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导学案第1课时

导学案第1课时

导学案第1课时
导学案第1课时

课题:1.1 正数和负数(第1 周第1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正数和负数概念【学习难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举例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典例导学: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基础过关】:

1. P3、1,2(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 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

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

13-,+3.1,2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要点归纳】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提高】: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总结反思】:

§第1节 平均数(第1课时) 导学案

子洲三中 “双主”高效课堂 数学 导学案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 组名: 使用时间2014年 月 日 年 级 科 目 课 题 主 备 人 备 课 方 式 负责人(签字) 审核领导(签字) 序号 八(3) 数学 §第1节 平均数(第1课时) 乔智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并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二【学习过程】 活动1:认识平均数 生活中常常会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如章前图中甲乙两个队员哪个的射击成绩更好,甲乙两个球队中哪个队的球员更高。 1.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的身高是反映球队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因为甲队某个球员高于乙队的球员就说甲队的球员比乙队的高吗? 2.CBA (中国篮球协会)2011-2012赛季冠亚军球队主要队员的身高、年龄(截至2012年)如下: 北京金隅(冠军) 广东东莞银行(亚军) 号码 身高/厘米 年龄/岁 号码 身高/厘米 年龄/岁 3 188 35 3 205 31 6 175 28 5 206 21 7 190 27 6 188 23 8 188 22 7 196 29 9 196 22 8 201 29 10 206 22 9 211 25 12 195 29 10 190 23 13 209 22 11 206 23 20 204 19 12 212 23 21 185 23 20 203 21 25 204 23 22 216 22 31 195 28 30 180 19 32 211 26 32 207 21 51 202 26 0 183 27 55 227 29 上述两支篮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的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一般地,对于n 个数x 1,x 2,…, x n ,我们把)(121n x x x n +++ 叫做这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 3.计算北京金隅(队队员的平均年龄?与同伴交流。 活动2:认识加权平均数 学生是平等的,因此,不同学生的考试成绩的地位相同。生活中,关于一个事物的各个数据,它们的重要性可能不同。我们看一个例子。 例题?示范 1.某广告公司欲招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 、B 、C 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 新 72 85 67 综合知识 50 74 70 语 言 88 45 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年龄/岁 19 22 23 26 27 28 29 35 相应的队员数 1 4 2 2 1 2 2 1

第1课时 全面调查(导学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第1课时全面调查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七个学科的喜爱情况,你会怎样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1统计调查. 2.学习目标: (1)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2)学会划记法和用表格整理数据. (3)认识描述数据的方式——条形图和扇形图,并学会画图. (4)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 3.学习重、难点: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方法.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35~P136表格以下第二自然段为止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学会制作调查问卷、设计统计表.不懂的问题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 (4)自学参考提纲: ①今天我们进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是问卷调查. ②统计中经常用表格整理数据. ③完成下列表格.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 ④被调查的这个班级共有50名同学,喜爱娱乐节目的有18名,占全班同学

2.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自学进度和自学中存在的问题:①能否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②用表格划记的方法整理数据是否细致准确. ②差异指导:对学习有困难或方法不当的学生进行引导. (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交流,订正和研讨. 4.强化: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方法. (2)练习:小明为了解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设计了如下调查问题: 你平时最喜欢的一项课余活动是() A.看课外书 B.体育活动 C.看电视 D.踢足球 你认为此问题的答案选项设计合理吗?为什么?如果不合理,请修改.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P136剩下部分至P137“练习”之前的内容.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学会绘制条形图和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描述数据还可以用条形图和扇形图. ②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所以只需根据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圆心角越大,扇形在圆中占的比例就大. 新闻:360°×8%=28.8°, 体育:360°×20%=72°, 动画:360°×30%=108°, 娱乐:360°×36%=129.6°, 戏曲:360°×6%=21.6°. 根据算得的圆心角的度数在图中画出相应节目的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元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学习难点: 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第1课时 学习《关雎》导学案

第1课时学习《关雎》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课时计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关雎》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板书课题)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字音 雎(jū) 鸠(jiū) 窈(yǎo)窕(tiǎo) 逑(qiú) 荇(xìnɡ) 寤(wù)寐(mèi) 芼(mào)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

猫第1课时导学案

猫(第1时)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 一、 学习目标:感知文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二、 学习重点: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三、 学习难点:品味细节描写。 四、 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初读文,给下列字注音。 污涩( ) 怅然( ) 蜷伏(

) 虐待( ) 一缕( ) 懒惰( ) 乞丐( ) 怂恿( ) 红绫( ) 2、解释下列词语。(1)怂恿: (2)蜷伏:

(3)怅然: (4)惩戒: ()畏罪潜逃: (6)妄下断言: 五、 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地位 结局 2、第三只猫为什么不招人喜欢?如果是养第一或第二只猫时芙蓉鸟被咬死了,我可能会怎么样? 3、猫的悲剧仅仅是因为性格吗?作者对这三只不同的猫的亡失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为什么“我”对于第三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难过之情? 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六、 固学提高【堂检测】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üè()待uān()枉懒duò()鸟1óng()

biàn()诉 sǒng()恿安xiáng() 乞gài() zhòu()骂 hàng()然叮zhǔ()quán()伏2、给句中画线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2)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3)它们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七、 后反思

七下第一单元第1课时导学案(2)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 制作人:杨丹审题人:苟会琼 【学习目标】 1. Learn to use “can”. 2.会运用下列短语:play chess; speak English; be good at….. play the guitar/violin ; join the chess club; the story telling club; swimming club…… 3.能描述以下重要句型: (1) —Can you swim? —Yes, I can ./ No, I can’t. ( 2) —What can you do? —I can dance./I can’t sing. ( 3)—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We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 4.(1)掌握动词及动词短语,例如:speak English ,play chess,play the piano,be good at, want to do sth.Chinese kung fu (2) 情态动词can用于询问能力的说法 【学习活动】 一.创境激趣 Free talk:Dear students,welcome back to school. I think all of you have a happy Spring Festival . Now our school clubs need some new members. Do you want to join us? 二.自主探究 (一)自学课文,勾画出重点和疑惑。 (二)写出下列单词短语的汉语意思。 guitar(n.) ______;sing(v.) _____;swim(v.) ________;dance(v.) _______;draw(v.) ______;chess(n.)_____;speak (v.)________;join(v.)_____; club(n.) _____; tell(v.) ______; story (n.) ______ ; speak English_____; play the piano_______Chinese kung fu_________; swimming club______; story telling club______ play chess____, (三)观察发现 (1)Bob likes to swim,he wants to join the swimming club.

1.第三课 第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导学案).doc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1课时公民基本权利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二、自主预习 1. 和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人身自由是公民、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禁止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公民的身体。 4.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等。 5.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 三、合作探究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都设立了行风热线电话,接受群众的投诉和监督。此举受到了群众的好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公民给行风热线电话,是在行使法律赋予的什么权利? (2)政府部门开通行风热线电话有什么重要意义? (3)假如你所在的学校的周围有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上网,请你通过行风热线电话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四、随堂演练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是国家的主人。()

A.公民人民 B.人民公民 C.人民人民 D.人民公民 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他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他们偷东西,并强行对他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据此回答2—3题。 2.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权 B.肖像权 C.政治权利 D.经济权利 3.面对营业员的行为,两位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A.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认倒霉 B.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找个朋友将商店营业员痛打一顿 D.反正我们没偷,随便你怎么搜 4.我国将逐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高中免除学杂费.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5.当你遇到下列情景,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1)你所在的社区文化市场管理混乱,很多人对此非常不满。 正确做法: 理由: (2)你的好朋友在某游乐场游玩时因游乐设施质量问题造成重伤。 正确做法: 理由: 五、课后反思 【答案】 自主预习 1.选举权被选举权 2.最基本最重要 3.非法拘禁非法搜查 4.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

《整式的乘法》(第1课时)导学案

课题: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第29号 主备人:韦武很复备人:韦秀金审核人: e习目标“ 1. 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2. 经历探索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的过程,增强运算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 3. 重点:运用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旧知回顾】幕的三个运算性质:同底数幕的乘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幕的乘方;积的乘方 问题探究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 阅读教材“问题”至“例~~4”的内容,解决下面的问题. 1. 完成教材“思考”中的两个问题. 2. 你认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系数怎么处理? 3.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相同字母的底数、指数怎么处理 【归纳总结】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 ______________ 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________________ . 【讨论】教材“例4”中第(2)小题的计算,用到了哪些运算法则? 【预习自测】计算下列各题: (1)(-a 1 2)2?(-2a 3);(2)3x 2y ? (-2xy 3). Q问题探究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阅读教材“例5”前所有内容,解决下面的问题 1 方法一:扩大后的绿地的边长分别为____________ ,所以扩大后的绿地面积 为______ . 2 方法二:原绿地面积为_____,新增绿地的面积为________ .故扩大后的绿地面积 为_______ .

