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东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比较

东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比较

东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比较
东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比较

“意象”之词源于中国,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①此时,“意”“象”尚未联用,“象”是用来表达意的,当“言”不能很好地表达他的“意”时,就设“象”来表达。可见“象”是表意的一种很好的媒介。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第一次把意、象连用:“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②这里的意象主要是指一种内在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意”中之象,而且往往更偏重于意。将意象看成是一种心理表象,是西方文艺理论家们对意象的理解。西方文论中普遍使用意象(image)一词,是20世纪初的事。“image”的词则源自拉丁语“imago”,“imago”是从古希腊语“eidolon”意译而来,原意为表象(representation)或是心的图像(mind picture)。所谓表象,是我们过去所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心理上的重现和回忆。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界定意象:“在心理学中,‘意象’一词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而这种重现和回忆未必一定是视觉上的。”③这种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理解意象的还有“意象派”诗人庞德,文艺理论家理查兹以及哲学家康德等人。庞德说:“‘意象’不是一种图象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不同的观念的联合’。”③理查兹说:意象“是作为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结合”。③

综上所述,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就是融汇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人类同住一个地球,共同拥有一轮明月,中西方民族的人们都喜欢欣赏月亮。起初月亮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客观物象,但由于文学的审美作用,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情感色彩的文化载体,一个蕴涵丰富的艺术符号。月亮作为这样一个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蕴,在中西方文学中频繁出现,是一个常见的、具有重要作用的传统意象。本文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中西方文

①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P 563.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③ [美]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刑培明等译.三联书店 1984,P201.

学中月亮意象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让人们对月亮意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解读中外文学作品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有更深层次理解,促进文化的沟通.

一、中方文学中月亮意象的相似性

(一)、以月来象征人的美貌或美好的事物

中西方文学名著中月亮常常被用作美丽、美女的代名词。《诗经·陈风·月出》中写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的美来映衬所爱之人的美貌。自《诗经·月出》一曲唱出之后,这种抒情旋律便久唱不绝,在月下诗词里,有时月亮干脆就直接被比喻成佳人形象。韦庄有“垆边人似月,皓婉凝霜雪”,苏轼谓“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古代文学中也有大量以月亮来象征人的美貌的著名篇章。如《儒林外史》第20回里描述辛小姐的美貌:“匡超人此时恍若亲见瑶宫仙子,月下嫦娥,那魂灵都飘到九霄云外去了。”《红楼梦》第3回中林黛玉看见贾宝玉时用“面若中秋之月”来形容宝玉的容貌。《金瓶梅》第24回中写西门庆家的女人:“月色之下,恍若仙娥,都是白绫袄儿,遍地金比甲,头上珠翠堆满,粉面朱唇。”

以月来象征人的美貌,不仅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较为频繁的出现。《爱的徒劳》中罗瑟琳说:“我的脸不过是一个月亮,而且是遮着乌云的。”国王便称赞罗瑟琳的美丽说:“遮蔽这样的明月,那乌云也是幸福的! 皎洁的明月,和你的灿烂的众星啊,愿你们扫去浮云,把你们的光明照射在我们的眼波之上。”①(卷2第254页)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也赞美道:“今夜月亮懒洋洋地进入梦乡,就像一个美女躺在坐垫上。”(《月亮的哀愁》)(二)、以月来象征贞洁

“她西方文学中常用月亮来象征贞洁或有不洁的寓意。如赛勒美赞美月亮道:

冰冷而贞洁,可以肯定还是个处女。”②《奥瑟罗》中的主人公怀疑妻子的贞洁时说便说:“她的名誉本来跟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的,现在已经染上了污垢,像我自己的脸一样黑了。” (卷9第345页)中国文学中杜甫的《月》:“斟酌妲娥寡,天寒耐九秋。”是写月的贞洁。元代施君美《幽闺怨》第39出中:“贞心一片如

①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P345.(此后引用该

书译文时只在文中标出卷号和页码。)

明月,映入清波到底圆。”也写月的贞洁。

(三)、同时月亮在中西方月亮文学中都有着较多的孤独成分

这可能与中国嫦娥奔月的故事和希腊月亮女神的神话故事都是表现孤独的主题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里,月亮叫做“广寒宫”,是一座凄清的宫殿。那里住着一个美丽的少女嫦娥,她因误食长生不老之药而飞入月宫与不停捣药的玉兔和不断砍桂树的吴刚为伴。不死的愿望虽然实现了,但是嫦娥却并不快乐,她在月亮上很孤独和寂寞。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苍天夜夜心”,日日夜夜都是一样寂寞,你想追求永恒,就要付出孤独的代价。关于借月抒发孤独情绪的中国文学代表,在小说中要数中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了。《红楼梦》中对月亮的意境有很精彩的描写,《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写湘云与黛玉二人一起赏月吟诗,对景感怀。湘云的“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冷月葬花魂”。

而在缺乏中秋节这一特定文化内涵的西方文化中,月亮意象更是倾向于表现人类共同的情感---忧伤和孤独的主题。西方诗歌中多有体现孤独主题的月亮诗篇,如英国诗人雪莱在《宇宙的飘泊者》中写道:“告诉我,月亮,你脸色苍白而发灰,在天路历程中始终无家可归,要在什么样的黑夜或白昼的深渊,你将寻到自己的安睡”①拉美诗人卢贡内斯曾把月亮称为“白色的孤独。哈代则在《当我动身去里昂乃斯》中写道:“当我动身去里昂乃斯,动身去百里之外的地方,月光点燃了我的孤独,树枝上挂满了白霜,当我动身去里昂乃斯,动身去百里之外的地方。”可见,在西方诗歌中,沐浴着月光的孤独常常会是一种洁净的孤独。虽然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体现孤独主题的咏月诗作,但多与思乡有关,其孤独之中多了一份凄凉。

