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雁行理论.PPT.

雁行理论.PPT.

Cell Operation Promotion

(III)

從雁行理論看Cell Operation

PSK Cell Operation Working

沒有一隻野雁會升得太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飛行

野雁的感覺(雁行理論)

下個秋天,當你見到雁群為過冬而朝南方,沿途以V字隊形飛行時,您也許已想到某種科學

家論點已經可以說明牠們為什麼如此飛。

野雁每年要飛行好幾萬英里,光是一天內就可以飛越好幾百英里的距離,真是人世間的一大奇觀,而牠們就靠隨時不斷的互相鼓舞來達到目的地。

野雁的叫聲不但熱情十足,而且足以給人精神鼓舞…..。

PSK-QSC, Cell Operation Working Team

啟示

與擁有相同目標的人

同行,能更快速,更

容易地到達目的地,

因為彼此之間能互相

推動。

當每一隻雁鳥展翅拍打時,

造成其他的雁鳥立刻跟進,

整個鳥群抬升。借著V字隊

形,整個雁群比每隻雁鳥單

飛時,至少增加了七十一個

百分比的飛行距離。

?過去我們的工作方式好比一隻隻單飛的雁…,分工較多而合作較少…?萬物之靈的我們,只要同心協力必定也有提昇71%生產力的潛能…?以合作取代獨力競爭,一起創造整體的工作價值…

1

啟示

如果我們擁用像野雁

一樣的感覺,我們會

留在隊裡,跟那些與

我們走同一條路,同

時又在前面領路的人

在一起。

?願意接受他人的協助,也願意協助他人。…是Cell

成功與否的必要條件…

?因此,每個Cell的成員除了本身的專長,還必須努力去學習別人會的技能,扮演多能/知能的角色,才能與隊友同心協力,互助合作…

當一隻野雁脫隊時,他立刻感

到獨自飛行時遲緩、拖拉與吃

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隊形中,

繼續利用前一隻鳥所造成的浮

力。

2

啟示

輪流從事繁重的工作

是合理的,輪流擔任

與共享領導權是必要

及明智的,對人或對

南飛的野雁都一樣。?Cell 的Leader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每個Cell的成員都必須

準備好有一天擔任Leader的職務…

?我們期待人人將工作的價值觀予以提昇,勿為生活而工作,要為工作而生活…成為充實,快樂,生活充滿意義的知識工作者…

當領隊的野雁疲倦了,它會

輪流退到側翼,另一隻野雁

則接替飛在隊形的最前端。

3

啟示

如果我們擁有野雁的

感覺,我們將像牠們

一樣互相扶持。

?我們必須確定的是從我們背後傳來的是鼓勵的聲音,而不是噓聲…。?批評讓我們調整步伐…, 鼓勵更能讓大家往前邁進…

?Cell的成員們一定要彼此鼓勵加油…,主管/老闆們也是…!!

飛行在後的野雁會利用叫聲

鼓勵前面的同伴來保持整體

的速度,繼續前進…。

當我們在後面叫喊時,

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4

啟示如果我們與雁鳥一樣聰明的話,我們必定也知相互扶持,不論在困難的時刻或在平順的時候…。

當有一隻雁生病或受傷時,

其他兩隻會由隊伍飛下來協

助保護牠,直到牠康復或死亡

為止…,

然後牠們自己組成隊伍開始

飛行,努力去追趕上原來的

雁群…。?當有人工作不熟練時,大家幫助他…

?當有人生病請假時,大家罩他…

?廣佈善緣,廣植善因,必可廣結善果…

5

只有快樂奮發上進的員工,才有快樂奮發上進的企業。

卓越领导人的六项素质

卓越领导人的六项素质 ――4E2P领导者素质理论 ·Pansb Ideal· 此文为对杰克.韦尔奇4E1P领导者素质理论的阐述和发扬,仅代表个人观点。 什么是领导者? 一、领导者是一个群体的领袖,是影响一个群体的人; 二、领导自己的成长,影响自己的发展的人; 孔子说由近而远,由己及他,领导者不仅影响群体的行为,也必须领导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A型组织是由最优秀的领导者领导的,由最优秀的员工组成的最卓越的工作团队。卓越的概念包括效率和效果两方面,卓越的效能就是在效率和效果之间的平衡:有效率,指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有效果,指任务完成的质量非常高,同时这个质量不是以牺牲其他人、资源或者未来的利益而达到的,是符合安全、环保、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的。 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组织成为A型组织? 在雁行理论中,一群大雁如果要安全有效地飞到和暖的南方的话,他们必须要有一个领头人来领导他们往南飞,但是,领头的雁不可能在几万里的路途中一直飞在前面,他可能会疲惫,可能会受伤,也可能有其他的任何不可预料的事情发生,所以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随时准备自己挺身而出,成为团队的领导,以约定的规则和程序来带领团队朝目标前行,在情况变化时重新制定规则和程序,必要时也需矫枉过正。 一个优秀的、卓越的组织同样必须如此,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其次我们的成员都必须具备优秀领导者的素质,在还不是领导者的时候,我们领导自己,影响别人;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准备在任何时刻成为团队的领导者,一旦需要,我们随时可以接替其他人成为领导者。人人都有优秀领导者素质,这是A型组织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如何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想讨论的内容:4E 2P。 4E是:充沛、旺盛的精力(Energy);激励、鼓动他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的能力(Energ ize);决断力(Edge);行动力(Execute); 2P是:激情(Passion);思想力 ( Power of thought ) 1E:充沛、旺盛的精力(Energy)

