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吴殿廷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区域、区域系统与区域经济学

1.区域的概念

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层的地域单元,并且具有可重叠性和不可遗漏性;

?政治学将区域看作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具有可量性和层次性;

?社会学则视区域为具有相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中的区域必然是一个具有特定经济功能的、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特征的区域即经济区域。

2.区域的类型

[1[、按物质内容划分:A:自然区域B:社会经济区域

[2[、按内在结构划分A:均质区域B:枢纽(结节)区

3.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4.区域系统的组成

?按照系统科学的思路研究区域系统的组成,首先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子系统,各子系统更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乃至要素。

?对区域经济系统来说,更关心的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构成和地域构成。

5.区域系统的特征

?(一)综合性与整体性

?(二)动态性与开放性

?(三)空间性与区域性

?(四)层次性

?(五)自适应性与自组织性

6.区域系统主要涉及下列14个方面的结构:

?1)空间结构2)城镇结构3)资源结构

?4)社会(人口与劳动)结构5)产业结构6)规模结构

?7)技术结构8)投资结构9)消费结构

?10)交通结构11)能源结构12)消费积累结构?13)进出口结构14)市场结构

7.区域系统结构的分析方法

1、要素比例分析法

包括:百分比、区位商、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多样化指数等计算与分析等。

(1)百分比--个要素占总体的比重。

(2)洛伦兹曲线-----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它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

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绝对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

0.3—0.4表示基本合理;

0.4—0.5表示差距较大;

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8区域系统的演化

[1]、演化方向无序----有序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

[2]、地域演化点—线—网—面的融合。

[3]、演化方式 A 渐变模式---普遍的。B 突变模式---特殊的。

9.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3】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距离成本);

●【4】创新能力的部分排他性和竞争性。

10.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区域经济发展【2】区域经济关系【3】区域发展决策和政策

第二章区域发展与科学发展

1.区域发展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1】、生产的增长【2】、技术进步【3】、产业结构的改进

【4】、资本积累【5】、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

2.区域发展的形式

(一)量的扩张

[1]、描述经济规模的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私人消费C+投资I+政府消费支出G+(出口-进口)NX (2)国民生产总值(GNP)(3)国民收入(NI)

[2]、描述经济增长的指标

(1)增长的幅度(2)增长的速度(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二)质的改善

●[1]费用一定,产出最大;------属于量的扩张;

●[2]产出一定,费用最小;-------属于质的提高;

●费用、效益都不定,但效益-费用最大,或效益/费用最大。

------第三种既包含量的扩张,也包含质的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形式。

(三)结构的优化

[1]、空间结构[2]、产业结构[3]、技术结构

[4]、所有制结构[5]、进出口结构[6]、消费-积累结构

3、GDP与GNP的区别

GDP是生产的概念,反映经济繁荣程度;

GNP是收入分配概念,反映富裕程度。

GNP=GDP(A)+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C)-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B) GNP=A-B+C

4.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

[1]、自然条件因素[2]、人口和劳动力因素[3]、资金因素

[4]、科技进步因素[5]、资源配置因素[6]、区际贸易因素

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1]、资源开发[2]、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4]、重大工程项目的组织建设

6.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7、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

第一,资源角度。第二,环境角度。第三,社会角度。

8、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区域空间范围内,以合理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为基础,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为手段,以解决环境问题为途径,以建设和谐区域为目标,实现国家每一个区域的科学、合理、持久、安全和协调的发展。

9.不同区域类型的可持续发展:

1、自然区域的、

2、经济区域的

3、政治区域的

4、文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0.、美国不同层次行政区域管理的目标模式

(1)国家级区域的开发管理(2)州级区域的开发管理

(3)县(市)级区域的开发管理

11.行政序列区域

(1)联合国(2)国家区域(3)省级区域(4)地(市)级区域

(5)县(市)级区域

12、城市经济区序列

(1)超大城市经济区—人口200万以上(2)特大城市经济区—人口100—200万

(3)大城市经济区—人口50-100万(4)中等城市经济区—人口20-50万

(5)小城市(镇)经济区—人口10-20万

13、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具体包括:

?资源承载能力?区域生产能力?环境缓冲能力?进程稳定能力?管理调节能力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时间过程和机制

1.李斯特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841年,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将区域经济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①未开发阶段;②畜牧阶段;③农业阶段;④农工业阶段;⑤农工商阶段。

2.胡佛-费雪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949年,在论文《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胡佛与费雪从产业结构和制度背景出发,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①自给自足经济阶段②乡村工业崛起阶段③农村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④工业化阶段⑤服务业输出阶段

3.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960年,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中,美国经济学家W.W.罗斯托以主导产业、制造结构和人类的追求自标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①传统社会阶段②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③起飞阶段

④向成熟推进阶段⑤高额消费时代阶段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4.弗里德曼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1966年,在专著《区域发展政策》中,弗里德曼提出了中心一外围理论,以空间结构、产业特征和制度背景为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前工业阶段②过渡阶段③工业阶段④后工业阶段

5.我国学者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研究

【1 】待开发(不发育)阶段【2】成长阶段【3】成熟(发达)阶段【4】衰退阶段

6. 区域经济衰退的类型

【1】区位性衰退【2】资源性衰退【3】结构性衰退【4】消聚性衰退

7.经济周期波动的含义

经济波动,一般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交替出现的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高涨与衰退现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复苏—扩张—衰退—收缩

8.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波动的学说

【1】、外部因素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

【2】、货币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

【3】、投资过度理论(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

【4】、消费不足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

【5】、心理理论(彼谷和凯恩斯)

【6】、创新理论(熊彼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确实存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9.基钦的短波周期理论---短周期---40个月(3年4个月)周期---库存循环

朱格拉的中波周期理论---中周期---9~10年周期---设备投资循环

库兹涅茨的周期理论---中长周期---15~25年周期---建筑循环

康德拉季耶夫的长波周期理论---长周期---50~60年周期---技术进步和革新

10.区域发展的基本—非基本原理

现代区域经济总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为区外生产的,称为“基本生产”,相当于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层;

