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18T16:16:09.17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鲁建斌

[导读]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有着密切关联,在对病情诊断时,可根据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情况进行判断。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 425000

【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以Mayo评分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即缓解期(n=32)、中度活动期(n=26)、轻度活动期(n=20)、重度活动期(n=18)。比较四组患者的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与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正常和菌群失调(Ⅰ度)共计28例,占比例为87.50%。中度、轻度、重度患者的肠道菌群正常和菌群失调(Ⅰ度)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7例,占比例分别为73.08%、55.00%、38.89%。而菌群失衡情况与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有着密切关联。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有着密切关联,在对病情诊断时,可根据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情况进行判断。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球蛋白水平;相关性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灶处为大肠黏膜及粘膜下层,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1]。本文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为四组后进行检验,得出数据并分析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现将最终结局整理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以Mayo评分为依据将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即缓解期(n=32)、中度活动期(n=26)、轻度活动期(n=20)、重度活动期(n=18)。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7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35.61±3.25)岁。

1.2方法

(1)粪便样本采集、检验。①样本采集。从患者入院治疗当天算起,在第3天清晨时间采集患者新鲜粪便作为样本,样本量为10毫克,采集过后,将样本放置于容器内,从排便到检验时间总计30分钟[2]。②检验。取适量样本放置载玻片上,并推成薄片,静置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火焰将干燥的样本固定,此步骤反复进行3次后进行革兰染色,计算粪便球杆比[3]。

(2)血清样本采集。采取时间为患者清晨起床后,采集静脉血3毫升,进行凝固、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免疫球蛋白测定[4]。

1.3观察指标

对四组患者的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录入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数据分析,选择t检验组间免疫球蛋白水平,结局以

( x±s)形式体现,最终检验结局呈现P<0.05,数据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2.结果

2.1四组患者的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

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正常和菌群失调(Ⅰ度)共计28例,占比例为87.50%,儿肠道菌群失调Ⅱ度、Ⅲ度患者共计4例,占比例

12.50%;中度、轻度、重度患者的肠道菌群正常和菌群失调(Ⅰ度)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7例,占比例分别为73.08%、55.00%、38.89%,四组患者数据对比呈逐渐下降趋势。

表1四组患者的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

2.2四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菌群正常菌群失调(Ⅰ度)与菌群失调(Ⅲ度)IgA比较:t=5.1248,P=0.0000;IgC比较:t=1.6794,P=0.0967;IgM比较:

t=0.2237,P=0.8235;菌群失调(Ⅱ度)与菌群失调(Ⅲ度)IgA比较:t=3.4627,P=0.0008;IgC比较:t=0.7253,P=0.4703;IgM比较:t=0.2722,P=0.7861。

表2四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x±s)

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健康研讨: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典型代表新选择 摘要:肠道菌群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其在宿主消化营养免疫发育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0~3岁是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间窗,其与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同步,是形成免疫耐受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可导致免疫耐受破坏,引起婴幼儿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婴幼儿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就婴幼儿常见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针对全球过敏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于2006年公布:在33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13.9亿人口中,约22%患有不同种类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婴幼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是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可持续数年,并逐步发展成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本研究就肠道菌群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几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作一综述。 一、肠道菌群的建立及生物学意义 新生儿刚出生时胎粪是无菌的,出生后大约2h即可从肠道检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即微生物开始在肠道定植,最终形成以厌氧菌为优势菌的菌群结构,此过程一般需3年左右的时间。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定植,宿主的黏膜屏障和免疫系统也在发育成熟,主要体现在出生后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开始迁移分化。出生后到脱奶期(0-1岁)是To11样受体(To11-like receptor,TLR)介导的免疫耐受形成的关键时间窗,期间肠道菌群的异常定植会导致TLR表达异常,免疫耐受无法正常形成。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受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环境卫生和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健康成人肠道栖息着约1014个细菌,多达近1000~1150种细菌。肠道菌群承载着人类后天获得基因,参与人类正常生理和疾病病理过程,是被遗忘的特殊器官。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维持和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肠道内的共生菌通过占位性保护效应、营养代谢产生有机酸和拮抗作用发挥生物屏障功能。 2、促进固有和获得性免疫的发育成熟: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不断刺激局部或着全身免疫应答来促进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GALT)的发育,可激发Th1免疫应答,平衡Th1/ Th2,共生菌DHN特定的CpG基序能刺激Th1细胞分化。 3、刺激肠道分泌sIgA: sIgA黏附于肠道黏液层,阻止病原微生物的黏附并促使其随肠道蠕动排出体外。 4、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肠道共生菌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普氏粪杆菌),或通过抑制NFKB的抑制剂IKB的磷酸化、泛素化、降解,或通过促进NFKB的亚基ReIA出核,减弱其转录因子功能(多形拟杆菌),从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这显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遗传因素来解释。Strachan提出的“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因缺少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接触,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进而增加了患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细菌和病毒感染引发的自然免疫可以诱导Th1细胞因子的释放,胎儿及初生时免疫反应以为主,随着出生后环境中抗原的刺激,免疫反应逐渐向Th1转化,达到“Th1/Th2平衡”。如今随着家庭大小、生长环境、个人卫生、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过度卫生”的环境使得婴幼儿受环境中抗原刺激的机会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反应向Th2偏移,分泌的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增多,刺激B细胞产生