雁行理论

“雁行理论”在团队经营中的运用有人对大雁飞行现象研究后发现,大雁成群结队在高空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V形队形,由于集体飞行所产生的气流作用,比“单飞”的效率增加了70%。大雁飞行原理在团队经营中有很多启示: 一、“要有足够的人去飞行”——壮大营销队伍 大雁之所以能够保持一定的队形,是因为有了足够的数量,如果零零散散只有几只,显然形不成气候。换言之,拥有一定数量的大雁,是结队飞行的重要提前条件。在营销团队经营中,业绩需要有人去做,快速发展需要有一定的队伍支撑,特别是在淘汰率居高不下的今天更需要有新生力量的不断补给。团队人力的数量配足了,才有可能做到消费者在哪,产品到哪,我们的营销队伍活跃工作在哪,避免市场位置同营销人员的空档。常言道,人多力量大,有人气才有战斗力,才能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标。因此增员工作被高度重视,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壮大营销队伍,才有可能使团队“结队成形”展翅高飞。 二、“要自发自动飞行”——激励发展意愿

每只大雁在飞行中拍动翅膀为跟随其后的同伴创造有利的上升气流,这种团队合作的成果,使集体飞行效率大大提高,可见每只大雁拍动翅膀是提高飞行效率的关键。团队经营也是如此,如果有人袖手旁观,或者只依靠部分属员作战,这样的集体谈不上发挥团体作战的竞争力和优势。因此要进一步地激励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奖罚分明。除了物质激励外,更多地要运用精神激励,发挥精神激励作用使团队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提高。简言之,激励属员自发自动地“拍动翅膀”必须多管齐下。 三、“要大家一起飞行”——强化团队意识 所有的大雁都愿意接受团体飞行队形,而且都协助队形的建立。如果有一只大雁落在队形外面,它很快就会感到自己越来越落后,由于害怕落单,它便会立即回到雁群的队伍中。在团队经营中,首先要确保团队的目标与属员的目标平衡一致,以发挥团队的目标对属员应有的吸引力,使属员认识到只要“不落单”就有希望。其次要实施人性化管理,各级主管要处处关心属员成长,甚至要给予亲情般的关怀,以确保属员能够享受到团队的“阳光雨露”,使属员生活在令人满意的团队气氛中。再次是规范经营、和谐发展,打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团队,使属员对自己的团队充满自豪感和

世界经济地理知识点

1.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2. 经济全球化的支撑 a.基础—国际贸易自由化 b.催化剂—国际投资一体化 c.载体—跨国公司 d.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全球化 e.助推器—国际金融信息化 f.智囊库—人才流动国际化 3.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4. 当今科技革命的特点: a.技术群落成为主导 b.生产要素发生质变 c.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融合 d.可持续发展 5. 创新地理学:不是指地理学的创新,是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而构建的一门新的地理分支学科。 研究内容:a.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b.创新活动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c.创新活动对城市与区域的影响 d.创新体系空间格局及创新的空间扩散与转移 e.创新活动与创新环境 6. 产业结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反映一个国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 7. 世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循序渐进规律、演变加速规律、优化升级规律 8. 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是导致产业结构更替的源泉。 9.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劳动力就开始从一产向二产转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向三产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一产劳动力减少,二三产劳动力增加。因为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2)雁行形态说(日本赤松)具体表现: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10.(1)世界经济重心:一定时期内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带动作用的地区,资源、资金、技术、产业和文化等高度密集,在世界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经济增长最快、经济动力最强、经济潜能最大、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最大的区域,也是最终需求和外贸出口增长最快、引进技术与吸纳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 11. 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根本动因。 12. 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核心是比较利益(优势)理论 (1)相对技术差异论(大卫李嘉图):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之另一国无绝对优势,仍有可能有互利贸易。 (2)要素禀赋论(瑞典赫克歇尔&俄林):相对要素丰裕和相对要素价格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两国进行贸易之前相对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这种相对要素价格和相对商品价格之间的差异可以

