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格里格人物介绍

格里格人物介绍

格里格人物介绍
格里格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于卑尔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于同地。6岁随母学钢琴,得到音乐启蒙教育。经著名小提琴家O.布尔推荐,1858~1862年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在卑尔根举行首次作品音乐会。1863~1866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活动,与挪威民族音乐的倡导者音乐家R.诺拉克等人共创“尤特皮”音乐社,创作并介绍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民族音乐。回国后,为建立挪威民族乐派积极展开音乐活动。1871年创立克里斯蒂安尼亚(今挪威首都奥斯陆)音乐协会,曾任该协会爱乐乐团和卑尔根“和谐”合唱团指挥,并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国举行作品音乐会。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1890年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曾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律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衔。逝世时,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

创作简介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作曲家L.M.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集子,成为他创作的音调源泉。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欧洲各国音乐传统,特别是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音乐。

他的创作主要是钢琴抒情小品和声乐作品(包括百余首抒情独唱曲)。如歌曲《来自祖国》(1894),以淳朴的民间曲调,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感情,钢琴曲《祖国之歌》(1868),以古挪威民间叙事歌的庄严风格,赞颂了民族历史的光荣,诗人比昂松特为此曲配上《前进!这是我们先辈们的战斗呼唤》的诗篇,借颂扬祖先的业绩,为现实的民族独立斗争呐喊。在合唱《水手之歌》(1868)、《乡土在望》(1870)和许多民族题材的作品里,都以鲜明的民族情调表达了维护民族尊严和争取独立的愿望,适应了当时挪威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在格里格的创作题材中,最突出的是以音乐表现了北国挪威壮丽、俊秀的自然风貌,农村山区的民间生活和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如以民间歌曲、舞曲为素材写的钢琴曲《挪威民间生活素描》(1871)、《挪威农民舞曲》(1903)等,特别是最能代表他的创作特点的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分别编为10集发表)。在这些作品里,通过民间音调和精雕细刻的艺术提炼,借景物抒情,把挪威的大自然和民间生活乃至神话世界,都描绘成一幅幅色彩瑰丽、风格质朴的音乐水彩画。其中,出色地再现了挪威民间节日和农村婚礼的欢乐场面,响彻着典型的挪威民间舞曲哈林、斯普林的热情奔放和活泼的旋律,艺术地模拟出西部峡湾地区民间提琴手拉奏的五度和弦音响和山区牧民的牧牛歌调,也生动地刻划了民间童话里山妖、

风精、侏儒等奇幻形象。在民族风格的探索上(如民间乐汇、调式的运用、民族色彩性的和声配置、民间舞曲特定的节奏音型等),都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许多以个人精神生活为题材的抒情歌曲里,格里格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之情,歌颂了爱情、母爱和友谊,为“消逝的日子”写过叹惜的哀调,为“孤独的流浪汉”唱出了同情的短歌。如在《我爱你》(1864)、《茅舍》(1869)、《游吟艺人之歌》(1876)《母亲的忧伤》(1868)等形象单一并具有随笔性的浪漫抒情歌曲里,他着力于细腻的心理刻划和独具一格的艺术意境,笔调简洁,形象真切,渗透着强烈的挪威民族的浪漫主义感情色彩,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1874~1875年间,格里格为H.易卜生的幻想诗剧《彼尔·金特》写过2段音乐,后来选出8首重新配器,分别编为两部管弦乐组曲,成为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戏剧原著采用挪威民间传说,通过青年农民彼尔所经历的光怪陆离的冒险生活(如战胜山魔、掠财致富、异国漫游等),嘲讽了追求权力与金钱的私欲,讴歌了淳朴、自然的生活理想。格里格还为戏剧写了一系列充满诗情画意、色调丰富的配乐。如《晨景》中音乐如一股凉爽的清泉,在一片安谥的田园气氛中,衬托着太阳破云而出的晨曦美景,颤动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脉动;《山魔的大厅》中那种狂暴粗野、咄咄逼人的音乐给人难忘的怪诞印象;《奥塞之死》是彼尔在弥留的母亲床前的挽歌,忧伤的旋律如长眠前最后的呼吸和生命的慢慢衰亡;而《索尔维格之歌》则是全部配乐中的杰作,它以晶莹透彻婀娜多姿的民歌风格,刻划了索尔维格温顺、纯洁的性格和心灵。此外,在一些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片断里,如具有典型东方特色的《阿拉伯舞曲》,既文雅轻盈又热情奔放的《阿尼特拉舞曲》,都由于绚丽多彩的配器色调而独具魅力。

他的具有卓越艺术成就和民族特点的作品,还有早期创作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1868),弦乐曲《两首悲调》(《创伤》和《晚春》,1881_)、G大调《第二小提琴奏鸣曲》(1867)、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1887)、《g小调弦乐四重奏》(1877~1878)、《e小调钢琴奏鸣曲》(1865)。为纪念丹麦民族戏剧奠基者、戏剧家L.H.B.霍尔堡写的《霍尔堡康塔塔》和钢琴组曲《霍尔堡时代》(1884,曾改编成弦乐组曲);以民歌主题写成的标题幻想性小品《g小调钢琴叙事曲》(1876)等,这些作品都体现了格里格在钢琴抒情小品里的思想情趣和清新的格调。

格里格

格里格的音乐很快流行起来。一个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上演。而且不仅在正规的大音乐厅里演奏,在咖啡厅和餐厅里也同样听得到。如此轰动的公众应与人们对一名在贫困中苦苦拼搏的艺术家的传统想象大相径庭,而后来的轻音乐演奏者们又滥用了格里格和声方面的创意,这种作法对格里格的形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957年,就在纪念格里格逝世五

