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整理的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整理的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整理的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整理的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药效学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动因]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结果]

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

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 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

补充疗法/替代疗法: 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

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

K D的概念: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即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药物的剂量(浓度)。

K D 与D和R的亲和力成反比;若将K D取负对数(-log K D)= PD2,则:pD2与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成正比——pD2越大,亲和力越大。

剂量—效应关系/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关系。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dose/concentration):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即阈剂量或阈浓度。

治疗量(常用量,therapeutic dose)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得多的量;

极量(最大治疗量 maximal dose)疗效最大的剂量;

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量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形成足直型曲线。

质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质变。用阳性率或阴性率表示效应。形成S型曲线。

半数有效量(ED50):量反应中能引起50%最大效应强度的药量;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尽可能小则好)

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量。(尽可能大则好)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安全。

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效价强度(potency):引起等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发生效应的能力。

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Ra>> R i,足量使完全转为Ra ,产生Emax;α=1;

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x;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激动受体,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大效应( Emax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

第三章 药动学

转运速率(R )主要决定于: 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或水溶性);膜两侧药物浓度,膜面积,膜厚度;药物的解离性(度)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又称被动扩散、单纯扩散和脂溶性扩散。药物转运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速度决定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药物脂溶性和药物解离度。

pKa 药物在溶液中解离50%时,该溶液的pH 值;当pH 值与pKa 值的差值以数学值增减时,药物的解离型与非解离型的浓度比值,却以指数值变化

酸性环境中,弱碱性药物解离多而不易扩散;碱性环境中,弱酸性药物解离多而不易扩散。

吸收(absorption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速度比较:静注>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粘膜

首关效应/首关消除(first-pass effect/elimination ):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分布(distribution ):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

血液中: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限制药物经生物膜的转运,是药物体内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药物间或药物与内源性物质间能相互竞争。

组织中:肾毛细血管内皮膜孔大,肝静脉窦缺乏完整的内皮—药物从肾、肝消除—药物中毒时肝肾器官首先受累;是药物对某些细胞成分具有特殊亲和力的结果,例如脂肪;多是一种贮存现象。

生物转化:代谢或药物转化。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的改变。最终目的是使药物排除体外。

I 相反应(phase I reactions ):氧化、还原、水解(多数丢失活性或产生活性、毒性)

Ⅱ相反应(phaseⅡreactions):结合反应,与体内水溶性大的物质结合,利排泄。

主要部位:肝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 450酶系(与一氧化碳结合后其吸收光谱主峰在450nm 处)及非微粒体酶系(胆碱脂酶、单胺氧化酶)催化。

酶诱导药:提高药酶的活性,增加自身或他药代谢速率。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药:抑制药酶的活性,减慢他药的代谢速率。西米替丁、环丙沙星

排泄(excretion ):体内药物或其他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脏排泄:肾小管细胞的有机酸转运载体和有机碱转运载体。分泌机制相同的两药合用,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使药效增强延长。

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随胆汁分泌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小肠上皮吸收,再由肝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

时量关系(time-concentration relationship ):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时量曲线下面积(AUC ):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峰浓度(Cmax ) 一次给药后血浆的最高浓度。 吸收和消除达平衡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及速度。(反应吸收速率和程度) D 为用药剂量,A 为体循环中药物总量

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静脉注射(iv )与血管外给药(ev)时AUC 比值。用于评价同一种药物的不同给药途径吸收情况。

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某药“标准制剂”与同种药物的不同或相同制剂,在相同给

药途径下的AUC 相除,所得值;评价: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不同批号;同一品种的不同剂型不同药厂生产的相同剂型之间的吸收情况是否相近或等同;

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 d ):体内药物总量达到平衡后,按此时测得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体液总容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单位为L 或L/kg )。不是真正的容积空间,是假设药物在体内所有部位都是按血浆药物浓度均匀分布的一个理论容积。意义:推算药物的分布范围; 推算药物排泄速度;V d 越小,,排泄越快,体内存留时间短。计算体内药物总量或欲到达某一有效血浆药物浓度时应该用的剂量。

一级消除动力学特点:(1)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正相关(恒比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有关。(2)半衰期恒定(t=0.693/Ke 是恒定值,不随药物浓度高低改变,与血药浓度无关)。

