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爱心教育案例

爱心教育案例

爱心教育案例

爱心教育案例

不但要有爱心,更要有恒心在我所执教的班有一个特别的孩子,并不因为他做了什么奇怪的事,而是他别于其他孩子的懂事和成熟,从第一天上课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叫张立华,每天负责督促同学打扫室外分担区的卫生,平时话不多,老师安排的事,总能做得有模有样;数学语文成绩不错,但英语却是年组倒数的。从小父母离异,要强的妈妈独自抚养他,两个人租房子住,他经常自己一个人在家,甚至有的时候吃不上早饭,饿着肚子上学。通过多方了解和平时对他的观察,他英语成绩不好主要是因为:早期学英语时,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课后不注重预习、复习,没有人辅导;后期随着学习内容加深,失去信心兴趣,放任自流。大家都知道,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上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在找到原因之后我并没有急于对他进行辅导,而是通过日常交流沟通,建立彼此的信任,小到家庭琐事、所见所闻,大到学校社会。慢慢的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对他的重视,更了解到妈妈辛苦。在此基础上,从本学期我开始对他进行有计划的英语辅导,效果良好,仍在坚持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生的

道德品质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形成教育。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个人,只有把握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别,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 ——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增补本】 李镇西 1.教育者的明智和机智,在于引导“后进学生”经常进行“灵魂的搏斗”,不但善于发现自己的可贵之处,更勇于用“高尚的‘我’”战胜“卑下的‘我’”。P60 2.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但是,必须指出,“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教师因此斥责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是极不公正的。教育者应该容忍“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P61 3.从某种意义上讲,所谓“转化后进生”,更多的时候就是不断设法唤起他向上的信心。P65 4.“后进学生”写“每日九问”。引导“后进学生”养成每天“自省”的习惯:一问今天影响同学学习没有;二问今天上课开小差没有;三问今天学习上提出什么问题没有;四问今天的功课复习预习没有;五问今天做过什么不文明的事没有;六问今天说过脏话没有;七问今天战胜弱点没有;八问今天有进步没有;九问今天有什么遗憾没有。

P66 5.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比方说,这个星期,你多次主动打扫教室,同学们就因你的存在感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又比方说,你主动帮同学修理坏了的椅子,那位同学就因班上有了你而感到了幸福!李老师希望你永远做一个能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人!P69 6.“我给你找了两位老师,让这两位老师随时提醒你别违反纪律。一位就是你自己——每个人的上进心和意志都是自己最严厉的老师;另一位呢?是你的同学——我打算给你安排一位‘帮助人’,由这位同学随时注意你的表现并提醒你改正。之所以叫‘帮助人’,就是说,这位同学是出于对你的爱护而帮助你进步的。”我(李老师)脑子里转了个弯:与其由我给他指定“帮助人”,不如让他自己给自己找“帮助人”,这样他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更强,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于是,我说:“这个‘帮助人’,由你自己在班上找。条件是:1.你最信任的人;2.他比你表现得好;3.他又坐在你附近。”(李老师:我和万同的故事)P75 7.离开了对学生心灵的尊重,还有什么“教育”可言?P80 8.一个人要改正缺点,不光要看他口头上的承诺,更重要的是言行一致。P88 9.童心可鉴,泪眼作证——有了一批又一批心心相印的学生,我便成了情感富翁和精神巨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者,还有比自己人格的丰碑铸在学生心目中更崇高的荣誉吗?P102 【是的,有着学生对老师的不舍,对老师浓浓的爱,我想这也是

《爱心资助-成就梦想》活动方案

《爱心资助,成就梦想》活动方案 林丽 一颗爱心点燃一份希望, 一份温暖宛如一日朝阳, 一滴甘泉汇聚一片海洋, 一个善举改变一生航向!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帮困助学,人人有责。蛟河市全友家居企业总经理---------,积极响应蛟河市市委、市政府启动的资助贫困学生活动。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伸出援手,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成就梦想。 一、活动宗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帮扶身边贫困学生; 倡导平等互助友爱,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二、资助目的: 在经济上保障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能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在精神上帮助贫困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顽强意志,为今后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传递爱的理念打下坚实基础。 三、应全友家居企业总经理的授意,受赠学生确定: 1、资助条件: 受资助学生必须是蛟河市义务教育阶段在籍在校学生,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系我市、乡镇或农村户籍的贫困家庭学生。 2、思想品德考核: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有报国报乡感恩之心的学生等。 3、重点帮扶对象: 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家庭的学生或父母去世的学生,学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因经济条件贫困很难维持学业,可以从现在开始资助到大学学业完成为止。 4、爱心资助方式: “全友家居”企业,将为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固定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保证该名学生在校的一切费用,帮助其完成学业。

