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课前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 《相似三角形》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从教材地位,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准备五个方面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学内容“相似三角形”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从而达到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的全面研究.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相似三角形可看作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广,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研究也可看成是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另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也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有效工具.

从新课程对几何部分的编写来看,几何知识的结论较之老教材已经大为减少,教材首要关注的不是掌握多少几何知识的结论,相对更重视的是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这个角度上说,不论是全等还是相似,教材只是将它们作为训练学生合情推理的一个有效素材而已,正因为此,本节课应重视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有条理的表达.同时本节内容的教学对整章学习掌握起着奠基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用数学作准备,因而它在本章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相似三角形概念及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将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对比学习,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初步应用。这两项之所以成为重点,首先是由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其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使学生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并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

(2).难点: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多样的教法必带来多样的学法。一节课不能是单一的教法,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类比教学法: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探究。

(2)转化教学法:推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把新问题转化为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把问题从未知转化为已知,从复杂转化为简单。

(3)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新课的学习。

(4)启发性教学法: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学法: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运用——提高”的主线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引起兴趣,主动学习。

三、教学过程的分析

本节课按照“情景导入”——“类比探究”——“猜想验证”——“归纳概括”——“应用提高”——“小结反思”的流程展开.

看我国国旗,国旗上约大五角星和小五角星是相似图形。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是相似三角形,准备分四个步骤进行。

1.关于相似三角形定义的学习,是从实践中总结得出定义的两个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我准备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引入,让学生动手画一个具有三角形中位线的三角形,然后问:三角形的中位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各角有什么关系?各边有什么关系?再格中位线所在约直线上下平移进行观察,想一想怎么回答。学生容易由学过的知识得出: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最后指明具有这两个特性的两个三角形就叫做相似三角形。这一段教学方法的设计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并逐步培养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能力。将所截得的三角形移出记为△ABC,原三角形记为△A'B'C'。

因此,如果有:

∠A=∠A',∠B=∠B',∠C=∠C',

那么△ABC与△A'B'C'是相似的.。以此来加强两个三角形相似定义的认识。

2.关于用相似符号“∽”来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考虑与全等三角形的全等符号“≌”表示相类比引入。全等符号“≌”可看成由形状相同的符号“∽”和大小相等的符号“=”所合成,而相似形只是形状相同,所以只用符号“∽”

表示,这样的讲法是格数学符号形象化了。学生会比较容易记住,是否可以,请同行们提意见。必须注意:用相似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书写时应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例如,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其顶点D与A对应,E与B对应,F和 C对应,就应写成△ABC∽△DEF,而不能任意写成△ABC∽△FDE。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的问题,在以后的解题中常常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根据相似三角形约定义可知: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达成比例。在由相似来判断它们的对应角及对应边时,如果其对应项点是按对应位置书写的,那么这个判断就准确而且迅速。如△ABC∽△DEF,则AB、BC、AC就分别与DE、EF、DF 相对应,∠A、∠B、∠C就分别与∠D、∠E、∠F相对应。这样就可避免产生混乱和错误。对学生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考虑问题时要有条理和方法。在判断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及对应角时,还常用另外一种方法,即:对应角的夹边是对应边。对应边的夹角是对应角。

3.关于相似比的概念的教学,应向学生讲清: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第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和第二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或相似系数),这里,必须注意的是顺序问题和对应问题。例如:△ABC∽△DEF,那么是△ABC与△DEF的相似比,而是指△DEF与△ABC的相似比,而这两相似比互为倒数。由此可说明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等于l时约特殊情况。

4.在预备上课前,可先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对命题的引出,可以先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作出平行于其中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使学生直观地得到: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从而引出命题“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即如图,若DE∥ BC,则△ADE∽△ABC,然后分析命脉题的结论是要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可以问学生:

当没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约定理的情况下,应考虑利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相似?如获至宝果用定义来证,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证?然后按教材内容给出证明。强调指出每个比的前项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而比的后项为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位置不能写错。

因此可得定理: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主要设计理念:

让学生的学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研究、解决问题;数学能力上,体会猜想验证、反例验证、合情推理。理论证明的数学思想及方法以教材的内容为出发点,启动学生自发学习,引导学生探究思维,以达知识目标。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例如: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1.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的认识,应处处着眼于数学与人的发展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地集中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来自于学生自身的身边的数学,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标。为了巩固本节保所学的知识,安排课本P224页练习1、2做为课堂练习,之后进行提问与调板,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最后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注意点。小结之后布置作业和预习。

说课教师:清丰中学

相似三角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相似三角形概念及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将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对比学习,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初步应用。这两项之所以成为重点,首先是由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其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使学生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并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

(2).难点: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方法:

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多样的教法必带来多样的学法。一节课不能是单一的教法,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类比教学法: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探究。

(2)转化教学法:推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把新问题转化为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把问题从未知转化为已知,从复杂转化为简单。

(3)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新课的学习。

(4)启发性教学法: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归纳定义

活动1:回顾与思考(教师出示课件并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记法, 请同学们观察图形,并指出哪些多边形相似?(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活动2:请问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叫相似多边形?那么由“相似多边形的定义”你能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吗?(教师板书课题及定义: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活动3:教师讲解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记法。(教师板书)

1.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相同形状”,它们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这是和全等三角形的重要区别.为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本质的认识,教学时可预先准备几对相似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或测量对应元素的关系,然后直观地得出: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就是他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符号“∽”,读作:“相似于”,记作:△ABC∽△DEF,

反之亦然.即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性质).