试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试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技术和资源等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基于此建立其理论框架,“中心一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则强调该差异产生的历史积累原因和差异加大的趋势,提出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主张,采取割断不合理交换关系、建立发展中国家内部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以避免两极分化的进一步加剧,并认为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的论述实际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新的依附。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新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不存在相对价格条件的差异,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独立因素,认为中心一边缘模式即区域经济的出现依赖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市场需求、制造业分布和产业外部性。 1.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以瓦伊纳《关税同盟问题》一书中的关税同盟理论为代表。基于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组建关税同盟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对区域集团内的国家产生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指组建关税同盟成员方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相互出口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包括生产创造效应和消费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与高成本产品成员方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低成本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造成的福利损失。是否组建关税同盟,取决于贸易创造效应与贸易转移效应的比较。从发达国家之间组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来看,由于其供给和需求曲线较为平坦,贸易创造效应较大,且非成员国的产品成本不占优势,贸易转移效应较小,因而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福利正效应较为明显。由于比较优势的存在,会导致成员国在某些生产领域的专业化发展,以及相应的生产活动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集中,进而形成使每个国家的总体利益都增加的区域性专业化地域分工,但对第三国即非成员国产生贸易壁垒和福利负效应,因而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封闭的模式。欧盟的建立以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为依据,推动了欧盟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带动了区域经济合作浪潮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效应。根据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布朗、罗布森、库珀和小岛清等人研究了标准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认为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创造效应,静态效应不明显,发展中国家借鉴标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应强调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效应和对外保护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效应和竞争效应。小岛清提出的协定分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集团组建以后,不同经济体分散的小市场结成统一大市场,企业摆脱了市场规模的限制,并通过协议使各成员方分享规模经济效益;西托夫斯基和德纽的“大市场”理论即共同市场理论认为共同市场统一了保护主义分割的小市场,通过大市场内的激烈竞争,打破了原来各成员国国内的垄断;此外,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外资通过区内设厂生产,绕开区域经济同盟的壁垒限制,从而能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2.“中心--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中心--周边”理论和国际依附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理论依据。结构主义者缪尔达尔、普雷维什和辛格等认为,世界经济存在“中心”和“周边”的格局,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作为技术创新者、发展的动力和经济利益的获得者而成为中心,周边则由发展中国家组成,是技术

雁行理论

雁行理论 小时候读课文,常常喜欢读这篇:秋天到了,叶子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读的很是起劲,却从没想过大雁为什么要排成人字形飞。今天翻书偶拾“雁行理论”,才真正了解到原来大雁如此飞是大有其深意的。 大雁每年要飞行好几万公里,光是一天内就可以飞越好近千公里的距离,真是一大奇观,而它们就靠随时不断的互相鼓舞来到达目的地。大雁的叫声不但热情十足,而且足以给人以精神鼓舞。 “雁群排列成V(人)字形,当每一只雁鸟展翅拍打时,造成其它的雁鸟立刻跟进,整个鸟群抬升。借着V字队形,整个雁群比每只雁鸟单飞时,至少增加了71%百分比的飞行距离。” 联想到我们现实的工作中来,过去我们的工作方式就好比一只只单飞的雁,分工较多而合作较少,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不高。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只要同心协力,注重团队合作,必定也有提升71%生产力的潜能,以合作取代孤立,一起创造整体最大的工作价值。所以我们要有相同的目标,彼此之间互相督促,互相推动,这样才能更快速的到达目的地。 “当一只野雁脱队时,它立刻感到独自飞行时迟缓、拖拉与吃力,所以很快又回到队形中,继续利用前一只鸟所造成的浮力。” 有些人喜欢什么事情都自己做,从不向别人请教,不愿得到他人

的协助,这样虽然也能完成工作,却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品质也不见得高。就像一只脱队雁独自飞行,迟缓而吃力。愿意接受他人的协助,也愿意协助他人,是每个人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我们处在团队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团队的资源,就能像雁群中的每一只大雁,能利用前一只鸟所造成的浮力,事半功倍。因此我们除了本身的知识专长,还应该努力去学习别人会的技能,扮演多知多能的角色,与团队成员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如果我们拥有像野雁一样的感觉,我们就会留在团队里,跟那些与我们走同一条路,同时又在前面领路的人在一起,他们会带领我们走向成功。 “当领队的野雁疲倦了,它会轮流退到侧翼,另一只野雁则接替飞在队形的最前端。” 工作中也应该如此,Team Leader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准备好有一天担任Leader的角色。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现在还没成为Leader时先学习Team Leader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品质。机会是给予那些准备好的人的。 我们期待人人将工作的价值观予以提升,不要只为了生计而工作,要为工作而生活,成为充实、快乐、生活充满意义的工作者。 “飞行在后的野雁会利用叫声鼓励前面的同伴来保持整体的速度,继续前进。” 成功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坚持。那么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障碍,怎样才能坚持下去呢。这不仅要求我们自身有坚定的信心,成功的信

