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框架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

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框架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

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框架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
巴塞尔委员会逆周期资本框架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证分析

逆周期监管之惑_逆周期监管

逆周期监管之惑_逆周期监管 逆周期监管之惑_逆周期监管 2021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业和实体经济造成了自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冲击。痛定思痛,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对监管框架和理念做了深层反思,有两个教训成为共识:一是货币当局应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失衡问题。长期以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大多数中央银行认为,央行只应该关注通货膨胀,而对资产泡沫和金融市场失衡普遍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它们过度相信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修正能力,也低估了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这一观念在金融危机之后已渐渐遭到摈弃。 二是金融监管对宏观审慎观念的引入。传统银行监管体系着重于对单个银行的监管指标,比如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一版和二版(分别简称为巴I和巴II)在计算最低资本比率要求时,只考虑了单个银行资产的风险,而忽视了由金融机构群体效应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以及风险的动态变化。在改进后的新巴塞尔协议(巴III)中,相应地加入了两个新内容: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和逆周期的资本要求。 逆周期监管思路认为,在金融体系的周期里,虽然问题的爆发(如资产泡沫的破灭和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出现在金融或经济周期的下行期,但是问题的积累却往往发生在周期上行阶段。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显示,当一个经济体的信贷增长大幅超出正常的速度或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时,该经济体在未来两三年出现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因此,逆周期的监管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要求银行体系在经济的上行期提高各项监管指标的要求,以用于提高银行业在经济下行阶段的稳定性。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两项新的要求体现了这一逆周期的监管思路。一是规定银行必须额外预留 2.5%的储备资本(capital conservation

经典的行业研究分析基本框架

经典的行业研究分析基本框架 做行业研究,如果想很懂这个行业,最好与这个行业的从业者,金融类长期跟进这个行业的人(比如一直跟进某些行业的客户经理或者信贷部门的credit officer),或专做某些行业研究的人多聊聊。 他们有时候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可以让你的行研报告很出彩,也有很多独特的经历看书是永远找不到的。 进入正题,做行业研究首先我们要清楚大方向: 1、一个行业中长期来看会往哪个方向走(forward-looking) 比如金属采矿行业:铝:国外市场供需慢慢平衡,国内大部分区域继续供应过剩,价格影响;铜:中期来看供应过剩,对于部分效率低的采矿企业,价格或低于cash cost 2、识别出这个行业的关键风险和成功的驱动因素: 比如矿企:市场价格风险,成本风险,对冲风险,高资本支出(high CapEx/ cost overrun),政治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3、这个行业成功的企业和失败的企业大概都有哪些,为什么? 行业分析基本的框架主要有四点组成(强调,是分析框架,不是写报告的顺序): 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宏观角度) 商业风险(个体企业与宏观的结合) 价值与驱动因素(更好的了解这个行业)

现金流创造(Cash Flow Generation)的驱动因素与重要性(对银行来说很重要)。 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自然的经济波动,表现为经济的扩张与收缩。根据一些关键指标可以分析出目前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见下图: 结合行业,我们主要划分为两类: 1、Non-Cyclical 非周期性行业(平时生活必须的 - Necessity):如电力(没电看不了电视),供水(没水冲不了厕所),FMCG(快消)类等。 2、Cyclical 周期性行业(不是平时生活必须的 - Discretionary):这种行业波动性较强,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高,当整体周期处于上升阶段的时候,这个行业往往发展的比较好,如汽车(没奔驰可以开夏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框架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主要框架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相对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88年7月公布并于1992年末执行的现行资本协议而言的鉴于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实践监管方式以及金融市场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建议以一套更具灵活性和风险敏感性的协议取代1988年资本协议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第一稿1999年6月提出征求意见第二稿2001年1月提出2001年5月末征求意见结束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准备在2001年底公布新资本协议2005年开始实施新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三大支柱组成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促进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健发挥作用具体见图1 进一步了解请参阅 1.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Consultative Document)BIS 2.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一司编译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加权资产 8% 年资本协议一致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倍的操作风险之和根据信用风险权重违约概率PD特定违约损失LGD违约风险暴露计算标准法现行方法的修订版本使用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确定风险权重 初级的内部评级法银行只估计PD值LGD值由中央银行制订 高级的内部评级法允许银行自行估计值LGD值 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模型法未来 内部评级法要求银行的评估方式和信息披露都必须符合一系列严格的标准 提供更具风险敏感性的方法来处理抵押担保信用衍生工具净扣和证券化 基本指标法银行总收入乘以固定比例值 标准法以银行基本财务指标乘以值计算每类业务资本要求然后全部加总内部计量法根据风险指标EI损失事件概率PE事件损失值 EL乘以值计算每种业务损失类型的资本要求然后全部加总第二支柱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资本监管新规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资本监管新规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银行监管部门加大审慎监管力度,密集出台资本管理新规,以强化资本约束并推动银行业务转型,本文对相关资本监管政策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应对策略。关键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资本监管;影响;对策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银行监管部门结合国内银行业实际状况,积极推动巴塞尔Ⅱ、Ⅲ的实施,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明显加大了审慎监管力度,密集出台一系列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新规,以强化资本约束并推动银行业务转型。 一、资本监管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影响 (一)资本监管新标准正式出台,资本数量和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 为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2011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正式启动。新标准确定了最新资本监管框架,提出资本充足率、动态拨备率、杠杆率、流动性比率等四项审慎监管新工具。天之信新标准将监管资本从现行的两级分类(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修改为三级分类(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要求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总资本分别不低于5%、6%和8%,同时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理念,资本留存资本2.5%,逆周期超额资本0-2.5%,并增加系统重要性银行1%的附加资本要求。在达标时限上,新标准自2012年初开始执行,系统重要性银行1应于2013年底前达标,非系统重要1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已被列为系统重要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可能入选。