另一部分主要是为区内社会、生活服务的产业部门,称为“非基本生产”,相当于区域产业结构中的辅助层和基础层。

11.哈罗德—多马模型:在20世纪40年代,由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的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模型。由于基本分析思路相同,因而被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

Y=K/k 即k=K/Y Y为产出K为资本存量k叫做资本-产出比率

12.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落后地区越来越落后,就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累积循环的结果。

第四章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1.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方式。

2.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一切直接取自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第二产业: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一切经济活动;

一些边缘性产业,习惯上划为第二产业,如矿业、电力、供排水等。

3.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具体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4.第三产业内部的层次划分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公用事业······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军队、警察等。

5.配第-克拉克定理

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

6.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第一、农业部门(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随着年代的延续(和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中的相对比重一样),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并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速度。这在各个国家都是普遍现象。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工业部门(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

第三、服务部门(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这说明第三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但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快。

7.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3 )劳动力的部门转移加速了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8.制造业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变化

工业化过程表现为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2】深加工化过程—深加工工业在工业结构中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3】技术集约化的过程

9.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1】.主导产业【2】.辅助产业【3】.基础产业

9.“霍夫曼比例”(霍夫曼系数)用来表示重工业化的进程。

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系数=————————————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10.主导产业的选择

【1】产业生命周期原理【2】波士顿矩阵: 【3】区位商

11.经济地域运动---区域经济事物在空间上相对位置的变化及其结构形态、组织体系的时空变化过程。

?经济要素的空间移动和经济系统的变化过程;

?空间结构要素(点、线、面、网络等)的空间移动和组合过程;

?经济地域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地域范围的扩展与收缩、等级和结构的高级化与有序化,以及规模和实力的增大与缩小等演变过程。

12.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发展的核心—边缘模式。:

(1)核心区。为新工业和技术革新发源地;

(2)上进过渡区。为投资增加,农业生产力提高,移入人口多于移出人口的地区;

(3)后进过渡区。为劳动生产力和土地生产力很低,青壮年劳动力移出的地区;

(4)资源边际区。能与核心区合作无间,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最终面临资源枯竭和经济衰退的地区。

弗里德曼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

13.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协同演化规律---薛普文(1988)

【1】.低水平的均衡阶段(经济活动分散孤立、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

【2】.极核发展阶段

【3】.扩散阶段

【4】.高水平的均衡阶段(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

14.梯度转移理论-----建立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之上。主要论点有:

(l)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进而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寿命周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

(2)创新活动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

(3)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第一梯度--- 第二梯度---第三、第四梯度---乡镇、农村)。

15.增长极模式【法·弗郎索瓦·佩鲁】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等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16.点轴开发模式

【1】在增长极与周围点的交往中,必然产生越来越多的物资、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的运输要求,通过交通线、动力供应线、通讯线等连接起来,形成轴线。

【2】轴线首先主要是为工业点服务的,更加有利于增长极和相关点的发展;

【3】位于轴线上的点将因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使发展加速,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就形成了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相互连接构成了分布有序的点轴空间结构,形成地带开发。

17.网络开发模式,应具备下列要素:

一是“节点”,即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二是“域面”,即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

三是“网络”,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即交通、通讯网组成。

18.空间集聚-----基本要素有: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经济的外在性等

空间扩散-----源于一个特定地方的技术、发明、新产品、新现象等逐渐被其他地方接受、采纳或应用的空间过程。一个完整的空间扩散过程由四个典型的扩散阶段:

【1】扩散的起始阶段【2】近距离迅速扩散阶段

【3】远距离迅速扩散阶段【4】扩散的饱和阶段

19.空间扩散方式

(1)就近扩散

(2)跳跃式扩散:从集聚地区越过周围的地区而直接扩散到其它地区。

(3)等级扩散: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中心地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4)随机扩散:无规律的扩散。

20.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1】、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扩散与集聚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2】、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

21.距离衰减原理: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22.空间近郊效应:

原因:(1)节约社会劳动的内在要求;

(2)受空间感知能力的限制,各种经济活动在进行发展决策时能够获取的决策信息常常以周围地区的居多,因此,为了降低决策风险,它们大多倾向于在周围地区采取行动,谋求发展。

影响:(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2)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3)实现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的相互促进。

23.空间相互作用: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和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条件:

【1】. 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才有建立经济联系的必要。)

【2】. 区域之间的可达性【3】. 干扰机会

24.经济区概念:在地球表层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经济区的特征:第一,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第二,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

第三,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第四,组合上的层次性。

25.经济区类型

(一)经济类型区--【1】发达区、中等发达区和欠发达区

--【2】高收入区、上中等收入区、下中等收入区和低收入区

(二)部门经济区--【1】工业区、农业区、商业贸易区、旅游区等。

--【2】综合性部门经济区(由一个部门的多个行业组成)

单一部门经济区(只有一个行业)。

(三)综合经济区:【1】大经济区---若干省区的全部或部分组成

【2】基本经济区---一个省区的大小差不多

【3】基层经济区---范围相当于地区或地级市,也被称为省内经济区。(四)新型经济区

【1】.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省、喀什)

【2】.经济技术开发区

【3】.出口加工区

【4】.保税区(经主权国家海关批准,在其海港、机场或其他地点设立的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出口手续即可连续长期储存的区域。如郑州综合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5】.自由港与自由贸易区

A自由港是指一国划定的,位于海关管辖之外,外国船只和人员可以自由进出,全部或对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的港口。如香港,上海2020年建成内地首个免税自由港。B自由贸易区是以贸易为主,工业和商业同时发展的多功能经济自由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等。

【6】.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所在城市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采取优惠政策,利用国内外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人才,实现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7】.边境经济合作区

26.主体功能区建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

27.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

产业布局理论

(一)农业区位理论【德·杜能】--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分布的农业地带。(二)工业区位论【德·韦伯】--工业区位选择要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运输费用,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