产业经济学试题

产业经济学试题 姓名:专业:年级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产业组织 2.马歇尔冲突 3 雁行形态理论 4. 配第—克拉克定律 5顾客资本 二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 的 一般分类方法() A三次产业分类法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 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 C垄断与竞争理论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 3. 下列关于日本人本主义企业理论中企业性质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 A. 企业的根本属性是一种社会性存在; B. 企业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财货或服务; C. 企业是由人与资源共同构成的; D. 企业作为人与资源的集合体是处于一个管理组织的支配之下。 4.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 A. 参与人、信息、结果 B .参与人、行动、结果 C.策略、得益、均衡 D .参与人、策略、均衡 5. 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 B .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 .豪泰林模型 6.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的手段有:()A.审批制B .配额制C .许可证制 D .出口退税 7.《火炬计划》的提出是在() A. 六五 B .七五C .八五D .九五 8. 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产业结构优化包括() A 供给结构优化 B 需求结构优化 C 国际贸易结构优化 D 国际投资结构优化 9. 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是() A 市场失灵说 B 赶超战略说 C 国际竞争说 D 政府监督说

雁行理论

一、“雁行模式”理论形成发展,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理论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在1932年提出来的。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赤松要先生认为,日本的产业通常经历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并呈周期循环。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形成,其图形就如三只大雁展翅翱翔。人们常以此表述后进国家工业化、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发展过程,并称之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在一国范围内,“雁行产业发展形态”先是在低附加值的消费品产业中出现,然后才在生产资料产业中出现,继而在整个制造业的结构调整中都会出现雁形变化格局。见图(1)。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从而更加详尽地展示出后进国家如何通过进口先进国家产品和引进技术,建立自己的工厂进行生产以满足国内需求,不仅可供出口,而且后来居上取代“领头雁”地位并最终实现经济起飞。见图(2)。 在引进阶段,随着国外商品进入国内市场,该商品的国内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开始进行技术引进和模仿并实施国产化试验。由于进口商品在质量和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因而该商品的国内市场被进口商品所垄断。在进口替代阶段,随着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该类商品利用引进技术及设备生产的国产货以更快的速度扩大。并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而实现国内替代生产,于是进口商品逐步被国产商品所代替。以后随着商品的国内需求增长速度的趋缓,使国产商品生产的继续扩大必须由出口的增加来维持,进入了出口成长阶段。在成熟阶段中,国内需求下降,出口由减速增长逐渐转化为负增长,这又导致国内生产出现同样结果,出口的减速增长和负增长,是其他更后进国家“追赶”战略的结果。随着这一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更后进国家的廉价进口商品将逐渐占领国内市场,从而导致国产商品生产的加速缩小,这就形成了最后的逆进口阶段。20世纪50至60年代,日本工业化初期,主要出口丝绸、棉纱、棉布等消费品,换取工业发达国家(主要是欧、美)的纺织机械等生产资料,以此装备本国的纺织工业。然后,日本通过对进口纺织机械进行替代性生产,带动日本机械工业发展;机械工业的发展又依次带动钢铁、机电等产业发展。日本通过对外贸易获取的外汇进口先进技术并予以消化、吸收和推广,逐渐建立起自主技术基础和研发

论城市规划与空间形态解读(一)

