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商业伦理导论重点汇总

商业伦理导论重点汇总

商业伦理导论重点汇总
商业伦理导论重点汇总

商业伦理导论课堂笔记

第一章绪论

单选题:

1、“伦理”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它包含了好坏善恶的价值标准,也就是包含了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所应当追求的总目的、最终价值目标。★P4

2、伦理学的同义词是道德哲学。★P9

3、商业伦理是任何商业团体或生产机构,以合法手段从事盈利时,所应遵守的伦理准则。P11

4、商业伦理学的研究最早出现在美国。P11

5、《Z理论》的提出者是威廉·大内。P11

6、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总目标是自由、全面、和谐发展。P22

7、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应该是自利与利他的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P26

8、解决自利和利他矛盾的根本出路是:社会公正。P26

9、社会公正的首要问题就是创建良好的社会制度。P28

10、制度、法律是调节伦理的外部机制,道德则是调节伦理的内部机制,是根本的东西。P28

11、可持续发展是指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P32

12、伦理学可以分为理论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两个大类。商业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一类

多选题:

1、中国古代对伦理的“伦”字有如下区分:辈分、等次、顺序、秩序、伦常、人伦、纲常等。★P1

2、中国古代对伦理的“理”字有如下区分:条理、理则、道理、整理、调理、料理。P1

3、中国古代对伦理的“道”字有如下区分:规则、法则、原理、天法、大道、法理。P1

4、伦理关系是经过人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规定,体现了好坏善恶价值取向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客观必然性关系;它不是独立于其他社会关系之外的另一种关系,而是覆盖了人类生活的全部关系和过程;它渗透在家庭、社会、国家、全球等各个层面,还渗透在一切现实的经济、政治、法律、宗教、文化、日常人际交往等各种关系中。★P3

5、商业伦理学宏观上关系到国家、政府的制度建构,如商业信用体系如何建立,市场的法律法规如何制定等。★P17

6、商业伦理学中观上涉及到企业公司、团队等经济组织的商业行为规范的制定或遵守、内部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处理、社会责任的履行和社会效益的获得、企业文化的建立、员工的培训等。P17

7、人的本性大致有三个维度: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P22

8、制约经济发展的变量有:①保证公民与政治权利平等的社会制度②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平等③可持续发展模式。P31

9.实现公正合理的经济伦理秩序的两个缺一不可的途径是a.发挥制度规则外在机制 b.道德内在机制的作用。P30)

10.伦理的善是(人与人和谐相处、共同繁荣;人自身各种潜质潜能的全面发展这两大目标P5)

名词解释:

1、伦理:是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和关系规律的事实,又是从这关系规律中中引申出的法则、法理、道理,以及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P5

2、道德:既指规律、法则、关系之理给人提出的心性、品行的规范要求;又指将这种规范要求内化于心、得到于己而形成的个人品性、品德。

3、自由:是商品交换活动的起点,指的是人人有追求自己的利益、财富和幸福的权利,可以自由地拿着自己的产品或货币到市场上自愿与其他所有者进行交换,而不受别人的意志支

配和左右,享有在国家允许下的买卖自由、贸易自由。

4、所有权:商品所有者对自己的商品拥有直接占有权、使用权、转让权。

契约:完成商品交换的必经中介。

5、社会契约:如果不是简单的两个人,而是无数交换者的自由意志和利己动机在市场上相互冲突、碰撞,便会逐渐形成一些大家普遍认可、接受,对所有人都适用、都具有约束力的有效通则,这就叫社会契约。

6、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损害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

大题:

1、道德和伦理的关系

伦理是整体,道德是部分,道德是伦理发展中的一个环节。

①道德的根源深植于客观的伦理关系之中。伦理既是关系事实和关系规律的事实,又是

“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道德也是“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道德的“应当如何”

是人的主观意识自觉到伦理的客观要求的结果。

②道德是将客观伦理的他律转化为主体意志的自律。道德是人自觉意识到伦理的外在要

求之后,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自我命令、自我约束,是人给自己立法。

③道德是调节伦理关系的方式、手段。道德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方式、途径,对人们现

实的利益关系等进行调节,使其符合客观的伦理要求。

2、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①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相互强化着对方的作用,又相互区别。②二者的区别,从作用性质看,道德是一种非强制的手段,而法律则不同,它有明确、严格划一的标准,不容争议,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从作用的范围看,法律的范围比道德要窄。从作用的效果看,法律比道德更快速、更高效。

总而言之,道德与法律两种手段,一个软约束,一个硬约束。

3、商业活动中的基本伦理矛盾(重点):

?自利与利他的矛盾:人们从事一切市场经济行为的动机都是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发展目标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矛盾:商业活动还会遇到一个更深层的基本矛盾: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动机、经济目的与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总目标、终极目标的之间的矛盾。

4、解决商业伦理基本矛盾方法:

?解决自利与利他这对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公正

?解决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矛盾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结论:解决商业伦理矛盾的总的方法、实现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和基本原则是,兼顾与结合、最优化妥协。

5、‘社会公正’的市场秩序具体指什么?实现它需要进行哪些建设?

