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一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产生及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

(一) 1.如果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如果从它的阶级属性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为谁所用)(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3.如果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关于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二)、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列宁继承和发展并推进到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以及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第一、二、三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依据(第四、五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3、科学社会主义归宿(第六、七章)科学社会主义,又称科学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

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原始积累)(充足的原始积累;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原始积累:1雄厚的资本: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人民的剥削、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获得了充足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提供了廉价的劳动:3海外贸易发展和市场的扩大:美洲大陆的发现,为新兴资产阶级开拓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4丰富的资源和原料:英国本土煤铁资源丰富;广大的海外殖民地原料来源充:5技术知识: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技术知识

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40年代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确立

2条件:工业革命最基本的条件(资本、雇佣劳动力)、科学技术件(生产技术)、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市场)、手工工场—机器生产—工厂制、经济危机:产品相对过剩—通货膨胀—失业

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阶级矛盾:资本家: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度、降低工人工资、廉价雇佣女工和童工。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罢工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开始成为首要地位的社会矛盾。

法国、英国、德国三大工人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起义失败

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马克思主义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继承与创新,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最根本的生产关系。第一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即阶级关系。第一次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2、)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吸收了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把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

1、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大会、起草《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3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

主义“基本内核”

想社会主义(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

4

一、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章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方法论、哲学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方面内容:物质和精神何为世界本源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对物质和精神何为世界本源问题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第二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

可知论、不可知论对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

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是可知论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回答。

不可知论:康德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休谟人总能认识自己的感觉,在感觉之外不可认识。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根据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社会历史观可划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世界的存在方式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承认还是否定内部矛盾

辩证法: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主张世界是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哲学物质观念的历史发展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物质具体形态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局限性:直观性、猜测性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培根、爱尔维修、洛克、拉美特里物质=原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以力学的原理解释一切,把人也看成机器;形而上学性: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否认矛盾;不彻底性: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四)世界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永恒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1、运动的含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凡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3、两种错误倾向割裂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的关系,就会导致两种错误倾向:

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静止的含义: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静止的表现形式:没有发生位置移动;没有发生质变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联系: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即静中有动;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即动中有静

4)两种错误倾向

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仲舒)

相对主义诡辩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5)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1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2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3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6)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人类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物质的感性性质和形式

、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1、实践的基本形式、特点

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是人所都有的活动;实践是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1、社会生活实践性的体现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创造物质资料的实践创立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

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观念领域

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的涵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

作用。

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联系的普遍性:(1)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2)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5、联系的多样性: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一序列的概念。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分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历史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

(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①新事物有新的结构与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2、矛盾的基本属性:①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转化。)②矛盾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斗争之中有同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前提;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

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

6、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

7、矛盾与和谐

矛盾与和谐,既有不同的含义,不能等同,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

但和谐并不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解矛盾,为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第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区别。(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质、量、度

质——使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因素

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因素。在生物有机体中,遗传是肯定方面,变异则是否定方面;同化是肯定方面,异化则是否定方面。1、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肯定包含否定,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又包含肯定,否定就是肯定。

2、辩证的否定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3、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一般公式: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的否定。————马克思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㈡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蕴涵着矛盾分析法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1、原因和结果(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客观世界的因果联系是辩证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4、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现实性和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6、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关系: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7、现象与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

(闪电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与负电相遇而发生猛烈放电的过程。)

8、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反映。(苹果落地是现象,引力相互作用是本质。)9、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10、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两者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第二节真理与价值;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什么是实践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实践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3、实践客体(是指进入到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4、实践中介(实践中介是指把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

5、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

6、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认识是为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因此,改造世界必须首先认识世界;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使认识断向前发展。)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认识工具:物质工具;观念工具;语言工具;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源和流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

4、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西红柿,狼桃的故事)

5.附: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认识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深刻把握认识的本质,要划清两条基本界限

唯心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反映论:是指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

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回忆说:人类知识是灵魂对过去经历的回忆。——柏拉图)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3、反映论和先验论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论路线

反映论与先验论:反映论——确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认识论原则;而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被动的反映论

2、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两个严重的缺陷:1.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

2.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3.同不可知论、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跃) (二)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一)从实践到认识: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感性认识:人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

1、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

2、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和具体性

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感知。

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2)理性认识:对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认识。