性银行2016年底前达标。新监管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1.5%,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为10.5%;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从影响来看,资本监管新规更强调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主导地位,对核心一级资本实行更加严格的扣除标准2,因此在融资方式上,原来依靠较低成本发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的方式不得不向较高成本发行股票筹集核心资本的方式转变,商业银行将面临更高的资本成本。 2011年6月初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着重调整资本充足率和加权风险资产的计算方法,扩大资本覆盖的风险范围。新办法采用差异化的信用风险权重方法推动银行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主要变化有:(1)非按揭零售业务的风险资产权重从100%下调到75%;(2)同业业务的风险资产权重从0至20%上调到20%至50%;(3)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权重从100%提高至150%;(4)铁路、公路及其他基建项目贷款的风险权重从100%提高至110%;(5)提高长期贷款的风险权重天之信其中5年期以上长期企业贷款由100%提高到150%至300%;(6)评级在BB-以下的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由100%上调至150%。同时,进一步明确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风险度量和资本分摊。该办法目前仍在征求意见阶段,最终出台的政策可能有所变化,但从趋势来看,监管部门对资本充足率日趋严格的要求已不可逆转,这些政策将限制未来银行资产业务的快速扩张,同时驱使银行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一定程度 2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全额在核心资本中扣除;有赎回权的次级债需银监会批准后才能计入核心资本。

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分析

银行业动态跟踪:政策调控较为密集、信贷控制仍为主要标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新增信贷低于市场预期。2011 年1 月末M1、M2 增速分别回落至13.6、17.2分别较2010 年年末下降7.6 和 2.5 个百分点。这显示了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企业活期存款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等多项措施的作用下1 月人民币新增贷款 1.04 万亿低于市场预期的1.2 万亿这表明了央 行信贷控制有所成效。银行业基本面较为稳定息差提升可期。2011 年新增信贷增速将较为平稳银行业贷款平均余额的良好增长仍是推动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在2011 年经济增长较为稳定的预期下我们认为银行的净息差将在加息周 期中受益具体的提升幅度将根据通胀的发展以及加息的频率、方式等因素而定。2011 年经济基本面较为稳定预计行业资产质量将保持整体稳定的态势。行业监管政策调控较为密集价格型调控工具对银行业中性偏利好存款准备金率 和动态差别准备金率调整对银行构成利空。预计 3 月份政策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将保持平稳后续政策持续大幅收缩的 空间预计有限。银行业基本面较为稳定估值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市场普遍预期2011 年上半年通胀压力较大货币政策紧缩预期将压制行业估值修复进程随着银监会相关监管 政策的进一步明确预期未来年报、季报披露行情或将成为股价较好表现的时间窗口。银行业未来估值修复可期具备了中

