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ading List2007 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关系学 参考阅读书目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ading List2007 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关系学 参考阅读书目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ading List2007 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关系学 参考阅读书目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ading List2007 普林斯顿大学 国际关系学 参考阅读书目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ADING LIST

Princeton University

DEFINITIONS, APPROACHES, METHODS

Achen, Christopher. “When is a State with Bureaucratic Politics Representable as a Unitary Actor?”

(Unpublished paper, 1989).

Adler, Emanuel, Beverly Crawford and Jack Donnelly. Defining and Conceptualizing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Allison, Graham. “Conceptual Models and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3:3 (1969), 689-718.

Baldwin, David. Neoliberalism and Neore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Bendor, Jonathan and Thomas Hammond. “Rethinking Allison's Model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6:2 (1992), 301-322.

Brady, Henry E. and David Collier, eds. Rethinking Social Inquiry: Diverse Tools, Shared Standards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4).

Bueno de Mesquita, Bruce. “The Benefits of a Social Scientific Approach to Study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 Woods, ed., Explaining International Affairs Since 194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Conlisk, John. “Why Bounded Ration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4 (1996), 669-670.

Dessler, David. “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3:3 (1989), 441-473.

Doyle, Michael. Ways of War and Peace: Realism, Liberalism and Socialism (New York: Norton, 1997).

Elman, Colin and Miriam Elman. “How Not to be Lakatos Intolerant: Appraising Progress in I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6:2 (2002), 275-291.

Gaddis, John Lewis. “History,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Ngaire Woods, ed., Explain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ince 194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Geddes, Barbara. “How the Cases You Choose Affect the Answers You Get: Selection Bia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Stimson, ed., Political Analysis, vol. 2 (1990), 131-150.

George, Alexander L. and Andrew Bennett. Case Studi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MIT Press, 2005).

Hoffmann, Stanley. “An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Hoffmann, Janus and Minerva: Essays (Boulder: Westview, 1987 [1977]), 3-24.

Kahler, Miles. “Invest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fter 1945,” in

Doyle and Ikenberry, eds., New Think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Westview Press, 1997),

20-53.

Kahler, Miles. “Rational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4 (1998), 919-941.

King, Gary, Robert Keohane and Sidney Verba. Designing Social Inquiry: Scientific Inferenc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Lakatos, Imre. “Falsification and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mes,” in Lakatos and Musgrave, eds.,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91-196.

Lake, David and Robert Powell, eds. Strategic Choi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Lepgold, Joseph. “Is Anyone Listening: IR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Policy Relevance,”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3:1 (1998), 43-62.

Milner, Helen. “Rationalizing Politics: The Emerging Synthesis of International, American,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2 (1998), 759-786.

Powell, Robert.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he Neorealist-Neoliberal Debat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8 (Spring 1994), 313-344.

Powell, Robert. “Game Theo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Hobbesian Stylization,” in Katznelson and Milner, eds.,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2002)

Putnam, Robert. “Diplomacy and Domestic Politics: The Logic of Two-Level Ga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2:3 (1988), 427-460.

Signorino, Curtis. “Strategic Interaction 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3 (1999), 279-297.

Sprinz, Detlef and Yael Wolinsky, eds. Models, Numbers, and Cases: Methods for Study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4).

REALISM & NEOREALISM (& CRITICS)

Baldwin, David. "Power Analysis in World Politics: New Trends versus Old Tendencies," World Politics

31 (1979), pp. 161-94.

Buzan, Barry, Charles Jones and Richard Little. The Logic of Anarchy: Neorealism to Structural Real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Carr, E. H.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London: Macmillan, 1946).

Jervis, Robert. “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30:2 (1978), 167-214.

Jervis, Robert. “Realism, Game Theory, and Cooperation,” World Politics 40 (1988), 317-349.

Kennan, George F. American Diplomac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Keohane, Robert.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Legro, Jeffrey and Andrew Moravcsik. “Is Anybody Still a Realis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4:2 (1999), 5-55.

Mearsheimer, John.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Norton, 2001).

Morgenthau, Hans.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Knopf, 1960).

Rose, Gideon.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World Politics 51:1 (1998).

Schroeder, Paul. “Historical Reality versus Neore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 (Summer 1994), 108-148.

Singer, J. David. “The Level of Analysis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orld Politics 14:1 (October 1961), 89-92

Thucydides. The Peloponnesian War (New York: Norton, 1998).

Vasquez, John. “The Realist Paradigm and Degenerative versus Progressive Research Programs: An Appraisal of Neotraditional Research on Waltz's Balancing Proposi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1 (December 1997), 899-918, plus response by Waltz.

Waltz, Kenneth. Man, the State and War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Waltz, Kenneth.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79).

Wendt, Alexander. “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1 (Summer 1987), 35-73.

LIBERALISM & NEOLIBERALISM (& CRITICS)

Doyle, Michael. “Liberalism and World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0:4 (1986), 1151-1169.

Keohane, Robert.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Krasner, Stephen,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Mearsheimer, John.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3 (Winter 1994/95), 5-49.

Moravcsik, Andrew. “Taking Preferences Seriously: Lib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all 1997), 512-553.

CONSTRUCTIVISM AND THE ROLE OF IDEAS

Adler, Emanuel. “Seizing the Middle Ground: Constructivism in World Politic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3 (1997), 319-363.

Fearon, James and Alexander Wendt. “Rationalism v. Constructivism: A Skeptical View,”

in Carlesnaes, Risse and Simmons, eds.,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age, 2005).

Finnemore, Martha and Kathryn Sikkink. “International Norm Dynam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4 (1998), 887-917.

Haas, Mark. Ideological Origins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

Katzenstein, Peter,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Risse, Thomas. “Let's Argue: Communicative Action in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4:1 (2000), 1-39.

Ruggie, John. “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 Neo-Utilitarianism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 (Autumn 1998), 855-885.

Wendt, Alexander.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tate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 (Spring 1992), 391-425.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OTHER VIEWS

Beitz, Charles. Politic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v. ed., 1999).

Bull, Hedley.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Goldstein, Joshua. War and Gender: How Gender Shapes the War System and Vice Ver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Lenin, V. I. 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Edition).

Tickner, J. Ann. Gender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Achieving Global Secur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Walzer, Michael. Just and Unjust Wars: A Moral Argument with Historical Illustrations (Basic Books, 2000, 3rd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cemoglu, Daron, Simon Johnson and James Robinson. “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1:5 (2001), 1369-1401.

Alesina, Alberto and Dollar, David. “Who Gives Foreign Aid to Whom and Why?”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5 (2000), 33-63.

Bailey, Michael, Judith Goldstein and Barry Weingast. “The Institutional Roots of American Trade Policy,” World Politics (1997), 309-338.