3. 因为方法一、方法二均求的是扩大后的 绿地面积 ,表示的是同一数量,故 p(a+b+c)= ______ . 【归纳总结】 1.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 ________ ,再把所得的 _相加? 2.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实质是 _______ 分配律的应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单项式分别乘 多项式的各项,从而转化为 _________ 项式的乘法? 【预习自测】计算: 2 2 (1)-6x(2x-3y); (2)(-2a) ? (3a -2ab-4b ). __ 2 互动探究 3:化简求值:6a -5a(-a+2b-1)+4a(-3a- 源。? 【方法归纳交流】 计算过程中(-a+2b-1)中的-1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变式训练]已知2x-3=0,求代数式x(x 2-x)+x 2(5-X )-9 的值. 互动探究 4:解方程:3x(7-2x)+5x(2x-1)=4x(x-3)+56. 互动探究5:已知9a n b 与-2a m+b 2n 的积与5a 4b 3是同类项,求m n 的值. 互动探究1:下列各题计算正确的是 1 2 x y)(-9xy+1)=3x 3 3 y+1 ( ) 2 A. (a-3b)(-6a)=-6a -18ab B.( 1 2 2 2 3 4 C.( a b) ? (-4ab )=4a b D.( 2 2 1 ab -2ab)( ab)= 1 2 — 2 2 a b +ab 2 3 2 3 【方法归纳交流】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结果是一个多项式 ,其项数与因式中多项式的项 数相同? 3 2 互动探究2:计算:(1)( ab) ?( -a 2b); (2)(-3ab) 2 2 ? (-a b). 7 3 ^"1 合作探究 ------ 千畝不请 5 3 —b-—),其中a=2,b=错误!未找到引用 2 4

Section A 第1课时(导学案)8

第8单元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 A 单词 whose adj.& pron.谁的truck n.卡车;货车 picnic n.野餐rabbit n.兔;野兔 attend v.出席;参加valuable adj.贵重的;宝贵的;很有用的 pink adj.粉红色的n.粉红色anybody pron.任何人 noise n.声音;噪音policeman n.(pl. policemen) 男警察 wolf n.狼laboratory n.实验室 coat n.外套;外衣sleepy adj.困倦的;瞌睡的 outdoors adv.在户外;在野外uneasy adj.担心的;不安的 happening n.事件;发生的事情(常指不寻常的) 短语 belong to属于pop music流行音乐pick up 拿起;捡起 run away 逃跑;逃走have no idea 不知道take a shower 洗淋浴 句型 1.—Whose volleyball is this? 这是谁的排球? —It must be Carla’s. She loves volleyball.它肯定是卡拉的。她喜欢排球。 2.—Whose hair band is this? 这是谁的发带? —It could be Mei’s hair band. Or it might belong to Linda. They both have long hair. 它可能是梅的发带。也可能是属于琳达的。她们都有长头发。 Section B 单词land v.着陆;降落suit n.西服;套装v.适合express v.表示;表达circle n.圆圈v.圈出 leader n.领导;领袖receive v.接待;接受;收到Britain(=Great Britain) 大不列颠medical adj.医疗的;医学的purpose n.目的;目标position n.位置;地方prevent v.阻止;阻挠energy n.力量;精力victory n.胜利;成功enemy n.敌人;仇人period n.一段时间;时期alien n.外星人

第一节第1课时导学案

第一节第1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的领土面积、海域面积。 2.了解我国领土四端、东西与南北距离。 3.了解我国的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位置。 重点难点:我国的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位置。 导学过程: 一、导入 看中国政区图导入。 二、自主学习 目标: 1、运用图1.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读课本4-5页内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领土四端、东西与南北距离,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名称、位置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内容:阅读课本第1-4页 方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4页,找出下面问题的答案,并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出来。7分钟后,检测自学效果。 时间:7分钟。 1. 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从大洲大洋来看,中国位 于东部,洋西岸。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纬度地区,属 _________(温度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__(温度带),没有寒带。 3.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4.读图1.4中国疆域示意:中国最北端在;最南端在;最东端在;最西端 在。 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从朝鲜开始按逆时针依次是。 6.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 为、、、 。 7.我国陆地面积达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位。 我国领土所跨的经度,从西到东有多度。跨时区。 8.我国海岸线长达_____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____个,自北向南依次是:。 三、合作探究之小组交流 探究内容:说出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探究方法:先自己思考,然后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3分钟 后老师抽号检测。 探究时间:5分钟 四、合作探究之提问展示

