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6-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6-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6-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016-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内容简述

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逐步确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得以共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日益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经济更为广泛和深刻地融入国际经济之中。金融领域内,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金融与信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代意义上的征信业应运而生。

2013年3月15日,《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作为征信行业首部法律条例,解决了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弥补了征信行业法律监管的空白,为征信行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制定了方向。2014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2015年1月,中国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个人征信市场“开闸”。2015年也被称为征信行业的发展“元年”,随着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以及市场需求的扩张,未来征信行业的发展前景可期。

目前我国征信市场上150多家征信机构整体规模在20亿元作用。而同期美国三大个人征信公司的营收规模达到512亿元人民币,收入规模差距巨大。目前我国有交易记录可以进行征信的群体仅有3亿人左右,2014年全年央行个人征信中心接受的查询大约在3.92亿次,仅相当于每人每年进行0.29次信用查询,频率远低于美国。可见我国征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形成千亿级别的征信市场。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征信行业的基本概念,接着分析了国际征信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背景环境,随后报告重点对征信行业的运行现状以及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及互联网征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然后报告分析了征信行业的产业链以及重点相关业务的运行情

况。随后,报告分析征信行业的商业模式以及重点区域的发展情况。最后,报告介绍了征信行业的国内外重点企业,并分析征信行业的投资前景及风险以及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征信行业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征信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

一、征信的定义 (4)

二、征信行业产业链分析 (4)

三、我国征信体系介绍 (5)

四、中国征信发展现状分析 (5)

五、征信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7)

六、征信机构商业发展模式分析 (8)

七、中国征信行业投资机遇分析 (8)

八、中国征信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9)

一、征信的定义

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征信业包括如下部分:

征信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主要经营征信业务的机构;

信用报告:是征信机构提供的关于企业或个人信用记录的文件,是征信基础产品,系统记录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活动,全面反映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

信用评分:是在信息主体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消费者或中小企业未来信用风险的一个综合评估;

征信体系:指采集、加工、分析和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包括征信制度、信息采集、征信机构和信息市场、征信产品和服务、征信监管等方面,目的是在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制度与安排,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

社会信用体系:包括制度安排、信用信息的记录、采集和披露机制、采集和发布信用信息的机构和市场安排、监管体制、宣传教育安排等各个方面或各个小体系,最终目标是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征信行业产业链分析

征信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数据生产者、中游的征信机构及下游的征信信息的使用者,其中中游的征信机构运行模式主要有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及销售产品。

图表征信行业产业链划分

注:个人解决方案:信用报告、信用评级、争端信用报告、欺诈受害者信息等;商务解决方案:信用报告、按照行业划分的解决方案(信贷、信用合作、商业欺诈、财政、保险、投资等);目标解决方案:资料获得、资料管理、人才辨识、身份证证实和诈骗探查、风险管理等、支票真伪鉴别服务等。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按照数据生产者可以划分,可以分为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个人征信的数据生产者是个人,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产生的数据,加工并销售信用产品;而企业征信的数据生产者是企业(工商企业、政府、金融机构或是小微企业等),征信机构采集企业生产的数据,加工及销售信用产品。

三、我国征信体系介绍

所谓征信体系,主要是指在相关牵头部门的推动和组织下,按照一定的数据采集标准,对信用主体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核实和更新,以实现信用信息在体系内互联互通的一种信用管理运行机制。中国的征信体系建设历经十几年的探索,已经初见成效,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政府层面均以不同形式建设着、存在着,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征信将形成三大数据体系:金融征信体系、行政管理征信体系和商业征信体系。

四、中国征信发展现状分析

1998年建立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2006年建成了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2014年6月底,征信系统共收录法人1940多万户,上半年日均查询27万次,累计查询4932万次;收录自然人8.5亿,上半年日均查询106万次,累计查询1.91亿次。

2014年,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坚持自主创新,努力开拓市场,规范运营,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各项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知识产权保护方面,11315全国企业征信系统的六大子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著作权认证,绿盾标志获得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著作权认证。

为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信贷资源配置错位和效率低下的问题,11315研发了并上线了银企通平台,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搭建快速对接的桥梁。

一、数据来源:全面收集企业和个人信息,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环保、欠税、民事裁决与执行等公共信息,但目前占比较小。对于无贷款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央行征信系统仅有基本信息。截至2015年4月底,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8.6亿多人,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近2068万户。

二、产品体系:以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为核心的征信产品体系。a)企业征信:包括企业信用报告、关联企业查询、信贷资产结构分析、历史违约率查询等;b)个人征信:包括个人征信报告、信用报告数字解读(信用评分)等。

三、使用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各类放贷机构,且征信系统的信息查询端口遍布全国各地的金融机构网点,信用信息服务网络覆盖全国。2014年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接入机构家数分别为1724家和1811家。

图表2007-2014年企业征信系统收录的企业及其组织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图表2007-2014年个人征信系统收录的自然人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五、征信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征信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逐步建立了各类征信机构并存,信用信息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等相辅相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征信市场。从市场层次看,按照征信信息主体不同,征信市场包括企业信用服务市场和个人信用服务市场;按照业务类型不同,包括信用登记市场、信用调查市场、信用评级市场以及其他征信市场;按照征信服务领域不同,包括资本信用服务市场、信贷信用服务市场、商业信用服务市场和个人消费信用服务市场等,征信市场体系初步建立。经过多年发展和努力,我国己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各类征信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征信市场。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均有显著提高。

我国征信行业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目前形成了公共征信与商业征信并存、以公共征信为主的征信体系。(1)公共征信:主要是由央行主导建设的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由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负责运营,此外各级政府或其所属部门设立的征信机构亦属于公共征信体系;(2)商业征信:主要为信用登记、信用调查、信用评级等业务,征信机构包括50多家社会征信机构(如鹏元征信等)和80家信用评级机构(如大公国际、中诚信等)。

图表我国征信行业现有格局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六、征信机构商业发展模式分析

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征信发展是典型的市场需求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在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没有优秀的实践先例的情况下,国内征信机构均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国际经验,以传统的“信用报告+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来运营的(以央行征信中心为例:个人和企业征信报告+动产融资质押登记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等增值服务)。