另外,相似三角形具有传递性(性质).

注:在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思考问题:

(l)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2)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

2.相似比的概念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K,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注:①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如果△ABC∽△DEF的相似比是K,那么AB 与DE 的相似比是.

②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这也说明了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形.

3.预备定理: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教材通过探讨的方法,根据题设中有平行线的条件,结合课例定理的结论,再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从而得出了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这里要强调的是:(1)本定理的导出不仅让学生复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而且为后面的证明打下了基础,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由本定理的题设所构成的三角形有三种可能,除教材中两种情况外还有如左图所示的情形,它可以看成 BC截两边所得,其中,本质上与右图是一致的.

(3)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每个比的前项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而比的后项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它们的位置不能写错,作题时务必要认真仔细,如本定理的比例式,防止出现的错误,如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4)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还应给学生强调,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就是对应边,对应边应写在对应位置.(5)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形象性语言,如:有平行就有成比例线段,有平行就有相似三角形.

【小结】

1.本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正确理解相似比的概念,为以后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打下基础.3.重点学习了预备定理及注意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38中2,3.

八、板书设计

说课教师:清丰中学

相似三角形课后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 《相似三角形》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从教材地位,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准备五个方面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学内容“相似三角形”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从而达到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的全面研究.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相似三角形可看作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广,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研究也可看成是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另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也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有效工具.

从新课程对几何部分的编写来看,几何知识的结论较之老教材已经大为减少,教材首要关注的不是掌握多少几何知识的结论,相对更重视的是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这个角度上说,不论是全等还是相似,教材只是将它们作为训练学生合情推理的一个有效素材而已,正因为此,本节课应重视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有条理的表达.同时本节内容的教学对整章学习掌握起着奠基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用数学作准备,因而它在本章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学会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对相似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相似三角形概念及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问题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将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对比学习,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内容教学,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初步应用。这两项之所以成为重点,首先是由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其次,《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使学生了解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概念,并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

(2).难点: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与创造的乐趣,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教学中不仅要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多样的教法必带来多样的学法。一节课不能是单一的教法,因此,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类比教学法: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行探究。

(2)转化教学法:推导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把新问题转化为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从而把问题从未知转化为已知,从复杂转化为简单。

(3)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新课的学习。

(4)启发性教学法: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学法: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运用——提高”的主线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引起兴趣,主动学习。

三、教学过程的分析

本节课按照“情景导入”——“类比探究”——“猜想验证”——“归纳概括”——“应用提高”——“小结反思”的流程展开.

看我国国旗,国旗上约大五角星和小五角星是相似图形。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是相似三角形,准备分四个步骤进行。

1.关于相似三角形定义的学习,是从实践中总结得出定义的两个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我准备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引入,让学生动手画一个具有三角形中位线的三角形,然后问:三角形的中位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各角有什么关系?各边有什么关系?再格中位线所在约直线上下平移进行观察,想一想怎么回答。学生容易由学过的知识得出: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最后指明具有这两个特性的两个三角形就叫做相似三角形。这一段教学方法的设计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并逐步培养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能力。将所截得的三角形移出记为△ABC,原三角形记为△A'B'C'。

因此,如果有:

∠A=∠A',∠B=∠B',∠C=∠C',

那么△ABC与△A'B'C'是相似的.。以此来加强两个三角形相似定义的认识。

2.关于用相似符号“∽”来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考虑与全等三角形的全等符号“≌”表示相类比引入。全等符号“≌”可看成由形状相同的符号“∽”

和大小相等的符号“=”所合成,而相似形只是形状相同,所以只用符号“∽”表示,这样的讲法是格数学符号形象化了。学生会比较容易记住,是否可以,请同行们提意见。必须注意:用相似符号“∽”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书写时应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例如,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其顶点D与A对应,E与B对应,F和 C对应,就应写成△ABC∽△DEF,而不能任意写成△ABC∽△FDE。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的问题,在以后的解题中常常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根据相似三角形约定义可知: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达成比例。在由相似来判断它们的对应角及对应边时,如果其对应项点是按对应位置书写的,那么这个判断就准确而且迅速。如△ABC∽△DEF,则AB、BC、AC就分别与DE、EF、DF 相对应,∠A、∠B、∠C就分别与∠D、∠E、∠F相对应。这样就可避免产生混乱和错误。对学生也是一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考虑问题时要有条理和方法。在判断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及对应角时,还常用另外一种方法,即:对应角的夹边是对应边。对应边的夹角是对应角。