长期的投资价值维持行业的“增持”评级。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在全国率先实现刷银行卡“打的” 2011 年05 月27 日13:28 来源:大连电视台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据大连电台报道,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分行与大连市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今天正式启动打车刷银行卡便民工程,今后凡持有各家银行“银联卡”的市民,不论是本地还是外地的都可刷卡付费,不用再付现金了。因而,大连也成为全国首个“刷卡打的”城市。请听报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大连出租汽车公司“蓝灯的士”在全国率先实行计价器收费,此举闻名中外。如今,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打车市民越来越多,乘车交现金已不适应现代“打的”需求。为了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在大连“打的”,大连出租汽车公司便与银行联手实行刷卡打车。记者看到,安装在蓝灯的士上的消费终端机与计价器连接,不但可以受理各家银行发行的普通“银联卡”,还能识别“芯片银行卡”和“手机信用卡”,也就是说乘客既可刷卡、插卡付费,也可以挥卡“闪付”。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银行卡中心总经理钱景秀告诉记者,这种刷卡方式时间很短,特别是挥卡闪付和挥机闪付它的交易时间从原来的接近 1 分钟的时间能够缩短到0.2 秒。目前,大连市共有1200 辆蓝灯的士,大连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正分批对车辆进行银行卡受理改造,今年内使公司的“蓝灯的士”陆续加装消费终端,受理银行卡支付业务。公司党委书记许建红表示,公司现与

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政策与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e16121594.html, 宏观审慎管理:逆周期政策与实现途径 作者:张芙蓉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了学术 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讨论、研究,本文在阐述宏观审慎管理概念提出的背景下,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应有之义以及宏观审慎管理关注的焦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关于金融体系顺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综述,并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逆周期政策工具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宏观审慎管理;顺周期性;研究综述;逆周期政策 一、宏观审慎管理提出的背景、含义 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着眼于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然而,近30多年来,金融全球化发展使得金融体系内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内在的关联性和依赖度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严重,导致金融体系内风险传染性也大大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普遍处于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状态,各金融机构微观审慎指标也处于良好状态,但在复杂的金融创新推动下,长期积聚的系统性风险从美国的次贷市场集中爆发。在对危机形成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后,认识到,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管理理念,不能有效的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国际金融监管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各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 宏观审慎管理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而采取的一种监管模式。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横截面维度与时间维度(Crockett[1],2000)。其中,横截面维度关注风险在金融体系内部任何时点是如何分布的问题;时间维度方面则关注风险如何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问题,对此应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机制。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里把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纳入其中,在我国,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中介,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也更多地表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鉴于此,本文主要讨论银行顺周期性问题。 二、银行顺周期性理论研究综述 (一)银行顺周期内生性因素 关于银行顺周期性内生机理研究,(史建平[2]等,2011)提出,根据“合成谬误”和“羊群效应”理论,金融机构会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资产类型,金融机构的同质化经营带来高度相关的风险敞口。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性行为,如果成为金融机构的一致行动,在宏观层面可能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杨军华[3],2011;陈华[4]等,2011)认为,银行融资成本和融资渠

【知识文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分析

【知识文档】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 一、巴塞尔委员会与新资本协议 巴塞尔银行监理委员会(The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巴塞尔委员会,是由10大工业国的中央银行于1974年底共同成立的,作为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个正式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的巴塞尔。该委员会于1975年2月召开首次会议,随后每年定期召集四次会议。委员会成员由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卢森堡、荷兰、瑞典、瑞士、英国、美国和西班牙组成。2009年3月11日,巴塞尔委员会决定吸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金砖四国)和澳大利亚、韩国、墨西哥为该组织的新成员。至此,巴塞尔委员会成员扩大为20国。巴塞尔委员会通过制订一系列协议、监理标准与指导原则,完善与补充单个国家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不足,对稳定国际金融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俗称“巴二”)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也称为1988年旧协议或巴一)的基础上制定的第二版国际银行资本协议,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修订后,于2004年6月正式推出。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国际活跃银行的实践为基础,详细地阐

述了监管当局对银行集团的风险监管理念和方法建议,针对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提出了银行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并通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来激励商业银行建立完整而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以达到保证全球银行体系稳健经营的目的。 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较《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变化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修改版,新资本协议的出台完全替代了《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汲取了国际金融业的经验和教训,在原《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比《巴塞尔资本协议》更具前瞻性,同时也更注重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 从整体结构上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清晰确定了三大支柱内容:第一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即要求银行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进行量化,使得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第二支柱是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即监管机构应该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要求银行保持高于最低水平的资本充足率,覆盖剩余风险;第三支柱是市场纪律,即要求银行通过充分及时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其中第二支柱是第一支柱有效的配套实施手段,第三支柱是对其他两大支柱的有效补充。 在最低资本要求方面,一是在旧协议涵盖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二是为三大风险的计量规定了由简到繁的几种方法,提高了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也为银行的风险管理留下了充分的自由空间。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方法的参数设置