四、工作程序: 学生向学校提出资助申请,并递交相关证件或证明材料;学校对学生资助申请、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审核,并对初审结果进行公示;向蛟河市学生资助中心上报学校初审、公示结果,并由市学生资助中心进行审核确定。 五、助学金发放: 学校收到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后,及时编制助学金发放名册,发放给学生本人或家长(由学生本人签字)。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定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资金管理。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切实加强资助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及时发放、专款专用。教委和财政将加强对资助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行为,一经发现,将进行严肃处理。 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蛟河市全友家居企业,积极投入到助学扶困的活动中,为渴求知识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奉献出自己的爱意,传递一份爱心!使得寒窗学子们能够点亮希望,成就梦想!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读《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我想:作为教师,贵在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用心爱学生,用心育一代新人,反过来,才能让人用心去接受教育。因为有了爱学生的心,才有了对学生的关心和耐心,进而有了彼此之间的贴心。 今年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李老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执著的爱一次深深打动了我。很多次地看到这样的话语,“我这是在还债呀!”李老师说:“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但我应该也必须还这笔债。”越往下读,越发觉得李老师的人格特别高尚,也就更多地将李老师作为一面镜子,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于是也越发引起自己心中的震撼。 李老师曾有这样一段话:“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这种情感,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李老师的教育中追求的是师生之间多么朴素,多么和谐的情谊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奉献,教师要用美好的爱,用对人的尊敬和美好、深信的精神来塑造

人。”是啊,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 李镇西老师认为,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走到学生中间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老师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 在我从事小学教育这几年,我也发现,当我对孩子真心付出时,孩子们也同样对我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乎,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当孩子悲观的时候,告诉他:你已经开始走向成功了;当孩子失败的时候,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当孩子怨恨时,告诉他:每个人都会出错的,宽容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宁阳六中小学部张秀花因为对李镇西老师的喜爱,我有幸拜读了他的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爱心与教育》,我又一次经历了心灵的洗礼,被李老师的崇尚人格所震撼: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每一位爱学生的老师,都有一种能力死学生的能力,镇西老师认为,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走到学生中间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老师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在这本书中,对我感动最深的地方是李老师的博爱,每一位教师都无可置疑的喜欢优秀的孩子,但对那些调皮任性、不听话的的孩子抛弃以外,任其发展。而李老师却不同,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

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是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被接纳、被认可、被尊重,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有成功的体验,当我们有意识关注到孩子的需要时,我们便会静下心来倾听孩子心底的声音,于是,我们理解他们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与后进孩子沟通时,当我们养成与孩子心理置换的沟通方式时,于是,我们对他们的积极关注会多于消极关注,正强化会多于负强化,此时,你便是在为后进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 在书中关于与顽童打交道(后进学生的转化)中,给我很深印象的有这样三个观点: 一、讲求民主: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火花”。我们即使在指出学生不足时,也不要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要尊重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权力。用真诚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被后进学生真心接纳了,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了”。我感动于: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 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

