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2021年高一政治 1..《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沪教版

2020-2021年高一政治 1..《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沪教版

2020-2021年高一政治 1..《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沪教版
2020-2021年高一政治 1..《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1.2.2《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上网搜集有关GDP的案例,并做简单记录和观点分类。

2.教师课前对学生查找案例做简要指导并推荐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可持续发展网。3.教师掌握我国近年来GDP总量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查找有关绿色GDP的材料。4.指导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

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设置此环节,是让学生对GDP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gross总的 domestic 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此环节设计鼓励学生提问,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相互协作;借助英语工具,帮助学生记忆理解GDP)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无形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全部产品”而言的,GDP统计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这是为了防止重复计算,使统计结果更为真实。

在理解“最终产品”概念时,以小组形式请学生完成课本第36页的操作平台,并说明理由。

(此环节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以上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实例巩固知识点。)

【老师】:GDP是如何来统计的呢?

【多媒体演示】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

1.GDP的统计范围——“国土法”即按照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来统计的。包括本国公民与单位和他国公民与单位在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

那么,我们经常看到联合国与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采用的是GNP,中国共产党在提出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时,使用的也是GNP,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一组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GDP与GNP的区别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如xx 年我国GDP为95933亿元,GNP为94346亿元,两者差额为1587亿元,也就是说xx年,外商来华投资和来华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中国人在国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1587亿元。)

【老师】:从概念上讲,GDP和GNP都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但它们的统计范围不一样,GDP采用“国土法”,即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 , 无论哪国人创

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应计入。GNP采用“国籍法”,即只要是该国公民 , 无论在什么地方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应计入。一国(或地区)引进外资数量大于其海外投资数量的,其GDP>GNP。我国当前情况就属于这一种。

例:(xx年高考试题)xx年,中国GDP为95933.3亿元,GNP为94346.4亿元。请说出GDP 与GNP的含义及区别,并简述中国GDP大于GNP的主要原因。(答案略)

2.GDP的统计方法:“不变价格”。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37页的相关链接后回答为什么采用“不变价格”以及如何采用?

学生阅读后回答。

【此环节设计目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第二组学生】交流查找到的资料:

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排名: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xx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1.67万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居第二位的日本。中国以1.65万亿美元,略微落后于意大利,排名世界第七。

国内生产总值(GDP)以美元计,排名全球一百八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前十位的依次为:美国(11.6675万亿)、日本(4.6234万亿)、德国(2.7144万亿)、英国(2.1409万亿)、法国(2.0026万亿)、意大利(1.6723万亿)、中国(1.6493万亿)、西班牙(0.9914万亿)、加拿大(0.9798万亿)、印度(0.6919万亿)。

另外中国香港以1630亿美元排名第三十三,中国澳门以6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百一十位。世界银行没有公布中国台湾地区的数据。

分析排名可看出,世界财富的分布极不平均。排名前五十位的国家和地区,有二十三个在欧洲分居世界第一、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然靠后。

全球去年40.8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有32.7万亿集中于高收入国家,大量人均GDP 在八百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只创造了1.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世界银行要进行GDP的全球排名?GDP这一统计指标有何重要意义?学生回答。

(通过分析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GDP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多媒体演示】GDP的重要作用——GDP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

1.GDP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2.人均GDP水平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

3.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的比例变化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师:从刚才第二组同学的案例中,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经济总量不小,又要看到因为人口基数大,人均量还不多,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办任何事情都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当然,我们也要看到:1960--1970年间,我国年人均GDP是88美元,1970--1980年间年人均GDP是537美元,而xx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其速度之快,世界罕见,造成此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和北美洲,十五个在亚洲,六个在拉丁美洲,四个在非洲,两个在大洋州。非洲国家大都人口众多,排名靠后。亚洲国家如中国、印度,虽总量排名靠前,

新课标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新教材政治生活 [教案]政治生活-前言 前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寒假“政治”作业做完没有啊?(答略)我们这里说的政治作业是不是我们这学期所要学到的政治模块呢?(引起学生思考,重点理解政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讲授新课』 一、政治的科学含义(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政治科组:冯小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材料导入、启发: 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

