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民族国家想象与建构

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民族国家想象与建构

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民族国家想象与建构
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民族国家想象与建构

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民族国家想象与建构

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中的民族主义话语既是想象性的,更是建构性的,而这些剧作如何通过对英国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想象性叙事,参与并协助英国由君主国蜕变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建构性功能,值得探讨。本文力图还原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文本生成和生存的历史文化语境,探讨其如何想象英国国族,又如何使文本性的戏剧参与并促成了英国近代民族国家的构建。

中世纪末期以前的西欧还仅仅一个封建体制下的宗教共同体。人们一方面认同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宗教普世主义观点,表现出同属*教国际大家庭一员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又认同具体的封建领地或庄园,奉行所谓地方主义。民族意识被一种封建地方主义和宗教世界主义观点所压制或遮蔽,无法产生对于无形的民族或抽象的国家的认同。民族主义及民族国家的出现必须等待以普世的宗教理想与世俗的地方主义相结合的宗教共同体以及一种神圣的共同语言、文字(拉丁文)的衰落。这种衰落既是民族与国家产生的原因,也是民族主义兴盛造成的结果。正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言,民族是被印刷资本主义催生的、填补因君主制和普遍性宗教衰弱而留下的空间的“想象的共同体”。

16世纪的最后十年,莎士比亚开始创作并搬演一系列为英格兰民众所喜闻乐见的、极具社会影响力的英国历史剧。剧作对国族想象与注重的重心或许发生过某种变化,但民族国家的意识和抒写英格兰国族独特与伟大的内在*却是一以贯之的。剧作家写作历史剧与社会各阶层观看历史剧的热情至少延续到了下一世纪初,莎士比亚在1612年创作的《亨利八世》中民族主义*明显减弱了,这恰好从文学文本的建构性层面上支持了历史学家们对于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国家大致诞生于1600年前后的判断;因为至伊丽莎白朝结束时,英格兰的国族建构已经基本完成。一如格林菲尔德所言:“到1600年,在英格兰事

实上出现了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所以事实上也就出现了一个新地缘政治实体,即民族。它被视为由自由平等的个体组成的共同体。”(格林菲尔德3)

莎士比亚以英国编年史为素材,在16世纪末以几乎每年一部的速度完成了除《亨利八世》(1612)外的10部反映英国历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剧作。它们为当时渴望了解自己民族历史苦难与辉煌的英格兰人展示了英国自中世纪的1199年至1547年间五个王朝三个多世纪的一部较为完整的兴亡史,凭借生动有力的戏剧话语协助英格兰人想象自己的过去,还原民族历史中最为重要的、连续性的历史记忆。它是一种历史叙事,也是一种充满主观情绪与想象的文学叙事和民族叙事。的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指出,民族主义论述的核心是“企图……将民族概念打造成持续前进的民族叙事。”(史宾赛&沃曼75)莎士比亚为其历史剧的民族国家叙事设计了多重想象的策略与方法,如:强化宗教独立意识、展示民族语言的自觉与自信、借矮化异族“他者”以崇高化自我、正面形塑英格兰超越性国族形象等,使其艺术性的历史剧成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重要的“象征性资本”,催生了英格兰国族。

宗教独立是民族独立的前奏。在漫长的中世纪,*教的普世性质掩盖了人们的民族差异,但到了中世纪末期,随着西欧君主国实力的增强,其摆脱罗马教廷桎梏的*和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因为与欧洲大陆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英格兰与教廷之间离心力的产生又具有地利之便,使二者之间的分离能够早于其他地区。体现在莎士比亚的英国历史剧中,即有诸多表现英国与教皇、教廷之间龃龉的情节和内容。

亨利八世开始公然向代表教皇的罗马主教表达内心的不满:“我厌恶罗马教廷这种拖延懒散的作风和这套把戏。”(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7)》:55)红衣主教伍尔习勾结教皇、搜刮财产,罪行暴露之后,贵族们列举了多条关于他的罪状,几乎每一条都直接关乎世俗君主亨利与教皇之间财富和权力针锋相对的关系。其意涵是:不

能够教皇代表的身份损害国内主教的权利;在世俗的王国之内,不是主教而是君王才是代表国家的*;不能因为罗马教皇国的利益而破坏以国王为象征的王国权益。

《约翰王》中,米兰主教潘杜尔夫奉教皇英诺森之命质问约翰王对教会、圣母的蔑视,却反被约翰王斥责:“哪一个地上的名字能够向一个不受任何*的神圣的君王提出质难?主教,你不能提出一个比教皇更卑劣猥琐荒谬的名字来要求我答复他的询问。……从英格兰的嘴里,再告诉他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意大利的教士能够在我们的领土之内抽取捐税;在上帝的监临之下,我是的元首,凭借主宰一切的上帝所给与我的权力,我能够独自统治我的国土,无须凡人的协助。你就把对教皇和他篡窃的权力的崇敬放在一边,这样告诉他吧!”(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4)》:247)一个13世纪的国王完全用宗教改革之后甚至是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流行的口吻、用语和观点表达对教皇、教会的训斥,直陈世俗君王是国家元首,能够独自统治自己的国土,展示民族国家的*和独立意识。即使这完全不符合所谓“历史真实”;却恰恰表达了莎士比亚时代渐成主流的民族意识和情绪。

在英格兰与罗马教皇国的关系,英国与罗马教廷之间真正的分离始于亨利八世的离婚案。他反叛罗马教廷表面上是因为教皇不允其与信仰天主教的妻子离婚,实质上则是英格兰与教皇国之间权力和利益之争的必然结果,也是英国人同外国势力之间*的反映。为了捍卫王国的独立与自主,亨利八世召集了议会,于1533年通过“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案”表述了“主权国家”与“君权神授”的观点。1534年,通过“法案”确立了英国国王至高无上的世俗统治权和宗教管辖权。这个系列前所未有的法令,规定国王是英国的主宰,国内所有世俗和宗教的权利都是他赐予的。英国国教会“在尘世惟一的首脑”不是教皇而是君王。伊丽莎白朝初始,国会于1559年恢复了阿立甘宗的国教地位,通过了“国王为教会的权力法案”,取消教皇的权力,进一步切断了英国与教皇的联系,确立了英格兰之于罗马教皇国之间完全独立之关系。1578年,伦敦主教艾尔默说:“我不信任上帝,只信任王上。王上是上帝的副手,所以是我的另一个上帝。”(王联41-42)莎

