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农村社会发展_基于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农村社会发展_基于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农村社会发展_基于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农村社会发展_基于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2011年第5期 山东社会科学 N o.5

总第189期 SHANDONG SOC I AL SCIENCES G eneralNo.189

农村社会发展:基于市场转型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韩秀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是由国家推动的,以市场机制和制度为路径依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转型也穿透到农村社会。农

村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的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在政治连续性背景下的社会生产方式转型、城

乡一体化方向下的农村社会再发展、加入WTO以来农村经济的全球面向、市场机制在农村地

区的建立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第三部门发展的多样化取向等方面。农村社会的市场转

型对农村地区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市场机制的全面普及、生产和组织方式的变化、公共

服务供给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发展;社会转型;国家推动;市场效应

[中图分类号]C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5-0073-07

社会转型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表现方式。从1978年开始,中国在追求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种不同于以往集中体制和政治中心的社会超越方式,而是通过国家推动市场机制的普及和发展的方式,通过经济领域的改革来带动其他社会领域的转型。这是一种迈向现代化的有组织的努力,社会转型囊括了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在经济改革、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制度性设置障碍的限制,城乡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发展共同体,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一直存在。因此,打破二元结构产生的市场分割,加快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市场融合和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的市场化发展进程,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议题。而这构成了农村市场转型的重要存在,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恰恰体现着这种努力。中国社会及其农村地区的社会转型(以市场转型为核心和动力)必然要求农村制度的改革,改变以往的自然和计划色彩,推进符合现代经济活动、同城市相融合的农村市场制度。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农村发展的背景

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型变动,一是它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换,同时也意味着其他社会结构层面的转换,是一种全面的结构性过渡;二是它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阶段性特征,是在持续的结构性变动中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三指的是一个数量关系的分析概念,是由一组结构变化的参数来说明的,而不仅仅是一般的宏观描述和抽象分析 。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坚持原来的国家制度和主导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以市场改革为突破口而展开的。在实现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四种作用力量:市场配置、政府干预、社会结构转型和全球化 。中国理性社会建构的核心是打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解放生产力,释放市场力量,全面参与全球化这一人类社会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在这样一种认知基础下,中国政府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范式,不仅积极地转变

收稿日期:2011-03-01

作者简介:韩秀记,男,山东临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李培林: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李培林: 东方现代化与中国经验 , 2005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年会论文 http://www.soci ol https://www.sodocs.net/doc/8e11250446.html,/shx w/sh f z/t20051121_7488.

h t m。

自身在经济治理中的干预方式,更重要的是在很多方面减少自身对经济干预的范围。一方面,中央集权开始向地方分权转变。另一方面,在许多经济治理机制中,传统的政府角色开始被市场替代。为了提高公共投资的效率,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把提供住房、教育、医疗乃至养老等方面保护社会的责任大大降低和减少,并把这些负担转嫁给个人,把公共投资集中在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上 。国家统一政策和命令对经济领域的高度关注和投入,对于实现经济短期内的高速发展和腾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国家推动转型

关于国家(政府)与市场关系,自由主义经济学(包括古典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国家作为权力的所有者,对市场的干预会产生寻租行为,降低市场竞争和活力,最终损害市场效率。因此,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反对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强调企业的完全市场竞争,后来,作为经济学新发展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试图改变传统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敌视态度,指出国家通过法律规范等政策制定活动为市场的产权界定提供了可能性,从而使得市场运作的外部成本问题具有了降低的可能性。

相比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产权观点,市场社会学则从更广泛的范围论述了国家和市场的亲密关系。在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看来,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是一个互动的、不可分割的过程 ,国家和市场都体现为一种具有场域特征的社会秩序。其中,国家可以被理解为由一系列政策领域组成的场域,每个场域均构成政治行动的历史舞台。其中,技术进步和竞争使得市场经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甚至发生恶性竞争。国家通过界定产权和一系列达致竞争和合作的管制措施来降低市场活动的不确定性,维持企业在市场中与竞争对象、供应商以及雇员之间关系的稳定。而企业维持这种稳定关系的能力,取决于诸如政府和法律这样的稳定的社会制度的确立,于是最终将实现市场秩序的任务推向了国家及其政府 。任何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为了建立稳定的市场都需要国家来制定产权结构、治理结构、交换规则和控制理念。在场域中,各方利益集团的代表制定并执行旨在为行动主体之间的互动提供稳定的规则和治理结构的政策。从这层意义上而言,市场建设离不开国家建设。国家具有创建市场稳定性的作用,少则体现在允许企业使用各种治理机制去处理竞争和冲突,多则通过直接干预市场行为以达到稳定的目的 。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很多程度上是伴随着1978年以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而发生的,而市场转型的过程又是由国家推动和实施的。在这个过程中,实行了政体连续性背景下的渐进式改革 。具体表现在,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没有发生变动,而是在继续坚持价值形态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国家行动推动经济形势,乃至整个社会发生变迁,实现从计划经济和单位制社会向市场经济和多元制社会过渡。实质上是在坚持基本社会体制框架(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主导性意识形态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的完善和发展。

中国的社会转型,首先起始于经济领域改革,并以此为动力和探索机制,推动和实现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摸着石头过河 ,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逐步探索和推进的认识过程和实践经历,不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颠覆性改变,而是重新认识和正确处理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的关系,革除传统集权式计划体制的弊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领导核心进行的,是从国家的拨乱反正开始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选择农村改革作为突破口,然后转移到城市地区改革上;在国有经济体制外,发展各种类型的非国有经济,培育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多元化经济主体,再逐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逐步改变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放开一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的生产流通,使它们由市场调节,使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一种渐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1982年,党的 十二大 确立了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的原则和方针,进一步扩大和发挥市场作用,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改革价 高柏: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 , 社会学研究 2008年第4期,第22页。

高柏: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 , 社会学研究 2008年第4期,第9页。

Fli gstei n,N ei .l 2001.Th e A rchit ec t ure ofM arkets :an E cono m i c S ociolo gy of Tw ent y -first -century Cap it a listS oc ieties .Pri nceton :Pri n cet on U n i versit y Press ;F li gstei n,Ne i .l 2005. States ,M arkets and E cono m ic Gro w th .In The Econo m i c Soci o l ogy of Cap itali s m,ed ited by V i ct or Nee and R ichard Sw edberg .Pri nceton:Pri nceton Un i versit y Press 。

Fli gstei n,N ei.l 2001.The Arc h itect u re of M arke ts :an E cono m ic Sociol ogy of Tw e n t y -fi rst -ce n t ury Capitalist Societies .Pri nceton:Pri n cet on Un i versit y Press .