纵观国外情况,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经过长期的博弈和兼并,市场形成自然垄断,而生存下来的机构都有很强的竞争力。在我国,最终可能也只会有少数几家大型征信机构,但仅以“信用报告+增值服务”这种单一的商业模式是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七、中国征信行业投资机遇分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5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把改革推向纵深。会议明确,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实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点,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创新监管,改进服务,让企业和群众享受改革新红利、增添获得感。

实际上,2015年初央行已向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及深圳前海征信等8家民间征信机构正式颁发个人征信牌照,国内征信行业打破了央行“一家独大”的格局,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与央行依靠从银行网点采集的个人征信记录不同,民间机构广泛应用大数据分析,另辟蹊径推动征信技术的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国一张网”,为征信行业全面向“公转民”转变提供了想象空间,民间征信行业有望迎来爆发期。

按照央行发布的《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前述八家民间征信机构须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6个月,这八家机构将成为我国首批个人征信商

业机构。在放开个人征信准入之前,我国提供个人征信服务的“正规军”只有央行征信中心及其下属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实际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社会各界对于加强诚信建设的呼声强烈,征信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征信业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撑,提升征信市场活力和总体水平。

随着个人征信业务的放松,未来征信政策放宽的预期将更加强烈,资本市场上涉及个人征信业务、征信系统开发、征信信息咨询的概念股有望获益。

截至2015年3月份,全国共有P2P运营平台1728家,预计2015年总成交量将超过5000亿元,网贷市场的征信体量也被寄予厚望。

八、中国征信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2013年中国征信市场上150多家征信机构整体规模在20亿元。而同期美国三大个人征信公司的营收规模达到512亿元人民币,企业征信公司邓白氏营收达到103亿,收入规模差距巨大。

征信系统覆盖率低于美国。由于我国征信起步较晚,且个人消费者信贷行为较不活跃,央行的征信体系还存在着覆盖不足的情形。美国三大征信公司大概储存有2亿美国人的信贷记录,占全美国人口的60-70%,覆盖成年人口达到80%以上。而在国内,有交易记录可以进行征信的群体主要是那些有成熟稳定经济能力的人群,总量只有3亿多人。而另外5亿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则只有基本信息,尚属征信的空白市场,再加上那些连基本信息都未被央行记录的人群,就构成了中国征信市场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

征信业营收规模与消费信贷规模:美国征信营收规模占整体消费信贷的比例在过去几年平均在0.26%的水平,而2012年我国此比例只有0.02%。若中国在中长期能够达到美国征信业的渗透水平,则行业营收规模大约能达到270亿元。

信用查询次数与总人口:全球征信规模最大的益博睿公司2013年日均处理350万个信用查询,考虑到益博睿美国本土市场贡献大约50%的收入,且其在美国市场份额大约为36%,可以推算出美国2013年全年信用查询数量在12.2亿次左右,相当于当年美国人口的3.87倍。对比中国,2014年全年央行个人征信中心接受的查询大约在3.92亿次,仅相当于每人每年进行0.29次信用查询,频率远低于美国。

因此,中国征信市场潜力巨大。

附:报告详细目录

《2016-2020年中国征信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上下

卷)》

第一章征信行业相关概况

1.1征信相关概念

1.1.1征信的定义

1.1.2征信行业产业链

1.1.3征信业流程

1.2征信的分类

1.2.1按业务模式分

1.2.2按服务对象分

1.2.3按征信范围分

1.3征信的作用

1.3.1防范信用风险

1.3.2加强监管调控

1.3.3揭示市场风险

1.3.4提高信用意识

1.4征信行业发展历程

1.4.1起步阶段

1.4.2发展阶段

1.4.3扩张阶段

1.4.4互联网征信阶段

第二章2013-2015年国际征信行业发展分析

2.1全球征信行业发展分析

2.1.1全球征信业发展历程

2.1.2国外个人征信发展现状

2.1.3发达国家信用体系特征

2.1.4发达国家信用评级监管

2.2美国

2.2.1征信行业发展历程

2.2.2美国信用管理体系

2.2.3美国征信市场特征

2.2.4美国征信市场规模

2.2.5美国征信系统结构

2.2.6美国征信市场格局

2.3欧洲

2.3.1欧洲征信模式分析

2.3.2欧洲征信系统模式

2.3.3英国个人信用体系

2.3.4英国P2P行业分析

2.3.5德国社会信用体系

2.4日本

2.4.1日本征信系统发展历程

2.4.2日本征信体系发展特点

2.4.3日本个人征信模式分析

2.4.4日本征信市场规模

第三章2013-2015年中国征信行业发展环境分析3.1宏观经济环境

3.1.1国民生产总值

3.1.2固定资产投资

3.1.3工业运行分析

3.1.4宏观经济展望

3.2社会消费环境

3.2.1人口规模及结构

3.2.2居民收入水平

3.2.3社会消费规模

3.2.4网民数量规模

3.3金融业发展环境

3.3.1货币市场规模

3.3.2债券市场运行

3.3.3市场融资格局

3.3.4银行运行分析

3.3.5金融市场改革

3.3.6互联网金融格局

3.4社会信用环境

3.4.1征信发展背景

3.4.2信用体系建设

3.4.3社会诚信现状

3.4.4推进诚信建设

第四章2013-2015年中国征信行业发展分析

4.12013-2015年中国征信行业运行分析

4.1.1行业系统结构

4.1.2行业发展特征

4.1.3行业发展状况

4.1.4征信系统规模

4.1.5行业发展态势

4.22013-2015年中国征信市场格局分析

4.2.1市场整体格局

4.2.2市场主体介绍

4.2.3征信机构类型

4.2.4征信产品格局

4.32013-2015年中国征信行业相关政策解析4.3.1行业法律法规

4.3.2开放个人征信

4.3.3规范信息安全

4.3.4行业自律公约

4.3.5行业发展规划

4.4中国征信行业征信体系分析

4.4.1征信体系介绍

4.4.2金融征信体系

4.4.3行政管理征信体系

4.4.4商业征信体系

4.5政府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4.5.1行业导向作用

4.5.2行业发展需求

4.5.3政府职能转变

4.5.4协调行业发展

4.5.5保护公共利益

4.6征信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4.6.1市场制约因素

4.6.2市场结构失衡

4.6.3行业发展思路

4.6.4行业发展动力

4.6.5拓展行业空间

第五章2013-2015年中国企业征信行业发展分析5.1中国企业征信行业发展综述

5.1.1对投资的影响

5.1.2行业发展特点

5.1.3市场主体分析

5.22013-2015年中国企业征信行业运行分析5.2.1企业信用体系状况

5.2.2企业征信牌照发放

5.2.3企业布局征信行业

5.2.4建立企业融资平台

5.2.5企业征信市场规模

5.3企业征信对发展普惠金融的影响

5.3.1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5.3.2提高企业风控能力

5.3.3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5.3.4信用体系支撑发展

5.3.5银行发展普惠金融

5.4中国企业征信行业存在的问题

5.4.1产品价高质低

5.4.2法律法规不完善

5.4.3信用数据封锁

5.5企业征信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5.5.1加快立法工作

5.5.2发挥政府作用

5.5.3完善信用数据库

5.5.4建立惩罚机制

5.5.5发挥组织作用

第六章2013-2015年中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分析6.1中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综述