士比亚的英国历史剧表达的并非所谓历史的真实,而是一种想象的历史,是十六世纪后期英格兰实实在在的现实与寻求国族独立的时代精神。

语言自觉是民族意识生成的要素。民族主义的研究者们大多承认,“语言可被视为与辉煌过去之连结,也可被视为与民族的真切本性问

题之连结。”(史宾赛&沃曼119)莎剧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英语之外的

其他语言差异的注重,尤其是威尔士语和法语,试图借肯定民族语言

的优越性来增强人们对自身语言的自信,进而增进民族的自豪和认同感。

在莎士比亚的英国历史剧中,几乎所有涉及英语与其他语言差异

的情节对于剧情发展来说似乎都并不是必须的,看上去无非是一些有

趣的“闲笔”,这在剧作中有诸多零星的表现。如《亨利四世》(上)第三幕第一场几乎整场戏都在演绎因威尔士话难懂造成人们沟通困难

导致的各种富于戏剧性的情节。威尔士的葛兰道厄为自己的语言极力

辩解:“阁下,我的英语讲得跟你一样好,因为我是在英国宫廷里教

养长大的;我在年轻的时候,就会把很多英国的小曲在竖琴上弹奏得

十分悦耳,使我的喉咙得到一个美妙的衬托;这种本领在你身上是找

不到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5)》:62)其实这已经暗

示了两种不同语言的等级差异,即英语之于威尔士语是一种更高级、

更值得拥有的语言。他以会说英语、会弹奏英国小曲为骄傲,力图将

自己提升到与英格兰人平起平坐的地位。《亨利六世》里,造反的凯

德把法语看作是敌人的语言:“法国人是我们的敌人,……会说敌人

语言的人能不能做一个好大臣?”(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6)》:187)《亨利五世》中,剧作家特意植入了其中第三幕第四

场一整场戏,来表现法国公主凯瑟琳学讲英国话的情节。其中,公主

视将英语念得“跟英国人一样准”为一种值得赞扬和夸耀的才能。

语言是构成民族的要素之一,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对

语言差异的注重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内容。莎士比亚或许是为了增加戏

剧的趣味性迎合观众心理,而观众之所以兴趣盎然,其观点和心理基

础是对民族语言的一种自觉。他们因为看到舞台上法国公主亦步亦趋

地学习英语而心生自豪,对民族语言的优越感必然增强人们对一个语

言共同体的集体意识和认同。格林布拉特显然已经发现了这种“闲笔”背后的玄机:“当听到自己的语言被说得很糟糕时,人们会获得轻微

的娱乐,从对别人来说痛苦的成就中可轻易获得满足感……在《亨利

五世》中,这种快乐被强化了,因为法国公主有意味地学习英语是作

为英语成功侵入的一个结果,一种地理上侵夺的表征。”

(Greenblatt59)凯杜里指出:“语言是那些将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

个民族的差异性的外在的和可见的标志。它是一个民族被承认生存和

拥有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权利所依据的最为重要的标准。”(凯杜里58)

中世纪不列颠的官方书面语为举世一统的拉丁文。自从诺曼人到

来以后,学校里的儿童*放弃自己的方言而学说法语。英王室于1362

年颁布法令,规定英语为法庭用语。议会讨论使用英语的第一次书面

记录便始于这个年。70年代,坎特伯雷宗教会议也常常用英语主持。1399年,亨利四世以英语发表登基演说并被仔细记录下来。他也成为

诺曼征服以来第一个在正式场合说英语的国王。政府在15世纪前半叶

以伦敦话为基础发展了作为官方通讯的书面语并推广到全国。安德森

认为:“印刷语言以三种不同的方式奠定了民族意识的基础。首先,

并且是最重要的,他们在拉丁文之下,口语方言之上创造了统一的交

流与传播领域。……第二,印刷资本主义赋予了语言一种新的固定性,这种固定性在经过长时间之后为语言塑造出对‘主观的民族理念’来说,是极为关键的古老形象。……印刷资本主义创造了和旧的行政方

言不同的权力语言。”(安德森52-53)

语言的自觉是民族意识生成的重要前提。莎士比亚在剧中刻意地

表现语言的差异,突出英语语言的高贵与强势,是民族语言以及对语

言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独特性意识逐渐清晰的重要表征。他借想象一个

语言共同体而强化了这个共同体的区别性文化存有。其内在理路和逻

辑一如凯杜里所言:“一个民族能否被承认存有的检验标准是语言标

准。一个操有同一种语言的群体能够被视为一个民族,一个民族应该组成一个国家。”(凯杜里62)

英格兰在建构独立的国族意识或民族国家的进程中一直面临着诸多异己力量的侵扰,除强大的教皇国、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之外,还有其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邻邦和天主教的法国。自主的英格兰国族总是在与这些“他者”较量和对比关系中逐渐被界定产生的。在与这些“他者”的关系中,本文已讨论过英格兰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对立;而本节主要注重英格兰与其他异己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剖析剧作潜在的族群焦虑与骄傲,揭示莎剧借矮化异族“他者”以达到崇高化英格兰自我的叙事策略。

对于某一民族认同的推动往往通过对另一个民族或隐或显的贬低方式达到。莎剧惯常于用漫画化或妖魔化的方式贬低异邦人,尤其是法国人,且借外国人之口赞美英国,在一种戏拟与反讽的戏剧效果中强化国族意识。

莎剧历史剧中常常弥漫着英格兰对邻邦威胁的焦虑,也随处可见对它们的轻蔑,当然也有已将威尔士收入囊中的得意与自满。苏格兰人经常被蔑称为“苏格兰佬”“北方的跳梁小丑”“我们居心叵测的邻居”,而在有爱尔兰人、苏格兰人出现的戏剧场景中,我们常常能够感受到他们与英格兰人之间的某种等级差异——高贵与低贱、文明与野蛮,一种被剧作家有意表现的“非我族类”的异质性。如《亨利五世》中坎特伯雷擒获苏格兰王并把他送到法兰西去游街与《爱德华三世》中游街情节的互文关系;《爱德华三世》用直白的方式表现“苏格兰佬”的无礼与无耻;《亨利五世》中弗鲁爱林上尉粗暴地评价爱尔兰人麦克摩里斯上尉等。

对于法国人,莎剧中经常蔑称其为“法国佬”,表现为可笑且可恶的敌人。《亨利六世》(下)借约克之口贬损亨利六世的法国王后玛格莱特,指桑骂槐地贬低法国人:“你这法国的母狼,你比法国狼

更加坏。”(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6)》:241)《理查三世》

中不时有讥刺法国人的台词:“或者学着法国人那样点头点脑,像猴

儿般假装讲理。”(莎士比亚351)

阿金库尔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最辉煌、最值得英格兰人纪念的

胜利。莎翁精心构思了一个先抑后扬的情节走向,极力渲染大战前法

军的优势和志得意满和接下来法国人的惨败,从而突显英王的伟大、

英军的勇猛。其实,剧场的观众可能多半都清楚那段历史,对于战役

的胜负早已了然于胸,因为当时识字的*都热衷于阅读各种英国编年史,史书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在大众中广为流传。当他们看见法国人的趾

高气扬时,心里一定在暗自偷笑,从一种心理的优势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所以,莎士比亚对该剧情节的刻意谋划,使得剧中对法国人的嘲

