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以生为本“三化”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校本研修为支撑,以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切实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核心,以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机制创建为突破口,努力打造踏实、高效、灵动的课堂,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二、落实六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中自己体验、思考、总结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

2、民主性原则。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客观认识学生的差异,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3、合作性原则。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要加强合作交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共同的施教方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4、创造性原则。教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5、灵活操作、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备课和施教过程中,总体把握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但又要体现教师个性化特点和专长,从实际出发,灵活实施,讲求实效。

6、导学练相结合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为指导进行独立或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案中提供的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原理并能得到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导、学、练各环节紧密结合,形成整体。

三、关注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转变思想,摆正角色,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先教后学,以学定教”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其次,课堂结构简洁明了、清晰自然,体现各学科特点。教师精心组织、精当点拨、精细管理,学生积极参与、充满自信,课堂自主高效。

第三,完善学案编制,发挥学案的引领作用。教师要提前发给学生学案,引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完成学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做到“先做后学”。

第四,加强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学生在经历自主学习后,有些障碍或自己不敢肯定的内容,课上教师先安排小组内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然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发挥学生“小导师”的作用,实现兵教兵;再有不懂的问题或想不到的问题才由教师解决。

四、注意解决几个问题

1、坚持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习惯了教师的讲授和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因此,要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坚持不懈的组织、指导学生自学,使其逐步从依赖中走出来,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相信:堂堂抓、科科抓、人人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必将养成,自学能力必将提高。

2、坚持学困生的帮扶。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应该拿出更多精力来指导、鼓励个别学困生的学习,用有效的方法指导他们,用教师的关爱打动他们,用一次一次的成功激励他们,这是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生本教育课堂中能够逐步实现的。

3、坚持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但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导致学生不能认真阅读教材、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在学生阅读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督促、多指导,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批注。

五、实施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实验工作指导小组。

2、巩固实验班级、实验教师

我校在上学年度确立三年级、六年级为实验班级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继续跟踪研究。

3、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落实生本教育理论,借以调整教学思路,逐步改善教学风格、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形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崭新的教学风貌。

4、强力推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落实备、讲、辅、改等教学环节,使精细化的教学行为固化为每位教师的工作习惯。

5、学校选派在实验中表现积极、素质较高的教师再次外出学习,与青龙一小建立联谊校,实验教师和一小教师结对子,学习并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研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领悟其精髓。

6、以“同课异构”的方式,把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放在一起对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7、通过传、帮、带,大多数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生本教育的形式,班主任将生本的理念落实到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

六、主要教学模式

(一)通用模式

(1)、新授课教学基本模式探索

3)、讲评课教学基

本模式探索

二)学Array案导学模式

1、教师提出

自学的要求

教师对

学案的设

计,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学案,以便控制学习总量,使学生明确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②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④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学生自学教材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

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

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3.讨论交流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精讲释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精讲应具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再次,精讲应具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提出的具有独创性的问题给予表扬,而比较幼稚的问题不应讥笑、挖苦,以保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5.练习巩固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三)自学引导当堂达标模式

1、示标导学阶段:

(1)教师积极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可以凝聚学生注意力,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趣。但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2)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标准,把握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准确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具体要求,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学习目标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能太长,更不能笼统模糊。

(3)学生自学前教师要进行“自学指导”,做到“三个明确”:

a.明确自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b.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c.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2、自学解疑阶段

(1)“自学”不是“自由学习”,是带着具体任务或问题去学习,主动地、有兴致、有选择、有重点的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整个自学过程中,学生应当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自主构建较系统的知识结构。

(2)“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合伙学习”,是带着任务去学习,要求具体,任务明确,分工细致,人人有活干,并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任务。避免有部分人在看,另一部分人在干的局面。此环节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参与各小组研讨,并及时对各组学习情况做出激励性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全部过程要突出“互助”效果,教师要发挥组织职能作用,从实质上形成课堂上有十几个“教师”在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3)教师的精讲释疑要做到“三个明确”:

a.明确释疑的内容。释疑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和交流学习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坚决不教。

b.明确释疑的方式。即“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c.明确释疑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说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求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免学生走弯路。

3、探究提升阶段

(1)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促进优秀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2)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后,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学会认真聆听别人意见和建议。

(3)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板书,供点拨时用。

(4)“总结提升”既要将本节所学的主要知识、基本技巧、解题规律、注意事项等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肯定成绩,矫正错误。

4、当堂达标阶段

(1)达标检测题要适量、适度,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2)达标题要像考试那样定时、独立完成。