论城市规划与空间形态解读(一) 【论文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形态;香港【论文摘要】: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形态设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以香港为例,从其城市概括说起,再详细介绍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空间形态变化。还将香港中环作为特色街区,分时间段对各阶段的发展和标志性建筑物分别介绍。最后,企图从香港城市的规划与空间形态中,对我们的城市规划有些启迪作用。前言 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原属广东省新安县。在鸦片战争时期,被割给英国。到了1984年,中英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了香港的行使主权,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之后,香港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与内地很多城市相比较下,香港在社会经济发展很多方面有很多值得内地城市学习的地方。对于城市规划方面,香港城市发展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1.城市概括 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交通、金融和旅游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之一。其位于广东省南端、珠江口东侧,北接广东省深圳市,距广州市中心约140KM。香港主要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包括了230个大小岛屿,总面积1066。53KM2。现有人口600多万,98%以上属于中国国籍。香港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89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之一。2.城市设计与空间形态结构发展历程 香港当局和政府历来重视香港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其城市结构和城市形态的发展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控制和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着。香港特殊的发展历史,客观上导致了香港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特征。 香港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经历了三个阶段: 2.1初步发展阶段 1841年英国人强占了香港岛,并对香港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他们开发香港的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建设成"自由贸易港城"。香港开埠时期正值英国维多利亚鼎盛时期,因而,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主要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深刻地刻下了英国殖民文化的烙印,并对香港后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2缓慢发展期 这一阶段是指从1930年到1946年,此时香港被卷入国际经济政治旋涡,直接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影响,导致城市发展缓慢,最终,多元国际时代取代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香港的标志性建筑由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转变成国际风格的高层新建筑。1935年建成的汇丰银行成为香港城市天际线变化的突出标志,这一时期香港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2.3高度发展阶段 从1970年到1997年,由于香港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用地的极度紧张,导致香港城市形态发生巨变,形成高度集约化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建筑形态高层化;建筑功能复杂化;建筑风格个性化;城市天际线体现大尺度、高密度、多层次的特点。 2.4全新发展阶段 至1997年之后,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没有发生很多的变化。3.典型街区分析 香港中环是香港的重点街区,它的发展变化最能体现香港城市形态的变迁。如建于1886年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总行是当时香港中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筑风格模仿欧洲古典式,盛行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到了1935年,雄居中环的12层具有国际风格的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香港最高的大厦,成为当时香港的象征。如今,香港重重叠叠,鳞次比的座座高楼高耸入云,特别是中环一带,更是大厦毗连,飞廊交接,造型别致,各具风采。耗资50亿港币,高52层的汇丰银行大厦,巍峨雄伟,正面像巨大的火箭塔,大厦主体如待命发射、直冲云

雁行理论(the flying-geese model),或称雁阵理论

“雁行理论”在团队经营中的运用 有人对大雁飞行现象研究后发现,大雁成群结队在高空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V形队形,由于集体飞行所产生的气流作用,比“单飞”的效率增加了70%。大雁飞行原理在团队经营中有很多启示: 一、“要有足够的人去飞行”——壮大营销队伍 大雁之所以能够保持一定的队形,是因为有了足够的数量,如果零零散散只有几只,显然形不成气候。换言之,拥有一定数量的大雁,是结队飞行的重要提前条件。在营销团队经营中,业绩需要有人去做,快速发展需要有一定的队伍支撑,特别是在淘汰率居高不下的今天更需要有新生力量的不断补给。团队人力的数量配足了,才有可能做到消费者在哪,产品到哪,我们的营销队伍活跃工作在哪,避免市场位置同营销人员的空档。常言道,人多力量大,有人气才有战斗力,才能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目标。因此增员工作被高度重视,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壮大营销队伍,才有可能使团队“结队成形”展翅高飞。 二、“要自发自动飞行”——激励发展意愿 每只大雁在飞行中拍动翅膀为跟随其后的同伴创造有利的上升气流,这种团队合作的成果,使集体飞行效率大大提高,可见每只大雁拍动翅膀是提高飞行效率的关键。团队经营也是如此,如果有人袖手旁观,或者只依靠部分属员作战,这样的集体谈不上发挥团体作战的竞争力和优势。 因此要进一步地激励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奖罚分明。除了物质激励外,更多地要运用精神激励,发挥精神激励作用使团队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得到提高。简言之,激励属员自发自动地“拍动翅膀”必须多管齐下。 三、“要大家一起飞行”——强化团队意识 所有的大雁都愿意接受团体飞行队形,而且都协助队形的建立。如果有一只大雁落在队形外面,它很快就会感到自己越来越落后,由于害怕落单,它便会立即回到雁群的队伍中。在团队经营中,首先要确保团队的目标与属员的目标平衡一致,以发挥团队的目标对属员应有的吸引力,使属员认识到只要“不落