肠道菌群小知识

1代谢作用 ? 提供热量 ? 生产短链脂肪酸 ? 合成维生素K 和叶酸 ? 胆汁酸的分泌 ? 参与药物代谢 2. 免疫效果: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 刺激免疫球蛋白A (IgA )的生产 ? 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 ? 诱导调节性T 细胞 3. 预防病原体入侵: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菌群间存在的生物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病原体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人类肠道菌群 什么是肠道菌群? 人的肠道内寄居着种类 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 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 一定的比例组合,各种菌间 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它们 与宿主存在着共生关系,共 同维护着宿主的生理平衡。 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 有的,当胎儿还在母体子宫 内时,胎儿所处的环境几乎 是无菌的,因此胎儿肠道内 是无菌的,婴儿出生时迅速暴露在母体阴道或皮肤的微 生物下,随着从婴儿到老年 的发展变化,我们的肠道菌 群在出生后几个月迅速增多, 多样性增加,到成年后达到 稳定状态,之后老年时期多 样性渐渐减少[1]。这些微小 的生物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 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分类 据推测,正常健康成人 肠道菌群总数高达1×1014, 种类超过1000种,而一个成 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约为 1×1013个,也就是说居住在 我们肠道内的菌群数量是人 体细胞总和的10倍。在胃和 小肠中,细菌的种类相对较少。结肠中,每克肠道内容 物存在1012个细菌细胞,细 菌种类达300-1000种,而其中99%的细菌来自于其中30-40种[2] 。 正常人肠道中包括四种主要的细菌门类:厚壁菌门 Firmicutes (约50-75%,包 括梭菌属),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约10-50%, 包括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约1-10%,包括双歧杆菌),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常常约少于1%,包括大肠杆菌),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人类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细菌属于拟杆菌属、梭菌属、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其他属,如埃希氏菌属和乳杆菌属较少。拟杆菌属约占肠道中所有细菌的30%[][3]。 我国科学家在健康年轻人体内观察到的9个属的细菌广泛存在,分别为厚壁菌门的考拉杆菌属、罗氏菌属、Blautia 、 Faecalibacterium 、梭菌属、Subdoligranulum 、瘤胃球菌属和粪球菌属以及来自拟杆菌门的拟杆菌属。这9个属的细菌均具有在人体肠道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能力,而短链脂肪酸具有维持人体健康的多重作用,例如充当肠道上皮特殊营养和能量组分,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降低人体炎症水平和增强胃肠道运动机能等[4] 。 Phylum Proporti on (%) [3]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50-75%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10-50% 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1-10%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 a 少于1% 肠道菌群的作用 正常肠道菌群具有重要 的自我平衡功能[5]。 肠型 未来某一天,当你走进 医院的时候,医生可能不仅 会询问你的过敏史、血型, 还会问到你的肠型。 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 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 ) 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这个概念 ——肠型,他们通过全球性实验国际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发现以肠道内的 细菌种类和数量划分,人类拥有三种肠型,研究人员把这3种肠型命名为拟杆菌型 (Bacteroides )(肠型Ⅰ)、普雷沃氏菌型(Prevotella )(肠型Ⅱ)和瘤胃球菌型 (Ruminococcus )(肠型Ⅲ),

肠道菌群失调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肠道菌群失调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发病有密切关系 肠道菌群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其在宿主消化营养免疫发育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0~3岁是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间窗,其与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同步,是形成免疫耐受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可导致免疫耐受破坏,引起婴幼儿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婴幼儿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就婴幼儿常见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针对全球过敏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于2006年公布:在33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13.9亿人口中,约22%患有不同种类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婴幼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是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可持续数年,并逐步发展成过敏性鼻