(3)及时评价反馈。检测后,立即出示答案,学生交换评卷,然后举手统计。

(4)对后进生的评价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落实自主学习理念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Word版

落实自主学习理念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和平中学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实验的几点做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和平中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到我校指导和交流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新课程改革实施了这么多年,我们虽然一直坚持教研教改,但效果一直不好。教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抵触,厌学、辍学现象仍很严重。为了改变现状,更好的改善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体局的领导适时的在我县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进而改变我县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推进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今天我把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实验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行做一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教学案一体化”实施达成共识。 1、培训------让我们喜出望外。 2010年4月,我校聘请杜局长为全体教师解读了关于“教学案一体化”实施的整个流程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会后,校领导带领广大教师又重新学习关于“教学案一体化”指导意见,每位老师认真记录学习笔记,解读分析其中的关键词,深刻领会其中的主旨。经过学习,教师们发现“教学案一体化”正是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它把老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融为一体,目标定位在“提高课堂质量”上。 2、引领-----让我们茅塞顿开。 自去年年底至今,教体局和教研室的领导及专家多次来我校指导“教学案一体化”工作,他们通过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的实验课堂教学的深入听课,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我校在“教学案一体化”实施上的不足,对我校的“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努力方向。 经过他们的亲自指导,我们的教师真切的感到“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确实能让每一个孩子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起点------------处理加工教材的过程中就做到“目中有人”,不仅关注自己如何教,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有了可能,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了可能。 教研室的教研员,为了让我校的教师进步更快,连续一周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从初备问题、集体讨论、学案形成、学案抽批、个性化教案的形成等一系列环节,全程跟踪,我们的老师很快就做到了“形似”,每位老师都觉得“教学案一体化”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

物理生态课堂的构建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 不但要注重物理知识技能的形成,也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物理教学不但要注重物理问题的解决,也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如在实行《机械效率》的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知道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使学生体会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道提升机械效率的实际意义和方法,有合理改进机械、提升效率的意识,从而增强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责任感。 1、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最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所以物理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理解物理规律,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构建初中物理生态课堂,就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新知搭设台阶。 如在《内能》的教学中,通过比较炒菜和腌菜时盐熔化的快慢,了解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在《杠杆》的教学中,展示杆秤,提出为什么“小小秤砣压千金”,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在杆秤中的应用;在《惯性》的教学中,出示图片,为什么汽车的后窗贴有“请保持车距”的标志?知道惯性在生活中的利与弊。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学生容易感知的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共7篇)

篇一: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建构反思 这次听专家幸兴所做报告受益匪浅,帮我们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困惑。对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有了规划思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自主与合作是我们实现高效的两个途径。笔者认为: 教学中的高效不仅来自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研究,也来自于对课堂流程、课堂环节操作方法与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 知识学习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独立学习(预习)→组内合作学习(讨论)→班内合作学习(展示)→巩固消化、反馈、检测 具体细化:(可能的指导、点拨、讲解)→预习(尝试)→预习检测(学困调查、学困呈现或错误呈现)→讨论(帮扶、组内问题解决)→展示准备→展示、质疑、补充、点拨与拓展→学困消化与反馈检测。 自主学习需要引领,利用导学案是较务实的方法,导学稿案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而不是教师教学的教案。《导学案》是多位专业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果,也称为一次备课的成果,考虑了学生基础不同层次的学校,提供给各个基础层次学生使用。但是每一个层次的学校或者班级,要适当的选择使用《导学案》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课堂环节操作方法注重六个核心要素1)突出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强调学生的先学:先学后教、先学后交流。3)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合作交流的最重要载体是小组建设。4)以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课堂流程的基本组合要素,以课常流程引领导学稿的编写。 5)运用形成性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6)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能否成功,与新学生能否养成好习惯有关,首先规范学生习惯,学生学习规范、行为等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通过制定班规进行养成教育:告知——做到——习惯。 课堂操作手段选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合作的前提是合作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设置,一些有益合作的尝试: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尤其是利用小组管理进行学习管理:如利用小组的学困收集、学习清单管理、利用小组的小组讨论与小组帮扶。 高效课堂的流程: 1.独学:规定学习时间,3-5分钟,全班必须安静,不能讨论,有利于独立思考,老师指令,全班统一行动。 2.对学:(1)组内结对,对子握手三下,意思同意结对,互相帮助。(2)规定对学的时间:3-5分钟(3)规定对学方法:每组第一排同学起立,把自己写的内容告诉第二排,讲完了坐下;第二排同学起立,说出听到的内容,并做简单评价,然后讲出自己的答案或见解;站起来讲话,说完话坐下;(4)全班统一行动,便于教师控场 3.小组交流:可分为3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流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 4.有效展示展示学习的组织培训是关键。培训组长和学科长,再由他们分头培训组员。组内要分工明确,中等生展讲,潜能生读题,优秀生补充,其他同学和老师倾听补充、质疑,力争让每个人都置身于学习之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分别进行展示形式、内容、礼仪的培训,组织小组长观摩学习,开展多种展示形式培训如组内展示、组间展示、班级内展示等