产业结构理论的观点整理

产业结构理论的观点整理 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一)配第-克拉克定律(二)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三)罗斯托主导产 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四)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五)霍夫曼 工业化经验法则(六)赤松要雁形形态理论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 配第比较了英国农民的收入和船员的收入,发现后者是前者的四倍。他认为,工业的收入要比农业高,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高,说明工业比农业,服务业比工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这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定理。这一定理第一次揭示了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以若干国家的产业变化为依据,分析了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间移动的规律性。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顺次不断增加。 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流动原因在于不同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由于克拉克的研究只是印证了配第的发现,因此,这一研究成果就叫做“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评述:配第定理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配第未能看到结构变动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内在关联。 (二)库兹涅茨的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利用经济统计学理,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变动的规律。 他指出:在按人口平均的产值较低组距内(70~300美元),农业部门的份额显着下降,而工业和服务业的部门的份额则相应地大幅度上升,但其内部的结构比例则变化不大;在按人口平均的产值较高组内(300~1000美元)农业部门的份额与非农部门的份额之间变动不大,但非农部门的结构变化则较大。库兹涅茨的这种产业结构受人均收入变动的影响理论被称为“人均收入影响理论”。 (三)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在他的《经济成长的过程》和《经济成长的阶段》等着作中,提出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罗斯托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6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经济阶段的演进就是以主导产业交替为特征的.这六个阶段分别为: 1.传统社会 包括牛顿以前的整个世界。当时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近代科学技术开始在工农业中发生作用,占人口75%以上的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转移到工业、交通、商业、服务业,投资率的提高明显地超过人口的增长水平。 3.起飞阶段 相当于产业革命时期,积累率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5%增加到10%以上,

赢聚力—团队从管理策略到场景沙盘

赢聚力——团队从管理策略到场景沙盘 导读团队管理,赢在人心 一、管理人心的出发点——疏导式管理3 二、管理人心的关键——人性化管理4 三、管理人心的根本——人情味管理4 四、管理人心的基础——制度化管理4 第一章打造卓越的团队 第一节组建真正的团队8 一、团队的定义8 二、团队的特征9 相关链接真正杰出团队的特点10 三、组建团队的条件11 第二节制定完善的制度14 一、制度管理的重要性14 二、制度管理的方式15 三、制度管理的技巧15 案例赏析联想的罚站制度16 第三节实现既定的目标17 一、目标管理的意义17 二、目标管理的步骤18 三、目标管理的技巧19 第四节追求更高的绩效23 一、高绩效团队的特征23

二、高绩效团队的表现23 案例赏析通力协作完成新产品开发24 三、高绩效团队的建设25 相关链接怎样建立高绩效团队28 第二章创建共同的团队愿景 第一节描绘团队愿景34 一、团队愿景的含义34 二、团队愿景的构成要素34 三、设立团队愿景的意义35 四、构建团队愿景的环节36 五、良好团队愿景的特征37 相关链接某企业班组的团队愿景37 第二节塑造团队愿景38 一、潜意识的概念38 二、潜意识的作用39 三、潜意识对塑造团队愿景的作用39 相关链接如何构建团队愿景42 第三节落地团队愿景44 一、团队愿景落地的过程44 二、团队愿景落地的阶段45 三、通过自我催眠落地团队愿景47 相关链接成功愿景的自我催眠训练47

四、团队愿景的转化49 第三章构建良好的团队关系 第一节导入人际关系的本质55 一、人际关系的本质55 二、人际关系的自我测评55 第二节构建人际关系的密码56 一、善意57 二、简单58 三、个性品质59 四、自我暴露60 五、交换62 相关链接为什么有些工作的人际交往圈子很小?62 六、反击63 案例赏析职场上要学会反击64 七、担当65 案例赏析有担当的管理者65 八、角色66 相关链接刘劭谈为人的品性68 第三节处理人际冲突的策略68 一、什么是团队人际冲突68 二、团队人际关系恶化的影响70 三、处理人际关系冲突的策略72

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东亚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简称东亚模式,其中“东亚”的概念,近年来通常采用世界银行所指的东亚范围,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东盟十个成员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与越南)。关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含义,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带有共同性的做法、独特性的战略和政策措施。简而言之,东亚模式是建立在东亚经济、文化及历史背景基础上,以政府主导、外向战略、赶超目标为本质特征,具有亚洲文化特色的经济增长模式。 一、东亚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东亚模式源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东亚地区出现的一种区域性的社会经济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东亚各经济体就不失时机地进行战略调整,实行全方位开放,加速经济发展,实现了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各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限制进口,政府相应地进行了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为了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开始实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政策。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转移到自主开发战略。 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由日本率先并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带动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日本借助于欧美的资金和技术,实行工业化,开始了高速增长。亚洲“四小龙”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迅速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结构的转变。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四小龙”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东盟国家则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也开始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样,在东亚各成员间形成了日本——“四小龙”——东盟及其他国家的明显的产业梯度转移。在整个经济起步的过程中,区域内的发达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将成熟或具有潜在劣势的产业转移到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工业国,待这些产业在新兴工业国逐渐丧失比较优势,新兴工业国又将这些产业转移至拥有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又向新兴工业国投资,建立相对高级的产业,使之迅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即所谓的“东亚奇迹”。这种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特征、以比较优势为产业转移标准和依据的具有梯次差异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被理论界称为“雁行模式”。“雁行模式”的提法起源于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论”。他提出了日本某一产业的发展通常依次经过进口、生产、出口和重新进口四个阶段的理论,由于这四个阶段在图形上酷似依次展飞的大雁,故此得名。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中国、韩国等部分东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引发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的新变化,打破了“雁行模式”的分工排序。 首先,日本作为带动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雁作用在不断削弱。众所周知,“雁行模式”是一种以垂直型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是建立在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基础之上的。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作为带动东亚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升级的领头雁作用在不断削弱。这主要是因为这期间日本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未能及时对信息技术革命作出积极回应。与此同时,东亚各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雁行模式”的垂直分工体系。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东亚各经济体迅速发展信息产业并带动了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使东亚“四小龙”与中国内地的高科技产业在某些领域与日本形成了水平式分工。尤其是“四小龙”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后,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及其硬件以及韩国的移动技术都具有全球领先水平,与日本的竞争更趋于激烈。“四小龙”向中国内地和东盟转移了部分电子、机械、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其投资总额超过日本。最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研究_基于_雁行理论_的视角

