某些器质性病变,可以采用局部配穴法,以疏调局部的经络之气。如头痛配印堂,太阳,百会 (二)前后配穴法 前后配穴法又叫腹背阴阳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腰背。身体前后部位所在腧穴配合使用,谓之前后配穴法。此法多用于治疗脏腑病证。如胃脘痛,前选中脘、建里,后选胃俞、筋缩;心胸疾病前取巨阙,后取心俞。 (三)左右配穴法 左右配穴法是十二经脉的循行是左右对称的,有的具有左右交叉的特点。左病可以右取,右病可以左取,还可以左右同时并取的方法。如左侧面瘫取右侧合谷,右侧面瘫取左侧合谷;左侧偏头痛取右侧阳陵泉、侠溪,右侧偏头痛取左侧阳陵泉、侠溪;心悸取双侧内关;胃痛取双侧足三里等。 (四)上下配穴法 上下配穴法是指上部腧穴与下部腧穴同时配伍组方治疗疾病的方法。上,指上肢和腰部以上的腧穴;下,指下肢和腰部以下的腧穴。如风伙牙痛上取合谷下配内庭. (五)三部配穴法 就是在病变的局部、邻近和远端同时选穴,配伍成方。(故称天人地配穴法)。如肩周炎取局部的肩三针,邻近的曲池,远端的阳陵泉 二、按经配穴 (一)本经配穴法 本经配穴法是以经络循行分布特点为配穴依据的方法。即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而未涉及其他脏腑,经脉时遵循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即选取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二)表里经配穴法 表里经配穴法是指以脏腑经络的阴阳表里的关系为配穴依据的方法。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时,专选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此法多用于治疗相表里的脏腑、经络病证。 (三)同名经配穴法 是在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指导下,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 (四)子母经配穴法 是参照脏腑及十二经脉的五行属性,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制定的配穴方法。 (五)交会经配穴法 即经脉的交叉、交会情况来配穴。某一病变部位有数条经脉交会或某一病症与数条交会经脉有关,都可按此 4.如何运用五输穴? 五输穴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远部选穴的主要穴位。十二经脉中每条经在肘膝关节以下有井.荥.俞.经.合5个腧穴合称五输穴,故人体共有五输穴60个。五输穴不仅有经脉归属,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按照“阴井木”、“阳井金”的规律进行配属。五输穴的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荥输治外经”,指出了荥穴和输穴主要治疗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证,这是与下合穴主要治疗内腑病证特点相对而言。《难经·六十八难》又作了补充:“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综合近代临床的应用情况,井穴多用于急救,如点刺十二井穴可抢救昏迷;荥穴主要用于治疗热证,如胃火牙痛选胃经的荥穴内庭可清泻胃火。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难经·六十九难》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观点,将五输穴配属五行,然后按“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虚证用母穴,实证用子穴。这一取穴法亦称为子母补泻取穴法。在具体运用时,分本经子母补泻和他经子母补泻两种方法. 3.按时选用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 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难经·七十四难》 云:“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5、原穴、络穴的诊治特点各是什么?举例说明原 络配穴法的应用。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原穴是脏腑 的原气留止的部位可以直接反映脏腑的病变。对本脏腑.本经脉 及其连属的组织器官病症既有诊断价值又有治疗作用. 络 穴是络脉由经脉分出之处各有一穴,十二络穴也是表里两经联 络之处。不仅可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之经的病症.此外, 还有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脾之大络大包穴。 