讽意味异常浓烈。

莎剧中对法国人最极端的妖魔化,典型地体现在其中对圣女贞德

形象的塑造上。这位历来被法国人视为民族英雄、民族骄傲与民族象

征的贞德在莎剧中不但完全失去了神圣性,而且全然被扭曲成了巫婆、*、女骗子、六亲不认的魔鬼。

贞德初见王太子查理时,因其勇武和救国意志,理查对其一见倾心:“你不但降伏了我的手,你也降伏了我的心。”当贞德率军战胜

了神勇的塔尔博,解救了奥尔良城的危机时,查理更是将其赞为“尽

美至善的人儿,公理之神的女儿”,并开始把她神圣化:“贞德圣女

将成为法兰西的保护神。”紧接着的一场戏,塔尔博夜袭奥尔良城,

法军狼狈逃窜,查理却对贞德说出了另一段截然不同的话:“这是你

干的把戏吗,你这女骗子!你开头要哄我们,先让我们尝到一点儿甜头,然后再叫我们大吃苦头,这不就是你干的吗?”(莎士比亚14,

25-26,29)此后的剧情中,贞德完全被剧作家扭曲成了一个丑恶的巫婆,一个毫无立场、贪生怕死的*。

在安及尔斯城前,法军面临崩溃。面对危机,贞德整个被表现为

一个巫婆的形象:“各种各样的符录咒语,你们救救我吧;向我预报

未来事件的鬼魂们,救救我吧。北方鬼王的大小神差们,……快来解

救我这次的危急吧。”(莎士比亚83)贞德被俘后,莎翁专门设计了

一场戏,从人格上彻底地*了贞德的神圣性。英国士兵带来了四处寻找

女儿的父亲。贞德却对自己的父亲说了一段丧尽天良的话:“老朽的

守财奴!下贱的可怜虫!我出身高贵,哪有你这父亲,哪有你这朋友!”“乡下人,走开!”(莎士比亚91)在最终面对死刑的时候,

胆怯的贞德居然以编造自己是个孕妇来逃避死亡的惩罚,她一会儿说

孩子是查理私生子,一会儿又改口说孩子是阿朗松的,最后又称孩子

是那不勒斯国王的。这哪里是一个正义、忠勇、圣洁的贞女?俨然一

个令人不齿的*、恶魔!

消解了贞德作为法兰西民族象征符号的神圣性,也就解构了作为

敌对力量存有的这个法国“他者”。此外,在莎翁笔下还经常性地使

用借法国人之口赞美英国这个反讽性的叙事策略。《爱德华三世》第

三幕中,法国水手向法王约翰报告爱德华军队的军情的台词仿佛是一

篇对英军的赞美诗:“爱德华王的傲慢的舰队,……显赫的气派,它

们用彩绸制成的飘扬的舰旗,好比一片百花齐放的草原,装饰着大地*

的胸膛:它们的行列井然有序,威风凛凛,形成一个新月形的包围圈;……它们就这样乘风破浪,向这里全速开过来了。”(莎士比亚,《爱德华三世》39)这种有意使用的反讽与戏拟的戏剧笔法非常有效

地收获了借他者之口崇高化并确证自我的效果。

莎剧中制作*的、妖魔化的异国“他者”,作为一个镜像确证了

英格兰自我的高贵等级与民族存有的合法性。对异族人的仇视、丑化,既是对英格兰与异族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矛盾的反映,也

是伊丽莎白朝和莎士比亚时代复杂的对外关系的隐喻——尤其是对当

时英国与周围邻邦,与强大而敌对的西班牙之间紧张关系的一种喻指

和影射;同时还以矮化他者来崇高化自我,在与他者比照中满足了构

筑英格兰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

莎剧透露了英格兰与其几个邻邦关系的隐晦的历史信息。其中隐

含着英格兰对来自邻邦威胁的恐惧;而表面恐惧的背后又潜藏着征服

的*,剧中的戏剧话语本质上是一种强势的“征服者的语言”:“英国

人不但将遥远国度的人民视为野蛮和需要教化的异类,他们对于想要

征服的邻近地区,如威尔斯、爱尔兰和苏格兰等,也冠上不雅的称号,并将其语言和风俗习惯视为讪笑的对象。”(王仪君4)这个切都能够从作者身处的历史语境得到合理的解释——表露的是希冀通过征服达

致国族内部统一的潜在*和愿景。

从历史的角度看,从15世纪后期开始,英国的民族意识随着反

对外国人势力的斗争而增强。自亨利八世至伊丽莎白朝,英格兰最重

要的对外关系实际上已经转向与西班牙之间的对立关系。1588年英国

人侥幸取胜的那场海战即二者长期以来竞争与斗争中各类矛盾的集中

和极端的表现。如果说英法关系更多的属于历史,那么英西关系则主

要是现实。作为一种历史叙事,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直接表现和指向的

是法兰西;而作为一种现实的隐喻,它们更多地透露了英国人对英西

关系的*与恐惧、焦虑与骄傲。

“不管是英格兰的或是不列颠的,这个身份认同都是以假设有一

个危险的他者的存有,而须加以打压、攻击或排除为前提。”(史宾

赛&沃曼165)莎士比亚在字里行间使用了诸多戏拟与反讽的笔法,有

对异族滑稽可笑的刻画,也有对法国人漫画化、妖魔化的展示。看似

严肃的历史剧充斥着无处不在的喜剧手法——让反面角色不合情理地

自嘲与自我拆台、自我消解。其潜在的动机在于借矮化“他者”来建立、固化优越的英格兰自的民族意识和认同。

在莎士比亚的英国历史剧中随处可见其*抒写、神圣化英格兰国

族的文字,或赞美诗般地歌唱英国历史、君主、将帅、国土的伟大与

辉煌,或将英格兰人的崇高、英勇的行为和事件做仪式化编排,以正

面形塑英国国族超越性形象,将国族共同体的自信、自豪与自我认同

全方位地植入人们的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深处。

《理查二世》中,哈利被放逐时的深情告别表达了对祖国由衷赞

誉与眷恋。而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冈特在临死前的告白则传递了对祖

国人杰地灵的自豪:“这个个君王的御座,这个个统于一尊的岛屿,

这个片庄严的大地,这个个战神的别邸,这个个新的伊甸园——地上

的天堂,这个个造化女神为了防御毒害和战祸的侵入而为她自己造下

的堡垒,这个个英雄豪杰的诞生之地,……”(莎士比亚,《莎士比

亚全集(4)》:327)

《亨利五世》整部戏更是从头至尾始终充斥着一股民族主义的*,被莎士比亚演绎成一场祭奠民族光荣与梦想的庄严仪式,一场赞颂明君、祖国的盛典,一种能够催眠观众,使之陷入剧烈民族*的狂欢节庆。

从第一幕开始,一种民族主义的叙事与*便浓烈地弥漫开来。第

二场用多人与亨利王的对白,回顾英格兰祖先的业绩与今日之强盛。

坎特伯雷:“你叔祖黑太子爱德华他以前在法兰西的土地上演了个惨剧——把法兰西大军打得落花流水;……高贵的英国人啊!你们腾出

一半的力量就足以应付法兰西全部精兵……”;威斯摩兰:“英格兰

还有哪一朝国王拥有过更富裕的贵族,更忠心的臣民?”(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5)》:249-255)

第二幕的“序曲”好似一篇民族主义的檄文,充满了对英国人、

英国与英王的赞美:“全英国的青年,……如今风行的是披一身戎装!沸腾在每个男儿胸中的,是那为国争光的志向;……啊,英格兰!”(莎士比亚257)第三幕序曲则铺叙了一曲鼓舞人们为国征战的战歌:“初升的朝阳照耀着雄壮的舰队——飘飘的锦旗在晨风里舒展。……