RR/03/06 Array CFEF研究报告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方法的参数设置 陶铄杨晓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RR/03/06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2003年10月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方法的参数设置* 陶铄?杨晓光? 摘要:IRB方法的参数设置决定了IRB方法的适用性。本文从置信度与相关系数、期限调整因子、LGD的设定、不同类型贷款的风险权重等方面对IRB方法的各项参数与风险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有助于IRB方法的应用实施。 1 引言 2001年初,银行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新资本协议草案。与88年资本协议相比,新协议最本质的变化在于废止了以是否为经合国家(OECD)的银行为标准的计算风险权重的办法,提出了两种新的资本金计算方法,即基于外部信用评级的标准法(Standardised Approach)和基于内部信用评级的所谓IRB方法(Internal Rating Based Approach)。其中IRB方法规定银行在满足一定的技术和信息披露方面的要求以后,可以使用按照自己内部信用评级模型测算得到的违约率(PD, Probability of Default)、违约后损失率(LGD, Loss Given Default)、风险暴露(EAD, Exposure at Default)等参数代入IRB方法给定的公式计算监 *本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rant Nos.700221001, 70071045)资助。 ?单位:招商银行风险控制部信贷政策研究室。 ?单位: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监管资本、经济资本先关概念

在巴塞尔协议Ⅲ中,监管资本包括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又包括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 1.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永久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核心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其他一级资本是非累积性的、永久性的、不带有利率跳升及其他赎回条款,本金和收益都应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参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其他一级资本包括: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如优先股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3.二级资本是指在破产清算条件下可以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二级资本的受偿顺序列在普通股之前、在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带赎回机制,不允许设定利率跳升条款,收益不具有信用敏感性特征,必须含有减计或转股条款。二级资本包括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相比巴塞尔协议II,巴塞尔协议III突出表现在: 1.重新界定监管资本的构成,恢复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的核心地位,严格各类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从严确定资本扣除项目,强化监管资本工具的损失吸收能力。 2.改进风险权重计量方法,大幅度增加高风险业务的资本要求。 3.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机制,提升银行体系应对信贷周期转换的能力,弱化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循环。 4.显著提高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通常情况下普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充足率应达到7%,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5%,同时进一步要求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须计提1%-3.5%的附加资本要求。 需要正确认识的是,已经推出的各版本巴塞尔协议从根本上来说只是银行的外部监管要求,并不能代表各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操作。 二级资本是银行的次等资本,包括未披露准备金、一般损失准备金、从属有期债务、(债权/股权)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券等等。次级债券计入附属资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及研究分析报告

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进展的加速器,对我国的经济增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入WTO之后的中国银行业,面对跨国金融集团逐步入境的“狼群效应”,如何在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塑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原有的市场,维持并进展现有的地位,已成为国内各大银行的当务之急。 本报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银行的网络调查,就消费者对各大银行的中意度,需求类型等作了全面的综合调查。 此次调查范围包涵了国内的各大银行以及所有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具有专门强的代表性和可参性。下图为部分调查结果:

据调查显示,目前最常光顾的银行排名前四的均为国有商业银行,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69.65%的支持率排名第一。由此能够看出,在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尚未完全取消监管的前三年,国有银行凭借着在国内长久以来建立的营销网络和深入中国消费者心中的信用观念,在外资银行未完全适应中国市场之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在今后的几年金融市场逐步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庞大的资金实力,成熟的经营模式,规范化的治理服务,以及遍及全球的营销网络对国有银行来讲将是强有力的竞争威胁。 消费者经常办理的业务决定着银行业以后进展的方向,同时对潜在需求的开发也是构成银行竞争力一个重要因素。

由上图能够看出,目前中国内地市场需求要紧集中在日常储蓄,生活费用的缴纳及异地汇款上,分不占到84.86%,39.74%和41.92%。这是传统国有银行建立在经营网点资源基础上的优势,但要看到的是,随着内地市场发育日益成熟,需求结构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金融服务项目在银行的利润空间中所占比例将日趋缩水;相反,信用卡业务,投资性贷款的需求将不断上升,这些业务的开展较传统业务需要更高的技术及人才储备,而这些恰恰是外资银行在全球扩张的竞争优势,作为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在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把眼光放到长远的金融进展方向上去,做好与跨国金融集团同台竞争的预备。 在银行业的竞争中,客户对服务的中意度是构成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外资银行强调标准化服务的要紧缘故,下图是以中国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为例消费者服务评价的调查:

逆周期资本缓冲_监管压力与宏观审慎管理有效性_许坤.caj

2016年第6期 总第388期第35卷 逆周期资本缓冲、 监管压力与宏观审慎管理有效性 许坤汪航 摘要:本文主要从监管压力的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的有效性。理论分析表明,逆周期资本缓冲能够通过监管压力渠道对商业银行资本缓冲调整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本文运用我国106家商业银行2004~2013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经验研究表明:(1)监管压力促使商业银行增加自身资本缓冲,从而提高商业银行吸收损失能力;(2)预警压力和惩罚压力对商业银行提高资本缓冲的正向影响存在明显差异;(3)逆周期资本缓冲抑制信贷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逆周期资本缓冲;监管压力;宏观审慎管理 JEL分类号:G18,G21,G28 2010年9月,巴塞尔协议Ⅲ推出了区间范围为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作为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之一,意图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稳定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2011年,我国亦出台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正式引入了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并于2013年起开始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工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已有许多文献对资本缓冲周期性及其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逆周期资本的框架设计、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文弘,2009;杨柳等,2012;陈忠阳和刘志洋,2014)。但由于现阶段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的构建还处在探索完善的阶段,时间序列方面的数据较为缺乏,讨论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实施有效性的文献以及实证研究并不多。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设定,逆周期资本缓冲的主要目标是在信贷周期处于上升区间时,宏观审慎部门计提资本缓冲。当信贷周期处于下行区间时,可释放缓冲资本,从而吸收损失,防止银行体系因监管资本要求而造成信贷紧缩。尽管逆周期资本缓冲能通过提高信贷成本来抑制信贷过度扩张,但这只是一个“正面副作用”[1]。那么,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是否能够提高商业银行吸收损失能力,与此同时兼备抑制信贷过度扩张的“副作用”呢?考虑到资本监管压力对商业银行资本和风险产生影响(江曙霞和任婕茹,2009;Nada Mora and Andrew Logan,2010;吴玮,2011,李维安和王倩,2012),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在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的情况下,监管压力渠道对商业银行资本缓冲和信贷膨胀是否产生 作者简介许坤: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商业银行与风险管理。 汪航: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中国工商银行四川分行。研究方向:商业银行与系统性金融风险。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课题资助,资助号No.JRXT2016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资助号No.JBK16016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防范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研究”(项目编号:13&ZD030)”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版(中文版)

巴塞尔委员会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征求意见稿(第三稿)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翻译

目录 概述 (10) 导言 (10) 第一部分新协议的主要内容 (11)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11) 信用风险标准法 (11) 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IRB) approaches) (12) 公司、银行和主权的风险暴露 (13) 零售风险暴露 (14) 专业贷款(Specialised lending) (14) 股权风险暴露(Equity exposures) (14) IRB法的实施问题 (15) 证券化 (15) 操作风险 (16) 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 (17)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 (17) 市场纪律 (18) 新协议的实施 (18) 朝新协议过渡 (18) 有关前瞻性问题 (19) 跨境实施问题 (20) 今后的工作 (20) 第二部分: 对QIS3技术指导文件的修改 (21) 导言 21 允许使用准备 (21) 合格的循环零售风险暴露(qualifying revolving retail exposures,QRRE)..22 住房抵押贷款 (22) 专业贷款(specialised lending, SL) (22) 高波动性商业房地产(high volatility commercial real estate ,HVCRE).23 信用衍生工具 (23)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金融改革与金融安全”课题系列研究报告之七张承惠 2002-03-14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中,银行业应该是最受重视的部分,改善和强化银行业监管应成为金融监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和政策研究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影响千百万储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业已经成为金融领域的主导力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为银行业内外部的制度缺陷而产生了独特的风险生成机制、因为银行业将承受金融开放的首要冲击。 一、中国银行业潜伏着巨大的风险 无须讳言,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中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根据不同的来源,笔者将这些风险分成内源型、外源型和混合型三类。 (一)内源型风险 内源型风险主要由银行内部管理不善、风险控制机制不健全造成。这类风险主要表现在资产负债总量控制失衡、流动性要求难以满足、资产结构中贷款比重过高、贷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决策失误和贷后管理缺乏、人情贷款和关系贷款、高息揽储恶性竞争、机构重叠分散、银行及分支机构之间缺乏信息沟通造成对恶意贷款人的交叉贷款审查控制不力、违规开立信用证和签发承兑汇票、银行有关人员以权谋私违规操作、搞账外经营和违规自办实业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以后,随着全国上下防范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和中央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大,各商业银行通过深化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审贷分离制度、统一授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了信贷风险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内源型风险的控制机制。 (二)外源型风险 外源型风险由银行业外部各类因素造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信用风险。由于社会信用基础薄弱,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遇到大量因企业不讲信誉而形成的风险,如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不披露企业真实经营情况,提供水份大的报表;借款人还款意愿差,有的甚至在借款时就不打算还款,一些银行反映按期履约比例仅为1/3;特别是近年来企业借改制等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相当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中,逃废债企业约占50%,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全部

