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资源配置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来实现。迄今为止,社会化生产中资源配置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本文试通过对计划与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加深人们对我国选择市场方式配置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积极有效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中去。

一、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

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是指通过指令性计划决定资源的分配和组合。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比例。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类型相一致,采用计划配置方式配置资源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采用市场配置方式配置资源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计划与市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主体是政府,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是企业。

计划经济体制中,由中央政府计划机关编制的计划确定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然后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层层分解下达,连同资源一直安排到企业。政府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又是企业微观经营的指令者和直接指导者,不仅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由政府直接安排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不同使用方向上,甚至连企业自身也成了被政府配置的对象和客体。企业毫无生产经营权,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由政府统包统揽。政府是计划配置资源的主体,企业只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工具。

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人、财、物力等资源的流向、组合比例和流量,都由企业自己决策定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也都由企业自己自主地安排和组织,政府的经济职能只是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企业把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需要、最有效率的产品的生产上去,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市场配置方式中,企业由计划配置方式中政府的附庸一跃成为资

源配置的主体。

第二,资源配置的出发点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出发点是生产能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出发点是

市场需求。

计划配置方式从能生产什么、能生产多少出发来配置资源。能生产的,就安排相应的资源,能

多生产的,就多安排一些资源。至于这种生产能力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与社会对它的需要相比孰多孰少,并不是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政府配置资源时首先考虑和重点关注的问题。

市场配置方式从市场需求出发配置资源。市场上哪种产品供不应求,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企业

就把更多的资源安排到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去,哪种产品供过于求、滞销,企业就减少乃至撤除其生

产经营中投放的各种资源,转产供不应求的产品。

第三,资源配置的依据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依据是指令性计划指标,市场配置资源的依据是

市场价格。

计划配置资源时,各类资源的流向、流量和组合比例,都由指令性计划指标明确规定。每一企

业能使用什么资源,能使用多少特定的资源,指令性计划指标中也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指令性

计划指标是计划配置资源的指示器。

市场配置资源时,市场价格是企业配置资源的信号。市场上哪种产品由于供不应求而使价格上涨,价格高于价值,企业就把资源投放到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反之,哪种产品由于供过于求而使价

格下降,价格低于价值,企业就减少资源在其生产经营中的投入量。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企业不

断地随之变更资源的配置。

第四,资源配置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信息是纵向地传递的,市场配置资源的

信息是横向地传递的。

计划配置资源时,政府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把作为资源配置指令信息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纵向地

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到企业,企业也层层地自下而上向上级提出对资源的要求,至于企业的要求是否

能得到认可和满足,则完全由上级行政机构来拍板。

市场配置资源时,企业从市场横向地得到作为资源配置指令信息的价格信号,企业之间有关资

源流向、流量的信息也经由市场横向地传递。

第五,资源配置的动力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动力是指令性计划的行政约束力,市场配置资源

的动力是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内在追求。

计划配置资源时,政府通过行政系统层层下达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是一种行政命令,具有行政约束力,作为行政机构附属工具的企业必须严格地贯彻执行,于是,指令性计划的行政约束力便成为计划配置资源的驱动力,但这是一股外在的、强制的力量。

市场配置资源时,企业之所以把资源配置到价格高也即社会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上,是因为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它们带来更多的利润,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人类最根本的利益,故市场配置资源的动力是一种内在的、自发的力量。

第六,资源配置的状态不同。计划配置资源基本上是静态的,市场配置资源则是动态的。

计划配置资源时,指令性计划指标一旦决定,除非发生严重的困难,决不轻易变更。即使变更也只是为数极少的定期变更。可以说,计划配置资源基本上是一次性的、静态的。

市场配置资源时,配置资源的依据是市场价格,而价格是一个极度敏感的市场信号,不断地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于是,随着市场价格的不断变化,资源的流向、流量也不断地变更,

资源配置动态地进行着。

第七,资源配置的后果不同。计划配置资源无法保证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市场配置资源能较

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目标。

计划配置方式,由于没有价格信号和竞争过程的作用,没有经济利益的启动,也就没有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机制,资源不一定流向社会最需要、生产效率最高的部门。它虽有可能增多产出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但却无法保证产出的适销对路和用最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最多的符合社会需

要的产品,即无法保证资源配置两个目标的实现。

市场配置方式,从市场需求出发,以市场价格为依据,通过经济利益来启动,也就形成了一种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内在机制。把资源配置到价格高的产品的生产上,其实也就是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而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也即用最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了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由此可见,市场配置方式能较好的实现资源配置的两个目标。

二、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劣

计划配置方式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它有着难以克服的内在弊端。它不是从市场需求出发,而是从生产能力出发,这就无法保证资源一定能流向社会最需要的部门。退一步说,即使生产能力同社会需要相一致,而由于计划配置资源是靠指令计划的行政约束力来强制地驱动的,作为资源直接使用者的企业,既没有资源配置权,也没有同资源使用后果相联系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它们在使用资源过程中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会主动地努力发挥资源的最大使用效率,而资源使用中的浪费现象却会因为无须承担经济责任和贪图方便等原因经常、普遍地发生。由此可见,无法保证资源配置目标的实现,既是计划配置资源的结果,也是计划配置方式的内在弊端。