6.1.1行业核心要素

6.1.2行业商业模式

6.1.3发展的必要性

6.22013-2015年中国个人征信行业运行分析

6.2.1个人征信试点动态

6.2.2个人征信产品发行

6.2.3推动完善征信渠道

6.2.4活用第三方数据

6.2.5个人信用查询试点

6.3中国个人征信行业主体分析

6.3.1行业参与主体

6.3.2企业资源优势

6.3.3对接传统金融

6.4个人征信行业对消贷市场的影响

6.4.1对总消费的促进

6.4.2对个人消贷的影响

6.4.3改善消费贷款质量

6.4.4对消贷市场的作用

6.5中国个人征信行业发展前景

6.5.1市场发展空间

6.5.2行业前景预测

6.5.3市场格局预测

第七章2013-2015年中国互联网征信行业发展分析7.1中国互联网征信行业发展综述

7.1.1与传统征信的区别

7.1.2互联网征信的特征

7.1.3对传统征信的冲击

7.1.4互联网征信的意义

7.1.5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

7.22013-2015年互联网征信行业运行分析

7.2.1行业发展特征

7.2.2市场投资动态

7.2.3企业发展动态

7.2.4行业需求分析

7.2.5应用场景分析

7.32013-2015年互联网金融发展分析

7.3.1行业发展现状

7.3.2行业投资规模

7.3.3行业主流模式

7.3.4行业运行风险

7.3.5行业发展趋势

7.42013-2015年P2P行业发展分析

7.4.1平台数量规模

7.4.2市场竞争格局

7.4.3行业风险控制

7.4.4行业监管措施

7.5互联网征信行业存在的问题

7.5.1标准机制缺失

7.5.2安全监管难题

7.5.3线上数据难获取

7.5.4行业存在的风险

7.6互联网征信行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7.6.1突破行业发展瓶颈

7.6.2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7.6.3行业风险防范措施

第八章2013-2015年中国征信行业产业链分析8.1征信行业产业链概述

8.1.1产业链介绍

8.1.2数据供应商

8.1.3征信机构

8.1.4信息使用方

8.2征信行业信息收集环节现状

8.2.1征信数据规模

8.2.2征信信息特点

8.2.3完善信息采集

8.2.4开放信用信息

8.3征信行业数据来源分析

8.3.1数据来源渠道

8.3.2个人数据来源

8.3.3企业数据来源

8.3.4央行征信数据

8.4征信行业中游市场格局分析

8.4.1主要征信机构类型

8.4.2征信服务机构格局

8.4.3中外资机构竞争格局

8.4.4第三方征信机构规模

8.4.5金融机构业务开展难点

第九章2013-2015年征信行业下游应用市场分析9.1房屋信贷消费市场

9.1.1商品房市场规模

9.1.2房屋贷款规模

9.1.3银企房贷规模

9.1.4房贷市场动态

9.1.5贷款利率走势

9.1.6房贷市场预测

9.2汽车信贷消费市场

9.2.1市场发展态势

9.2.2汽车贷款规模

9.2.3二手车贷款市场

9.2.4互联网汽车金融

9.2.5市场发展潜力

9.3信用卡消费市场

9.3.1市场数量规模

9.3.2市场竞争格局

9.3.3业务竞争转变

9.3.4开放清算业务

9.3.5征信带来的影响

9.4企业信贷市场

9.4.1全球企业融资规模

9.4.2主要企业融资渠道

9.4.3我国社会融资规模

9.4.4企业融资问题现状

9.4.5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9.4.6降低融资成本举措

第十章中国征信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10.1征信行业商业模式概述

10.1.1征信系统的结构

10.1.2征信行为的流程

10.1.3征信机构商业模式

10.1.4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10.2征信行业主要发展模式分析

10.2.1公共征信模式

10.2.2征信市场化模式

10.2.3行业协会征信模式

10.2.4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10.3信用评分模型

10.3.1模型开发的步骤

10.3.2FICO信用分介绍

10.3.3民企个人信用评分

10.3.4创新应用大数据

10.4中国征信行业发展模式选择

10.4.1征信模式选择分析

10.4.2以公共征信为主

10.4.3逐步实现市场化

第十一章2013-2015年征信行业重点区域分析11.1北京市

11.1.1行业开启自律监管

11.1.2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11.1.3绿色信贷政策实施

11.1.4中小企业信用指数

11.1.5家具行业征信试点

11.1.6个人信用查询途径

11.1.7企业信用治理措施

11.1.8信用体系发展重点

11.2上海市

11.2.1信用体系建设政策

11.2.2企业开通查询权限

11.2.3征信体系范围扩大

11.2.4信用信息录入管理

11.2.5自贸区信用信息管理

11.3深圳市

11.3.1两大征信系统互通

11.3.2企业接入央行系统

11.3.3征信体系范围扩大

11.3.4建立企业征信数据库

11.4重庆市

11.4.1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意见

11.4.2首家企业征信机构成立

11.4.3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成就

11.4.4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

11.5广东省

11.5.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11.5.2广东企业环境信用评价

11.5.3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试点

11.5.4自贸区试点开放征信市场

11.5.5广州民间金融管理标准

11.5.6佛山企业征信建设动态

11.5.7揭阳征信平台建设情况

11.6浙江省

11.6.1信用体系建设成就

11.6.2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

11.6.3信用联动惩罚机制

11.6.4杭州市征信体系扩容

11.6.5温州市民营征信情况

11.7山东省

11.7.1征信机构发展情况

11.7.2个人征信体系扩容

11.7.3强化服务业金融支持

11.7.4加入网络金融征信系统

11.7.5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11.8其他地区

11.8.1江苏省

11.8.2福建省

11.8.3湖北省

第十二章2013-2015年征信行业主要国际企业分析12.1邓白氏(Dun&Bradstreet)