孙立平: 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

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发挥市场对日用品和农副产品的供需调节作用。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 的理论,加深了对市场取向改革的理论认识。1987年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确立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经济运行模式。这使得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以放权让利为主的阶段转向了以市场制度创新为主的阶段。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这为构建市场经济制度提供了微观基础。1997年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完善了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有进有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至此,随着21世纪初国有企业所有权改革的基本完成,市场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市场运行机制得到了全面的规划和实施。伴随着国家推动的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市场化改革和路径依赖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制度逐步在经济生活领域确立起基础性的调控地位。到目前为止,在经济领域计划方式不再完全占有社会管理领域,退到政府有限职能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市场经济制度基本确立起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连续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实现了经济快速腾飞,创造了影响世界的 中国奇迹 ;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跃居世界前列;市场供给成功由短缺型市场转变为充裕型市场;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多,人民物质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整个社会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发展市场经济,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了改革的帕累托改进,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福利状况,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的指导思想是放权让利。通过制度性的市场庇护,国有企业经历了高速高利的组织发展期。但是,中国国有企业社会化经营和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负担着沉重的社会成本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有企业整体性陷入经营和发展困境,人员臃肿,效益低下,债务沉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和生存危机。为了重建富有竞争力的市场行动主体,国企改革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企体制改革的方向进展。通过 去社会化 改革,国有企业实现了 凤凰涅槃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市场经济改革逐步赋予了个体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平等的市场地位。这是市场内在运行机制的要求。开放市场竞争要求实现竞争主体的平等化市场地位。因此,在迈向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逐渐深化对私营企业及其所有者的认识,从原来补充、发展的市场地位,逐渐过渡到同国有企业一样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同时赋予企业家平等的政治身份。创业和企业家精神得到提倡和传播。

产权是私人财产的合法性表达,是物权的私人宣称。市场交换根本上是所有权的交换。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逐步扩展和加深对所有权认识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对私有产权的态度变迁上。改革初期,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公有制思想仍主导了社会领域。发展私营企业面临着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压力和具体制度的束缚。因此当时的首要前提是解放思想,破除传统 一大二公 思想的局限。进入21世纪,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围绕着市场机制制定政策措施成为社会管理者的合法性依据。对私人产权的强调和尊重,开始成为社会意愿的重要表现。

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过程中的逐步成功,同时也使得最初关于市场的社会性质的争论不复存在。市场经济体制因其所产生的经济繁荣已经获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具备了广泛的社会合法性。可以预见,尽管当前改革过程中某些具体问题处理不当,经济改革面临的问题仍旧不少,新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具有路径惯性的经济发展会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继续下去,不会发生制度性的方向改变。

(三)社会结构转型及其存在的问题

市场作为一种制度,不仅为市场场域中的行动者提供了行动参照的规范脚本,而且其背后还代表了一种现代社会以市场方式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涉及到市场内外的不同行动主体。

李培林、张翼: 国有企业社会成本分析(第二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在市场转型理论看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像中国)是在形式上从再分配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权力主体上是从再分配者(拥有再分配权力者)到市场直接生产者(市场主体)的行动转变。而这些转变有利于促进直接市场生产者的发展,促进了权力之外的第三部门和领域的发展,而以自愿结合和行动自主性为主要特征的市场场域里的行动者(agents)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这具体表现在,市场的效率分配原则要求市场分配的明确性,即市场行动者具有明确的利润边界。因此,基于作为对应方式存在的 投入 产出 的市场运行逻辑,利润边界的明确性便可追溯到明晰的产权分配这一根源 。市场的兴起瓦解了传统集体方式的存在形式,促进了个体主义(包括个人、厂商等存在形式)的发展 。当社会以个体形式存在时,通过生产合作形式,普遍的社会连接便也产生了可能 。于是各种行业组织、自由联盟开始出现。作为社会重要表现形式的第三部门逐渐成为影响社会安排的重要力量。在有些国家,第三部门开始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而这种变化,实质指向了市场生产的私有性根源。

中国发生的社会结构转型,一方面是由命令式的中央计划经济向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混合经济(hybri d e cono m y)转变,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便是在各个方面和领域引入市场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逐步使国家退出社会,同时也使国家在一定阶段内放弃了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增长领域。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转变,即由单一的集权式治理向分权化实践的渐进过渡。这个过程首先要求作为权力管理者的国家实现智能转变,逐渐由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进而改善社会整体,尤其是社会弱者的福利状况,最终实现帕累托改进。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很多影响。市场竞争机制改变了社会的运行节奏和逻辑,以市场为中心所建立起来的生活方式日益大行其道,社会日益 麦当劳化 。市场会间接地改变人们对自身和家庭的认识,对生育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时,市场对效率机制的迷思加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最终会影响到阶层结构。此外,过度市场化运作导致国家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严重衰退,影响到社会成员的公共福利获得。随着国家推动的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市场机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个体性存在的市场人逐渐被卷入到市场运行逻辑中去。然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为其提供有效的社会性保护。社会保障缺失,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住房费用逐年增加,已成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新 三座大山 。