(四)、月亮的可望而不可得

《爱的徒劳》中罗瑟琳告诉垂涎自己的国王:“愚妄的祈求者啊!你不要追寻镜里的空花,水中的明月;你应该请求一些更重要的事物。”。(卷2第255页)这是暗示国王的想法愚蠢,水中捞月都是徒劳。这和东方文学中经常出现的镜花水月的寓意一样,镜花水月毕竟终成空。如《红楼梦》第5回中有说,“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李白的《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

期同游,因有此赠》:“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二、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的不同内涵

(一)、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

1、人与月亮合二为一

人与月亮合二为一指的是作者借月亮来抒发情感,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情景交融。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文中.美丽而神奇的月亮是一个经久不衰、反复被描绘的意象。从《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美人迟暮,到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苍凉壮阔,再到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人生的思考.月亮从此被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的情感外衣,承载了越来越多人类的情感。正如克兰默在《灯宴》(1916)的序言中谈到了月亮这个在中国诗坛上无所不在的象征:“月亮悬挂在中国旧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而她所知道的一切隐秘、激情和欢乐,迅速地崩溃或是慢慢地腐烂,……她把远隔千山万水的情侣思念联结起来。”①

2、月亮是文人失意时情感寄托之所在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这一样一段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这一月亮的原始意象逐渐嬗变为失意的情感象征:文人们因为怀才不遇,仕途潦倒,便把这种失意的情感寄托于月,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出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态。于是月亮在那些失意的文人笔下成为了孤月、冷月、寒月。李商隐《无题》诗中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夜吟应觉月光寒”并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分,而是月亮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心像。该类诗常表现诗人宦海浮沉,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的感慨和嗟时伤悲的情怀。诗中的月亮已成为士大夫们逃避现实苦难、超群拨俗的人格化身。

3、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还是表时空永恒的意象

时空合一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思维特点。月亮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既是表时间的意象又可以是表空间的意象。由于月亮意象具有惟一性、共享性,能够连

①[美]迈克尔·卡茨.艾米·洛威尔与东方[M].见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18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接相隔千里万里的人,也能够联系古今,是变时空合一思维的重要意象,往往揭示了深邃的宇宙生命之道,抒发了深沉的历史人生悲慨,传达出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识。如李白的“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酒问月》)。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扬州慢》)。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照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元·耶律楚材的“我看长天汉家月,照人依旧轮明”(《过舍山和二韵》)。这些诗篇所表达的情感虽不尽相同,但都是引月入诗,使得境界开阔,人生短暂的忧思被淡化、提纯,无声冷月超越了具体时空的限制,表现了深沉的历史之感。李白的《月夜金陵怀古》“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渌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台倾鸟鹊观.宫没凤凰楼。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诗人让明月与地理结缘.给它附上了丰富的人文历史背景.让“金陵月”成了阅尽沧桑的历史见证与人生的短暂、历史的变迁相观照,引出了诗人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抒发对宇宙永恒的羡慕与向往、对朝代兴亡的哀惜与伤感。

(二)、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

1、人与月亮的两分

西方文学中出现的月亮多是独立的行动主体,即便与人亲密无间,但又是各自独立的,这充分体现了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法国诗人波特莱尔《恶之花》中就有一首诗叫《月亮的哀愁》。“今晚,月亮做梦有更多的懒意,/象美女躺在许多垫子的上面,/一只手漫不经心地、轻柔地抚弄乳房的轮廓,/在入睡之前……有时,她闲适无力,就向着地球,/让一串串眼泪悄悄地流呀流,/一位虔诚的诗人,/睡眠的仇敌,把这苍白的泪水捧在手掌上,/好象乳白石的碎片虹光闪亮,/放进他那太阳看不见的心里。”(《恶之花.忧郁和理想》)①诗中描写月亮在漫不经心地抚摸着自己,在入睡之前,觉得很悲哀。她面向地球,眼泪一串串悄悄地流向大地。这时一位虔诚的失眠诗人,面对月亮把这苍白的好象珍珠碎片的泪水捧在手掌上。他把它放在心里,那是太阳永远照不到的地方。这样直接把月亮当成一个女人来描写,在东方人看来,多少有一点儿

①夏尔·波特莱尔.恶之花[M].郭宏安译,漓江出版社,1992,P84 .

亵渎。波特莱尔的月亮不象李白的月亮那样,人与自然浑然合为一体。波特莱尔的笔下,月亮是一个独立的客体。

2、月亮的人性化描写

西方文化中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就有讲述月亮女神塞勒涅与恩底弥翁美丽的爱情故事。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由于月神的爱,就使少年青春永驻,但却因此付出了昂贵的代价:长睡不醒。少年得到永恒,但是他不能说话,永远的离开尘世。女神只能把少年放在山洞里使其沉睡,以便经常去看望他,欣赏他熟睡时的容貌,每天亲吻和拥抱他。神话中说,正是因为这没有回应的无望爱情,月神的面容才总是如此苍白。虽然这与中国嫦娥的故事有点相似,都是反映孤独的主题。所不同的是,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精神上与凡人一致,都是有爱有恨,有嫉妒有忿恨。因此在西方文学中关于月亮的描写往往被赋予更多人间气息。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中描写的月亮就是像人一样会发怒,会惩罚,会报复。《仲夏夜之梦》中的提泰妮娅说:“执掌潮汐的月亮,因为再也听不见夜间颂神的歌声,气得脸孔发白,在空气中播满了湿气,人一沾染上就要害风湿症。” (卷2第304页)

3、西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还常是变化无常的。

在西方,人们还常用月亮的盈亏变化,来比喻爱情的变幻莫测。西方人有凭月亮起誓的习惯。当罗密欧说“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我发誓——”,朱丽叶马上打断他:“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卷8第38页) 显然这里朱丽叶是以一个月为时间单位来谈论月亮的,通过对月亮在一个月间的盈缺变化的害怕,朱丽叶担心恋人爱情改变的心情就被生动的刻画了。