计划配置方式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正常有效地运行。如果所需条件不能具备,那么,不只是计划配置方式的正常运行受挫,更严重的是,计划配置方式的内有弊端会变本加厉地显露出来,其理论上的优势却无法正常发挥出来。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条件主要有:(1)行政机构集经济上的所有权、经营权和政治上的行政权于一身。这一条件使政府垄断资源配置权,作为资源配置主体来发号施令。它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宏观基础。(2)企业毫无生产经营权,附属于行政机构。这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微观基础,保证作为资源直接使用者的企业服从资源配置主体的所有指令。(3)一整套严密的、逐级服从的制度。这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组织制度保证。它使中央政府计划机关制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能够忠实地、准确地一直传达到直接执行者——企业,并得到有力的执行。(4)完全的经济信息。政府必须掌握所有企业的生产能力、生产各种商品所耗费的资源类别及其组合比例等大量的经济信息,这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经济、技术保证。(5)价值观的完全一致。作为被指导者的企业对作为指导者的政府完全信赖,认为政府关于各类资源的流向、流量的安排是十分合理、正确的,必须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决不能出丝毫的差错。这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思想认识上的保证。遗憾的是,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事实上并不能完全具备。企业有无数个,政府只有一个,它无法掌握无数个企业包括生产能力在内的大量的经济信息。“价值观的完全一致”事实上也不成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上有政策,下有

对策”的事例并不只是个别现象。

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事实上并不完全具备,就使它在实际运行中进一步扭曲变型,内在弊端得到了变本加厉的显现。计划配置方式实际运行中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并存。资源短缺的典型表现就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许多产品(包括一些生活必需品)都严重地、长时间地供不应求。供不应求,政府只好靠定量供应或票证制度来解决把少量的产品供给给大量需求者中的哪一部分的问题,而消费者则通过拉关系、走后门等手段,甚至不惜花高价从“地下市场”或“黄牛”那里买自己急需的商品。在资源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的同时,资源的浪费也十分惊人:很多产品因为适销不对路,连削价贱卖也难得有人问津,只好腐烂变质、坐以待毙,枉费了投放在其生产经营中的大量人、财、物力和时间资源;企业在使用资源时,浪费人、财、物力的情况也属家常便饭,很多能耗指标、物耗指标都超过额定标准,比市场经济国家也高不少。资源本来就具有稀缺性,资源浪费使得本来就稀缺的资源更加稀缺了,更加重了资源短缺。

于是,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积重难返。

第二,产业结构容易陷入失衡状态。宏观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产业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只有这种比例关系得到保持、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宏观经济才能够正常循环运转。计划配置方式从生产能力出发来配置资源,久而久之,必然会使生产能力强的部门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它们与那些生产能力较小的部门的差距也日渐扩大,各产业部门之间应当有的比例关系得不到保证,从而导致产业结构陷入失衡的误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长期存在着的农、轻、重比例失调,至今仍未正常化、合理化的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结构,仍处于“瓶颈”状态的能源、交通和教育等行业,都表明计划配置方式实际运行中容易导致产业结构失衡,而由失衡走向平衡,又

决非一时一刻之功。

第三,经济活动缺乏活力,效益差。计划配置方式中,企业只是行政机构的附属品,它没有生产经营权,也没有同生产经营成果挂钩的经济利益和经济责任,当然不会尽力去提高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益。另一方面,资源短缺,卖方市场长期呈现,“皇帝女儿不愁嫁”,企业也不会在更新产品、改善经营管理和降低成本方面下大功夫。作为宏观经济细胞的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宏观经济效益又怎么会有所提高呢?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缺乏活力,整个宏观经济效益差,是一个路人皆知的事实。我国正在进行的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既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塑造合格的市场主体的过程,也是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企业无活力、经济活动效益差的过程。

计划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不能完全具备,也使得其理论上的优势未能正常地体现出来。从理论上讲,由中央政府宏观考虑、统筹安排的指令性计划,又靠行政约束力来逐级服从和有力地执行,能较好地保持经济运行过程的稳定性和收入分配的较为平等,但战后以来较长期和较为系统的统计资料,并没有提供计划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市场经济国家更为稳定的实证依据[①]。至于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70年代初期,实行计划配置的波兰和匈牙利基尼系数都为0.25左右,实行市场配置的英国和瑞典都为0.24[②],两者非常接近。由此可见,计划配置方式理论上

的优势事实上并未显示出来。

市场配置方式的内在特点,使其具有一种自发地导致资源配置主体把资源配置得合乎社会需要又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的内在优势。这是因为:(1)市场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指示器,经济利益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内在动力。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强制,企业就会心甘请愿地主动地把资源投放到价格高的产品的生产上。(2)实行市场配置时,价格和供求关系互相影响,只有供不应求的产品价格才较大地高于价值,企业在经济利益启动下把资源投放到价格高的产品的生产上,其实也就是投放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3)企业从每件产品上得到的经济利益,其实也就是这件产品的市场价格与其生产中所耗费的各项资源价格和之差,而企业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就必须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由此可见,能较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的两个目标,不仅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也是市场配置方式的内在优势。

同计划配置的方式一样,市场配置方式的正常有效运行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1)政府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垄断资源配置权。这是市场配置方式运行的宏观保证。(2)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是市场配置方式运行的微观基础。自主经营,使企业有权配置资源,自负盈亏,又使企业根据市场价格来配置资源有了盈利的利益驱动和亏损的责任压力,使它们不能不也不得不把资源投放到价格高的产品的生产上。它们也有权力这样做。(3)价格要高度灵敏。这是市场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机制保证。价格灵敏,及时而又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才能正确引导企业把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否则,会形成误导效应,即使企业据市场价格及时地调整资源配置,资源也不能配置得合乎社会需要。(4)企业规模适度。只有

