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5以内数字的相邻,排序,比大小,加减法等

5以内数字的相邻,排序,比大小,加减法等

5以内数字的相邻,排序,比大小,加减法等
5以内数字的相邻,排序,比大小,加减法等

一、根据数的组成画点子。

二、根据组成画点子。

三、分一分、填一填、画一画。

四、把5个●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动手分一分再填空。

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

六、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在( )里填上“>”或“<”。

8( )5 9( )7 3( )3 7( )4 2( )7

3( )6 9( )9 5( )1 6( )4 1( )1 7( )7 5( )8 4( )2 1( )6 5( )5

2( )8 6( )4 3( )2 2( )6 9( )7 3( )4 5( )4 3( )5 7( )1 9( )3 8( )3 5( )4 8( )2 0( )8 10( )2

七、算一算。

2+1= 3-2= 1+2= 3-1= 2+1= 2-1= 3+2= 1+4= 0+0= 3-1= 2+2= 4+0= 5-2= 4-3=

八、写出下面各数的相邻数。

○1○○5○○8○○2○○10○

○4○○6○○3○○9○○7○

九、按顺序填数字

1 3 4 7 9

11 12 14 16 20

十、逆顺序填数字

20 19 17 15 12

9 8 6 3 1

聪明题: 在每两个中间画上一个,下图共可以画( )个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五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活动名称: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 主要教学领域:科学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运用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互补规律。 活动目标: 1.理解加法的含义,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初步了解互换,互补规律。 2.会看图自编加法应用题,并能正确摆出加法算式。 3.激发孩子兴趣。 重难点分析:掌握5以内数的加法运算,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方式。 活动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积木,魔方,小鸭,橡皮泥等,猴子毛绒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猴孩儿来做客的情境导入。 小朋友,今天花果山上的猴孩儿来我们班做客了,看来了几只小猴子?(出示五只小猴子)。

二、复习5的组成 现在我们和小猴子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吧: 师:小朋友,告诉我,5可以分成1和几?(同时播放课件) 幼:XXX,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 三、学习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播放课件) 1学习2的加法,理解加法的含义 师:小猴子来做客我们用什么招待他们呢?猴子喜欢吃什么?我先拿一个大桃子给小猴子,又拿一个小桃子给小猴子,我一共给了小猴子几个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含义。 小结:1+1=2这是一个加法算式,第一个“1”表示一个大桃子,第二个“1”代表一个小桃子,“+”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表示前边两个数合起来的数量和后边的数量相等。 2.学习2-4的加法,巩固幼儿对加法算式的理解,初步了解互换规律 师:老师先拿一个大香蕉给小猴,又拿三个小香蕉给小猴,我一共给了小猴几个香蕉?请小朋友用学具摆出一道加法算式。 1+3=4,3+1=4, 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和符号都代表什么

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减法

数学教案《5的加减》(大班) 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 幼儿书写用具.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个人分析意见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 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 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 9=17&;
9 8=?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生:╳老师,告诉你2 3=5 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二年级数学下册《5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5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与难点 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2.大于号、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在里填上“>”或“<”。 6 20 66 62 100 89 75 57 我们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那么万以内的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板书课题: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新课讲授 教学教材第90页例9。 1.出示例9主题图 (1)读一读每种电视机的价格。

(2)任选两种电视机,比一比它们的价格。 (3)你是怎样比较的?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然后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4)汇报交流。 1号和2号比,哪个贵一些? 940<1899,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3号和4号比,哪个贵一些? 1350<2365,1350和2365都是四位数,1350的千位上是“1”,2365的千位上是“2”,所以2365大于1350。 2号和3号比,哪个贵一些? 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比一比1899和1350的大小,再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1899和1350都是四位数,千位上都是“1”,表示一千,1899的百位上是“8”,表示八百,1350的百位上是“3”,表示三百,八百比三百多,所以1899大于1350。 也可以这样比,它们的千位数字相同,都是1,比较不出大小,百位上分别是8和3,8比3大,所以1899大于1350。 2.总结归纳方法。 你认为应该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互相发表意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教师指名汇报。

大班社会 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数学)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

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大班数学课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 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 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 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 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 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 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 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 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 形象思维向【大班教案/daban/】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 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 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 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

