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求真务实让农业物联网在宜兴扎根

求真务实让农业物联网在宜兴扎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816984666.html,

求真务实让农业物联网在宜兴扎根

作者:杨勇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年第25期

6月19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李昌健、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傅泽田和宜兴

市市长张立军共同为宜兴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和宜兴教授工作站揭牌。李昌健代表部市场司对“两站一中心”落户宜兴表示祝贺,对中国农大和宜兴市政府紧密合作,共同创造的农业物联网“宜兴模式”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继续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和机制,在全国范围推广。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农业教学、科研的最高学府,在全国16个省区市有很多农业物联网实验点,为什么在宜兴市能够率先成功?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大科研团队和宜兴农业部门都做到了求真务实。

为农民解决问题才是真科研

李道亮教授是中国农大农业物联网科研团队的带头人。2009年,经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

息司张国处长引荐,在宜兴市农林局的帮助下,李教授带领团队找了5户蟹农、1000亩蟹

塘,拉开了打造国内农业物联网水产养殖示范样板的帷幕。

李道亮发现,在螃蟹养殖方面,农民最大的困惑就是溶解氧对生产环节的影响。原以为就溶解氧一个参数比较容易解决,但来到宜兴他们才发现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有多么大的差异。

2009年的第一代产品完全是按照纯理论设计的,传感器电极和变送器分开,导致传感器

防漏水、防腐蚀出现问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差;操作维护困难、成本高;对使用人员要求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拿最基础的水来说,蟹塘的水体包含水草、螺蛳和微生物等,与大学里用自来水做实验完全不同。实验一开始就发现传感器数据异常,原来是螺蛳等水生生物附着在上面了,我们就要想办法解决生物附着问题,一是在传感器上加装铜帽,水生生物因为对重金属敏感就不敢去附着了;二是让死水变成活水,加装微型泵对传感器进行冲洗,减小藻类等微生物附着的可能。”说起研发路上经历的坎坷李道亮感慨颇多。

2011年的第二代产品吸取了第一代的教训,电极和变送器设计工艺一体化,提高了传感

器防水防腐能力;采用自清洗技术、延长了传感器使用寿命;采用手动、定时、自动等方式实现了远程控制;采用ZigBee+GPRS或CDMA通信方式,有效提高了无线网络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但产品仍存在电化学传感器补偿、校正频繁,无线路由受环境影响大,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