12.1.1企业发展概况

12.1.2企业经营情况

12.1.3信用评估产品

12.1.4企业技术手段

12.1.5品牌重塑工作

12.1.6商业数据优势

12.2益博睿(Experian)

12.2.1企业发展概况

12.2.2企业经营情况

12.2.3企业收购动态

12.2.4进军P2P领域

12.3环联(Trans Union)

12.3.1企业发展概况

12.3.2企业上市动态

12.3.3企业经营状况

12.3.4企业发展战略

12.4艾克飞(EquiFax)

12.4.1企业发展概况

12.4.2企业经营情况

12.4.3数据储备规模

12.4.4推出创新产品

第十三章2013-2015年征信行业主要国内企业分析13.1上海资信有限公司

13.1.1企业发展概况

13.1.2公司组织结构

13.1.3企业战略合作

13.1.4征信系统研发

13.2北京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

13.2.1企业发展概况

13.2.2企业发展历程

13.2.3企业产品介绍

13.2.4企业盈利模式

13.2.5个人征信业务

13.3华夏国际信用集团

13.3.1企业发展概况

13.3.2企业发展历程

13.3.3布局个人征信

13.3.4企业战略合作

13.4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

13.4.1企业发展概况

13.4.2数据模型研究

13.4.3小微企业征信

13.4.4布局个人征信

13.5鹏元征信有限公司

13.5.1企业发展概况

13.5.2企业产品服务

13.5.3征信系统产品

13.5.4企业合作动态

第十四章中国征信行业投资风险预警及策略建议14.1投资机遇分析

14.1.1行业政策前景明朗

14.1.2行业主要投资主体

14.1.3金融征信市场机遇

14.1.4P2P行业投资机遇

14.2投资风险分析

14.2.1信息异议风险

14.2.2公众信任风险

14.2.3个人隐私风险

14.3投资策略分析

14.3.1拓展商业模式

14.3.2布局互联网+

14.3.3拓展行业空间

第十五章中国征信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5.1征信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5.1.1企业信用评级市场

15.1.2中国征信发展前景

15.1.3个人征信市场潜力

15.1.4网贷行业发展前景

15.2中国征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5.2.1未来征信行业发展格局

15.2.2个人征信市场发展趋势

15.2.3互联网征信的发展趋势

15.2.4网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5.3中国征信市场发展规模预测

15.3.1企业征信营收规模

15.3.2个人征信市场规模

15.3.3金融信用市场规模

15.3.4非金融应用征信市场

附录

附录一:征信业管理条例

附录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

附录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编号:FS-DY-20452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综述 报告以庞大的体育用品行业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数据报告的形式,客观、准确的对行业发展概况、行业市场饱和度、供应商议价能力、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行业投资价值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体育用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的50家企业。使用户对于投资该行业所需资本、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预期收益有了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帮助用户规避投资风险,使得投资收益最大化。 一、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 体育用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既没有形成支柱产业,也没有成为主导产业,但这是一个市场潜力很大,特别是社会功能较强,还有可能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创汇的产业之一。一般讲,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依靠两个条件,一是本国体

育事业的发展,二是该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代体育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体育在我国的真正兴起不过是50多年。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体育是极少数富人娱乐的“专利”,所以在全国没有一家像样的体育用品器材厂,体育用品根本谈不上形成行业。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体育用品业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到了70年代中期,我国京、津、沪、穗、黑五大体育用品近百家的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大体育用品供给系统日臻完善,这对满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体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党的经济工作这条主线,与相关部门一道在体育用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等以及培育市场、促进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开始新的实践和探索。 (一)成立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逐步改变行业管理体制 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近30年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多是隶属轻工系统的小厂。随着市场经济的

中国征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c18575511.html, 中国征信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韩李捷霍星宇 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分析范畴主要针对中国征信市场,内容包括征信业务流程和征信机构现状等,同时对于未来征信行业的发展做了判断与预测。 关键词:征信;现状;趋势 一、征信概述 征信机构从多种渠道主动采集被征信对象的信息数据,再利用相关技术将数据进行集中汇总,形成并存储为信用的档案。个人或商业机构由于风险评估的需要,在得到被征信对象授权的前提下,征信企业利用模型算法,对被征信对象的信用状况、信用资质等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报告和结果输送到个人或企业,从而帮助其知悉被征信对象客观的信用状况。 从征信企业业务流程看,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用产品输出、商业化应用是征信业务开展的四大关键环节。其中信息收集是征信业务开展的原料与基础,信息收集的维度和质量对信用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起决定性作用,而征信机构覆盖群体数量的多寡,决定征信机构展业区域。信息加工处理,按照标准信息采集、交换格式,征信机构将分散、碎片的信息集中汇总,结构化处理后形成、储存为信用档案。 其中信息采集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如时间、金钱等,根据用户信用需求确定征信服务产品,进而制定合乎实际情况的数据采集计划是征信机构开展业务的前提。 二、中国征信现状 在2012年底,我国征信机构共有约140多家,其中20家是拥有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50家企业征信机构,70家信用评级机构,2家个人征信机构。这些征信机构共完成债项评级近1700笔、信贷市场主体评级约5万户,实现总营业收入20亿人民币。后来2014年下发企业征信牌照,在2015年开启个人征信市场化,中国征信企业数量上增长迅速。到2016年底时,中国征信市场持牌、准持牌机构约为228家,数量增长超过50%。 (一)政府着力推动征信体系建设,效果明显 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2004年人民银行成立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2006年央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2009年央行发布信用评级和数据交换行业标准,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2015年初,下发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拉卡拉等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的业 务准备工作。但截至目前,中国首批个人征信业务牌照仍未发出。

征信业务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内信用证业务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引言 (4) § 1.1编写目的 (4) § 1.2项目背景和目标 (4) § 1.2.1项目名称及参与单位 (4) § 1.2.2项目目标 (4) § 1.2.3项目背景 (5) § 1.3术语解释 (6) § 1.4条件约束 (7) § 1.4.1项目实施具备的条件 (7) § 1.4.2项目实施的约束 (9) § 1.5参考资料 (9) 第二章系统需求及现状 (10) § 2.1系统需求概述 (10) § 2.2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13) 第三章技术方案 (14) § 3.1对建议方案的描述 (14) § 3.1.1系统设计原则 (14) § 3.1.2系统网络结构 (15) § 3.1.3系统软件结构与功能 (16)