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按大小排序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按大小排序 能对5个以内物体按大小排序,初步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及双重意义。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双重意义。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套杯、纸制水果(动物、娃娃……)、几何图形、排序板。 2、环境创设:将各种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后放在教学活动区内让幼儿依次操作摆弄。 四、设计思路 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理解序列中物体之间的关系,即每个物体比前一个物体大,同时又比后一个物体小。但是,由于中班幼儿思维的可逆性还比较差,理解这种关系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活动设计首先要为幼儿提供由易到难的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然后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幼儿边思考边操作,引起幼儿对序列中物体双重意义的思索。通过由浅入深的讨论,使幼儿的排序水平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从而形成系列化的逻辑观念,为理解抽象的数序奠定基础。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 (1)玩各种形状的套杯。

(2)给大小差别明显的物体排序。 (3)给大小差别细微的物体排序。 (4)排几何图形。说明 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要贴在相同大小的底板上,使幼儿在比大小时不能采用重叠的方法,只能通过目测完成。 2、通过讨论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序列中物体之间的关系。 (1)出示大小不同的动物让幼儿排序。(三只动物) 提问:为什么XX排在最前面,XX排在最后,XX排在中间? 讨论:(指中间一只动物)它为什么排在中间?(让幼儿初步理解物体在序列中的双重意义,即相比较前一动物,它是小的;相比较后一动物,它又是大的了。) (2)出示两只动物,要求幼儿把它们排进刚才的序列中,并讨论排得是否正确。 (3)出示5个娃娃,让幼儿思考怎样可以排得又快又对。 说明 教师可以先示范依次找出最大的,第二大的,然后让幼儿接着往下排,帮助幼儿理解,如果每次教拿出最大的,那么相继其后拿出的总是比已经拿出的小,而比没拿出的都大。 3、通过复习活动为幼儿提供运用系列化观念的机会。 (1)找错。让幼儿找出排错的物体并纠正。 (2)给5个以上物体排序。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说明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比较大小、认识数序、计算教学的起始课,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本单元知识的含义,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有序的整理知识。教学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灵活掌握、运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体验感悟过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运用我们黑河五小的“目标导学法”来完成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给学生留有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 本节课,我们在目标导学的基础上容入了玩中学的教学模式,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建构数学模型,最后达到解释应用的目的。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又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按照“目标导学法”的流程,将本节课预设为两条纵线,四个环节: 第一条纵线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分别是:1、我要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2、通过复习我要对5以内的数加深认识;3、通过复习,我要更加熟练的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另一条纵线是完成学习目标所运用的学习方法。 第一环节是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这一环节开门见山的让学生看大屏幕,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并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意义所在。 第二环节是整理知识,形成体系,完成目标一。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把第三单元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法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环节是复习提高,完成目标二。在这个环节,我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抓住双基穿成线,沟通知识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合贯通更熟练。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复习课的练习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这我设计了一个给小动物排名次的小游戏。 总之,我以“目标导学法”设计的这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能更加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

5以内数的认识练习.doc

课题:5以内数的认识练习 目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结合具体情况的练习,能进-步熟练地数数,写数,读数。了解可以用不同方式数数;能进一步认识左右等方位,进一步理解判断几和第几;进一步认识5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能写出一个数大或者小的数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理解多,少的含义;体会直线上点与数的对应关系,了解数的排列顺序与大小间的联系;初步发展数感,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判断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生活里的数,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认真练习的习惯。重点难点: 5以内数的数数,写数和大小比较 教学具实验: 0-5的数字卡片 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揭示课题 1.回顾旧知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哪些数?(让学牛从0数到5,在从5数到0)说明: 这些数就是我们认识过的5以内的数,我们还学会了使用人于号,小于 号,等于号比较他们的大小呢。 2.揭题: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学过的知识完成练习一,好吗?(揭题:练习 一) 二、认数练习 1.读数,数数 出示5以内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并摆在黑板上 请小朋友数出3个圆片,放在课桌上。 提问:还能数出5个圆片?谁来数一数,摆一摆?(指名在黑板上数, 摆图片) 要求: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边数边在课桌上摆图片,从1数到5。 2.完成练习一第一小题 谈话:树上有几只鸟(课件出示图1)学生自己数一数,写一写提问: 如果飞走了2只,树上还有儿只?(3只);那如果全部飞走了,树上 还有几只呢?(当一个都没有时,我们可以用0来表示)指名答。引 导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2只,树上还有3只。树 上有3只鸟,全部飞走了,树上剩下0只鸟) 3.完成练习一第2小题 先引导看每个圈里有儿个△,说明要画满5个。再让学生想想还缺少几个, 怎么接着画满5个,自己画一画。 学生练习后交流,数数每个圈里是不是画满了5个。 指图小结:现在每个圈里都是5个,我们看一看原來的几个和你画的几个合起 来就满5个了:2个和3个合起来是5个,3个和2个合起来是——(5个),4 个和1个合起来也是——(5个) 4.完成练习一第3小题。 教师在黑板上画岀直线,说明这是一条直线,我们可以按顺序在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