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李炳亭 我要批判那些带引号的“高效课堂”,因为它们正以扑朔迷离的各种幻象,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披着高效课堂的外衣,大兴应试教育的“妖风”。李鬼太多了,自然就会坏了李逵的好名声,并且蛊惑迷乱着课改,引领着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从此远离真正的教育本质而舍本逐末,那么南辕北辙的教育越发变得不太正经,遭人厌恶。 我当然一直在为了课改而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不改就没有出路。基于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诊断,我们认为教育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或者换个说法,教育患了“课堂并发症”,揪住了课堂、解决了课堂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和找准了支点,便能撬动整个地球说法差不多。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改首先是为了让孩子们“不跳楼”。而救救孩子也其实没有多么的高难度,只要去想办法“改变学习状态”,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引发学生精神状态、发展状态的改变。一旦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找到感觉、获得尊重、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我想跳楼的几率一定会降低。如果这一代学生有希望,那么我们的未来才真正有希望,不是说孩子就是未来吗?而那些加引号的课改,不以解脱和改变学生的“状态”为要旨,反而越发加剧着学生的厌学甚至厌世情绪,“变形”的应试教育正日益危害着我们的教育,如果任由它们存在而不去戳破甚至“打假”,那么教育就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仍然会有更多的孩子会继续从教学楼上跳下去!即使今天不跳楼,可后天呢,即便不自杀,可杀别人呢? 因此,课改是在“放生”,这是一份有良知的、关于“人”的事业。 有人说我们是在重新解构中国教育,那么这种“重构”也是循着新课改理念进行的。什么叫重构?如果教育回到一个“人”字上就被叫做“颠覆”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曾经的教育实在是离人太远! 如果你觉得旧城改造不错,那也应该接受教育的“重构”才对。 高效课堂有“四维目标”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初中物理绿色课堂的构建

初中物理绿色课堂的构建 绿色,象征着生机、繁茂和永恒;新一轮课改呼唤着这种绿色的课堂。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绿色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绿色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绿色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绿色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构建一定要学生人人参与,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 一、“分层次+多元评价”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学习 学会合作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而评价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采用无分数等级评价,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及单元检测情况,对学生按A、B、C、D进行等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避免了用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对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打击,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传统教学评价因为评价主体单一(只有教师评价),评价标准统一(全班学生按一个标准,不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传统评价不能有效的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自主+合作”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就是学习——依靠学生自己学习,终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一大要务。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想使受教育者大大提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全面提高综合技能的环境和氛围。 我们看到应试教育把未来人才的培养定位于对知识的掌握上,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这样,分数就成了唯一标准,成为教学所追求的唯一目标。很显然,这一评价标准存在很多问题:如重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忽视对学习品质的评价;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获取知识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共性的评价,忽视对个性发展的评价。这一评价的过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要求,开展对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已经成为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课题。

关于高效课堂的界定

关于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教学的“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高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三、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话语要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听全面;教学手段要先进适合,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易记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快。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效课堂注意点 实施高效效课堂教学研究,我们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具体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是教师要有为服务学生发展的“对象”意识,教学不能“唱独脚戏”,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是关注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意识与效益观念,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 四是关注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不间断的测量和评估。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成绩。 五是关注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六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要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使教育质量得到持续发展。最终我们要追求“时间+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的建构 第一步:构建理念,“先学后教”。实验教师要构建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理念,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要大胆地树立“退居二线”、服务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做到“倒空传统教学的瓶子”,“装满有效教学的瓶子”。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有效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3篇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正确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目标任务 1、把我校建设成榆林市高效课堂领跑学校,具有很强的示范水平。 2、使高效课堂常态化,各学科能均衡发展,开课率为100%。 3、用“学本”理念指导教学,实现“用模式”而“不唯模式”。 4、建设一定规模的课改标兵,能承担示范教学人数达到三分之二。 5、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连年荣获全县教学质量优秀学校。 6、形成独特的高效课堂文化,实行和谐、民主、规范、高效。 7、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以高效课堂助推学校发展,形成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三、保障措施 1、重视“再培训”工作。做好教师、小组长、家长的培训工作。每学期五次教师层面的培训,一次家长、小组长培训。 2、形成激励机制。每学期认定一批课改标兵,表彰一次优秀小组及小组长,建立优秀小组风采展。 3、重视小组文化建设。各小组由亮丽的组名,振奋人心的组训,有意识安排小组间的竞赛,形成富有凝聚力的合作小组。 4、加大常态教研管理。实行人人公开课制度、书面评课制度、中心发言人制度、教研会考勤制度、校本研修学分认定制度。 5、建立研究共同体。将教师分为10个研究共同体,集体备课、磨课、说课、评课,提高研讨实效。