十周年之际,评论家们宣称,格里格的名字已经确定无疑地在古典音乐圈中失去了其重要作用。然而历史又再一次出现了转折,这一转折对格里格来说是个良机。许多浪漫派音乐作品开始追求复古,格里格的音乐正属于这一范畴。他的作品仍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里上演,他的唱片发行量还在直线上升。新一代音乐家们已经重新认识到对其作品的无休止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在法国印象派新世界之声研讨会上,许多音乐研究者们指出了格里格晚期作品的重要意义。1926年2月,墨里斯.拉维尔访问奥斯陆时说:“我所在的法国作曲家阶层已经强烈地被他的音乐所吸引。除了德彪西还没有一个作曲家象格里格这样能引起我的共鸣。”贝拉.巴托克,这位曾试图在民乐基础上革新二十世纪音乐形式的作曲家,也同样感受到了格里格钢琴改编曲的巨大冲击力。

爱德华.格里格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民族的音乐形式,充分表达挪威人民的个性,就这一点而言,他对其他的作曲家是个极大的激励。然而,他的作品的重大意义不仅仅限于此,事实上他成??和激情。格里格的音乐早已超越了国界,这充分表明他决不仅仅是一位民族作曲家。

培尔·金特

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选入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分为四段:

(一)“晨景”

原为诗剧第四幕第五场的前奏曲。主人公远涉重洋,前往美洲去贩运黑奴,往中国贩运偶像,一时成了富商。这时,他来到摩洛哥,一天清晨,

在一个山洞前面,他用独白披露自己的内心活动。但这段音乐所描绘的并非是炎热的沙漠,而更像北欧清晨静谧清新的抒情画面。乐曲具有牧歌风格,由单一的田园风味主题加以自由而精心的发展构成(片段1、片段2)。

(二)“奥丝之死”

母亲奥丝在弥留之际,培尔·金特赶了回来,他为母亲追忆儿时景象,并用幻想的故事陪母亲去赴天堂的盛筵。在全剧中,这是非常动人的一场。格里格的这段配乐悲壮肃穆,可称为一首悲歌或葬礼进行曲。

(三)“安妮特拉之舞”

选自诗剧第四幕第六场。在沙漠绿洲中,一座阿拉伯酋长的帐篷里,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正用舞蹈对培尔·金特献媚。这段音乐描绘的正是这一场面,但严格地说,它远远超过了作为配乐的作用,因为它直接参与戏剧的内容,成为诗剧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片段3)。

(四)“在妖王宫中”

原为诗剧第二幕第六场的前奏。主人公在山中与妖王之女调情,并在妖王的威胁之下同妖女结了婚。这一场点出全剧的主题,即人与妖之间的区别,是最具幻想性的第二幕的真正核心(片段4)。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也分为四段:

(一)“英格丽德的悲叹”

原为第二幕之前的幕间曲。培尔·金特在乡村的一次婚礼上,拐走了朋友的新娘英格丽德,把她带到山上,玩弄够了又将她遗弃,说他真正爱的是索尔维格。这段音乐以英格丽德为主要形象,表现出一种非常激动和无奈的情绪,堪称为一首奇妙的挪威哀歌。

格里格

(二)“阿拉伯舞曲”

原为第四幕中阿拉伯舞蹈场面的配乐。乐曲带有女声合唱,意欲描绘东方的“异国”情调。

(三)“培尔·金特归来”

原为第五幕的前奏曲。在第五幕中,主人公的形象已经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他站在返回挪威的轮船上衣衫褴褛,神情冷酷。

(四)“索尔维格之歌”

原为诗剧第四幕第十场配乐。挪威北部森林中的一间茅屋,索尔维格坐在门前,等候培尔·金特的归来,她唱着:“冬去春来,周而复始,总有一天,你会回来。” 编入组曲的这首乐曲,经作者改编为纯器乐曲,去掉了原来的歌唱声部。乐曲的旋律十分优美,荡漾着哀愁的第一主题(片段5)和洋溢着希望的第二主题(片段6)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整部组曲中的名篇,也是格里格最成功的创作之一。

科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5爱国将领邓世昌 同步考试卷(三年级)同步测试.doc

科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5爱国将领邓世昌同步考试卷(三年级)同步测试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题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爱国将领邓世昌》一文讲述了爱国将领()在()战争中为保卫祖国的海防而英勇牺牲的故事。课文通过对主要人物()在关键时刻的言行、神态的描写,赞扬了他的英雄行为和他甘为()捐躯的崇高精神。 【答案】邓世昌;中日甲午;邓世昌;祖国; 【解析】 【题文】邓世昌是一位爱国将领,能说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吗?把关键句子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不唯一) 1、邓世昌怒视着在海面横冲直撞的“吉野”号,对大副说:“日本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它,我军一定会取得胜利!” 2、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它同归于尽!” 3、邓世昌登上驾驶台,两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猛冲过去。 【解析】 【题文】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 皮()良() 仓()戋() 【答案】披(披着);粮(粮食);枪(开枪);钱(花钱); 【解析】 【题文】把词语填写完整。 ()冲()撞惊恐()()为国()() ()风()浪手足()()慷慨()() 【答案】横冲直撞;惊恐万分;为国捐躯;乘风破浪;手足无措;慷慨激昂; 【解析】 【题文】照样子,写句子。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一会儿……一会儿: 【答案】(仅供参考) 只见他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向前冲,驾驶技术真是太娴熟了。 【解析】 【题文】把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     )下午,天渐渐变阴了。 (     )傍晚,乌云密布,天就要下大雨了。 (      )上午,天气晴朗。 (      )周大爷刚把玉米收回家,就下起了大雨。 (      )周大爷把玉米晒到晒谷场上。 (     )周大爷急忙到晒谷场上去收玉米。 【答案】 3 4 1 6 2 5 【解析】 【题文】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       (     )的水塘(      )的麦苗    (      )的树叶 【答案】(不唯一) 浅浅的;嫩绿的;茂密的; 【解析】 【题文】根据课文内容判断。 1、邓世昌是清朝末期的一位爱国将领。() 2、7月25日,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了。() 3、邓世昌指挥的是“致远”号。() 【答案】√;×;√; 【解析】 【题文】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森林里的鹿时刻要提(tí dī)防狼的暗算。 ②在灾难(nán nàn)降临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克服困难(nán nàn)。 【答案】 dī; nàn; nán; 【解析】 【题文】将下列句子变成“被”字句。 邓世昌的英雄行为,大大激发了海军将士的爱国热情。 【答案】海军将士的爱国热情被邓世昌的英雄行为大大激发了。 【解析】