幼儿园大班数学《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

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

《5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2

?5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的培养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的培养。 教具、学具 挂图、套环、杯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大家还记得“小猫钓鱼”里贪玩偷懒的小猫吗?自从它上次一条鱼也没钓着后,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猫!于是第二天它又去钓鱼了,大家猜猜看,这回它钓到鱼了吗? 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激发情趣,体验新知。 师:正如你们所料,它真的钓到了鱼,你们看它钓到了多少条鱼呀!猜猜看,小猫是怎样吃它辛辛苦苦钓来的鱼的? 这样处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三、例题解析。 教学例1: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一辆路上开来了2辆车,另一条路上开来了1辆

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 2辆和1辆合起来是3辆”上。 告诉学生,把2辆和1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明白图意,体会3朵小花和2朵小花合到一起是5朵小花,要用3+2计算。 教学例3: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秋千上,走 掉1人后,还剩下2人。 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3- 1 =2的含义,要学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3- 1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教学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四、引导探究,解释应用。 师:国庆节快要到了,老师请了五位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可是马虎的我却只准备了四 个杯子! (边说边贴挂图)。 师:谁能帮我出个主意,招呼好这五位小朋友。 (找学生说出他的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师:相信大家一定也想请你的好朋友去你家做客,小明和你们一样,看!他请同学们去了。 (边说边贴挂图,请同学说图意,发现这幅图中的错误,找学生说解决办法,并列算 式) (板书:四个,一个杯子) 运用一年级学生较好的形象思维来降低难度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5课时认识= 、〈、〉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9—20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 2.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2021大班数学《学习5以内数的减法》

大班数学《学习5以内数的减法》许甜甜老师 设计思路: 《指南》科学领域之子领域数学部分“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并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体现了“学”数学与“用”数学的统一,体现了儿童数学学习的路径,强调要让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数学,让孩子真正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 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减法的意义。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个内容上面来。设计时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减法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减法的意义。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的反映他们对真实生活中一些场景的认识,学习运用有关的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理解存在的数学关系,引导幼儿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积极主动的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在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其积极主动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认识减号“-”号、“=”号,学习列减法算式。

2、培养幼儿的观【大班优秀教案 /daban/jiaoan/】察、理解、分析、判断能力。 3、在情境中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 幼儿人手一张动物图片,1-5编号的房子图、铅笔、答题卡等。 分组活动材料:集合图、分合式、情境图、连线图若干张。 2、材料配套:幼儿操作材料《科学*0~10数字卡/运算符号》。 活动过程: 1、玩猜谜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分解。

我准备了一个小摸箱,告诉幼儿里面装有花片,双手伸进去摸后,告诉幼儿摸到花片的总数和左手的花片数,让幼儿猜右手的花片数,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5的分合式。 2、教师边演示边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理解5以内数的减法含义。 (1)提问:妈妈买来5个苹果,小明吃了1个,还剩下几个? 小结:5个苹果,吃掉了1个苹果,还剩下4个苹果。(教师边说边列出“5-1=4”的算式。) (2)告诉幼儿:“-”叫“减号”,读作“减去”。“-”表示东西被拿走了,吃掉了,东西变少了。“=”叫“等号”,读作“等于”,“=”是表示左边的两个数相减是右边的这个数。 (3)引导幼儿正确地读算式“5-1=4”。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口述应用题列式计算。 (1)教师口述应用题,如:草地上有5只蜻蜓,飞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蜻蜓?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 一、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四、设计思路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 第 2 页共 6 页

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弄、运用表象进行计算。最后才能达到对抽象数字的计算。所以,设计时首先要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然后通过解答口头应用题促使幼儿运用表象进行运算。此外,要求幼儿将计算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也是提高幼儿表象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开始时幼儿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可以适当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五、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 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第 3 页共 6 页