(三)高新技术产业布局

(四)第三产业布局理论---第三产业基本特点:(1)易行性。(2)服务性。(3)遍在性。(五)产业集群论---产业集群类型:A传统产业~、B高新技术~ 、C资本与技术结合型~

28.高新技术产业区位指向:

【1】指向知名的综合性大专院校以及著名的科研院所,以方便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

【3】指向具有工业综合基础优势的区域,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各种配套产品以及熟练工人。【4】靠近大中城市

【5】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即优惠的地方政策、优良的法律、财务、专利、工商【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29.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

1)互惠共生性2)竞争协同性3)根植性

4)资源共享性5)创新组织的开放性

30、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2】、原料地指向【3】、燃料动力指向

【4】、劳动力指向【5】、市场指向【6】、运输指向

31.产业布局合理性的评价

【1】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第六章区域分工与合作

1.区域差异—主要是指经济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区域经济现象。

【1】、绝对差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差异-非均等化现象;

【2】、相对差异: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非均等化现象。

2.区域差异的客观基础

【1】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4大类。

A、资源禀赋(基本条件):---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

B、资源配置能力(决定效率)。

C、区位条件(影响经济增长机会及成本)

D、外部环境---包括了区际经济关系,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国际经济背景等3 个方面。【2】区域差异存在的长期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动态变化的,旧的差异格局将演化为新的差异格局;

3.区域差异的衡量指标

【1】、极差【2】、标准差【3】、基尼系数

4.调控区域差异的主体:只能是上级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政府。

5.区域差异调控的措施

【1】,运用区域政策,重点解决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2】,实行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平衡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

【3】,重点培育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力(如发展教育,建设基础设施、改善社会环境【4】,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给予直接支持。

【5】,促进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6.区域增长趋同假说-----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区域之间是相互开放的,那么,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将对区域增长不平衡产生自我修正作用,从而引起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水平趋向均衡。

7.区域增长趋同类型:

(1)σ趋同:指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水平分异程度随时间推移而减少;

(2)β趋同:指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其初始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8.区域增长趋同的基本原理

新古典增长理论,生产要素具有收益递减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贸易和要素流动将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化,促使区域之间的要素供给逐渐趋向均衡。

9.区域增长趋同的影响因素

(1)区域之间相互开放;

(2)区域的经济基础、投资能力、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对外贸易、教育、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以及经济体制和制度、国家的区域政策等;

(3)空间因素(区位、区域间空间关系、空间外部性和空间外溢等)。

10.区域分工-----是指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收益,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方式。

11.区域分工的意义

【1】产生了专业化效益;【2】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3】有利于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有效配置;【4】有利于增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12.区域分工的形式

【1】垂直型---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

【2】水平型---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13.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P184-186)

【1】. 区域要素禀赋差异【2】. 区际要素流动【3】. 市场的差异

【4】. 区际贸易【5】. 企业组织结构【6】. 利益诱导

14.区域分工中的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1】市场机制作用—

A、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提供商品和劳务的供需信号,指示和“启动”区域分工。

B、市场的价格机制通过引导要素流动的方向和规模,

C、市场机制导致区域分工必然不断地深化,并且引起具体分工格局的变化。

【2】、政府作用方式:

A、代表了区域的经济整体利益,有追求区域专业化效益的动机。

B、利用其信息优势,从区域经济的总体上分析和判断开展区域分工的机会,为区域内企业选择专业化生产领域提供指导。

C、政府可以协调、组织更多的企业和要素投入到专业化生产之中,并利用政策和其它措施对专业化生产进行激励和保护。

D、政府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为专业化部门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5.区域分工理论(P187-194)

【1】.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生产成本存在绝对差异。

【2】.比较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优中选优,劣中选优。

【3】.要素禀赋学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学说】

【4】.要素替代理论

【5】.技术差距理论

【6】.产品周期理论【美国,弗农】

【7】.条件相似的区域分工理论【瑞典学者林德、日本学者小岛清、经济学家克鲁格曼】【8】.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学者波特】

【9】.马克思主义关于地域分工的理论

16.区域优势产业的概念

【1】、区域优势产业是一个比较概念【2】、区域优势产业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3】、区域优势产业存在多样性。

【4】、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的优势产业,但区域优势产业并不一定能成为区域主导产业。【5】、区域优势产业还是一个竞争概念。

17.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P195

【1】.产品输出率方法---输出区外市场【2】.区位商方法

18.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

【1】,对区域已经有的产业进行分析,识别出具有优势特征的产业,给予大力的支持。【2】,根据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本区域又有要素优势的产业作为潜在的优势产业培养,给予其必要的扶持。

【3】,对于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一定要注重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来培养新的优势产业。

【4】,选择优势产业不能仅仅局限于大的产业层面上,而是要在技术、产品的层次上进行细分,在产业组织上、企业经营上进行创新,从而发现优势的源泉。

【5】,选择优势产业一定要有动态的观念。

1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1】,先富后富,共同富裕。

【2】,公平竞争,特别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

【3】,承认市场机制作用下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但是政府要扶持欠发达区域的发展,消灭绝对贫困。

【4】,实施空间一体化战略。既要发挥市场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对区

域经济的干预。

20.区域之间竞争的表现形式:

【1】资源和要素竞争【2】市场竞争【3】产业发展机会竞争【4】发展政策竞争。

21.区域合作的原则(P203-204):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

【3】,依据投入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4】,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22.区域合作的形式(P204-206):

[1]区域行业合作[2]区域全面合作[3]区域合作的层次与组织形式

第七章PRED——人口、资源与环境与区域发展

1.人口过多,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1】消耗大量积累资金,影响经济扩大再生产

【2】大量剩余劳动力构成社会巨大负担

【3】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4】人口数量过多损及区域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

2.区域经济对人口容量的影响

【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2】、经济发展水平【3】、对外开放程度

【4】、生活水平与质量【5】、产业结构

3.人口年龄结构的主要参数

【1】年龄中位数

【2】少儿系数(15岁以下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百分比)

【3】老年系数(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4.年龄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影响社会负担