《庆余年》电视剧剧评赏析

《庆余年》电视剧剧评赏析 《庆余年》开篇给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立意现代文明与古代制度的碰撞,定了一个非常美好的主题假如生命再活一次,现在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优秀的作文,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可以参考学习。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 《庆余年》电视剧剧评赏析1 昨天,《庆余年》开播了,里面的演员我都很喜欢,几乎都是演技派。但深夜连看了四集之后,我却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你可以做穿越剧,你也可以做古装权谋剧,你更可以合理想象,但请不要把观众当傻子。 八年前,穿越剧风头正盛,杨幂主演的《宫》和刘诗诗主演的《步步惊心》名噪一时。 《宫》的穿越设定是:来自21 世纪的少女、现代古董店继承人洛晴川,在订婚典礼上为追回美人图而跑至神秘树林中,美人图到手的一刹那脚下一空,跌入了时空隧道穿越到了清朝。 《步步惊心》的穿越设定是:现代白领张晓因车祸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成为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 两部剧的穿越套路一个是掉时空隧道,一个是过了电,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有些可笑,不过放在当时起码也算是有想象力的创作。 八年间,无数的穿越剧几乎大同小异的把这两部剧的穿越设定用

了一个遍。 那么9102年了,如果再拍穿越剧,还是这个套路那就太差强人意了! 秉持着我对陈道明、吴刚等几位老戏骨的喜爱,以及我对青年演员张若昀的追随,我打开了《庆余年》。张若昀置顶了一年的庆余年宣传片,让没看过原著的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权谋剧,结果居然是穿越剧。 《庆余年》开篇给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立意现代文明与古代制度的碰撞,定了一个非常美好的主题假如生命再活一次,嗯,我心想,这回应该不一样。 但当第四集男主对父亲侃侃而谈自己的生财之道时,我意识到,好像没有什么不同。 范建(男主的父亲)问范闲(男主):你想做怎样的人? 范闲对父亲说:一生平安,富甲天下。娇妻美妾,倜傥风流。对不住,我这人比较俗。 父亲:凭什么起家? 范闲: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了,我有一个独门绝技,可以于高温之下,由砂砾制造出光滑透明、胜似水晶的奇妙物件。我管它叫作玻璃。这种物件一旦面世 父亲举起了男主母亲做的玻璃酒盅 男主又说:我还有一招,我可以用油脂做出清洁衣物和身体的物件,此物凝滑如脂,自带芬芳,胜过皂荚和木炭灰万倍,我将它称之

爱国将领邓世昌

课题:5、爱国将领邓世昌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按提示找出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等 主要语句,概括归纳后组织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并理解课文里主人公慷慨激昂说的一段话,体会并学习他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 3.通过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中国近代爱国志士的有关资料,进一步体会学习 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难、重点: 1.抓住邓世昌在关键时刻所说所做的语句,通过读、议的形式,体会他的爱国精神。 2.学习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充满感情地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2.诵完后师述:刚才同学们吟诵的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和文天祥 的诗词《满江红》和《过零丁洋》。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七课,认识 另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板书课题:爱国将领邓世昌) 3.师述: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后,师述:邓世昌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有哪些功绩?请大 家把书打开轻读课文后说说。 读后学生谈谈对邓世昌的了解。 (二)学习新课 1.指名分别朗读第一节和第八节后,(板书词语:为国捐躯) 从第一节中找出意思相呼应的句子进行理解。 2.课文2—7小节具体叙述了邓世昌为了保卫祖国海防献出生命的那场海战。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惨烈,老师请大家观看一段那场海战的场面。 (播放电影《甲午海战》剪辑片断) 3.请同学们各自学习课文2—7节,读一读,划一划邓世昌在战斗中指挥定 远,表现得非常勇猛的语句。 4.学生读、找、划出有关语句。 (1)学生将有关划出的语句进行交流,师指导朗读,齐读划出的语句。 (2)师出示邓世昌慷慨激昂的一段话: 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 之度外。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他同归于尽。” 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慷慨激昂的语气。 播放与此内容相关的影片片段,进一步感受后再次朗读。 (3)师说:邓世昌当时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么做的?边说边板书: (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的) 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中通过讨论进行归纳概括,并在提纲中列出。

《庆余年》电视剧观后感范文

《庆余年》电视剧观后感范文 《庆余年》观后感一 《庆余年》首播第1集——哎哟我去!!冬冬来了!!《我和我的祖国》中超会演的韩昊霖在这部剧中饰演少年范闲,人小鬼大,站在凳子上一巴掌扇掉管家一颗牙,笑死了!这部剧的开篇,现代社会的范闲写了一部连载小说,古代的内容是他小说中的内容。 小说中,一个患有重症肌无力的青年想摆脱绝症,重活一次,当他睁眼醒来,成了竹筐里的婴儿范闲,脑海里还保留着现代生活的一切记忆。五竹是范闲亡母叶轻眉的仆人,他将小范闲带到儋州范府,成为了范建的养子。这天,少年范闲看到管家正在教训自己的丫环,怒斥:“我自己的丫环自己管!”搬个凳子就扇掉管家一颗牙! “冬冬”韩昊霖他来了他来了,小小年纪,飙起戏来真的好有灵气,谁不是冬冬入的坑?小时候机灵得狠,对付坏人总有门道,谁知道长大了居然因为一只鸡腿跟林婉儿一见钟情了!小小年纪就演出了那种霸气威严的感觉,而且情绪的转变也很好,前一秒还在笑眯眯的,下一秒就瞬间变脸了,厉害啊~ 昨晚我是真的get到李沁的颜了,太好看了!而且有一个点,拿鸡腿的时候嘴还油乎乎的,车上时就干净了,让我忍不住脑补边跑边擦嘴,妈耶,太可爱了吧!啊啊啊啊啊,真的超出了我的想象,感觉所有角色都很好,所有的演员都真的都太棒了,选角绝了。