市场机制具有自身的运作机制和外部条件,使得市场化发展基础和程度在不同的地区出现发展差异 。一方面表现为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另一方面表现为城乡发展差异。其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成为抑制农村市场进程的重要障碍。因此,加快改革,推进农村地区市场化进程,再次成为深化市场改革的重点。

二、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特征:全国市场转型的深入和延续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最初的改革是 摸着石头过河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和制度成为推动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新型手段和方式。到目前为止,可以认为市场转型基本成功,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以推进农村社会的社会转型为工作方向。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考虑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重要变化。这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政治连续性背景下的社会生产方式转型

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东发生剧烈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完全打碎了这些国家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上

Nee,V i ctor.1989. A Theory ofM arket Trans i ti on:Fro m R ed i stri bu tion t o M ark ets i n S t ate Soci alis m .Am eri can S oci o l og i ca lRevi e w,V o.l

54,N o.5,pp:663-681.

Nort h,Doug l as s C.and Robert P.Tho m as.1973.The R ise o f t he W estern W orl d:a N e w E c ono m ic H istory.C a mb ri dge:C a mb ri dge Un i versity Press.

(德)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 ,中共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法)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里茨尔: 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 ,顾建光译,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攀钢、王小鲁: 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4年度报告)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的连续性。此后,尽管这些国家在社会的基本走向上也存在种种的分歧,但大规模的私有化和向市场经济转型,已经完全是在没有政治和意识形态束缚的环境下进行的。

但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与苏东具有明显区别。中国改革是在执政党未发生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并由执政党努力推动。这种未变化的政治格局构成了农村社会转型的主要背景,农村地区的社会转型是在国家意志下有步骤进行的。在社会生产方式上,这表现为从计划体制下的集体主义生产和组织方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个人的利益分配方式下,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与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简单的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开展副业经营或简单商品买卖,进而带动了农村经济的最初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方向下的农村社会再发展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策略,通过户籍管理方式,严格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人为地将城乡分割开来,形成了二元结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弊端逐渐显现并加重,严重阻碍了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商品等在城乡之间的市场性交换,不利于顺畅的社会流动。无法打破原来的分割性的社会格局,就使得城乡不平衡的 马太效应 不断加强,城乡经济不公平越来越严重。于是,城乡二元结构成为农民和农村发展的社会设置性障碍。

未来二十年,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 三农 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也使解决 三农 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工业化中期阶段将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调整城乡就业结构,提升城镇化水平,深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赋予城乡居民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发展权,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因此,在城乡分离的状态下,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打破二元结构,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必然会对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产生长效的推动作用。

(三)加入WTO以来农村经济的全球面向

全球化时代的首要表现形式便是经济全球化。自1999年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全球化的跨国竞争也开始更容易地进入到中国市场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压力 在任何国家农业产业都是个弱势产业,其自身市场产出具有多种限制性因素,农业产业多是受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基础产业。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通过剪刀差政策从农业产业和农村获得了大量原材料和资金用于重工业的发展,以至于农村和农业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历史现状。这种不利条件使其在面向全球市场的时候,其固有弱势难以抵抗国外廉价农产品的冲击,无法越过发达国家农产品和蔬菜的贸易壁垒限制。此外,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土地有限,农业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使得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产业缺乏竞争力。这对中国的农业产业链条的成长和壮大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此外,面对眼前粮价上涨和耕地减少的新情况,从中长期看,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市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关系将是偏紧的。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四)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的建立和运行

1978年以来,农村市场机制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 1988年),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和组织体制改革,废除 一大二公 制度,确立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通过重构农村经济微观主体,农村地区的生产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农民增富,农业增收,村集体壮大发展,为同期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乡镇企业的异军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市场化进程,但却丧失了农产品市场的比较优势。当时的乡镇企业多是从事小型轻工业生产,虽然在当时短缺经济状况下企业利润丰厚,然而受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外部性效应。

韩俊: 中国: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 , 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3月19日。

第二阶段(1988 1998年),完善乡镇企业发展,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市场和城乡统一市场力度,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尤其是农村品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构成了这一阶段国家推动农村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举措。

第三阶段(从1998年 现在),面对日益严重的 三农问题 ,执政党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时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完成,市场制度已经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和运行的系统方式基本确立起来,基本完成了经济领域的市场转型。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城市地区乃至全国层面的市场制度进一步推向农村地区,加快农村地区农村品等生产、组织要素的市场化处理。随着市场改革的推进,市场机制在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越来越深入。农民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得以更加合理地分配自身的劳动、更加理性地安排对农业的投资、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农产品生产与交易,而农民在从业结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结构的变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

(五)市场环境下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第三部门发展的多样化取向

目前,我国农户在市场流通中的弱势地位,关键在于农业产业流通中的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的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弱。而农业产业化发达的地区,各种专业服务组织日益增多。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构成重要组织载体。它们在共同开拓市场、获取信息、推进品牌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协调农业生产、培养新型农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农村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专项法律政策。2006年通过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农民合作获得法律认可。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实际上这从政策文件角度承认农民信用合作社的合法性。2009年银监会、农业部出台 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细化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问题。随着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扶持和补助措施的实施,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乡村主办型、大户领办型、村民联办型、部门引导型、企业承办型等多样化的发展趋向。