高一政治生活全套教案

第一章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让学生懂得人们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章可分为3个框题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新课程学习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

(完整版)高一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一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为您编辑整理高一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高一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工作思路 顺应新课程改革潮流,以《学科指导意见》为指导,贯彻落实学校“以人为本、科学自主”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因学定教、先学后导”,积极开展“生本课堂”的教学实践。以政治课的学习为平台,为促进学生德智能的综合发展助力。以高考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加强集体备课,互相学习,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改方向,优化课堂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质量。 二、学情分析 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

中政治学科的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和学科学习及应试能力等均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提高,这些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际充分反映了同一年级学生间存在的差距。其中创新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相对于励志班要较好一些,而同在创新班或励志班的学生也有差距,这些现象的存在为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3、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依然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4、本学期的《政治生活》虽也属于政治学科,但在内容上与上学期的《经济生活》没有直接的相关,对于学生来说它就是一门新的学科,因此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三、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分析 根据《学科指导意见》和学校的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新课程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等,打造科学自主高效政治课堂,提升学生学科

高一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高一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篇一:(政治精品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全套 教案】 第 1 页共 149 页 第 2 页共 149 页 第 3 页共 149 页 第 4 页共 149 页 第 5 页共 149 页 【篇二: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经济生活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一、内容标准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1)商品和货币的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物;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的第一种基本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若不是一切商品,就不是货币,只是商品的等价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有价值,这样货币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出来的时候就是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是货币的第二种基本职能。应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要懂得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3.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必须由国 家发行并且强制使用的。纸币与铸币相比较,它有自己的优点。国 家有权发行纸币,但是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要注意正确使用 纸币,对制造假币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工具 (1)信用卡 ①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 信用凭证。 ②信用卡的优点:信用卡及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 ③信用卡的使用。 (2)支票 ①支票的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 机构见票是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②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汇票。 ①含义: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 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②分类: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③作用:汇票的使用,有利于汇款人的异地贸易,避免了长途携带 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2.外汇 (1)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3)人民币外汇的牌价。 三、学法指导 (一)知识篇: 重点问题分析 1、货币的本质 准确理解货币的本质,是准确把握本课知识的基础和关键,是连接 本课其他知识的纽带和关键。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财 富的象征。在人们眼里,货币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具有某种神秘的

(完整版)高一下学期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下学期政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础知识,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国家进行政治建设的目的和状况。 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觉悟,能够初步说明最常见的政治现象,提高参与政治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政治学知识判断社会现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党的政策的指导下,依据国家法律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方向,在我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 在《政治生活》内容里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是教导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怎样建设政治文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是让学生懂得瞭望国际政治,本书的编写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教育与顺应时代发展相统一,注定思想政治发明感想的引导和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突出政治与生活得联系,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模块课程,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学校坚持以德育为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已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但是第二个学期的《政治生活》对他们而言仍是一个新的起点,由于他们还处于青春成长期,对新鲜的事物又极其感兴趣,尤其是对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和能力较强,带着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羡慕的心情,可塑性较大,比较容易引导,这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停留于初中阶段,习惯了开卷考试,学生背诵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不喜欢背诵,这样导致许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临时抱佛脚,自我学习能力差,缺少分析问题能力和意识,不利于高中教师的教学。高中教材相对与初中教材难度有较大的改变,有一定的深度,政治知识又是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形成厌学的情绪,这样,就很难再去培养他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加重,这给老师组织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些情况必须要有充分的考虑,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四、教学措施和要求:

政治生活第二课 教案

第二课公民的政治参与 全课概述 本课分析我国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方式,理解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作用,感悟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不断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本课可分为4个框题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二、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第一框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结合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说明影响选举选举方式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镜头一的选举方式是直接选举,镜头二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实行差额选举。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权力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选举的成本较低,便于组织,但影响选民真实意愿的表达。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等额选举: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2公民的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2)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义务的内容。 2、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的内容,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 (2)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权利观、义务观,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难点:把握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 3、教法:复习导入法、事例讲述、设问法以及讲授法。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在前边《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一节中,我们重点学习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国家的含义、性质、根本属性以及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本质。 第二,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第三,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内涵 现在我们着重来回忆一下第二个方面的相关内容,至于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和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大家课后去复习,现在老师来提问个问题: 我国的人民民主是如何表现它所具有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的? 教师总结: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等。其二,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通过以上问题的复习呢,我们对我国的人民民主有了更深的记忆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必修2《政治生活》教案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全课概述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让学生懂得人们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课可分为3个框题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三、政治生活:崇尚民主与法制 新课程学习 1.1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政治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概念、原理有较大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解货币的其基本职能依据:高考常考点,从实际上来说, 重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 不了解的货币的职能,就不能真正懂 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需要 教学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含义依据: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 难点问题,并且纸币代替金银成为价值符号这 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 1. 知识目标:理由:学习本框, 牢记:学生能透过现象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看本质,从而为其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参与经济 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经学习 2. 能力目标:济现象;同时也能目标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商品货币本质的能力,提高正确判为其学习后续知断、识别有关商品与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识乃至整本教材 打下良好基础。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环节 课前抽查背诵 1.检查抽背诵 1. 认真背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分钟三分商品的含义及其查情况 2. 接受抽查检验考纲规定 钟基本属性,货币的 2. 评价总结抽的知识点本质;查结果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及其 优点,纸币的发行

规律; 承接 1.核对自主学习 1. 巡视检查学 1. 学生自己展示验收学生 5 分钟结果中练习册的知识生完成情况,进预习习题完成情自主学习 环节点和例题答案行及时评价。况。的结果并 2.小组同学或同 2. 补充相应知 2. 其余学生互相加强记忆 桌检查识记情况识。补充并学生对所 3. 解决学生的展示习题进行评 问题,并达成共价。 识。 3. 提出质疑,相 互解答。 做议 1. 理解商品的含 1. 展示课件的 1. 学生根据课件 1. 通过丰20 分讲评义及其基本属性材料、事例和问上的问题,完成富多媒钟 环节 2. 了解货币产生题,让学生进行对材料的分析、体、材料的历史必然性思考总结和整理等展示, 3. 并从中理解货 2. 通过材料和 2. 牢记给学生直 币的本质事例进行知识商品的含义及其观的感 4. 理解货币的基点讲解基本属性,货币受,增强 本职能,并知道货 3. 指出书本中的本质;学生思考 币的其它职能;要求背的知识货币的基本职的主动 5. 理解纸币的含点能,货币的基本性。 义及其优点,知道 4. 评价总结学职能;纸币的含 2. 完成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所答,并补义及其优点,纸力目标 充。币的发行规律; 3. 训练学 3. 学生以小组或生整合分 同桌为单位讨论析文本的 并总结老师提出能力。 的问题 4. 书上记录相关 补充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教学设计

篇一: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高上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案全集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新课标要求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教学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纸币。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1)、商品及其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全套教案

科任任教班级 《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集体备课部分个人补充部分 课题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一、体味文化中心发言人周家云备课时间第一周上课时间第一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2、理解文化的地位 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重点文化的涵义 难点文化的涵义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教学中通过展示文化素材和实例,让学生感悟文化的涵义,以及文化的力量。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接触过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两个模块,这学期我们要开设一门全新的课程——文化生活。如果说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 文化生活的主题就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提到“文化”一词,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它的真正内涵,我们却不一定懂得。本课就此提出 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文化“万花筒”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表现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但这只是文化的一部分内容―― 艺术。文化的内容和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请大家阅读教材5―6页内容。 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从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到现代社会的“信息高速公路”,文化现 象无时不在。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 化等,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3、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无论身处繁华的都市、新兴的乡镇, 还是偏居边远、古朴的村落,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这些文化生活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 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涵义 我们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 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 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准确把握文化的涵义应注意两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教案

1.2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教学重点 理解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概念、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义务?如何行使公民的政治权利? (二)进行新课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8-9页,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1)、含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