看,所有人都给我去看,我要断头安利《庆余年》。但有一说一,张若昀的皮肤不太少年诶。真的太好看了,大家都去看看吧!里面范闲和奶奶分别那里真的看的我爆炸哭泣,看到后面范闲和姨娘母慈子孝又让我笑到哭真的值得看啊!!!!!!! 昨天看完4集还是很满意的,剧情脉络清晰节奏明快,演员个个演技在线。没想到第一天就能看到陈老师的那场马车戏,记得当时马车帘子不好拉,正拍着陈老师来了句“帘子都拉不上可怎么走啊”大家都笑了哈哈][哈哈!道具老师赶紧上前捣鼓几下就好了。昨儿看到这里真的感觉挺亲切的。 小范闲居然是冬冬,第一次希望男主不要长大,哈哈哈哈!张若昀李沁鸡腿定情进度也超快,感觉是节奏很快的一部剧了! 《庆余年》观后感二 11月26日,备受期待的电视剧《庆余年》在腾讯视频和爱奇艺正式开播,由张若昀、李沁、陈道明、吴刚、肖战、佟梦实等出演的《庆余年》主要讲述了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闲的成长故事。新生代演员佟梦实在剧中饰演“五竹叔”一角,五竹在剧中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武功深不可测,是四位大宗师以外的隐藏大宗师,更是主角范闲最在乎的亲人与最忠心不二的守护者。 五竹:我陪你长大范闲:你陪我变老 《庆余年》中不仅有陈道明、吴刚、于荣光等超强戏骨阵容,剧中演技爆发令人拍手叫好,剧中新生代演员们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作为原著中的神秘角色,佟梦实饰演的“五竹”不仅养大范闲教会范闲

《爱国将领邓世昌》读后感(汇编)

读《海军将领邓世昌》有感 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就是《海军将领邓世昌》。文章主要讲了在中日的甲午战争中,海军将领邓世昌在船伤弹尽的情况下,驾驶“致远”号冲向敌人的“吉野”号,最后被日军的一颗鱼雷击中并沉没,邓世昌英勇捐躯。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当我读到“经过一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孔累累,水线以下也多处受击,眼看就要沉没。而邓世昌却登上驾驶台,向‘吉野’猛冲过去。敌人见况,立刻冲击火力,轰击‘致远’舰。不久,‘致远’舰就沉没了。”读到这里,我心想:邓世昌肯定活着。真的,落水以后的邓世昌,仍然高呼杀敌不止,而且还“拒绝”救生,还亲手把自己心爱的饲养的“太阳犬”淹死。这表现出了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必死之心,邓世昌是多么的伟大啊! 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邓世昌那样,有为国捐躯的必死决心。但我们可以努力学习来报答生育我们养、育我们的祖国。其实,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人,不止邓世昌一个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如:张自忠、江姐、赵一曼、刘胡兰……其中,和邓世昌最相似的就是张自忠了。张自忠为国捐躯的精神,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张自忠将军的忠勇。 他们的死扞卫了祖国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他们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邓世昌是清末的一位爱国将领,他为保卫祖国的海防献出了生命。 1894年7月25日,日本侵略军在牙山口外半岛海面,向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8月1日,中日双方同时宣战,甲午海占爆发了。 9月17日中午,我方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相遇,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打响后,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开炮,屡中敌舰。以先锋舰“吉

野”为首的四艘日本军舰,进逼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开足马力,抢到“定远”前面,迎战来敌。 “致远”在四艘敌舰的包围之中,顽强作战,不断炮击敌舰。不久,“致远”舰上的炮弹打光了,邓世昌命令用步枪射击。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激战,“致远”舰弹孔累累,水线以下也多处受伤,船身倾斜,眼看就要沉没。邓世昌怒视着在海面横冲直撞的“吉野”号,对大副说:“日本舰队全仗‘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它,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它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表示拥护。 邓世昌登上驾驶台,两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猛冲过去。敌人发现“致远”向“吉野”冲来,立刻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致远”的甲板起火了,但是它在继续前进,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冲向“吉野”。敌舰上的士兵见了,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吉野”的舰长也吓得手足无措。可是,一颗日本鱼雷击中了“致远”,顿时全舰爆炸起火,不久它就沉没了。 落水以后的邓世昌,仍然高呼杀敌不止。随从把救生圈抛给他,他拒绝了。他饲养的“太阳犬”游到他身边,衔住他的衣袖,想救起自己主人。邓世昌亲手淹死爱犬,自己也沉没在汹涌的浪涛之中。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二十七人遇救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邓世昌的英雄行为大大激发了海军将士的爱国热情,他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电视剧《庆余年》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电视剧《庆余年》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 最近电视剧《庆余年》好评如潮,我们也应该想着如何从《庆余年》中汲取养分,应 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视剧《庆余年》观后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终于把庆余年看完了,结局有点出乎意料,似乎不该这么早早结束,希望赶紧出 第二部吧,里面的演员演技和剧情都非常精彩,不得不说,看这部电视的时候真是叫人拍 案叫绝,剧情转折之大,引人入胜。突然看完了,叫人心里怪空落落的,不得不说这部剧 真的很好看啊。 总体来说,在脱离原著、不当正剧看的前提下,《庆余年》还是一部挺好玩的剧。里 面的演员我都很喜欢,几乎都是演技派。但深夜连看了四集之后,我却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觉得有些话不吐不快。 秉持着我对陈道明、吴刚等几位老戏骨的喜爱,以及我对青年演员张若昀的追随,我 打开了《庆余年》。张若昀置顶了一年的庆余年宣传片,让没看过原著的我一直以为这是 一部权谋剧,结果居然是穿越剧。 《庆余年》开篇给了一个非常宏大的立意“现代文明与古代制度的碰撞”,定了一个非 常美好的主题“假如生命再活一次”。 无论是范闲与父亲祖母的相处之道,还是他对下人说的“追求自我”的话,都让我看到 了这就是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回归人本身,追求精神与自我,追求人与人的平等和独立。 现代文明到底是什么呢?至少,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范闲的所作所为跟现实不一样, 太不一样。至少我不敢像他一样对这当今最有权贵的人说:“你是错的!” 《庆余年》给看它的每个人灌了一碗浓浓的毒鸡汤。那不是现代文明,那是理想国, 那是大同世界。 所以最后,想引用著名编剧汪海林老师的一段话:“网络创作的历史表达总是浅薄无知,不是一部两部,是普遍意义的无知。这就需要研究传播平台、传播方式与内容的关系。以 穿越写古代,是一个既定俗套,一个个缺乏想象力的作者走入想象的秘境,跟自己尬聊,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他们自我陶醉却一钱不值的镜像。同样的路径,同样的设定,最后也拥挤在同样平庸的结局上相遇。如果真的不知道何为文学想象力,读一读郑渊洁吧。”