这样,边际成本才可能降低,才可能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最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才可能使企业成为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的遵守者而不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不能凭借垄断高价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必须靠发挥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来多获利润。(5)开放、公平竞争而又完整的市场。各类市场健全,各种资源可以自由流动,没有行业和地区限制,资源向社会最需要的部门的转移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市场主体之间公平地竞争,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优胜劣汰,造就出更多的能根据市场价格把资源配置得合乎社会需要又能发挥资源最大利用效率的合格的资源配置主体。可以说,开放、公平竞争而又完整的市场,是市场配置方式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市场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事实上是可以具备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已有所表明。我国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健全市场体系,理顺价格机制,健全市场法则,完善市场秩序,也可以具备这些条件。事实上,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个环节就是在准备市场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

条件。

由于市场配置方式正常运行的条件事实上能够具备,这就使得其内在优势能够较好地得以发挥出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足以证明。

当然,市场配置方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有着自己的局限和缺点。人们一般认为,市场配置方式的缺陷主要有:第一,市场配置以价格为信号,而价格只能反映市场供求的短期动态,不能反映供求的长期趋势,故市场配置不能自动导致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长期平衡,市场方式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第二,市场方式作用的发挥,是以企业追逐各自的利益为动力来实现的,而企业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虽然有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的地方,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企业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有时甚至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导致外部不经济,如公共设置、公益事业及周期长、周转慢、利润少的产品,市场方式可能失灵。第三,分配不公平。市场配置讲求效率,由于企业的主客观条件不同,资源配置效率不同,与其相联的收入分配也会不公平。这些确实是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但在这几个方面,计划配置也不一定就比市场配置高明多少。第一,计划配置资源尽管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但由于其受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计划工作能力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这种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事实上很难与经济活动内在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甚至有“南辕北辙”、“拔苗助长”之可能,也难以导致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长期平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较普遍地长期呈现的卖方市场态势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如果说市场配置方式有盲目性的话,那这种不能反映和遵守客观经济活动内在要求的计划配置事实上也不乏盲目的一面。计划配置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即使发现了失误,需要改正,也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办理相当烦琐的手续,才能得到纠正,更何况即使是这样的纠正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也并不多见,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源的计划配置也有“滞后”的色彩。第二,计划配置中,企业尽管没有自己独特的经济利益,但企业行为也有着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乃至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倾向。为了更多更好的社会整体利益,企业在使用资源过程中应当尽量节约人、财、物力和时间,但事实上,资源浪费犹如家常便饭,上班打扑克、砍山海经、织毛衣的现象随处可见。企业向上级要有关资源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时掺水份,“地方主义”、“本位主义”时常抬头,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第三,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按劳分配得不到真实有力的贯彻执行,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不能让每一个劳动者在劳动面前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分配上的不公平。我们不能因为市场配置方式也有局限性而看不到它的优势,看不到它有比计划配置方式优越的一面。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市场经济不仅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还有国家宏观调控引导市场方式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这就使得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受到了限制,而其优势更能正常、充分地得到发挥,更加显示出了它比计划配置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两个目标。无论是市场经济国家和计划经济国家资源配置效果的横向对比,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后计划和市场配置效果的纵向对比,都充分表明了市场配置的优势。从两种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效果的横向对比来看,1950—1980年间,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和3.6%,计划经济国家分别为4.5%和3.7%[③]。为着这看起来差不多的经济增长速度,计划经济国家付出了更大的代价:工作日普遍长于市场经济国家,个人消费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国家有明显的通货膨胀和公开的失业,但计划经济国家抑制性的通货膨胀和潜在的失业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令人困扰和消极作用不小的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沿着市场取向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目标的,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前后资源配置效果的差异基本上也就反映了我国资源配置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配置效果的差异。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1953—1978年,我国社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9%、6.0%、6.0%、3.9%、2.2%,1979—1991年,分别为10.4%、8.6%、8.4%、6.8%、6.5%[④],都比改革前有较大的提高。从经济增长效率来看,1953—1978年,我国资金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4%,1979—1990年,分别为0.5%、5.7%[⑤],也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由此可见,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实际运行的结果确实表明市场配置方式更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有国家宏观调控指导的现代市场经济,随着它的健全和趋向成熟,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会得到弥补,优势也将会正常、充

分地发挥出来。

综上所述,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有诸多的不同,最重要的不同是市场配置方式能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目标。市场配置方式的这一优势,已被市场配置方式实际运行的结果所证实。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目标。

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 大力改善民生

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 大力改善民生 郑杭生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近年来加强社会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面临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必将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报告的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在充分肯定改善民生这个重点时,又把创新管理确定为社会建设的另一个重点,二者成为加强社会建设的两个尤其要重视的抓手。这里从社会学视野对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建设的论述做一些解读。 加强社会建设三个“必须”昭示什么 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三个“必须”: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 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三个“必须”,实际上是系统地指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三条基本途径。 从社会学的视角看,这三个“必须”至少昭示着这样三点: 第一,要抓住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是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无论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还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无不涉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的问题。从学理上说,要真正从深层次上理解何谓“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这个核心。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看,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离开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建设的本质。 第二,要调整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大部门的关系。三大部门的划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报告关于三大部门关系的表述集中体现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 18