6、实效年级教学视导。分年级进行教学视导,确定首席评课人,形成评课材料,进行集体研讨。 7、开展示范课活动。每学期初,按照“先磨后上”的办法,安排课改标兵上示范课,以精品课引领教学改革。 8、积极承担上级高效课堂的示范、调研任务,以任务助推高效课堂的快速推进。 9、成立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校级领导为课改领导小组,有序领导和服务与高效课堂的推进。 10、确定明确的时间表。一年内新模式开课率达到100%,二年内达到县内示范水平,三年内在榆林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任务,着力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总体目标 1、以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的身上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生命状态。 2、关注课堂教学效益。坚持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注重学生的自学,对学和群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学习,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实现让所有学生都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都能学得好,都能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奠基。 三、高效课堂实施内容 1、构建“五步导学”课堂模式。(1)目标导学: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学目标和提纲,参考自学方法指导,重点自学重点和难点内容,不必求全;(3)问题探究:围绕问题小组内对学或群学,交流自学成果,梳理章节内容知识链,合作探究自学疑难点,教师适时点评;(4)反馈提升: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学成果,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以生为本“三化”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校本研修为支撑,以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切实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核心,以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机制创建为突破口,努力打造踏实、高效、灵动的课堂,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大面积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二、落实六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中自己体验、思考、总结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 2、民主性原则。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客观认识学生的差异,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3、合作性原则。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要加强合作交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共同的施教方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4、创造性原则。教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5、灵活操作、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备课和施教过程中,总体把握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但又要体现教师个性化特点和专长,从实际出发,灵活实施,讲求实效。 6、导学练相结合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为指导进行独立或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案中提供的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原理并能得到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导、学、练各环节紧密结合,形成整体。

高效课堂的六个特征

高效课堂的六个特征 高效课堂教学具有两个分析层次:从表面层次来看,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从较深层次来看,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课堂教学集各种要素于一体。由于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就其共性而言,高效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六个特征:一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由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含义丰富,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设计、安排与侧重,也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存在多样性,并非千人一面的“样本课堂”。 二是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教授认为,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四点基本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是学生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当细化,具体到认知领域、情感态度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要达到的各项要求;二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明确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当达到的标准,要按学生的能力、特长等分设不同的要求。 三是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中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而且在各学科系统的知识中往往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统帅全局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讲清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 四是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高效课堂教学要将过去的“教而获知”的过程转变为“学而获知”的过程,其切入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学者庞国维所说,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可见,无论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只要能产生学的冲动,能围绕学习目标积极地投入、认真地参与、紧张地思维,就达到了高效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五是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课堂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它是由师生的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心理定势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课堂气氛可以划分为积极、消极、对抗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对学生无声的教育,它能够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只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积极的课堂气氛主要体现为开

高效课堂标准

小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一、从教学思想上评价: 是否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突出素质教育精神,体现思想道德培养,寓素质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着眼于每一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坚持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把情感、激励、竞争带进课堂。 二、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 1、教学氛围: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大胆尝试、乐于合作。 2、学习兴趣: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3、学习自信心:能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4、情感态度:学生能否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师生情感领域是否融通。 (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及内容设定:能否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用恰当的方法策略突破难点,教授内容正确科学;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具有创造性的整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和练习的难易适宜。 2.教学手段:能否根据教学活动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或继承简便、实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如实物、挂图、录音机或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 3.教学方法:能否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语言实践的情境及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