王尔德童话魅力剖析

王尔德童话魅力剖析 摘要:王尔德童话以其唯美浪漫的特点为读者喜爱。本文从荣格心理分析学出发,分析王尔德童话中的男性和女性原型,揭示王尔德以童话形式表达的价值观,剖析其童话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王尔德童话荣格心理分析学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以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于世。他创作了9篇童话,结集为《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和《石榴屋》两部童话集。这两部童话集从此奠定了王尔德在童话领域不亚于安徒生的地位。 一、王尔德童话研究阶段 近两个世纪以来,王尔德童话研究主要集中在唯美主义研究、文本意象解读及童话特点分析方面。直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学者克里弗顿·施耐德采用容格心理分析学分析王尔德童话,王尔德童话的魅力才得以在心理学层次得以深层解读。 1.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 维多利亚时代的欧洲,物质世界空前的丰富,历史进入了科学万能和实证时代,传统价值观开始动摇。此阶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讽喻和说教分析。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中期阶段的评论家们一方面赞美王尔德的作品“如诗般的语言,犹如宝石般剔透的英语”[1](p59),一面对其将讽刺说教隐于童话中的手段表示赞赏“年级稍轻的孩子可以欣赏童话的美而不会被说教烦扰,而年长些的孩子可以从中获益。”[1](p60) 2. 20世纪中后期:70至80年代 伊莎贝尔·默瑞和杰克·泽弗斯从美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分析,着重关注王尔德在童话中凸显的唯美主义思想。在王尔德的童话世界里,无论是动植物的语言,还是描述性文字,都是用诗一般的语言雕琢,呈现出优美的意境:“但她还是唱出最后的歌声,白色的残月听见后,似乎忘记了黎明,在天空踟蹰着。那玫瑰花凝神战栗着,在清冷的晓风里瓣瓣开放。”[2](p15)王尔德在作品的形式上所运用的铺张、华美而浪漫的文风恰与童话文体的超现实性统一成为和谐绮丽,诗意奇妙的一体。 3. 20世纪90年代:荣格心理学分析 王尔德这位生活在“维多利亚衰退期”的特立独行的作家敏锐地感受到这时代的矛盾——“彷徨在两个世界之间,一个已死,另一个却没有力量诞生”。正是基于这种对维多利亚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基于对人性层面众多共同问题的思

西师版语文第八册《海军将领邓世昌》版教学案例

20海军将领邓世昌 (西师版8册批读课文) 教学目标: 1 品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2 总结全文,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愿望。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结合课文批注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总结全文,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 1孩子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20《海军将领邓世昌》(齐读课题) 2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眼中邓世昌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邓世昌是一位英勇、勇敢、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是一位爱国将领。)(板书:英勇……) 二导读课文3自然段 1 这样一位爱国将领,令人敬佩,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内容,进一步认识这位海军将领。 2 快速浏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激烈的海战?(3-6自然段) 想不想去感受这硝烟滚滚的战场? 3快打开课本吧!自由地、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战斗怎么样?邓世昌怎么样? (孩子自由地说说自己的感受) 3孩子们,你们说的真好,这就是当时海战的场面,(出示海战图图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孩子自由说想象到的画面) 看,这就是当时海战的场面。(出示图片,总结海战场面) 回到课文第3自然段,课文那些词语、哪些句子能够体会当时海战很激烈,邓世昌很英勇? 4 把你找到的句子、词语与大家分享,我们来听听。(通过词句,体会海战激烈,邓世昌英勇) ●战斗打响后,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冒着密集的炮火,纵横海面,频频开炮,屡中敌舰。 ①你能从这个句中体会到什么?(海战激烈,邓世昌英勇) 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这个句子中有哪些词语具体描写这场激战的呢?) (冒着纵横海面频频开炮屡中敌舰) ③带上你的体会读读句子。 ④“频频”是什么意思?(多次)“屡”:是什么意思?(多次) 这些词语写出了这场战斗异常的激烈。 ●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开足马力,抢到“定远”前面,迎战来敌。 (课文批注:“开足马力”、“抢”表现了邓世昌所在的“致远”号英勇杀敌。)

