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学案【20、地球的近邻——月球 】 (3)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学案【20、地球的近邻——月球 】 (3)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学案【20、地球的近邻——月球   】 (3)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学案【20、地球的近邻——月球   】 (3)

20、地球的近邻——月球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了解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2、通过观察、模拟实验,了解月相的成因及变化规律。学习重点: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了解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难点:通过观察、模拟实验,了解月相的成因及变化规律。

【范文】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

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 3、我们的地球 教学内容: 河北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13课 第一课时 简介: 、指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经线、纬线及其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学生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运动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单元的第一课。 2、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许并不陌生,本课更关注学生对相关科学史的了解及对地球仪的认识。 设计思想: 第一: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们科学直观地认识地球形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概貌,学习认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第三: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对地球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⑴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历史。⑵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作用。⑶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和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其大小。 2、过程与方法:⑴能够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研究地球形状的历史;⑵能结合生活中现象来认识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能够感受到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艰辛,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等情感对科学探索重要性;⑵感受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意义。 教学难点: 教材中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叙述非常简略,需要补充适当的材料。 教具准备: 教师:地球仪、小车,多媒体教学资源及

20.地球的近邻——月球 教学设计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月球的问题。 2.能通过查阅资料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能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4.能设法用模拟实验研究月相的变化。 5.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月球的知识。 6.能坚持长期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师:人们望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或低吟浅唱,或慷慨悲歌,或者编织出寄托着对着神秘星球无限向往的故事:吴刚伐桂、嫦娥奔月……从这一个个生动的传说可以看出,从古代起人类就对月球很感兴趣,并幻想着能登上月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月球的秘密!(板书课题)师:平时我们对月球的印象都是从地球上看到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关于月球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宇宙中看月球是什么样子的。 师:从刚才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大家对月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你们关于月球都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月球能否发光? 生:月球有多大? 生:人类在月球上能否生活? 生:人类什么时候登上的月球? 二、问题归纳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好多关于月球的问题,为了便于我们一会查找资料,我们首先把刚才的问题分分类。你们觉得可以给这些问题分成几类?

生:前两个问题都是关于月球的,后两个都是关于人类的。 师:那咱们就把这些问题分成两类。一类是月球的基本情况;一类是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三、阅读并分析资料 师:刚才我们一起提出了关于月球我们想研究的问题,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和老师发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请在老师发给的记录单上简单记录本小组的收获以及产生的新问题。 (小组活动) 四、交流评价 师:刚才大家通过阅读资料对月球的基本情况都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现在哪个小组为大家说说你们都明白了哪些问题? 生:我们知道了月球上没有风。风是由空气的流动才产生的,月球是没有空气的,所以不能产生风。但是月亮上也有重力的,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把旗子放开的时候旗子会停留一段时间,以很慢的速度下垂,所以摄像机有足够的时间能拍到旗子飘动的场景。 生:我们知道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学生之间交流所得) 五、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自己的查阅知道了许多关于月球的知识。人类登月的壮举让大家感到十分震撼。不过和辽阔的宇宙相比,从地球到月球只是穿越了一道小小的海峡,遥远的太空已成为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诱惑。但是航天活动是人类最复杂、最困难的探险尝试,但是越是困难的探险越

《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

《20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能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月球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查阅资料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2、能设法用模拟实验研究月相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 观察月球的运动模式,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难点 观察月球的运动模式,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关于月球的知识 本课书可以从美丽的月球的神话故事引入,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对月球的向往以及关于科 学探索月球的种种努力,引导提出有关月球的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活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培养学生研究月球的兴趣和爱好。 教材用资料呈现的方式把有关月球自然状况方面的知识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用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带领学生通过科学阅读来获得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书面阅 读或网络阅读的方式,当场获得月球方面的知识。 查阅资料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问题引导,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资料查阅。另外,教师还要组织好查阅资 料后的交流活动,便于学生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二)观察月球的运动模式 学生在查阅资料时,可能已经对月相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已的语言概括出“月相”的概念。每个月的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的发现则需要靠长期观察才能获得。 教师要给学生讲明做长期观察的基本要求,比如,明确观察目的、准备观察工具、查阅有关资料、选择观察地点、设计观察记录表、做好观察记录等等。教材中提供了一个月中8种月相变化的图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这8种月相,然后再做实际观察。