3.关于相似比的概念,应向学生讲清: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第一个三角形的一边和第二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或相似系数),这里,必须注意的是顺序问题和对应问题。例如:△ABC∽△DEF,那么是△ABC与△DEF的相似比,而是指△DEF与△ABC的相似比,而这两相似比互为倒数。由此可说明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当相似比等于l 时约特殊情况。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主要设计理念:

让学生的学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研究、解决问题;数学能力上,体会猜想验证、反例验证、合情推理。理论证明的数学思想及方法以

四.小结反思

1、注重学生从结果到重过程的转移

本节课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动眼”,让图形动起来,唤起学生看的兴趣,进而训练学生全面、细致观察的能力;“动口”,教师注意创造学生发言的机会,遇到问题先交流,合作探讨,再回答问题,使学生说,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脑”,遇到问题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先思考,再分析问题,再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动手”,学生分析问题后,在动手解答问题,在解题的步骤和格式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所以适时的引导和追问,能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从而实现从“重结果”到“重过程”。

2、激发学生思维.受阻畅通.

如果说引导学生“说过程”是重点,那么引导学生“想过程”则是关键。在遇到难题时学生会“冷”会无所适从,而有些教师此时就会拼命讲解,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从而教师越来越热,学生越来越冷。形成了“冷”“热”两重天。教师的引导,既体现在一堂课的整体设计上,也体现在一个个小环节的局部处理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课堂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流向,它也决定学生课堂上活动的深浅。设计中层次要更细一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能发挥潜能;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能掌握知识;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能得到提高。而对于如何“适时”和“适度”进行引导这个课题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很好地去研究和探索。

说课教师:清丰县中学

相似三角形经典大题(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经典大题解析 1.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 C 边的长为8,B C 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 为A 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 作M N B C ∥,交A C 于点N ,在A M N △中,设M N 的长为x ,M N 上的高为h .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 (2)将AMN △沿M N 折叠,使A M N △落在四边形B C N 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1A M N △与四边形B C N 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答案】解:(1)M N B C ∥ A M N A B C ∴△∽△ 68 h x ∴= 34 x h ∴= (2)1AM N A M N △≌△ 1A M N ∴△的边M N 上的高为h , ①当点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内或B C 边上时, 1A M N y S =△= 2 11332 2 4 8 M N h x x x = = ·· (04x <≤) ②当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外时,如下图(48)x <<, 设1A EF △的边E F 上的高为1h , 则132662h h x =-= - 11EF M N A EF A M N ∴ ∥△∽△ 11A M N ABC A EF ABC ∴ △∽△△∽△

12 16A EF S h S ??= ??? △△ABC 168242 A B C S = ??= △ 2 2 3632241224 62EF x S x x ?? - ?∴==?=-+ ? ??? 1△A 112 223 3912241224828A M N A EF y S S x x x x x ??=-= --+=-+- ??? △△ 所以 2 91224 (48)8 y x x x =- +-<< 综上所述:当04x <≤时,2 38 y x =,取4x =,6y =最大 当48x <<时,2 912248 y x x =-+-, 取163 x = ,8y =最大 86> ∴当163 x = 时,y 最大,8y =最大 M N C B E F A A 1

初三《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 如△ABC 与△A /B /C /相似,记作: △ABC ∽△A /B /C / 。 相似三角形的比叫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既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也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注意:(1)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2)对应性,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这 样写比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3)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若△ABC ∽△A /B /C /, 相似比为k ,则△A /B /C /与△ABC 的相似比是1 k 知识点2、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 (2)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3)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应边成比例。 知识点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 比例线段的有关概念: 在比例式 ::中,、叫外项,、叫内项,、叫前项,a b c d a b c d a d b c a c ==() b 、d 叫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和BC ,使AC 2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2. 比例性质: ①基本性质: a b c d ad bc =?= ②合比性质:±±a b c d a b b c d d =?= ③等比性质: ……≠……a b c d m n b d n a c m b d n a b ===+++?++++++=()0 3.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l1∥l2∥l3, A D l1 B E l2 C F l3 可得 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或或或或等.

相似三角形与圆综合题

相似三角形与圆综合 第一部分:例题分析 例1、已知:如图,BC为半圆O的直径,AD⊥BC,垂足为D,过点B作弦BF交AD于点E,交半圆O于点F,弦A C与BF交于点H,且AE=BE.求证:(1)错误!=错误!;(2)AH·BC=2AB·BE. 例2、如图,PA为圆的切线,A为切点,PBC为割线,∠AP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求证:(1)AD=A E;(2)AB·AE=AC·DB. 例3、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BAC=60°,P是OB上一点,过P作AB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Q,连结OC,过点C作CD⊥OC交PQ于点D. (1)求证:△CDQ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CDQ≌△COB,求BP∶PO的值. 例4、△ABC内接于圆O,∠BAC的平分线交⊙O于D点,交⊙O的切线BE于F,连结BD,CD. 求证:(1)BD平分∠CBE;(2)AB·BF=AF·DC. 例3、⊙O内两弦AB,CD的延长线相交于圆外一点E,由E引AD的平行线与直线BC交于F,作切线FG,G为切点,求证:EF=FG. 第二部分:当堂练习 1.如图,AB是⊙O直径,ED⊥AB于D,交⊙O于G,EA交⊙O于C,CB交ED于F,求证:DG2=DE?DF 2.如图,弦EF⊥直径MN于H,弦MC延长线交EF的反向延长线于A,求证:MA?MC=MB?MD