是否能维持学生的注重和兴趣;是否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否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否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具体方面: (1)能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时,是否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所提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2)能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3)能否体现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多背少析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力求做到没经过学生的认真自学,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的困惑点和障碍点,不讲解,不解惑。在这一环节中注重理规律、理思路、理方法。结合语言学科特点,联系现实生活,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4. 课堂调控:能否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有效教学活动(如:讨论,竞赛,表演等)并对课堂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能发现、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师生相长。 5.过程评价:能否采用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通过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 6.教师素养:教师具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规范、凝练,书写端正,教态亲切端庄,有感染力,多媒体使用恰当,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日

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如何用新课程理念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14-10-30T09:19:01.5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8月总第158期供稿作者:李成贵 [导读]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 李成贵甘肃省高台县巷道中心小学734300 新课程引领教学理念的更新,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与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我拿出一瓶同学们常喝的早餐奶问学生:“这种早餐奶的标签写道奶与纯净水的比是7:3,请同学们讨论一下‘7:3’说明了什么?”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趁机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工厂要配制这样的早餐奶1000升,需要奶和纯净水各多少升呢?”学生们的情绪更高涨了。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对学生的诸多解题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我指出今天学习的新的解题方法——按比例分配,顺利进入教学。这样的教学,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参与,带着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式学习,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同学们情绪高涨,思路各异,有的小组竟然用了五、六种画圆的方法,如用圆规画圆;把圆形物体放在本上沿着它的边画圆,用绳子和铅笔画圆;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圆等等。在用绳子和铅笔画圆时,中间的学生按住绳子,其余同学用接力的方法把圆完整,还有的转不动笔就干脆转本子。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点燃课堂趣味亮点 新课程要求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我们用flash设计一些新颖动画课件,演绎引领做角、玩角、变角等一系列递进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对动画的观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了认识动态的角,并在这个动态变化中体会、理解、认识了广义的角。在此基础上课件再出示两个一样大的角(角1的边长一些,角2的边短一些),让学生猜想这两个角的大小。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的说角1大,有的说一样大。然后,教师课件演示把两个角移动在一起正好重合。这就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画面清晰,直观动感,趣味横生,学生看得仔细,想得认真,既获得了正确、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挖掘教材生活因素,重视数学实际应用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识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强调“数学应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生活因素,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把数学内容与数学现实联系起来,给学习材料以丰富的现实背景。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把应用的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增进对数学的理解,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可以从生活中的“付整找零”问题展开:买一双运动鞋要96元,你该怎样付钱?文具店里的数学作业本每捆50本,王老师要买196本,如果你是售货员,你会怎样拿货?学生会很快就回答:买运动鞋时,付1张100元的人民币,找回4元;拿作业本时,先拿4捆(200本),再抽回4本。这时,教师再出示例题:“176+96和966-194,怎样算简便?”根据刚才“付整找零”问题学生自悟出“176+96=276+100-4=372、966-194=966-200+6=772”的简便算法。 总之,要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深谙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朴实一点,教学方式灵巧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个个“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在快乐轻松中主动学习数学。

初中物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课堂构建策略浅析

初中物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课堂构建策略 浅析 摘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整节课不管是讲授、探究还是评价,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老师仅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领导者。 关键词:初中物理;主体地位;情感教育;评价体系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以生为本理念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和自主建构中突破教学难点。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下,学生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我们要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课堂上鼓励他们提问发言,允许他们交流讨论,给他们机会发表不同的观点或表达某种见解,让课堂成为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乐园,最后教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

答疑解惑。整个过程,教师仅仅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领导者。 二、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结合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关注的问题为素材,巧妙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主动地提出疑问,进而解决疑问。如,学到重力时,向学生提问:物体不受重力作用时,水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吗?“神舟十号”中的宇航员王亚平是怎样喝水的?学到声现象时,向学生提问:月球上可以像地球上一样开露天演唱会吗?这样一提问,好比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程倡导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引路人的作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及解决问题。例如,在压强教学中提出“压强的作用效果是否和受力面积有关”的问题,可提供两幅照片请学生观察:一幅是有一成人穿着棉靴在厚厚的雪地里行走;另外一幅是索契冬奥会上运动员踩着宽宽的滑雪板在比赛。他们的体重差不多,但穿着棉靴的成人的脚陷入雪中,踩滑雪板的运动员只在其后留下浅显的滑板痕迹,针对此情境引导:(1)两人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讲座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高效课堂理念的最佳呈现。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很好地解决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 一、“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一步: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导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2.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拨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 对学生的要求: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 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等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