零级动力学特点:(1)单位时间内消除药量不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量与血药浓度无关)——恒量消除。

(2)半衰期不恒定(t 1/2=0.5C 0/k 0) 。随药物浓度的变化而改变,剂量大半衰期长;反应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已饱和乙醇、苯妥英钠、阿司匹林等;

半衰期(half-life,t 1/2):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平衡状态后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

100?=D

A F

半衰期的意义:

⑴反应药物消除快慢的程度,以及机体消除药物的能力。

⑵了解t1/2有助于设计最佳给药间隔、预计停药后药物从体内消除的时间以及预计连续给药后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①按每隔1个半衰期用药一次,则经过4-5个半衰期后体内药量可达稳态水平。② 1次用药后经过4-5个半衰期,药物可从体内基本消除。

房室模型: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系统内部按动力学特点分为若干房室,划分主要取决于药物体内转运速率。血药浓度衰减速率与时间的关系(C-t曲线)始终成一直线的为一室模型;曲线由几个不同斜率的线段组成则为二室或多室模型。

二室模型:由两房室(中央室、周边室)组成,时量曲线初段血药浓度迅速下降为α相(分布相),分布平衡后较慢衰落进入β相(消除相)。

稳态浓度(Css,坪浓度):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

负荷剂量与维持量方案:如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时,采用首剂加倍剂量的负荷量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然后再按t1/2改用维持量。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

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内脏传入感觉神经),以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可概括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两类。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促进机体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心率加快、皮肤与内脏血管收缩、支气管扩张、肝糖元分解加速、扩瞳。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保护机体、修复休整、促进消化、加速排泄、心脏活动抑制、消化道功能增强、缩瞳。

肾上腺素受体:

M受体效应:

植物神经的主要功能:

自主神经受体:

乙酰胆碱受体:

M胆碱受体(G蛋白耦联):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N胆碱受体(离子通道):

N N受体:神经节N受体(N1受体)以及支配肾上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N M受体:神经肌接头N受体(N2受体)。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难逆性:有机磷农药

中毒治疗原则:1 迅速消除毒物避免继续吸收 2 对症治疗减轻中毒症状:吸氧、补液、补电解质3 使用解毒药:阿托品;AchE复活药:碘解离定、氯解离定。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山莨菪碱(anisodamine) 654-2

解痉作用选择性高,改善微循环作用强,副作用少。

用于:内脏绞痛,感染性休克

东莨菪碱(scopolamine)

中枢抑制作用强,抑制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

抑制大脑皮层和前庭神经内耳功能,抑制胃肠蠕动。用于防治晕动症。

N胆碱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骨骼肌松驰药

除极化型肌松药:抗AChE药不仅不能拮抗这类药的肌松作用,相反能加强

非除极化型肌松药:抗AChE药有拮抗作用,过量可用新斯的明解救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

多巴胺(dopamine)激动α、β受体及外周多巴胺受体,小剂量激动血管床的D1受体,引起血管扩张。与利尿药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休克

麻黄碱(ephedrine)口服有效。鼻黏膜充血引起鼻塞,用0.5-1%溶液滴鼻,消除黏膜充血肿胀。防治支气管哮喘;防治麻醉引起的低血压;荨麻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总结,治疗重症肌无力用新斯的明,肌松用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苯二氮卓类,硫酸镁

有反跳现象的药物:普萘洛尔、苯妥英钠、钙拮抗药

降低房室传导阻滞:阿托品、;加重的是普萘洛尔、

感染性休克: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山莨菪碱、

神经性休克:去甲肾上腺素

过敏性休克:肾上腺素

首过效应:卡托普利;哌唑嗪;利多卡因;硝酸甘油、吗啡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长效类非竞争性;与α受体形成牢固的共价键,非竞争性阻断。

[药理作用]:作用强大缓慢持久,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血压下降,心率增加。

[临床应用]: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休克;嗜铬细胞瘤(分泌肾素)。

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

镇痛药和催眠药间无明显质的区别,小剂量起催眠作用,大剂量起镇静作用。

[作用机制]:BDZ 类与位于GABA A 受体a 亚单位上BDZ 受体结合,诱导GABA A 受体构象发生改变,促进GABA 与GABA A 受体结合,增加氯离子通道开放频率(巴比妥延长开放时间);促进更多氯离子内流,而产生中枢抑制作用

