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

弃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

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

下联:________

【答案】(1)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解析】【分析】(1)本题要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谁(市楹联协会)怎么样(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按照上联:忆(动词)往昔(时间)革命前辈开天辟地(主谓短语)创伟业(动宾短语),仿写出下联: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⑴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读文段的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段,理解内容,解答时要一语中的,语言简洁,概括准确。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仔细审读下联,注意把握下联的特点,结合对联的知识,准确运用题干的词语进行组合。

2.《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之前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就让我们认识了不少这样的“第一等人”。学校开展了“工匠精神”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20字以内)

(2)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左右)。

【答案】(1)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解析】【分析】(1)首先要仔细观察没画,探究画面富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工匠精神”“中国品牌”揭示了漫画的主题。然后注意公益宣传语的要求,语言简明,具有感染力。(2)开放性题目,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⑴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⑵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与自己相处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②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排除外界纷扰对内心的侵袭。③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宾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丰富自己 B.充实自己

④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以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学习,不断用新知识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B;A

【解析】【分析】(1)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与自己相处的前提”,谓语是“是”,宾语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提取宾语,而不是宾语中心语。

(2)前后不一致,前面是肯定的,后面是肯定加否定,修改时应保持前后一致,这句话可以修改为: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3)正常的逻辑是首先充实自己,才能丰富自己。故答案为B;A。

故答案为:⑴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

⑵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⑶B A

【点评】⑴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解答这样的题,要掌握句子成分及各个句子成分的特征。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谓语,说明主语的动作、状态或特征;宾语是谓语动词支配或陈述的对象;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的句子成分;状语是用于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的一种句子成分;补语用来说明宾语或主语所处的状态或正在进行的动作。划分句子成分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先找主语、谓语、宾语,再找定语、状语、补语。

⑵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语法角度、语感角度等。语法角度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运用补法、删法和换法进行合理修改即可。

⑶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4.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某校九年级开展“家·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小题。

(1)【家】幸福的家

感受亲情、孝亲敬老,让爱住我家。请捕捉家庭生活中一个温馨感人的镜头,用简洁的语言描绘。

(2)【国】强盛的国

无悔青春,无憾人生,挺起国之脊梁。请根据下面的材料,补写对联。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

下联:________

(3)【梦】复兴的民族

细流汇江,江河成海,我们凝聚力量,描绘民族复兴的蓝图。厉害了,我的国!作为追梦

少年的你,写一句座右铭,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要求:不得借用名人名言)

【答案】(1)①小时候依偎在妈妈怀里听故事;②中秋节全家人齐聚一堂,赏月亮,吃月饼,笑声不断;③中考前,爸妈满怀期待送我进考场。

(2)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树楷模)

(3)略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捕捉家庭生活中一个温馨感人的镜头,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这样的题答案不唯一,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家庭生活温馨感人的镜头即可。如:一家人聚在一起为奶奶过生日、过年时一家人一起观看春晚等。

(2)根据对联特点答题,上联“忆往昔”可以对“看今朝”,“邓稼先”对“黄大年”,“鞠躬尽瘁”对“殚精竭虑”,“两弹”是邓稼先的成就,可以对“深探”,“扬国威”是动宾结构,可以对“展风采”。

(3)本题要求写一句座右铭,这样的题答案不唯一,但要注意题目中不得借用名人名言的要求。语言精炼、具有激励、警醒之意即可。

故答案为:⑴①小时候依偎在妈妈怀里听故事;②中秋节全家人齐聚一堂,赏月亮,吃月饼,笑声不断;③中考前,爸妈满怀期待送我进考场。

⑵看今朝,黄大年殚精竭虑(赤胆忠心)“深探”写传奇(展风采树楷模)

⑶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⑵(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⑶本题考查拟写座右铭的能力。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历史上,许多中外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这样的题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一定要注意语言要精炼、具有激励作用。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解析】【分析】(1)解题时,围绕文本所写的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采用层意合并的方法,即将层意的核心内容综合起来加以概括来作答。

(2)阅读文本内容,理解“风”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运用修辞对“国风”进行描述即可。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⑵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解答这样的题,必须要在感知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

⑵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的表达关键在于平时,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积累,多练习,多参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这样的题就非常容易了。

6.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以下四副对联所涉及的文学家,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鲁迅/施耐庵/范仲淹/吴承恩

B. 梁启超/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

C. 鲁迅/罗贯中/欧阳修/曹雪芹

D. 梁启超/吴承恩/欧阳修/吴敬梓

(2)我国一直有“过大年,贴春联”的习俗,请选出一副最富有对仗之美的春联作为自己的新年礼物吧!()