答:?①商品交换活动的基本条件是自由、平等和所有权,又经过契约这一中间环节实现交换。在契约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公正是解决自利与利他矛盾的根本出路。

②商品交换的基础在于等价交换,这意味着交换各方的地位和身份是平等的,应互相承认和尊重他方自愿转让自己产品的意志,以平等博弈的原则达成各方同意的结果。

③交换双方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妥协,最终达成契约,完成交易。

?①建立在社会契约基础上的市场体系或社会秩序,保证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称、相等,保证了个人意志与公共意志的恰当平衡,兼顾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因此是公平,正义的社会伦理关系。社会公正是解决商业活动中自利与利他这对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

②在现实中,社会公正的首要问题就是创建良好的社会制度。它还离不开另一个条件,那就是道德。

③从经济学角度看,道德在建立市场机制中具有节约‘交易费用’,降低市场成本的作用。

第二章交换关系中的伦理

单选题:

1、商业产生的内部条件是(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P39)。

2、发达的商品流通的公式是(G-W-G’),其中G和G’的差就是(商人的利润P41)。

3、市场经济的前提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P43)。

4、市场经济的生产力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P43)。

5、(英国P43)是世界上第一个市场经济国家。

6、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拥有的共同的本质特征是(商品等价交换P47)。

7、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经济自由主要表现在(财产权的自由支配权★P52)。

8、等价交换的前提是(所有者平等),平等就是(没有差异),平等关系的核心是(人格平等P53)。★

9、商品交换的最根本基础是(所有权P54)。

10、所有权最早来自于(罗马法P54)对物权的规定。

11、所有权的经济意义可以从(它与交换的产生和发展的密切关系)上反映出来,法律意义可以从(民法的物权法)中看到它的重要地位,,伦理意义则反应在(它与所有制的关系P56)之中。★

12、所有权的实质是(劳动和所有权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P57)。

1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分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分开),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人出现)。

14.公正的原则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最核心的是分配性公正。(单选06年7月考过)★

15、从宏观上看,商品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商品关系的普遍化,即货币关系的普遍化;经济活动的市场化.P43

16、从微观上看,商品经济是等价交换经济、是货币经济、是自由意志的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是相互竞争的经济。P43

17、产权关系独立化是平等交换的先决条件。★P47

多选题:

1、商品交换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P35)。

2、商品交换发展大致了经历几个阶段(三个,物物交换、简单的商品流通和发达的商品流通P39)。

3、商品经济是以(商品、交换和市场形成P43)为其主要标志。

4、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拥有的共同的生存条件是(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不同所有制并存),共同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机制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P47)★。

5、(自由、平等、所有权P51)是商品交换的伦理基础。

6、市场主体应该具有明确的商业伦理意识:公平竞争、平等互利、社会公正、诚实信用、合作共生、服务等★p49

名词解释:

1、什么是功利

功利是指物质利益,是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实际利益。

2、什么是公正(04年7月多选,05年7月名词解释)★

所谓公正,就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

3.商品经济:p43

指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从宏观上看,商品经济主要包括两个主要方面;①是商品关系普遍化②活动市场化

4.市场经济:p43

指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和引导社会经济运行的经济形式。

5、交换:人们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相互提供劳动产品以满足各自所需的经济行为。

6、平等:即没有差异,即人们相互间与利益获得有关的相同性。还包括在人们应当得到的基本权利的范围内,给予有特殊困难的人以特别的帮助。

7、互利:①交换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通过交换可以互通有无,给交换的双方都带来更大的利益,使其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②交换的本质是互利的,而这种互利是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的。

8、排除他人干涉:指所有人在法律限制的范围内,可排除他人干涉

9、所有权: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为财产所有权。

10、功利:指物质利益,是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实际利益。

11、公正: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

事物区别对待。

大题:

1、英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形成,有三大事件起了重要作用★P44

?新大陆的发现

?圈地运动

?殖民贸易、商业战争和产业革命

2、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与要求P47

①生产要素商品化②产权关系独立化③经济关系市场化④生产经营自由化⑤追求利益最大化⑥商品服务价格市场化⑦企业行为契约化⑧保障事业社会化⑨宏观调控间接化⑩经济活动法制化。

3、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P58

①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客观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②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属经济基础;所有权是所有制经过法律确认和调整后的法律形式,属上层建筑。所有制存在于一切社会,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所有权只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现象。

4、怎样理解交换伦理中功利的正当性――公正★P58(07年7月简答)

?功利是指物质利益,是指与人们生活相关的实际利益。

?所谓公正,就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公正也可以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等利”或“等害”交换。它的核心是均衡和合理,即社会中人们的一种不偏不倚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说到底就是社会成员之间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公正的原则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其中最核心的是分配性公正。(单选06年7月考过)5、所有权的伦理含义:

所有权的存在使商品交换中包含进了商品所有者意志和情感在内的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①有自由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自己商品的自由(法律规定)

②所有权包含一种平等的自由,等价交换。

③自由、平等受法律强制保护。

6、公正的表现形式:①分配性公正②补偿性公正③惩罚公正④制度公正⑤交换性公正

第三章契约关系中的伦理

单选题:

1、契约制度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P61)。

2、契约成立的唯一条件就是(合意P63)

3、契约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是当代社会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律形式。它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交换工具和法律制度。P61

4、权利和义务的等量交换就是公正★P70

5、伦理意义上的权利和义务来源于权力,它是权力所保障的利益与义务。★P70

6、权利是权力所保障的利益,也就是社会成员的索取,义务就是权力所保障的贡献,也就是权力所保障的他人应得的利益。P70

多选题:

1、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契约制度的特征:①契约主体限制严格②注重形式、程序烦琐③国家对契约严加干预④对违约者的惩罚严格.P62

2、资本主义契约制度较之以前的契约制度的特点有(立法体系完备;奉行自由原则P63)。★

3、契约自由的含义包括(缔约自由;选择相对人自由;确定契约内容自由;选择契约方式自由P63)。

4、契约关系的伦理属性包括(契约关系中主体地位平等;契约关系中主体是自由的主体;契约关系中的诚信;契约关系中的公平;契约关系中的合作;契约关系中队公序良俗的维护P64)。★

5、法律对伦理关系的维系与调节体现在(通过立法手段将重要的伦理关系确认为法律;运用法律意识强化伦理关系P75)。

6、法律的指引作用、教育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伦理取向。★P76 名词解释:

1.契约的概念★P61

契约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是当代社会进行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律形式。它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交换工具和法律制度。

2.契约自由原则★P63

契约自由、选择相对人自由、确定契约内容自由、契约方式自由。

3、公序良俗★P66

所谓公序是指公共秩序,即国家、社会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所谓良俗是指善良风俗,即指民间存在的约定俗成的一般道德规范,即我们所说的社会公德。

4、契约关系中的诚信:

指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力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

5、契约关系中的公平:

指契约双方的利益要对等、平衡、等价有偿,一方取得另一方的利益必须付给对方相应的对价。

6、情势变更:

指契约成立的前提和情形,因不可归责与契约当事人的事由,而发生了不可预料的变更,从而导致原来的契约关系严重丧失公平时,应允许改变原来的契约关系。

7、显失公平:

指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产生了明显的丧失公平的情形。

8、重大误解制度:

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形。

9、法律权力:

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能力或利益,表现为自己可以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不做出某种行为。

10、法律义务:

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承担的必须履行的责任,表现为必须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

大题:

1、资本主义以前的契约制度特征:

①对契约的主体有很严的限制,尤其是奴隶社会,法律只赋予少数有特殊身份的人以订立合同的资格。

②注重形式,程序烦琐。

③国家对契约严加干预,其主要表现为:对买卖价格、租赁的租金等限制,对缔约的方式及程序要求十分严格

④对违约者的惩罚极其严格,甚至施以刑罚。

2、资本主义社会的契约特征:

①立法体系完备。②奉行契约自由原则。

3、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①契约关系的法律属性表现在法律对它内涵的界定上

②契约关系的法律表现在契约必须依法订立

③受到法律保护

④得到法律的救济

4、契约关系中的伦理属性

①、契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是平等的

②、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

③、契约关系中的诚信

④、契约关系中的公平

⑤、契约关系中的合作

⑥、契约关系中对公序良俗的维护

5、法律的本质和特征: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

④、法律具有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

6、法律对伦理关系的维系与调节:

①、通过立法手段将重要的伦理关系确认为法律关系,并用法律来保护和调整这种关系

②、运用法律意识强化伦理关系

7、法律对伦理关系的维护和调节?★P75

①通过立法手段将重要的伦理关系确认为法律关系,并用法律来保护和调整这种关系

②运用法律意识强化伦理关系

8、简述契约伦理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性质

①伦理意义上的权利与义务来源于权力,它是权力所保障的利益与义务。权力是属于社会的,具体的说是属于社会管理者的。权力的产生和社会的存在有关。

②社会是由一群人组成的,这群人要想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有序的合作,互通有无。无序的社会是不能生存的,而社会的秩序要由社会管理者来完成,社会管理者因此获得了公众赋予的共同意志,这种意志是保障社会存在、发展的根本手段,他们从而拥有了社会成员必须

且应该服从的力量,这就是权力。

③社会的存在还要求人们必须互相合作、互通有无,这种利益的合作,一方面要“我为人人”——向社会贡献我的利益,包括产品、经验、知识、劳动等等。

④所以权力说到底就是保护人们互相贡献与索取的根本手段。

⑤所以权利就是权力所保障的利益,也就是社会成员的索取。反之,义务就是权力所保障的贡献,也就是权力所保障的他人的应得的利益。

第四章商业主体道德

单选题:

1、道德本质上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P77)。

2、人格中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部分叫做(品德P81)

3、品德只能形成于(遵守或违背道德的行为P81)。

4、“谨乎其外以养乎其内”反映了将他律转化为自律的道理。★P78

多选题:

1、个人主体品德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P81)三部分。

2、(道德认识P81)是道德行为的指导,(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道德意志)是驱动我们道德实践的内在力量。★

3、品德培养要从(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锤炼道德意志P83)着手。

4、商业良心的内容包括(诚信;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互利互惠;贵和、宽容;仁爱)。名词解释:

1、主体道德的本质: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人能够约束、克制、甚至牺牲私利、私欲,以服从社会整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他律要求。

2、商业主体道德:指商业活动者在处理与消费者、其他经营者以及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时,遵循一定的市场秩序规范和道德准则,对自己的商业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3、动机:个体在行为前的意愿、欲望、意图、情感信念等的综合,是推动人采取行动的内在主观的动力,是指导行为的思想动因。是行为的出发点,没有动机就不可能有结果。★

4、效果:一个人主观见之与客观的活动以及该行为产生的结果。一般来讲,在伦理学上,当他与动机联系起来考察时他主要指由动机出发所达到的一种对他人对社会有益或有害的客观事实。

5、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的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

6、品德: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状态或道德心理特征。

7、主体品德的结构: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

8、品德培养: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情操、锤炼道德意志。

9、良心的含义与性质P95

?良心是指主体自身向善的欲求,是自我意志向善的内在规定。

?良心是知、情、意的统一(多选)

10、商业良心:商人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善良愿意出发的诚信为心、童叟无期、满足需要、保障供给的欲求和自我评价,是集体意志向善的自我规定。

大题:

1、如何看待商业行为的善恶价值?

①在商业领域中,如果是在守法、遵守规则的范围之内经营和竞争,如果是权衡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承认和维护他人正当利益为前提,以不损害社会利益为限度地实现自利动机,一切对社会无益的经营一概不做,这就是道德上高尚的行为。

②如果没有节制、限度,不择手段地一味追求个人利益,置国家法律和社会规则于不顾,置

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于不顾,就是道德上恶的行为。这样的个人利益就属于不正当,不该追求。

2、商业活动的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正当性是什么?★

①在道德上,目的与手段是相互决定、相互联系的。目的决定手段,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目的与手段在道德上的统一,才能最终实现善的结果。

③在商业领域,道德行为就是用正当的手段获取正当的利益。

3、商业良心的特点?P97-P100 重点★

?讲究信用,绝不失信?精打细算?公正?大胆开拓

?天职意识?实干?理性?精明、善于学习

?坚强?厚仁爱物的胸襟和理想主义的视野

⑴善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4、良心与商业良心的内容有那些?

商业良心包括:诚信、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互利互惠、贵和,宽容、仁爱

5、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关系是什么?★P82

①道德意志是品德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品德的过程因素、最终环节

②道德情感虽是品德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是品德的决定性因素

③道德认识是道德行为和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环节,但不是品德的动力因素、决定性因素,而是非动力要素、非决定性因素。

6、为什么说道德自律是重要的?

①自律是道德主体按照“应该如何”的他律要求自觉地约束自己,是主体根据客观必然的原则要求为自己确立行为准则,或自觉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

②没有道德的自律,他律就不能起作用,一切道德规范和原则就将成为虚设,而不能化作优化人性、改变内心的力量,不能变成实存的社会行为和道德风尚。

③一个人越是承担起巨大的社会责任,就越是显示出他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律能力,相反,一个不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正是缺乏自律能力的人。

7、商品交换者大致分为三类人:

①“自利利他”的人,能够遵纪守法,通过正当手段致富

②儒商,这类人能自觉将自利与利他和社会联系统一起来,不仅在合理正当的范围内经商,而且致力于增进社会效益,追求达到更高的道德标准,用致富成果为社会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③自私、狭隘、素质低下的人。

第一类人是社会要求商人普遍达到的最一般基本的道德水准;第二类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第三类人的道德层次最低。

没有效果也就没有动机(是非题)

8、如何对他人行为的善恶进行评价?

①首先,从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上做综合、全面、具体的分析

②其次,进行长期考察

③最后,对行为整体和行为者作出实事求是的善恶评价。

9、对所有经商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什么?什么是现代和未来商业所倡导的道德方向?答:对所有经商者的基本要求:在合法和规范化的范围内经商。

社会和未来商业所倡导的道德方向: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起来,甚至把后者置于更重要的位置,把前者当作实现后者的途径和手段,让社会效益目标最终对盈利目标起决定

性的作用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什么是正当的竞争手段?

答:就是既不违法,又不违背道德原则。

11、在商业活动中,如何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答:①“见利思义”人们面对利益时要考虑是否符合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否符合社会责任和义务,主张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应该将“义”字放在最重要位置,不能见利忘义,只顾眼前利益。

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必须遵纪守法,必须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追求利益,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利益才是硬爱追求的。不能损害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不能采取违背法律和道德原则的赚钱途径和方式。

12、商业道德的互惠互利包含了哪两层含义?