资源配置的方式

资源配置的方式 前面的同学给我们讲了资源的配置,我们现在来具体谈一谈资源配置的方式,我们把资源的配置方式分为三种: 1 传统的社会习惯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长期形成普遍准守和接受的惯例。这些惯例通常是由法律和社会道德所约束的。比如收长子继承,技艺传儿媳妇不传女儿之类的。在这种传统配置资源的方式中习惯作为一中稳定的社会力量保证了经济活动的秩序和延续。但是很明显,在习惯带来稳定的同时也会窒息社会的创新,使社会的发展缓慢。处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 2 命令(政府)机制 这种配置方式指的就是由政府来分配资源。政府的决定可以是明主的,也可以是独裁的。在社会动荡或者经济危机的时候,这种分配方式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使用这种方式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这种方式会导致经济活动服从上层阶层人的偏好与利益,不利于曾进社会福利。 案例一 我们举个例子苏俄在1918-1921年由于国家的内忧外患,执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府强制把仅有的资源集中起来用于对抗敌人。他的措施包括余粮收集,工业国有化,还有取消自由贸易。这意味着政府成为了资源配置的唯一方式。下面我们来看列宁的一段话,从中我们知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在1920年战争基本结束的时候,苏联仍然继续实行该政策,从1920年苏俄百姓中流行的一段话中我们看到了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缺点,政府的分配造成了百姓极大的不满,同时也抑制了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也因此我们来看,从1913-1921年,苏俄的国名生产总值出现下滑,1921年苏联已经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在1921年以后我们来看,苏俄的经济出现了显著的增长,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我们熟知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所谓在的新经济政策中,资源配置另一种方式进行,从图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优越性,这就是市场机制。 3 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就是指资源配置是通过价格竞争来决定。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它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市场机制的运行。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卖方为了分配有限的资源就会提高价格,而价格的提高就会导致有更多的商家来提供这种商品,使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的数量增加到超过人们需求量时,又会导致导致价格的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人们的需求又会增加,同时未来这种产品的供给将减少,市场平衡被恢复。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市场机制解决了一个产品需求增加的问题。因此我们说,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这种市场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达到资源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市场机制解决了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生产者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投票,也就是消费者所需求的,愿意买的东西 生产者怎么生产:在刚才的例子中,生产效率高,即生产成本低的生产者,就会有更多的利润空间,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生产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效率,压缩成本。 为谁生产:

资源配置计划

资源配置计划 1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本工程涉及专业、系统较多,本节统计的施工设备仅针对总包承建范围施工内容,其中也含括了施工电梯、塔吊等总包必须提供的服务设备。 1.1 垂直运输设备投入计划 表1.1-1 垂直运输设备投入计划 1.2 土建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2-1 土建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3 钢结构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3-1钢结构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4 装饰装修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4-1 装饰装修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1.5 机电安装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表1.5-1机电安装施工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2 主要材料配备及计划 2.1 材料投入计划 现场材料组织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材料总体进场时间计划及时制定月、周、天材料需用计划,然后按照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约定、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采购,从质量上严格把关,必要时通过业主及有关部门审批。 表2.1-1 主要工程材料配置计划

2.2 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表2.2-1 周转材料配置计划 2.3 材料供应采购 材料采购将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进行,严把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设备的出厂质量和进场质量关,做好分供方的选择、物资的验证、物资检验、物资的标识、物资的保管、发放和投用、不合格品的处理等环节的控制工作,确保投用到工程的所有物资均符合规定要求。 3 劳动力需用计划 3.1 总体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表3.1-1 总体劳动力计划表

图3.1-1 劳动力动态分布图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71 101 115 124 136 208 285 326 427 417 397 343 325 329 328 314 261 261 221 126 74 66 65 60 48 45 24 23 27 23 28 32 40 44 36 19 9 6 6 5 6 12 14 16 8 4 4 4 108 154 240 356 381 408 417 442 434 380 306 284 237 192 74 53 50 45 36 36 29 20 9 6 5 4 4 0 0 0 0 0 0 0 0 0 12 16 26 32 30 18 11 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7 10 10 16 16 16 25 36 36 82 82 82 82 82 116 118 118 134 134 134 134 134 134 168 168 184 184 156 156 156 130 122 92 92 92 混凝土结构 装饰 装修 钢结构 机电 安装

一资源配置理论

一、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而是由市场根据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一般规律,由市场机制通过自动调节对资源实现的配置,即市 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靠的是市场途径,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发性的特点和优点,它能够自发地实现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优胜劣汰的选择,促使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现内部的优化配置,调节社会资源向优化配置的企业集中,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必然由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而在企业内部,部门或地区资源的合理使用,则主要是由 动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也促进企业面向市 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以合理配置为前提,以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前提的。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就是运用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投入到某种产品生产的资源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投入到其他产品生产的这种资源的减少,因此,人们被迫在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使用方式中,选择较优一种,以达到社会的最高效率和消费者,企业及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从这个意义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们不断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程。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大体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的调节,国家宏观调控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的规划及总量控制,重大结构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方面的作用,从整个社会发展来看,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证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 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如下积极作用: ⒈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要使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即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社会价值。在竞争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价值较低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以高于个别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以此获得较高的收入。相反,劳动生产率较低,个别价值较高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可能按低于其个别价值的价格出售产品,获得较少的收入以至蚀本。这样,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从自身利益出发,会主动地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经营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⒉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实现产需衔接 企业作为市场调节信号的接受者,主要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并据此安排和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品种、数量和规模,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意味着该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就会自动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反之,若某种商品价格下跌,表明该种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企业则会缩小生产规模,或调整经营方向,转而生产其他商品。市场是企业的"生命",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和企业的发展。所以,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资源配置与生产效率分析