炎和哮喘。本研究就肠道菌群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几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作一综述。 一、肠道菌群的建立及生物学意义 新生儿刚出生时胎粪是无菌的,出生后大约2h即可从肠道检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即微生物开始在肠道定植,最终形成以厌氧菌为优势菌的菌群结构,此过程一般需3年左右的时间。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定植,宿主的黏膜屏障和免疫系统也在发育成熟,主要体现在出生后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开始迁移分化。出生后到脱奶期(0-1岁)是To11样受体(To11-like receptor,TLR)介导的免疫耐受形成的关键时间窗,期间肠道菌群的异常定植会导致TLR表达异常,免疫耐受无常形成。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受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环境卫生和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健康成人肠道栖息着约1014个细菌,多达近1000~1150种细菌。肠道菌群承载着人类后天获得基因,参与人类正常生理和疾病病理过程,是被遗忘的特殊器官。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维持和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肠道的共生菌通过占位性保护效应、营养代产生有机酸和拮抗作用发挥生物屏障功能。 2、促进固有和获得性免疫的发育成熟: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不断刺激局部或着全身免疫应答来促进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GALT)的发育,可激发Th1免疫应答,平衡Th1/ Th2,共生菌DHN特定的CpG基序能刺激Th1细胞分化。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进展继教习题教学教材

2016蚌埠市级继续教育《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新进展》考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1.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 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 C.乙状结肠可见节段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 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 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病变处结肠粘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 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2.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理特点为() A.结肠壁全层性炎症 B.病变是节段性分布 C.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 D.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 E. .病变先发生于盲肠。后向下侵犯远端结肠 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是() A.左旋多巴 B.庆大霉素 C.吡哌酸 D.甲氰咪胍 E.柳氮磺嘧啶 4. 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是() A.十二指肠降段 B.回肠 C.直肠和结肠 D.回盲部 E.小肠 5.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错误的是() A.病变呈广泛性小溃疡 B.病变常侵入肌层易出现穿孔及巨结肠 C.炎症反复发作可形成炎性息肉 D.病变反复发作可致结肠变形缩短 E.溃疡性结肠炎可出现癌变 6.患者,女性,28岁。腹泻半年就诊。大便每日3~4次,果酱色,排便前下腹疼,排便后减轻。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及全部结肠充血、水肿、质脆、易出血,散在多个浅小溃疡及小息肉。下列处理中哪项是不恰当的( ) A.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 B.地塞米松

C.阿托品肌肉注射 D.必要时加用硫唑嘌呤 E.大便检查白细胞增多时加用抗生素 7.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口服药物有( ) A.泼尼松 B.环磷酰胺 C.SASP D.甲硝唑 E.抗生素 8.下列不支持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的是( ) A.黏液脓血便 B.粪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 C.结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证据 D.结肠镜检查发现较多的炎性息肉 E.可并发结节性红斑 9.患者,男性,25岁。反复腹泻2年。粪常规除见少许红、白细胞外无异常,粪细菌培养(—),纤维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及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质地脆、易出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阿米巴痢疾 B.细菌性痢疾 C.克隆病 D.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早期 E.直肠乙状结肠癌症早期 10.下列不是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的是() A.肠壁边缘呈锯齿样 B.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 C.病变部位呈跳跃现象 D.肠腔见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E.肠管缩短,肠腔变窄,呈铅管状 11.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柳氮磺吡啶主要用于() A.减少激素的用量 B.轻中型患者或重型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已缓解者 C.避免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症 D.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E.活动期病例欲激素合用 12.门诊对有便血伴有腹泻或便秘的患者,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 ) A.直肠镜检 B.纤维结肠镜检 C.直肠镜检

关于过敏的十大真相

关于过敏的十大真相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30%左右,但人们对此类疾病的了解仍很少。对此,美国《女性挚友》杂志最新撰文介绍了经过科学证实的有关过敏的十个真相。 1.家中排行老大的儿童更易患过敏性疾病 英国的研究人员在测试了1200多名儿童发生过敏的情况后发现,与其他儿童相比,在家中排行老大的儿童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明显较高。 2.多数家庭的宠物过敏原是从外面带回来的 常见的宠物过敏原是猫毛和狗毛。美国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机构的学者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有99%的美国家庭中存在宠物过敏原,而在这些家庭中,养猫或狗的家庭只有不到一半。大部分家庭中的宠物过敏原都是其家庭成员从学校、医院、商场、电影院等公共场所携带回来的。此外,纽约过敏与鼻窦炎研究中心的尼加博士还指出,自小就养宠物而没有发生宠物过敏的人,在长大后仍可能对宠物(其实是新养的

宠物)发生过敏。随着环境的改变(如搬家等),人对宠物 携带过敏原的免疫能力会突然丧失。 3.发生过敏与人体内生物钟的改变有密切的关系 美国犹太医学研究中心的马丁博士指出,人体具有“生物钟”和“昼夜节律性”,在不同的时间段可发生不同的生理反应。过敏的发生与人体内生物钟的改变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服药时间很有讲究。例如,过敏性疾病患者若在晚上服用抗过敏药物,可在第二天早晨取得最佳的药效(很多过敏反应都是在早晨发生的)。 4.肥胖者发生过敏的几率更高 美国《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4000多例2~19岁的参试者中,体型肥胖者发生过敏的几率比体重正常者高26%,其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比体重正常者高59%。 5.快餐食物是最主要的过敏原之一 过敏并非一种新病,但导致过敏的过敏原却在“日新月