4、在西方,月亮也经常被赋予了丑陋的涵义。

《仲夏夜之梦》中忒修斯将于新月那天晚上结婚,他希望这个日子快点到来,竟埋怨月亮亏蚀得太慢:“这个旧的月亮消逝得多么慢,她耽延了我的希望,像一个老而不死的后母或寡妇,尽是消耗着年轻人的财产。” (卷2第289页) 王尔德的悲剧《莎乐美》中国王的仆人说:“啊!月亮真邪门。好像女尸的手正要找裹尸布把自己蒙上。”①罗密欧也曾极力贬低月亮,以衬托像太阳一样美丽得光

彩照人的朱丽叶:“朱丽叶就是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卷8第35页) 西方月亮的这种贬义可能是与希腊神话中月神的另一个名字赫卡忒 (Hecate)(希腊语:Eza~a;罗马语:Heca~)有关。赫卡忒(Hecate) 在希腊神话中是主管司夜和冥界的女神,是一个丑恶的女巫形象,代表着月亮的晦暗,常常在黑夜里降临大地。而夜晚又是强盗活动最适宜的时间,即弥尔顿所说的“贼夜”。①因此,月亮又跟一类坏人联系了起来。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一剧中干脆把月亮称为贼:“月亮是个无耻的贼,她的惨白的光辉是从太阳那儿偷来的。” (卷8第190页)

5、同时月亮在西方文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象是癫狂。

西方人很早就发现月亮的盈亏变化影响着人的情绪,是疯癫病的根源。《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培基夫人告诉福德大娘:“嫂子呀,你家先生的老疯癫病又犯了。”(朱译:“你那汉子的老毛病又发作了。”卷1第249页)这里的lunes(疯癫)一词即源于拉丁文的“月亮”。奥瑟罗在听说出了人命案时就感叹地说:“那都是因为月亮走错了轨道,比平常更近地球,所以人们都发起疯来了。”(卷9第392页)可见月亮在西方文学中常代表一种癫狂意识。

三、中西方文学中月亮不同内涵的成因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月亮是中西方文学中经常用到的意象。月亮悬挂在空中,因其自身的阴晴圆缺形状的变化,可以有“新月”、“圆月”、“满月”、“残月”、“缺月”、“斜月”等之分。“明月”、“新月”、“圆月”等代表着“幸福”、“美丽”、“祥和”。所以中西方文学中都常出现以月亮来象征贞洁、辉煌、忠贞不渝、爱情、人的美貌或美好的事物,更是成为美丽的代名词。而“残月”、“淡月”、“落月”、“斜月”、“冷月”因其形状的残缺,色彩的黯淡又常被文人赋予了“落寞”、“孤单”、“感伤”的色彩。因此月亮在中西方月亮文学中又有着较多的孤独成分。因为月亮的高不可及,还被赋予了可望而不可得的寓意。

同时因为中西方文化起源的不同导致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及审美等因素的影响,同一轮明月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又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东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是人与月亮的合二为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

月亮意象往往与文人仕途失意,羁旅行役联系在一起,文人们常把孤独寂寞、思乡怀人之情,以及寻求慰藉、解脱,寻找精神家园等等情感寄托在月亮这个客观物像上,以达到主客体的统一,情景的交融。月亮也是中国文人失意时情感寄托之所在,月亮更是中国古代离别诗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又因中国是农耕社会,中华先民们从“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得到时间观念,从农舍屋宇,田野土地得到空间观念。时空合一的思维是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因此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既是表时间的意象,又是表空间的意象,具有时空上永恒的寓意。西方物我两分的思维方式往往导致西方文学中人与自然对立,人与月亮的两分。同时月亮也与凡人一样喜怒无常,会报复,会惩罚。西方的月亮还多从月亮的贬义去描写月亮,如赋予其丑陋的涵义,把月亮与坏人联系起来。这在怀有“月亮情结”的中国人眼里都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月亮意象为什么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内涵呢因为意象并不是某种单纯的自然物象的重现,而是混合着人们过去的记忆与经验与人感情相融合的“心理事件”。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意象是在人们的记忆与想象中,融合着主体的情思和寄托着主体情感的物象在作品中的显现,它更多的是一种“心象”。中外文学中的许多传统意象如“月亮”,都是作为一种主体过去的经验与现时的情感相融合的心象在文学名著中频繁反复的出现。这表明,月亮意象不仅仅是个体情感对外在物象的偶然性投射,而是积淀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中的集体无意识,是一个民族的心理性格的显现。中西方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等不同导致了他们笔下的月亮意象也具备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下文便从这三个角度去分析中西方文学中月亮不同内涵的成因。

(一)、文化起源及民族性格上看

探究民族心理性格形成不同的原因就要追溯到中西文化的起源。中西方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气候等不同的自然基础条件下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河的文明和海的文明,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地处半封闭地缘地形等等原因,中国远离世界其他文明中心,长期处在难以与外界交流的隔离机制中使中国人形成了保守,中庸的民族性格特点。其文明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击平原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农耕生产方式

又导致了中国人民安土重迁,重农抑商,老死不出乡的民族心态。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的地位便被长期保持下来了,形成了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也形成了中国人以家为本的好安宁、好静的民族性格,中国人象女性一样爱粉饰,好面子,注重含蓄性,从而造成了弹性的文化品格。同时孔子和老子的儒、道二家的学说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老子认为“水”能喻“道”且接近于“道”。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八章》)而孔子对水的态度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先进》)在老子那里,水和道是相近相通的,而在孔子的眼里,水所具有的那些品格和境界,是达到了“仁”的理想境界。作为儒、道哲学宗师的老子和孔子在自然的万物中,都对这一最具阴柔特性的事物——水极为推崇。几千年来,孔子与老子的儒、道思想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深远影响是无庸置疑的。因此,中华民族在心理性格上对阴柔的偏重以及中国古典文学对阴柔之美的偏爱也就不难理解了。月亮是自然界中极易引起人们注意的物象之一。月亮神话的原始的信息是先民们对生殖的崇拜,月亮与蟾蜍的联系赋予了月亮阴性文化特色。因此月亮在中国人的眼里具有婉约的阴柔之美,加以联想和美化,加给它爱情的浪漫意蕴进而比德为君子的品性修养,月亮成了美好的纯洁物。中国文学中的月亮不再是一种客观事物,而是融杂了作者主观情思的一个文化载体。