三、农村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新的农村建设

随着拨乱反正的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首先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这改变了计划体制下 一大二公 的公社制度,为农村地区的市场复兴提供了产品基础。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则奠定了农村地区市场运行的组织主体基础,为推进农村地区市场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以乡镇企业为经济基础的农村小城镇发展,则为推进农村社会转型提供了新的探索。但是,由农村手工业和社队企业发展而来的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为了加快农村地区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市场转型,进入新世纪以来,执政党逐渐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那么在这种状况下,以市场为主要发展动力、国家干预为政治和制度保障、民间社会力量大量参与的社会发展方式对农村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使市场制度在农村地区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业已证明,市场机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是实现社会变迁的主要推动力量。三十年来的发展也使得城市地区成为展示市场力量、检验市场理论的主要场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市场制度在城市地区获得了全面的成功,它增强了城市经济的活力,实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和市场改革,加快了城市服务业和中心商业区的发展,促进了商品贸易,使城市地区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在实现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组织等领域的社会转型中,成功的市场经验必然会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这不仅是由成功的城市经验所证明了的,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农村社会的转型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一同进行的,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的社会

转型就是一种市场转型,是市场力量推动的 。因此,也可以说,农村社会的转型也是一种市场转型,通过市场力量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变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要义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因此,农村社会转型的基础正在于经济组织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在于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实现农村地区的土地、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有效配置。农村社会的转型也就是市场制度在农村地区的全面普及。

(二)改变农村社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

农村地区的市场化发展和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必将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这是因为:(1)农村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会使小农劳动力逐渐从 内卷化 生产中转移出来,一方面,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为大规模的机器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业产出的效率;另一方面,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脱离了农业生产,为劳动力向其他生产领域和商品流通领域转移提供了可能。这样,通过人力资本改善的市场制度的逐步贯彻,带动起了农村地区多样化的价值创造格局,使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畜牧产业化、市场化等各个生产领域面向市场,实现大发展,形成同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现代农村发展新局面。(2)在面向市场进行经营的过程中,在国家和社会的制度支持下,共同的市场风险会使原子化的农户不得不寻求彼此间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 小农民 形成 大市场 ,从而增强其抵抗市场和社会风险的能力。而对此的可行选择之一就是现代农民们开始建立各种专业性的第三部门自愿合作组织。2007年实施的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则为农村组织发展提供了专门的法律依据。

(三)促进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国家在推动市场机制在农村实施普及的同时,开始逐步增加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为个体的市场风险影响提供外部性保护。同时,建立和完善普遍的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取代传统的家庭小单位保障模式。这种努力一方面会填补因市场进入而产生的传统社会功能解组所产生的震荡,另一方面逐渐建立起外部替代性保障,可以降低农村地区市场阻力,加速市场化进程。

总的看来,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归根到底要实现人的发展与转型,要使农村社会的主体力量农民摆脱传统的小农保守意识,开始以一种新人类的形象参与到市场竞争过程中去,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通过自身组织来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合法利益。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农村社会转型的终极目标也应该指向此处。

(责任编辑:陆影luy i n ga1203@163.co m)

Nee,V i ct or.1989.A Theory of M arke tTransition:F ro m R e d istri bu tion t o M arkets i n S t a te Socialis m.A m erican Soci ol ogical Revie w,Vo.l54, No.5,pp:663-681;B ian,Y an ji e and R.John Logan.1996. M ark et Transiti on and the Pers ist en ce of Po w er:The C hangi ng S tratifi cati on Syste m i n U rban Ch i n a .Am eri can Journal of Sociol ogy,61;边燕杰、卢汉龙、孙立平: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 ,三联书店2002年版。

经济社会学详细考试复习资料

经济社会学 第一讲经济社会学总论 学习经济社会学的意义(1)经济行为是社会行为的核心部分;(2)社会学、经济学都不是孤岛,学科发展有交叉也需要交流。 (一)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最早的名称:1898年涂尔干《社会学年鉴》中对社会学的分类 关于经济的社会学研究(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economy)。 用社会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 1、[日]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是把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分别看作社会行为及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形态或下属部门。从这种观点出发,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及理论体系,说明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外延的独立分支”。 2、[美]尼尔·斯梅尔瑟:1963年《经济生活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中经济方面和非经济方面之间的关系,即两者是怎样交叉重叠,怎样互相影响的”。 “经济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原理和方法,探讨经济行为对于社会生活的作用,并且科学地分析经济结构和社会其他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3、中国学者孙本文《社会学原理》:“研究经济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的关系” 费孝通《略论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上的商品流通、供求关系、物价起落等等,而社会上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变动,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很多活动并不在市场上进行的,于是又产生了‘经济社会学’”。 1985年中国社会学首届经济社会学研讨会:“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分析研究。既研究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后果,也要研究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二)经济社会学的先驱 经济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Swedberg:“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学领域中充满生命力和颇有前景的一门学科。” 社会学的奠基人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都涉猎经济社会学,并对其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1883.3.14) 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其中对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独到而富有成效的探究,指出经济决定社会总的演变。 经济社会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雷蒙·阿隆:“马克思是一个社会学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是一个特定形式的社会学家,即经济社会学家”(Aron,1988:154) 富永健一:“虽然‘马克思经济学’本身并不能叫社会学,但可以说历史唯物论整个体系提出了一种经济社会学”(富永健一,1984:4) (2)马克斯·韦伯 经济社会学创始人经济社会学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经济与社会》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主要考察的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起源的关系,