1 肠道菌群和肿瘤代谢性疾病及精神性疾病

1肠道菌群和肿瘤、代谢性及精神性疾病 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453000 姜秀菊王利江 Abstract:The human gut harbours a vast number of bacteria—the microbiota.The gut microbiota can modulate host physiology,metabolism and immune system through gut—host interations.Rencent studies show that gut microbiota can affect obesity ,diabetes and other metabolic diseases;it also makes contribution to mental diseases like anxiety and depression.and could thus considered to new approache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those diseases.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rencent studies about relationships between gut microbiota,neoplasm,metabolic and mental diseases. Key word:microbiota,metabolism,diabetes,anxiety,depression. 人类肠道聚集着大量细菌,即肠道菌群。肠道菌群通过菌群-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生理、代谢和免疫系统。最近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肥胖、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菌群的变化可以通过菌群-肠道-脑轴系统作用于大脑,引起精神性疾病如焦虑和抑郁。同时肠道菌群也可为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就最近关于肠道菌群和肿瘤、代谢性及精神性疾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菌群,代谢,糖尿病,焦虑,抑郁。 前言 人类肠道于胎儿时期是无菌的,在出生后经过菌群的建立与演替,到2-3岁时逐渐形成了以厌氧菌占绝对优势,需氧菌占劣势的生态格局,对于一个健康人体来说将终身不变。至此人类肠道聚集着近1015个细菌,它们可以影响人的生理、代谢、营养及免疫功能[1-3],最近的新技术进展如分子生物学、宏基因组学方法使人们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菌群的门类中,厚壁菌和杆菌约占肠道菌群的70%-75%,而变形菌,放线菌,梭菌及疣微菌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菌群是一个动态体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基因、饮食、代谢、年龄、分布、抗生素的使用和应激等。这些主要菌群的动态变化和多样性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如肠道菌群紊乱可以引起感染性疾病和胃肠道疾病,如炎性肠病。肠道菌群也可以通过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肠道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作用于大脑,再通过神经和内分泌轴的作用引起相应的疾病。 1 肠道菌群和肿瘤 过去几十年内肥胖在全球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它是一些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虽然有些报道认为一些因素参与了肥胖相关性癌的发展,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饮食所致的肥胖和遗传性肥胖可以使肠道菌群发生改变,损伤DNA的肠道细菌代谢产物--致癌去氧胆酸水平升高,致癌去氧胆酸的肝肠循环刺激了肝脏星状细胞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完整版)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完整版) 摘要 慢性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多且复杂。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携带的细菌群,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功能丰富。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保持动态平衡,与宿主互利共生,维持宿主身体的健康。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将出现菌群失调,导致疾病发生,通常表现为腹泻。粪菌移植可快速、经济、相对安全地重建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d),粪便量增加(>200 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急性腹泻病程多在2周之内,少数可持续至2周以上,慢性腹泻指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其发病往往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1,2]。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多,也较为复杂,临床转归差异大。人类肠道是一个大又杂的微生态环境,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能保持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形成天然的生物屏障,抵抗外来致病菌的侵袭。当机体受到饮食、药物、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产生病理性组合,称肠道菌群失调。由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慢性腹泻在临床上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功能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肠道菌群有了全新的认识,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腹泻也逐渐被重视。

