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涉江采芙蓉》获奖教案

《涉江采芙蓉》获奖教案

《涉江采芙蓉》获奖教案
《涉江采芙蓉》获奖教案

2017年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涉江采芙蓉》教案

商丘市一高赵娜

一、导语设计

师:屈原《九歌》里说,“悲莫悲兮生别离。” 对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古人感之,苦之,悲之,言之,别离的哀音在真纯的古典文学世界回响不绝。山隔水阻,风雪塞途,游学仕宦,战争行役……一朝分别,音讯杳然。漫漫时光使分别化成了一声声长叹,迢迢山水让别离酿成了一曲曲哀歌,思念之情往往显得格外真挚动人。今天,就让我们重回两千年前的汉末,走近“涉江采芙蓉”的有情人。书写题目《涉江采芙蓉》

出示幻灯片

师:请看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含蓄隽永的语言。

2.品析意象,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师:那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一位同学来诵读一下这首诗歌,让我们初步感知这首诗歌。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生读。

师:这位同学对字音、断句的把握非常到位,但是对情感的把握稍显不足。跟着这位同学的诵读,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首诗歌,这首诗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生:一对男女恋人分离相互思念着对方的故事。

师: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呢?

生:同心而离居。

师:我具体地问问,是谁在涉江采芙蓉呢?他的目的是什么?

生:女子

师: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女子而不是一位男子呢?

生1:因为采芙蓉的应该还是女子,如果是一位男子采芙蓉,这个画面也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生2 朱自清《荷塘月色》里也说:采莲是江南的旧俗……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生:男子。

师:那你说一说,你是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呢?(你为什么把他想象成一位男子呢?)

生:诗歌的第三句和第四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我认为古代离开家乡,外出生活的应该是男子,而女子一般是不离开家的。而且男子也可以采芙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一般给别人送花的都是男子。

师:你们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从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都不错,但是我发现无论你们的答案是什么样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认为是一对分离的恋人在彼此思念着对方。正是由于你们多样化的思考,才使这首诗歌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是老师的想法是把它当作一位女子来看待。在古代,男子离开家乡女子在家守候,是一种更常见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测评内容】 1.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 ,为南朝梁 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钟嵘的《 》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 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古诗十九首》:“ ”。 2.①芙蓉: 。 ②遗:w èi , 。 ③同心: 。 【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在课前分发纸质测试题,限时完成,小组长统分,学生根据分数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课上对分数较高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分数不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督促。 【练习内容】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① 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② 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③ 。

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背景: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①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②怜:想。 ③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望月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④虚幌:透明的窗帷。 ⑤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问题:“对写法”在这首诗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评价方式】 1.学生互评: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之间相互打分,并给出打分的依据。 2.教师抽评:教师随机抽查一名学生的答案,当场点评并打分。 【测评内容】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①,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4分) 【评价方式】 1.学生估评:学生在完成练习后,先进行分数预估,给出一个预评分。 2.教师定评:教师将学生作业收上来后,给出一个终评分。 【文化常识知多少】 1.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化常识。 2.由此引申出来的文化常识——谥号。 【诗中字词知深浅】 1.芙蓉、遗、同心 2.遗:?遗失,遗留,遗漏。例:曹操《蒿里行》“生民百遗一”。 ?赠送,给予。例:《荆轲刺秦王》“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设计意图】 1.以随机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倒逼学生全面地了解《古诗十九首》,同时由此及彼,引申出的文化常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对诗中容易读错的字词重点关注,引导学生借助于工具书了解其义,做到能知其然,也知所以然。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下面是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本篇课文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彻 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 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 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1877年——1879年,在比利时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27岁时开始作画。1886年到法国,受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线条奔放粗犷,充满着善良、美好、自由 和想象。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 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 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掌握从文本中获取创作藏书票元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 兴趣,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品性。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 的方法。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之二.doc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之二-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

涉江采芙蓉说课

涉江采芙蓉说课

————————————————————————————————作者: ————————————————————————————————日期: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涉江采芙蓉》,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正所谓“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一字千金”的可贵之处。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的第二单元“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的《古诗三首》。从整体上看,必修二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而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诗歌内容,还是在艺术思想都已经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完全担得起承前启后的作用。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学生从这首诗歌入手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但是现代人在解读时却有两种思量:一则说这是女子思念爱人的闺怨之思,一则认为这是以思妇之闺怨内含游子思乡之情,感情变化曲折悠长,精妙非常,值得学生去研读赏析。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和体验之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这首诗的表面内容。再者学生对于诗 歌的解读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直观的阶段,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和情感,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 堂上还应通过激趣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力,这是好 的课堂的必要条件。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能准确朗读五言诗,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描摹诗歌画面; 3.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鉴赏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解读诗歌主旨,理解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教学难点】多角度探究诗歌主人公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法,教师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 一、导语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钟嵘《诗品》 同学们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知识积累 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合称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南朝萧统合收于《文选》中 三、读 (多形式朗读,初步感悟诗歌内容及情感,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及审美能力。) 读准字音:遗读wèi 赠与,送给,如遗之千金。