D C B A O M N E H 3.如图,AB 、AC 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点D为劣弧AC 上一点,弦E D分别交⊙O于点E ,交A B于点H,交AC 于点F ,过点C的切线交ED 的延长线于点P. (1)若PC =P F,求证:AB ⊥ED ; (2)点D 在劣弧AC 的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D 2 =D E·DF ,为什么? 4.如图(1),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外接圆直径,则有结论:AB · AC =AE · A D成立,请证明.如果把图(1)中的∠ABC 变为钝角,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5.如图,AD 是△A BC的角平分线,延长AD 交△A BC 的外接圆O 于点E ,过点C 、D 、E 三点的⊙O 1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结E F、DF . (1)求证:△A EF ∽△F ED ; (2)若AD =8,DE =4,求EF 的长. 6.如图,PC 与⊙O 交于B ,点A 在⊙O 上,且∠PCA =∠B AP. (1)求证:P A 是⊙O 的切线. (2)△ABP 和△CAP 相似吗?为什么? (3)若PB :BC =2:3,且P C=20,求PA 的长. D C B A O E 7.已知:如图, AD 是⊙O 的弦,OB ⊥A D于点E,交⊙O 于点C ,OE =1,BE =8,A E:A B=1:3. (1)求证:AB 是⊙O 的切线; (2)点F 是A CD 上的一点,当∠AOF =2∠B时,求AF 的长. 8.如图,⊿AB C内接于⊙O ,且BC 是⊙O 的直径,AD ⊥B C于D ,F是弧BC 中点,且AF 交BC 于E ,A B=6,AC =8,求CD ,DE ,及EF 的长. 9. 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4AC =,43BC =,以A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点D ,点E 是BC 的中点,连结OD ,OB 、DE 交于点F. A C P E D H F O

相似三角形分类整理超全

第一节:相似形与相似三角形 基本概念: 1.相似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我们称它们互为相似形。 2.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1.几个重要概念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a ∥b ∥c, A D a B E b C F c 可得 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或或或或 等.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 D E B C 由DE ∥BC 可得:AC AE 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 ==或或.此推论较原定理应用更加广泛,条件是平行. (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 (4)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5)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b a =d c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有关性质 ①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d c b a =,那么ad=b c 。如果ad=bc (a ,b ,c , d 都不等于0),那么 d c b a =。 ②合比性质:如果 d c b a =,那么d d c b b a ±=±。

相似三角形模型分析大全(非常全面-经典)

相似三角形模型分析大全 一、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基本模型认识 (一)A字型、反A字型(斜A字型) B (平行) B (不平行) (二)8字型、反8字型 B C B C (蝴蝶型)(平行) (不平行) (三)母子型 B

(四)一线三等角型: 三等角型相似三角形是以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或者等边三角形为背景 (五)一线三直角型: (六)双垂型:

二、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变化模型 旋转型:由A 字型旋转得到。 8字型拓展 C B E D A 共享性 G A B E F 一线三等角的变形 一线三直角的变形

第二部分相似三角形典型例题讲解 母子型相似三角形 例1:如图,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交于点O,BE∥CD交CA延长线于E.求证:OE OA OC? = 2. 例2:已知:如图,△ABC中,点E在中线AD上, ABC DEB∠ = ∠. 求证:(1)DA DE DB? = 2;(2)DAC DCE∠ = ∠. C D E B

例3:已知: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AD ⊥BC 于D ,CG ∥AB ,BG 分别交AD 、AC 于E 、F . 求证:EG EF BE ?=2 . 相关练习: 1、如图,已知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EF 为AD 的垂直平分线.求证:FC FB FD ?=2 . 2、已知:AD 是Rt △ABC 中∠A 的平分线,∠C=90°,EF 是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M ,EF 、BC 的延长线交于一点N 。 求证:(1)△AME ∽△NMD; (2)ND 2 =NC ·NB

相似三角形基本类型

相似三角形基本类型一、“X”型. B C B C 二、“子母”,“A型”,“斜A ”. B B B (双垂直K型)三、“K”型

C B (三垂直K 型) A C D B C A B D 四、共享型 A B E C D

A B E B B 1.在△ABC 和△ADE 中,∠BAD=∠CAE ,∠ABC=∠ADE. A B E

1.如图,已知∠1=∠2,∠3=∠4,求证∠ABE=∠ACD. A B D 2. A B P 3.如图,已知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 、BC 为斜边并且在AB 的 同一侧作等腰直角△ACD 和△BCE ,连结AE 交CD 于点M ,连结BD 交CE 于点N ,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MN ∥AB ;②1MN =1AC +1 BC ;③M N≤14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 是( ) A .0 B .1 C .2 D .3

F E C B B' C' 4.如图,Rt △AB 'C ' 是由Rt △AB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得到的,连结CC ' 交斜边于点E , CC ' 的延长线交BB ' 于点F . (1)证明:△ACE ∽△FBE ; (2)设∠ABC =α,∠CAC ' =β,试探索α、β满足什么关系时,△ACE 与△FBE 是全 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5.