劳动力负担系数=(总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

(2)影响区域的长期发展

人口高峰:人口总量增长高峰、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劳动力人口增长高峰

(3)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5.性别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

【1】、指标

性别比例---(男子数与女子数之比,女子数为100)

性别比重---(男女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性别结构:我国男占51.63%;【2】影响

(1)影响区域社会稳定(2)影响产业布局(3)影响就业

6.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

【1】自然资源是人类重要的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资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是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

【3】良好的资源质量与有利的开发条件是提高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的基础。

7.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制约作用

【1】资源承载能力

【2】“资源诅咒”

A、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导致思想观念落后

B、资源型区域在国家整体经济体系中常处于不利地位

C、对资源产业的依赖阻碍区域的发展

D、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较多困难

9.树立正确资源观,妥善处理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树立正确的资源价值观

【2】以科技为先导,实施资源消耗零增长战略,实现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有机结合。【3】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

【4】合理开发利用区内、区外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

【5】将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6】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7】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

10.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策略

【1】开源与节流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2】强化法制,加强区域统一管理

【3】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勘察力度,提高资源保证程度

【4】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向集约型转变

【5】加强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研究,促进部可更新资源高效利用

【6】强化有序开发。

11.公共产品性硬环境

【1】为生产服务的公共设施【2】为当前生活服务的~ 【3】为要素发展服务的~

12.非公共产品性硬环境

【1】自然资源环境

【2】地区市场环境

A市场结构与行业分布B要素供给C服务业发达程度D基础设施的商业化程度

13.政府提供的软环境

【1】法律环境【2】政策环境【3】政府机构及其服务

14.经济性软环境

【1】地区经济景气程度【2】信用环境【3】商业道德环境

15.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

【1】经济发展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2】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

【3】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

16.三大发展战略

【1】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战略【2】循环经济与资源开发战略

【3】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章城市与区域发展

1.我国城市基本职能类型

【1】以行政职能为主的综合城市

【2】以交通职能为主的城市

【3】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矿业城市、工业城市)

【4】以流通职能为主的城市

【4】以文化职能为主的城市(旅游城市、科学城市、其他城市)

2.大都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区域发展中的龙头【2】对外经济的窗口

【3】区域协作的纽带【4】科技创新的前沿

【5】总部经济基地

3.中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为区域发展带来5种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2】产业乘数效应【3】消费带动效应

【4】劳动就业效应【5】社会资本效应

4.统筹城乡发展---是指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

5.城乡一体化包括:

【1】城乡人口一体化【2】城乡经济一体化【3】城乡社会一体化

【4】城乡空间一体化【5】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第九章区域发展决策与政策

1.区域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

(1)全局性(2)系统综合性(3)长期性和阶段性(4)地域性(5)层次性

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战略布局和战略步骤

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类型

(一)按研究层次划分:国际级---国家级---地区级---小区~~发展战略

(二)按行业层次划分

(三)按战略目标划分:传统---变通---新发展战略---激进自主的~~发展战略

(四)按区际经济关系划分:内向型---外向型---进口---出口~~替代战略

(五)按战略内容侧重导向划分

【1】.资源导向型战略【2】.市场导向型战略【3】.资源与市场双导向型战略【4】.出口导向战略【5】.技术导向型战略【6】.知识导向型战略

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系统设计阶段(2)系统调研阶段(3)系统诊断阶段

(4)系统开发阶段(5)系统优化与综合阶段(6)系统评审阶段

(7)系统追踪实施与监控预警阶段

5.区域发展总体规划

(一)区域开发方向的确定

【1】.确定区域开发方向的依据

(1)国家或高层次区域的宏观背景(2)开发区域的实际情况

(3)周围区域的开发现状与趋势(4)市场需求情况及变化趋势

(5)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2】.确定区域开发方向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最佳效益原则【3】. 区域形象设计

(1)准备阶段(2)现状分析阶段(3)区域理念和未来走向的确立(4)区域结构整合(5)统合区域形象与视觉形象

(二)区域开发目标的确定

【1】. 区域开发目标的含义、性质和分类

【2】. 区域开发目标的指标体系

(1)确定区域开发目标指标体系的要求(2)区域开发目标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3】. 确定区域开发目标的依据与一般程序

(1)依据:A、区域开发方向B、国家和高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C、社会生产与生活发展的需要

D、区内外资金、技术的可能性(2)程序:A、明确初始目标B、做好目标预测

C、进行目标优化

D、建立目标体系

【4】. 确定区域开发目标应注意的问题

(三)区域开发重点的选择

【1】. 选择重点的意义

【2】.重点开发部门的选择

(1)工业和农业(2)轻工业和重工业

(3)生产部门和教育科技部门(4)直接生产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3】.重点开发区域的选择

6.区域经济政策的特征

【1】.有限性【2】.系统性【3】.时效性

7.制定区域政策的基本动机

【1】.区域经济政策的经济动机

(1)贫困地区(2)萧条地区(3)拥挤地区(4)边境地区

【2】.区域经济政策的社会动机

【3】.区域经济政策的环境动机

【4】.区域经济政策的政治动机

8.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选择

?【1】根据具体的区域问题类型进行选择

?【2】根据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选择

?【3】根据当前的区际差异程度进行选择

?【4】根据未来的经济发展预测进行选择

9.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

(1)是救济还是开发

(2)是根据困难程度投资还是根据发展潜力投资

(3)是富地还是富民

(4)是优惠不发达地区还是优惠发达地区

(5)是重点发展城市还是重点发展农村

(6)是竞争性增长还是共同性增长

10.区域经济政策手段的运用

【1】.基础设施建设【2】.金融刺激【3】.直接控制

【4】.国家投资的区域分配【5】.分散政府办公机构【6】.政府采购合同【7】.区域开发机构

第十章区域系统分析方法与技术

1.系统分析工作----与特定的决策者相联系,其中决策者可以处在不同的层次;系统分析是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的策略体系,而不是具体的技术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必须根据研究对象和分析问题的不同而不同。