1、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2、理性认识的特点

一是间接性,即它不是人们在接触事物中直接产生,而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头脑思维才产生的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二是抽象性,即它不是具体形象地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以概念、判断、推理这样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为了说明感觉的不可靠,以对蜡快的感觉为例,笛卡儿说,蜡快的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硬度等可感性质似乎是清楚不过的,但是当我们把它移到火边时,它的味道消失了,颜色、形状改变了,可见这些可感性质都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不是蜡快

的本质属性。

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避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经验论”;教条主义———“唯理论”)第二,注重调查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

2.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基本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二是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三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理性思维是指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反映形式和理性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认识形式。;非理性思维相对理性思维而言,主要包括主体的情感、意志以及想象、直觉、灵感等意识形式。其特点是:非逻辑性、不以语言为媒介。)

情感、意志、想象、直觉及灵感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1、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第二次飞跃

(1)二次飞跃的必要性:一是理论只有回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是理性认识只有回实践中去,才能得到得到检验和发展。

(2)实现二次飞跃是有条件的: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第一,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某一具体认识过程,经过多次反复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人类的整个认识过程来说,认识永远不会完结,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及其特点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一般概念:这里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具有客观性。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最后,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从形式看真理——人的认识思想理论;从对象看——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与相对统一)

绝对性:确定性,无条件性;相对性:不确定性、有条件性

1、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无条件性、无限性。

从真理的客观性看: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a2+b2=c2 毕达哥拉斯定律)

从真理的可知性看: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2、如何理解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从真理性认识的广度看: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伽利略的胜利)

从真理性认识的深度看:真理反映的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的。

3、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二者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第二,二者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从“静态”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从“动态”上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

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

思维的至上性:指人的认识思维能力的无限性和绝对性,即人类思维按其本性、可能、使命和终极目的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

非至上性:指在现实中生活和活动的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其认识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和相对的。

(三)真理与谬误

谬误是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错误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

1、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与谬误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

首先,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其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具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只有社会实践。

被实践证实了的正确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逻辑证明在人们探索和论证真理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逻辑证明是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的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应关系。

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1、价值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具有客观性;首先,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其次,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最后,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第二,具有主体性;第三,具有社会历史性;第四,具有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性

1、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评价是以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知识性认识。

2、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在现实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而这些不同的主体在需要或要求方面往往存在着差异或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的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评价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首先,价值评价作为对主体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认同,是推动实践实现价值追求的精神力量。其次,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它要求实践活动要努力消除盲目性和随意性,即服从于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最后,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目标对实践的发展起导向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真理的原则侧重于客观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原则。其次,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性原则,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最后,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3、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表现在:

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

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4、真理和价值相互引导表现在:

一方面,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追求引导着人们去探索相关真理,所以认识活动的指向是受价值追求的指向规定的;另一方面,真理的不断发展也引导着人们进一步提出新的价值追求,人们在哪个领域中获得的真理越多,人们就会在哪个领域提出更多的价值目标……

5、真理和价值相互促进表现在:

一方面,真理的发展促进价值的实现,也就说,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生活条件,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加合理;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

6、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所谓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高度的统一起来。

所谓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一)什么是价值观

1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对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念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们,行为的取向也会不同……2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3 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二)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政治理想、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观、集体主义的道德观、真善美相统一的积极健康的审美观等。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的缺陷:只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两种历史观对立的根源:第一, 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本不同;第二, 对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认识根本不同;第三, 对历史的创造者的认识根本对立。;第四, 最根本的对立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因素和人口因素。

(1)地理环境是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

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①地理环境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②地理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的不同影响,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者延缓作用;③地理环境能够影响生产部门的布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其发展方向;④地理环境的生态环境平衡系统维持如何,也是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人口是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更替的根本原因

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①只有一定数量的人口才能进行社会生产;②人口的数量、密度、增长速度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的发展;③人口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④总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是劳动发展史。

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按照社会意识主体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按照社会意识反映层次的高低,可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按照同经济基础关系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自发产生的,具有不系统、不定型、盲目等特性。社会心理与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表现为感情、情绪、习惯、成见等各种自发的倾向、民族心理、社会思潮等。

社会意识形式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对社会存在自觉的、系统的、比较深刻的反映。社会意识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体系,形式主要有: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哲学、科学等。形成了一定的思想体系,在社会现实中起指导、教育、审美、宣传、熏陶、教化等作用。社会意识形式从社会心理的基础上概括而来,又反过来指导和影响社会心理。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④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2.对于我们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对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分认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1.概念: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2.构成要素:一是劳动对象。二是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三是劳动者。