2019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爱国将领邓世昌教科版语文

《爱国将领邓世昌》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及朗读训练,使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概括并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完成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理清事情的发生经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其中的一位,他就是爱国将领邓世昌(课件展示邓世昌头像),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爱国将领邓世昌) 二、初读感知 1.课后生字词正音 师: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那么老师现在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课件展示课后生字词,整页出示)请同学们迅速练习读一读。 生快速练读,(课件一页一词)老师找一组同学开火车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好。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两遍,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关于邓世昌的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能概括地说一说“课文讲了关于邓世昌的什么事?” (如果学生概括的不准确,师:你说得不错谁能再说说……) 师:你说得很准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啊,你是这样知道到的,那就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吧。(课件出示)生读。师:很好,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读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就知道了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三、品读、理解课文 1.通过理解“慷慨激昂”品读课文。 (1)找到重点句,理解慷慨激昂。 师:邓世昌为了保卫祖国是怎样英勇作战的呢?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哪些语句使你感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一遍课文。 生快速默读。 师:谁能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哪些语句使你感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吗?让我们把这段话画下来。 (课件展示)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这段话,想一想哪些词使你感动。 生:我找到了“慷慨激昂”这个词。(课件展示红色)(板书)

庆余年经典句子

庆余年经典句子 1、浪花只开一时,但比千年石,并无甚不同,流云亦如此。 2、能保护你自己的,不是阴谋,不是权利,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只是力量,你要记住这一点。 3、春有风筝,夏有鱼,秋有青鸟,冬有雁,书信一来一往间,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4、我能抹掉下半部分的禁言,却抹不掉你在我心中留下的痕迹。我能够将你淹埋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可是那些你曾经奋斗的地方却依然飘荡着你的味道。 5、外表正太,内心却有三百六十道裂痕,每条裂痕上书春夏秋冬四字,沧桑到妖。 6、有时候,不插手,只是看着这件事情发生,就是很妙的一步棋。 7、如果他试图一步步地试探我的底线,我不介意把底线摆的更向前一些。 8、第一,我要生很多很多的孩子。第二,我要写很多很多的书。第三,我要过很好很好的生活。 9、秘密这种事是最容易让人好奇的,权利这种事是最容易让人兴奋的,力量这种事情是最容易让人依赖的。但是好奇往往意味着危险,兴奋往往意味着迷失,依赖的结果往往是失败。 10、责怪,并不是教育当中最可怕的一个环节,最可怕的,其实是长时间的思想交流。父母们总以为应该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思想上的

对话,却不知道,这事最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情。正青春少年时。却要被迫亲近陈腐气十足的裹尸布。 11、雄姿英发的人生并不只属于新生的年轻人,毕竟每个人都年轻过。只是风流总会被雨打风吹去,再强劲的雄狮也总有疲惫的时候、衰老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就像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未来一样。 12、人生在世,总得努力地去做些什么,就算被人耻笑天真,也总得默默试一下。当然,天真的事情,总是容易失败。不过,任何伟大的事情,在最开始的时候,难道不都是显得格外理想主义,天真到了令人耻笑的地步? 13、在慢慢老去的人群中,有一批人,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总在宁静的黑夜里闪烁着你无法回避的光芒。他们的光芒显得很清淡,但是每一次绽放都光彩夺目。 14、今日的影子身着黑衣,依然是那把素色古剑,身上的光彩依然大肆绽放着,但却带着股来自地底最深处的幽冥寒意,就像是个被囚禁了上万年的怨魂,要将所有的怨意,都凭借这一把剑释放出来。 15、梦还身前疑入梦,几人憔悴几人归。 16、我来苔欲报恩分,契阔非尽利与荣。古人有为知己死,只恐冻骨埋边庭。中朝故人岂念我。重裘厚履飘华缨。傅闻此北更寒极,不知彼民何以生。 17、这个世道很变态,你若不变态,怎么玩转过来。 18、天大地大不如君大,君不在,则师大,师远行,则君子最大。

王尔德人物介绍

奥斯卡·王尔德 (英国作家、诗人、散文家)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1] 人物生平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 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1864年,王尔德就读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学校,在男孩间并不特别受欢迎。在校期间,他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虽然经常被老师斥为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获得代表古典文学成绩最佳荣誉的普托拉金质奖章。[3] 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他在这所学校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相当影响。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3]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业后,获得全额文学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1875年,王尔德在暑假期间到意大利旅游,并仕写卜早期诗作之一《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不过这首诗要到数年后才得以出版。1877年,王尔德与另外两位年轻人陪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腊旅游,为希腊的自然景致和精美建筑倾倒,以致于流连忘返,延误了上课。回到牛津后他被校方罚款45英镑,次年罚款因他学业的优异而返还。1878年,王尔德在牛津就读的最后一年极为风光,不但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以诗作《1876年在牛津大学。 拉芬纳》赢得校内一项诗歌比赛。得奖的诗作由学校出资付梓,成为王尔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王尔德从牛津搬到伦敦,自称为唯美主义的教授。1880年,此时王尔德已经在伦敦社交圈崭露头角,《笨拙》杂志开始拿他的外表开玩笑。他的第一出剧作《薇拉》于同年完成,但没有大的反响,最后也因政治原因并未在伦敦上演。1881年,由吉尔伯特与沙利文所写的唯美主义幽默短剧《佩心丝》无意之间为王尔德带来不好的名声。王尔德诗集于同年出版,可能是诗人自费发行。[3]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恋爱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安(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2]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名叫《妇女世界》(原名叫《淑女世界》,王尔