·· 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研究 ———基于“雁行理论”的视角 曾贵1,李宏祥2,田华荣2 (1.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南湘潭 411104;2.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重庆40003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但地区分布严重不均。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存在物流成本高、产业配套水平低、市场环境较差等问题,因此,应借鉴东亚国家和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经验,在“雁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以便形成更为合理而高效的“雁行”格局。关键词:加工贸易;雁行理论;梯度转移;比较优势中图分类号:F7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1-0093-05 2011年1月第25卷第1期经济与管理 Economy and Management Jan.,2011Vol.25No .1 ●百家点经 收稿日期:2010-11-25 作者简介:曾贵(1980-),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生,研 究方向为加工贸易;李宏祥(1977-),男,山东济宁人﹐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交易模式及成本。 自1978年珠海市签订全国第一份来料加工合同以来,加工贸易在中国快速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 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8503亿美元,增长322倍。然而,我国加工贸易地域分布严重不均,2010年前5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同期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仅为3.9%①。要缩小地区差距和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就必须把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的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梯度转移,东部做高端、中西部做中低端”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思路。因此,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加工贸易科学、合理而有序地进行梯度转移,成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 二、相关文献综述 “雁行理论”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影响深远的产业经济理论。1932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一文中首提“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 ),主要用来说明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指出日本的产业发展通常要经历进口新产品、进口替代、出口、重新进口等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这四个阶段在图表上呈倒V 形,酷似飞行中的雁阵(胡俊文,2000)。也有国内学者指出,赤松要是在1936年以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产业跨国梯度转移时提出了“雁行发展形态 说”,从而奠定了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罗建兵,2009)。后来,小岛清把赤松要的雁行形态进一步区 分为原形和两种引申形(如图1)(车维汉,2004)。引申形A 表示不同产品的“雁行”进口、生产和出口,即国内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移;引申形B 表示产品在不同国家的“雁行”进口、生产和出口,即产品的跨区域梯度转移。后来,山泽逸平通过对东亚经济圈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完善了赤松要和小岛清的雁阵阶段划分,提出了东亚各国产业的发展普遍要经历“引进—进口替代—出口成长—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孙高洁,2007)。“雁行理论”提出后,经大来(Okita ,1985)、Vernon (1966)和小岛清(Kojima ,2000)等学者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融合了比较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理论,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关于产业区域转移的理论体系(蔡昉,2009)。从内涵上来看,“雁行”理论主张结合动态比较优势和静态比较优势,谋求一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跨越式发展;主张根据生产成本的变化进行地域分工,把边际产业向外转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空间(董洁,2006)。 从以上综述中不难得出,“雁行理论”最初以一个形象的“经济比喻”的面貌出现,通过后来学者充实和拓展后,成为了一种产业转移理论。在宏观上,“雁行理论”能为国家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在微观上,“雁行理论”能指导企业根据比较优 93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1. 简述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产业结构,主要研究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联系方式;(2)产业关联,主要研究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结构关系;(3)产业组织,主要研究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构;(4)产业布局;(5)产业竞争力;(6)产业安全。 2. 简述产业分类方法。 答:产业分类的方法主要有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等。 (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根据产品的不同最终用途,将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划归第Ⅰ部类,将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划归第Ⅱ部类。 (2)农轻重分类法。根据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将产业分为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3)三次产业分类法。根据产业发展的层次顺序,将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4)霍夫曼分类法。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不同,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 (5)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根据生产要素的集约程度不同,将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6)标准产业分类法等。这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 3. 简述产业生命周期的内容。 答: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产业在市场上从产生到衰退的时间周期,可以划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蜕变期)。形成期指产业产生后产出规模、市场需求缓慢增长的时期;成长期是指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的时期;成熟期是指市场饱和,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进入缓慢增长时期;衰退期指产业开始趋于退出,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不断下降的时期。如果衰退期出现重大技术变革,该产业可能进入新的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在图形上表现为S型曲线,如图。 ? 4. 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内容。 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5. 简述库兹涅茨法则的基本内容。 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无论是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在劳动力结构方面都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趋向上升的,但上升的速度不一致,与产值相对比重相比,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缓慢;服务部门的产值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都趋向上升,但在上升速度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大于产值相对比重。 6. 简述霍夫曼定律的基本内容。 答: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即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霍夫曼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霍夫曼比例越高,说明消费资料工业比重越大,工业化水平越低;霍夫曼比例越低,工业化水平越高。 7. 简述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赤松要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一过程在图形上像三只大雁,故称为“雁