社区工作 笔记

社区工作徐永祥主编 一、社区工作的涵义(大纲内容)??? 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及在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提供助人的、利他的服务的一种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通过组织和发动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与需求,动员社区资源,争取外力协助,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培养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以提高社区的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区的进步。 1、它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 2、它是一项有计划的行动; 3、它是一种过程; 4、它运用集体行动的方法; 5、它鼓吹居民自助、互助及自决的精神; 6、他能找出及满足社区的需要,解决社区问题,培养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社区整合,改善生活质量; 7、他能发展居民能力,加强其自主性; 8、它能促进社会转变。 二、社区发展的定义 概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是增强成员凝聚力、确立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三、社区组织的涵义与特点 涵义:是指在社区内开展工作或活动,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组织 特点:第一,是一种地域性组织;第二,以兴办或管理一定社区的社会服务、政治活动、文化事业及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第三,社区组织的功能有明显的地域性 四、社区工作的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我意识; 2、调整或改善社会关系,减少社会冲突; 3、寻求社区需要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合,以满足社区需要,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改善社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 4、追求权利和资源的公平分配; 5、发挥居民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 6、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 7、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五、社区工作的特点(大纲内容) 1、以社区为对象 2、结构导向的分析视角,对问题的分析多采用宏观的角度,因为社区工作认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原因,而是与社区周围的环境、社会制度以及整个社会有密切关系 3、广泛的介入 4、强调居民参与,鼓励居民一同参与,合力解决问题,为社会做贡献; 5、事工目标与过程目标相结合; 6、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具有政治性 六、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 1、社会福利功能:是指立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求,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社会福利资源,以解决社区的问题,改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依据: 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依据:1、历史时代依据2、现实社会依据 第二章 1、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内涵扩展 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人口规模受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3、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镇化: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 逆城镇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4、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对社会的影响; 概念: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影响:(可自述) 5、反映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死亡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6、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 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 7、邓肯的POET模型。 1、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该模型也被称为“生态复合体” 2、在模型中:(1)每个要素是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2)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 8、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 1、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 2、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3、生态现代化理论: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

城市地理学讲义 第三章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市辖区人口——地级及其以上市的“市辖区人口”指“区”的总人口,不包括所辖县和县级市。 县级市的市辖区总人口指的是县级市的城关镇人口。 全市人口——地级及其以上市包括所辖县和县级市的市城总人口。 按照人口类型 户籍人口(农业人口加非农业人口) 户籍非农业人口 常住人口——户籍总人口减去外出半年以上的本地户籍人口加上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 第三章城市化 掌握城市化基本原理 掌握城市化的类型 了解当代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特征 掌握城镇化水平预测的方法 重点 城市化概念的理解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类型 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特征 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基本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水平对策 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 一城市化定义 1城镇化、城市化和都市化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他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 的概念 城镇化——urbanization 城市化——citification 都市化——metropolitanization 2城市化涵义 城市化一词有四个涵义:1)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2)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3)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4)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的实质涵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镇性状转化或强化的过程。 人口学——人口结构的转型 社会学——生活方式的转型 经济学——经济结构的转型 地理学——地域空间的转型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基础知识整理

1 统计是指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三层涵义。 2 统计学,即统计理论,是指统计工作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是研究、整理、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它是以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为研究领域,以研究和阐明统计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为内容,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3 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4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认识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独立的统计科学,并且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5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可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6 统计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叫做总体,即总体。统计总体的特点: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7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个独立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或个体。(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可相互转化) 8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例如某企业的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工业设备的种类、个人的性别、年龄、工种、工资等。总体单位和标志有关系,总体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标志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它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数量特征的,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9指标(统计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特征的。它在实践中一般有两种理解:⑴反应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某种数量特征的概念⑵反应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统计指标有3个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11 统计指标的种类 1)统计指标按其说明的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一般表示为总量指标、绝对数,它的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例如:人口数、企业数、商品销售额等)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性质和数量关系,表明总体的内容构成、比例、发展变化速度和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一般表现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其数值表现为相对数和平均数,它的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例如:人口的性别构成、出生率、死亡率、物价、人口密度、职工平均工资、每亩粮食产量等) 2)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3)统计指标按其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可分为考核指标和非考核指标 13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2)目的性(3)联系性(4)统一性(5)可比性 15 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全面统计报表 非全面调查包括:重点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以及非全面统计报表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带有连续性,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3)按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专门调查 统计报表: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统计调查方式。 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研究某种情况或某项问题而专门组织的调查,多属于一次性调查,如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 4)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分为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和问卷法 16 课本38页与课本44页(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

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参考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的毕业总结,许多大学生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论文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论文题目应该如何去定位,根据那一个方向去写,这个是部分大学生的一个通病,在这里学术堂根据网友的反馈以及大学生的需求不同,在这里以经济社会学专业为例,举例了136个优秀经济社会学论文题目,希望 能够帮助到在这方面有困难的同学,论文题目的定位非常重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祝各位学子毕业成功,前程似锦!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 学专业为例 3. 社会经济形态视角下的屯堡族际婚姻观变迁研究 4. 中缅. 中老. 中越少数民族跨境婚姻行为的经济学思考 5. 西方对社会保障制度功能的认识:一个历史的考察 6.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7. 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8.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9.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经济类期刊管理学系列 10.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11. 仪式礼物变迁的经济社会学思考--以广西田阳县龙河村那逻屯祝寿仪 式为个案 12. 试论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统计学的发展 13.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公共关系优化对策分析--以社会化媒体时代为背 景 14. 独立院校经济类专业应用统计学教学探索 15. 近百年来客家乡村妇女经济地位的变迁研究--以梅州市部分农村为例 16.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 17. 代际经济支持健康效应检验 18. 统计在经济和生活方面的应用 19. 老年人社会经济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经济社会学读书笔记