§ 3.1.4系统接口设计 (19) § 3.1.5系统通讯方式 (19) § 3.2和现有系统的比较 (19) § 3.3和相关系统的关系 (20) § 3.4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20) § 3.5实施风险 (20) 第四章技术可行性评价 (21) 第五章投资与效益分析 (22) § 5.1项目投资情况 (22) § 5.2。项目效益分析 (23) § 5.3项目收益投资比 (26) § 5.4项目投资回收周期 (26) 第六章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26) 第七章可选技术方案 (27) 第八章结论 (29)

第一章引言 § 1.1编写目的 本报告为国内信用证业务系统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对国内信用证业务系统需求和系统实现技术、处理流程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对系统的基本情况、开发的目标、总体要求、及我行现有系统的关系做了一般性说明,并从项目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管理与风险等方面力求准确、清晰、完整地评估用户的需求,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在调研和论证所选定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使任务提出者与开发者双方对项目的需求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并使之作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供系统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阶段参考。 本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决策者及相关业务部门的人员。 § 1.2项目背景和目标 § 1.2.1项目名称及参与单位 § 1.2.2项目目标 充分利用我行现有系统资源,依托各分行“城市综合网”,并以“资金清算系统”为信息传递渠道,在全行范围内实现信用证信息的安全、准确、快捷运转。达到促进我行结算业务发展,增加我行支付结算中间业务收入的目

【精品案例类】2019中国保险行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IT应用与市场研究报告 保险业信息化现状及购买行为调查保险公司系统建设概况 保险公司综合业务系统建设状况 综合业务系统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系统,可以分为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这些综合业务系统,按照功能模块来说是由新合同处理系统、核保系统、收费系统、出单系统、保全系统、理赔系统、核赔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代理人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构成,可以实现诸如投保、核保、签单、交费、批改、给付、退保、复效、报案、赔付申请、核赔、赔付和客户服务等具体功能。从系统构架上来说,则大多采用基于事务通信中间件的三层客户机、服务器结构,达到实现逻辑和表示逻辑的分离,实现数据库服务、业务逻辑服务和表示逻辑服务的分布式处理。而对于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则采用零险种、参数化技术,支持动态增删险种。 调查显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拥有综合业务系统。其中,采用自己开发业务系统的保险公司有平安保险公司和新华保险公司; 购买成型业务系统的有中国 人寿和泰康人寿; 而与厂商合作开发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太平洋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采用的是美国科比亚的CBPS寿险综合业务系统,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各地30多家分公司实施。另外有少数分公司在最近的系统更新时使用了尚洋公司的新一代业务系统,这些地区包括青海和深圳地区。而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分公司,系统则由高伟达公司开发。

1999年7月,太平洋保险公司斥资500万美元建立了新系统,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力求业务再创新高。科联系统有限公司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建立的“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已交付使用。“人寿保险管理系统”可以更新太平洋公司团体及个人人寿保险的业务程序,包括从草签保险单、收取保险费到索赔、理赔的整个过程。 另外,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分公司中推广已经本地化的美国CSC提供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该套系统耗资1600多万元人民币,是泰康人寿近期信息化战略中最重要的举措。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产险综合业务系统则由尚洋和中科软合作开发。此外,尚洋和中科软还分别开发了新华人寿的投资型寿险综合业务系统和太平洋保险的寿险综合业务系统。 保险公司呼叫中心系统建设状况 在本次调查涉及的保险公司中,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已经在全国的大部分省市实施了呼叫中心系

中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

中国征信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 一、征信概述 (一)征信及征信的价值 征信一词源于《左传·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意即:君子说出的话,诚信确凿而有证据,因此怨恨不满都会远离他的身边),“信而有征”即为可验证其言为信实,或征求、验证信用。 征信是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 征信活动的产生源于信用交易的产生和发展。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包括货币借贷和商品赊销等形式,如银行信用、商业信用等。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作为特定的经济交易行为,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授信者(债权人)相信受信者(债务人)具有偿还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来偿还的承诺。但当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信用交易的范围日益广泛时,特别是当信用交易扩散至全国、全球时,信用交易的一方想要了解对方的资信状况就会极为困难。此时,了解市场交易主体的资信就成为—种需求,征信活动也应运而生。可见,征信实际上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为信用活动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务。 2012年以前,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一项法律法规为征信业务活动提供直接依据,直到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征信业管理条例(草案)》,我国才有了第一部征信管理的法规。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信用缺失造成的损失超过5000亿元,征信服务能够从制度上约束企业和个人行为,防范信用风险、保障交易安全,促进形成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惩戒的社会环境。 (二)征信行业的监管主体与市场主体 国际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为代表的信用中介机构主导模式;另一种是欧洲为代表的政府和中央银行主导模式。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体趋同于欧洲模式,即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社会征信机构辅助的架构。 我国征信行业的行政管理主体有中国人民银行下设的征信管理局(监管主体)、国家发改委(征信企业批准)、国家统计局(境外征信机构数据采集批准)等,官方征信服务窗口有:信用中国网站(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指导,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百度公司提供独家技术支持,是政府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的权威门户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企业征信查询及个人征信查询系统等。 征信行业按业务模式可以分为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两类,企业征信主要是收集企业信用监管/准入 投资 征信中心(事业单位) 征信管理局 上海资信、中征等 征信使用机构、市场主体 中国人民银行

消费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消费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1 消费金融:价值与成长属性兼具的优质赛道 1.1 消费金融的概念 1.1.1 消费金融的基本定义 为消费者购物提供资金融通,称作消费金融。狭义的消费金融主要是指包括旅游、医疗、家电、餐饮等消费品短期贷款,广义的消费金融则包括住房按揭贷款、车贷以及经营性贷款等。消费信贷一般无需抵押担保,具有单笔授信额度低,期限相对短小灵活,审批速度快的特点。本文所述消费金融是狭义的消费金融,即消费信贷,消费贷是指银行或非银金融机构以及其他资方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以商品型货币形式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按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消费信贷又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买方信贷是对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发放的贷款,卖方信贷是以分期付款单证作抵押,对销售消费品的企业发放的贷款。 消费金融的本质上是借贷关系的延伸,随着互联网的使用场景不断拓展,消费信贷也不断向着更为广泛的群体覆盖。短期的消费信贷是将用户的财富积累和消费支出在时空上 进行调配。为当期无法覆盖的居民消费提供资金支持。 目前主流的消费金融参与机构有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等,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包括网络小贷、P2P、电商分期等,而以这些机构为主的国内消费