原穴和络穴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应用。原穴、络穴配 合应用时,称为原络配穴法,又称主客配穴法,属表里配穴法 的范畴。其法以表里经脉病变之先后次序定原络或表里经脉病 变的主次轻重定原络.二穴一主一客,相互配合,疏通内外,贯 通上下,对相表里脏腑经脉的病证均有较好的疗效。如太渊配 偏历,主治咳嗽、气喘、上肢浮肿;合谷配列缺,主治外感咳 嗽、偏正头痛等。 6、俞穴、募穴的临床运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俞募配穴 法的应用。 俞、募穴是俞穴和募穴的合称。俞穴的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 的腧穴,故又称为背俞穴,偏治疗相应脏腑的慢性虚弱性病症, 同时五脏的背俞穴还可治所开窍的五官病,所主持的五体病;募 穴是脏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故又称为腹募穴,偏治腑病. 急性实证。每一脏腑均有各自的俞穴和募穴。由于俞募穴与各 自所属脏腑有密切的关系,常用于诊断、治疗相应的脏腑及组 织器官的病证. 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在俞、募穴上出现阳性反 应物,如压痛、敏感等。因此诊察按压俞、募穴,可结合其他 症状判断脏腑疾患。 在临床上,俞募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相互配合应用。俞募相 配同时选用的俞募配穴法属前后配穴法的范畴。均是临床常用 之法。 7、郄穴有何诊治作用?举例说明之。 郄穴在生理上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在病理上也是脏腑, 经脉病症的反应点。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 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共计16个郄穴。郄穴具有诊 断和治疗疾病的双重作用如月经不调,痛经在足太阴脾经郄穴 地机处有压痛.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 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阴经郄穴 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痛证。如治疗肺病咳血,可选肺 经郄穴孔最;治疗急性胃脘疼痛,可选胃经郄穴梁丘等。郄穴 除单独使用外,常与八会穴配合使用,故有“郄会配穴”之称。 如孔最配血会膈俞治疗肺病咳血效果尤佳,梁丘配腑会中脘治 疗急性胃脘痛疗效更显等。 10、词解: 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使瘀阻的脉道 通利,气血流畅。生理情况下经络通畅,气血畅行起到营运.濡养 周身;病理情况下,气血淤滞,闭阻不通出现疼痛,麻木,肿胀,瘀斑; 治疗方法针以疏通,灸以温通达到通其经络,调其气血. 经络辨证:经络十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 通过辨析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以确 定疾病所在的经脉.依据是经脉的循行部位,所联系的脏腑器官. 热则疾之:热指邪热亢盛。或是外感风寒、风热引起的表热证, 或为脏腑阳盛郁结的里热证,或为气血壅盛与经络的局部热症。 根据“热者寒之”、“热则疾之”的原则,以毫针浅刺疾出或 是点刺出血。不留针或少留针,用凉泻法. 寒则留之:寒指阴寒过盛。或为外感风寒引起的表寒证,或为 寒湿闭阻经络的寒痹症,或为脏腑功能衰退、阳气不足的里寒 症。根据“寒者热之”、“寒者留之”的原则,针刺时宜深刺 而久留针,用灸法,热补法施治。 陷下则灸之:因脏腑,经络之气血虚弱,中气不足,对气血和内脏 失去固摄能力而出现的气虚病症施与补法,灸法选用偏补穴位. 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宛”同“淤”,有淤 结、淤滞。“陈”即“陈旧”,为时间长久之意。“宛陈”指 络脉淤阻之类的病变。“除”即“清除”,指清除淤血的刺血 疗法。用泻法,点刺出血,选用偏泻穴位。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一时性的气血紊乱, 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 明显或虚实兼而有之。用平补平泻手法,按本经循经取穴. 荥主身热:荥属五输穴,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是经气流行的 部位,可用来治热病. 