还有谁……会不甘心乐意地追随那精选的队伍到法兰西去?”(莎士

比亚278-279)每一幕的序曲都好似一出宣传鼓动剧,一次举国庆典的仪式的开场,让观众与演员一起体验宗教仪式般半迷狂的民族自豪与

亢奋的民族情绪。

剧作为整个阿金库尔战役设置了若干场大戏,浓墨重彩地渲染了

英军从士兵、贵族到国王视死如归的勇气;一波三折的战局变幻用于

凸显这场民族战争胜利的伟大与辉煌,宣泄了观众日渐浓烈的民族自

信情绪。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屈勒味林所言:“百年战争之故,……更

促使英法封建社会的灭亡及民族思想的发达。阿金库尔一役之胜利,

莎士比亚于200年后犹引以为祖国的光荣及爱国观点的基础。”(屈

勒味林145)

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主义就像一种政治宗教,在民族的各种

象征性仪式中,人们力图将民族神圣化,包括民族的情感、祖先、人民、、节日等,并寻求动员公民遵守法律,热爱、保卫自己的祖国。

在其系列英国历史剧中,莎士比亚用天才的戏剧语言,以一种极具煽

动性和宣传鼓动效果的戏剧台词和精心谋划的情节结构,将剧场变为

宗教仪式的现场,使在场的观众仿佛参与了一场民族与爱国主义的仪式,经验了一次民族意识与精神的洗礼。这场戏剧仪式中的群体是一

个被称为“民族”的历史、文化、利益与命运的集体。跟诗神附体的

剧作家一样,观众群体在沉醉与迷狂的仪式中想象自己与过去历史的

某种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关联,体味与历史剧中的人物及周遭的人们共

有的神圣苦难和光荣,将历史与今天的人民想象为一个具有一致性和

延续性的共同体,在戏剧仪式的一次次暗示性催眠中渐进地植入共同

体的意识并积淀为强大的社会集体无意识,释放出建构英格兰国族的

巨大能量。

结语

莎士比亚一系列的英国历史剧塑造了英国历近十位君王的形象,

无论暴虐的、昏庸的还是开明的、睿智的,均在有意无意间树立了独

具英格兰特性的君统,协助人们理解并反思君主这个具有连续性的国

族象征物。剧中植入与罗马教廷和教皇相关的情节,隐喻性地表征了

英格兰与教皇国、罗马教廷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彰显英格兰之于

教皇国的独立地位。剧作家处心积虑地表现和刻画包括法国、苏格兰、爱尔兰和威尔士等“他者”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实际上构筑了英格兰民族自身文化与习俗的独特传统。而莎剧中

大量对英格兰明君、忠臣、勇士、国土、人民直白的、口号式的赞颂,对民族战争辉煌胜利与激越的民族情感的仪式化编排和抒发,不但收

获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效果,而且强化了那些早已萌发并正在成为主潮

的民族国家意识,正面地规划和肯定了那个冉冉上升的英格兰国族的

现实存有。

戏剧用想象的方式生产社会能量,其特有的在场性和大众参与性

则使之更具实际的建构功用。这种想象既是对历史记忆的修复和回顾,是莎士比亚时代英格兰人构建一个民族国家的*与焦虑的抒发,更是通

过戏剧艺术的话语力量构筑现代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并实际参与英格

兰国族建构的“物化”的活动。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文化资本,它们与

历史文本和政治、经济等更直接的社会资本一样在社会历史与社会形

态的塑形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文化

【考试范围】 一、作品 《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罗密欧与朱丽叶》、《裘里斯卡塞》、《威尼斯商人》、《驯悍记》、《第十二夜》、 《牡丹亭》、《西厢记》、《窦娥冤》、《赵氏孤儿》、《女驸马》、《孟丽君》、 二、作品比较 《麦克白》与《赵氏孤儿》、《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李尔王》与《窦娥冤》 三、考试题型 1)简答类 ①描述剧情、概况②列举作品年代③分析不同创作时期④就某一个作品做个人看法2)对比类 从各角度比较中西戏剧(600字内) 【课程笔记】 莎士比亚Shakespeare(1564—1616) ①1590—1600 历史喜剧时期(莎士比亚创作早期,又称历史剧喜剧时期) 历史剧:《理查三世》1592、《亨利四世》1597—1598、《亨利五世》1599 等9部 喜剧:《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人》1597、《温莎的风流娘儿们》1598、《无事生非》1599、《第十二夜》1600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 等悲剧3部 ②1601—1607 悲剧时期(创作第二时期,又称悲剧时期) 《哈姆雷特》1601、《奥瑟罗》1604、《李尔王》1606、《麦克白》1606、《雅典的泰门》1607 ③1608—1611 传奇时期 《暴风雨》1611(“用诗歌写的遗嘱”)、《辛白村》、《冬天的故事》等3部剧和历史剧《亨利人世》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1601 《奥瑟罗》1604 《李尔王》1606 《麦克白》1606 Macbeth (“不能提的一部戏”) 【列举中国特色爱情故事】 《梁祝》、《西厢记》(“天下夺魁”)、《红楼梦》、《天仙配》、《七夕》、《牡丹亭》(令《西厢记》减价)、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蝉(碧月)、杨贵妃(羞花) 莎士比亚——一生三十七个剧本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南柯记》、《紫钗记》、《邯郸记》、)

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各自的渊源流变及其相互关系

论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各自的渊源流变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重要法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因不同的原因形成、发展。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区别,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表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关键字: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一、大陆法系的渊源流变 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成文法系、民法法系或罗马—日耳曼法系(因为它的历史渊源是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此外还有教会法、商法和城市法)。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影响深远的法系。它以欧洲大陆的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法律成分,逐渐发展为世界性的法律体系。在大陆法系内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不尽相同,大体上有两个分支——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和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 (一)大陆法系的形成以罗马法为基础 1、在罗马全盛时期,罗马统治者以武力扩大其版图,强行适用罗马法,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也因罗马法的发达和完备而自愿采用罗马法,使罗马法成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2、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后,日耳曼法采取属人主义原则,使罗马法得以保存。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编纂的法典受罗马法影响。公元9世纪,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法律的属人主义不再适用,罗马法与日耳曼法融合。 3、12世纪后,罗马法复兴运动兴起,罗马法研究同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成为西欧大陆国家具有权威的补充法律。经过改造和发展的罗马法成了欧洲的普通法,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法律传统,从而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4、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西欧许多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巩固以后,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的交往,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相互间的联系和共同特征获得进一步发展。首先在法国,以资产阶级革命为动力,在古典自然法学和理性主义思潮的指导下,在罗马法的直接影响下,开创了制定有完整体系的成文法的模式。法国法典成为欧洲大陆各国建立自己的法律制度的楷模,标志着近代意义上大陆法系的模式的确立。随后在德国,在继承罗马法、研究和吸收法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法典。德国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从自由经济到垄断经济发展的时代的典型代表。 5、由于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适应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需要,并且由于它采用了严格的成文法形式易于传播,所以19世纪、20世纪后,大陆法系越过欧洲,传遍世界。 二、英美法系的渊源流变 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海洋法系,是指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它的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的体系。普通法是与衡平法、教会法、习惯法和制定法相对应的概念,由于其中的普通法对整个法律制度的影响最大,所以,英美法系又称为普通法系。美国的法律源于英国传统,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独立发展,已经对世界的法律产生很大的影响。英美法系的分布范围主要包括英国(苏格兰除外)、美国(路易丝安那州除外)、加拿大(魁北克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南非等国和中国的香港。英国法传统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殖民扩展实现的。 说到英美法系的沿革要从英国和美国两方面分别来说: (一)英国法的历史沿革 1、普通法的形成 (1)盎格鲁-撒克逊法:英国从公元5世纪到1066年由盎格鲁-撒克逊人控制,当时实行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答案解析