[特效拮抗药]:氟马西尼,解救过量中毒

水合氯醛:不缩短REMS ,停药后无代偿性REMS 时间延长,醒后无后遗作用,消化道溃疡者禁用。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乙琥胺:防治小发作的首选药(抑制T-Ca 通道有关)

卡马西平:很有效的广谱抗癫痫药,局限性发作首选药之一,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好。

丙戊酸钠:广谱抗癫痫药,小发作优于乙琥胺,但肝毒性大,不首选

硫酸镁:口服,泻下,利胆;注射,中枢抑制骨骼肌松弛。阻滞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与神经末梢Ach释放需要的Ca2+竞争使其释放减少。抗惊厥

总结:

大发作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

小发作乙琥胺(首选)、丙戊酸钠、硝西泮等。

精神运动性发作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首选(iv)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作用机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调控情绪反应)和中脑—皮质系统(参与认知、思维、感觉、理解和推断能力的调控)通路的D2受体,降低过高的DA功能活动而产生抗精神病作用;下丘脑-漏斗柄-垂体: (结节-漏斗)调控垂体激素分泌、体温调节;黑质-纹状体: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舒必利:奏效快,有药物电休克之称,对纹状体部位D2受体亲和力低,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较少

氯氮平:阻断5—HT2A受体而对DA其它受体几无作用,5—HT—DA受体阻断药(SDA),无锥体外系反应,对内分泌无影响,引起粒细胞减少,待其它药物无效时使用,治疗狂躁病人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丙米嗪(米帕明):阻断NA,5—HT在末梢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递质浓度增高,效果明显,显效慢,用于内源性、更年期抑郁症>反应性>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状态;遗尿症,焦虑和恐怖症

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治疗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的躁狂兴奋

第十七章镇痛药

吗啡镇痛的作用部位第三脑室周围灰质。内源性阿片样受体可被纳洛酮拮抗。

可待因:前药。体位性低血压不明显;欣快、成瘾性发生率低、轻。无痰性剧烈干咳。中等轻度疼痛(合用解热镇痛药起协同)。

哌替啶与吗啡比较的特点:持续时间短,镇痛效力弱。无止泻作用,对产程无影响,几无镇咳作用。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冬眠合剂。

芬太尼: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成瘾性小,硬膜外一般采用:布比卡因+舒芬太尼。与氟哌利多合用产生神经松弛镇痛效果。

美沙酮:常用其消旋体。耐受性与成瘾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略轻。适应证:用于严重疼痛的治疗以及海洛因的脱毒治疗(替代递减 )。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共同的作用机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酶,COX),干扰前列腺素生物合成。

前列腺素的作用: 1.合成和释放的增多,导致体温调定点的提高,体温升高。2.PG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地提高痛觉神经末梢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3.PG参与炎症反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4.还具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记住174图)

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作用特点:1.仅使高热体温降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与氯丙嗪比较);2.不能对抗PG直接引起的发热,仅能对抗内热原引起的发热;3.解热机制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氧酶(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

NSAIDs适用于中等程度的慢性钝痛鹿: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月经痛、产后疼痛及癌症骨转移痛等;而对创伤引起的剧痛、内脏平滑肌绞痛及尖锐的一过性刺痛无效。因为慢性钝痛是由于致痛物质PG增敏感觉器产生的,NSAIDs 可以抑制其合成,故可镇痛;但是锐性疼痛是直接刺激痛觉末梢产生的,不产生PG,故NSAIDs不能镇痛。

NSAID抗炎和抗风湿作用:(苯胺类几无此作用)⑴有效减轻炎症的红、肿、热、痛等反应,故能明显的缓解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⑵不能根除病因。⑶不阻止病情进展或合并症发生。

阿司匹林精氨酸、赖氨酸盐水溶性大,可制注射剂,起效快,作用强,而且避免了口服给药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

第十九章抗心率失常药

心肌的生理特性:

1.自律性:与最大舒张电位、阈电位、4相自动除极速度有关;

2.传导性:与膜反应性有关,即与0相除极速度和幅度有关,速度快,幅度大→传导快;

3.兴奋性:与ERP长短有关;

4.收缩性:与普通心肌内钙含量有关。

分类:

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ⅠA类适度阻钠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