A D B 6.在等边△ABC 中,D 为BC 边上一点,E 为AC 边上一点,且∠ADE=60°,BD=3,CE=2,则△ABC 的边长为_________. A B C D 7. 0 90A E ∠=∠=°, 1 2 EDB C ∠= ∠. (1)当AB=AC 时,①∠EBF=_________.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相似三角形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比例线段 1、比例: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通常我们把d c b a ,,,四个 实数成比例表示成: a c b d =或者a:b=c:d,期中b ,c 称为比例内项,a,d 称为比例外项。 a c b d =等式两边同乘以b d,可得ad=bc,反过来等式ad=bc 同除以b d,可得a c b d = 2、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即a c b d =,那么这四条线段 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3、比例中项:如果三个数a,b ,c 满足比例式a b b c =,那么b 叫做a 、 c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 b a c =。 4、黄金分割:如果点P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P 和PB ,使PB AP AP AB =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P 黄金分割,点P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比值叫做黄金比。 长短=全长≈0.618 5、比例式变形: a c a b c d b d b d ±±=?=或a a c b b d +=+ ()()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外项 例1、如果错误!=错误!,那么错误!=_____。 例2、若错误! ,则错误!的值是( ?) A 、错误! B 、错误! C、错误! D、错误! 例3、若4x=5y,则x ∶y = . 例4、若3x =4y =5z ,则y z y x +-∶ x x z y -+= . 例5、已知 13y x -=7 y ,则y y x +的值为 .例6、如果x ∶y ∶z =1∶3∶5,那么z y x z y x +--+33= 例7、如果 32=b a ,且3,2≠≠b a ,那么=-++-51 b a b a 例8、如果2=== c z b y a x ,那么 =+-+-c b a z y x 3232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梳理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大总结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n m 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 比例线段. 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 d c b =. ②()a c a b c d b d ==在比例式 ::中, a 、d 叫比例外项, b 、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 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4)其中AB AC 215-=≈0.618AB .即AC BC AB AC == 简记为:1 2 长短==全长 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 的等腰三角形。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 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1) 基本性质: ①bc ad d c b a =?=::;②2 ::a b b c b a c =?=?.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 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外项 (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 b d a c =?=. (4)合、分比性质:a c a b c d b d b d ±±=?=. 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

相似三角形与圆的结合

E D C B A B E D C B A B B B 相似三角形与圆的结合 1、 如图,圆中的弦AB 、CD 相交于E 点, 已知CE=4,BE=5,DB=6;求:弦AC 的长 2、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AB 于E ,观察图形, 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请将你所得的结论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看谁写的多写的对。 3、 已知:如图,ABCD 是圆内节四边形,AC 、BD 相交于点E , 求证:AD ?BE=BC ?AE 4、 已知:如图,△AOB 中,∠AOB=90°,OC ⊥AB 于C , OA=3cm ,OB=4cm ,以O 为圆心,以2.4cm 为半径作⊙O 。 求证:⊙O 与AB 相切 5、 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O 外一点, CB 交⊙O 于D ,AD 2=CD ?BD 求证:AC 是⊙O 的切线 6、 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切⊙O 于B , AC 交⊙O 于E ,AD 交⊙O 于F , 求证:AE ?AC=AF ?AD 7、 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CA 与⊙O 相切于点A , CE ∥AB 交⊙O 于D 、E. 求证;BE 2 =CD ?AB 8、 如图,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 求证:AB ?AC=AD ?AE

19、如图,4531===∠=∠∠=∠BC DE AB D B ,,, (1)ABC ?∽ADE ?吗?说明理由。 (2)求AD 的长。 20、如图4,已知AB 为⊙O 的直径,过点B 作⊙O 的切线BC ,连接OC ,弦AD ∥OC .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1、已知:如图,ΔABC 中,AD=DB,∠1=∠2. 求证:A E A C D E A B = 2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D 的中点,EF ⊥EC 交AB 于F ,连接FC (),AE AB >试证明: EF 平分∠AFC. 23、已知,如图20,AB 是⊙O 的直径,C 是⊙O 上一点,连接AC,过点C 作直线CD ⊥AB 于D(AD

(精心整理)相似三角形分类讨论

D C B A D C B A C B A C B A C B C P 《相似三角形中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一、温故知新: 1. 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4、6、8,△DEF 的一条边为24,如果△DEF 与△ABC 相似,则相似比为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9:25,其中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是6,那么另一个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为 3.已知线段AB=2,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则AP 的长为 问题:什么是分类讨论?为什么要分类? 二、新知学习: 题组一: 1.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AB=6,AC=4,P 是AC 的中点,过P 点的直线交AB 于点Q ,若使APQ ?与ABC ?相似,则AQ 的长为 2.变式一:如图所示, 在ABC ?中,P 是AC 上一点,过P 点的直线截ABC ?交AB 于点Q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满足这样的直线有 条. 3. 变式二:如图所示,在ABC ?中,P 是AC 上一点,过P 点的直线截ABC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满足这样的直线最多有 条. 探究:如果ABC ?是直角三角形,点P 直角边上或点P 在斜边上上述结论还成立吗?等腰三角形呢? 题组二: 1.例2: 己知菱形ABCD 的边长是3,点E 在直线AD 上,DE =1,联结BE 与对角 线AC 相交于点M ,则MC AM = C B C B C B