读出节奏:五言诗的断句 :二三格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1、自由诵读,扫除字音障碍,整体感知。 2、整体诵读,把握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 3、点名诵读,因声求气,体悟情感。 4、老师诵读,品味诗歌美感。(学生闭目聆听) 四、析 谈谈你喜欢诗中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意象分析:“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有着香气清幽、品质高洁的特点,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侧面烘托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描述了涉江采摘芙蓉的美丽优雅迷人的情景。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摘花欲赠送亲人。可花没送出去。由作者自问自答可看出他的情绪悄悄地由欢欣转为失落,为后文的黯然神伤作铺垫。 ?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美好热闹欢快的场景来衬托人的凄清心境。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高中语文《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涉江采芙蓉》是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这首古体诗不论是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已经达到了十分纯熟的境界。《古诗十九首》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古诗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它十分重要。 这首诗歌在内容上难度不大,可以做多角度解读。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就此作些探讨。 学生通过小学、初中的系统学习和本册古诗部分的集中学习,有了一定的古诗鉴赏能力,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了一些积淀,兴趣渐浓,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学习古代诗歌的一个前提。 1、联想想象法 2、意象分析法 3、探究合作法 1、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投影片 2、课文配乐朗读 3、课文意境视频 (一)导入新课 1、以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品论导入。 2、提问: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 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 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教师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五言诗的基本特征,掌握相关的背景及文学常识。 2、揣摩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人的情感。 3、体会诗歌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赏析;2、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预习案】 一、预习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1、《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世称“昭明太子”。 3、《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4、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二、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 【方法点拨】断句:五言诗一般为二三字格式或者二一二字格式。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古人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探究案】 本篇课文的结构框架“五个一”: 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一串纯真自然的举动,一声感人肺腑的叹息,来自一段深挚笃厚的爱情,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 一、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导入: 背诵:“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二、渐入课文 1、《古诗十九首》简介(集体朗读) 2、题目——《涉江采芙蓉》的理解:“芙蓉” 芙蓉本是荷花的别称。魏晋时期的诗人文士曹植、潘岳、鲍照均作过《芙蓉赋》直至唐代,荷花还常被叫作芙蓉。如大诗人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中的"芙蓉,即为荷花。锦葵科的木芙蓉晚出,因其红艳如荷花,故借用其名。但唐人对两者还是有严格区别的,日芙蓉,即指荷花;曰木芙蓉,即指我们今天所说的芙蓉花,一般不相混淆。宋人则不这么讲究了,如文同的《芙蓉》、张来的《芙蓉》便是吟咏木芙蓉的。大约自宋代起,鲜有人将荷花叫作芙蓉了。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3、采芙蓉为何? 三、赏析全诗:带着上面的问题集体朗读全诗——“遗”远方的“同心”者。

涉江采芙蓉教案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背诵这首诗。 2.解读这首五言诗。 3.了解这首诗美的意境并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诗。 2.感悟本诗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手段】 “七三四”语感教学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1分钟) 一、认读,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写在笔记本上。(2分钟) 2、学生再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同时参考注释,查阅字典,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实词,写在笔记本上。(2分钟) (多媒体投影) 参考: 芙蓉 ..( fú róng)欲遗.谁(wèi) 芙蓉:荷花泽:湿润的洼地遗:送 二、朗读,解析语句 1、教师做朗读解析指导(2分钟) 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要注意读准语调,语速和断句。 下面来练习朗读,同时解析句子的结构和语义,每一句都要读准并要理解正确。 2、读解全诗。 ⑴找同学朗读一遍全诗,同学评价,教师点拨。 ⑵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研究断句和结构,每人至少感悟一、二句。然后全班讨论。(6分钟) 读解参考: “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 “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