小学科学我们的地球

调查问卷(问答题) 1.说说你了解中的地球,知道多少写多少! 2.你了解唐山地震吗? 3.你知道中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吗? 4.你了解沙尘暴这些自然现象吗? 《我们的地球》的实验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1.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1.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1.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8.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5.4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5.6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1.4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1.7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5.6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2了解火山喷发现象。 3.3了解地震的现象。 5.6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8.1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3.4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3.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8.1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本单元的内容: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表面 3、地球的内部 4、火山和地震 5、地表的变迁 单元结构图 课题:地球的形状 课程标准: 1.5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1.6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1.7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8.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目的: ●能够提出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 茨榆山小学曹文宝 《地球的近邻—月球》一课,是河北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六课,教材 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查阅月球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月球的运动。 月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天体。相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曾有意无意的观察过月球,对月 球的变化现象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从书上看到过许多关于月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甚至还有一些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但总的来说所掌握的资料比较凌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整理、分析。 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 于探究的情感。 ,能通过查阅资料解 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 分析、小组交流,初步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 1、课件 2、学生研究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1、谈话: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赞美的对象,想象着月球上的美丽景色,还编 织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等。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对月球进行观察、进行探索。 2、提问:同学们,皓月当空,凝望着月球,你又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月球的什么呢? 3、学生思考后提出研究问题:如:月球上有生命吗?月光是怎么回事?月球上有空气、有植物、动物吗?月球有多少大?关于月球的传说有哪些?人类是如何来探索月球的?月球上能否居住人类?……(教师适当板书)

)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提出研究要点 1)引导学生给提出的问题归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A、有关月球的历史传说 B、人类的探月历程C、月球的基本情况 我们课前布 置了同学们课下收集有关月的资料。 (2)提问:“各位小专家,你们准备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3)学生讨论后汇报 (4)讲述:的确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以整理自己的收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2、学生自主研究 (三)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小组同学收集到的资料,各组要搞好记录。 2、学生汇报研究信息情况,与他人共享研究成果。 (四)展示评研归纳提升 1、小组汇报整理的结果。 2、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3、教师整理有关月球的知识。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完成达标练习 1.填空。 (1)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 (3)月球上的山叫。 (4)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

冀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教 案 样 本/ 年度: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收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能用卡片摘录重要资料。2.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研究的艰辛。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时安排: 用2课时,活动1和拓展2安排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1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本信息。 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大小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实施过程: 1.用15分钟完成这活动。课前组织学生积极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了解学生实际搜集到了哪些材料。。 2.本活动可以从阅读单元页的小诗引入,然后组织学生简要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地球的资料,让学生具体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补充相关内容,利用这段时间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结合所收集的资料,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教材插图所表示的意义,并讨论古代人类不同民族对地球的形状有怎样不同的认识。 3.引导学生查阅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 4.在学生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有所了解后,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重点放在人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怎样帮助人类更准确地认识地球形状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古代有关地球形状的其他猜想还有:古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大圆饼,被三只巨大的站在神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如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绕着海水,天空是个浑圆的巨大天罩;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巨大的盾牌,它的四周被浩渺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所环绕;此外还有诸如地球像个浅浅的钵体,地球像个圆柱体等种种假设。 二、观察地球仪 活动目标: 1.能指出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赤道和地轴,并能利用经度、纬度确定某个地区的位置。 2.能说出地图和地球仪上颜色的含义。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地球的近邻---月球同步练习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地球的近邻---月球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________”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________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2. (1分)________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3. (2分)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________的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4. (3分)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________千米。月球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________,质量是地球的________。 5. (2分)从地球上看,月球的形状经常发生变化。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________。月相的变化规律:________。 6. (1分)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________的光芒。 7. (3分)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8. (2分)1969年,()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 A . 美国 B . 苏联 C . 英国

D . 日本 9. (2分)宇航员()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A . 伽利略 B . 哥白尼 C . 阿姆斯特朗 D . 杨利伟 10. (2分)人在月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举起大石头,这是因为()。 A . 月球上没有引力 B . 人的力量增大了 C . 月球上的引力很小 11. (2分)月球上的山大多是() A . 扇形山 B . 环形山 C . 锥形山 D . 圆形山 12. (2分)农历初几的月相叫()。 A . 上弦月 B . 峨眉月 C . 下弦月 D . 残月 三、判断题 (共2题;共4分)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的地球》教案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3、制作地球仪模型,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制作地球仪模型 教具准备:地球仪、小球、报纸、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在“的”后面要不要加一个“?”。 2、提问:有人不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二.新课 1、过渡: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 2、让学生观察地板,并让其回答:若只用眼睛看,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你们认为地板是平整的还是弯弯曲曲有起伏的呢? 3、解释古人为何认为大地是平的(生活范围小)。 4、让学生观察书中的两图,解释古代中国人的“天圆地方”说。 5、过渡:

(1)是谁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 (2)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 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古人是怎样认识到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呢? 6、介绍毕达哥拉斯的猜想。 7、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推论。 8、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 9、过渡;麦哲伦绕地球一圈用了3年多的时间,那么绕地球一圈到底有多长呢,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10、请学生读出书上的一组关于地球的数据。 11、讨论:能否用一把超长的卷尺直接绕地球赤道一周来测量其周长呢? 12、请学生说出地球表面积、中国领土面积(注意单位要相同),用地球仪直观感受两者的比例。 评: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在自由、有趣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应不断地给予引导、点拨,使学生的观察具有目的性。 三.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2、关于地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3、关于地球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4、完成书后活动记录 制作地球模型 一、准备 1.请学生说出地球内部的三圈层。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球的近邻—月球》一课,是河北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六课,教材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查阅月球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月球的运动。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月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天体。相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曾有意无意的观察过月球,对月球的变化现象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从书上看到过许多关于月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甚至还有一些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但总的来说所掌握的资料比较凌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整理、分析。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关于月球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能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月球的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科学知识: 了解月球上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重点: 通过书籍、网络资源,对月球资料进行查询,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小组交流,初步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 四、教学难点: 通过网络资源途径研究月球的情况。

五、教学准备: http: http: 2、学生研究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研究目标: 1、谈话: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赞美的对象,想象着月球上的美丽景色,还编织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等。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对月球进行观察、进行探索。同学们,皓月当空,凝望着月球,你又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月球的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提出研究问题: 如:月球上有生命吗?月光是怎么回事?月球上有空气、有植物、动物吗?月球有多少大?关于月球的传说有哪些?人类是如何来探索月球的?月球上能否居住人类?……(教师适当板书) 问题是探究的第一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1 / 7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地球的近邻—月球》一课,是河北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六课,教材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查阅月球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月球的运动。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月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天体。相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曾有意无意的观察过月球,对月球的变化现象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从书上看到过许多关于月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甚至还有一些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但总的来说所掌握的资料比较凌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整理、分析。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关于月球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能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月球的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科学知识: 了解月球上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重点: 通过书籍、网络资源,对月球资料进行查询,通过自主探究、分

析、小组交流,初步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 四、教学难点: 通过网络资源途径研究月球的情况。 2 / 7 五、教学准备: http: http: 2、学生研究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研究目标: 1、谈话: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赞美的对象,想象着月球上的美丽景色,还编织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等。人类一直在不断地对月球进行观察、进行探索。同学们,皓月当空,凝望着月球,你又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月球的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提出研究问题: 如:月球上有生命吗?月光是怎么回事?月球上有空气、有植物、动物吗?月球有多少大?关于月球的传说有哪些?人类是如何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地球同步练习(I)卷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地球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6题;共10分) 1. (1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________的星球。 2. (1分)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________的假设。 3. (2分)古希腊的科学家们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等的长期观察,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假设。 4. (1分)地球仪是人们制作的地球________。 5. (2分)人们通过应用________,能够精确计算出地球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 6. (3分)地球仪是可以绕着一个固定的轴转动,这个轴代表________,即地球自转时所绕的轴线。转动轴与地球仪表面相交的两个点固定不动,上端的交点代表________,下端的交点代表________。 二、单选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是() A . 经线 B . 纬线 C . 赤道

8. (2分)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是() A . 地轴 B . 经线 C . 纬线 9. (2分)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 A . 高原 B . 海洋 C . 沙漠 D . 草原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10. (2分)我们生活中一个平面的大地上,所以生活的地球应该是平等的方形。() 11. (2分)地球仪是缩小了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12. (2分)地球比月亮和太阳都大得多。() 13. (2分)加加林是首个从太空看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的人。() 四、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14. (5分)你能找出经线、纬线、赤道吗?你知道地球仪上的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吗? 15. (5分)你能说说地球到底有多大吗?

