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与对策

从当前大学生的整体情况看,大学生的思想是前进的、向上的、积极的。同时,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因素如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利益关系、信息传播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多样化的诸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也表现出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和独立性。因此,面对大学生思想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地深入地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研究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已经是迫在眉睫,而开展思想教育的关键是要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收到实效。

二、当前学生思想存在的问题

1、盲目崇洋,爱国意识淡薄,思想道德认识存在偏差。

“报效祖国、匹夫有责”的爱国责任感在现实面前变成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据调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 的人认为, 目前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 而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人不到

1/10 。还有2/5 的人是摇摆人, “现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

2、人生价值观倾向多元化、利益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 各种思潮一起向大学生涌来。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注重奉献还是注重索取?是利人还是利己?是努力学习还是追求金钱、享乐、刺激、舒适、悠闲?所有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都呈现在大学生面前,供他们挑选和确定。但有部分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

3、就业压力导致学生专业思想不牢甚至厌学。由于就业形势不乐观,加上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尤其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情况比本科学生更

加复杂。有的学生成绩较差,但家境优越,故无理想抱负、厌学、思想意识薄弱或沾染不良习惯。如讲究穿着、攀比消费、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有的因没有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表现思想狭隘或偏激,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常因小事暴发严重的冲突,聚众斗殴的现象屡屡发生;有的甚至整夜在网吧上网聊天而影响白天的学业。以上问题之症结,主要是就业压力大,学生对前途感到迷茫,没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因而学习缺乏动力。

4.缺少优良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有效学习和各方面潜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是走上社会获得成功的基础。当被问及“在学习上你最缺少的是什么”

时,29.5%的学生回答“意志力”,38.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最薄弱的心理环节”是“意志力薄弱、浮躁”。不良的意志品质主要有:依赖性、冲动性、优柔寡断、缺乏恒心、惰性等。

5.公德实践能力较差。

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脱节现象。表现为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精神文明素质差。在日常生活中, 公交车上有老幼上车了,许多人装着睡觉,装着没看见;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壳;在校园内看见老师不打招呼,如同没看到;在教室有内容庸俗的课桌文化等不良现象到处可见。

6.考试作弊认知显示自我道德约束力降低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而考试作弊之风却屡禁不止。调查显示,对作弊行为容忍的学生最多,达到4 2.7%,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对这种现象表示无奈。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考试作弊“深恶痛绝”的人数越少,“可以理解”的人数越高。可以看出“考试作弊、人人喊打”的年代确已过去,许多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可能与以下一些原因有关:1、学校相对应的管理不完善、不严格。2、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够,部分学生并不以考试作弊为耻。3、考试模式的改革还没有到位,学生面临的考试压力仍然很大。

7.心理压力较大,心理问题易积累成疾

有研究资料表明:在高校自杀率统计中,大学生高于一般青年,重点大学高于一般大学,研究生高于本科生。容易引发自杀行为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抑郁、悲观、自卑等。而导致大学生自杀的诱因中,外界刺激的诱因排第一位,包括就业、经济、学业各个方面;由于人际关系处理失当造成的心理失衡排第二位;而情感因素则排到第三位。

8.迷恋网络虚拟世界,逃避现实追求和人生责任。

理想信念意识不强。有些高校大学生认为教育最后的出路不大, 毕业后没有前途, 所以出现逃避学习、沉迷网络的现状。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早恋、网络、追时尚等上面而荒废学业。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原因分析

1.经济对大学生思想影响以及市场经济给思想道德教育带来困难。改革开放国门大开, 各种思潮纷纷涌入, 使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 一些大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就业的热点目标, 祖国意识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学校工作的老师要广、要快的多。而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 当大学生身上已经反映一定的思想问题时, 教师才被动的去进行教育, 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造成对在校大学

生思想道德教育滞后的局面。

2.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与社会性发展不平衡。心理、生理疾病是人类个体与社会、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在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而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 最终还要通过主体起作用, 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运动而最终完成。根据认识理论, 外在刺激不一定会简单地引起某种反应,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还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即主体的评价。正由于主体对客体的不同的认知而导致了不同的质、量、度的反应, 而这种主体的认识结构, 是主体在这一切生活经验包括社会文化因素的沉积的结果。

3.社会教育乏力和家庭教育的失控。由于中国当前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和新旧体制转轨时期, 市场运作和法规秩序尚不健全和谐、公平、公正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同时, 家庭教育一方面大学生大部分住校,远离父母,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基本脱节。

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引导。高等院校德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悟性,使其认识到如何做人。价值的真谛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又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所以在进行人生观教育时,首先要让大学生明白人活着是为什么,怎样生活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大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诱发他们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把社会理想、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现代高级专门人才

首先应该是和谐发展、人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所在科学领域的专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德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

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

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要培养出不仅有思想而且又有能力的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给大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