答:第一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指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眼里要有他人,心里要为别人着想,要看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第二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指不仅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使别人能够站得住脚,不仅自己要能通达,也要使别人能够通达,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能够使他人生存与发展。

第五章商业信用

单选题:

1、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信用经济P106)。

2、信用区别于其他借贷行为的首要特征是(偿还性和支付利息P107)。

3、信用交换关系的最早形态是(商业信用P109)。★

4、(诚实信用P116)原则是民法中的最高原则,并在契约活动中被称为“帝王原则”。

5、商业信用制度的建设,首先是(信用管理体系P124)的建设。

6、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是(信用管理信息系统P124)建设。

7、商业信用中,(诚实、正直和遵守协定P127)是最基本的构成部分。

8、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参与商业信用活动的人或由人组织起来的各种团体P127)构成。

多选题:

1、直接信用包括(商业信用、股票和债券107)。

2、间接信用包括(银行信用、信用合作社信用、信托信用P107)★

3、市场经济关系按其发展程度高低经历了(实物交换关系、货币交换关系、信用交换关系P109)三种形态。

4、商业信用运行的基本原则是(遵约守诺,买货付款,欠债还钱P113)

5、商业信用包括(赊销商品、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延期付款等P115)。★

6、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商业信用制度建设和商业主体道德建设)两个部分。

7、(道德信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构成道德观念体系。

8、道德信念的基础:生活经验、日常习惯、心理体验

9、信息管理体系的构成:国家的信用管理、信用管理行业的信用管理、不良信用惩罚机制。

10、信用管理行业的构成:信用信息管理机构、专业化的信用评价机构、深层次的信用服务机构。

名词解释:

1、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商品和货币资金的借贷以及赊销预付等行为。区别于其他借贷行为的首要特征,是偿还性和支付利息,作为暂时让渡内容的是某商品或货币。.

2、直接信用:指没有中间人参与,由借贷双方直接进行借贷的一种行为

3、间接信用:指借款人和存款人不能直接见面,互相也不了解,而由信用中介人替存款人与借款人办理一切信用手续.

4.汇票:出票人向付款人签发的,要求即期或在一定期限内向持票人或指定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付款凭证.

5、商业信用关系:法人或自然人在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货所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以契约维系的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6、商业信用:广义的商业信用是指市场经济中一切交换活动所涉及的信用,包括银行信用等;狭义的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和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大题:

1、什么是信用?按其形式可分为哪两种?P107

①信用的基本含义:信任使用、遵守诺言、交换的一种借贷或赊销形式

②经济活动中的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商品和货币资金的借贷以及赊销预付等行为

③信用按照形式可以分为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两种

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

2、商业信用的主要经济特点?(重点)P112★

主要经济特点:①以营利为目的的直接信用形式、②规模和数量有一定限制、③严格的方向性、④容易形成社会的债务链、⑤分散性

3、商业信用的主要社会特征?P112

社会特征:①双重性、②多元性、③资本属性、④层次性

4、商业信用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P113-P114

①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基础

②信用中介是桥梁

③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是内在要素

④政府的有效管理是要件

⑤建立信用记录档案是有效监督机制

5、建立商业信用的意义?(重点)P114★

①节约交易成本

②扩大交易的规模和范围

③规范市场秩序

④为企业创造额外的收益

⑤商业信用是发展新型交易方式的基础

6、商业信用与诚信的区别与联系P116

?联系:信用与诚信都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信用是本质要求,而诚信是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区别:信用是基本制度,诚信是道德约束,是其他道德的基础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信用经济,理由如下:①信用是整个社会得以维系与发展的基础、②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③社会经济交往的调节器和稳定剂、④信用是一种基本制度

7、加快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重点)★P121

意义:①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制度,是整个商品生产和资本运动的灵魂

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国家信用体系不健全、信用环境不良,就会严重影响国家的信誉、声誉。③目前我国,信用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收益

④在未来,国家信用的发达程度不仅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往,国家内部部门之间经济运行的

有效支撑工具,也是一个国家物质、精神文明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识。

8、商业信用制度建设重点包括哪些内容?(重点)★P124

①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信用制度建设首先是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

②信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③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

④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

9、商业信用奖惩机制的建设包括哪些内容?P126

①信用奖励②信用惩罚

10、商业信用主体道德的建设包括哪些内容?(重点)★P128

①信用主体道德观念建设

②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

③组织的建设

④制度的建设

11、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重点)★P119

①利润最大化思想的误导

②环境因素的影响

③诚信的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12、商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途径(重点)

①建立诚信氛围、②建立与诚信相关的法律和制度、③开展社会职业道德教育、④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和伦理教育

第六章市场营销中的伦理关系与道德原则

单选题:

1、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对企业的政策和方法能够施加影响的所有集团,是对企业的经营效果产生影响的集团。P131