?经济社会学:用社会学的传统分析解释经济现象.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在经济中作用,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学科.基本假设A效用最大化假设B偏好变化假设.视角:C人际关系把握个人行为视角D强调相对地位敏感性E制度分析视角 ?研究策略:A理性选择社会学.古典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若干核心要素结合起来考虑;B新经济社会学.在社会学分析框架和概念的帮助下分析;C社会经济学.利用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视角解决;D PSA经济学.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发现直接综合进经济学模型;E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基础上对组织形式统一分析,理解制度界定与变迁 ?基本概念:资源稀缺性-基本前提,稀缺程度影响合作冲突\制度安排;行为假定-理论模型基础;制度-核心问题;组织-制度是组织的内在结构;社会均衡-制度和秩序存在必要条件 ?行为假定四个角度:A效用最大化(5假定a各种行为目标统一于效用最大化目标b信息完全性不是必要前提c效用评价有完备性d可传递性e各类决策主体行为统一)B他人状况直接影响个人(个人效用受社会网络内外他人影响);C有限社会化(人们并不是完全在效用最大化原则下做选择,有时会不假思索依据惯例行动,人们在不同程度的遵守社会准则同时,保持效用最大化选择的行动空间);D嵌入性(人的有目的性行动是嵌入在具体的正进行的社会关系系统中) ?制度:一个社会中人们相互作用的规则,是人们在确定相互关系时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一种约束.作用:A通过提高人们行动的代价或收益,约束行为;B引导行为激励作用.正式制度有意建构的\明文规定的\通过系统组织来保障和实施的.非正式制是通过一代代的教诲模仿\积淀演化的. ?组织:稳定互动\协同行动的群体构成了组织. ?社会均衡:所有人都在其所面对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做出了效用最大化选择,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通过单方面的改变他自己的行动来增加效用.(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社会最优,不一定会形成社会制度和秩序) ?基模·价格:在资源交换过程中,对不同资源的交换比例形成的合约. ?相互影响假定和需求:∵A价格水平具有社会阶层区隔标志的含义B高社会阶层成员会因低层与其购买同样产品而产生负效用,低层不避讳.∴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较高层消费者推出,低层进入.社会分层结构和需求∵C一个社会分层结构是金字塔中上层少于下层D中产以上阶层每个人和低阶层每个人购买数量相同.∴价格下降,下层人士需求会大于上层人士退出的影响. ?网络和需求匹配机制:传统供求模型(市场无摩擦假定\价格传递供求双方所需充分信息假定\社会成员拥有无差别信息获取机会假定)匹配问题无关紧要.∵供求双方的沟通存在障碍;供求双方不仅仅关心价格还关心其他,价格传递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获取机会也不同∴匹配机制来解决匹配问题∴人际关系网:信息很大程度上作为其他社会过程的副产品被传递,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完全是通过与市场行为不相干的社会过程传播的. ?社会互动下的市场需求:需求的连带外部性,个人需求受他人影响(正-负效应)A从众:群体规模\比例\价格\个人因素(社会特性)影响,从众行为并不是必然结果,高阶层可能从众于低层B求异:需求与价格弱化器,求异在基本形态上并不排斥从众,求异行为也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引发从众,求异行为本身也会演变成从众. ?受他人影响的个人偏好:偏好是个人的心理秩序,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后天环境内化有关∵假定商品多多益善\偏好可传递,无差异曲线表示是消费者获得相同效用的商品组合∴无差异曲线是考察消费者偏好的工具,他人状况带来的正负效应刻画了消费者和他人的关系 ?创新:是实现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五种情况:A采用新产品或某种产品新特性B采用新生产方法(经验上未鉴定)C开辟新市场D新原料供应源E新产业组织. ?创新与社会互动:绝非单独行为,而是通过复杂的社会过程实现的,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使用者的建议\技术开发者与投资者的互动\研究者之间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交流都发挥作用.创新过程分布在使用者\制造商\供应商等人中.非正式交流:A创新的主体间并非毫无保留的交流B交流具有互惠性,非正式交流网络中贡献自己的思想,也能同时听取和捕捉他人的思想激发灵感(机会主义者自然会被排挤出局)C提供咨询和劝告能获得社会回报-服从和赞誉D获得赞誉和服从可以看做是自身富有的信号,获得更多创新互惠的机会. ?创新与制度:制度内涵的激励影响创新:产权制度\权利保障\尽快获利的资本市场制度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第十二章 社区讲义

第十一章社区 讨论:社区在你的心目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像? 第一节社区的概念与理论 ●一、什么是社区 ●1、社区概念的来源与演变 ●Community and Society ●《社区与社会》————藤尼斯 ●至滕尼斯之后,社会学家从各种角度对社区概念进行界说。基本上可以把社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从功能主义观点出发,认为社区是由相互关联的人有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组成的社会共同体; ●一类是从地域出发,认为社区是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共生的有组织的人群。 一、什么是社区 社区概念的涵义: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l)社区总要占有一定的地域;如集镇、村落等,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然而,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从社会学角度看,这个“区”乃是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在同一地理空间可以同时存在许多社区。 (2)社区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3)在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如共同的文化传统、民俗、归属感等。他们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4)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人们在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各项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互动,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并由此聚居在一起,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社区。 社区的历史演变 ●早在社会学者形成社区这一概念之前,社区这种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现象就已存在。人类总是合群而居的。人类社会群体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具有一定地域的社区就是社会群体聚居、活动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农业发展的产物。 ●在远古游牧社会中,居民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严格说来,那时的游牧氏族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 ●其后,随着农业的兴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需要定居于某个地区,于是出现了村庄这样一种社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简述论述