2019年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太阳家族20 地球的近邻--月球冀教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十六

2019年精选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太阳家族20 地球的近邻--月球冀教 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十六 第1题【单选题】 月球上的山大多是( )? A、扇形山 B、环形山 C、锥形山 D、圆形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农历初几的月相叫( )。 A、上弦月 B、峨眉月 C、下弦月 D、残月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69年,( )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 A、美国 B、苏联 C、英国 D、日本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人在月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举起大石头,这是因为( )。 A、月球上没有引力 B、人的力量增大了 C、月球上的引力很小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宇航员( )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A、伽利略 B、哥白尼 C、阿姆斯特朗 D、杨利伟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月球不能发光发热,但能反射太阳光。(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飞天梦想。(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______的光芒。【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______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月球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______的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月球上没有______、______,只有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______”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______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______千米。月球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______,质量是地球的______。 【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我们的地球 1名

……………………………………………………………最新资料推荐…………………………………………………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收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能用卡片摘录重要资料。 2.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研究的艰辛。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时安排: 用2课时,活动1和拓展2安排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1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本信息。

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大小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实施过程: 1.用15分钟完成这活动。课前组织学生积极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了解学生实际搜集到了哪些材料。。 2.本活动可以从阅读单元页的小诗引入,然后组织学生简要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地球的资料,让学生具体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补充相关内容,利用这段时间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结合所收集的资料,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教材插图所表示的意义,并讨论古代人类不同民族对地球的形状有怎样不同的认识。 3.引导学生查阅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 1 ……………………………………………………………最新资料推荐…………………………………………………4.在学生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有所了解后,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重点放在人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怎样帮助人类更准确地认识地球形状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古代有关地球形状的其他猜想还有:古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大圆饼,被三只巨大的站在神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如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绕着海水,天空是个浑圆的巨大天罩;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巨大的盾牌,它的四周被浩渺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所环绕;此外还有诸如地球像个浅浅的钵体,地球像个圆柱体等种种假设。 二、观察地球仪 活动目标:

科教版2018二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教案

科教版二年级科学全册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块: 我们的地球家园: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4观察月相 5 各种各样不同的天气 6 不同的季节 7 做大自然的孩子 材料:1 我们生活的世界 2 不同材料的餐具 3 书的历史4 神奇的纸 5 椅子不简单 6 做一顶帽子 教材分析: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材料”单元的学习对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里,学生已对物体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他们将在3—4年级开展物质状态的学习,而对材料概念的理解是从物体到物质概念发展必不可少的进阶。这一单元的编写,强调和

突出了对“材料”这一概念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并根据目前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对材料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提高现状,设计和组织了“材料”单元的内容结构,以期让学生以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材料,不固化对某种材料的认识。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全新的课程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对于科学这门功课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这也为上好科学课带来了契机。加上本册教材安排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相信他们会倾注更多的热情来学好这门课程。但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发现同学们缺乏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动手能力差,科学的学习思维还没形成,缺乏相应的学习方法,课堂主动参与思考性也会不足,今后要在这几方面多多强化。 教学目标: 一、“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描述一年中季节变化现象,举例说出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描述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近邻-月球【冀教版】

地球的近邻—月球 【教材分析】 《地球的近邻—月球》一课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查阅月球的资料,第二个活动是观察月球的运动。 【学情分析】 月球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天体,相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曾有意无意地观察过月球,对月球的变化现象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也从书上看到过许多关于月球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甚至还有一些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但总的来说所掌握的资料比较凌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他们整理、分析。【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A、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B、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2、过程与方法: A、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B、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C、持续的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探究宇宙的兴趣。

【教学重点】 A、月相的概念(科学概念)。 B、月相的画法。 C、月相的成因(1、月球不透明,不发光,反射太阳光;2、日、 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规律变化)。 D、月相的变化规律(一个月中:上半月,由缺到圆,月面面积从 西边开始递增:下半个月,由圆到缺,月面面积从西边开始递 减。一年的各个月中,日期相同,月相形状也基本相同)。【教学难点】 A、月相的变化规律(要求能够按农历顺序画出一个月的月相)。 B、月相变化的成因。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铅笔、剪刀。 教师准备:圆纸片、PPT、两个白球(一半涂黑)、四个相同大小的同心圆,直径分别为5米和1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巧妙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1)比一比 师:同学们,通过上次课你都知道了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我们来进行一场知识竞赛,由小组长选择题号。