Davis, Christina.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Issue Linkage: Building Support for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8:1 (2004), 153-169.

Dorussen, Han. “Heterogeneous Trade Interests and Conflict: What You Trade Matter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50:1 (2006), 87-107.

Farber, Henry and Joanne Gowa. “Common Interests or Common Po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s 59:2 (1997), 393-417.

Freeman, Richard. “People Flows in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2 (2006), 145-170.

Frieden, Jeffrey. “Invested Interests: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Economic Policies in a World of Global Fina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5:4 (1991), 425-451

Frieden, Jeffrey and Ronald Rogowski.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on National Policies: An Analytical Overview,” in Keohane and Milner, ed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Garrett, Geoffrey. Partisan Politics in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Gilpin, Robert.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Goldstein, Judith L., Douglas Rivers, and Michael Tomz. “Institutio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the GATT and the WTO on World Trad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1 (2007), 37- 67.

Gowa, Joanne. Allies, Adversari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Gowa, Joanne and Soo Yeon Kim. “An Exclusive Country Club: The Effects of the GATT on Trade, 1950-94,” World Politics 57, 4 (2000), 453-78.

Hafner-Burton, Emilie. “Trading Human Rights: How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 Influence Government Repress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9:3 (2005), 593-629.

Hirschman, Albert. National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 [1945]).

Hiscox, Michael. “The Magic Bullet? The RTAA,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3:4 (1999), 669-698.

Hiscox, Michael. "Commerce, Coalitions, and Factor Mobility: Evidence from Congressional Votes on Trade Legisl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6:3 (2002).

Katzenstein, Peter.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 Foreign Economic Policies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tate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8).

Krasner, Stephen. “State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World Politics 28:3 (1976), 317-347. Li, Quan and Adam Resnick. "Reversal of Fortunes: Democracy, Property Right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7:1 (2003), 175-214.

Maggi, Giovanni. “The Role of Multilateral Institution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1 (1999), 190-214.

Mansfield, Edward. Power, Trade and Wa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Mansfield, Edward and Brian M. Pollins, eds.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New Perspectives on an Enduring Debat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3).

Milner, Helen.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Normative and Positive Perspectives,”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3:4 (2005), 833-854.

Milner, Helen and David Yoffie. "Between Free Trade and Protection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3:2 (1989), 239-72.

Milner, Helen . “Trading Places: Industries for Free Trade,” World Politics (April 1988), 350-376.

Milgrom, Paul R., Douglass C. North, and Barry R. Weingast.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the Revival of Trade: The Law Merchant, Private Judges, and the Champagne Fairs,'' Economics and Politics 2:1 (1990), 1--23.

Mosley, Layna. Global Capital and National Governmen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Nelson, Douglas. “Endogenous Tariff Theory: A Critical Survey,”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2:3 (1988), 796-837.

O’Rourke, Kevin and Jeffrey Williamson. Globalization and History: The Evolution of a Nineteenth-Century Atlantic Econom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9), 1-117.

Reiter, Dani. “Learning, Realism, and Alliances: The Shadow of the Past,” World Politics (July 1994), 490-526.

Rodrik, Dani. “Understanding Economic Policy Refor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4 (1996), 9-

41.

Rogowski, Ronald. “Political Cleavages and Changing Exposure to Trad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1:4 (1987), 1121-1138.

Rogowski, Ronald. Commerce and Coalitions: How Trade Affects Domestic Political Alignmen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

Rose, Andrew. “Do We Really Know that the WTO Increases Trad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1 (2004), 94-118.

Simmons, Beth. Who Adjusts? Domestic Sources of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during the Interwar Ye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Steinberg, Richard. “In the shadow of law or power? Consensus-based bargaining and outcomes in the GATT/WT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6:2 (2002), 239-74.

Stone, Randall. Lending Credibility: The IMF and the Post-Communist Trans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Thacker, Strom. “The High Politics of IMF Lending,” World Politics 52:1 (1999), 38-75.

Vreeland, James. The IMF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SECURITY STUDIES

Bass, Gary Jonathan. Stay the Hand of Vengeance: The Politics of War Crimes Tribunal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Bearce, David, Kristen Flanagan and Katharine Floros. “Alliances, Internal Information, and Military Conflict among Member-Stat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0:3 (2006), 595-625.

Blainey, Geoffrey. The Causes of War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8, 3rd edition).

Brancati, Dawn. “Decentralization: Fueling the Fire of Dampening the Flames of Ethnic Conflict and Secession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0:3 (2006), 651-687.

Brodie, Bernard. Strategy in the Missile 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9).

Brooks, Stephen and William Wohlforth. “Hard Times for Soft Balan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0:1 (2005), 72-108.

Bueno de Mesquita, Bruce and David Lalman. War and Reas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Bueno de Mesquita, Bruce, James Morrow, Randolph Siverson, and Alastair Smith. “An Institutional Explanation of the Democratic Pea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3:4 (1999), 791-807.

Bueno de Mesquita, Ethan. “The Quality of Terror,”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9:3 (2005), 515-530.

Christensen, Thomas and Jack Snyder. “Chain Gangs and Passed Bucks: Predicting Alliance Patterns in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4 (1990), 137-168.

Chyba, Christopher. “Biological Security after September 11th,” Stanford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2 (2002), 12-15.

Deutsch, Karl and J. David Singer. “Multipolar Power Systems and International Stability,” World Politics 16:3 (1964), 390-406.

Doyle, Michael W. Empir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Fearon, James. “Domestic Political Audiences and the Escalation of International Dispu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8:3 (1994), 577-592.

Fearon, James. “Rationalist Explanations for Wa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9:3 (1995), 379-414. Fearon, James. “Domestic Politics, Foreign Policy, an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1 (1998), 289-313.

Fearon, James and David Laitin. “Ethnicity, Insurgency and Civil Wa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7:1 (2003), 75-90.

Finnemore, Martha. The Purpose of Intervention: Changing Beliefs about the Use of For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Gartzke, Erik. “War is in the Error Ter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3 (1999), 567-587.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Gourevitch, Peter. “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 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2:4 (1978), 881-912.

Gowa, Joanne. Ballots and Bullets: The Elusive Democratic Pea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Gullick, Edward. Europe's Classical Balance of Power (Norton, 1967).

Hoffman, Bruce. Inside Terroris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Howell, William and Jon Pevehouse. “Presidents, Congress, and the Use of For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9:1 (2005), 209-232.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Soldier and the State: The Theory and Politic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Belknap Press, 2005 [1964]).

Jacobs, Lawrence and Benjamin Page. “Who Influences U.S. Foreign Poli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9:1 (2005), 107-123.