金融模式大致分为三类:1)现金贷模式;2)消费贷模式;3)助贷模式。其中,现金贷在严格意义上不属于消费信贷的范围,但在实际业务中,消费场景也是现金贷的重要流向,所以本文暂时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之内。 1.1.2 消费金融的业务流程 消费信贷的业务流程可归纳为贷前、贷中和贷后三大环节。从贷前风险准入、贷中授信审批、贷中放款、贷后状态跟踪到贷后催收。1)贷前:消费金融企业通过自有渠道获客或借助第三方平台导流等方式拉新,并审核客户的身份信息和贷款资质,经由征信中心或平台数据建立风控模型和定价模型,划分客户风险等级。2)贷中:消费金融企业将资金端和资产端进行合理匹配,利用自有资金直接放款或撮合客户信贷需求与其他资金方,收取贷款利息或手续费等。3)贷后:消费金融平台根据消费者使用的信贷产品,分别对客户进行还款提醒,定期收取本金或利息,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并收取逾期费用。此外,消费金融平台还需要对客户进行回访,不断对风控模型进行调整和完善,优化审核和风险定价模型,以提高平台综合运营能力。 在贷前阶段,首要步骤是身份核实,即通常以用户证照信息为基础,并借助到生物识别以及OCR技术实现身份证识别和银行卡绑定以判断借款人身份。同时,身份核实也是反欺诈的核心,通常情况下,恶意欺诈是用户借用、伪造他人

2018年体育行业新三板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体育行业新三板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行业空间巨大,追赶时机已至 (5) 对比国外:体育产业落后,空间巨大 (5) 多维度对比,总量差距大 (5) 产业内部分解:结构待优化 (6) 时机已至:消费升级驱动,政策催化 (7) 回望美国:消费升级大势所趋 (7) 对比日本:文体娱机遇正好 (8) 政策催化:明确2020年五万亿目标 (9) 对比影视行业:发展路径有所不同 (11) IP属性不同,体育发展速度更慢 (11) 供需:体育IP垄断,影视渠道占优 (11) 产业链:体育产业链长,赛事运营尤其重要 (12) 线上线下关系:体育以线下为主导 (12) 资本布局的差异性 (14) 体育资本布局:海外俱乐部与媒体版权 (14) 行业属性与国内现状下,重点关注赛事运营公司 (14) 赛事运营的投资价值与对比分析 (15) 行业掘金,当选赛事运营 (15) “赛事运营+”:从单一环节切入全产业链 (16) 体育之窗(834358):掌握顶级资源的体育运营平台 (16) 欧迅体育(430617):体育赞助翘楚,发力IP运营 (18) 博克森(832338):体育传播龙头,集团覆盖全产业 (20) 梅珑体育(835282):冰雪赛事运营龙头,拓展精品小众赛事 (21) “+赛事运营”:赛事级别低,辅助体育用品宣传 (23) 凯路仕(430759):运动休闲自行车提供商,赛事广告效应强 (23) 中源欧佳(832604):渔具提供商龙头,发展钓鲫巡回赛 (24) 图表目录 图1:世界主要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 图2:2006-201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及在GDP占比变动(亿元) (5)

保险业调查报告.doc

保险业调查报告

保险业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变得越来越流行,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风尚,保险业更是遍地开花,以迅猛的速度流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但是目前保险业究竟如何?其面临的问题又有哪些?以下是我在暑期咨询调查家乡附近一些保险公司及业务人员所完成的保险业方面的调查报告。 一、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一)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初步展开 作为保险业发展的基石,诚信日益受到保险业内的重视,诚信体系建设也已初步展开。xx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强调,“越是加快发展,越要注重诚信,搞好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至xx年全国各地保监办、保险行业协会围绕保险诚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保险诚信经营理念得到认同 各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中,均能突出强调诚信。如中国人保几十年来秉承“稳健经营,笃守信誉”的经营思想指导业务发展;中国人寿以“诚信负责,稳健发展”为企业宗旨;泰康人寿认为“诚信在保险行业至高无上”;新华人寿在各分公司、中心支公司建立“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小组”,领导公司的信用体系建设;平安保险公司经国际权威机构认证,获得了aaa级信用等级证书。由此可见,诚信在保险业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的理念已为保险业界广泛认同,这为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营销员的诚信状况有所改善 保险营销员曾一度以总体素质较低,诚信水平不高,社会形象较差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经过近年来的治理,营销员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诚信状况有所改善,误导、欺瞒现象明显减少,失信行为初步得到控制。营销员队伍数量庞大,且直接面对公众,因而可以说他们的诚信状况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保险行业的整体诚信水平。营销员的诚信状况好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二、目前我国保险业诚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

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 (08经济班刘想念20084083031) [内容摘要]: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突飞猛长。我国的保险业从1980年以来,也不甘落后,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本文主要依据相关关系原理,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为基础,对中国从1980年到2008年的保险行业的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保险业与经济发展、人口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对保险业、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的一些情况的分析从而为保险领域的一些决策作出依据,并预测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关键词]: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经济发展、GDP、人口数量、保险产业、回归分析 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是按照一国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它与世界同行

业水平的差距。 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6%,保险密度为380元。而2004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已达8.1%,平均保险密度已达470美元。我国保险业虽然自保险行业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中国的保险市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现状 根据本人的研究,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保险市场开发不足,且保险市场尤其是广大 农村市场发育不成熟。 2.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 保险产品结构单一。 3.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 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观念比较传统落后。 4.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低,而且部分保险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 加上理赔相对比较困难,使得老百姓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较低。 5.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外国保险企业参与国内竞争,中国保险企 业受到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中国从1980—2008的保费收入和GDP、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图中所用数据均以当年的价格计算)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伴随着保费收入以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增加,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不断增长。截至2002年底,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为237.6元,较之世界发达国家保险深