智慧树《莎士比亚戏剧赏析》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5分) 已知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个剧本是B A. 《罗米欧与朱丽叶》 B. 《亨利六世》 C. 《理查三世》 D. 《亨利五世》 2 【单选题】(5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B A. 莎士比亚曾在家乡的文法学校读书。 B. 莎士比亚生活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C. 莎士比亚所属剧团名叫“宫内大臣供奉剧团”。 D. 莎士比亚的家乡是英格兰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 3 【单选题】(5分)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表述错误的是:D A. 在莎士比亚成名前,占据英国剧坛的是“大学才子派”。 B. 英国戏剧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戏剧和中世纪道德剧的传统。 C. 文艺复兴早期的英国剧场设在客栈里。 D. 1576年在伦敦市郊建造的第一个公共剧院是环球剧院。 4 【单选题】(5分) 1608-1612年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个时期主要创作的戏剧类型是C A. 喜剧 B. 悲剧 C. 传奇剧 D. 历史剧

5 【单选题】(5分) 以下有关人文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 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流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并不反对世俗享乐和追求物质财富 C. 莎士比亚的戏剧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D. 人本思想、民族意识、反基督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观念 第二章 1 【单选题】(5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表述正确的是C A. 在莎士比亚时代,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看戏。 B. 莎士比亚创作戏剧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 C. “大学才子派”的戏剧对莎士比亚有重要影响。 D. 莎士比亚生于1566年,去世于1610年。 2 【单选题】(2分) 关于莎士比亚,以下表述错误的是D A. 由约翰·赫明斯和亨利?康德尔收集、编辑,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收入莎剧36部。 B. 朱生豪、梁实秋、方平是莎剧中译本的优秀译者。 C.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第三时期转向传奇剧。 D. 莎士比亚在创作的第一时期没有写过悲剧。 3 【单选题】(2分) 关于莎士比亚,表述错误的是:C A. 莎士比亚由于生活所迫,才开始戏剧生涯。 B. 在《皆大欢喜》中,莎士比亚把人生比作戏剧、按照七幕来演出。 C. 莎士比亚属于“大学才子派”成员。 D. 在莎士比亚时代,职业剧团都会寻求大人物的庇护,受到庇护的剧团都会冠以庇护

莎士比亚戏剧-教案

莎士比亚戏剧教案 莎士比亚,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为世人熟知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等经典剧作被世界各国一次次地搬上了银幕和舞台。学习《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的文化意义。 学习《莎士比亚戏剧选读》的现实意义。 一、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小说与戏剧(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戏剧作品(包括影视剧本)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戏剧作品中吸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2.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 3.学习鉴赏小说、戏剧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戏剧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戏剧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小说、戏剧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朗诵小说或表演剧本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会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5.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6.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小说、剧本,相互交流。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 二、教学要求:本系列课程的一些基本教学要求,与“诗歌和散文”大致相同,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或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丰富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小说、剧本阅读欣赏的报告会、讨论会,交流阅读欣赏的心得。此外,可结合观摩根据小说改编的戏剧影视作品,帮助对小说的感悟和理解;鼓励学生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积极向校内外报刊投稿;通过观摩戏剧演出,尝试戏剧表演,加深对戏剧作品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 1.做好读的文章——多读(应重视作品阅读欣赏的实践活动,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他学习时的趣事:20世纪20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以为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有些语文老师却把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剧本尤其如此。 ①融入角色,读出感情。 让学生融入角色朗读,是学生走进角色的最佳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漠、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只有融入角色中学生才会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例如:《威尼斯商人》中“法庭辩论”一节,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符合每个人的身份和性格。 夏洛克的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 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 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 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普通法

英国普通法的形成 ——从《大宪章》的角度考察【摘要】对英国法进行研究,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对“英国较早形成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构成现代英国法治社会坚实的制度基础”的普通法的发展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推动英国普通法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大宪章》为角度,对普通法的逐步成长过程及其《大宪章》在普通法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予以阐释和探讨。 【关键词】普通法形成大宪章作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政治经济交往的加深及文化交流的活跃,我国法学界逐渐兴起了一股研究西方法的潮流,而这其中对英国普通法的研究又逐渐成为一个理论热点。这是因为:首先英国是当代世界三大法系中普通法系的发源地,其法律制度中许多原理、原则、规则甚至概念、术语等都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普通法系的国家和地区所借鉴、吸收和引用。就英国法自身来说,普通法1不仅仅是其法制领域的一个独特内容,而且也是“英国较早形成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构成现代英国法治社会坚实的制度基础”。2所以对英国法的研究是重要的,而对普通法的研究则更是具有一种基础研究的价 1本文所指的普通法是指始于11世纪的英国中央普通法院创立、适用并加以发展的、通行于全英国的、具有普遍实效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 2张彩凤:《英国法治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值。其次,正如伯尔曼在《法律与革命》一书中所指出的:“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律被设想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一个融为一体的系统,一个‘实体’,这个‘实体’被设想为在时间是经过了数代和数个世纪的发展”。1它说明,西方法律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历史延续性,这一论断尤其适用英国的普通法的发展,因为“有些法系比其他法系更有意识强调同过去的联系,更多的依赖传统的法律思想方式而不管社会和经济如何变化,这方面应英国为最。事实上,没有别的国家像英国那样数个世纪以来一直固守自己的法律风格,而免于其法律生活发生重大骚动”。2 所以,对英国法进行研究,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对“英国较早形成法治社会的前提条件”、“构成现代英国法治社会坚实的制度基础”的普通法的发展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以推动英国普通法的形成、确立和发展的《大宪章》为角度,3对普通法的逐步成长过程及其《大宪章》在普通法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予以阐释和探讨。 一《大宪章》产生前的普通法 普通法,同地方习惯相反,是整个英国普遍适用的法,这种法在1066年是不存在的。 1【美】哈德罗·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页。 2【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3笔者赞同英国学者约翰?哈德森的观点,主张普通法是在1215年《大宪章》时代由各种不同的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详见【英】约翰·哈德森:《英国普通法的形成》,刘四新译,2006年版。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 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 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特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原创天地> 杂文原创 浅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色 肖旭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他的戏剧创作,不仅具有深刻的 思想内容,而且有着精湛的艺术技巧,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戏剧发展 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十分赞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称他为 “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 金根》时,曾告诫人们“不应该为了观点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 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土比亚”。那么,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奥秘何在?为什么 它具有永不衰退的艺术魅力?这是与其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紧密相联的。 莎士比亚在类型众多的剧本(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励,传奇剧)中,塑造 了数以千计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丰富了戏剧艺术的人物画廊。上自高贵的 国王大臣,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性格各殊:面貌各异。即使是同一阶层 的人物,如莎氏所创造的帝王将相凯撒、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 麦克佩斯、李耳王等,既有其作为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更有其不同的个性, 可以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相似的。再以莎氏笔下的一系列鲜明生动的女 性形象而言,朱丽叶、鲍西娅、考狄莉亚、黛丝德蒙娜、奥菲利娅等,也 决非用善良、真挚、热情等词语所能概括的。至于一些被公认的突出的艺 术典型,如汉姆莱特、奥瑟罗、夏洛克、福斯泰夫等,更是人各一面,呼 之欲出。仅以《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为例,他不是单一的凶狠的吝啬 鬼,旧式的高利贷者,而是被作者赋予丰富的思想感情,复杂的性格特征。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普希金在把夏洛克同莫里哀创造的吝啬鬼形象作 分析比较时指出,“莫里哀笔下的吝啬鬼只是吝啬——如此而已;莎士比 亚笔下的夏洛克则是吝啬。机警、复仇心重、对女儿慈爱、机智等等”,收藏文章 阅读数[10373] 周访问排行 月 访 问 排 行 总访问排 行 ?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收割 ?多色调的性爱小说----说说张资平的《苔莉》 ?浅谈《周易.系辞传》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庚辰丙午游华南植物园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修辞趣谈(二)?苟利社稷,生死以之 ?史荣东的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出版 ?中国书院与当代中国社会