二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 第一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检测卷 教科版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 1、清晨,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右边是()。 A、南 B、西 C、北 2、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 A、南 B、北 C、东 3、中午,我们面对太阳时,前面是() A、南 B、北 C、东 4、月球()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A、不发亮 B、发亮 5、当我们看到的月亮圆圆的像月饼时,一般是() A、农历初一 B、农历初七 C、农历十五 6、荷花盛开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果实累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北雁南飞。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9、蚯蚓喜欢生活在()的土壤。 A、干燥 B、潮湿 10、月相是()变化的,有时月相亮面()变大,有时()变小。 A、逐渐 B、随意 二、判断 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会产生垃圾,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 2、珍爱生命,可以伤害身边的小动物。( ) 3、地球家园中有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世界。() 4、汽车,火箭等人类用材料加工的不属于地球家园的。() 5、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资。() 6、地球家园中的各种资缺少一样也可以。() 7、土壤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 8、土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

9、土壤中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 10、观察土壤中的动物,只需要观察土壤表面,不需要观察土壤里面。() 11、观察土壤时要做到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 12、看到小动物很新奇,抓玩玩。() 13、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14、太阳给我们的地球家园带光和热。() 15、太阳的运动没有规律。() 16、我们可以利用太阳的运动规律辨认方向。() 17、可以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识方向。() 18、不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太阳,以免灼伤眼睛。() 19、东面的对面永远是西面。() 20、北面的对面永远是南面。() 21、东面的左面永远是北面。() 22、太阳能发光发热,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生活影响都是积极的。()

六年级上册科学试题第四单元 第20课 地球的近邻----月球 冀人版(含答案)

第20课地球的近邻----月球 一、填空。 1.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赞美柔和皎洁的(月亮),想像月球上美丽的景色,编织了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故事……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从此,迈开了人类探索月球的(第一步)。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在广阔无边的宇宙中,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 3.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是(384400)千米。月球的直径是地球平均直径的(1/4),质量只是地球的(1/81)。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小,对人的(引力)也小,100千克的人在月球上仅重(17)千克左右。人在月球上跳高,会打破在地球上的跳高(记录)。 4.月球和地球一样,自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月球绕地球旋转上周的时间是(一)个月。月球在旋转过程中,月球一直以(相同)的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们看不到它的(背)面。 5.从地球上看,月球的形状经常发生(变化),有时像一块(圆饼),有时像-一把(镰刀)。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不同形状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6.夜晚观察,一定要在(大人)陪伴下,注意(安全)! 7.观察月球的运动模式至少需要坚持观察(一个月)! 二、仔细选择,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1.月球公转的方向是( B ), 自转的方向是( B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2.月球在天空中方位的变化和地球自转的方向(A)。 A.相同 B.相反 3.月相变化是由于( D )而发生的。 A.地球自转 B.月球自转 C.地球公转 D.月球公转 4.月球的变化与月相的变化都是循环的,周期都是(B)。 A.农历的半个月 B.农历的一个月 C.农历的二个月 5.月球的明亮部分,上半月朝(B ),下半月朝(A)。 A.东 B.西 C.南 D.北 三、认真判断,提高对课本内容的掌握。 1.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X)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地貌多姿多彩。 2. 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3. 通过观察图片、交流感受地球的美。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表面的面貌多姿多彩。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教学准备:地球仪、课件、搜集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六人一个地球仪。 课前预习: 1.了解一下有关地球的传说; 2.说说你对地球的了解。 3. 收集有关地球地貌的风景图片(高山海洋草原森林雪山冰川等)。教学过 程: 课前谈话:《百家姓》 一、猜谜导入,初识地球 我们来猜一猜谜语吧!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外面热乎,里面冰霜。 独木造高楼,没瓦又没砖,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 不怕细菌小,有它能看到,化验需要它,科研不可少。那么屏幕上这个谜语呢?大家猜猜看。 [谜语 ] 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 (板书:地球)你知道地球是什么样子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平时要多看课外书等。) 二、认识地球仪 [ 课件:大地球图片 ] 1.师紧接着学生的话题:地球是个椭圆形的球体,而且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球体,据测量一个成年人手臂伸开有一点六米左右,那么如果想手拉手绕地球一圈,大约要多少个人呢 ?请同学们猜一猜。(课件出示) 地球实在是太大了,为了方便学习、研究,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制作了认识地球最直观最形象的工具——地球仪,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地球上丰富多彩的地貌。 2.地球是个大花球 --知识点:海洋与陆地⑴一看地球仪:同组同学一起观察我 们地球妈妈的外衣,这些不同的颜色 分别代表什么?比较一下,哪部分面积大? 反馈 :你知道那些蓝色的地方是什么吗?(海洋)那么这些花的部分呢? (陆地)那么那部分的面积大呢? [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 ] 如果把地球表面平均分成 10 份,那你猜猜海洋和陆地各占几分?请你来猜 一猜。将课本翻到 71 页,读读提示语。(生回答) [课件出示地球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 (2)二看地球仪:地球上七分都是海洋,那么它分为哪些大洋呢?陆地又分成了几个大洲呀?请同学们到地球仪上仔细找一找。 A 小组同学合作学习 B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大洋?你还找到了哪个大洋呢?师幻灯出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你又找到了哪些大洲呢?[课件出示七大洲的版图] C 有谁知道为什么这张地图上的大西洋和南极洲分别有两个注明呢? D 整个地球的表面分成了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人们把他们统称为七大洲四大洋。[课件出示七大洲四大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我们的地球》教案