爱心成就教育

爱心成就教育。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对学生感情深,工作才能细、方法才能对头。在教学中,我始终以爱为突破口,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广泛的爱。 我班在八年级时曾转来一个孩子,每次叫他发表见解,他的回答只有“泪水”。我几次与他父母联系,都没什么效果,因为父母觉得孩子生性胆小。不得已,我又多方了解才找到原因:原来他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自卑心严重。打这之后,我又增加了帮他适应环境的人数,而且有具体分工:有的帮他了解学校环境,有的帮他了解班级情况,有的帮他了解各科的学习方法……同时我上每节课都给他表达的机会,总是先易后难,让他明白在班集体中他很重要。而且每次他说话或回答问题时我总是请全班同学理解他,耐心地等他开口,当他紧张时我微笑着鼓励他大胆说。我这样做只是尽自己职责做自己应该做的,没想到有一天他因回答受到表扬而笑着对我说:“老师,谢谢您!”现在,他总是笑滋滋的,学习的劲头可足了,也爱主动找同学交流了。 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用我的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让他们知道“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误地对待错误。” 在我的班级中,有一个同学,学习基础较差,经常不完成作业,记得当我又一次把他找来时,他对我说:“老师,您会请我家长来吗?”听了他的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我就反问了他一句,“难道你希望你家长来吗?”他说:“不希望。”我说:“那你为什么这么说呢?”他回答道,“因为我老不完成作业,您肯定会叫我家长来。”我紧接着说道:“我可没那么想,我只是想了解你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如果你不希望你家长来,我就没必要请他们来,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问题。”听了我的话他出乎意料的看着我。看到这一招奏效,我就趁热打铁,了解他不爱写作业的原因,他对此十分配合,并保证一定尽快改掉自己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而我也尊重他的要求暂时不通知他的家长,看他的实际行动。 此后的一段时间,他果然能按时完成作业。虽然有时反复,但在与我进一步交谈后都能正确对待。久而久之,他渐渐地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我也赢得了他对我的尊重和喜爱。 可见,你对学生付出了真爱,你就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王燕华 暑假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让人感动。 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 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

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跟李老师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孩子的顽劣和松散,尤其是反复不定时,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于是,每次我又都会找借口亲切地同他们聊聊天,似乎这样心里才有一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和他们的爱比起来,我们这些老师甚至是大人的爱附加了太多的东西,显得那么单薄!试问自己;对于一个责备或是训斥过自己的人,既不是父母又不是兄长,你能这样去宽容和包容吗?可这些孩子们能做到。他们眼中没有丝毫的杂质,透出的都是单纯、坦诚。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1汇聚你我爱心 成就和谐未来家庭教育讲师团讲稿

汇聚你我爱心成就和谐未来 整合社会资源,凝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共建和谐家庭和社会,是奉化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成立近三年来,讲师团通过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努力探索和把握家庭教育的发展规律,借助各类新颖载体,开创了以道德教育为核心,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格局。奉化的家庭教育工作也被评为“十五”期间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县(市)区。 专家助力:为家长释疑解惑 “每个家庭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超过父母,有这种心愿的家长请拍拍手。”锦屏街道居敬社区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上,专程来讲课的市家教讲师团专家陈武存的话音刚落,在座的二十多位社区居民都报以响应的掌声。针对家长普遍存在的家教误区,以其对“教”字的理解,为家长们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家庭教育应从“孝心”教育入手,引导未成年人从爱父母开始,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富有亲和力的讲座,让许多面临家教困惑的家长听得津津有味。63岁的王大妈和老伴是一起来当听众的。由于儿子夫妇都在外地工作,孙子已与他们生活了5年,教育第三代也成为老俩口的乐趣和烦心事。她说,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学习、生活样样让人操心。参加社区家教讲座后,自己做饭懂得了营养搭配,老伴则边学习边教育,甚至还参加老年大学学英语,以辅导孙子学英语。现在只要社区组织这样的培训班,她都会每次参加,还动员街坊邻居一起来听课。 聘请讲师团专家定期开展家教培训,是居敬社区建设和谐社区搭建的一座桥梁,也是奉化市家教讲师团专家服务社会的缩