2.变式一: 等腰ABC 中,AB=AC=10,BC=16,点P 在BC 边上,若PA 与腰垂直,则BP= . 3. 变式二: 在△ABC 中∠B=25°,AD 是BC 边上的高,并且AD 2=BD ·DC,则∠BCA= . 题组三 1.在矩形ABCD 中,AB=4,AD=5,P 是射线BC 上的一个动点,作PE ⊥AP ,PE 交射线DC 于点E ,射线AE 交射线BC 于点F ,设BP=x ,CE=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点P 与点B 、C 都不重合), 2.已知AB=2,AD=4,∠DAB=90°,AD∥BC(如图).E 是射线BC 上的动点(点E 与点B 不重合),M 是线段DE 的中点.联结BD ,交线段AM 于点N ,如果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求线段BE 的长. 三、课后反思: 1. 相似三角形中有哪些几何情境需要分类讨论?分类的原则是什么? 2. 请积累你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的数学问题. A C D A C D

圆与相似三角形综合训练题

圆与相似三角形专题训练 例1.如图,PD切⊙O于D,PC = PD,B为⊙O上一点,PB交⊙O于A,连结AC、BC. 求证:AC·PB = PC·BC 证明: 训练1. 如图,⊙O是弦AB∥CD,延长DC到E,EB延长线交⊙O于F,连结DF. 求证:AD·ED = BE·DF 证明:连结CB 2. 如图,CD切⊙O于P,PE⊥AB于E,AC⊥CD,BD⊥CD. 求证:① PE:AC = PB:PA;② PE 2 = AC·BD

例2.如图,△ABC内接于⊙O,⊙O的直径BD交AC于E,AF⊥BD于F,延长AF 交BC于G. 求证:AB 2 = BG·BC 证明:连结AD 训练1. 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垂直AB于M,P是CD延长线上一点,PE 切⊙O于E,BE交CD于F. 求证:PF 2 = PD·PC 证明:连结AE 2. 如图,△ABC中,AB = AC,O是BC上一点,以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的圆与AC相切于点A,过点C作CD⊥BA,垂足为D. 求证:①∠DAC = 2∠B;② CA 2 = CD·CO

例3.如图,⊙O 1和⊙O 2 相交于点A和点B,且O 1 在⊙O 2 上;过点A的直线 CD分别与⊙O 1、⊙O 2 交于点C、D,过点B的直线EF分别与⊙O 1 、⊙O 2 交于 点E、F,⊙O 2的弦O 1 D 交AB于P. 求证:① CE∥DF;② O 1 A 2 = O 1 P·O 1 D 证明: 训练1. 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平分∠BCD,BD交AC于点F,过点A作圆的切线AE交CB的延长线于E. 求证:①AE∥BD;②AD 2 = DF·AE 证明: 2. 已知:,过点D作直线交AC于E,交BC于F,交AB的延长线于G,经过B、G、F三点作⊙O,过E作⊙O的切线ET,T为切点. 求证:ET = ED 证明: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经典综合题

初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应用经典试题 一、知识体系: 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③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之比,对应边上的中线之比,对应角的角平分线之比都等于相似比; ④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⑤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 k )。 二、典型例题: 例1:若△ABC∽△A′B′C′,且,, 3 4AB A B ,△ABC 的周长为15cm ,则△A′B′C′的周长为( ) A .18 B .20 C .154 D .80 3 针对练习: 1.已知△ABC∽△DEF,且△ABC 的三边长为3、4、5,若△DEF 的周长为6,那么下列不可能是△DEF 一边长的是( ) A .1.5 B .2 C .2.5 D .3 2.一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4及x ,那么x 的值为( ) A .7 B .5 C .7或5 D .无数个 例2:(2014江苏南京,3)若△ABC ∽△A′B′C′,相似比为1:2,则△ABC 与△A′B′C′的面积的比为( ) A .1:2 B .2:1 C .1:4 D .4:1 针对练习: 1.两相似三角形的最短边分别是5cm 和3cm ,它们的面积之差为322 cm ,那么小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102 cm B .142 cm C .162 cm D .182 cm 2.如图,DE ∥BC ,若AD =1,BD =2,则△ADE 与四边形DBCE 面积之比是 ▲ 。 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CD 的延长线上一点,BE 与AD 交于点F ,CD =2DE ,若△DEF 的面积为a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 (用a 的代数式表示)。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上的一点,EC ∥AB ,EB ∥DC ,若△ABE 的面积为3,△ECD 的面积为1,则△BCE 的面积为 ▲ 。