Jervis, Robert.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Khong, Yuen Foong. Analogies at War: Korea, Munich, Dien Bien Phu, and the Vietnam Decisions of 1965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Kier, Elizabeth. Imagining War: French and British Military Doctrine Between the War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Kirshner, Jonathan. “Rationalist Explanations for War?” Security Studies 10:1 (2000), 143-150. Kissinger, Henry A. A World 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1822 (Houghton Mifflin, 1973).

Krasner, Stephen. Sovereignty: Organized Hypocri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Larson, Deborah Welch. Origins of Containment: A Psychological Explan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Leeds, Brett Ashley. “Alliance Reliability in Times of War: Explaining State Decisions to Violate Treati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7 (2003), 801-827.

Lyall, Jason. “Pocket Protests: Rhetorical Coercion and the Micropolitics of Collective Action in Semiauthoritarian Regimes,” World Politics 58:3 (2006), 378-412.

Mansfield, Edward and Jack Snyder.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Danger of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1 (1995), 5-38.

Morrow, James. “Arms versus Allies: Trade-offs in the Search fo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7:2 (1993), 207-233.

Morrow, James. “Alliances: Why Write Them Down?”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3 (2000), 63-

83.

Organiski, A.F.K. and Jacek Kugler. The War Ledg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Owen, John. “How Liberalism Produces Democratic Peac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2 (1994), 87-125. Pape, Robert. “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0:1 (2005), 7-45. Posen, Barry. The Sources of Military Doctrin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Powell, Robert. In the Shadow of Power: States and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Powell, Robert. “War as a Commitment Proble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0:1 (2006), 169-204. Ramsay, Kristopher. “Politics at the Water's Edge: Crisis Bargaining and Electoral Competit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48:4 (2004), 459-486.

Rosato, Stephen. “The Flawed Logic of the Democratic Peace Theor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7:4 (2003), 585-602.

Rosen, Stephen Peter. Societies and Military Power: India and Its Armi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Russett, Bruce.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Russett, Bruce and John Oneal. Triangulating Peace: Democracy,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New York: Norton, 2001).

Sagan, Scott. “Why Do States Build Nuclear Weapons? Three Models in Search of a Bomb,”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1 (1996).

Sagan, Scott and Kenneth N. Waltz.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 Debate Renewed (Norton, 2002).

Sageman, Marc. Understanding Terrorist Network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2004), ch. 4-5.

Sambanis, Nicholas. “Partition as a Solution to Ethnic War: An Empirical Critique of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World Politics 52 (2000), 437-483.

Schelling, Thomas. Arms and Influen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Schelling, Thomas.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Schultz, Kenneth. “Domestic Opposition and Signaling in International Cris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2:4 (1998), 829-844.

Schultz, Kenneth. Democracy and Coercive Diplom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Schultz, Kenneth A. and Barry R. Weingast. “The Democratic Advantag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Financial Power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7 (2003), 3-42.

Schweller, Randall. “Domestic Structure and Preventive War: Are Democracies More Pacific?” World Politics 44:2 (1992), 235-269.

Schweller, Randall. “Bandwagoning for Profit: Bring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 (1994), 72-107.

Shapiro, Jacob and David Siegel. “Underfunding in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51:2 (2007), 405-429.

Singh, Sonali and Christopher Way. “The Correlates of Nuclear Proliferation: A Quantitative Test,”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48:6 (2004), 859-885.

Snyder, Jack. Myths of Empire: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1).

Snyder, Jack and Edward Mansfield. Electing to Fight: Why Emerging Democracies Go to Wa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5).

Tannenwald, Nina. “Stigmatizing the Bomb: Origins of the Nuclear Taboo,”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9:4 (2005), 5-49.

Trachtenberg, Marc. History and Strate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chapter on WWI.

Valentino, Benjamin, Paul Huth and Sarah Croco. “Covenants without the Sword: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Protection of Civilians in Times of War,” World Politics 58:3 (2006), 339-377.

Van Evera, Stephen. “Offense, Defense and the Causes of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2 (1998).

Van Evera, Stephen. Causes of War: Power and the Roots of Conflict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Wagner, R. Harrison. “Peace, War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8:3 (1994), 593-607.

Wagner, R. Harrison. “Bargaining and War,”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44 (2000), 469-484.

Wagner, R. Harrison. War and the State: Rethinking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7), ch. 4-5.

Walt, Stephen. 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Walt, Stephen. “Revolution and War,” World Politics 44:3 (1992), 321-368.

Walt, Stephen. “Rigor or Rigor Mortis? Rational Choice and Security Studi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3:4 (1999), 4-48.

Walter, Barbara. “The Critical Barrier to Civil War Settle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1:3 (1997), 335-364.

Wohlforth, William. “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4:1 (1999), 5-41.

Zussman, Asaf and Noah Zussman. “Assassinations: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sraeli Counterterrorism Policy using Stock Market Data,”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2 (2006), 193-206.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 THEORIES OF COOPERATION

Abbott, Kenneth, Robert Keohane, Andrew Moravcsik, Anne-Marie Slaughter, and Duncan Snidal. “The Concept of Legal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4:3 (2000), 401-419.

Abbott, Kenneth and Duncan Snidal. “Hard and Soft Law i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4:3 (2000), 421-456.

Axelrod, Robert.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4).

Barnett, Michael and Martha Finnemore. “The Politics, Power, and Pathologie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3:4 (1999), 699-732.

Burley [Slaughter], Anne-Marie and Walter Mattli. “Europe Before the Court: A Political Theory of Leg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7:1 (1993), 41-76.

Chayes, Abram and Antonia Chayes. “On Complia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7:2 (1993), 175-206.

Downs, George, David Rocke and Peter Barsoom. “Is the Good News about Compliance Good News about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0:3 (1996), 379-406

Duncan Snidal. “Why States Act Through Form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42:1 (1998), 3-32.

Fearon, James. “Bargaining, Enforce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2 (Spring 1998), 269-306

Fortna, Virginia Page. “Scraps of paper? Agreements and the Durability of Pea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7:2 (2003), 337-372.

Garrett, Geoffrey and George Tsebelis.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Intergovernmentalism and Supranationalism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5:2 (2001), 357-390.

Gilligan, Michael. “Is Enforcement Necessary for Effectiveness? A Model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Regi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60:4 (2006), 935-967.

Goldstein, Judith and Robert Keohane, eds.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 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Haas, Peter. “Do Regimes Matter? Epistemic Communities and Mediterranean Pollution Contro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3:3 (Summer 1989), 377-404.

Ikenberry, John. After Victory: Institutions, Strategic Restraint, and the Rebuilding of Order After Major Wa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Johnston, Alastair Iain, "Treati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s Social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5: 4 (2001), 487-515.