西方文明起源于希腊文明,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中心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区,这一特殊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造成了希腊独特的城邦制社会结构,多方向,多民族共生的富与变化的文化聚合及海洋便利的交通带来的商业的发展,导致了西方民族崇尚自由和个性独立的性格。海洋的惊涛骇浪带来的生存忧患使古代希腊人产生了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激发了他们征服和驾驭自然的雄心。因此西方人自古就具有善于征服的刚强性格,古希腊人征服爱琴世界并以武士建立城邦,贵族出于武士,所以希腊人不仅崇尚智慧,而且特别推祟刚勇。因此,西方人具有人格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勇于进取的主动性、勇于占有的攻击性,甚至是侵略性,具有走出家庭的冒险精神。西方人率直、外露,具有刚直僵硬的文化品格,这就造就了西方的月亮文学是偏刚性的。西方文化中渗透着西方人对太阳这一象征刚强的阳性的客体的激情崇拜,西方人对于太阳

的喜爱多过于月亮。因此我们对西方文学中有出现把月亮比做坏人,具有癫狂的意识,赋予其丑陋的含义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二)、民族思维方式上看

不同的中西文化就导致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及民族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的以儒家为代表人文传统和西方文化的具有理性精神、客观态度、探求真理执着的科学精神。而不同的民族性格及民族文化精神又是从根本上影响了中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的二元对立物我两分思想。在受自然恩赐方面,中国的祖先要比古代西方人多,所以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就从和谐开始,西方则从对立开始。(〈圣经〉进一步奠定和增强了这种对立)。中国人把自然看成自己的朋友,并努力地保持自己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互相支撑,互相依存,因此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亲和为其文化的价值基础。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认识主客观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的一体关系。体现在文学上就是喜欢用借自然界的客观景物抒发作者主观的情感。如中国古典文学中往往都是借写月亮意象来表达作者主观上的思念、失意、孤独、爱慕、喜悦等等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从早期的独立于主体之外的客体,到主客体通过某种特定的情感活动融合,再到成为一个蕴含着独立和永恒意志的复合物象,与主体共同感受和体验超然物外的情趣。经过历代文人的渲染,月亮逐渐成为一种媒介,成为文人们表达人生追求、进行社会和人生思考等等人类种种情感和思想的载体。傅绍良在《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一文中这样说过:“在情感寄托阶段,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人类情感的组成部分,创作主体以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主客体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①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问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我歌月徘徊”就是诗人与月的感情交流达到完全默契的表现。

西方多面向海洋,西方文明主要建立在航海与狩猎的基础上,它们对自然体

现出来的是一种战胜关系和优越地位。人是自然的统治者、征服者,而自然则是人所统治和征服的对象。因此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物我两分,而物我两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两分。他们注重主体与客体的质的差异性,因此在描写月亮意象的时候也表现为人与月亮的两分-主体与客体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西方文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把月亮作为人类伴侣的精神依托。人们将月亮视作伴侣、朋友、知己或是一个精神上依托的对象,特别是当他们处在漫漫长夜中孤独一人时。月亮精神依托的意象还包括着安全感、被保护感和希望。人们将心灵寄托于月亮,祈祷以寻求心灵的保护和赐予勇敢的力量,特别是在人们夜晚旅行时或是遭遇困难时。如华兹华斯在1835年在坎伯兰郡的海岸边作的一首《献月亮》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此诗中月亮成了给水手们带来希望和好运的朋友(Sailor’S Friend)。这种比喻拉近了渺小微弱的人与无穷力量的宇宙天体的时空距离,形成了跨时空的遐想,赋予了月亮亲切可信、友爱至上的意象。

(三)、审美取向上看

普遍来说,西方人钟情于太阳和中国人偏爱月亮。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审美取向。这种审美取向的差异性,源于各民族文化的特质,有其审美的和宗教的文化渊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塑造中国文化的面貌和精神特质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八佾》)“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由此看来,不论是修身齐家、安邦定国,还是待人接物,进行诗歌创作,孔子都要求中正和谐,持中守正,违背了“和”就不能有美。庄子进而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 ,“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庄子·齐物论》) ,只有进入这种物我两忘的以至于“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才能感受天地之大美。因此中和、气韵、意境是中国古代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基本审美形态。中国文化重“平淡”风格,具有强烈的“写意”倾向,追求“神似”和“韵外之致”。而意境的审美特征又主要体现在主客统一、情景交融、时空转换、有无相生等四个方面。因此中国文学中的月亮意象具有人与月亮的统一,时空永恒,思乡失意怀人等情感寄托的特点。同时月光柔和而不咄咄逼人不刺

眼,它唤起人的是柔和温馨、安谧、幽静和几分的神秘,这也正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和心理。

相比之下,崇高、丑陋、荒诞是西方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西方人的眼中,文艺不是平淡的东西,而是伟大的思想、深厚的感情、崇高的风格。纵使写悲,亦是一种刚性的悲。因此英诗中多出现以太阳为意象的,少数出现月亮意象的诗歌中多为体现孤独主题的和表达对月亮的赞美和崇拜之情。如华兹华斯笔下海上的月亮就是能战胜一切暴风雨的神、希望和力量。审美活动中崇高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诞生,并不意味着人对自然的全面控制或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只是自然的粗犷豪放与人的审美情感产生了共鸣和认同。而丑的价值也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它衬托了美,在一定程度下可以转化为美或可使人们透过丑的现象看到或联想到美。如罗密欧极力贬低月亮,以衬托像太阳一样美丽得光彩照人的朱丽叶:“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 起来吧,美丽的太阳!赶走那妒忌的月亮,她因为她的女弟子比她美得多,已经气得面色惨白了。”