要培养大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

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考验的能力等。学校的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要转变过去脱离社会实际关门办教育的方式,应该把封闭的院校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转向人才市场和企业要求上来。这一转变要求院校在德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上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使之与企业的要求相衔接。以增加大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的适应性,增强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三)学生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

学生树立努力和上的思想意识和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很重要

的一条是对学生教育应该有计划、有时间、有步骤的进行思想意识、意志品质的教育。

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过程,就是为社

会服务的过程。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人生观的确立,是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密切相关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行为、学校的管理模式、班主

任的辅导、任课老师的齐抓共管,以及校园氛围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学生工作应该联系社会的发展,解释社会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整个发展的最终趋势,从正面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抱负属于高瞻远瞩,关键要认识到路在脚下。抱负也可以恢宏远大,但不能好高骛远。教育学生抱负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获得首先必须是付出。

(四)提高班主任和辅导员素质、稳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的确立,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学生的思想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主导。学生工作应从小事着手,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育育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出发,真正做到学生能够在生动活泼、良好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班主任和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主要力量。要建立完善辅导员激励保障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比如在辅导员提级上缩短年限,评优上给予优惠,同时提供较多学习进修机会,提高班主任和辅导员素质、稳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要发挥专业课教师做学生思想转化工作的作用。目前,许多专业老师以教学为主,没有参加学生管理工作,因而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就更少了,老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很难有详细的了解,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实际大都泛泛而论,缺乏具体明确的针对性,可以说,这正是许多专业教师教学实效难以有显著提高的症结所在。要改变这种状况,专业教师必须兼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经常组织学生学习、生活和开展集体活动,能够

较为系统、深入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变化规律,准确捕捉和掌握生动、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教学工作才能富有感染力、针对性。经大量实验研究证实,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任课教师由于其学识手受学生的崇敬,他们说话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本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主动、积极的承担任班主任工作。

(五)开展丰富的学生业余活动用健康的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占领校园业余阵地。

1、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体育比赛的项目,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运动比赛,赛出团结、赛出风格、赛出友谊,建立一种学生之间的正常关系并使之走上良性互动的轨道,因此可以成立学生会管理下的运动委员会。

2、开展文艺娱乐活动,用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的情趣,每学期逢大节目应有相关的文艺活动,包括演出、比赛、评比,内容应丰富多彩,可以成立学生会管理下的文学艺术委员会(诗歌、演唱、舞蹈等)。

3、开展学生学习创新活动,用科学的严谨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风,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增强专业兴趣,并注意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可以成立学生学术交流委员会,参加评价教学,使“教”有目的,“学”也应有成效,评教评学,教学互动。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奖罚分明,宏扬正气,使不良行为没有市场,培养学生良好的积极进取和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

1、对奖学金制度进行全面评估和测算,调整基数,重点突出,真正

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与平时表现应该有相应的互动评价,运用奖学金制度真正起到“以点带面” 的作用。

2、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认真分析原因,查实根源所在,既要从教育出发坚持教育第一的原则,又要严肃校纪校规,对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本着教育的目的认真处理。管理学生工作的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

3、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市场经济活跃,人才竞争激烈,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大学生不一定能在社会中经受挫折和胜利的考验,这就要求德育应把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到首位。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包括: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教师应成为大学生的“保健医生”,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着眼点,使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正确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社会环境,成为竞争中的强者。这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竞争的心理适应力。在校期间应为大学生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竞争的环境,训练大学生对竞争的适应力。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使大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积极参与竞争。对于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首先要引导他们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短处,而且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第二,教他们学会关心别人。一个关心别人、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是不会缺乏朋友的;第三让他们学会善于表现自己。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和心理封闭联系在一起。而心理圭寸闭又往往是在再现自己过程中受到挫折所致。尽量表现自己,就可能在社会交往中打开局面。成功的经验积累越多,便可以不断地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其次是做好上岗前的心理准备,可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了解人才市场情况,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七)救助扶贫

当前社会贫富差距较大,教育应重视人才培养的学生生活

困难问题。除了帮助贷款助学,还可采取相应的扶贫机制,如捐款、捐物和给学生提供在业余时间能参加的校内工作岗位。

补:

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教育

对策呢?

1、理论层面:加强“两课”建设,巩固教育主阵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加强正面教育与宣传。

2、队伍层面: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队伍的建设,提升德育教学者的自身道德素养,增强自身的个人魅力,发挥榜样作用;在开展德育工作的同时,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载体层面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应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应加强自我管理,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科学的正面报道;学生组织应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合作互助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校应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困难,并及时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治疗。

4、学生层面

学生应及早树立班级意识适应大学生活、建立个人发展规划;妥善处理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在学习上,需要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培养学习兴趣;克服学习过渡焦虑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紧张度;注意劳逸结合;同时强化自我的成才意识、

成人意识和大学生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