社会学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的学生K 默顿创立了( C ) A. 交换理论 B.冲突理论 C.中程理论 D.宏观理论 2. 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3.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B ) 4. 阶级产生的根源是(C )A.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C.私有制D.社会不平等 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D ) A.理解角色 C.期望角色D.角色集 6.在孔德之前,(C )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A.孟德斯鸠 圣西门D.卢梭 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 功能主义B.社会唯实论 C.冲突理论D.社会唯名论 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 ) A. 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断代家庭 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 争夺称为(C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C )A.2—10人 B.2—20人C.2—30 人 D.2—40人 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B ) 《社会学概论新修》 A. 正向社会化 B. 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B.领悟角色 B.伏尔泰 C.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C ) A.未成年人B.成年人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 13. 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D )。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C ) A.社区 B.群体C傢庭 D.法律 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C ) 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16.(C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B )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A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20.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 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马克思 2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 (C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经济与社会》读书笔记 07行管喻娟 第三章统治的类型 韦伯谈到构成统治的可靠基础包括:一就是习俗,即纯粹情绪合乎理性的动机。二就是利害关系,即纯粹价值合乎理性的动机。三就是对合法性的信仰。便以此把统治分成三种类型:合法型、传统型、魅力型。 二、三种类型的特征 韦伯进一步谈到合法型、传统型、魅力型三种统治类型。 1、合法型:指统治的合法性就是建立在制订章程与规则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的。而作为其中的成员就是仅仅服从法,而不就是统治者。统治者的号令也应就是由以规章制度为取向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就是职务的不同,仅仅就是在事务上服从官职。她还谈到这种合法型统治就是建立在官僚体制的结构上的,因此也有很多的弊端,如职务的“升迁”只取决于上司的评价、造成规则制度的形式主义等。 2、传统型:指统治的合法性就是建立在遗传下来的制度与统治权力的神圣的基础上的,并且也被人们相信就就是这样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就是主与仆的关系,必须服从统治者而不就是规章制度,而统治者也受到来自传统的一些约束。她们大多就是世袭来得到统治者的权力力。 3、魅力型:指统治的合法性就是建立在顷英雄的崇拜与对领袖的信赖的基础上的,就是英雄或领袖的个人献身精神所经给予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可以解释成就是领袖与追随者。她们之间没有薪金,没有规章,她们依据在同一共同体中的承认来获得统治,她们不存在有经济的关系,只受天职与使命的驱使。它不就是理性的更多地可以理解为感性的。而魅力型的平凡化到最后也很容易转换成传统型的统治。 三、合议与权力分立 韦伯就是由古至今来讲述合议与分权的,我认为她大致就是从封建制(社会等级的权力分立——官僚制(权力受到机构的限制)——政党(合议原则让集权主义失去一个人的统治)——直接民主(非统治型与豪绅名士掌政) 机构限制,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权力,因此在权力上会相互制衡。 政党合议,不同的党派之间的竞争其实也就是不同利益者之间的角逐。 非统治型与豪绅名士掌政,这些统治就是以服务为基本的理念,不以利益为基

社会学重点资料

社会学复习概要 名词解释: 1、社会学想象力:是一种特有的心智素质,是对个人经验和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强烈意识,使我们能够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在思想上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探索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模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 2、结构功能论:该理论从系统的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或社会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3、冲突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是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 4、社会唯名论:该理论认为,社会只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单纯的名称,唯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的研究对象是个人及其各种共同的或相互的行动,只有这样才是研究了社会真实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一个虚化的社会。 5、社会唯实论:、该理论认为,社会是超越人类个体的客观存在物,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社会并非一个虚化的、纯粹抽象的概念,而是对一种真实的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不仅是象物理世界那样实实在在的存在着,而且还凌驾于社会中的个人之上,并因此而外在于个人,不受个人的影响。、 6、社会地位: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权力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多寡作出的社会排列。 7、社会角色: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8、社会群体: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感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享有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 9、机械团结:、即依靠社会成员担任相同的社会角色和遵循共同的价值观念来维持社会团结的一种模式。 10、有机团结:、即依靠社会成员高度专业化的角色,因而相互依存来维持社会团结的一种模式。 11、文化模式:指多种文化特质或多个文化丛经过长期的接触、融合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系统。 12、文化堕距:指文化丛中的一部分落后于其他部分而呈现呆滞的现象。 13、社区:“社区”是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社会,其成员共同拥有一个地域环境,他们的主要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属于同一类型,并通过与其成员的经常互动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经济社会学考试复习资料

一、概念题 ? ? 经济社会学、经济行为、社会行为、嵌入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源、社会网、结构性要素、资源性要素、规范性要素、动力性要素、网络结构观、市场网络观、强关系、弱关系、市场、市场主体、市场规则、市场类型、市场体系、消费行为、家庭生命周期、社会阶层、炫耀性消费、核心家庭、主干家庭、经济交换、社会交换、交换模式群体、企业的市场性、企业的社会性、内部劳动力市场、外部劳动力市场、专业劳动力市场、生产方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区别和联系 ?2、社会学家是如何认识交换行为的。 ?3、社会阶层与消费行为有何关系? ?4、简述社会网的要素包括哪些? ?5、简述社会网的连接。 ?6、比较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内涵 ?7、交换的分类有哪些?具体含义是什么? ?8、试析品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9、试比较企业、市场、网络结构的特征 ?10、简要叙述劳动力市场如何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形成而出现。 ?11、简述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 ?12、简述企业组织形式的演变过程。 ?13、试述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14、简述礼品经济对社会稳定的作用。 三、论述题 ?1、试述网络分析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2、应用社会网分析某一具体经济生活现象 ?3、简要比较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的异同。 ?4、试析消费行为与生活方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5、试述社会网在经济生活中运用。 ?6、以劳动力市场为例,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是如何嵌入社会网络形成的社会结构中的。 ?7、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经济社会学A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为什么要研究经济社会学 ?1、现实的需要 ?2、学科建设的需要 ?3、研究者个人的需要 ?帕森斯、斯梅尔瑟 ?二、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定义: ?斯梅尔瑟的定义:(1)是研究经济行为本身的,即这些经济行为如何将不同的角色

经济社会学课程大纲

《经济社会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讲课学时:48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48 适用对象:社会工作本科生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介绍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展开有关两个学科建设性互动的讨论。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互动中发展着的一些重要研究领域有所了解;锻炼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探讨各种理论的前提和解释边界,借以提高研究者的学术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经济社会学是当前十分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其最富活力之处在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之间开始出现有建设意义的对话,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有潜力的理论生长点,出现了一些可资继续开掘的研究成果。 近一个世纪以来,主流经济学已经演变成一个逻辑相对严密的体系。许多经济学家已经习惯于在这个严密的体系中进行思考,对某些基本假设习以为常,而疏于