征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征信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目录 一、征信产业链 二、征信产业价值 (一)精确界定授信方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二)加速授信过程 (三)国家信用体系的基石 三、征信产业核心环节 (一)数据来源 (二)征信执业牌照 (三)评分模型 四、互联网与征信系统 (一)互联网助推征信系统发展 (二)征信系统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五、国外征信系统发展 (一)美国征信系统 (二)欧洲征信系统 (三)日本征信系统 六、我国征信系统发展 (一)发展概况 (二)发展模式 (三)市场空间 (四)法律监管

互联网推动征信行业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程度已较高:根据CNNIC数据2013年我国网民接近6亿,未来5年将提升到60%以上;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络购物规模达到1.8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的比重。 欧美和日本等国征信行业发展历程表明互联网极大地推动了征信行业的发展,在经历近20年快速发展后达到成熟。我们判断由于我国互联网的继续快速发展,征信行业将进入快车道。 我国征信行业千亿蓝海将逐步开启 《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显示,截止2012年我国征信机构达到140家左右,总规模达20亿,相较于美国近800亿市场和日本40亿市场仍有较大的差距。 我们判断如我国采取市场化模式,按照现有价格、企业及个人总数的体量,在发展成熟后我国征信行业仅个人征信市场总空间将在1000亿左右,相较目前不到20亿的体量有50倍的成长,是名符其实的蓝海。 牌照发放为征信行业最大的机会 征信产业链较为简单,分为上游的数据提供商、中游的征信公司、下游的征信需求方,其中中游细分为牌照公司和具有评分模型的公司,是产业链最为重要的分支。 上游数据分布在电商、银行、国家公共机构等手中,是征信行业的起点,但较为分散;中游的评分模型获得突破非短期之功,因此牌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小组基本结论: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看好,保险市场业务收入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将放缓,一方面是因为经营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缘于宏观调控的影响。虽然中资保险公司凭借地理优势,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占有领导地位,但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比重将不断增加,会逐步蚕食中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就经营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不理想,在投资渠道放宽的背景下,有较多的改善机会。目前产险处于亏损的边缘,经营费用支出需要压缩,主要寿险公司的经营状态尚可。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偏紧,但整体偿付能力尚处于正常状态。保险市场的整体格局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保险密度为元,北京、上海、天津分别以2490元、1763元和791元的保险密度位列全国前3位。当前我国保险密度总体上呈东、中、西递减之势,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成正向关系。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省份的保险深度在2%3%之间,超过3%的有北京、上海、山西、新疆、辽宁5个地区。就代表保险业整体水平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而言,我国与世界发达水平差距很大。2003年发达国家保险密度平均为2764美元,约为

我国的倍,保险深度平均水平为%,大约是我国的倍。正是由于差距很大,也表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前景令人看好。表1:近几年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年度保险密度(元)保险深度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二、产险和寿险的市场份额对比 2005年1至7月间,我国保费行业实现业务收入亿元,其中寿险业务收入亿元,产险业务收入亿元,分别占总保费收入的%和%,寿险业务占有显然的主导地位,但产险业务收入的增长率高于人身险。表2:2005年7月底我国保险行业收入构成险种收入(亿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寿险 % % 产险 % % 合计 % % 资料来源:保监会资料和鹏元资信保险业数据实际上,寿险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起步较晚,1982年才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开办,当年的保费收入159万元,不过该业务的发展速度很快,在整个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目前已稳定在75%左右的市场份额。同时,寿险业务的种类也不断趋于多样化,已经由80年代的几十种增加到目前的数百种。2000年以前,我国寿险市场上以传统储蓄型产品(非分红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险)为主。为应对降息对寿险业务的影响,2000年后,我国寿险市场中的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产品以及万能寿险等投资险种相继上市,并取得了快速增长。相对而言,

征信业务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内信用证业务系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引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编写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项目背景和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1项目名称及参与单位.........................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2项目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3项目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术语解释.........................................................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条件约束.........................................................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1项目实施具备的条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2项目实施的约束.................................. 错误!未指定书签。 §1.5参考资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二章系统需求及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 研究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7756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Sports Goods Market Research Report

体育用品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综述 报告以庞大的体育用品行业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数据报告的形式,客观、准确的对行业发展概况、行业市场饱和度、供应商议价能力、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以及行业投资价值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体育用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的50家企业。使用户对于投资该行业所需资本、所要承担的风险以及预期收益有了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帮助用户规避投资风险,使得投资收益最大化。 一、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 体育用品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既没有形成支柱产业,也没有成为主导产业,但这是一个市场潜力很大,特别是社会功能较强,还有可能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创汇的产业之一。一般讲,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依靠两个条件,一是本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二是该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代体育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而体育在我国的真正兴起不过是50多年。在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体育是极少数富人娱乐的“专利”,所以在全国没有一家像样的体育用品器材厂,体育用品根本谈不上形成行业。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国体育用品业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到了70年代中期,我国

京、津、沪、穗、黑五大体育用品近百家的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大体育用品供给系统日臻完善,这对满足全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体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党的经济工作这条主线,与相关部门一道在体育用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等以及培育市场、促进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开始新的实践和探索。 (一)成立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逐步改变行业管理体制 从建国初期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近30年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大多是隶属轻工系统的小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企业从产品的开发到经销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使一大批合资、独资、集体、私营个体企业脱颖而出,在很短的时间里,一个跨系统、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中国体育用品业得以茁壮成长。与此同时,一个能够协调体育用品企业与用户间的关系和带有指导服务职能的多部门、跨系统的社团组织,由原国家体委牵头,有纺织、轻工、兵器、化工、针织百货、进出口等单位参加的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于1993年经国家批准正式成立,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秘书长出席了成立大会。从此,结束了几十年由一个系统独家生产、独家管理的历史,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七年来,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努力遵照办会宗旨,紧密团结全国体育用品生产、流通企业,并根据章程和会员的要求,在为企业服务、推动联合、发展体育用品生产、培育市场、促进流通、扶植推广名牌以及在与国际体育用品组织的友好交往等方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办好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培育市场、拓宽消费领域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3]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3]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 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2019年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保险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录 1.2019年行业经营情况 2.2020年开门红展望 3.2020年发展展望 4.投资建议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人身险行业在经历了2018年的保费调整后,2019年的保费增速已有明显回升。 其中,健康险保费增速保持在20%以上,保费占比已逐渐从2013年的10%提升至2019年的21%。我们判断人身险行业仍有至少10年的“黄金发展期”,驱动力量:1)保障需求的稳步增长,即保障覆盖面的持续扩大与保障额度的持续提升;2)储蓄型保险产品在“大资管”体系中份额的稳步提升;3)保险行业的产业链延伸——保险产品+养老服务,保险产品+医疗服务。 图1: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长 图2 :人身险行业险种结构意外险健康险 寿险 -10%0%10%20%30%40%0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30000 保费收入(左轴,亿)同比增长(右轴,%)