3、生产力的特征①生产力具有属人性;②生产力具有社会性;③生产力具有客观性;④生产力具有历史性。

★生产关系1.概念: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过程中,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而建立起来的人们之间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两种基本类型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反作用:适应→推动;不适应→阻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发展运动过程

相对稳定———新旧更替———相对稳定……

3.现实意义: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按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什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状况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在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第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第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有具有内在联系。

2.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上层建筑即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循环往复发展的过程

3.现实意义:在当代中国,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上层建筑作用于经济基础时,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不适应--阻碍。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所谓阶级,就是指一些大的社会集团,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的作用

①质:推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更替②量:在同一社会形态中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③阶级斗争受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发展的。

2.阶级斗争的形式:①经济斗争:被剥削人民为争取现实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斗争②政治斗争:为了追求被剥削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③思想斗争: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1.阶级分析方法

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2.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

①社会主义的阶级结构:初级阶段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②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趋势:是逐渐趋于缓和但阶级斗争还将长期存在③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方式:不再是急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而变成少数的敌对分子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对抗。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

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社会革命的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

1.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改革是在统治阶级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以维护社会的根本制度为前提和目标,依靠现存的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2.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①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②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双重性◆科学技术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人类,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增强了人了破坏自然的能力;◆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唯心史观:英雄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

2.唯物史观:群众历史观-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2.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2.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性:

①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②要受到人民群众自身精神文化条件的限制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群众观点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1.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2.杰出人物:产生重大推动作用(英雄人物)3.反面人物: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比一般人站得高看得远,发现规律◆是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团结、组织人民群众完成历史任务◆是历史任务的重大影响者——对历史任务的解决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1.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①历史分析方法②阶级分析方法

2.无产阶级领袖

它是无产阶级政党中最具威信、最有经验、被选出来担任最高职务的被称为领袖的人的集团。3.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①在理论上,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的理论贡献②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立了不朽的功勋

4.正确对待无产阶级领袖

①要尊重我们的领袖,热爱领袖②反对个人崇拜,敢于向权威挑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2、商品经济(1)定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2)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交换;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2、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表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着缺一不可、不可分割的联系,这表现在:凡是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在二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它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都不能既占有它的价值,又占有它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这一矛盾,生产者实现了价值,

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3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但是,作为商品最本质

的特征是具有价值。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价值(抽象劳动)——劳动二因素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的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3)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2.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配置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个别劳动——具体劳动——使用价值

社会分工——社会劳动——抽象劳动——价值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

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其流通形式是:W —G —W

作为资本的货币,其流通形式是:G —W —G 实质是:G —W —G ˊ;G ˊ=G+△G( △G =m ) 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 资本的流通公式: G —W —G ˊ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而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 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⑴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⑵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⑶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1)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的 W

源泉。劳动力的使用能够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

3、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可以是资本,但货币本身并不一定是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剩余价值的生产4、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流通的第一阶段,即G-W所购买的商品上。货币的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不仅能够创造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由此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1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的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2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使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是一种排他性权利,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2)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就能生产出剩余价值。资本家剥的秘密就在这里。

(3)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质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劳动的关系。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依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可变资本v是以劳动力的形式存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大于劳动力的价值,产生了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为揭露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剥削程度提供了依据。

3、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m`)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

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m)/ 可变资本(V)(它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率因而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来表示,即: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无酬劳动 / 有酬劳动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或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绝对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进行剩余价

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劳动日长度已定(或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3、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超额剩余价值是:由于某些或个别资本主义企业首先采用了较好的技术和生产方法进行生产,使自己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对个别企业说,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它所采用的新技术被普遍采用后,这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这种商品的社会价值也会随之下降,大多数资本家只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

正是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刺激下,各个资本家竞相改进本企业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使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之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会下降,劳动力的价值就会降低,从而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应地延长,资本家就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4、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联系: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区别:(1)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整个资产阶级都能获得。(2)个别资本家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而一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整个资产阶级将长期稳定地获得相对剩余价值。(3)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不需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5、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第一,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二,追逐剩余价值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第三,生产剩余价值规律使资本增值,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灭亡

四、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再生产的分类与实质

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扩大再生产: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

外延式: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而实现;

内含式: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来实现

(二)资本积累

1资本积累的定义: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

2◆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积累,扩大再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必然下降,这就会产生几种有利于资本积累的情况:第一,可以降低劳动力价值和增加相对剩余价值量,从而有利于增大资本积累数量。第二,可以使资本家用同样数量的资本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增大资本积累的数量。第三,可以使资本家在不减少甚至增加自己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改变剩余价值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以增大积累基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