综观中西方文学中的月亮意象,都表达了人类对月亮的情感寄托。只不过由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产生了差异。无论是中国的月亮文学,还是英国的、希腊的、法国的月亮文学,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欣赏空间,给予了我们更广泛的美学享受。如果我们只能用一种方式欣赏月亮,那么无论用哪一种方式,都不能使我们对月亮的审美情趣得到满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未来的文学理论不再是封闭的、局限于一种文化或相类文化,而是以多元文化语境中进行艺术欣赏为基础的。尽管中西方月亮文学在多“同”中又有差“异”,但是人类共享一轮明月,月亮文学依然是搭起不同民族文化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庄超颖.月亮意象的文化内涵---从时空合一思维的角度论述[J] .泉州师范

学院学报(社会科学),,:P86-P91.

[2] 张生虎.月亮意象原始及嬗变[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P6-P8.

[3] 包莉秋.容格的原型理论与中国月亮意象之比较研究[J] .师范学院学报,

2003 , No .4: P46-P50.

[4] 王心洁、王琼.西方文化语境下的月亮意象[J] .求索,,:P197-P198.

[5] 李如.女性命运的象征--解读《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J] .黄山学院学报,2005,(02).

[6] 朱旭晨.张爱铃笔下月亮意象中的比喻[J] .修辞学习,2005,: P70-P71.

[7] 丁晓梅.思妇诗及其月亮意象[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01).

[8] 庄超颖.古代离别诗中月亮意象的社会心里内涵[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 P74-P77.

[9]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J] .天水师范学院学,,:

P100-P103.

[10] 闵军、傅丽霞.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意蕴[J] .Social

Science,,:P344-P347.

[11] 严云受.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12] 丁法松.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唐诗中的月亮意象赏析

[J] .中国教育与教学,,: P97-P98.

[13] 何欣.别样月光别样情—浅析唐宋诗词中的月亮意象[J] .宁波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P50-P51.

[14] 胡泽刚.中西文学中月亮意象的相似性[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P34-P37

[15] 谢桂梅.从moon-shaped初探"月亮"的中西文化内涵[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03).

[16] 刘茹斐.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月意象[J] .湖北社会科学,2004,(4) .

[17] 邹丹.中西文化审美情趣的比较—月亮情结与太阳崇拜X 之中西文化审美窥

探[J] .红河学院学报,: P63-P65.

[18] 张映光.论古典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审美内涵[J] .江苏教育学院学

报,1996,(1) .

[19] 李丹.古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 .

[20]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朱生豪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P345.(此后引用该书译文时只在文中标出卷号和页码。)

[21] 廖国伟.艺术与审美的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22] 查尔斯·兰姆、玛丽·兰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悲剧卷喜剧卷[M].北京:北

京出版社.

[23] 孟昭毅编著.比较文学通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4] 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25] 徐行言主编.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6] 乐黛云.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的发展.多边文化研究(第二卷) [M].北京:

新世纪出版社,2003.

[27] Caroline Spurgeon,Shakespeare Imagery and What It Tells U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P260.

致谢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张建宏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和悉心的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写作意见和修改意见,在此对张建宏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十分感谢论文中所引用到的文献资料的作者!对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的老师们对我四年来的孜孜教诲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提供后勤保障的父母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帮助我支持我论文写作工作的同学表示感谢!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帮助过我、支持过我的人!

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底蕴

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底蕴 引言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辉映山河的“万川之月”,位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前人围绕着“月亮”这一意象,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月亮神话,诸如:蟾蜍食月、白兔捣药、吴刚伐桂、仙人乘鸾等,其中最让人们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在诗歌的国度里,众多诗人都是因月生情、以月表情,使得千姿百态的月亮被意识化、被人格化、被诗化了。在《古诗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以及《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几乎已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寄托游子思念情怀的原型。根据弗莱的理论,所谓“原型”,即“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据统计,月亮意象在《唐诗三百首》中出现了90余次,出现次数超过日、星、风、云等自然意象。这其中,唐代诗人李白是把月亮描述得最多、最好的代表之一,其与月相关的诗作高达330余首,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众多著名诗句。而宋词中,写月的作品亦是数不胜数。苏轼以“月有阴晴圆缺”来喻“人有悲欢离合”,将月亮的自然现象与人世间的情感万千完美对应和贴合。纵观古今,“月亮”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亘古不变的经典意象之一,其代表的文化底蕴也源远流长。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选择了将月亮意象作为其作品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无疑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月文化有着紧密的血脉传承关系。而作品中每一次月亮的出现,都有着不同的、特殊的象征意义与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弗莱在他的原型批评中提出,所有阅读活动中无意识地发生的心理过程,都需要将我们所遇到的意象扩展并延伸到文学的传统原型中去,这种意象“注定要把许多作品扩展到作为整体的文学的原型象征中去”。(1)张爱玲作品文本中反反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就是月亮意象这一原型在文学传统中的“扩展延伸”。张爱玲在继承月亮意象的文学传统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灵活地进行现代性转换并激活了月亮这一原型,建构起自身对于月亮意象的独特艺术话语,实现了对中国月亮意象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构成其月亮意象的独特文化底蕴。 一、诗意的文本灌注——对月亮意象文化传统的继承 作为一个变化多端的自然物象,月亮具备各种各样的色彩和形态。月亮不仅拥有不同的月相,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还可变幻出缤纷多彩的颜色。因此,月亮通常会成为寄托着各种思想情感、承载着不同文化底蕴的一个经典象征。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名篇佳作更是流芳百世。从最早的诗经中《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就已将月亮的皎洁和美人的靓影互相映衬,唐代诗人李白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用明月来寄托离愁别绪,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也体现了月亮寄予乡愁的文化传统理念,到了宋词中的苏东坡,他的