一、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人体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以细菌为主。健康成人肠道中含大约104个细菌,种类>1 000种,是人体细胞总和的10倍[3],占粪便干重的1/3~2/5,具体分为三大类:①原籍菌群,为肠道优势菌,具有免疫调节、抑制和清除病原菌的作用,主要有类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及优杆菌等;②条件致病菌,其在肠道菌群平衡时无害,在特定条件下可具有侵袭性,对人体有害,主要有肠杆菌、肠球菌等,以兼性需氧菌为主; ③过路菌,菌群平衡时此类菌数量少,长期定植机会少,如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可致病,主要有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之间及与宿主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维持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并通过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生长与衰老、代谢作用、抑癌作用等维持着宿主的健康[4]。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饮食、药物、年龄、肠道动力异常及免疫功能障碍等。其中抗生素的不当使用被认为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罪魁祸首[5],尤其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得肠道敏感菌被抑制,而耐药菌过量繁殖。研究表明,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水平与用药剂量相关[6],而益生菌有稳定并增加肠道优势菌在肠道菌群中的作用[7]。饮食习惯也可改变肠道菌群[8],在低渣饮食中加入纤维对肠道功能及结果有益[9]。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减少,肠杆菌、肠球菌增加。正常的肠道运动在推进食物的过程中也可清除细菌,肠道运动减弱时,可使细菌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大量繁殖,促使肠道菌群失调[10]。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肠黏膜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可抵抗病原体入侵并阻止肠道细菌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9-01-18T16:16:09.17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2期作者:鲁建斌 [导读]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有着密切关联,在对病情诊断时,可根据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情况进行判断。 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 425000 【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以Mayo评分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即缓解期(n=32)、中度活动期(n=26)、轻度活动期(n=20)、重度活动期(n=18)。比较四组患者的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与免疫球蛋白水平,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正常和菌群失调(Ⅰ度)共计28例,占比例为87.50%。中度、轻度、重度患者的肠道菌群正常和菌群失调(Ⅰ度)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7例,占比例分别为73.08%、55.00%、38.89%。而菌群失衡情况与机体免疫球蛋白水平有着密切关联。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发展与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有着密切关联,在对病情诊断时,可根据肠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情况进行判断。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球蛋白水平;相关性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一种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灶处为大肠黏膜及粘膜下层,该病的病因尚不清楚[1]。本文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展开研究,分为四组后进行检验,得出数据并分析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现将最终结局整理为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96例,以Mayo评分为依据将将所有患者分为四组,即缓解期(n=32)、中度活动期(n=26)、轻度活动期(n=20)、重度活动期(n=18)。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7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35.61±3.25)岁。 1.2方法 (1)粪便样本采集、检验。①样本采集。从患者入院治疗当天算起,在第3天清晨时间采集患者新鲜粪便作为样本,样本量为10毫克,采集过后,将样本放置于容器内,从排便到检验时间总计30分钟[2]。②检验。取适量样本放置载玻片上,并推成薄片,静置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火焰将干燥的样本固定,此步骤反复进行3次后进行革兰染色,计算粪便球杆比[3]。 (2)血清样本采集。采取时间为患者清晨起床后,采集静脉血3毫升,进行凝固、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清,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免疫球蛋白测定[4]。 1.3观察指标 对四组患者的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与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将此次录入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完成数据分析,选择t检验组间免疫球蛋白水平,结局以 ( x±s)形式体现,最终检验结局呈现P<0.05,数据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2.结果 2.1四组患者的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 缓解期患者肠道菌群正常和菌群失调(Ⅰ度)共计28例,占比例为87.50%,儿肠道菌群失调Ⅱ度、Ⅲ度患者共计4例,占比例 12.50%;中度、轻度、重度患者的肠道菌群正常和菌群失调(Ⅰ度)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7例,占比例分别为73.08%、55.00%、38.89%,四组患者数据对比呈逐渐下降趋势。 表1四组患者的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情况 2.2四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菌群正常菌群失调(Ⅰ度)与菌群失调(Ⅲ度)IgA比较:t=5.1248,P=0.0000;IgC比较:t=1.6794,P=0.0967;IgM比较: t=0.2237,P=0.8235;菌群失调(Ⅱ度)与菌群失调(Ⅲ度)IgA比较:t=3.4627,P=0.0008;IgC比较:t=0.7253,P=0.4703;IgM比较:t=0.2722,P=0.7861。 表2四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x±s)