资源配置与生产效率分析 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下关于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主要集中于金融体系是如何通过克服市场摩擦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种摩擦包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在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框架下,Debreu(1959) 和Arrow(1964)较早认为,金融系统有助于改善信息不对称(Diamond1984)和减少市场交易成本。通过金融系统的调节作用,如调配储蓄,传递有用的市场信息以及监管治理结构,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投资和产出。同时,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相反,按照凯恩斯主义熊彼特主义经济学的框架,金融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信用创造,被认为是金融发展的生产效率。凯恩斯主义熊彼特主义认为金融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内生的,金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市场中创造货币和信用(Davidson,20XX;Lavoie,1984,20XX;Palley,1996)。金融系统为满足公司的投资需求创造信用,将会把储蓄分配到公司和家庭之中。信用的有效发展提升了金融系统的产出效率,这种从投资到储蓄的信用创造过程与主流框架恰恰相反。 金融系统的两个核心功能可以加以区分:在主流框架下是配置效率,而在凯恩斯主义熊彼特主义框架下是产出效率。其实客观来分析两者,这两个框架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关注的是金融系统功能的不同角色:配置效率关注金融的质量(定性视角),而产出效率关注金融的数量(定量视角)。 一、配置效率:定性视角 从早期Schumpeter(1934)以及Gurley和Shaw(1955)的研究开始就主张发达的金融体系会推动经济增长更加迅速。基于索洛模型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也认为推动金融系统发展与实际部门增长有两个基本渠道: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一般解释为索洛剩余)。资本积累的来源是调配和聚集储蓄。通过调配的方式,金融系统为提供资金并促成其运用新技术完成有效的投资项目,这将提高创新和更高经济产出的可能性。定性视角的研究表明,金融系统发展提高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由于市场不完善的存在(Greenwood和Jovanovic,1990)降低了金融服务的质量,金融系统必须发展新的金融技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水平。 很多学者从金融系统的制度视角开始他们的分析研究。Merton和Bodie(1995)指出金融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比金融结构要更加稳定。到底在经济发展中金融系统所担任的是什么角色,从功能论的角度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解。根据Levine(1997,20XX),Merton(1992),以及Mert on和Bodie(1995,

社会资源配置

试论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 摘要 社会资源配置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公共选择问题。社会资源配置主体以及配置方式,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有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三者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结构关系,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这也导致公共管理的社会定位从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向政府管理与非政府管理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促使社会资源配置和公共管理领域中新型的分工、互补、整合结构的形成。 关键词:社会资源政府公共管理 一.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类主体 社会资源,从广义上说,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从不同角度,社会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社会资源在当代社会,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价值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消耗,都不是无偿的,必须计算其成本费用,在具体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无论是否按照等价有偿的原则使用社会资源,但都是有价的,最终可以计算其货币价值;二是主体性,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受一定的主体所支配的,由此产生产权归属关系,这就需要界定产权,明确主体,而且,不同的主体,基于其自身的特

殊利益需求,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目的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三是有限性,任何社会资源相对于需求来说,都是有限的,不当的利用方式,还会加剧它的消耗甚至浪费。因此,基于以上分析,选择合适的资源配置方式,使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最佳效果,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可以假定,在一定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时期内,社会资源的需求和供给都是相对恒定的,那么,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否合理有效,就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效果。评价社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标准,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过程来看,一是资源的充分发掘,消除了资源闲置现象;二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即资源向最有利于发挥作用的领域流动,实现了帕雷托最优,即它的流动一方面实现它自身价值最大化,同时对其流出的领域是一种存量调整,并未造成资源的流失,而对流入领域和地区是一种增量的投入;三是资源利用的有效转化,产生了效益;四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本和产出效益的比值最大化。 现代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以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为己任的政府主体,以非赢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主体。市场主体具有强烈的谋取经济利益动机,在社会微观层面上有着旺盛的经济活力,按照商品价值规律自发地调整社会资源的分配,使资源向利润率水平高的领域和行业流动。但是,如果完全按照市场主体的利益要求来配置资源,就会出现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的情况,比如宏观经济秩序的混乱和无序化状态,社会公平和社会保障机制缺损,资源的过量消耗和不合理