浅析古诗文中的月亮意象

浅析古诗文中的月亮意象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陈希凤 【摘要】古诗文中,月亮是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她是人们情感的载体,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这种种不同的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关键词】月亮相思离愁感伤悠闲永恒 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对古代诗文情有独钟。考察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就会发现,“月亮”这个意象频频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教学之余,我便有意无意地搜索资料,对这一现象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 月亮,作为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月亮的种种不同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一、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何等相似!月亮的圆缺,自然会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宁静的月夜,沐浴在清幽的月光之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月亮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游丈夫的闺情诗。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杜甫的《月夜》,安史之乱中,他流离失所,寄居长安,这里借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思念自己,实际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怀人之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 月亮还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李白的《静夜思》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客旅他乡,夜不成眠。这时月亮悄悄地升起了,皎洁的月光穿堂入户,来到诗人的面前,恍如在地上下了一层霜。诗人不禁抬头仰望,那凝然不动的月亮似乎也在深情地看着他呢!这样的情景何其熟悉!自然而然,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朋故友,想起了曾经熟悉的一切的一切。这样的望月思乡的过程,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水调歌头.中秋》是苏轼的咏月名篇,其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埋怨月亮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实际上表达了对弟弟子由刻骨的思念。但很快,词人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 第1页

论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分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晋中分校太谷辅导站 本科(本、专)汉语言专业 师范类方向 题目论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 发表日期2009 年12 月20 日 撰写日期2009 年12 月22 日开始 2010 年4 月25 日结束 答辩日期年月日 学生姓名魏晓智学号081080852 指导教师白润仙职称中一

目录 论文提纲……………………………………… 3-6页内容摘要、关键字(中、英文) …………………… 7-8页正文…………………………………………… 9-17页参考文献…………………………………………… 18页

论文提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议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一序论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作为大自然最美丽,最可爱,最撩人情怀的物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用的最多的意象之一。她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的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意象在苏轼词中反复出现,成为鉴赏苏词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二本论 岷江水流的流动不息与峨嵋山峰的峥嵘含蕴,融入了苏轼的血液,造就了他既稳重又洒脱,既执着又旷达的气质,母亲程氏的教育深深的影响了他,家庭的熏陶和先贤的榜样激发了他,使他少时便有“奋力有当世志”的理想,这一理想贯穿在他的整个一生中,因此成人后的苏轼,更是以天下为己任,怀着满腔的热忱和宏大志向,开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是现实很不如意,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认为有很多弊端,结果被一贬再贬,“乌台诗案”如晴天霹雳加害于苏轼,使他险些丧命,大难后的苏轼感到了现实的无情和幻想的破灭,促使他从儒家思想走向道与禅寻求安慰和寄托,面对这么多的不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月亮这一意象是作者寻求出路的一条道路。 一通过把月亮人间化,人格化的描写,来张显词人独特的个性,同时也表现出他自己独特的人生追求。 首先,词人拉近天上事,使之人间化,借此传达词人的人生理想。以《水调

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赏析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赏析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

月亮意象的含义精编版

月亮意象的含义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白的诗作中,有大量都是咏月的诗歌,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等。 其他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赏析教学内容

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 赏析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赏析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

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底蕴

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底蕴

张爱玲作品中“月亮”意象的文化底蕴 引言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是辉映山河的“万川之月”,位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前人围绕着“月亮”这一意象,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月亮神话,诸如:蟾蜍食月、白兔捣药、吴刚伐桂、仙人乘鸾等,其中最让人们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了。在诗歌的国度里,众多诗人都是因月生情、以月表情,使得千姿百态的月亮被意识化、被人格化、被诗化了。在《古诗十九首》中“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以及《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几乎已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寄托游子思念情怀的原型。根据弗莱的理论,所谓“原型”,即“一种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象”。据统计,月亮意象在《唐诗三百首》中出现了90余次,出现次数超过日、星、风、云等自然意象。这其中,唐代诗人李白是把月亮描述得最多、最好的代表之一,其与月相关的诗作高达330余首,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众多著名诗句。而宋词中,写月的作品亦是数不胜数。苏轼以“月有阴晴圆缺”来喻“人有悲欢离合”,将月亮的自然现象与人世间的情感万千完美对应和贴合。纵观古今,“月亮”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亘古不变的经典意象之一,其代表的文化底蕴也源远流长。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她选择了将月亮意象作为其作品中的主要意象之一,无疑与我国文化传统中的月文化有着紧密的血脉传承关系。而作品中每一次月亮的出现,都有着不同的、特殊的象征意义与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弗莱在他的原型批评中提出,所有阅读活动中无意识地发生的心理过程,都需要将我们所遇到的意象扩展并延伸到文学的传统原型中去,这种意象“注定要把许多作品扩展到作为整体的文学的原型象征中去”。(1)张爱玲作品文本中反反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就是月亮意象这一原型在文学传统中的“扩展延伸”。张爱玲在继承月亮意象的文学传统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灵活地进行现代性转换并激活了月亮这一原型,建构起自身对于月亮意象的独特艺术话语,实现了对中国月亮意象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构成其月亮意象的独特文化底蕴。 一、诗意的文本灌注——对月亮意象文化传统的继承 作为一个变化多端的自然物象,月亮具备各种各样的色彩和形态。月亮不仅拥有不同的月相,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还可变幻出缤纷多彩的颜色。因此,月亮通常会成为寄托着各种思想情感、承载着不同文化底蕴的一个经典象征。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名篇佳作更是流芳百世。从最早的诗经中《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就已将月亮的皎洁和美人的靓影互相映衬,唐代诗人李白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用明月来寄托离愁别绪,杜甫的“露从今夜