2、顾客在所有利益相关者中被排在第一位。P134

3、保障公平竞争的实现最基础的条件是初始位置的平等,即保证竞争各方在一个大体平等的条件下开始竞争。P135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出了互惠互利的原则。★P136

5、互利和合作是针对企业的营销活动的性质提出的交易中的基本信条。★P134

多选题:

1、价格策略中的主要道德原则是消除价格欺诈、恶性价格战及价格协定等。★P139、P147

2、产品策略的道德原则:①产品设计道德化②道德化品牌管理③道德化的产品整体④道德化的包装⑤主动纠正产品缺欠★P140

3、产品品牌的道德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产品品牌设计的道德性,二是保护自己的产品品牌,免受不道德侵权行为的干扰。P144

4、消除价格欺诈的途径:一是明码标价二是价值相符。P147

5、促销策略的道德原则:①道德化广告②人员推销的道德原则P150

6、关系营销的本质特征:信息沟通的双向性、战略过程的协同性、营销活动的互利性、信息反馈的及时性★P152

7、关系营销的实施过程:组织设计、资源配置、文化整合P154

名词解释:

1、营销道德:是指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客观经济规律及法律以外制约企业行为的另一要素。★P138

2、关系营销:是以系统论为基本思想,将企业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环境来考察企业的市场营

销活动,认为企业营销乃是一个与消费者、供应者、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P152

3、广义的绿色营销:也称伦理营销,营销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既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更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P156

4、狭义的绿色营销:主要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协调,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狭义的绿色营销也叫生态营销、环境营销。P156

大题:

1、企业营销中的道德原则★P135

?公平营销?互利与合作?优质服务?营销道德原则的制度化

2、怎样实现公平竞争?

最基础的条件是在初始位置的平等,即保证竞争的各方是在一个大体平等的条件下开始竞争的。①无论是哪一方,都必须遵守“普通道德”原则②作为一个市场,必须具备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的规则要求。

3、营销道德原则的制度化是什么?

答:就是要求企业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营销道德从领导者的认识水准和个人行为,提升为全体员工的道德水准和企业行为,进而扩展为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准和行业行为规范,以及整个经济社会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

最大的不道德:指为了节约成本,追逐更高的利润水平,而任意价低产品的质量水准,造成消费者的人身伤害。

4、关系营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关系营销将建立与发展同所有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关键变量,把正确处理这些关系作为企业营销的核心

5、分析企业有哪些利益相关者。

答:①可能存在企业内部如股东,经理,员工

②也可能存在于企业外部如银行,政府,消费者

③可能与企业之间存在经济往来如供应商,经销商

④也可能不存在经济往来如所在社区,地方公众和环保组织

因此,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不仅具有经济内涵,而且具有社会文化乃至政治等多方面的意味。

6、绿色营销的特点

①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

②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

③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

④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

第七章企业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与道德决策

单选题:

1、伦理角度的价值观表现为道德上的好坏、对错、善恶、正邪、正当与不正当。P163

2、价值观的中心内容:道德善恶观;企业价值观的中心内容:企业伦理观★P163

3、合乎伦理的管理并非把企业利益看成至高无上,它从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去寻求企业存在的理由。★P163

4、追求卓越实质上就是追求伦理。P166

5、企业领导工作的管理职能是指影响人们为组织和集体目标作贡献的过程。P170

6、领导的实质是追随关系。P170

7、狭义社会责任论代表人物是弗雷德曼,他认为企业的“一个并且是惟一的一个社会责任是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下,使用资源并设计一些活动保证提高利润水平。”★P174

8、金字塔型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代表人物是A.B.卡罗尔,它认为最底层是经济责任,即企业要生存,就必须赢利;第二个层次是法律责任,即企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作社会的一个企业公民;第三个层次是企业的伦理责任,包括企业的公平和正义的义务,即如何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把人类引向更美好的追求和境界。最高层次是慈善责任,它用所得回馈社会、扶助弱小、支援受灾地区和国家。★P174

9、企业的伦理理性表现为做出合乎伦理的企业决策。P182

10、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者、竞争者、社区、政府、公众、所有者、员工等。★P191

多选题:

1、企业价值观的内容:真假、善恶、美丑P162

2、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层次:基本的的社会责任主要是指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获得利润的责任;更高一层次的社会责任主要指有利于消费者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责任。P173

3、企业形象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企业视觉识别(VI)。P179

4、从宏观角度看企业的不道德行为主要有:贿赂、胁迫行为、欺骗性信息、偷窃、不公平歧视。P179

5、从微观视角看企业的不道德行为:编造假账、偷税漏税、贪污贿赂、虚假广告、价格欺骗、造假制假、安全性差、环境污染、信息失真等。P181

6、企业伦理守则的作用:首先是企业道德水准定位;第二个作用是提供稳定持久的行为对、错标准,并作为解决利益冲突的基础。P182

7、企业伦理守则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伦理规范,企业的伦理守则不是社会伦理规范的简单应用;是该企业员工所接受、信奉的规范,并愿意踏踏实实地照此去做;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特定的历史、文化、技术、产品等条件;是企业处理内外部各种利益关系的指导原则。P183 8、企业伦理守则的内容:①企业处理内部利益关系的指导原则②企业处理外部关系的指导原则。P183

9、对企业进行伦理方面的评价★P192

?这合法吗??这符合社会倡导的伦理规范吗??这能为利益相关者所接受吗??这符合企业长远经济效益吗??这能使我感到自豪吗?