肠道菌群与疾病

转自《生物学通报》2004年第39卷第3期,26页。 肠道菌群与疾病 尹军霞 (绍兴文理学院生物学系浙江绍兴312000) 林德荣 (绍兴第二医院肿瘤科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一般情况下,肠道茵群与人体和外部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可被打破,形成肠道茵群失调,引发疾病或者加重病情,引起并发症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本文对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和疾病的关系以及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措施作了简单的介绍。 1 肠道菌群一般介绍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在子宫内是处于无菌的环境.所以肠道内是无菌的,出生后,细菌迅速从口及肛门侵人,2 h左右,其肠道内很快有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植入,以后随着饮食,肠道就有了更多的不同菌群进驻,3 d后细菌数量接近高峰…。而一个健康成人胃肠道细菌大约有1014个,由30属、500种组成,包括需氧、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从来源上看,有常住菌和过路菌两种,前者是并非由口摄入,在肠道内保持稳定的群体;而后者则由口摄入并经胃肠道。常住菌是使过路菌不能定植的一个因素。 人体胃肠道各部位定植的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不同:胃内酸度高,含大量消化酶,不适合细菌成长,所以胃内菌数量很少,总菌数0~103个,主要是一些需氧抗酸性细菌,如链球菌、乳杆菌等。而小肠是个过渡区,虽然pH值稍偏碱,但含有消化酶,蠕动强烈,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所以,小肠菌量在胃和结肠之间逐渐增多;空肠菌数105个,仍以需氧菌为主;回肠菌较多,总菌数103-107个,以厌氧菌为主,如拟杆菌、双歧杆菌等;结肠内菌量最多达1011-1012个,厌氧菌占绝对优势,占98%以上,菌种也达300多种,干大便的重量近1/3是由细菌组成。 同一肠道,不同类菌的空间分布也不相同。总的来说,人体肠道菌群在肠腔内形成3个生物层:深层的紧贴粘膜表面并与粘膜上皮细胞粘连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菌群称为膜菌群,主要由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组成,这两类菌是肠共生菌,是肠道菌中最具生理意义的两种细菌,对机体有益无害;中层为粪杆菌、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和优杆菌等厌氧菌;表层的细菌可游动称为腔菌群,主要是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好氧和兼性好氧菌…。 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只是相对稳定的,它们受饮食、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年龄及卫生条件的影响而变动。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宿主和外部环境建立起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1 防御病原体的侵犯 1)直接作用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系统 Michael H.Chapman , Ian R.Sanderson 英国伦敦大学Barts & The London,圣玛丽医院成人及儿童胃肠病科, Turner Street, 伦敦 E1 2AD ,英国 前言 出生时胃肠道是无菌的,但很快有种类繁多的细菌定植,因此成为人体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首要部位,甚至90%的微生物是通过胃肠道进入人体的。胃肠道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摄取营养和维持体液的平衡以驱除有害的微生物和其它一些毒素物质。我们就胃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病原微生物如何与其和肠道功能的其它方面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肠道的正常菌丛 出生时胃肠道的粘膜免疫系统的活性较低,与成年人比较淋巴细胞和Payer斑都较少。出生后经口菌群定植很快发生。肠道菌群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直到成年才变得稳定,且会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母乳中IgA水平在婴儿期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胃肠道的菌群总量是非常大的,近50%的粪便是细菌,约为1012/克。随着胃肠道的长度发生变化,其细菌数目和种类也不同。除口腔外,菌落随着胃肠道的延伸而逐渐增多,而胃和近端小肠却只有少量的以革兰氏阳性为主的细菌。菌群在小肠远端和结肠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环境。这些区域也正是炎性肠疾病(IBD)最容易受累的部位,这使我们推测粘膜免疫系统对胃肠道菌群的无效或不正常的反应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胃肠道的菌群总量是非常大的,粪便中近50%是细菌,约为1012/克粪便 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定义正常的肠道菌群是非常困难的。已知有超过500种不同种类的微生菌群在肠道定植,在回肠末端及结肠部的主要定植菌群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1-2]。由于许多菌群无法在体外进行培养因而对其研究也一度受到阻碍,近来,借助于新的研究方法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利用菌群特异性探针对其进行组织定位)使对这些菌群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肠腔和其相关联的粘膜上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和类型也是有差别的[3]。粘膜相关菌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收稿日期】2008204202【作者简介】姜秀菊(19592),女,主任医师,从事肠道微生态研究, Email:jiangxiuju01@https://www.sodocs.net/doc/8d7845678.html, 文章编号:10052376X (2008)0420424202 【综 述】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姜秀菊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新乡 453000) 【关键词】 肠道菌群;菌群失调;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胃肠道内寄居着400余种细菌,总量 达1014个集落形成单位(CF U ),近10倍于人体体细胞数量,其中99%以上为专性厌氧菌,主要由双歧杆菌组成,1%以下为兼性厌氧菌,主要是乳酸杆菌,极少量为致病菌占0.01%,它们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分布在肠道不同部位,对宿主发挥着生物屏障、营养、免疫调节、降血氨及胆固醇、抗衰老和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作用,而机体为它们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因此,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依赖,互为环境,两者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维持着机体的健康和长寿。 