英美法系的形成过程

英美法系的形成过程 第一时期:英国普通法之雏形时期(公元5世纪初—十三世纪初)1、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公元5世纪—11世纪) 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欧洲北部日耳曼民族的支系。盎格鲁撒克逊民族自公元5世纪初期攻入不列颠,这次入侵才开始了真正英吉利民族的历史。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侵入不列颠后就定居下来,并逐渐形成一些小国,经过无数兼并和征讨才出现一些独立的较大的王国。在此时期,不列颠的法律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从日耳曼带来的,他是根据日耳曼人的习惯形成的.从世界范围来看,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英吉利与欧洲同一时期法律的发展处于同一水平和历史进程中。随着基督教在英吉利统治地位的确立,英吉利的法律收到教会法和罗马法的影响。在此影响下,英吉利国家开始了将早期的以口耳相传的习惯法变成成文法典的若干尝试,例如《埃塞尔伯特法典》、《真努特法典》等,但此时的法典在内容上杂乱无章,且主要是刑罚方面。在此过程中,成文法只是习惯法的一个部分。 2、诺曼时期(公元1066年起至1154年) 1066年,英王爱德华逝世,诺曼底公爵进攻英国兵占领英国。诺曼公爵征服英国后,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开始几乎接管了英国的一切,包括原有的分散、落后的习惯法、教会法、罗马法等杂乱无章的法律秩序。威廉一世在日耳曼—基督教文明的基础上,结合诺曼底公国统治的经验着手进行统一国家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创建。当地的法院在诺曼底王朝的封建制度下得以延续,由于统治者对当地的情况并不了解,所以地方的诉讼就按照以前的类似案件处理,这就是遵循判例制度的起源。同时,诺曼征服英国后,通过土地和财产为重点的一些列改革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了中央集权。在处理政治与宗教、世俗法与教会法的问题上,诺曼划定了教会司法管辖权,排除了教会对世俗法院的干涉,确立了王权优于教权的原则,同时也设置了一个权力制衡的精神力量。为了加强国家统一管理,威廉一世还建立了御前会议,他既是国王的咨议机关,同时也是国王的大法官。亨利一世继续推进中央集权制度,他将御前会议的司法职能分离出来,设专门的机构—理财法院掌管王室财政税收。同时,他派出司法长官到全国各地巡回审理投诉,派遣的地方最高法官参与所有与王室利益有关的案件处理。在王室法官巡回办案中,地方司法管辖权必然逐步转移至行使皇家司法权的王室法院,司法权由御前会议行使带动起一个统一法律运动。这些巡回法官乘此机会扩大自己的权限,将巡回审判的管辖权扩张至所有归王室法院管辖的案件,从而为普通法院的诞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3、安其文王室时期(1054年起至1272年) 在此时期,对英国普通法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当属亨利二世改革。亨利二世从1154年执政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有突破性的司法改革,被誉为“英格兰习惯法之父”。他在位时期是普通法和司法制度获得重大发展并得以形成的时期。首先,亨利二世进一步完善了法院组织体系。他在财务法院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御前会议分设出专门处理民刑事案件的普通诉讼法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的主题内蕴

看了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想说一些自己的感悟。莎士比亚四大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你可能会说,四大悲剧的成就更高,为什么你不看四大悲剧呢?我想说,在不进行一定心理建设之前,我对悲剧的那种压抑感会持续很久,比如,之前看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的片段,我压抑了两天。所以,就来谈谈四大喜剧吧。 “爱情诚可贵,友情价更高。”莎翁对友情的描写很生动细致。剧中的人物对友情很忠诚,为了友情甚至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好朋友巴萨尼奥能够顺利到达贝尔蒙特向美丽的贵族鲍西娅求婚,不惜向吝啬鬼犹太人夏洛克借贷了三千块金币,并以自己的一磅肉作为条件,在三个月内悉数归还。由于安东尼奥的运货物的商船在海上遇险,三个月后安东尼奥不能归还夏洛克的三千金币,邪恶的夏洛克将安东尼奥告上了法庭,坚持要从安东尼奥的身上割下一磅肉,,可怜的安东尼,为了好朋友巴萨尼奥的幸福,愿意承受这非人性的刑罚,但幸好美丽的鲍西娅及时赶到,并用自己的智慧使安东尼奥免受了皮肉之苦。为了好朋友的幸福,他以自己生命为赌约,由此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对待友情的伟大。《第十二夜》中的安东尼奥对待自己的生死之交西巴斯辛也是同样,西巴斯辛在海上遇难被海盗船长安东尼奥所救,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来到伊利里亚以后,由于安东尼奥惧怕伊利里亚当局的追捕,不能陪西巴斯辛逛城,便把钱袋教给了他使用。从给钱袋这一细节上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对西巴斯辛的信任,在当代社会,即使两人关系再好,也不会轻易将自己身上得所有财产交给另一方保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戒备心的。还有《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和西莉亚,她们是一对堂姐妹,西莉亚的父亲赶走了老公爵,因为西莉亚得缘故他才将罗瑟琳留在西莉亚的身边。但后来他害怕罗瑟琳威胁自己的王位,执意要将罗瑟琳赶走,西莉娅不顾一切,放弃了一生的荣华富贵跟着自己的堂姐逃走了,并且在堂姐的爱情中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所以,西莉娅是值得赞美的,她对堂姐的感情很纯粹,我甚至有点抱怨莎翁为什么不给西莉娅安排一位如意郎君。总之,四大喜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友情是很纯粹的,没有背叛与欺骗,充满了人情美与人性美。 我觉得莎翁是尊重女性的,比如他在《威尼斯商人》塑造的善良美丽的鲍西娅,没有让她成为政治与权力的牺牲品。她是一位贵族小姐,她的爱情观很坚定,来向她求婚的人必须从金银铁三个盒子中选中她的小像,否则她不嫁。许多王公贵族子弟因为禁不住金银的诱惑选择了金盒子或银盒子,她很高傲地拒绝他们,直到巴萨尼奥的出现,他选择了铁盒子,找到了鲍西娅的小像,最终他们终成眷属。这里 看了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想说一些自己的感悟。莎士比亚四大喜剧有《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你可能会说,四大悲剧的成就更高,为什么你不看四大悲剧呢?我想说,在不进行一定心理建设之前,我对悲剧的那种压抑感会持续很久,比如,之前看雨果的《悲惨世界》中的片段,我压抑了两天。所以,就来谈谈四大喜剧吧。 “爱情诚可贵,友情价更高。”莎翁对友情的描写很生动细致。剧中的人物对友情很忠诚,为了友情甚至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比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好朋友巴萨尼奥能够顺利到达贝尔蒙特向美丽的贵族鲍西娅求婚,不惜向吝啬鬼犹太人夏洛克借贷了三千块金币,并以自己的一磅肉作为条件,在三个月内悉数归还。由于安东尼奥的运货物的商船在海上遇险,三个月后安东尼奥不能归还夏洛克的三千金币,邪恶的夏洛克将安东尼奥告上了法庭,坚持要从安东尼奥的身上割下一磅肉,,可怜的安东尼,为了好朋友巴萨尼奥的幸福,愿意承受这非人性的刑罚,但幸好美丽的鲍西娅及时赶到,并用自己的智慧使安东尼奥免受了皮肉之苦。为了好朋友的幸福,他以自己生命为赌约,由此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对待友情的伟大。《第十二夜》中的安东尼奥对待自己的生死之交西巴斯辛也是同样,西巴斯辛在海上遇难被海盗船长安东尼奥所救,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来到伊利里亚以后,由于安东尼奥惧怕伊利里亚当局的追捕,不能陪西巴斯辛逛城,便把钱袋教给了他使用。从给钱袋这一细节上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对西巴斯辛的信任,在当代社会,即使两人关系再好,也不会轻易将自己身上得所有财产交给另一方保管,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戒备心的。还有《皆大欢喜》中的罗瑟琳和西莉亚,她们是一对堂姐妹,西莉亚的父亲赶走了老公爵,因为西莉亚得缘故他才将罗瑟琳留在西莉亚的身边。但后来他害怕罗瑟琳威胁自己的王位,执意要将罗瑟琳赶走,西莉娅不顾一切,放弃了一生的荣华富贵跟着自己的堂姐逃走了,并且在堂姐的爱情中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所以,西莉娅是值得赞美的,她对堂姐的感情很纯粹,我甚至有点抱怨莎翁为什么不给西莉娅安排一位如意郎君。总之,四大喜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友情是很纯粹的,没有背叛与欺骗,充满了人情美与人性美。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 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 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外国法制史》真题判断题答案