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年级高一学科政治设计人审核人高一备课组 设计时间上课时间 第一课: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5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P 5 ③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 P7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p9 ⑤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P9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兵民组织 ⑥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准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P10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⑦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P12 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⑧中学生应怎样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P13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第二课: ①各种选举方式的适用范围: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 P17 间接选举: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乡及乡以上各级政府领导人员; 差额选举:人大代表的选举; 等额选举: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被采用。 ②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1、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P16-17 2、选举方式必须体现国家性质。 3、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审慎投票。P18 ④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p20 ⑤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1、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P22 2、有利于决策广泛地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3、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政治生活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全课概述 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国家入手,分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揭示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让学生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同时履行义务。作为公民,要正确地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自觉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本课可分为3个框题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三、政治生活:有序参与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教学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教学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当代中国人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第一课我们将从这些方面去揭开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二)进行新课

一、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请大家看教材P4的三个镜头,思考它材料后提出的两个问题。 镜头一主要表现新中国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农村妇女也享有了选举权。 镜头二主要表现出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我国人民都享有选举权。镜头三主要表现出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农民工人大代表可以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关系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对抗,统治阶级为镇压被统治阶级反抗而建立的暴力机关。 (2)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页“专家点评”,了解国家性质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3)国体及其决定因素。 国家的性质又称国体,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宪法对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 教师活动:请大家思考讨论社会各阶级、阶层在我国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并总结我国政权的特点。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最大特点在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政权,享有民主,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我国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6页,看看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哪里?分别是什么意思?

高一政治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2303-24 高一政治教师新学期工作 计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高一政治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指导思想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2、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切实提高高中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3、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活课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仍然教4个班级,分别为高一3、6、7、9班。虽然4个班级在一学期的共同努力下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是,四个班的学生政治平均水平仍然有差距。面对四个基础不同的班级,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设定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各班的学生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努力夯实基础,提高政治素养。各班的同学应该在抓好基础的同时不断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理解能力,在教学问题设置、课后练习布置上体现梯度和难度。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地位、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现状,我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 高一政治必修2教案: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二)知识目标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三)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四)内容目标 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提示与建议 联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观察身边的政治生活现象。 活动:从各种媒体的报道中,从对所在社区的考察中,收集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积极表现。

讨论:有序或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代价与后果。 重点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难点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教学过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性质的国家中,我们公民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政治权利、政治义务,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本课将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去揭开国家政治生活的神秘面纱。 一、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思考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1、从社会制度方面看,两次洪灾发生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废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从国家政权方面看,国家政权从掌握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手中,并为其服务,转变为掌握在人民手中,为广大人民服务。 二、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基本理论 (1)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从历史上看,国家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产生、存在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教师点评:国家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出现私有制,从而产生阶级、阶级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教学案: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自主检查 1.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强化监督、审计等专门监督,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做到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的要根本原因在于()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有了人民的监督就能消除腐败 C.我国政府是全民的政府 D.人民的权利就是监督政府 2.150名无锡农民状告国土资源部行政不作为案在北京市一中院宣判。国土资源部一审败诉,法院判决国土资源部受理150名农民针对国土资源部《关于无锡市城市建设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的批复》所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150名无锡农民在这里行使的是() A.言论自由 B.集会和示威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监督权 3.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有关部门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消息一出,立即就遭到了部分网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到任何干涉。网民的这一观点() A.是正确的,因为它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D.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4.2009年某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征集市民建议活动,并设立“最有价

值建议奖”。如果市民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就能获得重奖。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公民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政府与公民同历决策过程,共享决策成果③这种形式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④政府的决策完全取决于公民的建议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5.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由全体村民讨论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被形象地称为“小宪法”。利用“小宪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属于()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6.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说:“安监系统要虚心接受媒体和全社会的监督,媒体不是中央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你不能要求他每句话都说得对,只要有事实依据,就要高度重视。”之所以要重视媒体监督,是因为() A.公民必须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B.媒体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根本途径 C.媒体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在监督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D.媒体监督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7.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教育,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材料体现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