《老王》导学案第一课时

银川景博学校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写人马玲审核人赵慧敏时间____周编号: 《老王》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型: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具体事例理解老王的形象。 2.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 二、资料助读 1.《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围城》。 2.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3.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三、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骷髅 ..( )( ) 翳.( ) 滞.笨( ) 攥.着( ) 惶.恐( ) 镶嵌 ..( )( ) 荒僻.( ) 取缔.( ) 侮.辱( ) 愧怍.(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伛:___ ___②取缔:_____ ____③塌败:___ ____ ④愧怍: ⑤滞笨:__ _____ 3.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来组织材料。课文写老王,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____”,二曰“________”。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导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文常。 2、掌握第一段重点词语及句子的翻译。 3、背诵第一段。 学习过程: 一、自己搜集资料,完成文常的填写。 本文作者:_陶渊明__,___东晋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字___元亮_______,名__潜___, 世称_靖节先生__,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_五柳先生__”,__浔阳柴桑_(籍贯)(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二、用三行对译法学习本文内容。 1、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2、重点词语:为:作为业:职业 3、句子翻译: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1、原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重点词语:缘:沿着之:的 3、句子翻译:(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1、原文: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重点词语:逢:遇到夹岸:两岸芳:花鲜美:新鲜美好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3、句子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 1、原文: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重点词语:甚:非常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 形作动,对······感到惊异。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复:继续。前:名 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欲:想要。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 走到······的尽头。 3、句子翻译: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导学案)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内容有: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3.比例的应用。 因为本单元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数与代数”领域,又涉及到了“空间与图形”领域,所以,教学中既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由于比例知识不但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是今后学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所以教学中要注意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以促进学生对比例的相关知识以及比例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判断四个数是否能够组成比例,能正确地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相关联的量,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变化规律。 3.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象,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象,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象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4.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相应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5.使学生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使学生能运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3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4课时 (3)比例的应用6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5)单元核心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1课时 (6)综合与实践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第1课时 数的认识(1)(导学案)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5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思考和综合与实践。教材在安排时,注重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习方法的渗透,注重所学知识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2.整理和复习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把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进一步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入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同时,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模型思想、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本单元内容不仅是本册导学案的一个重点,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会估算的作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会解学过的方程;理解比和比例的相关意义,会判断两个相关联量之间的关系,会用比例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再次经历相关知识的探究过程,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提高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2.使学生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使学生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运动的基本方法;能根据有序数对或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并能应用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几何和空间观念。 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基本的步骤和方法;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完整版)过秦论导学案第一课时(附答案)

《过秦论》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法指导】疏通文意后反复诵读。注意积累文言实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3.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重难点】1.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研读文章第一段,积累文言知识。 【预习案】 一·知识积累: 1、解题:本文是史论。“过秦”意思是,“过”是“论”,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分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总论天下形势,指出秦灭亡的原因,提出中心论点,主要论述秦始皇的政治过失。中篇剖析秦统一天下后没有正确的政策,秦二世没有能够改正秦始皇的错误政策,主要指责秦二世的过失。下篇秦在危迫的情况下,秦子婴没有救亡扶倾的才力,主要指责秦子婴的过失。 2.作者介绍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仅活了33岁。他的政论散文《》《》(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 二、阅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崤()膏腴()逡()镞()黔()氓()隶 隳()鞭笞()轸()恬()藩()瓮()牖()孝公既没()召()滑俯首系()颈践华()为城 劲()弩不及中()人墨翟()蹑足行()伍 朝()同列将()数百之众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万乘()之势一夫作难() 【探究案】 探究一: 1、阅读并翻译第一段。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窥周室()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于是秦人拱手() 取西河之外()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 据肴函之固()内立法度( )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 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导学案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导学案

讨论,汇报结果:15、25、35、45、55、65、75、85、9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 讨论,汇报结果:11、22、33、44,55、66、77、88、99。 (3)60这个两位数有何特点?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 讨论,汇报结果:10、20、30、40、50、60、70、80、90。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的数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口答:100,三位数。 4、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1)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出示课本第93页第1题表格)(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提出问题: a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 b如果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怎样比较大小? 讨论,交流。 三、检测达标 1、课本第95页1、 2、 3、4补充完整。 2、完成课本第9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3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 交流,讨论。 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 板 书 设 计 教学 反思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导学案—7.1日本第1课时