Keck, Margaret and Kathryn Sikkink. Activists Beyond Borders: Advocacy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Keohane, Robert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Brown, 1989).

Keohane, Robert.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Koremenos, Barbara, Charles Lipson and Duncan Snidal. “The Rational Design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5:4 (2001), 761-800.

Krasner, Stephen,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Lane, Philip. “The Real Effects of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4 (2006), 47-66.

March, James and Johan Olsen. “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4 (1998), 943-969.

Martin, Lisa. “Interests, Power and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4 (1992), 765-792.

Martin, Lisa. Democratic Commitments: Legislatures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rtin, Lisa and Beth Simmons. “Theories and Empirical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2:4 (1998), 729-757.

Mercer, Jonathan. Reput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Milner, Helen. Interests, Institutions, and Information: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Moravcsik, Andrew. The Choice for Europe: Social Purpose and State Power from Messina to Maastricht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8).

Morrow, James. “Modeling the Form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8:3 (1994), 387-423.

Oye, Kenneth.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evehouse, Jon. “Democracy from the Outside-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Democratiz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6:3 (2002), 515-549.

Reus-Smit, Christian. “The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the Nature of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1:4 (1997), 555-589.

Rogowski, Ronald. “Institutions as Constraints on Strategic Choice,” in Lake and Powell, eds., Strategic Choic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Ruggie, John. “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s, 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m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Ord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6:2 (1982), 379-415.

Ruggie, John.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The Theory and Praxis of an Institutional For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Simmons, Beth. “International Law and State Behavior: Commitment and Compliance i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4 (2000), 819-835.

Voeten, Erik. “Outside Options and the Logic of Security Council Ac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5:4 (2001), 845-858.

Von Stein, Jana. “Do Treaties Constrain or Screen? Selection Bias and Treaty Complian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9:4 (2005), 611-622.

Wallander, Celeste A. “Institutional Assets and Adaptability: NATO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4:4 (2000), 705-35.

北京协和医院规章制度_新

协和医院 放射防护领导小组

协和医院 放射安全防护小组职责 1、制定医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放射防护(职业卫生防护)管理 办法、防护措施、应急预案。 2、对新建、扩建、改建大型放射性建设项目立项及新设备购买前的可行 性论证。 3、对从事放射(职业病危害)工作的人员资质、设备准入、环境影响、 工作场所防护设置、职业卫生防护、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4、承担放射性事故的应急专家指导任务。 5、对全院放射性防护(职业卫生防护)与安全进行督察。 6、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近期医院出现的有关放射防护(职业卫生 防护)的问题。 7、监督检查科室的防护工作及个人、场所、环境监测,按有关规定上报 防护监测数据或资料,并接受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8、负责组织科室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政府相关放射防护部门的 培训、考核,领取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9、定期检查科室放射源的安全管理情况。 10、对突发放射性污染差错事故,按国家相关应急处理预案规定现场指导 处理并立即上报。

协和医院 关于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管理规定 一、放射防护档案管理 1. 建立健全放射防护管理档案,包括《射线装置工作放射防护管理档案》、 《密封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放射防护管理档案》、《开放型放射性同位 素工作放射防护管理档案》。 2.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档案。 3.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档案。 4. 办理《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及《辐射安全许可证》。 5. 监督、检测资料齐全,建立历年放射卫生防护管理部门及环保部门的 监督、检测报告档案。 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管理 1. 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进入我院前,必须严格按照许可围及程序办 理相关手续。不许超许可围使用。购入放射性同位素必须提前一个月 由使用部门提出,认真填写放射性同位素购置申请表,详细填写放射 性同位素的品种、活度、用途等,经市环保局批准方可进入我院。购 置结束后,由医务处向属地公安机关进行备案。放射性同位素由非购 入方式进入我院,也必须按照上述程序办理登记、审批手续。未经批 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准私自订购、销售、转让、调拨、借用放射性同 位素。 2. 放射性同位素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执行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登记制度。 使用登记表至少保存三年。相关处室具体落实此项工作,防护领导小 组定期进行检查。 3.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部门应定期检测放射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水平,以 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 4. 辐射仪器监督源及豁免水平以下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日常管理由科主任 指定专人负责。 5. 闲置废旧放射性同位素及时退回厂家或城市废物库。退回前,实行集 中保管的原则,集中贮存在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室,由专人负责保管, 并严格执行使用登记制度,实行双人双锁安全管理措施。 6. 使用部门设专人经常检查射线装置和含源装置的监控系统、报警、连 锁安全装置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解决。使其处于正常工 作状态。 7.使用部门设专人对放射源、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

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开发项目 目录 一.需求分析 2 1.背景 3 2.功能需求 3 3.建设目标 3 二.项目计划 3 1.项目范围管理 3 2.人员配置计划 5 3. 项目实施计划 8 三.风险计划 13 1.风险识别,评估与风险规划 13 2.风险分析表 14 3.风险应对措施 16 一.需求分析 1.背景