子母补泻: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络和五输穴的 五行属性,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 主客原络配穴:病变经脉的原穴常与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 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法”,为表里经配穴法的 代表。 合治内腑:合指下合穴,腑指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 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主要用来治六腑病变. 从阴引阳:即阳病行阴,腹部的募穴偏治腑病,阳证,热证,实证. 从阳引阴:即阴病行阳,背部的背腧穴偏治脏病,阴证,寒证,虚证. 二、针灸治疗各论 1、痹证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几种证型?简述风寒 湿痹的症状特点及针灸治疗处方和方义。 分型:临床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和热痹。 风寒湿痹的症状特点: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为痹证的共同症 状。风邪偏胜,风性善行而数变,行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游 走不定,痛无定处,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若寒邪偏胜, 发为痛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 寒痛增,关节屈伸不便苔白,脉弦紧。若以湿邪偏胜,其性重 浊粘滞,发为着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酸痛 或肿胀,手足沉重,活动不便,阴雨寒冷每可促其发作,苔白 腻,脉濡缓。 处方配穴:局部取穴并根据部位循经选穴 肩部:肩髃、肩髎、臑俞。 肘部:曲池、天井、少海、小海,尺泽。 腕部:阳池、外关、阳溪、腕骨。 脊背:大椎、身柱、腰阳关、夹脊。 髀部:环跳、秩边、居髎、。 股部:伏兔、承扶、风市.阳陵泉.殷门.。 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申脉、照海、昆仑、丘墟。 上述各部处方,可针对发病部位灵活运用。 行痹配风池、大椎、膈俞、血海。痛痹配肾俞、关元、大椎、 风门。着痹配大椎、膈俞、脾俞、足三里、阴陵泉。 方义提要:分部取穴,主要根据病所的经络循行部位选穴,旨 在疏通经络气血,调和营卫,风寒湿邪无所依附而痹痛遂解。 并针对痹证的性质,随症配以不同腧穴,运用各种不同的治疗。 如行痹为风胜,取风池、大椎祛风散寒,膈俞、血海活血养血, 含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寒胜为痛痹,痛痹日久,可 致阳气衰惫,取肾俞、关元温阳散寒理气止痛,大椎振奋阳气, 祛散寒邪,风门专功散风。湿胜为着痹,取大椎祛风散寒,膈 俞活血以通络,阴陵泉、足三里、脾俞健脾除湿,通络止痛。 2、试述腰痛的针灸处方主穴及随证配穴。 治法:补肾强腰舒筋通络止痛。取督脉、足太阳经穴为主。毫 针酌用补泻,或平补平泻,针灸并用。 处方配穴: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肾俞、委中、夹脊、阿是穴.大肠腧.腰阳关 寒湿加灸腰俞;瘀血配膈俞;肾虚配灸命门 3、试述中风中经络的针灸治疗原则、主穴及随证配穴。 治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 少阳经穴。初病单刺患侧穴,久病先刺健侧,后刺患侧。初病 宜泻,久病宜补或平补平泻。 主穴:水沟或百会.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足三里。 随证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 腑实加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加气海,血海;阴虚风动加太 溪,风池;口角歪邪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曲池,手三里, 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 天柱;足内翻加绝骨,纠内翻,丘墟透照海;足外翻加中封,太溪, 纠外翻;足下垂加解溪,胫上;便秘加丰隆,支沟;尿失禁,尿潴留 加中极,曲骨,关元 4、头痛的基本病机及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经辨证及针 灸治疗? 基本病机:气血逆乱,瘀阻脑络,脑失所养而发生疼痛. 治疗原则:疏经通络,通行气血,补虚泻实 分经辨证:根据六阳经及足厥阴经循行于头的不同部位分为阳明 头痛即前额痛;少阳头痛即偏头痛;太阳头痛即后枕痛;厥阴头痛 即巅顶痛. 