ⅠB类轻度阻钠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

ⅠC类重度阻钠氟卡尼、普罗帕酮等

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普萘洛尔

Ⅲ类药——选择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胺碘酮

Ⅳ类药——钙拮抗药维拉帕米

其他类药:腺苷

基本作用:1.降低自律性①减慢4相自动除极速度②上移阈电位③增大最大舒张电④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2.减少后除极和自发活动①减少早后除极,Ca2+内流↑所致—钙拮抗药②减少迟后除极,细胞内Ca2+过多和短暂Na+内流----钙拮抗药+Na+通道阻滞药

3改变膜反应性性,终止或取消折返激动

4改变不应期,终止或防止折返的发生,可通过:⑴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和有效不应期(ERP)而延长ERP 更为明显,绝对延长ERP⑵缩短APD,ERP,而以缩短APD更为显著,相对延长ERP;⑶使相邻细胞不均一的ERP趋向均一化。

苯妥英钠治疗洋地黄中毒所致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

普茶洛尔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延长房室结的ERP;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慎用;反跳现象

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

腺苷主要治疗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延长房室结不应期

负性频率、负性传导、负性肌力:三负

窦性心动过速:Ⅱ、Ⅳ

房扑、房颤:转律用ⅠA、Ⅲ;减慢心率用Ⅱ、Ⅳ;防止复发用奎尼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首选维拉帕米;慢性或预防用强心苷、Ⅲ

室性早搏:首选ⅠA、Ⅲ

心肌梗死急性期:利多卡因

强心苷中毒:苯妥英钠,利多卡因

心室纤颤:转律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

第二十章抗慢性心力衰竭药

治疗CHF药物的分类

1. 强心苷类药地高辛、洋地黄毒苷、毒毛花苷K 等。

2、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米力农维司力农等

3. 作用β受体药β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扎莫特罗

β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卡维洛尔等;

4、减负荷药

(1) RAAS抑制药 ACEI 卡托普利等

AT1受体拮抗药氯沙坦等

醛固酮拮抗药螺内酯

(2)利尿药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3)扩血管药硝普钠、硝酸异山梨酯、肼屈嗪、哌唑嗪

:。 ACE 抑制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captopril )

[作用机制]:抑制ACE 活性从而抑制循环或局部组织中AngI (血管紧张素I )向AngII 转化,降低AngII 的量。同时,减少缓激肽降解。后者通过其受体产生NO 拮抗AngII 。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左室充盈压,室壁肌张力,久用仍有效,抑制心肌肥厚及血管重构。

[临床应用]:作为基础药广泛用于CHF 治疗,常与利尿药地高高辛合用;高血压治疗。

AngII 受体( AT 1)拮抗药:直接阻断AngII 与AT 1的结合而发挥拮抗作用,不仅对ACE 途径产生的,而且对非ACE 途径(食糜酶)产生的AngII 也有拮抗作用,能预防及逆转心血管的重构;

重度CHF 伴高醛固酮血症宜合用螺内酯等(保钾排钠,预防强心苷类中毒致心律失常有一定意义)。

第二十一章 抗心绞痛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抗心绞痛药分类:

硝酸酯类(Nitrate esters )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戊四醇酯;单硝酸异戊酯

β受体阻断药(β-adrenergic blockers ) 普萘洛尔

钙拮抗药(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CB )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用于变异型心绞痛)

松弛血管机制:NO 激活鸟苷酸环化酶(GC ) cGMP 增加,cGMP 依赖的蛋白激酶 使细胞内Ca2+减少 ,血管平滑肌舒张 联合用药:

1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断药合用:协同降低耗氧量,β受体阻断药可取消硝酸甘油所致反射性心率↑,硝酸甘油可缩小β受体阻断药所致心室容积扩大和外周阻力↑。

2硝酸酯类和CCB 合用:扩血管作用增加,硝酸酯类主要作用于V ,CCB 主要扩张小A ,且又有较强的扩张冠脉作用。 3β受体阻断药和CCB 合用:硝苯地平+普萘洛尔

调节血脂的机制:1HMG-CoA 还原酶是合成Ch 的限速酶。他汀类药抑制其活性,胆固醇合成减少;

2 Ch 减少阻碍VLDL 的合成和释放,通过负反馈调节代偿性升高LDL-R 数目和活性,使得LDL 降低。 第二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 合理应用高血压药的意义: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或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达到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 mmHg