信息技术推动者社会的进步,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其强大的功能已经被人们深刻认识,它已经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推广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IT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越发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步入信息化时代,有巨大的数据信息等待加工处理和传输, 这使得对数据的进一步掌控和利用显得尤为迫切。目的国内外的医疗部门正在积极地参加到这场变化中来。我国多家医院已经建立起医疗信息系统。该系统正在全国逐步推广。传统的病历模式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记载病历的新载体电子病历——电子病历也应运而生。 2.功能需求 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医院的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病历信息关系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医院病历的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推行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的应用是进一步推进医院病历管理规范化、电子化的重要举措。 3.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目标主要从本项目的建设成果、项目的工期要求以及项目投资目标三方面来说明。 项目成果:交付使用一个医院电子病历管理系统软件,能实现利用计算机对医院病历信息进行管理,满足对医院病历的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功能。 工期要求:本项目从2016年6月14日开始立项,要求在2016年8月中旬投入运行。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制和浪费,保护用户利益,推动和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第二条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基本依据,亦是现阶段商品化医院信息系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同时为各级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评价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基本标准。 第四条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对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第五条实用性是评价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它应该符合现行医院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医院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它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六条医院信息系统不是简单地模拟现行手工管理方法,而是根据医院管理模式采用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理论设计建立的。在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前,医院必须首先规范自身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模式。医院信息系统建立的过程,应是医院自身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机制的过程。 第七条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功能涉及到国家有关部委制定的法律、法规。包括医疗、教育、科研、财务、会计、审计、统计、病案、人事、药品、保险、物资、设备…等等。因此,评价医院信息系统首先必须保证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医院管理系统基本完成,此文档有利于在以后的项目开发中更好地实施项目的订制开发,为规范开发过程和提高开发效率提供更多的、实用的资料。 预期读者:薛建明老师,开发人员 1.2背景 1.系统名称:HR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2.任务提出者:彭小娟老师 3.开发者:开发团队。 4.面向用户:医院 5.实现软件单位:学校 6.项目与其他软件,系统的关系: 7.本项目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原理,客户端的程序是建立在Windows NT 系统上以 Microsoft Visual C#为开发软件的应用程序。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管理,医院的事务处理已经成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最佳途径。 开发小组于2009年9月7日开始策划《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预计十月份完成项目开发任务。 特此声明:此软件不带有任何商业利益,开发目的仅为提高队员人员的项目开发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该软件开发仅学习交流,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1.3参考资料 1.参考书籍: 1、《软件工程》陈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版; 2、《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范剑波浙江大学出版社; 3、《Access 2000 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范国平、陈晓鹏人民邮 电出版社 2002年12月版; 4、《SQL Server 实用简明教程》闪四清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1 月版; 5、SQL Server 数据库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 社; 6、网络资料。 1) 2. 其它相关文档 1)项目管理文档:《软件项目计划》、《项目进度报告》; 2)软件开发文档:《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说明》、《详细设计说明》; 3)软件测试文档:《测试计划》、《软件测试分析报告》; 4)产品文档:《用户使用手册》和《演示文件》 2实际开发结果 2.1产品 产品名称:HR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源程序行数:xx行; 程序大小:xx M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目录修订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数据、数据库、数据字典标准化 临床诊疗部分 第三章门诊医生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四章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五章护士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六章临床检验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七章输血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八章医学影像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九章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功能规范 药品管理部分 第十章药品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经济管理部分 第十一章门急诊挂号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二章门急诊划价收费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三章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四章住院收费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五章物资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六章设备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七章财务管理分系统和经济核算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综合管理和统计分析部分 第十八章病案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九章医疗统计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二十章院长综合查询和分析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二十一章病人咨询服务分系统功能规范 外部接口部分 第二十二章医疗保险接口功能规范 第二十三章社区卫生服务接口功能规范 第二十四章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接口功能规范 《医院信息系统方案》目录 一、医院信息系统简介 1.1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

1.2开发医院管理系统的意义 1.3国内外情况和发展趋势 1.4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 1.5医院信息系统的特性 1.6医院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1.7网络方案的选择 1.8医院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二、实施医院信息系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1改变医院现有的管理 2.2堵住医院内部手工管理漏洞 2.3直接和间接给医院带来效益 2.4促进医院将来的发展 2.5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接轨 三、医院信息系统设计 3.1医院信息系统主要特点 3.2医院信息系统构成 3.3系统主要流程 3.4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配置及报价附件一: 五、2003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附件二: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修订说明 卫生部于一九九七年印发公布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以下简称《功能

东软培训-c习题集

1.3 程序设计题 1.编写程序:在屏幕上显示一句话“hello neusoft !”。 2.编写程序在屏幕上输出如下图型: * *** ***** ******* 3.已知圆的半径是5.6,求其直径、周长、面积并输出。 4.从键盘输入圆的半径,求其直径、周长、面积并输出。 5.编写程序求任意圆的体积 6.求任意一元二次方程度两个实根。 1.从键盘输入5个整数,求它们的和、平均值并输出。 2.编写程序,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分别存放在变量c1,c2中,要求通过程序交换它们的值。 3.编写程序,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大的秒数,将其转换为几小时几分钟几秒的形式。如输入5000,得到的输出为:1小时23分钟20秒。 3.3 程序设计题 1.写一程序,从键盘上输入一年份year(为十进制数),判断其是否为闰年。(闰年的条件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 2.从键盘输入x 的值,求y 的值并输出。 3.从键盘输入四个整数,输出其中的最大者。 4.求任意二次方程的根。(包括虚根) 5.某百货公司采用购物打折扣的方法来促销商品,该公司根据输入的购物金额,计算并输出顾客实际付款金额,顾客一次性购物的折扣率是: (1)少于500元不打折; (2)500元以上且少于1000元者,按九五折优惠; (3)1000元以上且少于2000元者,按九折优惠; (4)2000元以上且少于3000元者,按八五折优惠; (5)3000元以上者,按八折优惠。 6.根据输入的三个边长a,b,c ,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继续判断该三角形是等边、等腰还是一般三角形。 y= x x>=0 -x x<0

医院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 版本1.00 信息中心 2014-04-0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思想,使用医院信息化工作更好的为病人服务,理顺医院信息化项目管理中人、财、物的关系,明确工作责任,充分体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医院其他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定义 第二条遵循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的原则,通过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定项目及其相关可利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 第三条适用范围 1、硬件工程:除纯硬件销售之外的硬件项目,包括网络设备安装工程、 综合布线工程、监控产品的安装工程等。 2、软件工程:凡医院自行开发及实施软件项目,包括ERM、HIS、PACS、 RIS、CIS、ERP等。 3、综合性工程:划分为硬件分项工程、软件分项工程实施管理。

4、其他应该实行项目管理的工程。 第四条名词解释 1、项目立项负责人:在项目合同签订前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完成项目 的前期需求调研及总体设计方案,直至项目合同签订。 2、项目小组负责人:在项目签约之后的项目实施负责人,主要负责项 目的详细调研及详细设计方案,从实施计划的制定、执行,直至项 目的完工验收。 3、项目组成员:按医院有关规定,与项目成败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 员。 4、文档管理员:负责项目中所有产生文档的管理,并负责编制项目编 号。

第三章流程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适用范围:信息中心 第十一条项目需求的管理 1、任务:项目需求信息调研,收集、汇总 2、工作流程:项目联系人每日项目立项负责人汇报 项目立项负责人每日信息中心主任汇报 信息中心主任每周分管院长汇报 3、形式:口头、书面、随时报告;科室例会 4、报表:《信息化项目需求日报表》、《信息化项目需求周报表》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汇编

《医院信息系统差不多功能规范》修订讲明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数据、数据库、数据字典标准化 临床诊疗部分 第三章门诊大夫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四章住院大夫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五章护士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六章临床检验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七章输血治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八章医学影像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九章手术、麻醉治理系统功能规范 药品治理部分 第十章药品治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经济治理部分 第十一章门急诊挂号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二章门急诊划价收费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三章住院病人入、出、转治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四章住院收费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五章物资治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六章设备治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七章财务治理分系统与经济核算治理分系统功能规范综合治理与统计分析部分 第十八章病案治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九章医疗统计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二十章院长综合查询与分析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二十一章病人咨询服务分系统功能规范 外部接口部分 第二十二章医疗保险接口功能规范 第二十三章社区卫生服务接口功能规范 第二十四章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接口功能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治理,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研制和白费,爱护用户利益,推动和指导医院信息化建设,特制定本《医院信息系统差不多功能规范》。 第二条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为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评审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一个差不多依据,亦是现时期商品化医院信息系统必须达到的差不多要求。 第三条本规范同时为各级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用于评价各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的差不多标准。 第四条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医院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对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治理,对在医疗活动各时期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治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与支撑环境。 第五条有用性是评价医院信息系统的要紧标准。它应该符合现行医院体系结构、治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医院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它是现代医院治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