导学案: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利用地图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能利用地图说出日本四个大岛的名称。 3.知道日本海岸线曲折及对日本的影响。 4.能利用地图说出日本的地形特点。 5.知道日本多火山地震,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加以解释。 【知识清单】 6.在我国的东面,有一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_________,它是太平洋_______部的岛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7.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_______,多优良_______;山地、_______广布,沿海平原_______。 8.日本火山______(多/少),分布广。__________是其中一座最著名的火山,先后多次喷发。日本也是地震频繁发生的国家。 【基础闯关】 9.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日本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 C.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D.日本大部分领土位于五带中的北寒带 10.温泉浴是日本人重要的生活习俗。日本多温泉的原因是() A.所处纬度位置低,气候炎热 B.岛国的地理位置 C.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D.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 11.2019年日本共发生有感地震1539次,6月18日在山形县近海发生里氏6.7级地震,致使43人死亡,1650栋建筑受损。下列关于日本火山、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多火山、地震 ②日本传统的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③富士山是日本最著名的火山,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它不会喷发 ④在火山非活动期间,也不能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导学案

【导学案】 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并学会判断溶质和溶剂,理解溶解的过程。 2.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知道溶液、溶剂、溶质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掌握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基本特征,知道溶液、溶剂、溶质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学会判断溶质和溶剂,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知识点1:溶液的形成与特征 〖自主探究〗 1.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过滤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但还是混合物,原因是水中还溶有许多。例如海水又苦又咸,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是一种物。2.演示实验9-2,学生观察现象。 3.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知道: ⑴这蔗糖放入水中,很快消失了,形成了蔗糖的水溶液。这种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其中溶质以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⑵若把氯化钠放进水里,形成的水溶液,这种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其中溶质以和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⑶溶液是物,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完全相同,即溶液是的;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是的。 小结: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溶液是的、的物。 3.溶液的质量=的质量+的质量。 知识点2:溶质与溶剂 4.演示实验9--3学生观察现象并完成表格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性与的性质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不同,溶解性与的性质有关 5.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除水外还有如酒精,汽油等都可作溶剂。如没有特别说明,溶剂是指:,如:硫酸铜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⑵溶液的名称为:“XX的XX溶液”前者为溶质,后者为溶剂。如食盐的水溶液溶质为溶剂是。 ⑶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者为剂,量少者为质。但若有水,水为溶剂。如10ml的酒精与20ml汽油的混合液中,溶质为溶剂为;再如10ml的酒精与5ml的水的混合液中,溶质为溶剂为 ⑷能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溶液中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溶剂仍为水。如二氧化碳与水的混合液中溶质为,溶剂为。氧化钙与水的混合液中溶质为,溶剂为。 思考: 溶液的特征:; 溶液的状态:; 溶液的颜色:; 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原因:);6.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 〖同步练习〗 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氯化钠C.汽油D.蔗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 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形成紫色溶液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8.2 第1课时 代入法导学案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 . . ?

1.将以下方程用含x的式子表示y: (1)2x-3y=6;(2)3x+2y=6-2x. 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 5 x y x y 四、我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实例:一个苹果和一个梨的质量合计200g,这个苹果的质量加上一个10g的 砝码恰好与这个梨的质量相等,问苹果和梨的质量各是多少g? 问题:(1)如何列出方程组? (2)两个方程中的x和y所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3)能否将问题(1)中所得的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代入 后得到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4)以上做法达到怎样的目的? 课堂探究 教学备注 配套PPT讲授 1.情景引入 (见幻灯片3) 2.探究点1新 知讲授 (见幻灯片 4-11)

(5)解方程x +( x +10) = 200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由x的值得出y的值? (6)问题(1)中方程组的解是什么? 要点归纳: 解二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第一步:在已知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方程,将它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第二步:把此代数式代入没有变形的一个方程中,可得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步: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一个未知数的值. 第四步:回代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第五步:把方程组的解表示出来. 第六步:检验(口算或在草稿纸上进行笔算),即把求得的解代入每一个方程看是否成立. 例1.(教材P91例1变式)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 5334. x y x y 若方程5x 2m+n + 4y 3m-2n = 9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求m 、n 的值.

(导学案)第1课时 分苹果

一除法 第1课时 分苹果 教学内容: P2 ~ 3 “分苹果”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难点: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显示18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6个苹果,18个可以放几盘? 二、新知探究: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a.通过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得出结论:可以放3盘; b.用除法算式算:18÷6=3,所以可以放3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18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ppt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指出:18÷6=3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18÷6=3 竖式: 3 6丿1 8 1 8 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3 ……商:“3”表示分3盘。 除数……6丿18 ……被除数:“18”表示有18个苹果。 “6”表示每盘18 ……商和除数的乘积:“18”表示需18个苹果。 放6个苹果。0 ……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的习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