适用法律规则是日耳曼法颇具特色的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法典中最为着名的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保存比较完整的古代法典。 英国法在域外的传播为普通法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诺曼征服对英国法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权利法案》弥补了1787年联邦宪法没有规定公民权利的缺陷 惯例在宪法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X 《邦联条例》规定美利坚合众国是"邦联”,是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的同盟 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邦联制X 衡平法也是判例法,是英国法的渊源之一 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习惯法是英国法的早期历史渊源 诺曼征服后,英国确立了以衡平法为核心的封建法律制度X 经典的法律权威着作对于普通法的发展至关重要 《独立宣言》是由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代表托马斯、杰斐逊等人起草的 英国革命的妥协性使其法律传统被废弃X 《邦联条例》规定美利坚合众国是"邦联”,是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的同盟 制定法是现代英国法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制定法效力高于判例法,其适用并无限制X 18世纪中期,英国普通法在北美殖民地取得了支配地位 现代时期的美国法,判例法大量增加,法律的系统化不明显X 现代时期的美国法,行政命令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显着,委托立法出现 美国也有通行全国的普通法X 令状制对普通法的形成和发展意义不大X 普通法是指英国大约于13世纪由王室法院发展起来的通行于全国的判例法 统一的司法机构是普通法形成的重要前提。

美国宪法规定的修改宪法的方式是宪法修正案 日本二战后的新宪法又称"和平宪法” 1791年宪法是法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巡回审判和陪审制的确立是普通法形成的重要条件 法国封建法是西欧封建法的典型代表 15世纪以前的德国,日耳曼法占统治地位;15世纪后全面继受罗马法1949年联邦德国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有别于宪法X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以1867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为蓝本制定魏玛宪法是德国第一部现代资产阶级共和制宪法。 "戴高乐宪法”是法国的现行宪法 美国的联邦和各州都有制定法。 衡平法对于英国法的发展作用不大。X 与法国法相比,德国封建法律发展相对较快 日本明治宪法所确立的宪政体制实质上是天皇专权X 人权宣言是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文件X 1793年宪法是法国历史上最激进的宪法。 二战后德国曾长期分裂,东、西德有各自的法律体系 日本封建法律体系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中国封建法的强烈影响 日本近代法典编纂最初主要以法国法为模式~后期则主要以德国法为模式近代法国法是资产阶级多次失败的产物X 日本资产阶级法典编篡的初期以德国法为模式X 二战后的日本法更多地吸收了大陆法系的内容X 以明治宪法为标志,日本法的西方化进入到德国化阶段 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法国共和制政体 日本奴隶制时期的法律是以不成文的习惯和命令为表现形式的固有氏族法

莎士比亚故事集题目(提纲)

一、填空题 1.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戏剧家。 2.莎士比亚家乡的全称是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 3.本·琼生称赞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4.莎士比亚受到多种文化的孕育,分别有民间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和文艺复兴当代文化。 5.在莎士比亚去世之后,他的同事约翰·海明斯和亨利·康德尔为了纪念他,把莎士比亚一生写下的戏剧,收集编辑成一个集子,由杰格德父子和爱德华·布朗特一同出版,这就是著名的1623年的第一对开本《莎士比亚戏剧集》,共908页。 6.从体裁上划分,莎士比亚的剧作可分为历史剧、喜剧、悲喜剧、悲剧和传奇剧。 7. 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是《亨利四世》。 8.在《亨利四世》中,莎士比亚使用了他最拿手的平行结构。剧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宫廷的政治事件,主要是表现亨利四世与叛乱贵族之间的斗争;另一条反映了平民的生活,表现了以没落骑士福斯塔夫和亨利王子为首,在伦敦东市猪头酒店里集结的一群寻欢作乐的人们。 9.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创造的最光辉的喜剧人物。被称为“一支狂欢之夜的长明烛”。他鲜明的喜剧性格是吹牛撒谎、随心所欲,又幽默风趣、满嘴俏皮话,有着把一切变成一场玩笑的本领。 10.莎士比亚在历史剧《理查三世》中塑造了理查三世这样一位暴君形象,尽管他是一头吃人的怪物,但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不愧为一个恶天才。他的惯用手法是表演,剧中他曾扮演过虔诚的圣徒、痴心的情郎、仁义的好兄弟等角色。 11.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被称为“娇艳明媚”三部曲的是《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无事生非》。 12.《皆大欢喜》中有一个理想世界,它的名字叫“亚登森林”。剧中有三条情节线索:一是老公爵被他的弟弟篡夺了爵位并被放逐到亚登森林;二是奥兰多被他哥哥夺去产业,还要谋害他的生命,因而被迫逃进森林;三是老公爵的女儿罗瑟琳被其叔驱逐,其女儿西莉娅却随同罗瑟琳一起投奔森林。 13.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4. 苔丝狄蒙娜是《奥塞罗》中的人物。 15. 《奥瑟罗》中,文艺复兴时期新产生的社会罪恶的体现者是伊阿古。 16.李尔王小女儿的名字叫考狄莉亚。 17.开启李尔王心智的因素有傻子、埃德加、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以及两个女儿的冷遇等。 18.《李尔王》这部悲剧中也存在两条重要的情节线索:一是李尔王和三个女儿的故事,这是主要的情节线索;二是葛罗斯特一家人的遭遇,这是附属的情节线索。两条情节紧紧交织在一起,后者是用来加强前者的一种手段,起到了陪衬、对照、烘托和加强的作用,突出了悲剧的普遍性质。 19.李尔王的性格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即由“非人性”到“人性”的复归过程表现出来的。他原来是一个专横暴戾、喜怒无常的暴君,在失去权力之后,逐渐获得了清醒的头脑、纯洁的心灵。李尔这种性格上的变化有着作者理想的成分。 20.《麦克白》在四大悲剧中被称为是“最阴暗的一部悲剧”,主人公麦克白被称为是“清醒的作恶者”。 21.麦克白夫人对麦克白的毁灭结局负有很大的责任。是她催发了麦克白野心的萌芽,又是她教导麦克白使用险恶的手段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她大胆、凶恶、残忍,与女性身上常见的怯懦、柔弱和善良之天性形成鲜明的对照。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

