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银行钱荒问题

浅析银行钱荒问题

浅析银行钱荒问题

[摘要]我们现在去看金融市场,市场缺钱与否很多人在扯M2,M2其实包含了很多储蓄存款,所以很多人以M2高来说我国市场不缺钱,其实是个伪命题。高储蓄率的背后必然带来银行的放贷冲动,放贷就必然增加。放贷增加,带来存款进一步增加,然后又推动了放贷增加,又带来存款增加。这个循环玩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银行的资产也不断的增加,但是银行的现金却在减少。2013年上半年金融市场上集中爆发了钱荒其核心问题就是银行不断的扩大杠杆放贷款从而造成银行流动性的紧缺。

关键字:银行贷款表外业务同业市场金融杠杆

2013年上半年金融市场上集中爆发了钱荒,而M2数据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这种矛盾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什么?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钱荒。所谓钱荒就是银行没钱了,而不是你没钱了,可以理解为你明明卡上显示有钱,但是你去银行取钱,人家没钱给你。很多人问,银行为什么会没钱?事实上,银行没钱是经常性的事情,今年还有银行还不了钱呢?塞浦路斯、希腊、冰岛、西班牙都有银行还不了储户的钱,而事实上,我可以说世界上100%的银行,其实在你们一起去取钱的时候,都给不了你们钱。为什么呢?

一、为盈利冲动放贷

剖析银行钱荒问题,我们首先了解银行的三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目前,国内银行安全性比较虚,本质跟流动性是一样的,因为银行最大的不安全因素就是来自于流动性。没有流动性,即使你看上去赚钱了,也一样死翘翘。所以银行要在流动性和盈利性两个里面走钢丝,选择个平衡点,既要保证每年能赚更多的钱,还要保证流动性不出问题。

现在说资金紧张,必然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银行的流动性没管好,有储户找银行还钱,银行还不了钱了。因为银行贷款的资金,其实本质只是个数字,因为钱贷给了A,A拿到钱,买了东西B、C什么的,最终B、C拿到钱,还是以存款的形式会回到银行的账户上的,银行拿到存款之后,缴纳20%给央行,还留了80%。怎么办呢?继续放贷款。然后层层叠加,所以,贷款越放,其实市场上钱是越来越多的,并不会少下去。所以,我们拿M2的数字很高,说市场不缺钱是太对的。事实上,这个情况就是我们的确有很多钱,但是银行就是没钱给你,钱被银行放贷款出去,沉淀到资产去了。问题是我们仔细想下去,资产最后也只是个数字啊,钢筋水泥,都只是钱的表现形式,最终并不沉淀货币本身。

货币去了哪里呢?钱最终以货币的形式都到了央行手里。理论上,一个极致的情况就是,商业银行只要把贷款放到极致的话,一点流动性也不预留的话,那么商业的钱最终都是到了央行手里,大家留着在手里的都只是数字而已,我们基本可以推导出一个规律,就是银行存款增加,放贷就必然增加。放贷增加,带来存款进一步增加,然后又推动了放贷增加,又带来存款增加。这个循环玩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的存款不断增加的同时,银行的资产也不断的增加,但是银行的现金却在减少,钱荒的背后其实往往表现出市场不缺钱的特征。

所以我们现在去看市场,市场缺钱与否很多人在扯M2,M2其实包含了很多储蓄存款,所以很多人以M2高来说我国市场不缺钱,其实是个伪命题。高储蓄率的背后必然带来银行的放贷冲动,从而造成银行流动性的紧缺。

这里就扯出另外一个问题了,表外业务的问题。

二、表外业务表内化

放贷规模不断的增长,必然意味着银行的存款也是日益增加的,有很多银行存款增加了,但是又找不到特别好的地方去放贷,或者短时间不用,就都会放到同业市场里去。所谓同业市场的问题其实跟存款的问题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银行找资金的地方,但是呢,因为储户的钱相对稳定,不太会形成挤兑性的风险,但是同业市场的钱,规模大,稳定性也差,并不是随时都能借到,所以,碰到流动性整体紧张的时候,同业特别会成为出问题的地方,一个头寸么有调拨好,就违约了。但是这里的核心其实都是银行不断放大杠杆的后果,所以要解决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其实要解决的是贷款为什么会不断扩大的问题。

为什么金融机构不断的想办法想放贷款?因为只有不断的放贷款,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利息收入。但是他们难道不知道不断的扩大杠杆放贷款,碰到流动性问题怎么办?

这里面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命题,我国走的是严准入,宽监管的监管路线,什么叫严监管呢?事实上,所谓的存贷比突破,违规放贷,表外业务表内化,央行能不知道么。

长久以来,银行就是这么个认识,很少会把流动性的问题放在心上,事实上,在国外,不少银行都是死在流动性上,银行缺乏对流动性的顾虑,使得银行业会不断的放大自己的杠杆,不断的想实现高利润的增长,最终使得流动性出现问题。其实这里面还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因为贷款的不断发放,市场的钱越来越多,货币流动性泛滥,银行想尽办法放贷款,诞生出了两个的逻辑,第一个是钱追着项目走,事实上,很多时候,金融是零和游戏。理论上资金的投入最终是要靠实体产生收益来归还资金利息的,实体产生收益的可能性是资金投入的最终来源,但是我们其实往往能发现,资金的投入量远远大于实体能创造的效益,尤其是社会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大量的资金,回到最后都到了击鼓传花的游戏里去。这个时候,资金是不断叠加利息的,却没有地方产生收益,于是资金到最后就是零和游戏,高于经济增长部分的资金投入到最后就是零和游戏。

大量的资金要放出去,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投入到了这种游戏中去,因为根本没有那么多项目需要来借钱。

三、资金投向有问题

很多人这里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那么多钱不去投向小企业呢?你不是要放钱么,怎么不投呢?这里就是资本的两个特性:第一个特性是风险评价特性的不确定下的高收益追逐特性。同样都不具备风险明确评价依据的情况,资本首先是选择高收益的项目;第二个特性就是所有的银行都着急放贷款的情况下,一般都选择大体量的项目尽快越早实现项目投放,而小企业都不具备这两个特性,使得资金泛滥的情况下,都投向了大体量和高收益的项目。所以在钱追着项目走的情况下,你们会发现,反而小企业其实是更拿不到钱的,悖论就出现了。

我们现在说我们要倒逼着把钱流向小企业,事实上,如果小企业不赚钱,你把资金逼也逼不回去。但是如果我们分析小企业为什么不赚钱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把资金从这种追逐游戏中脱离出来其实到是的确可以降低小企业的成本的,因为资金每天追逐那些高收益的项目,推动了大量的实体企业的成本的,现在的政策的确不需要把资金回流到实体,让他们在银行的体系里安分的呆着,就已经能很大程度的降低实体企业成本了。但是这个很难,因为让银行每天看着躺了那么多钱,不拿出去放了,心里就难受啊。银行就是想放贷款赚钱,政府就是要不让

你放。怎么办?我看让整天想着放贷款的银行死个一家两家,给个教训的确是挺好的事情。

四、总结

我们要深刻反思的问题就是商业银行的逐利性是怎么养成的,商业银行犹如一头吃不饱的恐龙,未必是天性。商业银行其实有时候也挺为难的,事实上商业银行的高逐利性跟我国的货币发行体制是有很大关联性的,当然还有跟最近的巴塞尔协议III的出台也是有很大的关联度。从当前的几个情况下,商业银行陷入的一个困境就是换成谁,成为了商业银行,其实都会被逼的不得不去放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