小学高效课堂的特点

小学高效课堂的特点 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 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由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含 义丰富,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设计、安排与侧重,也正 因为如此,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存在多样性,并非千人一面的“样本 课堂”。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华东 师范大学的崔允教授认为,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四点基本要求: 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 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 依据是学生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当细化,具体到认知领域、 情感态度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要达到的各项要求;二是课堂教学目 标应当明确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当达到的标准,要按学生的能力、特 长等分设不同的要求。 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 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中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而且在各学科系统的知识中往往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统 帅全局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 重点,集中力量讲清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 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 高效课堂教学要将过去的“教而获知”的过程转变为“学而获知”的过程,其切入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 发表时间:2019-01-03T16:17:43.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作者:肖兰 [导读] 摘要:当前的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包括工作、学习与研究三大方面。 汉口学院湖北武汉 430212 摘要:当前的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包括工作、学习与研究三大方面。基于传统教学过于刻板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这三种能力的提升。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其具有增强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多种优势。本文就以大学物理为例,对此种学习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 引言: 大学物理教学范围较广,涉及大量的实验,因此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而是应当与科学研究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探索与研究的意识及思维,并具备研究的能力,在研究中享受乐趣,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就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加以实现,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概述 大学物理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涵盖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并且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加以验证,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使其成为真正具有价值的实践产品。在学习这门学科时,要求学生不断进行探索,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构建知识体系创造出新的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此种能力,从而实现探索到创新的转变。此外,大学物理不仅需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化的思想与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1]。但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显然无法达成这样的目标,因此需要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具有探究性、自主性、开放性及强调学习过程、重视思维方式等优点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学会深入剖析物理现象,独立设计并开展实验,从中寻找解题原理与方式。 二、模式的构建 (一)要点 为了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在将其应到大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项要点。第一,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发挥自身的独立性,主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而教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主导作用,负责课题的安排及组织,给予学生适当点拨。第二,此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但必须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因此教师在安排课题时应考虑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确保课题内容及研究目标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符,从而实现知识的连续性教学。第三,对于物理学习来说,学生除了需要独立解决问题之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与同学加强沟通。学习别人的思维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友好进行人际交往,促使团队协作效果更佳。第四,教学模式的转变让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关心,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且应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多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将激励原则落到实处。 (二)研究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而非研究,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构建此种教学模式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 问题的提出是学习的初始环节,具有驱动学生学习的作用,促使整个学习过程以问题为中心有序开展,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在具体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不应由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完成,而是应当由双方共同创设,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可行性与价值性。具体来说,问题应具有一定难度,可激发学生的挑战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又能使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概念相关联,促使学生进行不同知识间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2]。并且问题应尽量与生活经验相关,体现问题的实用性。在具体选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确定好选题范围,学生可在特定范围内调动知识储备,并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负责解答学生的疑惑并给予学生指导,组织课题小组,最终确定题目。此外,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研究过程中所必须的实验器材,并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物理学习所需的研究方法。该阶段有利于学生目的图式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内心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 2.实践体验 该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搜集与处理信息,可检索图书、报刊等资料,养成主动思维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多加指导学生,原因在于部分学生由于经验缺失或对外界信息了解较少,导致其在获取资料时方法不当,难以实现信息的高效筛选,并且无法鉴别具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教师应提供资料获取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节约时间。该阶段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策略,因此学生应加以重视。 3.表达和交流 前一阶段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研究所需信息的收集,该阶段则需完成问题的评估及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并且该环节学生以小组交流探讨为主。学生需要表达自身的想法,展示各类资料及开题报告等记录,分享自身的经验与体会。其他组员可提出质疑,发表见解,引导研究者往更深层次及更多方向思考,增强其成果的延展性,有利于学生完善自身不足之处。此外,在该阶段还应将知识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既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又能帮助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顺利完成知识的巩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反思与反馈 问题解决之后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即学生需要进行提炼和升华,延伸到类似问题的解决中,总结方法,丰富自身经验。并进行自我反思,回顾问题解决的各个环节,同时也可评价他人。教师应在关键时候鼓励学生,点评重要环节,促使学生发现研究中的缺陷。同时,学生也应大胆质疑,因为这才是从事科学研究必须拥有的精神与和态度。 (三)构建策略 第一,良好的物理文化为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因此学校可定期邀请一些著名科学家来校做演讲报告,并举办物理创新大赛,也可在教学楼走廊中设置物理元素。第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多局限于教材中,即使借阅图书时也多为试题解答类,这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密切相关,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引入原始文献,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可在课后详细阅读;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的研究动态,顺利对接教材知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新能源、环保等科技热点,拓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