我们的地球 地球与宇宙空间科学是小学科学学科三大研究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从总体上看,“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学习内容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大尺度的、特别宏观的,远距离的东西,仅凭教师对课本进行讲解完成教学非常困难,需要借助电视、网络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学生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有了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合作探究、班级共享等,提高教学效率。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关于地球与宇宙的内容标准主要涉及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地球的运动而引起的各种变化,天空中的星体三大部分内容。学生学习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和地球仪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球表面概貌图景,并有助于形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价值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历史,说出地球的形状。 ⑵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⑴能够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研究地球形状的历史; ⑵能结合生活中现象来认识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能够感受到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艰辛,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等情感对科学探索重要性; ⑵感受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历史;通过观察地球仪获得地球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难点: 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四、教具准备: 教师:地球仪、小车,多媒体教学资源及课件 学生:地球仪、收集的相关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关于地球各种自然现象的图片(地表形态、昼夜现象等),激发 兴趣。 2、教师:通过图片可以看出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充满生机的星球。关于 地球,你都了解那些事情?还行知道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新课学习 1、探究人类认识地球形态的历史 (1)问题一: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观察书中的两幅图,了解古人关于地球形态提出的假设:“天圆地方”说和“天似鸡蛋,地似蛋黄”。引导学生思考每个结论得出的原因。进行小车实验:学生分组合作,记录让小车分别在桌面、球面迎面从远处开过来你看到车子情况。 (2)问题二:人类是怎样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学生读课本45页,科学在线。引导学生体会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认识和研究地球带来很大方便。 2、观察地球仪 地球仪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说说自己的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 教师提问“如何在班里准确的找出某个同学的位置?” 学生回答“第几行第几排” “那如何在地球仪上找出你所在的城市的位置呢?”。指导学生认识经线、纬线的功用及形态特征。并找出东经120度、北纬40度附近有一个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我们的地球(1)_冀教版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3、制作地球仪模型,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教学重点难点: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制作地球仪模型 教具准备:地球仪、小球、报纸、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在“的”后面要不要加一个“?”。 2、提问:有人不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二.新课 1、过渡: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 2、让学生观察地板,并让其回答:若只用眼睛看,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你们认为地板是平整的还是弯弯曲曲有起伏的呢? 3、解释古人为何认为大地是平的(生活范围小)。 4、让学生观察书中的两图,解释古代中国人的“天圆地方”说。 5、过渡: (1)是谁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 (2)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 在此之前的几千年里,古人是怎样认识到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呢? 6、介绍毕达哥拉斯的猜想。 7、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推论。 8、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 9、过渡;麦哲伦绕地球一圈用了3年多的时间,那么绕地球一圈到底有

多长呢,地球到底有多大呢? 10、请学生读出书上的一组关于地球的数据。 11、讨论:能否用一把超长的卷尺直接绕地球赤道一周来测量其周长呢? 12、请学生说出地球表面积、中国领土面积(注意单位要相同),用地球仪直观感受两者的比例。 评: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在自由、有趣的氛围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时教师应不断地给予引导、点拨,使学生的观察具有目的性。 三.总结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2、关于地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呢? 3、关于地球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4、完成书后活动记录 制作地球模型 一、准备 1.请学生说出地球内部的三圈层。 2.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把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3.提问:制作模型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4.学生把书中的模型数据换算成所需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 二、学生制作 三、评比 1.生把制作好的模型一切为二,用纸遮住一半,露出四分之一的球。 2.评比谁的模型制作地最好。 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 一、导入新课 上几节课我们是走到了地球的内部去瞧了瞧,今天,我们要从地球的内部走出来,走到我们生活的地表来看一看。 二、新课 1. 提问:生命要维持离不开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