东软管理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东软管理制度 篇一:东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东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根据《劳动法》、《公司法》、《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企业发展,文秘资 源网员工富裕"的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员工之间的利益分 配关系,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条建立、完善和维护适应我矿发展要求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四条运用法律法规、内部管理制度等手段,调整好劳动关系,保护劳动主体双方的合法权益,使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健康。 第五条通过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我矿发展。 第六条人力资源部对各基层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

环节实行监督、指导与协调。 第二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七条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需要和定员标准,制订出本单 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包括长、中、短期规划。 第八条运用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向主管副矿长提出全矿长、中、短期人力资源规划方案,待批准后,报矿长最终审定。 第三章员工的招聘与录用 第九条根据矿长审定的员工数量和工作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择优录用选拔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到新的岗位工作。 第十条对被录用员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合同期限从一年到五年,第一期合同期满,按照一定的条件续签第二期合同。 第四章干部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加强矿中层领导班子建设,建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的用人机制。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优化我矿干部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第十二条充分体现组织原则;公开选拔、平等竞争原则;注重实绩、择优原则。严格按照精干高效,科学合理地配备

2018-医院文化标语(协和医院)-优秀word范文 (1页)

2018-医院文化标语(协和医院)-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医院文化标语(协和医院)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协和精神是协和的核心价值观,是协和医院文化精髓。协和文化以崇尚科学、崇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为其思想内核,又具有深厚的人文特征,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戒浮躁,重视口 碑效应。具体体现在协和人身上就是科学严谨的作风、浓厚的人文传统与学术 的包容性。正如董炳琨老院长所说,协和精神,追求其渊源,则是两大主意识 流汇合的结晶。一是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一是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 协和精神体现在每一位协和人的思想和行为中,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纪念老一辈协和人,就是继承协和的光荣传统。多年来医院从不间 断举办各种纪念大会、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等各种活动,强化对员工的协和 精神教育,近年来医院大力加强院报、网站等文化载体建设,借助大众媒体, 加强对协和精神、协和文化的传播。在协和文化指导下,医院文化的子文化——科室文化近年来也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医院在医、教、研、管理各项活动中,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蕴育、培养、积淀着协和精神、协和文化、协和人才。协和八十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凝聚 了协和内部的各种力量,引领协和人向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目标和方 向一往无前。 协和三宝:教授、病案、图书馆 协和有“三宝”,教授、病案、图书馆。协和的病案蕴藏着医院极为丰富和宝贵的临床资料,是协和人医疗技术、经验、临床思维过程的记录和结晶, 也是医院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基石。一些名人病历已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项目 1.1编写目的 此可行性研究报告目的是分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初拟此系统实现报告,对未来系统开发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机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报告由客户相关负责人审核后,即可作为一个设计基础的说明书。本报告的预期读者为项目管理人,软件用户,软件开发工程师。 1.2背景 软件名称: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提出者: 软件开发: 开发平台:Window XP/7 测试平台:Window 2000/XP/7 使用平台:本系统适合于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 的各个版本下,包括Windows9X(win95需要升级系统文件)、Windows Me、Windows NT、Windows2000、Windows XP等平台下,奔腾166MHz或更快,64 MB内存或更多,16MB磁盘空间。 开发软件:Microsoft Visual Basic、Delphi、SQL SEVER 2000、TC 软件对象:医院各部门 1.3定义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新兴的的医疗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ons)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nis.Collen 于1988年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下了如下定义: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1.4参考资料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功能:通过对人、财、物、信息的统一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病人的就诊速度;杜绝收费、药品管理中的漏洞,严格药品管理,避免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漏、错和恶意欠费;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优化服务环境,从而实现“无纸办公”。 A 性能:病人、员工以及各项就诊基本费用、药品费用的基本信息必须准确无误的存储在系统数据库内,药品仓储管理的出入必须准确,并在定期时间内对其进行更新。 B 输入要求:输入的数据完整、详实、准确。 C 输出要求:简捷、快速、实时、准确。 D 安全和保密要求: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操作和管理的所有权限,对系统数据具有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各部门针对其职能的不同,对系统操作具有相应的权限。 E 同系统连接的其他系统:其他医院的系统; F 完成期限:2011--7 2.2目标 系统实现后,将大大减少人力的消耗,提高人员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漏洞,通过人、财、物、信息的统一管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为医院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条件、假定、限制 a.系统的运行应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b.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2周; c.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所在医院; d.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服务器工作站,终端为PC机; e.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药品仓储数据库,病房管理数据库,就诊病例管理数据库,医疗费用数据;

《医院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重点(附答案)

题型 一、选择题(10道* 2分=20分) 二、名词解释(8道*2=16分) 1.常见的医院信息系统术语定义、各子系统中英文简称。 ①医院信息系统(HIS):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化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一般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影像系统等。 ②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 HM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③临床信息系统(CIS):应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将临床检数据、为医疗、护理、护理、医学研究过错程会诊(咨询)服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医院临床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检验室设备联机与分析、医学影像储与通信、专家智能诊断和远程医疗(咨询)等。 ④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专为医院实验室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质量控制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 ⑤医学影像系统(PACS/RIS):以高可靠性计算机设备为基础,通过高速网络联接各种影像设备,依靠先进的存储技术,采用数字化图片来取代传统胶片的方法存储、保管、传送和显示医学影像及其相关信息,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突出的特点,是实现医学影像通信管理的重要手段。 ⑥影像资料内部管理系统(RIS)是在PACS影像网络通信的基础上,按照影像诊断与管理要求,对患者进行登记、拍片、诊断、报告等的管理,,以及医院内影像的分类、统计、查询、汇总、分析的一系列影像资料的管理等。 ⑦电子健康档案(EHR):由计算机创建并保存的个人从生到死的健康信息和诊疗信息。电子健康档案中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基本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于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疾病调查记录,并将其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8EMR(电子病历)系统:以结构化和智能化的病历、医嘱、处方等数据录入为特征的信息系统 2.药品系统的构成,药品处方可以分为哪几类型?