分类:1.利尿药 2.交感神经抑制药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4.钙拮抗药 5.血管扩张药

利尿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钙拮抗药 硝苯地平:抑制Ca

膜转运,减少细胞内Ca 而松弛血管平滑肌,小动脉扩张,伴反射性心率加快,搏出量增

加,血浆肾素活性增高;适合于合并心绞痛或肾脏疾病,糖尿病,哮喘,高血脂及恶性高血压患者,不宜用于心机梗死患者,一线药。

β受体阻断剂 普茶洛尔:阻断心β1受体,中枢β受体,肾小球旁器β1受体及外周NE 能神经末梢突触前膜β2受体。一线药物,有反跳现象,诱发哮喘,代谢紊乱。对伴有阻塞性肺部疾患患者相对安全;

哌唑嗪: α1受体阻断剂,阻断儿茶酚胺对血管的收缩作用而扩张血管;对血糖血脂代谢有利,首剂现象。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和RAS

可乐定:中枢降压药,兴奋延髓背侧孤束核突触后膜α2受体,延髓嘴端腹外侧区,延脑侧网状核的咪唑啉受体。预防偏头风,吗啡类镇痛药的戒毒性,减少胃酸分泌,运用于肾性高血压,溃疡型高血压患者

硝普钠: 血管平滑肌舒张药,特强:可降致任意水平;特快:静脉滴注30秒起效;特短:停药3分钟回升。用于高血压危象,心衰抢救。

联合用药:1)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2)利尿药+ACEI 或AT1阻断药3)硝苯地平+β受体阻断药4)钙通道阻滞药+ACEI

5)α1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但同类药物,一般不宜联合应用

根据病情特点选用药物 :

①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或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 宜用利尿药、ACEI 、哌唑嗪等,不宜用β-受体阻断药; ②高血压合并肾功不良宜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甲基多巴、可乐定、呋塞米,不宜用噻嗪类和胍乙啶;

③高血压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年龄在50岁以下者 宜用β-受体阻断药;

④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用可乐定,不用利血平;

⑤高血压伴潜在性糖尿病或痛风不宜用噻嗪类利尿药;

⑥高血压伴精神抑郁不宜用利血平和甲基多巴;

⑦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宜用硝普钠

第二十三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高效利尿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呋噻米)

中效利尿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远曲小管(噻嗪类)

低效利尿药: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螺内脂)

药物的相互作用:

耳毒性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等可增强高效利尿药的耳毒作用。

作用增强:丙磺舒可抑制其排泄,华法林、氯贝特等可与它们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浓度。

作用减弱:非甾体抗炎药如吲朵美辛可减弱或抑制其排Na+利尿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加肾小管分泌K+,与呋塞米合用,更易引发低血钾。

第二十四章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抗凝药:

低分子量肝素优于肝素的特性:a、选择性抑制Ⅹa的活性,而对Ⅱa及其他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弱,抗血栓作用强于肝素,且降低了出血的危险;b、生物利用度高,且量效关系更好;c、不易引起血小板减少,出血性不良反应较少。

水蛭素:最强凝血酶直接、特异性抑制剂;对激活凝血酶的因子Ⅴ、Ⅷ、Ⅻ,以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对已经形成的血栓也有溶栓作用.用于术后出血,防治冠状动脉形成术后再狭窄,优于肝素,但是可产生水蛭素抗体.

华法林:抑制肝脏维生素K 环氧化还原酶,阻碍维生素K 的再利用,影响凝血因子的活化,产生凝血作用。可口服,起

效慢,主要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可至出血,孕妇禁用.

链激酶:结合纤溶酶原,激活纤溶酶,溶解形成的血栓.天然第一代溶栓药,需在血栓形成不超过6h 内用药疗效最佳。过量出血可用羧基苄胺对抗.有抗原性.

对血小板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阿司匹林噻氯匹啶双嘧达莫(潘生丁)前列环素;预防作用,辅助抗栓治疗.