2021年古诗词中月亮的意象赏析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赏析 欧阳光明(2021.03.07) 展开浩如烟海的诗卷,咏月诗词俯拾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描绘其绰约妩媚的姿影,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是借以抒发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这一意象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月亮的不同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情怀。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所积累。否则,就容易犯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错误。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自在安然、新鲜活泼,洋溢着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隐逸山水间的飘逸情怀。 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首诗中,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宁静,唤醒了一个息息相通的世界。在这夜静春山空中,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 其它咏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等。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出来的,“床前明月光,疑

东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比较

“意象”之词源于中国,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①此时,“意”“象”尚未联用,“象”是用来表达意的,当“言”不能很好地表达他的“意”时,就设“象”来表达。可见“象”是表意的一种很好的媒介。其后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第一次把意、象连用:“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②这里的意象主要是指一种内在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情与景的融合,是一种“意”中之象,而且往往更偏重于意。将意象看成是一种心理表象,是西方文艺理论家们对意象的理解。西方文论中普遍使用意象(image)一词,是20世纪初的事。“image”的词则源自拉丁语“imago”,“imago”是从古希腊语“eidolon”意译而来,原意为表象(representation)或是心的图像(mind picture)。所谓表象,是我们过去所感知和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心理上的重现和回忆。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在其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中,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界定意象:“在心理学中,‘意象’一词表示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而这种重现和回忆未必一定是视觉上的。”③这种从心理学意义上来理解意象的还有“意象派”诗人庞德,文艺理论家理查兹以及哲学家康德等人。庞德说:“‘意象’不是一种图象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不同的观念的联合’。”③理查兹说:意象“是作为一个心理事件与感觉奇特结合”。③综上所述,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就是融汇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人类同住一个地球,共同拥有一轮明月,中西方民族的人们都喜欢欣赏月亮。起初月亮只是自然界的一个客观物象,但由于文学的审美作用,它逐渐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情感色彩的文化载体,一个蕴涵丰富的艺术符号。月亮作为这样一个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蕴,在中西方文学中频繁出现,是一个常见的、具有重要作用的传统意象。本文采用平行研究的方法,比较中西方文学中月亮意象的异同,并分析其成因,让人们对月亮意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利于人们更 ①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P 563.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③[美]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刑培明等译.三联书店1984,P201.

诗歌鉴赏的50个意象

诗歌鉴赏的50个意象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

唐诗中月亮的意象

唐诗中月亮的意象 一、抒发作者个人情感的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人往往不直抒胸臆,而是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当天边的一轮圆月打上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能动地反映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月”的意象在这方面总结起来有五点: 其一是借“月”的意象表现作者对于自然世界的思考。作者通过月亮表达的思考是双重的,一方面借月亮的意象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大自然。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和“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的“月”反映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对天地寄予无限希望的真实流露。李白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则把月亮升华到了晶莹剔透的境界,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心灵的纯洁。把月亮作为最美好、最纯洁的象征。而在另一方面,由于在人类的印象中,月的盈亏往往又与圆满、欠缺等事物相联系,所以借月亮表现的是对茕茕孑立,回避自然,消极出世的思考。尽管曹丕早有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的诗句,谢灵运也写过“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等哀愁的诗句,但是对月抒发愁苦的思索在唐代的诗歌中依然有很大的反映。除了人们熟知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外,还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的凄恻孤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蕴藉深沉;“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的潸潸泪下……在历代文人的笔下,月作为人类对于自然的思考所表露的意象,构思巧妙而想象丰富,笔法空灵而抒情婉转,从而获得了后人极高的评价和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其二是送别之作中以“月”体现离别的意象。古人离别之苦甚于其他,“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离别时的那种落寞与惆怅的心情是无以言表的,面对即将离去的亲朋好友,只能是“我寄愁心与明月”,此时此刻的月亮相应的更带有几分凄切伤感的色调。由于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往往“劝君更尽一杯酒”之时就是今生诀别之日,因而这些送别作品中所写的月亮都具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即“月”的意象都并非象征团圆的“圆月”、“满月”,而是所谓的“残月”、“新月”。萋萋满别情,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从纯自然科学角度分析,古人远行时,大多启程于黎明之时甚至夜半时分,此时月将西斜,月亮表现出来的特点便是残缺的、朦胧的,因此,运用“残月”、“新月”等意象是符合实际的,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描写。二是从心理角度分析,“残”与“缺”同意,“残月”即“缺月”,“残月”与“新月”这些都是不团圆的象征,所以,天边显现的一弯钩月,正是对应了分离的痛楚,是离别之人内心伤感的生动而贴切的写照。 其三是关于“月”的情爱意象。古人认为天人感应,因而月就变成了心中爱情的倾诉对象。恋人孤枕难眠,夜之将半,能陪自己的或许就只有那天边的那一轮圆月了。对月形单,多少人在月的柔光中继续着自己梦一般的爱情。爱情作为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历代诗歌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空间,那些描写男女间纯真爱情生活的作品,读来让人有一种纯朴温馨之感,回味无穷。而在这类表达爱情的唐诗作品中,“月”的意象除了用来烘托渲染幽会时那种恬静温馨、柔情蜜意的氛围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洁无瑕来象征青年男女间爱情的纯真,给人以美的享受。“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的缠绵,“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的悲凉,“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寂寥,情到深处,月便自然与情爱相连了。月是一种表达情与爱的最佳寄寓和祝愿。孟郊的“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深挚的情与爱,化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