银行信贷的逆周期监管与金融稳定

银行信贷的逆周期监管与金融稳定 本文梳理了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理论发展脉络,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的互动出发,论证了金融顺周期对经济周期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由于金融周期的特殊性(同质化经营、易受预期及投机因素影响,缺乏自调节机制),使其具有更大的波动性。因此需要对金融周期进行逆周期调控。信贷顺周期是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互动的反映。 信贷顺周期放大了经济波动,其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会危及金融稳定。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后的信贷反差凸显了信贷过度顺周期的危害及逆周期监管介入的必要性。信贷与资产价格互为因果成为顺周期时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资产价格波动在信贷扩张和银行危机中发挥纽带性作用。从理论上讲,银行信贷本身就具有内在的顺周期性。 当宏观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企业的盈利水平、偿付能力提高,贷款违约率相应下降;由于市场前景好,企业投资需求旺盛,资金需求量大,抵押资产价格上涨;银行倾向于承担更大的风险,更愿意向客户发放贷款,放松了贷款条件要求,信贷扩张,同时利润增加;繁荣时期发放的许多贷款在经济衰退期可能转化成不良贷款,危及银行利润、拨备,侵蚀资本;反之亦反。而信息不对称下抵押品资产价格波动、行为金融理论下行为人的"有限理性"、"羊群效应"、"良好预期"、"灾难短视"放大了信贷的顺周期效应。信贷顺周期除了有其内生原因外,资本监管的顺周期强化了信贷顺周期行为,而风险敏感的评级法及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资本监管顺周期的原因。在经济上行时,风险资产(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比重下降,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上升,信贷扩张;反之,实际资本充足率下降,信贷收缩。 拨备是信贷资产质量好坏的第一反映,是抵御银行信用风险损失的第一道防线。当经济上行时,违约率下降,银行顺周期地减少拨备,这进一步扩张了银行的放贷冲动;当经济下行时,经济上行时累计的风险开始释放,银行开始增加拨备计提。当拨备不能覆盖损失时,势必侵蚀银行利润和资本,银行信贷开始收缩。拨备的顺周期来自会计准则缺乏前瞻性。 为缓解资本监管的顺周期及风险积累,需要进行逆周期资本监管。逆周期资本监管包括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直接方法包括通过逆周期乘数缓解最低资本的顺周期、构建逆周期资本缓冲、留存资本缓冲、前瞻性拨备等。间接方法包括抑

银行业务分析报告

金融学 分 析 报 告

分析框架 1.资产业务分析 2.负债业务分析 3.我国民营银行和其它类银行对比 4. 我国银行和外国银行表外业务对比5,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

分析报告 一、资产业务分析 1.资产运用 图一:招商银行 图二:郑州银行 图三:中国工商银行

通过上面三个饼图我们可以看出,三家银行的资产大部分都被用来发放贷款和垫款,其中招商银行占比最高达到了55%,其次,为中国工商银行占比53%,郑州银行略低,占比为28%。但就投资来说郑州银行的占比却是最高的达到了44%,而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则偏低,分别为25%和22%。结合下面三家银行吸收存款利率的不同,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测出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 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他们作为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与郑州银行这种城市银行相比,其规模更大、信誉更高受市场的接受度也比较高,因此,他们再吸收存款时比城市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更容易。而像郑州银行这样的城市银行为了吸收到更多的存款就必须提高存款利率,在贷款利率相同的条件下,这就意味着郑州银行的利差会缩小,为了保证银行本身一定的利润,他们将吸收来的存款更多的用于收益率更高的债劵、基金等证劵产品。 就三家的现金和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而言,三家银行的占比都差

不多,其中即体现了国家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也包含了企业保持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相统一的要求。 2.银行贷款 表一:郑州银行贷款构成 表二:招商银行贷款构成 表三:中国工商银行贷款构成

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三家银行的贷款中公司类贷款占了绝大多数比重,票据贴现一般所占份额较小(不超过3%),个人贷款中工商银行所占比重较高达到了33%,体现了其业务在这方面的侧重,而招商银行对小微贷款占有一定的比例,郑州银行和工商银行则没有显示,体现了招商银行在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方面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也表明了我们国家不同类银行的业务关注点不同。 二、负债业务分析 表四:三家银行的负债构成 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客户存款在几家银行的负债中占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其次是同业和其它金融机构存拆放款项,而应付