止血药: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

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铁剂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

再生障碍性贫血----维生素B12

血容扩充药:右旋糖酐,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低/小分子dextran抑制PL和RBC聚集,blood 粘滞性,对凝血因子Ⅱ有抑制作用,能防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还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第二十五章消化系统药理

抗酸药常用复方制剂,理想的药物作用迅速持久、不吸收、不产气、不引起腹泻或便秘,对粘膜及溃疡面有保护收敛作用。

胃酸分泌抑制药的分类:a、H2受体阻断药: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b、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c、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d、胃壁细胞H+泵抑制剂(H+-K+-ATP酶):奥美拉唑(目前最强)。

胃粘膜保护药:

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联合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的疗法。

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胰酶、干酵母、乳酶生。

常用止吐药分类:a、M胆碱受体阻断药:东莨菪碱;b、组胺H1受体阻断药:苯海拉明等;c、5-HT3受体阻断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多拉司琼、托烷司琼;d、多巴胺受体阻断药:氯丙嗪等。

胃肠促动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吗丁啉)。

第二十六章呼吸系统药理

平喘药的分类:

抗白三烯药物用于阿司匹林哮喘患者。

酮替酚:对儿童疗效好(12周以上)。口服给药。驾驶员、精密仪器操纵者甚用。

以下均为选择性 2受体激动药,口服有效,心血管不良反应少。其中沙丁胺醇、克仑特罗 口服维持4-6小时,吸入给药显效快、维持短;特布他林为唯一可供皮下注射者;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均为长效药物,吸入给药可维持12小时,较适于慢性哮喘,尤其是夜间发作者。急性哮喘的一线药。

异丙托溴胺:选择性阻断支气管平滑肌的M 胆碱受体,吸入给药,用于支气管哮喘及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右美沙芬(右甲吗南)中枢镇咳,强度相当可待因,不镇痛;干咳,无成瘾性。

苯佐那酯(退咳露)作用于外周,通过局麻作用抑制肺牵张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末梢。 主要用于刺激性干咳、阵咳。 也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或支气管造影前预防咳嗽。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服用时勿将药丸咬碎,否则口腔内可产生麻木感。多痰者禁用。

第二十七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胺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可用于诊断真假性胃酸缺乏症。注射组胺后无胃酸分泌者为真性胃酸缺乏症,常见胃癌及恶性贫血。

组三联反应(triple response):皮下注射少量组胺因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斑,随后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形成丘疹,继而组胺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冲动通过轴索反应引起小动脉舒张出现广泛的红晕。

H1受体阻断药第一代与组胺竞争H1受体而拮抗组胺的作用,但不能阻断过敏介质的释放,对中枢抑制作用强,代表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扑尔敏)。第二代阻断H1受体,并能阻断过敏介质的释放无中枢抑制作用或较弱,代表药氯雷他定(开瑞坦)、阿司咪唑(息斯敏)。

肝药酶抑制剂:西咪替丁、异烟肼、红霉素、

肝药酶诱导剂:利福平、

第三十四章抗菌药物概述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用药物针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进行的治疗。

化疗指数(CI):动物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有效量之比。是毒性、疗效的重要指标,值越大,表明药物毒性小,疗效高,临床应用价值也较高。

抗菌药物:对细菌或其它病原体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化合物;包括天然(抗生素)、合成。

抗生素 (antibiotics):来自真菌或细菌的具有干扰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必需的某些重要的结构与生化过程的典型抗菌药物,而对感染细菌的真核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抗菌活性 (antimicrobial activity):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MIC):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MBC):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的最低浓度。

杀菌药(bactericidal drugs)既能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且又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

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仅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需要机体免疫系统配合以清除细菌。如四环素、氯霉素、磺胺类、大环内酯类等。

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 PAE):指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物后,虽然抗菌药物的血清浓度降低至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或已消失后,对细菌的抑菌作用依然持续一定时间。

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首次接触效应(first expose effect):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相隔相当长时间(数小时)以后才会再起作用。

抗菌谱(antimicrobial spectrum)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是临床选药的基础。

窄谱抗菌药: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某一属细菌。如异烟肼仅对分枝杆菌属的结核杆菌有效。

广谱抗菌药:对多数细菌甚至其它病原体(原虫)也有作用。如四环素和氯霉素。

抗菌药物活性指标:抗菌剂、杀菌剂、MIC、MBC、PAE.