名词解释:

1、价值观:是人们判定某种行为、事物的好坏、善恶、对错以及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P162

2、伦理关系:是经过人的自觉意识、主体意志的自我规定,体现了好坏善恶正邪价值取向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客观必然性关系。

3、经济人:指不抱任何其他动机,只追求个人利益,并只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的行为主体。

4、企业:是通过向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创造效用并谋取经营利润的经济组织。

5、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受企业行为影响或可影响企业行为的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P191

大题:

1、伦理导向下的企业经营与管理特征★P162

①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伦理观②超越法律

③强调自律――企业导向下的企业具有自律的特征

④履行道德责任⑤追求卓越

2、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P178

?概念: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内共同追求的信念和价值观。

?内容:企业文化包括四方面的内容:①它给企业成员一种认同感②他要求企业成员拥有一种比自由更大的社会责任③它提供了一种企业社会系统的稳定感④它提供了行动的基本方向。

3、企业的道德规范一般应遵循的内容★P186

①道德规范要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②道德规范要体现企业特色③道德规范要注重操作性

④实施道德规范要注重管理

4、伦理型企业决策特点★P187

①赚钱不忘良心②利己不忘利他

③发达不忘社会④赢利不忘国家

5、应承担什么责任?

①经济责任,即企业要生存,就必须赢利法律责任,即企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的规定

③企业的伦理责任,包括企业的公平和正义的义务。

6、如何制定符合商业伦理道德的企业决策方法。(09年7月考过)

①建立伦理标准②对决策进行伦理分析③对企业决策进行伦理方面的评价

第八章企业公共关系中的伦理架构与伦理追求

单选题:

1、部门关系是指企业内部各个事业部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P196

2、内部部门关系建设原则:沟通、协调;部门关系构建的基点:价值创造的共同体、信息共享的纽带;部门关系构建的要点:强化部门之间横向的沟通与协调、组织结构设计的柔性化。P196

3、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也是“义、礼、智、信”的基石。P201

4、《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提出者是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主要探讨正义和信用。★P206

5、企业与消费者关系是企业公共关系中最具核心意义的部分。P212

6、企业与供销商关系是一种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较为稳定的协作关系。P218

7、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它的基本功能是优胜劣汰P222

8、21世纪企业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的本质上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P223

9、构建社区关系的目的使企业在社区中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成为社区公众接受、爱戴的“好公民”。P227

多选题:

1、美国学者莱克斯·哈罗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他认为①公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与合作;②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③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之做出反应;④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⑤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者,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变动同步;⑥它使用有效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本工具。P195

2、公共关系与合乎伦理的管理的区别①目的不同②理由不同③地位不同④方式不同⑤与伦理关系不同。P195

3、企业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消费者、供销商、员工和所有者。★P198

4、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原则:团结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P198

5、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基点:①以诚相待、真诚合作②优势互补、利益共享。P198

6、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要点:①诚实守信、尊约重诺②加强沟通、密切协作。

P199

7、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原则: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竞争与合作并存。P200

8、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基点:①秉持“竞合”理念,开展“合作”竞争②树立“共生”理念,共建美好家远园。★P200

9、间接利益相关者公共关系构建的要点:①信息真实,加强理解②礼尚往来,互相尊重。P201

10、企业构建与消费者关系的原则:消费者第一、消费者是上帝、满足消费者需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P212

11、构建与员工关系的原则:尊重人、关心人、公正地对待人★P215

12、员工公众包括一线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管理人员等等P215

13、股东关系也称“金融公共关系”,是指企业与投资者、股票交易商、股票经纪人、证券分析家、托管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公众的关系。P220

14、企业与竞争者关系构建的原则:公平竞争、相互学习、彼此沟通、加强合作

P224

15、构建社区关系的原则: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提升在社区的企业形象,共建美好家园。P227

16、构建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基本原则:懂政策、讲艺术、勤汇报、抓机遇、摸信息。积极接受政府领导,加强与政府合作,在可能条件下协助政府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率。P229

名词解释:

1、公共关系道德: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处理与消费者、竞争者等相关公众以及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所依据的观念、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也是企业经营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P194

2、顾客关系:指的是企业与其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或直接消费者之间的关系。★P211

3、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

4、企业社区关系:指企业与所在社区的居民、群体、组织等相关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题:

1、构建以儒家伦理为基石的现代公共关系道德体系的内容P201

①以仁为本,以仁德之心对待公众,回馈社会

②以义为准,义中求利,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③以礼为上,以和为贵,遵规守法,实现和谐竞争

④以信立业,坚持诚信至上,信誉第一,以真诚守法赢得公众

⑤以智为先,加强自我修炼,以大智求大德

⑥天人合一,追求企业与自然、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企业构建与消费者关系的要点P213

?以优质的产品建立顾客关系的基本保证

?以完善的服务强化顾客满意

?以自家人理念强化顾客忠诚

?双向信息交换是实现良好顾客关系的手段

3、企业构建与社区关系的要点P227

?树立新型的社区意识?加强与社区公众的沟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4、构建与员工关系的基准P217

①建立企业员工的共同愿景

所谓建立共同愿景是指针对我们创造未来,以及希望据以达到目标的原则和实践方法,发

展出共同愿景,并且激励员工对共同愿景的承诺和奉献精神。

②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核心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和需求的必然性,尊重人的“人权”

③关注员工的利益④提供全方位培训⑤强化沟通与交流

5、实现双方信息交流哪两种形式

①虚心倾听顾客意见②积极稳妥地处理顾客投诉。

6、股东关系构建的原则P221

?在符合伦理价值观的前提下努力使企业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

?积极与股东沟通,劝服股东购买并长期持有本企业的股票

7、股东关系构建的基点P221

?股东是企业的投资人,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

?股东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

?股东是企业最大的顾客群

8、构建和维护良好的股东关系的方法P221

?建立明确的股东关系目标

具体内容:①促进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了解②稳定和扩大企业的股东队伍,以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③充分利用股东的社会关系网,开拓市场④以股东为中介、提高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信誉和声望。

?尊重股东的特权意识

?加强与股东的信息沟通

9、企业与竞争者关系构建的基点P223

?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竞争对手可以作为企业的“杠杆”;竞争对手可以带来“鲶鱼效应”

?共同培育新兴市场

10、构建企业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要点P229

?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

?认真贯彻政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条例

?合法经营、照章纳税

?积极安排就业,提高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率

11、企业的声誉管理与合乎伦理的管理的差异是什么?

合乎伦理的管理之所以遵守伦理规范,履行道德责任,不仅仅因为那样做能带来经济效益,而同时认为那是一种责任。而声誉管理却能在不刻意的追求中,为企业带来最好的声誉和最长久的效益。

第九章国际贸易中的伦理关系与调节手段

单选题: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P233

2、在尊重主权基础上的平等互利,就是维系国际贸易关系和国际经济的伦理标准P238

3、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直接或间接限制商品进出口的法律和行政措施的总称。P244

4、补贴是指商品在生产或出口时所直接或间接接受的任何奖金或补贴。P250

5、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的国际标准,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P253

6、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旨在通过

有道德的采购活动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条件,最终达到公平而体面的工作条件。★P253

7、关税的课税主体是进口商。P239

8、关税的课税客体是进出境的货物。P239

多选题:

1、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商品市场、世界技术市场、世界服务市场和世界金融市场。P233

2、世界市场的发达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①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数量②商品的总量水平③各国经济发展程度④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P234

3、调节世界市场商品交换中的伦理关系的手段:①对外贸易政策②贸易条约和协定③关税★P238

4、关税的基本特征:①关税是一种间接税②关税的课税主体和客体③关税是对外经贸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P239

5、关税的性质: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P239

6、绿色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上的广泛性、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P245

7、绿色壁垒的特点以保护人类及动植物生命、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名,设置名目繁多的绿色贸易壁垒条款,以限制外国产品对本国市场的冲击。★P245

8、构建21世纪新型国际贸易关系的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贸易原则、非歧视贸易原则。P249

9、SA8000 标准是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世界人权宣言制定的。P238

名词解释:

1、商品倾销:商品倾销是指将出口商品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水平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市场的削价竟销行为。★P243

2、绿色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是在全球关税下降的大趋势下,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本国产品和产业,在寻求关税的替代技术方面寻找到新的贸易壁垒方式。★P245

3、所谓倾销:指将一国的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办法挤入另一国市场内的手段。

4、所谓补贴:指商品在生产或出口时所直接或间接接受的任何奖金或补贴。

大题:

1、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P235

?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不可缺少的商品销售地和原料采购地

?有助于缓和资本主义各个社会生产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性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P240

①非歧视性原则②贸易自由化原则③稳定贸易发展原则

④公平贸易原则⑤对发展中国家予以照顾原则

3、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特点P240

?世界贸易组织具有法律制度上的正式性?组织机构的正式性

?管辖内容的广泛性?世界贸易组织具有统一性

4、当代国际贸易中的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243

①鼓励出口中的商品倾销问题②非关税壁垒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③绿色贸易壁垒问题④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⑤关于SA8000的社会责任壁垒问题

5、构建21世纪新型国际贸易关系的思路P243

①天人合一,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②承担责任,主动贯彻落实社会责任国际标准

③重视环保,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