2. 系统分析工作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优化性原则;模型化原则

3.区域系统分析的特点

【1】.多学科性【2】.分析结果的多方案性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4】.创造性

4.区域系统分析基本范畴

【1】.目标【2】.替代方案【3】.费用与效益【4】.模型

【5】.评价准则

(1)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相结合(2)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4)定性与定量结合

5.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方法

(一)评价的基本范畴

评价对象、评价目标、评价对象因素、评语、评价准则、评价结果

(二)区域发展规划中的评价问题

[1.] 项目评价;【2】. 方案评价;【3】. 政策评价

(三)评价方法

【1】. 直观判断法;【2】. 尺度对应法;【3】.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4】. 层次分析法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 知识点 一.中心地:城市化地区或大都市区内占有支配地位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是商店,超市,城市。 二.新产业区:是弹性专精的区域,强调专业化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提供广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地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城镇规模体系理论: 定义:指以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种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互相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城镇规模分布是一个区域城市人口规模的层次分布。 特点: (1)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 (2)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路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 (3)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四.城乡一体化: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五.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它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源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至今已有近18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它大体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区位研究由微观向宏观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及各国政府为解决区域问题而加强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干预,大规模开展各

文化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1分*5=5分) 二、名词解释(5分*4=20分) 1、文化经济总量增长 答:文化经济总量增长是指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在递升过程中所反映的数量比例关系。这种数量比例关系所反映的是文化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由这种数量的比例关系所揭示的文化经济发展趋势。 2、商品性文化需求 答:商品性文化需求是指人们通过购买手段,支付一定的价格,以货币交换方式实现的需求。根据需求动机的不同和购买结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投资性文化需求和娱乐性文化需求,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3、文化消费 答:文化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4、浮动价格 答:浮动价格,也成“国家指导价”。这是指物价管理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某些文化商品的价格可以在基本价格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幅度内进行浮动而形成的价格。 5、物态化文化生产 答:物态化文化生产是运用社会化生产工具将原创性文化产品制作、加工、复制、转化为社会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整个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的后形态——物化形态。其特征是将具有价值的原创态成果转化为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化成果,是机器复制时期最主要的方式。 6、文化供给 答: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商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它作为文化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文化需求共同构成文化经济的基本矛盾运动。 7、产权价格 答:所谓“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 8、文化投资 答:文化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 三、简答。(10分*3=30分) 1、简述造成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因。 答:造成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原因有三个:①一是由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在运动过程中发展到革命性变革时的节奏快慢不同,即经济基础的变革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变革并不总是同步发生的,而是以或快或迟的表现形式出现的。②二是文化的增长不仅受经济的制约,而且受政治、法律、哲学、道德、社会思潮等诸多意识形态的影响。③三是文化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社会现象,终究还是一种积累,有自己特殊的运动规律。 因此,在一定的经济规律支配下,文化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既有平衡,也有不平衡;既有成比例发展的时候,也有不成比例的时候;既在同一社会水平线的对称点上相应,又在历史的长河中螺旋形的曲线交叉向前推进。 2、简述文化供求的调节手段。