高中语文必修1-5说课稿(全)呕心沥血整理值得收藏

高中语文必修1-5说课稿全精心整理 目录 1、《荷塘月色》说课稿 ..................................................................................................................................................... - 3 - 2、《故都的秋》说课稿1 .................................................................................................................................................. - 6 - 2、《故都的秋》说课稿2 ......................................................................................................................................... - 8 - 3、《囚绿记》说课稿 ....................................................................................................................................................... - 11 - 4、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 - 12 - 5、《离骚》说课稿 ........................................................................................................................................................... - 16 - 6、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 - 17 -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 - 18 - 7、短歌行说课稿............................................................................................................................................................... - 19 - 8、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 - 21 - 9、兰亭集序》说课 ........................................................................................................................................................... - 23 - 10、赤壁赋说课稿........................................................................................................................................................... - 25 - 11、《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则) .............................................................................................................................. - 26 - 1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 31 - 13、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 - 36 - 1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 - 38 - 15、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 - 40 - 16、《祝福》说课稿......................................................................................................................................................... - 44 - 17、《老人与海》说课稿 ................................................................................................................................................. - 46 - 18蜀道难说课稿................................................................................................................................................................ - 47 - 19、《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 - 49 - 20、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 - 50 - 21、琵琶行说课稿........................................................................................................................................................... - 52 - 22、李商隐诗2首............................................................................................................................................................. - 54 - 23、《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 - 56 - 24、《劝学》说课稿......................................................................................................................................................... - 60 - 24《劝学》创新课说课稿 ......................................................................................................................................... - 61 - 25、过秦论说课稿............................................................................................................................................................. - 63 - 26、师说》说课稿............................................................................................................................................................. - 65 - 27、动物游戏之谜 ............................................................................................................................................................. - 67 - 27-1动物游戏之谜..................................................................................................................................................... - 70 - 28、《宇宙的边疆》......................................................................................................................................................... - 72 - 13-1、宇宙的边疆...................................................................................................................................................... - 72 - 29、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说课稿 ......................................................................................................................... - 74 - 30、《窦娥冤》说课稿 ..................................................................................................................................................... - 78 - 30-1、《窦娥冤》说课稿.......................................................................................................................................... - 79 - 30-2《窦娥冤》说课稿.............................................................................................................................................. - 80 - 31、《雷雨》说课稿......................................................................................................................................................... - 82 - 32、《哈姆雷特》说课稿 ................................................................................................................................................. - 84 -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体味美的意境并感悟抒情主人公的复杂情感。 2、感受诗歌看似单纯但却意蕴悠长的特点 3、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本诗的意境和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天我们就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二、知识链接 1、《古诗十九首》 非一时一人之作,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创造的抒情五言诗的选辑。南朝梁代的文学家萧统将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合在一起,收入其《文选》并题为《古诗十九首》,诗歌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为题目。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其基本的情感内容。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非常准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妇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俱,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尽,特故推十九首以为至极。”《古诗十九首》不少作品从女性角度深婉细腻地抒写相思之苦,在她们孤独无止境地咀嚼体味相思的痛苦中,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 《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质朴自然、精炼传神。刘勰《文心雕龙》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2、时代背景 东汉中晚期朝政腐败,尤以桓、灵之世为甚,桓帝时的《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汉末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官僚集团把持朝政,垄断仕路,安插亲信,使本来就有极大弊端的东汉选举制度也破坏殆尽,举官不再问品行、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堵塞了一般士人的出路。生活在汉末中下层社会的文人士子,有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理想,但生不逢时、志不得展。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为摆脱穷困潦倒的境遇,为了谋求一官半职不惜辞别父母妻儿,离乡背井,奔走交游,游京师,谒州郡,以求权门的推荐援引,然而往往投奔无门,一事无成,空怀抱负,眼见时间消逝,落得满腹痛苦和乡愁。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方法:诵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点重点字词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1、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歌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古体诗,如《诗经》—古体诗(《氓》—卫风、《采薇》—小雅),《离骚》—楚辞,《孔雀东南飞》—乐府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汉魏晋的五言诗,也属于古体诗。 二、预习检测 1、谈谈《古诗十九首》。 2、谈谈你对《涉江采芙蓉》的理解:字词句、内容、情感等。 3、运用想象,描绘诗歌画面。 简介《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代的文学家萧统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诗歌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为题目。大多是抒情诗。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的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刘勰《文心雕龙》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合作探究 1、《涉江采芙蓉》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忧伤之情,痛苦惆怅之情。 (提示:方式是采摘荷花,目的是赠送给远方的感情深厚的人。) 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里多有表现。它寄托了什么呢?让我们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合集(必修一至必修五)139页)