肠道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又是最大的细菌及内毒素储存库,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及毒素并不损害机体健康,完全依赖于人体完整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该黏膜屏障主要有:肠道菌群构建的生物屏障、肠道菌群与肠道黏液层、肠上皮细胞组成的机械屏障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形成的免疫屏障、肠2肝轴和防御素。 在生物屏障方面:双歧杆菌通过磷壁酸黏附在肠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占位效应、营养竟争、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抵制肠道内、外源性潜在致病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定植,起定植抗力作用;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亲脂分子、小菌素、过氧化氢等对肠道的大肠埃希菌、铜绿 假单胞菌、沙门菌、链球菌等起抑菌或杀菌作用[1]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酸性代谢产物可降低肠道的pH 和Eh 以抑制致病菌生长,并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肠道蠕动,以便使致病菌和内毒素排出体外。 在机械屏障方面:肠道粘液层主要由糖蛋白组成,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以促进糖蛋白的分泌和肠上皮细胞DNA 的合成;产生为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提供重要能源物质的短链脂肪酸,从而促进肠黏膜的增生[2];通过增强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加强上皮细胞层的屏障功能[3],维持黏膜结构的完整性,阻止细菌及毒素等大分子物质的通过。 在免疫屏障方面: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可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产生SI g A,SI g A 可通过与细菌胞壁抗原决定簇结合包裹细菌,抑制细菌对肠上皮的黏附;作用于细菌表面,降低致病菌毒力;中和细菌、毒素、病毒;增强单核细胞的杀菌活性;调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激活补体旁路与溶菌酶协同抗菌[4];可作为封闭抗体减少由I g M 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后诱发的局部炎症,阻止有害抗原通过黏膜进入血循环,抑制全身免疫应答[5]。 可见,肠道细菌参加了三道黏膜屏障的构建。在创伤、烧伤、大出血、休克、严重感染、重型肝炎等应激状态下及放疗、化疗、胆道和肠道梗阻、长期使用肠道外营养和广谱抗菌素均可使定居于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的数量与各菌种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致革兰阴性菌对肠上皮的黏附增加、细菌过度生长、内毒素产生增加构成微生态失调。另外应急时肠黏膜代谢功能发生改变,上皮结构变化和(或)功能障碍,通透性增加,细菌和毒素进入其他组织和血循环 内,形成细菌和内毒素移位[6]。 肝负责机体的物质代谢及免疫防御功能,枯否氏细胞是防止肠源性细菌及毒素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占全身吞噬细胞总量的70%,但同时也为炎症介质大量释放提供了物质基础。肝脏分泌的结合型胆汁酸在小肠部位对口腔、胃、回肠、盲肠来源的外籍菌有抑制作用,游离型胆汁酸在大肠内通过调节pH 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7]。肝病时,肝功能障碍,胆汁分泌减少,对外籍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引起菌群失调;枯否氏细胞对进入门静脉系统的细菌及毒素的清除能力下降,使之直接进入体循环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肠道黏膜水肿,通透性增加,为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创造了条件。 严重感染时病原菌的数量和毒力超过了机体本身和(或)局部的防御能力,使得易在肠道黏附、定植和繁殖,进而 导致机体微生态失衡[8] 。严重感染常破坏胃肠黏膜屏障,诱发胃肠功能障碍[9]。严重感染必然要选择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若长期大量应用,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肠道敏感的专性厌氧菌,正常菌群结构遭破坏,定植抗力及生物拮抗功能消失,促使了条件致病菌和易产生耐药的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及外源性耐药菌和真菌黏附到肠上皮细胞上,并得到优势生长和大量繁殖,扩大内毒素池,同时削弱了厌氧菌对细菌移位的抑制作用,是引发内源性肠道感染的潜在因素和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4,10,11]。 在大手术、休克等应激状态下,内环境发生改变,常可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除可造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移位外,缺血/再灌注不仅损伤肠上皮细胞,还促进其表达细胞因子(I L 26,T NF )等增加肠黏膜的通透性,为内毒素的入血创造条件;同时使肠上皮细胞吞噬细菌增加而杀菌功能下降,促进细菌移位,感染远处器官[1]。 放疗、化疗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屏障受损,SI g A 产生减少,对吞入的微生物、毒素的杀灭、抑制和清除作用减弱。当机体免疫功能持续严重低下时可引起脓毒血症即肠源性感染[12]。 谷氨酰胺是肠上皮细胞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特殊中性氨基酸,是应激状态下肠黏膜的一个必需营养物质,可通过对I L 24和I L 210的调节增加SI g A 水平,防止肠腔内细菌过多附着于肠黏膜发生移位[13]。全胃肠外营养因缺乏该物质可引起肠黏膜萎缩,影响肠上皮细胞功能。专性厌氧菌的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若缺乏促进专性厌氧菌生长的纤维食物的肠道供给或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长时间不能纠正,也可影响肠上皮细胞的生长[14],为细菌及内毒素的移位提供了机会。 胆道和肠道梗阻时,胆汁排出受阻,调节肠内PH 和对外籍菌的抑制作用减弱,肠道不能正常蠕动使“冲洗”机制失灵,长时间滞留的细菌过度生长,是细菌移位和内毒素产生的基本原因[12]。 可见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生态紊乱和机体(包括肠道本身)免疫功能受损是肠道细菌移位的重要诱发因素。细菌可以横向移位,即肠道的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周围转移,如向上可移位至口咽部然后逆向定植引起肺炎,也可向肠黏 4 24Chinese Journal ofM icr oecol ogy,Aug 2008,Vol 120No 14