对在假设中被排除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些因素,很可能在现实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若反观社会学,却常常可以发现对这类因素的关注。因此,与社会学对话,有利于使经济学的理论模型更加逼近现实。 对社会学来说,它虽然有比较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思想,但却缺乏对理论的更为严密、精确的陈述,特别是欠缺对于理论前提的思考;此外,由于“剩余策略”的影响,也使得社会学在需要面对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现象——经济生活现象时,显示出力不从心。和经济学开展有建设意义的对话,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对社会学学科本身的局限加以弥补。 本课程在介绍经济学和社会学相互关系的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展开有关两个学科建设性互动的讨论。课程中所选择的阅读文献,都是有理论代表性的。 本课程遵循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进行课程设计,作为学科基础课,注重以社会学的视角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使得学生对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内容之一的经济活动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教授的过程中,强调以理论为经,经验现象为纬,帮助学生构筑经济社会学在知识、理念等方面的基本框架,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黑体,小四号字)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宋体,小四号字) 教学课时分配

桂勇2010经济社会学笔记

经济社会学笔记 整理:李晓明 导论: 一、什么是经济社会学: 1、含义: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经济学。 2、与经济学区别: (1)行动者: 经济学关注的是“个人”——方法上的个人主义(比如奥地利学派) 经济社会学关注“个人”“集体”“组织”。行动者不是原子化个人,每个人 行动受到社会背景、制度、他人的影响。 (2)关于“理性” 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的,寻求效益最大化。 经济社会学认为理性也是变量,有多种形式,经济理性不是唯一理性。 (但是经济学反驳:经济理性内涵可以外延,包括除了经济利益外更多的 内容,且许多行为,看似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行为,最终还是以经济利益 为目的,所谓多重博弈,以期待长期利益。) (3)约束条件: 经济学认为约束条件小,仅技术、资源等等。 社会学认为还包括制度、文化等等。而且经济-社会关系处于运动之中,很 难给出一个抽象的理论模型,包括市场等经验现实很难一模型以蔽之。 (4)研究目标和方法 社会学:注重收集资料,在描述基础上的解释、理论化和少量预测。即重 统计归纳。对于经典,社会学也更为推崇。 经济学:注重数据推导,简化现象,预测和解释。即重抽象模型。对于经 典,经济学更敬而远之,因为知识的统摄性,经典已成为基础,所以往往 总引用最新材料。 3、本土化问题 把北美的新经济社会学框架用中国经验加以检验本土化。 二、经济学若干原理: 1、稀缺性 2、一些原理 (1)个人决策 ●选择与平衡 ●机会成本(奥地利学派等等) ●边际成本-收益(边际学派等等) ●人们会对激励作反应(比如推出一项政策,新政策可能会由于当事相关 方的动态反应而失效,如泡面限价、稀土出口配额等等)(2)交易 ●贸易是有好处的(人们都能从事自己机会成本最小的事情) ●市场的优势 ●政府可能有作用(庇古、凯恩斯等)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docx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 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 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

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一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南大《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的经济基础 公共现象或公共行为早已有之,但是公共经济则不是同步出现的。在中国盐铁是否专卖,汉武帝认为要专卖,但是这是公共政策,不是一门学科,没有人系统论证过专卖的好处以及其坏处,公共政策及思想早已有之,但没有公共经济,这些在前资本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职能主要一是组织大型工程(如水利、宫殿以及部分防御设施,像长城等),不存在社会协调不协调的问题,由于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国古代就采取相应办法,把人头税摊丁入亩,这是帝王职能。二是公共职能,如赈灾,民间应当是辅助的,而政府是主体的,赈灾就是政府的事。过去就是有问题提出一个对策,而不是一门学问。 公共政策或经济行为早已有之,但也没有公共经济学。 主要是没有社会大生产,因此,没有宏观调控的需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没有出现公共经济学。严格说,在凯恩斯之前也没有公共经济学。因为之前,是自由主义学派,真正为现代经济奠基的是亚当.斯密,公共经济学的很多范畴、假设、名词到现在都在用,如经济人假设、竞争,都是他的奠基,但其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反映在他对政府调控是看法,是不用政府管,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这是其思想的基点,而且亚当.斯密认为他解决了经济学里的所有问题,而且想通过经济学来解决社会现象,也就是布坎南等人后来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经济人假设解决道德、情操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由印度学者《从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亚当.斯密继承人大卫.理嘉图也坚持了这个观点,以及最后到马歇尔都是自由主义,虽然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且不断发展,但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政府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以及公共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总之,西方经济的自由主义是公共经济学不能产生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是公共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凯恩斯就是干预主义,涉及到财政就是要用政府宏观手段调控经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三个:一是资本主义30年代大危机,危机说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同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未受到影响,其经济不乱。三是第一个走出大危机的美国,就是罗斯福实行干预后走出来的。1936年凯恩斯提出,市场的推动不能使供求平衡,出现了缺口,其想到了政府,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这种缺口的闭合,提出了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货币政策、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的政策,别人问他采用他的政策如何才能不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把钞票发到半通货膨胀的临界点状态。公共物品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样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有了,凯恩斯理论也就是政府经济学的诞生,而我们现在比凯恩斯更滑头,更叫人听不懂,现在说的是,刚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一是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也就是凯恩斯理论的三个背景。二是战后重建,都是国家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重建是主导,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一个理论支持,这不是亚当.斯密的时代,源于凯恩斯,一直到当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二、政府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政府部门的社会根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增进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种看上去无序,为人个利益,但在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向公众利益,但是否是整体获利,还是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不获利,甚至是贫困,因此,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进步分解到个人就不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而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2,因此,说要用政府手段来平衡,南美就是社会发展了,但贫富差距太大,而东南亚是实行均富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整体利益虽提高,但贫富差距扩大,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