小学数学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7-19页第三单元第二课时。二、教材分析 比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整数大小比较的起始课,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在1-5数的认识之后。在准备课单元,安排了物体“比多少”的内容,通过具体事物的数量比较,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事物的多少,为比较数的大小做好铺垫。本节课教学内容将成为学生后续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同时对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有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1-5数认识之后,以及有了比较事物多少的知识基础上学习5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学生知道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了“一一对应”的方法。在学前教育中,大部分学生能数出1-100各数,也能比出10以内数的大小,但这只是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符号感匮乏,也欠缺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3种水果,探索出由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一一对应),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认识符号“=”“>”和“<”,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符号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难点:明确区分“>”和“<”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1.课件展示 3只小猴子在美丽的大森林玩耍的情景,然后3只小猴子准备共进午餐,草地上凌乱的摆放着情景图中的三种水果。 2. 画外音 我们怎样分这些水果呢?(设疑,让学生有帮忙解决问题的欲望。) (1)先让学生思考,如何帮助猴子解决分水果的问题(摆学具)。(2)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用比多少时用过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用学具根据自己的想法,分别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3)展示学生摆的结果。根据学生摆的结果,引导一一对应摆放。(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一:认识“3=3” (1)提出问题(画外音)猴子说:我可喜欢吃桃子了,我们3个分别都吃一个,桃子够分吗?

5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doc

5以内数的加减法练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8-10题。教学目标: 1、通过巩固练习,对5以内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 解,并能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2、进行加减法的对比练习,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5以内加减法算式卡片、小汽车图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数的组成(师生对口令)师:5的组成谁来对,5可以分成1和几?生接:5的组成我来对。5可以分成1和4。 师:5可以分成2和几? 生接口令。 4、3的组成同上。 二、指导练习 1、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板书算式) 2+1=3 2+2=4 1+4=5 3-2=1 4-2=2 5-4=1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计算方法。 %1交流计算方法。 %1引导观察每一组算式有什么关系。不同颜色标明三组算式。 师:看看每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回答。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及时表扬说得好的小朋友。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谁是聪明小博士,能戴上这顶小博士 帽。 出示算式:1+3=4 给加法算式,要求学生看加法算式写一个减法算式。 2、出示练习三笫8题黄瓜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同桌互相说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师:这幅图上画着什么?谁来说一说?引导学生回答。

师:谁来提一个问题? 多找几个小朋友提问题。注意及时纠正提得不正确的问题。 %1要求还剩下几条,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板书:4-2=2 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有4根黄瓜,摘掉2根,就是要从4里面去掉2,所以要用4减2。 对于说得好的小朋友及时奖励小贴纸。 3、出示苹果图 %1看图,先想一想图上有什么,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说图意时,注意强调虚线圈表示“去掉”。 %1生独立列式计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4、练习三第9题。 %1出示扇子图 学生看图,找学生说说图意。 师:你能提个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后列式计算。 %1出示圆片图 这个图有多种理解意思。出示图后让学生自己理解列式。 学生可能列出以下算式:4-3=1 4-1=3 3+1=4 订正时学生说出自己所列的算式时还要说说列式理市,说得符合题意就应给予肯定。 5、请你用5-4和1+4各编一个小故事。 先同桌互编小故事,再找几个学生上台把自己编的故事告诉大家,对于编得好的要肯定,鼓励学生上台说,不完整的要给予鼓励。 三、游戏活动:对号上车 游戏规则:每张卡片是一张车票,卡片上的得数对应汽车方框中的数, 对上了就可以上车。 在黑板上贴出5辆标有1-5这5个数字的汽车图片,发给学生车票。请持票学生对号上车(站在所搭车号前)。没有拿到票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评判一下,他们是否上对了车。

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反思.doc

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数的口头加减法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用表象进行5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并能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2.发展表象思维。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活动难点:用语言表达运算过程。 材料及环境创设 1.材料: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数字卡。加减法图意的图片卡。印章。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放置以上材料,让幼儿操作摆弄,进行探索和复习巩固活动。 活动流程 操作体验讨论理解复习巩固 1.操作 (1)实物操作。让幼儿用塑料小动物、雪花片等物品进行加减运算,并用相应的数字卡表示计算结果。如计算三只小白兔与二只小灰兔合起来是几只小兔?

(2)看图计算。让幼儿根据图意进行加减运算。要求幼儿先讲述图意,然后再计算结果。 注意:提供的图意要有不同的加减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计算两个盘子里的水果合起来是几个。有的是几个小孩在玩,又走来了几个, 2.讨论 (1)出示直观教具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教师口编应用题,幼儿用表象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3)幼儿口头编应用题。 3.复习幼儿用动物、水果等印章制作加减法的图片卡,并解答同伴制作的卡片上的加减题。 活动反思 口头加减法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开始,活动的重点让幼儿认识加减法的意义。教学中要避免使幼儿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即题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还剩就是减法。设计时可以通过图示或直接演示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种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另一种是在一个部分数的基础上增加几个。又如减法,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部分,另一种是已知总数和剩余的部分,求减少的部分。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帮助幼儿把合或分的心理运算活动与加减运算相结合,使幼儿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本活动的另一个目标是发展幼儿的表象思维。因为,表象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中介,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操作摆