在东软睿道培训的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目的 (1) 2.实习公司概述 (1) 2.1公司简介 (1) 2.2发展历程 (2) 2.3具体的IT实训业务 (2) 2.3.1高校实训解决方案 (2) 2.3.2个人职业能力实训解决方案 (3) 2.3.3专项培训实训解决方案 (3) 2.3.4政府项目实训解决方案 (3) 2.4组织结构图 (4) 2.5业务流程图 (5) 3.实习内容 (6) 3.1C语言学习 (6) 3.2javaSE学习 (7) 3.3javaEE学习 (9) 3.4 Oracle数据库学习 (11) 4 实习收获与体会 (1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实习报告 1.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在我们学完了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完成所有教学环节并取得及格以上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向现场人员学习的极好机会,是毕业设计的必经之路,是我们能否毕业、能否获得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我们综合大学四年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毕业实习的具体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有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计算机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所起重要作用、了解现代计算机应用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现状和基本方法、了解所学管理科学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了解企业管理中使用计算机的现状、调查清楚一个具体企业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子系统的业务内容、了解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以及最新的信息处理模式和技术。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收集有关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毕业设计是我们对大学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一次综合运用,一份毕业设计需要用到我们在大学里所学的大多数课程知识,通过毕业设计,能使我们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 2.实习公司概述 2.1公司简介 东软睿道教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东软创办的IT人才培训机构,定位是人才服务提供商。东软整合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倡导实践式学习的教育来创办这一子公司,在为自己赚取利润的同时,也为想投身IT行业的年轻人提供了方便。 东软睿道倡导“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未来”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工程教育服务的提供者。目前,公司在沈阳、大连、南京、成都、无锡、天津、郑州、南昌、青岛、广州建立了10个分布式的人才基地,与多所高校、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从学校招收编程技术部娴熟的学生,结果4个月的培训之后再推荐给IT企业。 东软睿道总结多年的培训经验,为软件行业提供高质量、规范化、专业化的IT人才。服务总部设于沈阳,已在大连、北京、天津、青岛、南京、无锡、上海、武汉、成都、广州设有分支机构,以覆盖全国的业务布局,优化的全国性IT类资源配比,快速准确地对应中国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

北京协和医院简介(2014年版)

北京协和医院简介 (2014年版) 北京协和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也是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海内外。在2010、2011、2012、2013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连续四年名列榜首。 医院建成于1921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建院之初,就志在“建成亚洲最好的医学中心”。90余年来,医院形成了“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和兼容并蓄的特色文化风格,创立了“三基”、“三严”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形成了以“教授、病案、图书馆”著称的协和“三宝”,培养造就了张孝骞、林巧稚等一代医学大师和多位中国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并向全国输送了大批的医学管理人才,创建了当今知名的10余家大型综合及专科医院。2011年在总结90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了“待病人如亲人,提高病人满意度;待同事如家人,提高员工幸福感”新办院理念。 目前,医院共有2个院区、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在职职工4000余名、两院院士5人、临床和医技科室5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9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26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6个、二级学科住院医师培养基地15个、三级学科专科医师培养基地15个。开放住院床位2000余张,单日最高门诊量约1.5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8万人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首都卫生系统文明单位”、“最受欢迎三甲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医院还承担着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国家重要活动和突发事件主力医疗队的

医院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版本1.00 信息中心 2014-04-0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基本思想,使用医院信息化工作更好的为病人服务,理顺医院信息化项目管理中人、财、物的关系,明确工作责任,充分体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遵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医院其他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定义 第二条遵循项目负责人负责制的原则,通过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定项目及其相关可利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预定目标。 第三条适用范围 1、硬件工程:除纯硬件销售之外的硬件项目,包括网络设备安装工程、 综合布线工程、监控产品的安装工程等。 2、软件工程:凡医院自行开发及实施软件项目,包括ERM、HIS、PACS、 RIS、CIS、ERP等。 3、综合性工程:划分为硬件分项工程、软件分项工程实施管理。 4、其他应该实行项目管理的工程。 第四条名词解释 1、项目立项负责人:在项目合同签订前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完成项目 的前期需求调研及总体设计方案,直至项目合同签订。 2、项目小组负责人:在项目签约之后的项目实施负责人,主要负责项 目的详细调研及详细设计方案,从实施计划的制定、执行,直至项 目的完工验收。 3、项目组成员:按医院有关规定,与项目成败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人 员。 4、文档管理员:负责项目中所有产生文档的管理,并负责编制项目编 号。

第三章流程 第五条项目准备 1、项目需求的管理 2、项目小组的确定 第六条项目立项 1、立项 2、跟踪 3、签订合同 第七条项目实施 1、确定实施小组 2、制定实施计划 3、执行实施计划 4、完成验收 5、提交文档 第八条项目终止 第九条项目文件归档 第四章项目准备 第十条适用范围:信息中心 第十一条项目需求的管理 1、任务:项目需求信息调研,收集、汇总 2、工作流程:项目联系人每日项目立项负责人汇报 项目立项负责人每日信息中心主任汇报 信息中心主任每周分管院长汇报 3、形式:口头、书面、随时报告;科室例会 4、报表:《信息化项目需求日报表》、《信息化项目需求周报表》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一、总则 本规范提出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应当遵循的功能及安全性能,对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会诊、信息资源管理等业务功能规 范和技术要求进行定义。 本规范可用于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规划、设计、开发、部署和应用,以及 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测试、验收和评价工作。 二、术语和定义 1、远程医疗信息系统 采用现代通讯、电子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实现医学信息的远程采集、传输、 处理、存储和查询,对异地患者实施咨询、会诊、监护、查房、协助诊断、指导 检查、治疗、手术、教学、信息服务及其他特殊医疗活动的信息系统。 2、远程会诊 医疗机构之间利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平台,采用离线或在线交互方式,对患者及其病史、检查等进行分析,完成病情诊断,确定进一步诊疗方案的医疗行为, 包括远程专家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远程重症监 护等医疗服务。 3、远程心电诊断 基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病 人临床资料和心电资料,由上级医疗机构出具会诊意见及报告。包含高端远程实时心电监护。 4、远程影像诊断 基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病

人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包括放射影像资料、 B 超影像资料以及视频资料,由上 级医疗机构出具会诊意见及报告。 5、远程重症监护 基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重 症病人临床资料,包括实时在线的监护信息、放射影像资料、 B 超影像资料以及视频资料等,由上级医疗机构出具会诊意见及治疗指导意见。 6、远程病理诊断 基于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由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疗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供病 人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由上级医疗机构出具会诊意见及诊断报告。 7、远程手术示教 通过远程医疗信息系统的远程会诊技术和视频技术,对临床诊断或者手术现场的画面影像进行全程实时记录和远程传输,使之用于远程教学、远程观摩、远 程诊断等。 8、远程医疗申请单 包括申请方医生姓名、职称、单位名称、医院等级、所属行政区域、申请目 的与要求以及患者的症状、体征、主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资料。 9、患者、居民和个人 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获取和接受服务的个体。(在本规范中这些术语可互换使用)。 10、远程教育 在远程医疗信息会诊系统上,授课专家通过音视频和课件等方式为基层医生提供业务培训、教学以及技术支持。 11、远程医学数字资源 上级医院收集整理的有典型意义的病例、案例分析、手术录像等资料,以及