新苏教版初三中考相似寻找相似三角形的方法精品练习

BD BE AD AF 相似练习2 【相似解题技巧】 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平行线) 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A ) 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SAS ) 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SSS ) 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一组直角边和斜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HL ) 寻找相似三角形的技巧: 方法1:三点定型法:基本方法就是找出与结论中的线段有关的两个三角形,然后证明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推出结论。(横看竖找) 例:如图所示,AD 是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上的高,DE ⊥DF ,且DE 和DF 交AB 、AC 于E 、F .求证: 方法2:等线段代换法:有时求证比例式中的四条线段都在图形的同一条直线上,不能组成三角形,或即使四条线段能构成两个三角形,但这两个三角形根本不相似,此时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找到与比例式中某条线段相等的一条线段来代替,再用三点定型法确定相似三角形. 例: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CD 的中点,BE ⊥AC 且交AC 于F ,过F 作FG ∥AB ,交AE 于G .求证:AG 2=AF*FC . 方法3:等式代换法:当用三点定型法不能确定三角形,或虽然能确定三角形,但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相似,同时也无等线段代换时,可考虑用等比代换法,即用“中间比”进行转换,然后再用“三点定型法”确定三角形 例:如图,在△ABC 中,∠BAC=90°,AD ⊥BC ,E 为AC 中点,ED 的延长线交AB 的延长线于F ,求证:AB:AC=DF:AF 【练习】 1.如图,已知AB 、CD 、EF 都与BD 垂直,垂足分别是B 、D 、F ,且AB=1,CD=3,那么EF 的长是( )

相似三角形详细讲义

知识梳理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注意: ①对应性:即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写比较容易 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②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③两个三角形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一样. ④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 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 三角形相似. 定理的基本图形: 用数学语言表述是:

BC DE // , ADE ∽ABC . 相似三角形的等价关系 (1)反身性:对于任一ABC 有ABC ∽ABC . (2)对称性:若ABC ∽'''C B A ,则'''C B A ∽ABC . (3)传递性:若ABC ∽C B A '',且C B A ''∽C B A ,则ABC ∽C B A .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 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 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 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在遇到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都知道的情况优先考虑,把边长分别从小到大排列,然后分别计算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来判断是否相似) 6、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公式 如图,Rt △ABC 中,∠BAC=90°,AD 是斜边BC 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 )2=BD ·DC , (2)(AB )2=BD ·BC , (3)(AC )2=CD ·BC 。 证明:在 △BAD 与△ACD 中,∠B+∠C=90°,∠DAC+∠C=90°,∴∠B=∠DAC ,又∵∠ BDA=∠ADC=90°,∴△BAD ∽△ACD 相似,∴ AD/BD =CD/AD ,即 (AD )2=BD ·DC 。其余类似可证。 注:由上述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由公式(2)+(3)得: (AB )2+(AC )2=BD ·BC+CD ·BC =(BD+CD)·BC=(BC )2, 即 (AB )2+(AC )2=(BC )2。 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结论。 判断相似三角形的几条思路: 1 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采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2 条件中如果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用判定1)或再找夹边成比例。(用判定2)3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直角可以直接得出相似)4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在找一对等角或证明斜边,直角边对应成比例。5条件中若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相似三角形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比例线段 1、比例: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就说这四个数成比例,通常我们把 a, b,c,d 四 a c 个实数成比例表示成: 或者a : b=c : d ,期中b , c 称为比例内项,a ,d 称为比例外项。 b d a c a c 等式两边同乘以 bd ,可得ad=bc ,反过来等式 ad=bc 同除以bd ,可得 =一 b d b d 2、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 a,b,c,d 中,如果a 和b 的比等于c 和d 的比, a,b,c,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a b 3、比例中项:如果三个数a, b, c 满足比例式 ,那么b 叫做a 、c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b = ac 。 b c 那么这四条线段 4、黄金分割:如果点 P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 AP 和 PB,使 AP AP 帀,那么称线段AB 被点P 黄 金分割,点P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比值叫做黄金比。 全二长二 ? 0.618 2 5、比例式变形: a c a_ b c_d b d - b 或旦亠 b b d a c ” ■ * * b _d 一 =b ,(交换内项) c -交换外项) b a d 聖?(同时交换内外项) c a 3,那么a r e a 仁如果b = 3 a + b 卄 a 3 “a + b“,+ 0 2、若,贝U 的值是 b 5 b 8 3 3 B C 、- D 5 5 2 3、若 4x=5y,则 x : y = 例 4、 x —yz yz_x 5、已知g = y ,则j 的值为 13 7 y 例6、如果x : y :z = 1 : 3 : 5,那么 x 3y z x_3y z