明月千里寄相思——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赏析

明月千里寄相思——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赏析 摘要:月亮挂在夜空,离我们那样近,又那样远,始终可望而不可及。这中间 隔着的,是文化的距离,是情思感悟的距离。也许,透过下面对古诗词中有“月亮”意象的相思情歌的赏析,我们可以看清月亮的复杂表情,缩短与月亮之间的心理 距离,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色有 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月亮相思意象 傅绍良在《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一文中这样说过:“在情感寄托阶段,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人类情感的组成部分,创作主体以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主客体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和 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相思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 一、有离别和思念的相思。白居易曾叹息“商人重利轻别离”,可生性浪漫的 诗人们正好相反,常常为生离死别而叹息不已。不管是与亲人、友人、恋人还是 与故国家园的分离,当时的情怀都会在诗人心中久久萦绕——成灰亦相思,从而 创作出大量的离怀诗。早在诗经《陈风·月出》中,月亮就已经用来寄托恋人间的 相思之情了,可见这一象征意义的渊源之久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则将相恋中的男女心态逼真地描写出来了。二人相隔很远,心中爱的语言不能直接地向对方表达,只能望着月亮排 遣相思之情。杜甫在他的《月夜》中也曾写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 的一开始是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不写长安的月夜,却突然写起鄜州的 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种写法超越常规,但仔细品味,却很有一番深意。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 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 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借月抒发相思之情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莫 过于南宋吕本中的那首《采桑子》了:“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作者写一位思妇夜不能寐,独立江边楼头,对着一轮明月,产生了无尽的离愁。 同是一轮明月,它有着皎洁明亮、南北东西处处随人的特征。可恨我的夫君,他 却不能像这轮明月,总是离家别妇远走他乡,让我独守闺房、孤单寂寞。 二、有对故乡和友人的相思。在众多的诗词中,诗人思乡、怀友的情思常寄 托与明月,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李白《静夜思》中的乡情,就是这样生发 出来的。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了。这样一个乡思 引动的过程,不但人们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少人都亲自体验过,这就突破了诗人 与读者之间因生活经验不同可能产生的感情上的隔膜,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 的喜爱。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李 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思念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清风代劳去夜郎转达自己的问候,寄托自己对老友的牵挂与思念,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 三、有“边塞”相思。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 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诗人

月意象解读教案

古代诗歌意象专题教学——月意象品读 一、(幻灯1)导语:用月意象导入,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明月松间照’的宁静恬淡,感受到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永恒追问;感受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感受到了‘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品读一下月亮这个意象。 二、学习目标:(幻灯2) 1、合作探究月意象的深层意蕴 2、学会鉴赏意象的角度和方法 有人统计《唐诗三百首》中月(月光)出现了96次,李白的诗中也有近三分之一都涉及到了月亮,大千世界,月亮具有何种独特的魅力,受到诗人们的青睐?看来我们要到月之上探究一番了。 三、月亮之上——探究月意象的自然特征 1、自然形态—圆缺变化(幻灯3) 2.外在特征—皎洁清澈 3.时间意识—亘古如斯 4.空间意识—渺远宏阔 正因为月亮自然特征的多样性,所以古人很愿意用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么月亮可以抒发那些情感呢?

四、月亮代表我的心——月意象情感内涵 1、小组讨论:月意象包含的情感,要求:结合月亮的特征并举出诗句证明情感。5分钟 小组发言,教师板书 2、咱们已经了解了月亮的特征,也说出了这么多的情感,,能不能根据特征我们把情感归纳一下。黑板上教师连线 明确:1.思乡怀人自然形态—圆缺变化(幻灯8) 2.寄托美好外在特征—皎洁清澈 3.人生哲思时间意识—亘古如斯 4. 静谧空旷空间意识—渺远宏阔 (1)思乡怀人(思乡、离愁别绪、边愁、凄凉寂寞)——床前明月光、我寄愁心与明月 (2)宇宙人生(人生有限人生无常、伤时惜时叹时、人世悲欢离合、见证人事)——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有阴晴圆缺 (3)闲意苍茫(良辰美景、闲适心情、广阔情怀)——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松间照 寄托美好(人生志趣、美得化身、高洁品格象征、孤高孤傲)—— 作为情感的载体,月亮是严重“超载”了。千百年来,人们把贫富穷通、悲欢离合、生死沉浮、感物叹世、旅愁闺怨等种种情感寄托在上面,使月亮成为一种不折不扣的“人化的自然”,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万人迷。那么我们该如何欣赏这个意象的使用呢,他对诗歌的表情达意,有何作用呢。

月亮的意象分析

月亮的意象分析1、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一:月亮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月亮所代表的母系社会理想。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既是运动的代表,又是永恒的象征,于是它总是引导人们对生生不已的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的天问意识和人生喟叹。 3、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与智慧。因而月亮可以有很广泛的衍生意: (1)思乡或相思:在月亮意象中反映着古代文人寻找母亲世界、寻找精神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明月与故乡联系在一起,明月成为启动乡愁、寄托相思、返归家园的神秘象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一月两地相思和思乡的主题。 (2)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 (3)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美境界。 (4)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为一种飘逸的风范。

中西方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联想”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 2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 3 An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Errors in Junior High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 4 从保罗的恋母情结角度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5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谈《绝望的主妇》字幕翻译 6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7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8 外国商标的中文翻译策略及其产品营销效应研究 9 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 10 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11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12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13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4 探析《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悲剧美 15 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16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 17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 18 An Analysis of Young Goodman Br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19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20 英语汉源借词研究 21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22 On Chinese-English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kopos Theory 23 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24 On Paul’s S elf-development in Sons and Lovers 25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2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27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自然主义 28 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意象解析 29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 30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 31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 32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 33 美国黑人英语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34 从花语的不同含义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35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36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37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 38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39 论汉语缩略语的英译 40 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41 《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 42 浅析广州-ELEVEN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诗歌鉴赏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 一、草木类: 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 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黄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 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如:《青松》 (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竹岩》(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如《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