银行业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表现及逆周期监管

论文题目:我国银行业顺周期性的形成机理、表现及逆周期监管 1 / 16

目录 一.前言 (3) (一)内容摘要 (3) (二)选题背景 (3) (三)行文结构 (3) 二.文献回顾——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相关理论评述 (4) (一)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 (4) (二)银行业的顺周期性 (4) 三.我国银行业的顺周期性的分析 (5) (一)理论分析——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形成机理 (5) 1. 内部因素 (5) 2. 外部因素 (6) (二)现状分析——我国银行业顺周期性的表现 (9) 1.银行放贷行为与经济周期平行 (9) 2.银行盈利能力与经济周期平行 (10) 3.银行资产质量与经济周期平行 (11) 四.逆周期监管政策及工具 (13) (一)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框架及工具 (13) (二)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2 / 16

一.前言 (一)内容摘要 缓解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建立逆周期的调整机制,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首先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和银行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理论作简单评述;接着,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角度分析银行顺周期的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我国银行业顺周期性的表现;最后,对当前逆周期资本监管工具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银行业顺周期逆周期监管 (二)选题背景 在金融危机后,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成为各国及国际金融组织关注的重点,强化对其逆周期监管已成为共识。根据银监会计划,我国大银行将在2012年全部执行巴塞尔新协议,其中,如何利用逆周期监管工具规避银行业顺周期风险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金融危机的反思和防范视角,以及我国要执行巴塞尔新协议的现实,对银行业的顺周期性及逆周期监管工具进行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内容摘要 选题背景 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 银行业顺周期形成机理 2.银行业顺周期的表现 逆周期监管政策及工具 结论 3 / 16

中国银行业运行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中国银行业运行效率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战略转型 2005年中国银行业最流行的一句话是"战略转型"。虽然目标一致,但各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推进经营战略转型的重点上则各有侧重、各有所长。 传统上片面追求"大而全",粗放式、外延型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发展战略急需调整。 围绕更新观念、完善体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的思路,以交通、招商、民生、中信、光大等为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找到了五大方向作为重点出击点。 首先,以降低资本占用为中心,大力调整资产结构。在总资产中,适当提高本外币债券投资的比重,不断提高票据贴现的比重,逐步提高个人信贷比重,逐步提高贸易融资比重。其次,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为核心,积极调整负债结构。商业银行积极发行一定量的金融债,提高主动负债的比重,以增强商业银行对负债的整体调控能力。第三,以提高服务能力为基点,主动调整客户结构。国内商业银行开始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向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转变。第四,以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为重点,加快调整业务结构。顺应批发业务逐渐萎缩的发展态势,股份制商业银行明显加快了发展零售业务。第五,以扩大非利息收入为基础,逐步调整收入结构。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利差收入占比高达90%以上,非利息收入比重一直偏低(见图 1)。 二、公司治理 中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政府主导资源配置体制所造成的,打破金融垄断、放松金融压抑、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必然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光明之途。 (一)股东性质视角