潘绍伟第三版学校体育学(体育课教学)考研知识点

体育课教学 一、名词解释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是指通过理论讲授、讨论等形式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体育科学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及方法的一类课。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是指根据学习目标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练习或健康保健操作的一类课。 3、新授课:是指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为主的课。 4、复习课:是对所学过的动作、练习、技战术等进行复习、改进和巩固提高的课。 5、综合课:是指既有新授内容,又有复习内容的体育课。综合课可以是同一教学内容(如篮球)的新授与复习的组合,也可以是 不同教学内容(如篮球复习与武术新授)的结合。 , 6、考核课:是指以检查学生阶段学习或学期学习成果,并给予学生综合性评价考核的一种课,主要是对运动技能、体能、体育 与健康知识的全面考核。 7、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几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工作安排的顺序与实践的分配等。 8、体育实践课的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各项教与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 项教与学活动之间的合理比例。 9、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各项练习之和)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一节课中学生实际进行身 体练习的时间。 10、体育实践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和强度对机体刺激以及机体反应的程度。 11、生理测定方法:是指通过测定生理指标(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血成分、体温、心电图、肌电图等)来确定和测出学生生理负荷的手段或方式。运动负荷的测定一般采用手测脉搏或遥测心率方式进行。 12、心率测定法:是在一节体育课中按时间间隔或活动前后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掌握与分析学生在课中心率变化情况的方式或手段,以此推断生理负荷是否合理。 13、心率指数的计算公式:心率指数=课中安静心率/课前安静心率 / 14、备课:是指体育教师在课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15、集体备课:是指体育教研室(组)或同年级的体育教师在学年、学期或单元教学前集中起来,共同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的备课形式。 16、个人备课: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对课的思考、设计和实际准备的过程。 17、体育课的分析:是指根据学习目标.对体育课的教与学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8、健康:健康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19、健康教育:是指以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作为主要出发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人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和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20、体育与健康课堂常规:是为使课堂教学有一个严密的组织和正常秩序,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所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它一般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21、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作为学习领域的的这会领域,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合作和竞争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 二、简答题 1、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的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这一类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讲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和体育人文素养,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增进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1)体育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运动项目的价值、功能、特点、规则、技术与战术、比赛的 组织与观赏等。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主要采用讲授与讨论的形式。 2)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目标,具体选择安排课程教学。高中阶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应在三个学 年专门安排健康教育的学时与内容,另外应根据学生所选学的运动项目,讲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科学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2)体育与健康实践课。一般包括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4种类型。 2、简要说明确定体育实践课结构的依据。 ^ (1)学生生理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一是由相对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即集体工作能力上升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准备部分; 二是机体工作能力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这一阶段称为基本部分;三是机体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机体在进行比较长时间 的身体活动,承担比较大的运动负荷后机体的工作能力下降,这一阶段称为结束部分。 (2)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学生在体育实践课中注意、情感、意志等心理变化的规律。在体育课准备部分,学生体力比较 充沛,其注意往往比较容易集中。随着学生承担运动负荷时间的加长、集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其注意力也开始出现下降。 (3)教育学的一般规律: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以及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对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具有十分重 要的影响。合理地确定与安排体育实践课的结构,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使学生的机体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适宜的工作水平,从而为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各种身体练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文化经济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文化经济学:是研究文化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文化经济对于现代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丰富人们关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系统与政策系统,实行新的社会主义和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正日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2.实证分析:旨在判明文化经济及其结构、组织、资源、投资等在一定条件下是如何运行、如何重组的,通常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的方法,对对象的运动趋势做出判断和描述,阐明客观对象“是怎样”的命题。3.原创性文化生产:这是文化生产者(作家、艺术家、理论家等)以个体性精神劳动形式,独立地按照个人的意愿,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人生、宇宙等的看法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即所谓的创作或写作,是整个文化生产过程的前形态——原创形态。这是文化生产的核心形态,决定了文化经济的存在与发展。4.第三种形态:以原创作品形态直接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但绝不是机械化、社会化的生产,而是以个体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原创态生产。这一类文化产品,唯有它的原创性才使它具有艺术的和商业的价值。文稿拍卖和各种文化艺术作品的手稿拍卖,都属于这一类形态。 5.文化消费:文化商品运动的价值实现方式,是社会文化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标志人类文明存在的一种尺度,也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动力形态。它是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 6.精神文化资源:包括文化遗产以及教育、科学、文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民俗等精神产品中所蕴含、可用于文化生产和活动的诸多重要内容和形式。 7.文化市场调查:是文化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经营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通过各种途径、手段去收集、整理、分析有关文化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资料。从而掌握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便对文化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提出方案或建议,供企业决策人员进行科学的决策时作为参考的一种活动。 8.公共文化产品:即所谓文化的公共物品,因无法实现谁消费谁付费的原则,市场机制在公共文化产品运行中基本失灵,非赢利性,即公益性是它的主要品性。进入公共领域的公共文化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以商品形态出现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同时存在,这样公共文化产品就出现两大类型:一类即完全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是非商品性的;另一类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即失去著作权保护进入公共领域的文化产品。 9.产权价格:是现代社会发明和创造的一种用以约定判断文化商品价值标准的特殊货币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对作品的著作权,即对精神生产者的原创成果的知识财产权的法律认定来实现的。10.文化投资:是一定的经济主体为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在这种经济活动中金融投资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因而文化投资也指一种特种资金文化金融投资。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实力,文化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数量。11.文化环境分析:文化环境是关于文化发展的生态系统。对于不同的战略主体而言,由于所处的文化地位不同,他们的文化环境构成状况也是不一样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对文化环境分析的不同角度和不同内容。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省、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应当基于对周边环境——各种文化环境的综合分析上。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学校体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校体育学历史演变 一、学校体育学的历史 1.西方体育发展 1632年夸美初斯《大教学论》 1693年洛克《教育漫画》绅士教育思想 1760年卢梭《爱弥尔》自然教育思想,首先使用了“体育”一词2.古希腊:苏格拉底—对活法、产婆术 柏拉图—《身心调和论》、《理想园》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二、我国学校体育发展 夏—(学校名称):校、序、庠目的:为政尚武内容:礼仪教化商—大学、序 西周—国学、乡学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乐射御为体育) 1903年从洋务运动开始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因为开设了体操课) 1917年毛泽东《体育之研究》 1923年将“体操科”一词改为体育课 1951年强调增加人民体育 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

1954年【劳卫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制度》国民体育标准 1956年颁布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56年—出版了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材 1957年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1979年粉碎了“四人帮” 在江苏扬州召开学校体育教育会议,里程碑《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1990年,改为《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2001年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年级——(改为)水平小学每两个年级为一水平,初中为水平四,高中为水平五 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第二章学校体育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身体发展主要体现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体能 1.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 (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 (2)提高身体机能能力,促进健康水平提高; (3)提高身体运动能力,全面发展体能; (4)增强人体适应能力和身体抵抗力。 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合理安排各项体育活动;(2)根据学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3)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身体练习。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浙大经济学考研必看的参考书 喜欢就争取,得到就珍惜,错过就忘记。人生也许不尽完美,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需要不断地努力创造努力奋斗。下面凯程浙大经济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考研所遇到的问题,凯程就是王牌的经济学考研机构! 一、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 浙大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凯程经济学老师推荐以下参考书: 《政治经济学教材》蒋学模主编,第1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美)曼昆著,梁小民、梁砾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第二版)赵伟等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下册),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版),张馨主编,科学出版社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古扎拉蒂、波特著,张涛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货币金融学》(第2版),米什金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新编国际金融》(第3版),黄燕君、何嗣江编著,浙大出版社 《证券投资学--理论、实践与案例分析》,戴志敏编著,浙大出版社 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二、浙大经济学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浙大经济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浙大经济学,您直接问一句,浙大经济学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浙大经济学考研,更谈不上有浙大经济学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浙大经济学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浙大经济学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浙大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凯程有系统的《浙大经济学讲义》《浙大经济学题库》《浙大经济学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浙大经济学深入的理解,在浙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三、浙大经济学专业培养方向介绍 2015年浙大经济学考研学费总额2.4万元,学制三年。 浙大经济学培养方向如下: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2 经济思想史 020103 经济史 020104 西方经济学 020105 世界经济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论文

文化经济学论文 曹士悦 1422212 在期中作业中,我们小组对于黄浦区以及闵行区进行了电影院上座率的调查,得到了客观的数据。由此,我将以这个为基础,结合文化经济学知识,谈一谈对影院利润有着重大影响的几个因素中,究竟什么是核心。 一、上座率的意义及价值 上座率即一部影片获得观众人次的多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影片上座率就高,反之则低,因而上座率又是衡量一部影片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上座率还直接影响票房价值,上座率高票房价值自然高,所以对一部影片票房价值大小往往用上座率多少来衡量。 很多分析和报道都喜欢拿影片的上座率说事儿,但实际上上座率的权威性并不高,很多时候可能会误导我们对影片实际表现的判断。 从上座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上座率与每个电影院中的每个影厅的座位数有关,而当影院排片人员把一部电影排在不同影厅时,上座率的计算会更加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市面上有6种左右的售票系统,每一种的上座率算法是否相同有待调查,全国近4500家影院的数据汇集到专资办,再对所有影院的上座率取算数平均,其误差可想而知。