影。在连续三年开展“爱心家教进社区”活动里,居敬社区已有300户家庭从中受益。 创建于2006年底的奉化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由20名热心家教事业、具有丰富家教经验的资深专家学者等组成。围绕“突出一个德育教育的主题、推荐一批家庭教育教材系列丛书和优秀书籍、培养一批家庭教育骨干队伍、推出一批基层家庭教育示范点、发展一批示范家长学校、表彰一批家庭教育先进典型”的目标,讲师团深入全市农村、社区、学校,举办了多层次的家教知识巡回讲座。连续3年开展了以“一切为了孩子——送家教知识进万家”为主题的大型家教活动,有针对性地安排了幼儿家长到高中生家长及外来民工子弟家长等不同层次的家庭教育专场讲座。还邀请了李晓凡教授和“知心姐姐”卢勤等一批著名学者作巡回报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举办大型家庭教育讲座80多场次,3万多户家庭参加了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 10000余名师生从中受益。同时,围绕国内外家庭教育发展趋势、儿童生理卫生家庭保健等内容,讲师团对全市各镇、街道的家庭教育骨干进行家教培训,组织受训者参观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儿童早期教育、心理教育研究基地,观摩儿童早期教育等,使培训既有理论知识讲授,又有现场实践感受。三年来,我市已举办家教骨干培训班20多期,培训家教骨干1000余人次。全市上下掀起了“关注儿童、营造和谐、塑造未来”的新高潮。 有的放矢:创新教学育人模式 以讲师团的形式,探索有奉化特色的家庭教育模式,是奉化市妇联建设家教骨干队伍,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尝试。“建立和谐社会,首先要建立和谐家庭”。市妇联主席葛桂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总结性材料及其心得体会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在暑假闲暇之余,我有幸读了李XX老师写得《爱心与教育》。这是一本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之间一则则深动感人的故事。 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教育手记,让我思考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李老师就是带着这样的一个基本条件去做好老师的。他说:“爱学生就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会引起他的兴趣,如孩子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孩子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们的快乐和痛苦有哪些,这使李老师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连他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为了他的朋友,可想而知李老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是多么富有影响力的一位老师啊! 在书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深深吸引了我。有一个学生的名

字叫万XX——一个典型的双差生。它父母离异,家庭复杂,先后和父母的新家庭居住过,和爷爷奶奶共同生活过,也和社会上的一些混混有过一段流浪的生活。李镇西从激励其自信心入手,让自己和班集体共同关心他,用爱感化他,使其脱离过去那种不良的生活,从最初的勉强接受,到后来自觉的去除身上的不良习惯,行为反复,以致后来坚决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断绝往来。然后再想方设法从万同的学习基础出发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为其留特殊的作业,进行特殊的考试,让一个在绝望、孤独中长大的孩子看到了希望,成为一个因为自己活着而让别人感到幸福的人。实际上,李老师的做法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师爱,也可以说是他对学生所做的越过我们一般教师能够做到的。尤其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功利的社会里,作为教师还是应该有最为纯洁的思想,用一颗纯净的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为学生的生活注入一股清泉。 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像李老师一样觉得工作是幸福和快乐的,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将会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和谐。作为老师,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对得起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共享教育的阳光雨露!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要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把这本书买了回去,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教书几近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

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 李国营 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一线工作。切身体会到班级管理的难,但我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向同仁请教,努力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下面是我在此期间如何管理班级的几点体会,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班主任要分清和语文老师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多半由语文老师担任,导致许多老师和同学将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浑为一体,而班主任也对自身责任认识不够,在工作中分不清责任,严重制约了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尤其在贫困的西部地区,“班上学生多师资少”的情况下,这种错误更严重,班主任只当好了语文老师,将班级管理这项工作搁在一边,致使这项工作一直搞不好。在这方面,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分清责任,弄清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即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要科学、民主地管理好班级,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二、班主任工作要“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作为班主任,要比别的教师多留心眼,多下功夫,要细心观察学生情况,将他们发生的一切事务认真、妥善的处理。在这方面,我一直要求自己“勤”。勤于处理他们之间的大小事务到纠正每个不起眼的违犯动作。每天,我一直强调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强调他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按时到校。正是由于这些“勤”,使我班上的学生在纪律方面都能严格遵守,很少违犯。在这方面,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勤”,尤其在低年级阶段,班主任需要充当许许多多角色,只有勤于扮演好这些角色,才能管理好班级,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 三、班主任要科学民主的管理班集体 作为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的班主任,要领导和管理好班集体,就要科学民主的管理班级。在每学期开学初,我首先民主的选好班干部,让他们分清责任,各自负责。而且对班干部每三周进行一次重选,对胜任者连任,不胜任者另选,这样,使所选的班干部都能认真地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并讨论制定班规、班纪,制定德育评分标准,谁有违反,按制