按控股股东性质分析,中国的银行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中央政府控股(工农中建交)、央企控股(中信、光大、招商)、地方国企控股(浦发、华夏)、地方财政控股(兴业、广发、以及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民企控股(民生、浙商)、外资控股(深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 国有银行体系固有"条块结合"的金融产权安排仅靠银行内部所有权结构的调整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告别旧体制,废除"官本位"和"行政级别"的影响,将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和机制完全转变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有赖于以政府转型为核心的政经体制改革的推进。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面对的是"公有金融产权结构",从法律角度来讲,国有银行的财产权是明晰的,无论是物权还是债权,都可以明确其法律归属,即国家。但从有效产权上讲是不明晰。名义上使用权、收益权和让度权都属于国家,在理论上这些产权由国家占有,国家再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但国家作为一个抽象的主体必须通过其代理主体政府来实现其产权要求。因此产权的归属实际上是政府。政府对国有银行行使产权对应的相关权利时,又必须通过国有银行的各级分支机构作为代理机构来实现。 不可否认,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通过政府注资、股份制改造、外资战略投资人的引入、海外上市,法人治理在若干制度环节和技术环节正在发生着变化。一是中央汇金公司以及其他代表中央政府的部门(财政部、社保理事会)的股权介入,初步形成了国有股权多元化结构,一则"剩余索取权"有了一定的监督的意义,所有的模糊问题开始逐步清晰,二则各政府部门之间也形成一定制衡;二是外资股权的介入,使得剩余索取动力有可能转变为推动经营层激励和管理技术变革的动力;三是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后,增加了外部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银行的资本管理实际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存在的问题从数据基础、管理工具、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存在的各种差距,并结合这些分析及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了积极筹备的几项具体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资本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差距分析 新巴塞尔协议是以风险计量技术为核心,以数据基础、IT系统、计量技术、治理结构、政策体系和流程控制为基本元素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具有内在的复杂性。实施新协议必须对银行从数据、技术、管理、文化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差距分析、影响评估,然后系统地进行各项准备,才能有效地推进实施的进程。 根据最近对欧洲银行的调查结果,他们对最大差距的看法是:60%认为在于数据、50%认为在于文化、40%认为在于风险计量工具和方法,其他少数的还有如人力资源、n系统、管理体制、文档化水平等方面。下面就我国商业银行这几方面的差距进行分析。 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是三大支柱。其中第二、第三支柱更多地表现在外在管理要求上,而对银行提出严格技术要求的主要是第一支柱。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第一支柱的差距是本文分析重点。 (一)数据基础差距分析 数据是新资本协议提供的资本计量方法的基础,也是差距最大的方面。汇丰、法国储蓄银行等的实践都证明,数据是实施新协议的重中之重。欧洲各银行在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大约70%的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数据上。标普、穆迪等外部评级公司为建立自己的CompuStat、RiskCalc等评级系统都收集了上万家公司几十年的数据。新资本协议虽然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但数据对其IRB评级结果的影响很大。第一支柱为三大风险都给出了不同的计量方法,不同方法对银行的数据要求不同。根据银监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提出的以IRB法为目标的建议,我们这里主要分析对内部评级法的最低标准的差距。其他风险类似。 1.数据定义不清晰 数据定义对数据质量的影响非常突出。因为IRB法要求对银行的各个数据库进行一体化,所以各个数据库的衔接及同一数据库数据的统一程序处理都要求对数据定义必须明确统一。这样用于估计风险要素的数据,如风险暴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中国银行业风险分析 2002-03-14 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中,银行业应该是最受重视的部分,改善和强化银行业监管应成为金融监管工作中的首要任务和政策研究的重点。这不仅是因为银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阻碍千百万储户的切身利益;更是因为通过多年的进展,中国的银行业差不多成为金融领域的主导力量和国民经济进展的重要支柱、因为银行业内外部的制度缺陷而产生了专门的风险生成机制、因为银行业将承担金融开放的首要冲击。 一、中国银行业埋伏着庞大的风险 无须讳言,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中埋伏着庞大的风险。依照不同的来源,笔者将这些风险分成内源型、外源型和混合型三类。 (一)内源型风险 内源型风险要紧由银行内部治理不善、风险操纵机制不健全造成。这类风险要紧表现在资产负债总量操纵失衡、流淌性要求难以满足、资产结构中贷款比重过高、贷款合同要素不全、信贷决策失误和贷后治理缺乏、人情贷款和关系贷款、高息揽储恶性竞争、机构重叠分散、银行及分支机构之间缺乏信息沟通造成对恶意贷款人的交叉贷款审查操纵不力、违规开立信用证和签发承兑汇票、银行有关人员以权谋私违规操作、搞账外经营和违规自办实业等方面。

需要指出的是,1998年以后,随着全国上下防范金融风险意识的增强和中央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大,各商业银行通过深化信贷治理体制改革,建立审贷分离制度、统一授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了信贷风险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内源型风险的操纵机制。 (二)外源型风险 外源型风险由银行业外部各类因素造成,要紧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信用风险。由于社会信用基础薄弱,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遇到大量因企业不讲信誉而形成的风险,如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不披露企业真实经营情形,提供水份大的报表;借款人还款意愿差,有的甚至在借款时就不打算还款,一些银行反映按期履约比例仅为1/3;专门是近年来企业借改制等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形相当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末,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中,逃废债企业约占50%,逃废银行贷款本息占改制企业全部贷款本息的30%以上。 第二,金融诈骗风险。近年来,金融诈骗的大案要案呈上升趋势(例如,西安一犯罪团伙在1999年11月~2000年8月期间,多次以伪造或变造存款单位预留印鉴等手段将单位大额存款转移至犯罪团伙开设的帐户,涉案金额达8000万余元,涉及工农中建和都市信用社等诸多金融机构。再如,经查明,在1998年10月至2000年9月期间,有三个犯罪团伙伪造假银行承兑汇票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