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卫生服务的效率及其测量 效率是卫生服务部门经济学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 ,包括 3 层含义 :技术效率、成本效果和配置效率 ,文章阐述了对有关概念的不同理解及各种测量方法。常用以下方法测量技术效率 : 比率分析法、秩和比法、综合指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 DEA 等 ; 用生产函数来测量经济效率 ; 用成本效果分析CEA 、成本效用分析 CUA和成本效益分析 CBA 评价成本结果。评价配置效率的指标主要有 : 医疗和预防服务的比例、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服务的比例、卫生总费用的流向等。 效率是各国政府卫生部门追求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 ,也是卫生服务部门经济学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效率 , 简而言之 , 就是让稀缺的资源产出最大化。它有以下 3 层含义 : 一是不浪费资源 : 指技术效率、经济效率和规模效率 ; 二是以最低成本生产每一种产品 : 指具有成本 2 效果 ; 三是生产人们赋予价值最高的产品类型和数量 , 即配置效率。用通俗的语言来讲 ,效率就意味着“恰当地做事情”即技术效率和成本效果和“做恰当的事情”即配置效率。 一、技术效率 至于技术效率 ( T echnical e f ficiency) ,不同人对此存在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世界银行资助的中国旗舰计划培训教材中指出技术效率可以表示为“从任何给定的投入组合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如果医院的规模比它所要为其社区需要的服务量还要大时 ,可以说该医院技术无效率 ( T echnical ine f ficiency) 。再如一个机构的人员配备相对于需要来说太高时 ,那么就会出现人员闲置状态 , 也是技术无效率的种情况。1991 年 P ass 等人认为技术效率是指既定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最佳状态。1999 年 F olland 等人认为技术效率是指生产既定投入组合的产出最多。P akm er等人认为在资源投入与健康结果( H ealth outc om e) 之间的相关关系中 , 结果改善最大的那个要素投入组合状态才具有技术效率。Huss ey认为技术效率是指既定产出的成本最小或既定投入的产出最大。 总之 ,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技术效率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技术效率可以归纳为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 ,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以期最大程度到增加产出 , 见图 1 。图中横坐标代表劳动 (L) 投入量 ,纵坐标代表资本 ( K ) 投入量 ,A B 线代表预算线 (Budg et line) 或等成本线 ( I s o- c os t line ) ,表示在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 生产者所能够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Q1 , Q2 ,Q3 代表等产量线 ( I s o- quant curv e) , 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或者表示生产某一种数量的产品 ,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 3条等产量曲线的产量大小顺序依次为Q1 Q1,E点的产量是既定成本时的最大产量,在Q2 上产量是相同的,除E点外,其它点均在AB线之外,但成本却大于E点,所以E的成本是既定产量时的最小成本。

影响资源合理配置的因素

1、影响资源合理配置的因素:①资源配置方式②财产关系③决策结构④信息结构⑤竞争与 垄断 2、市场配置方式的局限:第一,市场配置难以解决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难以自行纠正宏观经济发展趋向;第二,对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显得难以尽如人意,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市场调节过程较长;第三,市场配置不能解决经济的外部效应问题、垄断问题、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3、市场经济与经济中的四在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及何时生产为谁生产 或如何分配由谁决策集中决策还是分散决策 4、市场经济的特征一.产权的确定性二.市场参与主体的平等性.三.经济活动的竞争性.四. 经济行为的法律性,五.市场体系的开放性. 5、现代市场经济及其一般特征:从时间上讲,它产生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全面成 熟。特征包括:①.政府开始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参与市场借助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干预经济. ②.财产权更加社会化,现代公司制度公私合营调度发达的信用制度渗透到经济的每个角落;③完备的经济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 ④.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成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载体. 6、竞争规律:竞争的主要功能:(1)使市场机制功能得以发挥,有利于市场信号的形成与 传递;(2)使市场信号能及时、迅速传递到利益主体,并促使其做出反应,有利于形成经济运行秩序,特别是理顺价格关系;(3)增强企业活力,激发仆人进取心。 7、产权的本质及特征: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是法定主体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总称。不排他,可共享。其特征:(1)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态(2)排他性产权的契约性质(3)产权是一组权利,是多种权利的总和(4)产权的统一性和不完全性 8、产权制度的内容:(1)产权安排(2)产权结构安排(3)产权保护 9、产权制度的功能:(1)产权具有财产约束功能,激励功能,有效配置资源功能,形成稳定预期功能,规范交易行为和交易界区的功能,它能有效的界定和规范财产关系和人们的经济行为.(2)产权制度是自古以来所有国家最重要的法律之一,其重要功能就是“定分止争”,国家确保了财产“名分”才能形成明确预期,激励努力创造,防止不确定性,制止混乱纷争,维系社会稳定,杜绝搭便车和公地悲剧.(3)富人和穷人有财产都要受到法律的保护。贫苦

大数据时代下的资源配置

大数据时代下的资源配置 摘要 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资源配置也不例外,大数据时代带给社会各个层面的变革将是深入持久的,在新的形势下资源配置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大数据又在这一变化中发挥怎样作用,如何利用好大数据让资源配置更优化是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必须当前面临的问题,就目前我接触到少量信息的基础上浅论一下大数据时代下的资源配置的设想。 关键字 大数据资源配置信息技术 前言 大数据是什么?是一种运营模式?是一种技术?或是一种数据的集合统称?大数据相对于数据的提法,但不同于传统的数据,而是一种数据的广延性,无限性,细分性,它是一种多维度数据的空间集合。大数据是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的每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亏浪潮的到来。”资源配置是生产活动中重要的环节,数据在资源配置产生之初就和数据密不可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是为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提供了最科学最有效最全面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数据点组成的数据空间的分析,将极大的改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资源,提高经济总量。 正文 资源配置与大数据到底存在怎样的内部联系?面对资源配置与大数据内在联系我们又该如何把握与充分运用大数据?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有什么意义?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根本原因来回答,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社会需求的无限性矛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以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资源配置使得人类利用最有效的手段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利益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当前可以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伴随着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资源配置最直接显著的影响就是资源的节约,资源配置的越合理意味着巨大的资源节约,人类社会更加持续长久的发展。资源是社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源,离开了资源社会生产不能进行,那么资源配置对生产的影响也就是根本性的。资源配置的合理意味着社会生产的高效,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后我们来看看资源配置中的数据问题。资源配置中有哪些数据?这些数据有什么关系?资