《威尼斯商人》 《仲夏夜之梦》 《皆大欢喜》 《第十二夜》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由于安东尼奥贷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仲夏夜之梦》 讲述了由“魔汁”引起的冲突及冲突被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有两个男青年拉山德、狄米特律斯同时爱上了女青年郝米娅(Hermia),而郝米娅恋着拉山德,她的好友海丽娜(Helena)又恋着狄米特律斯。郝米娅为了反对包办婚姻和情人私奔,来到约定好的森林里。海丽娜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狄米特律斯,二人也跟着赶到了森林里。这个森林里本来住着仙王、仙后和侍奉他们的小仙、精灵,此时仙王、仙后正因为一个“换儿”(传说中仙人常于夜间将人家美丽的小儿窃去充做侍童)而不和。仙王为了让仙后做出让步,便派小精灵迫克(Puck)去取来魔汁(西方一朵纯洁的白色小花因为误中了丘比特的爱情之箭,受创伤后而流出的汁液)以戏弄仙后。这种魔汁有这样的魔力:如果它滴在睡者的人的眼皮上,无论男女,醒来一眼看见的生物,就都会发疯似的爱上它。因为魔汁的出现,整个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魔汁滴在睡着的拉山德的眼皮上,他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是误闯进来的海丽娜,因此而“移情别恋”,对海丽娜大献殷勤,这让可怜的郝米娅伤心万分;而狄米特律斯醒来时一眼看见的恰是被精灵引来的海丽娜,因而“旧情复燃”,这让可怜的海丽娜苦恼万分。两个同样美丽、善良的女孩如今一个被悲伤逼得要发疯、一个被惊喜冲昏了头脑,于是开始恶意地揣测甚至中伤起对方。而另外两个痴情的热血青年又在愤怒中为海丽娜而决斗。此刻我们发现这四个人分别在不同的方向跑着,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又顿生同情。幸福的斗争是如此艰难,天命弄人,可是这种斗争的过程并非一种痛苦,一种悲剧,而是一种有着快乐意味的戏剧性的东西。而在这个故事中,最具戏剧性的情节恐怕要数仙后在魔汁的作用下与一个闯入林中的织工荒唐的“相爱”。这个滑稽可笑的织工本来是和几个同是手艺人的伙伴们来林中来排戏,小精灵迫克使织工变成了一头更可笑的蠢驴,而仙后在接触魔汁后一觉醒来时正是看见了这个可怜的家伙。于是对于织工而言,“横祸”又变成了“横福”,因为他得到了尊贵的仙后的恩宠。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又显得多么滑稽!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魔汁的威力、仙王的旨意和小精灵迫克的顽皮。后来也正是按着仙王的旨意,魔力得以解除、情人终成眷属、仙人和好如初,仙界、人间复归太平。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 威廉·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戏剧作家和诗人之一,世界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人们尊奉他为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剧作家。他以其鲜明生动的人物塑造、精心组织的结构、扣人心弦的情节、和优美如画的语言而闻名天下。这里我们仅论述他的戏剧语言特点。 刘炳善先生认为“莎士比亚和钦定圣经是英语语言的两大渊源”。可以说这样评价毫不夸张,这种观点也为广大的文学批评家所接受。那么莎士比语言的美或者说特点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我们主要谈谈他的戏剧语言特点。 1.语体特色 莎士比亚是英语语言的大师,他运用英语是如此的轻松自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刻画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上自国王、王后、王子,下至盗贼、小丑、掘墓人。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基本上所有的话语都适合人物的身份,并且每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说话也不一样。莎士比亚有时运用优雅正式的语言,因为说话者来自社会的上层并且是处在正式场合,有时也有来自社会下层的戏谑甚至使用俚语,有时甚至不惜破坏禁忌,这是为了适应普通观众的娱乐品味。所以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哈姆雷特的语言和掘墓人的语言截然不同。在剧本中我们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鲍西娅和夏洛克,亨利四世和福尔斯塔福,这个特别的肥肥的“骑士”一定以他的幽默和恶作剧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修辞手法 一些批评家在他们统计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几乎所有的修辞手法莎士比亚都在他的作品中熟练使用过,这些修辞手法大大增添了他作品的美,使其描写生动有力、发人深思,这里我们就讨论几种评论家写得不多,而作家却用得比较频繁的修辞手法。 1)双关 据粗略统计,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戏剧中,大约使用了3,000例双关手法。莎士比亚对双关情有独钟,几乎在每部戏剧中都运用之。王玉龙在《英语修辞与写作》中给它定义为:根据单词音同或音近而义不同而巧妙使用词汇的一种智慧语。莎士比亚经常根据单词的不同意义来创造幽默喜剧的效果。如:King:but now,my cousin Hamlet,and my sun. Hamlet:(aside)a little more than kin and less than kind. King:How is it that the clouds still hang on you? Ham let:Not so,m y lord.I’m too much I’the sun. ————Hamlet,Act I,Scene II 国王:好好利用你的时间,雷欧提斯,尽情发挥你的才能吧!可是,来,我的侄儿哈姆莱特,我的孩子——哈姆莱特:(旁白)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 国王:为什么愁云依旧笼罩在你的身上? 哈姆莱特:不,陛下: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 新王克罗迪斯,哈姆雷特的叔叔,现在的继父,问哈姆雷特为什么如此的不开心?哈姆雷特很有讽刺意味的说道:“我已经在太阳里晒得太久了”,这里sun的音和“son”差不多,含义既是皇家的恩泽我已沐浴的太久了,又是我做你的儿子已经够了,在这个对话中,莎士比亚还巧妙的运用克罗迪斯称呼哈姆雷特儿子,做了一个文字游戏,哈姆雷特旁白道:超乎寻常的亲族,漠不相干的路人。用“kin”和“kind”来创造一种智慧语。另一个例子: Ask for me tomorrow and you shall find me a grave man. Romeo and Juliet,Act III,Scene I 茂丘西:要是你明天找我,就到坟墓里来看我吧。 这里莎士比亚运用“grave”的两种意义,来创造一种幽默的效果,它既可以做名词表示“坟墓”,又可以做形容词,表示“严肃的”。 如果你非常仔细的阅读或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2):矛盾修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