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拓展阅读第四单元爱国将领邓世昌素材新人教版

爱国将领邓世昌 宋林景熙 邓世昌是清末的一位爱国将领,为了保卫祖国的海防,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牙山口外海面,向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jī)。8月1日,中日双方同时宣战,甲午海战爆发了。 9月17日中午,我方舰队在黄海海面与日本舰队遭遇,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打响后,邓世昌指挥(huī)的“致远”号战舰冒着密集的炮火,劈(pī)波斩浪,奋勇向前,猛烈开炮,屡中敌舰。以先锋舰“吉(jí)野”号为首的4艘日本军舰,进逼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开足马力,抢到“定远”前面,迎战来敌。 “致远”在4艘敌舰的包围之中顽强作战。不久,舰上的炮弹打光了,邓世昌就命令官兵用步枪(qiāng)射击。 下午3时左右,战斗更加激烈。“致远”遭到日军重炮轰(hōng)击,弹孔累〔lěi〕累,水线以下也多处受伤,船身倾斜。邓世昌怒(nù)视着在海面横〔héng〕冲直撞的“吉野”号,对大副说:“日本舰队全仗(zhàng)‘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它,我军一定会取得胜利!”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它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表示拥护。 邓世昌登上驾(jià)驶台,两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猛冲过去。敌人发现“致远”向“吉野”冲来,立刻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致远”的甲板起火了,但仍继续前进,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冲向“吉野”。敌舰上的士兵见了,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吉野”的舰长也吓得手足无措。就在“致远”将要撞上敌舰的时候,不幸被一颗鱼雷击中,顿时全舰爆炸起火,不久就沉没了。 落水以后的邓世昌,仍然高呼杀敌不止。随从把救生圈抛给他,他拒绝了。他饲养的军犬游到他身边,咬住他的衣袖,想救起自己的主人,却被他用力挣脱了,然后他自己沉没在汹涌的浪涛之中。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27人遇救外,其余(yú)全部壮烈牺牲。 邓世昌的英雄行为,大大激发了海军将士的爱国热忱,他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1

庆余年剧评

《庆余年》剧评 “人类最高级的浪漫有两种, 其中一种莫过于面对未知也一往无前的勇气, 另一种是面对已知的悲剧也一往无前的勇气。” 李承泽是后者。 【壹】 天生的皇室贵胄。 封建制衡最浓重的环境,教会他严明的礼节。而皇室贵胄的出身则造就其矜贵的气度,不拘的性子。让他无时无刻进退有度,不失仪态。真正的不拘小节,不失大节。 帮范闲震场子时和太子对峙,火花四射,但行为举止大礼参拜。语言守礼。进勉强称张狂,退也可言恭敬。同太子见林相那次,杀了人去砸场子拉拢范闲是一样的滴水不漏。一句“小王救驾来迟。”堂堂正正,合乎规矩。 (←好会一男的。 【贰】 合乎规矩的反叛精神。 一方面出身高贵也使他受到影响,草菅人命,对待“俗人”高高在上(心态上的。不管做派如何合乎礼仪,他眼神里都可体现),一派皇家作风。

另一方面来自淑贵妃的培养,自身的性格,喜爱的文学都让他接触到同一背景下的另一个世界,他妄图出格,期冀自由,可出身让他受限。他在恣意向规矩框架挑衅的同时又受它影响,被它塑造。 “君子整其衣冠,观其瞻视。”他的确遵守。却又暗暗反叛地褪去鞋袜,蹲坐之。在不推翻规矩的同时挑衅之。像是在金玉笼中伸出翅膀的金丝雀儿。 大概是能在封建制度限制下尽力恣意生活着的人吧。 【叁】 关于爱好。 养于深宫,却在母亲熏陶下喜爱文学。由他同淑贵妃对含有反叛精神的红楼的赞扬可知,“文学”在这里绝不仅仅是四书五经之类。文学本就是人学,他应当也是向往那些东西的。但碍于矜贵的身份,宫中养出的皇室贵胄的性格和身份,助长了他挑剔的性格。“我这个人就是喜欢与民同乐,但又不喜欢人。”应当就是从此来的。他不喜欢的也许并不是人,而是俗人。 高贵的出身使他接触到的多是才华横溢却耽于皇权与权谋之人,这些人在他眼里怕是都是“俗人”。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的话,大概就像是贾宝玉看待追求功名利禄的儒生子弟。但他没有贾宝玉那样光明磊落地表现自己爱憎的权利,他没有疼爱他的贾母,他只有一个不念血缘亲情的庆帝。

王尔德

已为您跳转到本词条,精确匹配的词条为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 百科名片 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生于1854年,卒于1900年,为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他的戏剧、诗作、小说则留给后人许多惯用语,如: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报复。中文名:奥斯卡·王尔德 外文名:Oscar Wilde 别名:奥斯卡·怀尔德 国籍:英国 出生地:爱尔兰都柏林 出生日期:1854年10月16日 逝世日期:1900年11月30日 职业:艺术剧作家 毕业院校:都柏林圣三一学院 主要成就: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

代表作品: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骇世之作《狱中记》最为著名。 人物生平 王尔德 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全名奥斯卡·芬葛·欧佛雷泰·威尔斯·王尔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又译奥斯卡·怀尔德)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英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艺术家.童话家。《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亲威廉姆·怀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王尔德自幼便显示很高的天赋,他精通法语、德语和古典文学。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毕

业后,获得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学习。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 Lloyd)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恩(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

爱国将领邓世昌

《爱国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及朗读训练,使学生融入课文情境,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概括并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重点: 完成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理清事情的发生经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其中的一位,他就是爱国将领邓世昌(课件展示邓世昌头像),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5爱国将领邓世昌) 二、初读感知

1.课后生字词正音 师: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那么老师现在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字词的预习情况。(课件展示课后生字词,整页出示)请同学们迅速练习读一读。 生快速练读,(课件一页一词)老师找一组同学开火车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好。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两遍,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关于邓世昌的什么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能概括地说一说“课文讲了关于邓世昌的什么事?” (如果学生概括的不准确,师:你说得不错谁能再说说……) 师:你说得很准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啊,你是这样知道到的,那就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吧。(课件出示)生读。 师:很好,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读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我们就知道了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这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好方法。 三、品读、理解课文 1.通过理解“慷慨激昂”品读课文。 (1)找到重点句,理解慷慨激昂。