A. 高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B.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

C. 接财接福接平安,迎喜迎春迎富贵

D. 民安国泰逢盛世,展宏图再就辉煌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A这是美国作家斯诺挽鲁迅联,联中嵌入了鲁迅的两部小说《呐喊》、《彷徨》,同时,“领呐喊”、“感彷徨”语带双关,“领呐喊”指出鲁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感彷徨”则是因鲁迅先生的逝世,文坛失去了一面旗帜。B根据“三顾茅庐、三足鼎立”可知,是罗贯中。C根据“醉乡、亭、山行六七里”可知,是欧阳修。D根据“梦里红楼”可知,是曹雪芹。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辨识能力。本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A用来庆贺人家乔迁新居的贺联。不符合题意。B这副对联对应的是传统节日——春节。意思是岁月过了一年,人长了一岁。符合题意。C对联是说新春伊始,为新的一年迎来喜庆祥和、阖家平安,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万事如意。不符合题意。D用来祝福国泰民安的对联。不符合题意。故选B。

故答案为:⑴C;⑵B

【点评】⑴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文学常识的记忆和积累,能从所个的对联中找到与文学相对的作家作品。

⑵考生要注意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要注意对给出的对联在内容上进行辨析,找出符合要求的一幅。

7.某校九年级(2)班开展“君子以自强不息”主题活动,分享令自己震撼的人物故事。以下是某同学的一段充满激情的演讲稿。

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立志容易奋斗难,只有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在困境中得到突围;只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奋斗才能让理想得以实现。自强是苏轼在贬谪处境时的那种“会挽雕弓如满月”的雄魂气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强是在杜甫攀登高峰时的那个“会当凌绝顶”的坚定步伐。

同学们,自强不息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它早已成为我们生命的本色。A不管我们会抱怨学习压力大,都要将这点小小的挫折化为动力,向前拼搏。B直到成功那天,我们就会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青少年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面对挫折不放弃的精神;靠自立,出色地担当起一个普通公民的责任;靠自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1)以上画横线的A,B句均有语病,请写出你的修改意见。

(2)请你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仿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3)请你参与其中,讲述当今的自强不息人物故事。为了更好地介绍这一人物,建议你采访他(她),并提前写一份采访提纲。

①概述所采访人物的事迹。

②设计采访提纲。(至少设计2个问题)

【答案】(1)A关联词搭配不当,将“不管……都”改为“虽然……但是”或“尽管……也……”;B 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真谛”。

(2)自强是李白在仕途艰难时的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千古绝唱;自强是王安石在政治风云中的那份“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凌云壮志。

(3)①人物事迹:刘伟在10岁的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凭着超凡的毅力练习钢琴,在2006年还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并开始自己编曲填词。他以坚毅的精神和出色的琴技打动观众,当选首届“中国达人秀”冠军,被称为“断臂钢琴师”。

②采访提纲:a.是什么让你鼓起勇气与命运抗争?b.你这么努力训练,用心演奏钢琴仅仅是一种爱好吗?c.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你想对即将中考的初三学子说点什么?

【解析】【分析】(1)A句关联词“不管……都”搭配不当,应改为“虽然……但是”或“尽管……也……”。B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真谛”。

(2)本题根据“自强是名家在……时的那种+名篇的……”仿写。

(3)根据自己的了解讲述一个当今的自强不息人物故事,把人物的事迹重点介绍出来。由于说话的对象不同,说话的内容也不同。设计采访问题时,一定要根据情境,明确采访的关键点“信念、理想、努力、未来”,围绕人物事迹,语言得体,言之有理,表述清晰即可。

故答案为:⑴A关联词搭配不当,将“不管……都”改为“虽然……但是”或“尽管……也……”;B 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真谛”。

⑵自强是李白在仕途艰难时的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千古绝唱;自强是王安石在政治风云中的那份“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凌云壮志

⑶①人物事迹:刘伟在10岁的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凭着超凡的毅力练习钢琴,在2006年还加入了北京市残疾人艺术团,并开始自己编曲填词。他以坚毅的精神和出色的琴技打动观众,当选首届“中国达人秀”冠军,被称为“断臂钢琴师”。

②采访提纲:a.是什么让你鼓起勇气与命运抗争?b.你这么努力训练,用心演奏钢琴仅仅是一种爱好吗?c.你对自己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你想对即将中考的初三学子说点什么?