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 “协和精神”——严谨、求精、勤奋、奉献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协和精神是协和的核心价值观,是协和医院文化精髓。协和文化以崇尚科学、崇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为其思想内核,又具有深厚的人文特征,表现方式凝重、内敛、不张扬、戒浮躁,重视口碑效应。具体体现在协和人身上就是科学严谨的作风、浓厚的人文传统与学术的包容性。正如董炳琨老院长所说,协和精神,追求其渊源,则是两大主意识流汇合的结晶。一是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一是忠于人民的奉献精神。 协和精神体现在每一位协和人的思想和行为中,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代代相传。纪念老一辈协和人,就是继承协和的光荣传统。多年来医院从不间断举办各种纪念大会、演讲比赛、青年志愿者等各种活动,强化对员工的协和精神教育,近年来医院大力加强院报、网站等文化载体建设,借助大众媒体,加强对协和精神、协和文化的传播。在协和文化指导下,医院文化的子文化——科室文化近年来也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医院在医、教、研、管理各项活动中,以自己特定的方式蕴育、培养、积淀着协和精神、协和文化、协和人才。协和八十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凝聚了协和内部的各种力量,引领协和人向着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目标和方向一往无前。 协和三宝:教授、病案、图书馆 协和有“三宝”,教授、病案、图书馆。协和的病案蕴藏着医院极为丰富和宝贵的临床资料,是协和人医疗技术、经验、临床思维过程的记录和结晶,也是医院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基石。一些名人病历已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院徽、标志 协和传统“三基三严”的由来

1962年,学校在《旧协和医学院教学工作经验初步总结》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基、三严”原则。在学习上要重视“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学习工作、科学研究上要强调“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协和医院至今坚持以“三基、三严”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准则。 “三基三严”的教学模式,之后陆续被我国医学院校所效仿,成为临床业务培训工作的基本内容。

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一、总则 1.为加强我院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避免出现重复投资和低水平建设、避免形成信息孤岛、避免数据标准不统一造成的数据交互困难等问题,根据卫生厅、卫生局有关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2.信息化建设是指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人才为依托,有关信息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制度为保障,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管理水平的过程。 3.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规范、资源共享;统一平台、集成建设;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发展原则,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进医疗管理方法、优化医疗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管理机构及工作职责 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对我院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其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召开医院信息护士项目建设会议;制定和发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规范、管理规章;协调跨科室、跨科室的信息项目建设。 三、项目管理 各科室信息化建设项目应从本科室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我院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有关要求,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满足需求、经济有效、资源共享、安全可靠”的原则,坚持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建设。 四、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 1.为了加强我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统一管理,合理利用资源、统一信息标准,避免重复开发和盲目建设,我院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实行分级管理。各科室需将完整需求书面提交到信息科,由信息科进行规划、论证、报医院立项审批。 2.按照上条规定立项审批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对本建设项目的立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建设方案等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未经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审核的项目,不予立项,项目不得实施。 3.立项通过审批后,由信息科负责统一管理、协调并提出需求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并将项目纳入我院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内,进行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完成后,应用系统的运行、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交由信息科统一负责。 1 / 2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目录 修订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数据、数据库、数据字典标准化 临床诊疗部分 第三章门诊医生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四章住院医生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五章护士工作站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六章临床检验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七章输血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八章医学影像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九章手术、麻醉管理系统功能规范 药品管理部分 第十章药品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经济管理部分 第十一章门急诊挂号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二章门急诊划价收费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三章住院病人入、出、转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四章住院收费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五章物资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六章设备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七章财务管理分系统与经济核算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 第十八章病案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十九章医疗统计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二十章院长综合查询与分析分系统功能规范 第二十一章病人咨询服务分系统功能规范 外部接口部分 第二十二章医疗保险接口功能规范 第二十三章社区卫生服务接口功能规范 第二十四章远程医疗咨询系统接口功能规范 《医院信息系统方案》目录 一、医院信息系统简介

1.1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 1.2开发医院管理系统的意义 1.3国内外情况和发展趋势 1.4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 1.5医院信息系统的特性 1.6医院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1.7网络方案的选择 1.8医院信息系统子系统的划分 二、实施医院信息系统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2.1改变医院现有的管理 2.2堵住医院内部手工管理漏洞 2.3直接和间接给医院带来效益 2.4促进医院将来的发展 2.5与先进的管理模式接轨 三、医院信息系统设计 3.1医院信息系统主要特点 3.2医院信息系统构成 3.3系统主要流程 3.4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四、医院信息化建设配置及报价附件一: 五、2003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附件二:

东软集团企业文化

东软企业文化与理念 东软愿景致力于成为卓越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 东软的使命软件创造客户价值 基本理念以人为本,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东软精神 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挑战精神奉献精神 " 团队精神软件开发需要一个高效、严谨而和谐的团队,我们生存的环境要求我们塑造一个满足客户需求的团队和组织,要求我们的员工真正找准自己在企业价值链上的位置,通过高效的团队合作、知识的共享、资源的互补来创造软件的价值。 " 创新精神作为一家技术型公司,不断创新是东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东软认为,创新是一种积极的思考方式,体现在研发、应用、服务、管理与文化等各个方面,每个员工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的聚合将实现企业的创新,不断的突破带来不断的发展。东软倡导的创新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与众不同,而是倡导善于学习、善于复用基础之上的创新,来构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挑战精神面对IT这个充满变化和竞争的行业,东软认为,只有具备

挑战精神我们才能在竞争和压力面前大胆前进和突破。成功需要不断忘掉过去的成就,需要持续地学习。我们倡导超越自我,执著追求,不断挑战技术与市场的巅峰。 " 奉献精神东软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员工对公司的理解和奉献。不断地以创业者的激情努力工作是公司倡导的文化。东软认可员工的奉献,并承诺不让“雷锋”吃亏。 东软格言 " 架设软件研究与应用的桥梁 " 我们选择了这样一个行业,也是选择了我们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 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 " 选择合作伙伴比选择产品更重要 " 一个好的企业本身就是一座学校 " 软件是一种态度 " 一切从制造的细节做起

公司概况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于1991年在东北大学创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以软件与服务、数字医疗、IT教育与培训为主要业务领域,集软件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培训与服务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基本信息 创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中国沈阳 注册资本:12.44亿人民币 员工数:6000余人 2004年公司实现主营销售收入:24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沈阳、大连、南海、成都建有东软软件园,以及8个区域总部,40多个分支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