爱心成就美好教育

爱心成就美好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 本文是《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读了李镇西f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本人内心的感受能够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打动”,而是“震动”,起初是想当做故事书来看的,但是,当我静静地阅读他的一个个小故事时,我竟从一名读者逐步变成那走入他的班级,似乎跟他一同阅历了那一桩桩平凡但又耐人寻味的事情。 要说这么本为什么这么吸收我,我想独一的缘由只能是他的故事让人感到真实,而只要一个真实的人才干够写出那么一本真实的书。我不断以为,较有资历评价一名教员好坏的只要他的学生。书中的学生是这样描绘他眼中的李教师的――“是啊!我们尊崇李镇西教师,但决不只仅由于他是一名教师,更在于他是我们的“镇西将军”,是我们的“老李”。我们由于他具有耿直、纯朴、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等实真实在的质量而尊崇他,由于他那出色的才气而信服他,由于他那令我们服气的教育思想感谢他,当然,还有他的激情,他的诙谐,他的“孩子气”……都让我们感到亲切因此敬重他。但这一切决不是对他的顶礼膜拜,而是在三年朝夕相处、相互理解的根底上,产生的朋友般的真诚心意。我们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厚以至有缺陷的人,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高高在上、白璧无瑕的神;我们更多的是把他当作知心朋友,而忘了他是教师。正由于这样,我们将永远具有一位实真实在的朋友——老李,而不是只在高中三年具有一个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还有一个多月,我们就要高中毕业了,李镇西教师将不再是我们的“教师”了,但他将永远是我们真诚的朋友!”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可以得到学生这样的一段评价远远比一张荣誉证书来得不易,而文中的“老李”这一称谓应该比“优秀教员”这样的称号来得更让人觉得心暖吧! 书里面的故事都浸透着李教师的汗水,我可以感遭到他是如何与他的学生一同努力去把班级搞得绘声绘色。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他人关怀、保护,就能学会用本人的爱心去关怀保护他人”,“我们应该扩展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教师的一定不能让本人的爱打折,在学生较需求关怀保护的时分充沛表现本人的爱心和蔼举,

爱心演讲稿:爱心与教育

爱心演讲稿:爱心与教育 爱心演讲稿爱心与教育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对同事们的敬爱,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无私的师爱。爱心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我认为对同事们的尊敬和关爱是我们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更是形成一支高工作效率,和谐团队的核心,是教师师德的重要表现!而对工作的热爱,是一个教师具有良好师德的动力源泉。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爱护学生。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可以想象,一个工作认真敬业,教学严谨有趣,仪表端庄大方,心理健康向上的教师会让学生受益匪浅。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认真的去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让学生喜欢你;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会记得你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 爱心演讲稿爱心与教育 爱心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

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有爱,就会有创造的喜悦,有创造的喜悦,就会对教育,对学生更加充满爱的情感。真正永恒的教育,正是这种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 当我望着孩子百双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之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将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师们,为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让我们携手并肩,不回顾、不彷徨,风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8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8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第一篇: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整篇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

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李老师所采用的一连串教育方法更是令我茅塞顿开,受益无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李老师转化你的成功事例为榜样,以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住: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为指导思想,耐心地去对待我的任何一个学生。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这是我看《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手记中的程桦、杨嵩、黄金涛分别是不同类型的孩子。程桦爱好广泛,学习非常优秀,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胆子小;杨嵩脑子灵活,悟性很高,可很“调皮”,课时有些“不务正业”;黄金涛自控能力较差。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李老师采用了因材施教的办法。对于程桦,李老师从谈心入手,推荐书籍作铺垫,一步步引导他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向树立远大志向发展;对于杨嵩,李老师从引导他战胜自我开始,逐步过渡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于黄金涛,李老师则发挥了“日记”这个教育载体的作用,让黄金涛用日记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通过不断地总结、反省来达到教育的目的。经过李老师费心地调教,三个人都渐露出耀眼的光芒,为他们以后的成材之路作了很好的铺垫。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爱心与教育》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我是带着饮佩的心情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它荣获过xxxx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我读出的结果是满心的感动和仰慕,教育毕竟不同于哲学、逻辑学,虽不拒绝思辨,但绝对不可缺少爱心。而这本书正体现了这样一个主题:爱心是教育的灵魂。有真诚的爱心,才有流动的血脉,才有生命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是一本活的教育学,活就活在它是源于许许多多的生活实例和教育实例,这些实例是李镇西和他的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其中有李老师倾注的心血,也有学生对李老师的感情回报。实例有背学生上医院、鸡蛋的故事、秘密行动、父亲节贺卡、生日的祝福。全书是归纳的,而不是演绎的,不是僵化的教条,不是枯燥的原理,不是印证别人的理论,而是全部来自自己的实践,活生生,带着晨露,带着轻风,带着晚霞,几乎翻到全书的任何一页都有实例,都有真实的故事,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流。 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尤其是文学名著和教育类书籍更要捧读不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