【点评】⑴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①读句子、理句意。②查排审、找病因(找病因很重要)。③改句子、保原意(改得少、改得巧)。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谨慎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等方面,再就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

⑶①本题考查人物事迹的积累。根据平时的积累,选择一位自强不息的人物,讲述其感人的经历即可。如:张海迪、史铁生等。

②本题考查采访提纲的拟写。注意采访问题的设计要合理,要能表现人物特有的品质,对人物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

卓尔之气质。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含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

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有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生活。

(1)请从以上三则观点中,任选两则加以概括。(每则不超过15字)

(2)根据下面的记者提问作答,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100字)

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你最喜欢哪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请说出理由。

(3)你因为身体不适不能参加此次实践活动,请你写一张请假条,向班主任张老师请假一天。

【答案】(1)材料一:多读书,读“活”书,读全书。

材料二:读那些能把自己“钉牢”的书。

材料三: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

(2)记者阿姨(叔叔),您好!我喜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这首词抒发了苏轼豪放潇洒的生活态度,寄情于壮美河山,穷且益坚的品质徜徉在字里行间。读它,我能够树立信心,开阔胸襟,涵养乐观的心态。

(3)请假条

张老师:

我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参加此次“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特向您请假一天,望批准。

学生:×××

2018年9月12日【解析】【分析】(1)重点考查理解语言文字把握关键点的能力,难点是组织准确有序的语言再表达。材料一:鲁迅强调多读书,不能读死书,钱穆强调读“活”书,读全书。材料二根据第一句归纳为:读那些能把自己“钉牢”的书。材料三根据最后一句: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

(2)注意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选择最喜欢的经典著作或经典诗词,从作品的主旨、艺术特点、影响、感情、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说出理由。(3)请假条格式内容:标题、.称渭、请假原因、请假起止时间、祝颂语、请假人签名、请假时间。要点:身体不适、无法参加此次“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请

假一天。

故答案为:(1)材料一:多读书,读“活”书,读全书。材料二:读那些能把自己“钉牢”的书。材料三: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结合。

(2)记者阿姨(叔叔),您好!我喜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因为这首词抒发了苏轼豪放潇洒的生活态度,寄情于壮美河山,穷且益坚的品质徜徉在字里行间。读它,我能够树立信心,开阔胸襟,涵养乐观的心态。

(3)请假条

张老师:

我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参加此次“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特向您请假一天,望批准。

学生:×××

2018年9月12日【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提取信息。答题时应注意,信息提取实际上考察的就是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再表达能力。看学生能否抓住文字中的关键点,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2)本题考查辨析语言是否得体。答题时应注意,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请假条的理解与掌握。写请假条时,第一行居中写“请假条”三字。第二行顶格写称呼,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完成后,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然后右对齐写姓名与日期。在正文部分要注意写清请假的原因和时间。

9.语言的实际运用。周末,王涛和几个同学相约骑自行车去郊外踏青。但不幸的是,回家途中刘明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王涛向120 急救中心拨打电话求助,然后电话告知刘明的父亲,王涛应该怎么说?

(1)对120急救中心:________。

(2)对刘明的父亲:________。

【答案】(1)急救中心吗?我同学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请你们赶快来救救他,好吗?

(2)叔叔,您好,我是刘明的同学王涛。刘明右腿受伤了,我已经拨打了120,请您直接到医院去看他。

【解析】【分析】(1)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要求语言文明得体,简洁清楚,给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说清事发地点和伤情。

(2)给刘明的父亲的电话,告知自己的身份,刘明的伤情及自己联系120 急救中心的情况。

故答案为:(1)急救中心吗?我同学在西山路段意外跌倒,右腿不能动弹且有少量流血,请你们赶快来救救他,好吗?

(2)叔叔,您好,我是刘明的同学王涛。刘明右腿受伤了,我已经拨打了120,请您直接到医院去看他。

【点评】(1)本题考查情境说话和表述的简明得体。答题时应注意,从称呼、自己的身份、事故的地点、伤情、具体的请求等方面表达。

(2)本题考查情境说话和表述的简明得体。答题时应注意,称呼恰当、说清自己和刘明的关系,事情的简要过程和看望地点。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曹文轩近日表示,随着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人类对知识的崇拜、贪婪的属性早已经使人们失去了对知识拥有的分辨与警惕。但是这些书对我们而言是否有价值?”他认为,现在更特殊的问题不是是否读书的问题,而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要读就要读有文脉的好书。在他看来,有文脉的书是指“打精神底子的书”,比如鲁迅的作品。“而今天的书太多太多是没有文脉的,这些书不利于我们成长。”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好书”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曹文轩表示要读有文脉的好书。

(2)好书是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人如痴如醉;好书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好书是色彩艳丽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

好书,让我们感受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惬意;好书,让我们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好书,让我们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

【解析】【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阅读语段,分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按照什么人做什么事进行概括。此题根据“曹文轩”“文脉”“好书”这三个关键词组织答案即可。

(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好书是指“打精神底子的书”,据此选择合适的喻体即可,写出好书带给人的帮助和精神享受。

故答案为:⑴曹文轩表示要读有文脉的好书。⑵好书是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人如痴如醉;好书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好书是色彩艳丽的图画,让人心旷神怡。

好书,让我们感受到“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惬意;好书,让我们领略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好书,让我们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及概括能力。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提炼出所有信息。解题时要注意记叙的要素,注意筛选要点,合理取舍。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