针灸治疗:阳明头痛--- 印堂,上星,阳白,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合 谷,内庭 少阳头痛----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太阳头痛----天柱,风池,后溪,申脉,昆仑 厥阴头痛----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涌泉 全头痛----百会,印堂,太阳,头维,阳白,合谷,风池,外关 5、眩晕的针灸主穴有哪些?如何进行随证配穴? 主穴:百会,头维,太阳,悬钟随证配穴:(1)风阳上扰加行间、太溪. 太冲。(2)痰浊上蒙加丰隆、中脘、内关、(3)肝肾阴虚加肾俞、 太溪、肝腧(4)气血虚弱加足三里,血海、气海。 6、试述失眠阴虚火旺证的临床表现、针灸治则、处方及方义。 临床表现: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 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宁心安神,育阴潜阳,只针不灸,平补平泻。 处方配穴:内关、神门、百会,安眠,太溪,太冲,涌泉。 心脾两虚配心俞、厥阴俞、脾俞,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太 溪,心胆虚怯配心俞、胆俞、大陵、丘墟,肝阳上扰配肝俞、 太冲、脾胃不和配胃俞、足三里。 方义提要:失眠一症主因心神不宁,故选心经原穴神门,心包经之 络穴内关宁心安神,为治失眠主穴.百会穴位于巅顶,入络于脑,可 清头目宁神志,安眠穴为治失眠的经验穴,太溪,太冲,涌泉滋阴降 火,宁心安神. 7、写出针灸治疗哮喘的基本处方及方义。 基本处方:肺俞,中府,天突,膻中,孔最,定喘,丰隆 方义:痰饮伏肺,壅塞气道,肺气上逆,发为哮喘.取肺之俞.募穴肺 俞.中府调理肺脏机能,止哮平喘;天突降逆顺气,祛痰利肺;膻中 为气会,宽胸理气,舒展气极;孔最为肺之郄穴,主急性发作性病症, 肃肺化痰,降逆平喘;定喘为止哮平喘之经验效穴;丰隆为豁痰要 穴,诸穴合用可降气化痰止哮平喘. 8、以胃痛为例,说明针灸选穴原则的临床应用。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1)胃阴不足者养阴清热,益胃止痛,只针不灸,补法或平补平泻加 胃俞,太溪,三阴交(2)肝气犯胃者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毫针刺用 泻法,加期门,太冲。(3)脾胃虚寒,寒邪犯胃者温中散寒止痛.毫针 刺用补法,配合灸法。加神阙,气海,脾俞,胃俞,(4)食积伤胃者消 食化滞,行气止痛加梁门,建里,(5)瘀血停滞者行气活血化瘀滞痛 均只针不灸,用泻法加膈俞,阿是穴 9、简述久泻各证型的临床症状特点及针灸治疗。 特点:(1)寒湿困脾,受寒湿而发,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泻 后痛减,得热则舒,恶寒食少,苔白滑脉濡缓(2)肠腑湿热:腹痛即泻, 泻下急迫,大便黄褐臭秽,肛门灼热,发热,腹痛拒按,泻后痛减,舌 红苔黄腻,脉濡数(3)食滞胃肠:暴饮暴食后腹满胀痛,拒按,泻后痛 减,大便臭如败纳呆,嗳腐吞酸,苔垢厚腻,脉滑.(4)肝郁气滞:泄泻. 腹痛.肠鸣每因情志不畅而发,舌红,苔薄白,脉弦(5)脾气虚弱:大 便溏薄,夹有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饮食则便次增多,腹部隐痛喜 按,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6)肾阳亏虚:晨起泄泻,夹有不消 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喜按,形寒肢冷,面色晄白,舌胖而淡,苔白, 脉沉细 针灸治疗:主穴,天枢.神阙.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加减:寒湿困脾 加脾俞,阴陵泉;肠腑湿热加合谷,下巨虚;饮食停滞加中脘,建里; 肝郁气滞加期门,太冲;脾气亏虚加脾俞,足三里;脾气下陷加百会; 肾阳亏虚加肾俞,命门,关元 10、癃闭的针灸主穴及方义是什么?如何进行随证配穴? 主穴: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 方义:关元,三阴交均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帮助膀胱 气化,阴陵泉清利下焦湿热,通利小便;膀胱俞疏调膀胱气化功能. 随症配穴:湿热下注加中极,行间;肝郁气滞加太冲,支沟;瘀浊阻 塞加血海,膈俞;肾气亏虚加肾俞,太溪 11、病案分析 请分析以下病案的病因病机,进行中医诊断,写出针灸治法、 处方及方义。 (1)鲁××,男,56岁,干部。 家属代诉:患者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一天。 现病史:平素经常头晕头痛,自觉近半月来日渐加重,胸部憋 闷,精神不爽。昨日晨六时起床时突然晕倒,神志不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