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改革的保障,是解决目前某些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必然要面临不断的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只有新的发展才能真正维护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道路、政治制度。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首要的是深入学习了解我国当今的国情、政治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因此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当今的国情、政治体制,并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以谋求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关键词:十八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1):“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同样认清当今中国的国情也是解决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根据。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也必须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要深入了解这一阶段的国情以及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宏伟蓝图的历史新起点,是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

在这一国情下我们必须要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工业国;要建设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要实现比较发达的科技教育文化;要

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要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小康社会;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实现人民民主;要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当今的主要发展任务。

2 我国的政治体制

所谓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与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也同时受到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的制约。在我国政治体制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治体制。(2)它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它是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能够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指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3.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基本要求(4)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革除原有具体制度的弊端,不断保持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政治优势的需要;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

3.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5)

3.2.1 总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3.2.2 具体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

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2.3 主要任务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标志性成就

4.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的探索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的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6)这标志了“文革”之后积极探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突破口的开始。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4.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规划

党的十二大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1986年,邓小平多次指出,重要的是政治体制改革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7)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其主要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稿提交大会审议。十三大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列为重要内容,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目标以及方法、步骤等一系列问题。(8)第一次明确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

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七个方面。从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由单项改革进入到有目标有步骤地全面配套改革的阶段。然而,1989年国内的政治风波和国际上东欧剧变的发生,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但并未动摇政治体改革的基本方向。

4.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全新目标

十四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确立了以坚定党的领导,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寓意的治国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为全新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

1992年10月,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并提出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十大主要任务。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总要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的贯彻为继续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氛围。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大会指出,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开始尝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敏协调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新里程。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坚持党的领

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2012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9)。

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指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10)在这方面,已有前车之鉴。某些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有的甚至实行比美国更彻底的直接普选,结果引发群族对立、社会撕裂,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或衰退,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可以说,我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方向上是不变的,但在具体实施上仍要加强完善。比如报告有针对性地强调了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见我国政治体制在权利透明度方面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现在人民对政体的不满也多来自于此。不过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十八大后不太长时期内,这一方面会有很大的改善因。

谢春涛指出(11)政治体制改革相比于经济体制改革更难。政治体制改革调整的却是权力,而权力无疑是一件非常复杂和敏感的事情。比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报告明确要求政府要“简政放权”,“推进大部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这相当于要政府进行一次自我革命,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我们能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已经认准了大方向,构画出了蓝图,我们可以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我们坚信我们的党会从实

际出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逐步积极稳妥地完成政治体制改革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