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关系论文

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以更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对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菌群分析,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大肠杆菌菌数较正常人显著增加(p<0.01),双歧杆菌、乳杆菌菌数较正常人显著减少(p<0.01),而肠球菌及类杆菌细菌数无显著变化。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即益生菌数量减少,有害菌数量增加。 [关键词] 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益生菌 [中图分类号] r574.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0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ulcerative colitis and intestinal flora, to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5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flora analysis, compared with normal subjects. results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of escherichia coli bacteria count mo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1),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bacteria count mo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p<0.01), while the numbers of enterococci and fragilis bacteria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in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namely amount of probiotics reduce, the harmful bacteria increase.

过敏体质专用抗过敏益生菌的菌株分析

过敏体质专用抗过敏益生菌敏亦康的菌株分析 益生菌是能够对宿主(机体)健康起积极作用的活微生物,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与过敏性疾病密切相关。免疫学认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形成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诱导免疫耐受产生,益生菌能改变终末器官的免疫应答从而预防和治疗过敏以及反复发作。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研究证明,通过补充肠道有益菌去调节菌群微生态免疫平衡,从而可以调节过敏体质,缓解过敏,降低过敏的发病率,具有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潜能。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益生菌都具有抗过敏的功效,益生菌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肠道、生殖器官,皮肤表面等各个角落,不同菌种和亚型的益生菌产生的功效是不同的,特别是针对0-12岁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妈妈人群的使用,选择益生菌时尤其要谨慎。市面上益生菌产品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而敏亦康益生菌是其中抗过敏的理想选择。所有菌种均符合国家卫计委公布的可适用于婴幼儿童食用,其菌株成分如下:。 一、罗伊氏乳杆菌(专利抗过敏菌株):Lactobacillus reuteri GL-104 1 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过敏体质 罗伊氏乳杆菌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激发可以调节过敏免疫反应中的Th1型免疫反应,来平衡过敏所发引发的Th2型免疫反应,达到调节免疫平衡,改善过敏体质的效果。 2 小儿便秘

罗伊氏乳杆菌对缓解由于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小儿便秘具有很好的效果,多项研究表明,乳酸杆菌的共生会加速宿主肠道微生物群恢复其原有的良好状态,从而调节便秘宝宝肠道内的菌群稳态。 3 婴儿返流 返流是指,胃内容物回流至咽喉或口腔的过程,有时胃内容物喷口而出。此外,健康婴儿简单返流很普遍,简单返流通常被认为是长虹脏问题,而不是疾病。返流频率随年龄变化,年龄不超过1个月的婴儿最容易受返流影响。研究表明,饮食会影响胃肠道内微生物种类的数量,此外,补充益生菌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敏亦康益生菌里所含有的罗伊氏乳杆菌已被证明可以显著提高足月婴儿及早产儿胃排空,从而减少返流。 二.副干酪乳杆菌(专利抗过敏菌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 MP-137 缓解过敏症状,调节过敏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GL-206 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不良微生物的增殖。 嗜酸乳杆菌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拮抗作用。 嗜酸乳杆菌能分泌抗生物素类物质(嗜酸乳菌素(acidolin)、嗜酸杆菌素(acidophilin)、乳酸菌素(1aetocidon)), 对肠道致病菌产生的拮抗作用。 嗜酸乳杆菌提升机体保护力 四.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鼠李糖乳杆菌能够耐受动物消化道环境,在人和动物肠道内定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腹泻、排除毒素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高纯度的鼠李糖乳杆菌对于过敏体质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1平衡和改善胃肠道功能

肠道菌群失调症中医治疗方法

肠道菌群失调症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急性泄泻病多偏实,责在脾胃;慢性泄泻病多为虚,每及脾肾。前者当清热化湿,后者应高补脾肾。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对体液免疫有影响,如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能促进抗体生成,鱼腥草能提高备解素浓度,而备解素、C3、Mg++组成的备解系统对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有一定杀灭作用,是机体产生抗体前的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的免疫防御功能。在应用中医辩证论治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时,均应考虑以上药物的作用,于清热化湿、补气健脾、和胃渗湿、温肾健脾等法中,适当配伍应用则效果比较理想。 (一)辨证施治: 1.感受寒湿 证候:发病较急,腹痛肠鸣,大便清稀甚至如水样,口不渴,或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楚,舌苔白,脉濡。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方药:霍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加减。霍香10克,紫苏10克,白芷10克,川朴6克,大腹皮10克,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若表邪重者可加荆芥、防风;胸闷纳呆,苔白腻,宜加苍术、泽泻。 2.湿热下迫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干,小便短赤,或兼发热恶风,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场《伤寒论》加减。葛根15克,黄连9克,黄芩9克,甘草6克。可加银花、木通、车前子助其清热利湿,使表里双解,湿热分消,泄泻得止。湿邪重者可加藿香、佩兰、厚朴;热邪偏重者,可选添连翘、栀子、马齿苋。 3.脾胃虚弱 证候:大便溏泻,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脘闷,纳差,食后即欲大便,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缓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