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

从社会资源配置角度,谈寻租行为的后果寻租是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信息(包括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以及供内部管理决策使用的信息)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我国寻租行为的经济后果 (一)寻租导致财务信息严重失真 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基础?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而寻租的本质是对信息的操纵?这种操纵导致了社会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因而寻租行为必然会导致信息非公正、非公平地反映社会财富和企业真实绩效的后果?即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准则、制度做出自己的职业判断。但是?在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这样?代理人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企业即将公布信息时?经常会进行寻租?这就影响了信息的质量。 另一方面?政府的寻租行为也导致信息失真?特别是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往往需要利用上市公司来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或显示政绩?会对所属单位虚报及虚夸问题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地方政府这种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而进行的寻租行为?必然会使基层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另外?作为主要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有的注册会计师为了从被审单位得到更多的好处?经常与被审单位串通一气?致使“合谋”出具的审计报告含有很大的水分?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总之?利益相关者的寻租行为将导致财务信息失真?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寻租行为必然影响到财务信息数据的计算?进而影响到国家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制定的经济政策的准确性?同时也会弱化经济杠杆的应用力度。 (二)寻租造成租值耗散或福利损失 寻租的一个明显的不良后果是导致了非常不公平的财富转移?寻租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问题?更主要的是?寻租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从寻租人本身来讲?他从寻租中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其寻租所付出的成本?尽管在寻租过程中他没有创造任何财富?并且还要消耗财富。从整个社会来看?寻租行为导致社会整体损失大于利得。一般来说?寻租造成的租值耗散或社会成本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寻租成本?如给管制机构的贿赂?进行政治游说的耗费?对准则进行各种评论的成本以及寻租主体进行寻租行为所花费的成本;二是因寻租而发生的准则修改及相应引起的准则培训?更新电算化软件?重组基础性资料等带来的间接成本;三是寻租引起的效率损失?如因寻租产生的准则或政策的选择?通过财务信息对资源配置发出不

第二讲: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第二讲:西方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理论 ? 1、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系统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府公共供给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研究了社会公共需求的弹性特点,研究了政府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特点、种类、结构及发展规律,并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1)公共产品的需求弹性理论 ?公共产品是区别于私人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或劳务。公共产品的需求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公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2)政府能否及时和如何对公共需求的增长做出反应,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随着公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需求增加;社会公共需求增加,对公共支出的需求必然增长,要求政府相应地增加公共支出;在现代国家,正是公民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需求和通过预算分配的福利要求,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导致了公共支出的增加。 ?(2)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演变理论与公共支出发展模型理论 ?现代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的演变与政府职能的演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现代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是:政府职能首先主要是提供维持性公共产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逐渐扩展到经济性服务领域;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政府职能进一步扩展到社会性服务领域。与政府职能的演变相适应,公共支出结构也有着相类似的长期演变趋势,政府公共支出首先主要是维持性支出;然后,维持性公共支出比重逐渐下降、经济性支出比重逐渐上升;随后是维持性公共支出与经济性支出逐渐下降,而社会性支出逐渐上升。 ?2、公共选择理论 ?背景:20世纪70年代,凯思斯主义陷入了困境,西方经济学界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思潮,公共选择学派便是这股思潮中别具一格的一派。亦称“公共选择经济学”“政治的经济学理论”等,它们在概念上是同称。 ?它是西方经济学中以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的重要流派,早期在美国流行广泛。受公共选择学派的启示,将经济学理论和原则等引入公共行政学领域,开辟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路径。其独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认识和分析政府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代表人:布坎南、奥斯特罗姆夫妇、阿罗等 ?(1)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即以个体而不是组织为基本分折单位研究人类的行为,根据个人来解释集体、组织与社会,而不是根据集体、组织或社会来解释个人。 ?布坎南曾经把他的公共选择理论看做是“政治过程的个人主义理论”。认为在交换过程中,不存在“社会的”或“集体的”价值最大化,即使是在理想化的意义上。他因此否认共同社会福利的存在并相信个人是行为的唯一评价指标。 ?二是经济人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理性效用最大化者。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市场决策的科学,作为市场活动主体的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私利,通过无数理性个体的计算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约束、自我修正着经济生活。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分支,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理性个体,政治市场上的个体同样也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与传统政治科学认为政治家追求公共利益而非私利的假设相悖,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大贡献,也是其分析的逻辑