雁行理论

雁行理论(Flying-geese model) 是日本学者赤松要(Kaname Akamatsu)于1935年所提出(日语原称「雁行形态论」)。所谓「雁行理论」是指产业的兴衰现象,当成本条件改变时,产业就会被迫从先进国家移到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就像雁鸟在结队飞行时所呈现的V字形,由一只领头雁带头飞向气候适宜的地区;亦即,依特定产业的兴起、成长、成熟、衰退等过程,好像大雁带小雁般,该产业乃视比较利益而转移到后进地区。发展经济学学者研究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变迁,认为属于雁行理论的经济发展型态:以日本为领头雁,其次为亚洲四小龙(包含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后是东南亚、中国及南亚诸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 不論是赤松要的古典雁行理论,还是山泽逸平(Ippei Yamazawa)、小岛清(Kojima Kiyoshi)、石川城太(Terutomo Ozawa)等人所建构的当代雁行理论,都有兩个特质。一是阶梯观念,二是演化的思维。阶梯观念是指一个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技术水准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是以国家为主要分析单位,依照产业部门与时间这兩条轴线,区分雁首与雁群中各国的产业演化轨迹。雁行理論的阶层观念和古典依赖理論的不同,因为前者认为阶梯中各国的地位不是固定的,彼此会有上上下下的活动,有点類似华勒斯坦所說的核心、半边陲与边陲三层架构,但雁行理論认为各国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用现在流行的话來說,这是一种竞合关系。相对地,古典依赖理論认为阶层中各国的地位是固定的,先进国家永远剥削后进国家,没有互补式的合作。 华勒斯坦(I.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理論则从全球区位的观点,重行检视资本主义制度中不平等的分工。华勒斯坦接受布勞岱(F.Braudel)对现代资本主义形成及发展的歷史研究,视资本主义为自十六世纪起逐渐形成的一套不平等分工制度,从早期区域性的经济体,逐渐扩大成全世界规模的社会经济制度。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后,各不同地区可依其在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区分为中心、半边陲与边陲三种類型:边陲是原料和廉价勞动力的提供者,中心地区掌握着资本主义运作程序中最有利的关键流程;至于半边陲则是介于中心与边陲之间,成为中心支配世界体系时的帮凶。中国的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使得核心、边陲、半边陲的分工格局为之变动。根据华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任何经济体的竞争力由边陲向半边陲、甚至核心向上提升时,必然同时造成其他经济体的向下没落。雁行发展模式是不可能无限扩张的。这不单是台湾面临的挑战,整个东亚与东南亚国家都感受到经济转型的压力。 另依据Arrighi 、Drangel 与Gereffi 等人讨论半边陲的发展研究,位于世界体系中之国家能持续向上或向下流动是「稀有」的。在1938-1950 年以及1975-1983年,这两者时期,有95%的国家仍旧维持在世界体系中的原有位置;只有少数流动个案,例如,由

企业理论题-名词解释

4. 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5. 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简称H指数。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 6.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7. 基尼系数: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图6―1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8. 促销差异化:就是企业通过利用独特的促销手段,包括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建立顾客对产品差异化的认知。 9. 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由于组织调整行为是对市场关系影响最大的市场行为,因此产业组织理论对企业兼并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视。 10. 规模经济:通常是指产品的单位成本随规模即生产能力的提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 11.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由于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所以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正因为如此,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集中度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第六章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两个角度来考察:一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经济发展过程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起主导或支柱地位的产业部门的不断替代的规律及其相应的“结构”效益,从而形成狭义的产业结构理论;二是从“量” 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产业间联系与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从而形成产业关联理论。2.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有关干预产业部门之间资源配置过程以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发展的经济政策总和。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二战后的日本。 3.配弟―克拉克定律。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