5以内数的加减法

5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20页例4、例5、例6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减法的含义,体会数的分解与减法的联系,认识减号、减法算式,探索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会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指名填一填,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2.对口令 教师:我说1。 学生:我说2,1和2合起来组成3。

教师:我说1。 学生:我说4,1和4合起来组成5。 …… 3.出示3本书放在讲桌上,教师拿走1本 教师:谁能把刚才老师演示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教师及时引导,要求学生说出桌上原来有3本书,拿走1本,桌上还剩下2本。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与书同样多的小棒代替书来把这个过程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 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来计算,那像同学们刚才摆的这个过程,我们又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点评:通过复习数的分解以及操作理解“拿走”的含义,为减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有几个孩子和你们一样也喜欢荡秋千,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例4挂图。 教师:观察这两幅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 教师:像原来有3个小朋友,后来走了1个,还剩下2个小朋友这样的题,我们要用减法来计算。 板书:减法。 教师:你知道减法的运算符号是什么吗?减法算式又该怎样写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8页,自己看一看、学一学。 学生翻书自学,集体交流。 通过交流,要求学生明白减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减号;算式是3-1=2,读作:3减1等于2。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3-1=2,读作:3减1等于2。学生齐读两遍。 教师:谁能说说算式里数字3表示的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2呢? 要求学生说出:3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1表示走了的1个小朋友;2表示剩下的2个荡秋千的小朋友。 教师:这里为什么要用减法? 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要求学生明白因为这幅图里原来有3个小朋友,这3个小朋友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走了的1个小朋友,另一部分是剩下的2个小朋友。从3个小朋友中减去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所以用减法。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像这样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一部分,

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

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的加减】 设计意图: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习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的设计思路如下,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教学目标: 复习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习5的加减. 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 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 教学准备: 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 3=5 3 2=5 5-2=3 5-3=2,5的分合式. 幼儿书写用具. 教学反馈: 纠正措施: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个人分析意见 一、复习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习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生: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1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 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 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 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习:8 9=17; 9 8=? b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 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 3=?生:╳老师,告诉你2 3=5依次说完所 有的算式。 【篇二:大班数学:学习5以内的减法】 数学:(动物商店)学习5以内的减法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实物演示及图示列算式,体验“还剩”的含义。 2.理解每个数、“-”、“=”的含义。 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磁性教具:4只红气球、5只小鸟、数字1、2、3、4、5,“-”、“=”。 2.学具:雪花片人手5片,操作材料35页减法算式,铅笔人手一支。活动重点: 会看图示正确列出算式。 活动难点: 理解“-”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

《5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2

《5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能力目标: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的培养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的培养。 教具、学具 挂图、套环、杯子、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大家还记得“小猫钓鱼”里贪玩偷懒的小猫吗?自从它上次一条鱼也没钓着后,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做猫!于是第二天它又去钓鱼了,大家猜猜看,这回它钓到鱼了吗? 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激发情趣,体验新知。 师:正如你们所料,它真的钓到了鱼,你们看它钓到了多少条鱼呀!猜猜看,小猫是怎样吃它辛辛苦苦钓来的鱼的? 这样处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去。 三、例题解析。 教学例1: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一辆路上开来了2辆车,另一条路上开来了1辆车。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2辆和1辆合起来是3辆”上。

告诉学生,把2辆和1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明白图意,体会3朵小花和2朵小花合到一起是5朵小花,要用3+2计算。 教学例3:看挂图,弄清图意。从连续的两幅图中了解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秋千上,走掉1人后,还剩下2人。 教学减法的一些知识。对3–1 =2的含义,要学生从具体情境里体会、感受。3–1的计算,让学生自己说说算法,可以联系具体问题想,也可以用分与合的方法去想。 教学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四、引导探究,解释应用。 师:国庆节快要到了,老师请了五位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可是马虎的我却只准备了四个杯子! (边说边贴挂图)。 师:谁能帮我出个主意,招呼好这五位小朋友。 (找学生说出他的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师:相信大家一定也想请你的好朋友去你家做客,小明和你们一样,看!他请同学们去了。 (边说边贴挂图,请同学说图意,发现这幅图中的错误,找学生说解决办法,并列算式) (板书:四个,一个杯子) 运用一年级学生较好的形象思维来降低难度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