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计划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比较 资源配置目标必须通过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来实现。迄今为止,社会化生产中资源配置方式基本上有两种: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本文试通过对计划与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加深人们对我国选择市场方式配置资源,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积极有效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实践中去。 一、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 资源的计划配置方式是指通过指令性计划决定资源的分配和组合。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比例。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类型相一致,采用计划配置方式配置资源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采用市场配置方式配置资源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方式,计划与市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主体是政府,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是企业。 计划经济体制中,由中央政府计划机关编制的计划确定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然后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层层分解下达,连同资源一直安排到企业。政府既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又是企业微观经营的指令者和直接指导者,不仅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由政府直接安排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不同使用方向上,甚至连企业自身也成了被政府配置的对象和客体。企业毫无生产经营权,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由政府统包统揽。政府是计划配置资源的主体,企业只是政府行政机构的附属工具。 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是独立的市场主体,人、财、物力等资源的流向、组合比例和流量,都由企业自己决策定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也都由企业自己自主地安排和组织,政府的经济职能只是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引导企业把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需要、最有效率的产品的生产上去,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市场配置方式中,企业由计划配置方式中政府的附庸一跃成为资 源配置的主体。 第二,资源配置的出发点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出发点是生产能力,市场配置资源的出发点是 市场需求。 计划配置方式从能生产什么、能生产多少出发来配置资源。能生产的,就安排相应的资源,能 多生产的,就多安排一些资源。至于这种生产能力是否是社会所需要的,与社会对它的需要相比孰多孰少,并不是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政府配置资源时首先考虑和重点关注的问题。 市场配置方式从市场需求出发配置资源。市场上哪种产品供不应求,作为资源配置主体的企业 就把更多的资源安排到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去,哪种产品供过于求、滞销,企业就减少乃至撤除其生 产经营中投放的各种资源,转产供不应求的产品。 第三,资源配置的依据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依据是指令性计划指标,市场配置资源的依据是 市场价格。 计划配置资源时,各类资源的流向、流量和组合比例,都由指令性计划指标明确规定。每一企 业能使用什么资源,能使用多少特定的资源,指令性计划指标中也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指令性 计划指标是计划配置资源的指示器。 市场配置资源时,市场价格是企业配置资源的信号。市场上哪种产品由于供不应求而使价格上涨,价格高于价值,企业就把资源投放到哪种产品的生产上,反之,哪种产品由于供过于求而使价 格下降,价格低于价值,企业就减少资源在其生产经营中的投入量。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企业不 断地随之变更资源的配置。 第四,资源配置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信息是纵向地传递的,市场配置资源的 信息是横向地传递的。 计划配置资源时,政府按照行政隶属关系,把作为资源配置指令信息的指令性计划指标纵向地 自上而下层层下达到企业,企业也层层地自下而上向上级提出对资源的要求,至于企业的要求是否 能得到认可和满足,则完全由上级行政机构来拍板。 市场配置资源时,企业从市场横向地得到作为资源配置指令信息的价格信号,企业之间有关资 源流向、流量的信息也经由市场横向地传递。 第五,资源配置的动力不同。计划配置资源的动力是指令性计划的行政约束力,市场配置资源 的动力是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内在追求。

社会资源配置的新依据

社会资源配置的新依据 信用不良,可能遭遇“一票否决”(国际视野) 《人民日报》(2014年08月25日22 版)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但从制度上如何保障?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一套覆盖较为全面的信用信息记录体系,促进了信用交易的发展和良好信用环境的形成。信用信息记录体系的完善程度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标识之一。 信用信息系统记录是对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 提供的活动,其主要功能与作用是为银行等授信机构、政府部门、合作者、用人单位等提供

参考依据。作为资源配置的新依据,信用资本比实体资本来得更直接,有时就能发挥一票否决的作用。在实践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与发展路径。 美国 小额医疗欠费也影响房贷 记者的一位朋友讲述了这样一次“悲惨”经历。他原本有非常好的信用记录,信用分数在700分以上。去年,他打算趁抵押贷款利率低的机会,对住房抵押贷款申请“再融资”,以减轻利息负担。但当他查看信用报告时,惊讶地发现信用分数下降了近100分,原来,他有一笔不到200美元的医疗账单未付,他正与保险公司就这笔账单该由谁负责闹纠纷,医疗机构把这笔账交给了讨债公司去催讨。讨债公司发出催款单后没有收到回音,就把账单寄给信用调查公司,导致他的信用分数降低许多。按照规定,这么低的分数是不能得到贷款的。还好,他在律师的帮助下,解决了这一纠纷,信用“污点”得以洗清。 美国公民没有身份证,有的是社会安全号(SSN),只要有工作,就可以申请SSN,公民进行各种经济活动,比如就业、领取工资、缴税、借贷、租赁等都要使用这个号码。社会安全号(SSN)原本是美国上世纪30年代建立社会安全网时,为便于给工作者和退休者积累和发放社会保障津贴而设立,后来,许多个人信息与它挂钩,包括收入、交税、犯罪情况等等,当然它也捆绑着信用信息。如果信用好,就会容易找工作,贷款时的利率和首付款比例也都会较低。而一旦有了污点,今后的生活就会困难重重。这就是美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其实,在19世纪时,美国社会的信用也很薄弱,欺诈现象普遍。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需求催生了私营的信用局。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美国该行业由全联公司(TransUnion)、艾贵发公司(Equifax)和益百利公司(Experian)三大机构主导,业务上平分秋色,互有重叠,涵盖了九成以上的成年人口。

市场配置资源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资源配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 (2)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规则的基本形式。 (3)知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4)懂得建立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及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的必要性。 (5)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理解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及导致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优缺点的辨析能力;把握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的理解能力;针对市场失灵,提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策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合理配置资源与节约资源的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树立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4)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缺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教学难点: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公共物品。 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巨大,然而人均占有量却很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节约资源,合理配置资源。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合理配置我们的资源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进入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授受新课】 一、市场调节 结合课本P78 漫画: 思考: a. 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呢? b. 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这些资源,比较这些方式的利弊。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分析:需求无限性,资源的有限性,解决两者的矛盾必须要合理配置资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们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近几年我国的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突出,为什么会出现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呢?因为一方面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而另一方面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这样就存在着一个需求的多种多样和永无止境与社会资源有限的矛盾。因此我们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动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对资源的分配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第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民族的共同事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人民群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力量源泉,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好,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宣传,切实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单位都积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能源资源的消费方式。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学、电影、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发表,鼓励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等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要在中小学进行国情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环境文化,努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企业应自觉遵守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理所当然地包括企业在内。实际上,每一个企业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在生产产品、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资源,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企业,这既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也是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进步,绿色生产、节约生产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个企业,都应当本着对人类社会和资源环境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大节能、节材和环保方面的投入,完善有关设施,生产绿色产品,承担相关社会责任。每一个企业,都要积极开发应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