庆余年人物关系图

一、人物介绍 范闲: 尚书范建的养子,前朝遗孤,叶轻眉与庆帝的儿子,外形俊美,喜怒不形于色,深藏绝世神功,重情重义,在功成名就之后归隐江南。 庆余年人物关系图:林婉儿人物角色介绍 宰相之女,范闲的正夫人。性格活泼灵动,因与范闲结缘于一只鸡腿而有“鸡腿姑娘”的绰号。 庆余年人物关系图:庆帝人物角色介绍 天下四大宗师之一,范闲的生父,他善于隐忍,心中装有天下统一。 庆余年人物关系图:陈萍萍人物角色介绍 监察院院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善谋划而有魄力。他表面狠辣无情,实则犹有温情,尤其是对范闲而言,他“化作青烟点明灯”,不遗余力地培养范闲。他早年因捉拿北齐谍枭肖恩而废了双腿,只能借助轮椅行走。 二、庆余年主要人物命运结局剧透 《庆余年》小说中庆帝最终死于五竹眼睛放出的镭射线。五竹是叶轻眉生前的仆人,也是叶轻眉穿越时带过去的机器人。主人公范闲与妻子林婉儿隐居山林。长公主、二皇子,太子等人因刺杀庆帝失败自杀身亡。

小说《庆余年》是一部被架空历史的长篇小说,没有真实的历史背景,所以里面的人物也是作者猫腻虚构出来的。小说讲述了叫范闲的年轻人为了找出杀害母亲的幕后凶手,深入皇宫与各个党派之间斗智斗勇,最后发现庆帝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小说中的人物结局与电视上出入不大,除了庆帝的结局,基本都符合小说的剧情。将范闲的一生贯穿在整个小说,把庆国的几十年风雨描绘出来。最终庆帝被杀之后三皇子登上皇位,三皇子成为最后赢家。 庆余年人物实力等级介绍 第一五竹,五大人(他排第一没有什么可解释的,看过庆余年就了解他的水准及杀手锏了,庆帝在最后对他的评价是:老五天下第一杀神,庆帝出宫仅三次,不是因为政绩太忙,而是怕一些威胁他的人或物,即便在范闲单枪匹马入宫刺杀他老子,庆帝仍然留有后手,他所警惕的有二,箱子、五竹。书中阐述了以上事实) 第二庆帝,范闲他老子(大家的看法有些不一致,有些认为他排老二再合适不过,有些认为同为宗师,无意单独把他拉出来。我不敢主观评断,宗师是否分先后,但书中多次,至少我记得两次描述的一个事实,天下四大宗师,猫腻把庆帝与剩下三位做了个对比,一次是在大东山上阴苦何,四顾剑。宗师不是单单的武夫,之所以能进入宗师之列,其不可不谓大智慧,只是庆帝更善于隐忍玩阴谋,因为他心中装有天下统一大致向,也有人说坐在什么位置上,就用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不反对这句话。显然在这一点,其他三位略逊。再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番小湖与汪洋大海怎么比都是后者更为广一些,这可是猫腻书中所写的,不记得的就翻阅一下喽) 第三四顾剑,东夷城守护了半辈子的老人(这位可敬的疯子不可不为四位宗师中对剑最为痴迷的傻子,大东山一战刺出的那一剑即便是流云散手的叶流云也甘败下风,相信庆帝也会如此,只是只可刺出这一剑,一辈子只能刺出的一剑,无坚不摧,顾前不顾后,顾左不顾右,

王尔德《温夫人的扇子》中女性的道德观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彼得潘》中彼得潘形象分析 2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3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4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 5 中医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过去与现在 6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7 美国宗教文化及价值观在其外交政策中的体现 8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9 《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白之语用学分析 10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1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 12 从语言角度分析面子理论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13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 14 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分析 15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16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 17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18 浅析中英恭维语 19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20 英汉新闻语篇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21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22 模糊语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用研究 23 《白噪音》的后现代特色 24 《水浒传》两个英译本中称谓语的翻译对比研究 25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26 克莱夫?斯坦普斯?路易斯对《圣经》寓言的应用及意义研究——以《纳尼亚传奇》为例 27 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28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 29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 30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31 分析《玫瑰色茶杯》中的女性主义 32 A Study of Mark Twain’s Rhetorical Devices: Irony and Humor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33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英译汉语菜名中的应用 34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35 从功能对等理论来看委婉语翻译 36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37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 38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9 论《双城记》中的批判现实主义 40 Existentialism in Pride and Prejudice 41 《太阳照样升起》内外的迷惘一代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海军将领邓世昌》教学设计 盘县板桥小学 张定华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学会用旁批的方法学习课文。 【教学准备】 1.课件,《甲午风云》片段。独立的句子、词组。 2.预习课文。课前把课文读熟,标段。 【教学重点】 学习批读课文;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批注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影片,希望同学们仔细地看,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播放影片《甲午风云》片断 师:这影片主要讲了什么事件?你看到了谁? 师:想要更深地了解邓世昌,那么请跟我一起走进《海军将领邓世昌》。 2.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师:那就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结合预习学会本课生字、生词。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邓世昌。 出示自读要求 出示生字词,抽查认读。 师: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又怎么理解呢?待会儿我们再来理解它。同学们读了课文,知道这是什么战争?这次战争中邓世昌有着怎样的表现?请你找出具体描写海战经过的段落。 三、品读理解 1.理解第3段。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场海战中去,请你朗读第3段,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读。 师:想象画面和声音,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想不想去感受一下这硝烟滚滚的战场? 师:(播放充满枪炮声的音乐。)出示句子。

战斗打响后…… 师:如果你就在这个战场上,在这个反抗侵略者的战场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那你觉得此时的邓世昌是个怎样的人呢? 师: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用声音让我真的感受到了邓世昌的勇敢,战斗的激烈。带着我们刚才的理解再来读一读。 2.理解第4~6段。 师:战斗才刚开始,邓世昌就表现出了他的勇猛善战、顽强。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识的人。我们继续到战场上去寻找邓世昌。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旁批阅读4~5段看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师:来说说你又感受到邓世昌的什么精神?从哪儿感受到的? 重点指导一:通过描写邓世昌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或词语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师:寻找邓世昌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或词语。先说说描写邓世昌神态的词语。 师:“怒”字又是什么意思? 师:“怒视”呢? 师:他的眼中发出仇恨的目光,你从这个动作能感受到什么? 师:是啊,面对这些占我国土、杀我同胞的侵略者们,怎能不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