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一个100座的厅进50人与一个200座的厅进100人,上座率都是50%,但是产出的结果差50人的票款,所以无论用上座率去调整排片还是去判断影片的受欢迎程度,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上座率这个数仅供参考,最好不要以它来做判断或决策。 二、排片率的影响以及排片的几个因素 在我们所作的调查报告中,有一些普遍的因素,如环境,交通,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等,可以比较合理的解释不同地区的相同时段的相同电影的上座率有很大差别的原因。但除此之外,我们发现,除了以上这些外因以外,排片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大片上映首周的排片率都能在25%以上,《疯狂动物园》上映时达到了创纪录的45%。在黄浦区这样的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几个比较著名影院,如大上海电影院,和平影都,大光明电影院,有能力引进更多的进口电影,同时也利用场地的优势,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有多个影厅放片,大大增加了排片率。 然而,跟上座率存在的问题一样,排片率只是简单的反应了场次的占比,并不能反应场次背后影厅座位数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影片理论总容量的不同。 还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6个厅的影城,一天总计能排映31场电影。影片A排满了3个厅,共15场,每个厅70个座位,共能卖1050张票,排片率为49%;影片B排满2个厅,共10场,每个厅100个座位,共能卖1000张票,

学校体育学考研知识点汇总

学校体育学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特点:1)教学内容更加丰富2)教学形式和方法多样化3)推行体育测试制度4)课外体育活动得到广泛重视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1)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拖至门外;2)竞技体育进入学校的途径是竞技体育项目教材化 3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结构:1)学前教育阶段体育2)初等教育阶段体育3)中等教育阶段4)高等教育阶段;功能:1)教育功能(德育、智育、美育)2)健身功能3)娱乐功能4)文化功能5)辐射功能6)经济功能7)竞技功能;目标: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A学校体育基本功能;b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c社会发展的需要;d学校体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e学校体育的环境条件。 2)学校体育的目标;a)学校体育的目标b.效果目标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②传授体育运动、卫生保健健康生活知识,以及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使学社具有一定的体育化素养③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基础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⑤发展学生的运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4体育课程:指在学校的指导下,以身体练习主要手段,以身体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以及情感与社会矛盾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5体育课程的特征:1)实践性: 体育课程必须通过身体实践活 动,并承受适量的运动负荷,以 促进身体器官、抗能的发展,提 高身体质量,并通过实践活动掌 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培养对体育 的兴趣及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等。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 惯。2)整体法:根据体育锻炼 的规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时无 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只有课内向 课外的合理眼神与有机结合才 能收到预想效果。3)社会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自然会形成小 集体小社会、随时会出现好多适 应社会问题。4)差异性:体育 教学受学生身体条件和性别的 制约较之其他课程更为显著,更 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 且地理气候办学条件,体育传统 等因素对课程的影响,也比以室 内教学为主的深程更为明显。5) 非阶梯性:体育课程的许多内 容和手段在教学安排中没有明 显的阶梯性,本身很难分出先 后顺序,因此,体育课程体系必 须从小学到大学进行通盘研究, 以免顾此失彼。6)复合法:体 育课程融知识,技能,身体,精 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一 体,既要提高身体质量,又要提 高“智商”,这与其他课程相比 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6体育课程的目标:1)增强体能, 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知识 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 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 出人际交流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 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 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7体育课程的内容的分类:1) 体育知识与技术:主要是指间接 的,传统的,科学的体育文化内 容评价,按传统运动方式项目, 可分为球类,体操,田径,游泳, 冰雪等内容,按运动与外界的关 系,可分为开放式运动和封闭式 运动,按运动结果的判断标准, 可分为评分式,计数式,计时式, 测量式。2)运动参与类:主要 指学生实际进行体育活动的状 态。按人体参与活动的解剖部位 分类。可分为上下肢运动,躯干 运动,合身运动等,按人体参与 活动的基本方式分类,可分为 走,跑。跳,跃,投掷,攀登, 爬越,悬垂支撑和平衡,脚力等; 按参与活动的人数分类,可分为 个人运动和集体运动等内容;按 参与活动的情感分类,可分为接 触与接受,爱好与兴趣,自愿与 自觉,自信与表现等内容。3) 体育活动经验类:主要指学生在 体育活动过程中或结束后机体 及心理的反应。按体育活动过程 中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分类,可分 为速度,灵敏,力量,耐力,柔 韧等内容;按体育活动过程中防 病治病的效果分类,可分为养 生,健康,防病,治病,康复等 内容;按体育活动对人体新陈代 谢的影响分类,可分为有氧和无 氧运动。 8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1) 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 案的适应性;2)课程的教学功 能与育人功能紧密联系;3)开 发课程种类,优化课程结构;4) 课程教材多样化;5)课程内容 组织现代化,生活化;6)课程 评价强调促进学生发展 9体育教学活动的要素:1)三要 素说:体育教师,学生,教育教 材;2)四要素说:体育教师,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文化经济学提纲