识,积累素材,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我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丰厚,能够承载更多生命的底蕴。读书伴随着积累,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精神养料。最近,我也经常看《输在坏习惯》、《每天多做一点点》、《文化苦旅》、《教师日记》、 《追寻近代教育大师》、《三国演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名人传》等等,看了之后,觉得轻松愉快,收获颇多,心灵上有很大的触动,我就把这分精神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也每天多收获一点。 感受之二: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灵赢得心灵。 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真挚的、是无私的,也只有这种爱,才是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正像李老师所说:“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李老师与学生一起过生日,为学生送上生日礼物——书籍、笔记本、贺卡;学生王慧病了需要住院,李老师背着她爬陡坡,累得直喘粗气;李老师还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通过书信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达到了“润物细无声”

读《爱心成就好教师》有感

读《爱心成就好教师》有感 用爱心教育撑起伟大的教育事业 ——读《爱心成就好教师》有感 雨花外国语小学刘暄 在农历羊年春节来临之际,能够安静下来读读书,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习总书记指出:“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总书记对读书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全社会民众的读书热情。要想将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前行。 学校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狠抓力量,强劲实施,教科室在假期给我们菜单式的推选出相关的书籍开展阅读。这是件极好的学习过程,让书香溢满我们的每个角落。 教师的师德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重要的话题。师德建设的核心,我以为

是爱心问题。与推荐的书籍《爱心成就好教师》不谋而合。 这本书主要以爱心教育为主线开展详细阐述,即爱心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和滋润学生的心灵篇、情感激励和引导激励篇、评价反思和获得幸福篇,彰显出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育的精彩。 一、用爱心创造惊喜 作为语文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个故事,书中也将这个故事表述出来了。在语文课上,一个学生在偷偷看小说。教师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对他微微一笑,他不好意思地连忙收起了小说。下课后,他等着受训。老师微笑着他的头说:“你喜欢读书,老师也非常爱好读书,看来今天老师是找到知音了。今后有什么好书老师可要一起分享哟!”他惊讶地点了点头。这以后,他上课认真了,而且有什么好书就送给老师看,老师有什么好书也送给他看,还一起交流讨论。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的最

终目的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则是人格心灵的唤醒,一切能激起违纪学生羞愧感的惩罚方式都有可能重塑他们对纪律规范的虔诚尊重的情感。 当学生犯了错误后,心里是忐忑不安的,害怕教师的指责与训斥。如果学生已经有这样的心理,说明他们已经具有羞愧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此时,教师如果仍然用指责和训斥来“狂轰乱炸”,只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惩罚的反感与憎恶感,甚至破罐子破摔,一发而不可收拾。对此,教师应该使用柔化政策,机智灵活地选择惩罚的“代人”运算,例如以奖代罚,使学生既乐意接受惩罚又能获得一些意外的惊喜。 我们耳熟能详的特级教师魏书生常常这样“惩罚”学生:(1)罚唱一支歌。(2)罚做一件好事。(3)发写说明书。细细品味这些“惩罚”,我们不难从中嗅出一种以奖代罚的味道,因为这些“惩罚”措施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挑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要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把这本书买了回去,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教书几近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

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 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体会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