目录 1、《荷塘月色》说课稿 (3) 2、《故都的秋》说课稿1 (6) 2、《故都的秋》说课稿2 (8) 3、《囚绿记》说课稿 (11) 4、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12) 5、《离骚》说课稿 (15) 6、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17)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18) 7、短歌行说课稿 (19) 8、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20) 9、兰亭集序》说课 (23) 10、赤壁赋说课稿 (24) 11、《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则) (26) 1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30) 13、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35) 1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38) 15、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39) 16、《祝福》说课稿 (43) 17、《老人与海》说课稿 (45) 18蜀道难说课稿 (46) 19、《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48) 20、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49) 21、琵琶行说课稿 (51) 22、李商隐诗2首 (53) 23、《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55) 24、《劝学》说课稿 (58) 24《劝学》创新课说课稿 (59) 25、过秦论说课稿 (61) 26、师说》说课稿 (63) 27、动物游戏之谜 (65) 27-1动物游戏之谜 (67) 28、《宇宙的边疆》 (69) 13-1、宇宙的边疆 (70) 29、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说课稿 (71) 30、《窦娥冤》说课稿 (75) 30-1、《窦娥冤》说课稿 (76) 30-2《窦娥冤》说课稿 (77) 31、《雷雨》说课稿 (79) 32、《哈姆雷特》说课稿 (81) 33、《望海潮》说课稿 (82) 34、《雨霖铃》说课稿 (83) 35、《苏轼词两首》说课稿 (84) 36、《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86) 37、《水龙吟》教案 (89)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精品】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涉江采芙蓉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程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古诗《涉江采芙蓉》被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Ⅱ选编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单元。总的说来,必修Ⅱ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的诗歌及其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该单元是必修Ⅰ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Ⅲ的诗歌的鉴赏打下铺垫。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便于由浅入深地学习我国的古典诗歌。教师也能够据此而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2、《涉江采芙蓉》简析 对于本首古诗所表现的内容,历来存在争议,个人赞同双关说,诗题中的“芙蓉”二字一语双关,既指“芙蓉”这种香草,又暗含“夫荣”之义,以“芙蓉”寓“夫荣”。 该诗首先说采香花芳草打算赠送对方;然后说所思之人身在远方,心愿难遂;最后说人各一方,忧伤难遣。 3、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首诗歌的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尤其是古诗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点: 展开想象的翅膀,细心揣摩诗歌的意向。缘由:意向分析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单元第七课 【教学过程】 导入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条有着五千年历史浩荡诗歌长河中,唐诗波澜壮阔,宋词风光万千,然而在它的上游有一条美丽而清澈的小溪,她虽然流量不大,却永远散发着隽秀夺目的光辉,她就是——《古诗十九首》。 钟嵘《诗品》曾评价它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其语言多么炉火纯青,文辞多么精妙。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一、认读,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预习情况,默读或小声朗读一遍课文,同时参考注释,画出不认识或自己认为 重要的实词,整体感知一下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 芙蓉 ..( fú róng)欲遗.谁(wèi)

芙蓉:荷花泽:湿润的洼地遗:送 二、朗读,解析语句 1、教师朗读全诗,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首诗的结构和读时的节奏。 本文是一首五言诗,读的时候节奏是“二、三式”,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 2、小组讨论研究语调、语速和断句,每人至少感悟一、二句。然后全班讨论。 “涉江/采芙蓉”读作升调,要读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无限期待、欣喜的感情。 “兰泽/多芳草”读作降调,要读出采到鲜花、兰草后的欣慰与踏实的感情。 “采之/欲遗谁”这句用设问语气读,声音放轻,语速放慢,从朗读中渗透出一点似有若无的伤感。 “所思/在远道”中“所思”声音略拖长,读“在远道”时需略带沉重,用重音降调读。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第一句读升调,第二句读降调,声音拖长,语速放慢,要读出些许失落与惆怅,仿佛觉得浩浩长路,虽然牵系着那女主主人公的心与爱,却无法牵起望断天涯的他乡与故乡。 “同心/而离居”末字要以平调拖长,表达出因无望而带来的无奈。接着重读“忧伤/以终老”依然用略平的降调读,表达出岁月沧桑,生活煎熬已使得抒情主人公心如止水、哀莫心死的感情,凸显其无望无奈中深陷忧伤、终老无望的形象。 3、找同学朗读一遍全诗,同学评价,教师点拨。 三、品读鉴赏语言 1、学生齐背全诗。 2、逐句解读鉴赏诗歌,师生交流,讨论。 ⑴起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划船到江中去采集荷花,又来到沼泽地摘取芬芳的兰草。) 【闭眼想象】[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香,荷花盛开,女主人公荡一叶小舟,在江中泽边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她采呀摘呀,心里喜滋滋蜜甜甜,她要将鲜花送给心上的人哪!诗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 【问题一】“芙蓉”妙在何处? ①“芙蓉”谐音为“夫荣”,由此可见,采莲女子内心充溢着无穷无尽的爱恋。 ②芙蓉即荷花,又叫“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 清幽的意境。 【问题二】这两句诗是诗歌的起句,有何特色? “芙蓉”“兰泽”“芳草”烘托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 ⑵第三、四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夜想的心上人呀远在天边。) 【问题三】这两句的特色是什么? 三四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而转为悲哀。即诗歌所讲究的“起、承、转、合”中的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体现以“乐”写“哀”的衬托手法。 【问题四】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 “所思”是时时刻刻在她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他,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