文化经济学复习提纲 名称解释 1、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也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2、文化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以及文化产业中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的科学。(胡慧琳) 3、文化需求:人们为满足各种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对文化产品和商品的要求,并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 4、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了满足社会的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 5、文化消费结构:指人们在文化消费过程中享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品与服务的比例关系。 6、文化消费: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享受文化消费品和劳务的过程。 7‘文化消费水平:一定时期按人口平均实际消费的文化产品与劳务的数量与质量。或全体消费者按人均达到的文化需要获得满足的程度。 8、文化市场:从狭义来看,是进行文化商品交换的场所,从广义来看,文化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反映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9、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文化活动所必需的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包括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文化人才资源三类。 10、所谓文化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 11、文化商品的价格体系:文化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各种价格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所形成的有机整体。12、文化投资是指一定的经济主 体为了获取社会的、经济的效益 而投入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文化 事业、文化产业的经济活动。 13、文化投资结构:文化投资在 文化经济各组成部分中所含要 素的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它 是文化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方 面。 14、文化战略—两层含义:一是 关于文化的战略——文化本身 的战略,等同于文化发展战略。 二是关于文化应用的战略—— 战略主体把文化用作实现战略 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公司或组织 等传播发展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 策略。 15、文化发展战略: 16、文化经济管理体制是国家对 文化经济实行管理的一种组织 制度体系,由职能划分制度、组 织制度和调节制度组成,是实现 一个国家主权和政权意志的工 具 简答:1、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胡惠林):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不是 文化本身,而是生产文化、供应 文化和使用文化的活动过程中 表现出来的经济现象,是从文化 理论与经济理论的互相结合上 来考察文化商品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客观规律。 2、具体内容包括 (1)文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 位和作用; (2)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文化力) 的特征、功能以及结构体系; (3)文化产业化对现代社会经济 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文化产业的经济规模及其结 构成长和变动的规律; (5)文化市场的结构运动、功能以 及文化市场价格变动的规律; (6)价值规律和文化规律在文化 艺术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的特 殊作用; (7)文化产业同其他国民经济部 门,特别是同社会经济部门发展 之间的相互关系; (8)文化艺术部门作为非物质生 产领域同物质生产领域之间的 相互关系等等。 文化需求的类型 非商品性文化需求、商品性文 化需求、表达的需求 文化需求的影响因素 1消费者的收入2.相关产品的价 格3.文化品位4.闲暇时间5.教育 程度 文化供给的类型 商品性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 门在一定的时期以一定的价格 向文化市场提供的文化商品的 数量。 非商品性供给:非商品性文化供 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向社会无 偿提供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和数 量,主要表现为社会公益性文化 供给和为营造社会文化环境而 提供的文化供给。 影响文化供给的因素: 价格、文化商品的生产能力、文 化产品的生产周期、文化经济政 策。 文化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层次性矛盾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地域性矛盾 文化供给和需求的价值取向背 反性矛盾 文化供给的调节的方法:价格调 控、税收杠杆、财政资助、行政 立法 文化消费的特点 1、文化消费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具有相当的弹性。2、消费内 容的精神性 3、文化消费能力的层次性 4、文化消费时间的延伸性 5、文化消费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18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2014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学校体育学)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又称专插本)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照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总体要求: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本质;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正确认识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与具体组织;正确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能充分地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正确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了解现代体育教师具备的条件与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 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⒈考试内容 ⑴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教育化。 ⑵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 ⑶各种体育教育思想的实质及对我国学校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⒉考试要求 ⑴理解与掌握各体育教育思想的内容。 ⑵了解原各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主要年代、社会背景与发展标致及代表人物。 ⑶了解20世纪后期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体育课程的新特征。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的发展。 ⑵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的发展。 ⑶学校体育与学生社会适应。 ⑷掌握基本概念:体质、个性、社会健康。 ⒉考试要求 ⑴掌握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及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⑵了解学校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健康发展的作用与要求。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 ⒈考试内容 ⑴学校体育的结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与教育活动和家庭中的体育。 ⑵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的本质;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4种取向与依据要求。 ⑶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⑷掌握基本概念: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学校体育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与社会健康目标、课外体育目标。 ⒉考试要求 ⑴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目的、目标了解,掌握学校体育内容的构成及种层次目标的定义。 ⑵理解与掌握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学校体育学》题目

简述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反映 (1)只抓学校代表队的尖子运动员 (2)忽视学生个人兴趣 (3)以达标技评为目的 (4)以考试内容为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简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1)学校体育的基本功能 (2)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需要 (3)社会发展的需要 (4)学校教育和国民体育发展的需要 (5)学校体育的环境和条件 简述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1)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为理论基础 (2)依附教育思想而存在 (3)重视身体训练和培养军人精神

简述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礼指礼节,主要是道德教育 (2)乐指指音乐、诗歌、舞蹈的教育 (3)射指射箭技术的学习。 (4)御指驾车技术的学习。 (5)书指书法的学习。 (6)数指算数知识的学习。 请简要回答什么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 (2)一个学科知识点在整个学科知识中的地位,及通过相关知识的教学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贡献决定了它是否为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4)“教学难点”另一方面指学生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 简述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1)教育功能,即促进智力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

(2)健身功能,即养成正确身体姿势,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能水平;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娱乐功能,即调节感情、丰富生活,缓解神经紧张和疲劳;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享受 简述体育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的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行为情景或条件 (4)表现程度 简述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3)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4)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简述体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1)改造现有的竞技运动项目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

区域经济必考知识点归纳 区域定义 区域是指在某一主权国家疆域内的,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 西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古典区位理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厂商区位是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运输里程最短和运输货物重量最少的地点。主要研究厂商选择何种地点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问题。 新古典区位论 核心观点:理想的生产区位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厂商或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地点。主要研究以市场规模为中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区位研究转向区域研究 二战后,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发达国家区际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这种区域问题和城市问题的出现,许多经济学家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区域经济政策、劳动力就业以及城市问题。这样,从单纯的区位研究逐渐转向区域经济研究,从微观逐渐转向宏观,进而区域经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济活动空间聚集机制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说,无法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现象。为此,克鲁格曼等学者以迪克西特和和斯蒂格利茨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解释经济活动空间聚集做出了贡献。随着这些基本理论的突破,区域经济学进一步趋向于成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区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萌芽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重点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平衡布局,而实现生产力平衡布局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地区投资倾斜和兴建国有企业,把国内资本和工业从沿海转移到内陆地区,为广大内陆地区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变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过大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20至90年代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后,我国强调以效率为主,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学术界也提出了倾斜式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不具有经济全面增长所需的资本和其他资源,无法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选择一些具有发展潜力较大的部门或地区进行投资,使得这些部门和或地区优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部门或地区的发展。 十八大之前,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首先,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其次,研究和布局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