相似三角形详细讲义

教育教学讲义 学员姓名:年级:学科教师:上课时间:辅导科目:数学课时数:2 课题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熟悉数学中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特殊值法。 2转化思想:利用相似性质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转化思想,如在有关面积的问题中,往往要借助于线段的比,周长的比等进行转化,进而解决问题。 3数形结合思想:对于很多几何图形,我们都要善于观察,找出其中的隐含条件,做到数形结合,从而解决问题。 4分类讨论思想:在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时,如果题目的条件中,不能确定如何对应,则应给予讨论。 教学内容 课前检测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知识梳理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相似用符号“∽”表示,读作“相似于”.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注意: ①对应性:即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样写比较容易 找到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和对应边. ②顺序性: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有顺序的. ③两个三角形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定一样. ④全等三角形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三角形.二者的区别在于全等要求对应边相等,而相似要求对 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 三角形相似. 定理的基本图形: 用数学语言表述是:

BC DE // , ADE ?∴∽ABC ?. 相似三角形的等价关系 (1)反身性:对于任一ABC ?有ABC ?∽ABC ?. (2)对称性:若ABC ?∽'''C B A ?,则'''C B A ?∽ABC ?. (3)传递性:若ABC ?∽C B A '?'',且C B A '?''∽C B A ''''''?,则ABC ?∽C B A ''''''?.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 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 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 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 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在遇到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都知道的情况优先考虑,把边长分别从小到大排列,然后分别计算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来判断是否相似) 6、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公式 如图,Rt △ABC 中,∠BAC=90°,AD 是斜边BC 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 )2=BD ·DC , (2)(AB )2=BD ·BC , (3)(AC )2=CD ·BC 。 证明:在 △BAD 与△ACD 中,∠B+∠C=90°,∠DAC+∠C=90°,∴∠B=∠DAC ,又∵∠ BDA=∠ADC=90°,∴△BAD ∽△ACD 相似,∴ AD/BD =CD/AD ,即 (AD )2=BD ·DC 。其余类似可证。 注:由上述射影定理还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由公式(2)+(3)得: (AB )2+(AC )2=BD ·BC+CD ·BC =(BD+CD)·BC=(BC )2, 即 (AB )2+(AC )2=(BC )2。 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结论。 判断相似三角形的几条思路: 1 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采用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2 条件中如果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用判定1)或再找夹边成比例。(用判定2)3条件中若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可找夹角相等(直角可以直接得出相似)4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在找一对等角或证明斜边,直角边对应成比例。5条件中若

相似三角形综合试相似与圆(难)

相似三角形综合试相似与圆(难)

————————————————————————————————作者:————————————————————————————————日期: 2

D C B A O M N E H A B C P E D H F O 相似三角形与圆 1.如图,AB 是⊙O 直径,ED ⊥AB 于D ,交⊙O 于G ,EA 交⊙O 于C ,CB 交ED 于F ,求证:DG 2=DE ?DF 2.如图,弦EF ⊥直径MN 于H ,弦MC 延长线交EF 的反向延长线于A ,求证:MA ?MC =MB ?MD 3.(2006年黄冈)如图,AB 、AC 分别是⊙O 的直径和弦,点D 为劣弧AC 上一点,弦ED 分别交⊙O 于点E ,交AB 于点H ,交AC 于点F ,过点C 的切线交ED 的延长线于点P . (1)若PC =PF ,求证:AB ⊥ED ; (2)点D 在劣弧AC 的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D 2=DE ·DF ,为什么? 4.如图(1),AD 是△ABC 的高,AE 是△ABC 的外接圆直径,则有结论:AB · AC =AE · AD 成立,请证明.如果把图(1)中的∠ABC 变为钝角,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D C B A O E F 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延长AD交△ABC的外接圆O于点E,过点C、D、E三点的⊙O1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结EF、DF. (1)求证:△AEF∽△FED; (2)若AD=8,DE=4,求EF的长. 6.如图,PC与⊙O交于B,点A在⊙O上,且∠PCA=∠BAP. (1)求证:P A是⊙O的切线. (2)△ABP和△CAP相似吗?为什么? (3)若PB:BC=2:3,且PC=20,求P A的长. 7.已知:如图,AD是⊙O的弦,OB⊥AD于点E,交⊙O于点C,OE=1,BE=8,AE:AB=1:3. (1)求证:AB是⊙O的切线; (2)点F是ACD上的一点,当∠AOF=2∠B时,求AF的长. 8.如图,⊿ABC内接于⊙O,且BC是⊙O的直径,AD⊥BC于D,F是弧BC中点,且AF交BC于E,AB=6,AC=8,求CD,DE,及EF的长.

相似三角形分类整理(超全)上课讲义

相似三角形分类整理 (超全)

第一节:相似形与相似三角形 基本概念: 1.相似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我们称它们互为相似形。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1.几个重要概念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a ∥b ∥c, A D a B E b C F c 可得EF BC DE AB DF EF AC BC DF EF AB BC DF DE AC AB EF DE BC AB = ====或或或或 等. (2)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 D E B C 由DE ∥BC 可得: AC AE 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此推论较原定理应用更加广泛,条件是平行. (3)推论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 (4)定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5)①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②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b a =d c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比例的有关性质 ①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d c b a =,那么ad=b c 。如果ad=bc (a ,b ,c , d 都不等于0),那么 d c b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