2019年,人身险行业保费的市场集中度下降。 2019年1-8月,人身险行业保费同比增长15%。其中,中小保险公司经过17-18年调整,保费同比增长19%,外资公司保费同比增长39%,而前6家公司(国寿、平安、太保、新华、泰康、太平)保费同比增长低于10%,市占率为57%,较2018年下降2pct 。 原因:1)严监管下,经营战略趋同,均以保障险为经营重点;2)中小保险公司产品的性价比一般更高(保额/保费);3 )中小保险公司可通过互联网渠道、经代渠道销售保单,这两大渠道是新兴赛道。 -20%30% 80% 13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8前6家 外资公司20142015201620172018201908前6家中资其他公司外资公司图3:不同保险主体的年度保费同比增速 图4:不同保险主体的保费市占率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天风证券研究所

国内征信业发展全面分析

国内征信业发展全面分析 —、国内征信业发展历程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自1932年第一家征信机构——“中华征信所”诞生算起,已经有了八十多年的历史。但其真正得到发展,还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信用交易的发展和扩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征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适应企业债券发行和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信用评级公司——上海远东资信评级有限公司。同时,为满足涉外商贸往来中的企业征信信息需求,对外经济贸易部计算中心和国际企业征信机构邓白氏公司合作,相互提供中国和外国企业的信用报告。1993年,专门从事企业征信的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始正式对外提供服务。此后,一批专业信用调查中介机构相继出现,征信业的雏形初步显现。 (二)起步阶段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推行企业贷款证制度。1997年,上海开展企业信贷资信评级。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市进行个人征信试点,1999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成立,开始从事个人征信与企业征信服务。1999年年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上线运行。2002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成地、省、总行三级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查询。至此,我国的征信业进入了起步阶段。 (三)发展阶段 2003年,国务院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第一节国内征信业发展口

职责,批准设立征信管理局。同年,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率先启动区域社会征信业发展试点,一批地方性征信机构设立并得到迅速发展,部分信用评级机构开始开拓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等新的信用服务领域,国际知名信用评级机构先后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建成全国集中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5年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升级为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2008年,国务院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职责调整为“管理征信业”并牵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2011年牵头单位中增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13年3月,《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征信业步人了有法可依的轨道。 知识链接:和讯财经—银行—中国征信业发展报告(2003—2013)。 |二、国内主要征信机构及业务 (一)征信机构的类型 征信机构是负责管理信用信息共享的机构,从事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 的采集、加工处理,并为用户提供信用报告和其他基于征信系统数据的增值产品。从全球实践来看,征信机构一般分为三类,即个人征信机构、信贷登记系统和企业征信机构,三类机构的经营模式和目标服务市场各有差异。 1.个人征信机构 个人征信机构通常是私营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征信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贸易和邮购公司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美国是典型的私营征信机构模式,商业化征信机构拥有全面的信用信息系统。个人征信机构主要为信贷机构提供个人借款人以及微型、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信息。它们从银行、信用卡发行机构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类信贷机构采集标准化的信息,同时还采集各类公共信息,如法院判决、破产信息、电话簿信息,或担保物权登记系统等第三方数据库的信息。此外,也会采集一些非传统信用数据,如零售商对消费者的赊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49页)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分析(doc 49页)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 2003-04-29资料来源:全景网络 一、行业发展状况 1.保险行业的特点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二、行业竞争格局 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总资产达6494.1元,保险营销员超过100万人。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1979年我国保险业务恢复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完全垄断市常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的成立打破了这一格局。同年,交通银行成立保险部(太平洋保险公司前身)。这两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后,迅速把业务拓展到全国范围,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展开了竞争。从90年代开始,股份制的新华、泰康、华泰及外资友邦、东京上海、皇家太阳联合等保险公司先后成立,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的态势开始形成。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15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20家,外资保险公司14家。另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的14个城市设立了199个代表处,等待进入中国保险市常 1996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公司(简称中保集团),下设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三个专业子公司, 实行分业经营。1998年底,中保集团被撤销,三个子公司成为独立法人,其中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

2019年寿险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9年寿险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我国寿险行业发展历史简单回顾 ---------------------------------------------------------------------------------------------- 4 二、我国寿险行业发展概况------------------------------------------------------------------------------------------------------------ 6(一)寿险业负债端快速增长,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 ----------------------------------------------------------------------- 6(二)寿险行业发展空间仍具潜力 ---------------------------------------------------------------------------------------------------- 8(三)积累长期经营的龙头寿险公司具有天然优势-----------------------------------------------------------------------------10三、上市寿险公司业务经营分析 ----------------------------------------------------------------------------------------------------12(一)负债端 ---------------------------------------------------------------------------------------------------------------------------------12 1.代理人的规模快速壮大推动上市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 ---------------------------------------------------12 2.风险保障类产品保费收入占比提升是趋势----------------------------------------------------------------------------------15 3. 新业务聚焦期缴---------------------------------------------------------------------------------------------------------------------18 4.专注个险渠道经营 ------------------------------------------------------------------------------------------------------------------19 5.行业面临新业务价值率增速放缓或下滑-------------------------------------------------------------------------------------21 6.保单继续率维持稳定状态,退保率分化减少 ------------------------------------------------------------------------------21(二)投资端 ---------------------------------------------------------------------------------------------------------------------------------22 1.资产管理规模随负债端增长而增长 -------------------------------------------------------------------------------------------22 2.资产管理组合以固收类资产为主-----------------------------------------------------------------------------------------------24 3.总投资收益率受权益市场影响较大 -------------------------------------------------------------------------------------------25四、寿险公司价值指标与利源分析-------------------------------------------------------------------------------------------------25(一)内含价值是价值评估的主要指标 -------------------------------------------------------------------------------------------25(二)险企净利润受市场环境与短期因素影响较大---------------------------------------------------------------------------27五、风险提示 ------------------------------------------------------------------------------------------------------------------------------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