理想的抗菌药物应具备:a、对致病微生物有高度选择毒性,而对宿主无毒或毒性很低;b、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

c、具有优良的药动学特点,速效、强效、长效;

d、性状稳定;

e、方便低廉。

万古霉素与N-乙酰胞壁酸五肽的最后二肽-D丙氨酰-D丙氨酸的尾部结合。

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的有:氯霉素、林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大观霉素。

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的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

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A、产生灭活酶:B-内酰胺酶水解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钝化酶水解氨基糖苷类。

B、改变靶位结构:①细菌发生突变,改变靶蛋白的结构;如对链霉素耐药菌株30S亚基上靶蛋白P10蛋白质结构改变,对利福平耐药菌株RNA多聚酶β亚基发生改变。②新合成与抗生素亲和力低的靶蛋白; MRSA:PBP2a;③增加靶蛋白的数量。

C、降低外膜的通透性:①阳性菌细胞壁水孔或阴性菌外膜孔蛋白的量减少或孔径减小,均减小经此通道进入的药物量。

②细菌形成菌膜(biofilm)使药物不易进入细菌菌体内。③加强主动流出系统:依赖于能量的主动转运机制,能够将进入细菌的药物泵至胞外。

D、改变代谢途径:对磺胺耐药菌,自行摄取外源性叶酸,或产生PABA增多;

E、牵制机制(traping mechanism ):β-内酰胺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牢固结合,使其停留在胞浆外间隙,因而不能进入靶位。

F、细菌缺少自溶酶。

第三十六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的母核:6-APA即6-氨基青霉烷酸;头孢菌素的母核:7-ACA即7-氨基头孢烯酸。共同活性结构β-内酰胺环。

青霉素不口服,肌肉注射,只有脑膜炎时较易进入脑脊液,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与丙磺舒合用延长作用时间,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长效西林)是长效药物。由于哺乳动物和真菌无细胞壁,故对人毒性小,对真菌无效。

青霉素的抗菌机制:青霉素分子中的高活性B-内酰胺环的酰胺键选择性的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转肽酶结合,将其乙酰化而失活,从而阻止细胞壁粘肽的形成,使得细胞壁缺损,菌体失去渗透保护屏障,导致细菌肿胀、变形,在自溶酶的作用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a、停药;b、皮下或肌内注射0.1% 肾上腺素 0.5-1.0mg,症状未明显缓解者每隔约30分钟重复注射一次;c、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糖皮质激素、H1-受体阻断剂等,以增强疗效,防止复发;d、其它:补充血容量、升压、给氧、使用呼吸机等。

防治措施: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用药;详细询问病史;用药前必须皮试;青霉素需现配现用;静脉给药时选用适宜溶媒;避免病人在饥饿状态时用药;注射青霉素后必须至少观察30分钟;必须备好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

赫氏反应: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感染时,用青霉素6~8h出现全身不适、寒战、咽痛、胁痛、心跳加快,12~24h消失。原因可能是螺旋体释放内毒素。

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类相比:1.理化性质,作用机制相同;2.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高,少耐药;3.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

4.过敏少,与青霉素类部分交叉过敏。

各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如下: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复方制剂:

1.克拉维酸(棒酸)广谱抑酶,复方制剂:奥格门汀(氨菌灵):克拉维酸+阿莫西林;替门汀:克拉维酸+替卡西林。

2.舒巴坦(青霉烷砜)为半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优立新:舒巴坦+氨苄西林,可供im/ivgtt。舒巴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可供ivgtt 。

3.他唑巴坦(三唑巴坦)抑酶强于1,2:他巴星(tazocin):他唑巴坦+哌拉西林(抗绿脓杆菌广谱)。

第三十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能产生耳毒性的有:大剂量的红霉素、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高效利尿药、

能产生假膜性肠炎的有:红霉素(偶尔)、克林霉素、四环素、

对厌氧菌有效的:二代头孢、林可霉素类、

对需氧菌有效的:红霉素、氨基糖苷类、氨曲南、

对铜绿假单孢菌有效的是:三代头孢、四代头孢、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氨曲南、多粘菌素、

只对G+有效的是万古霉素、

只对G-有效的是多粘菌素、氨曲南(需氧)、

胆汁中浓度高:大环内酯、四环素、

第二代大环内酯: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特点:(与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相比)

1.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提高;

2.血药浓度及组织浓度高;

3.半衰期延长;

4.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

5.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

6.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软组织感染;

7.不良反应较少。

第三十八章氨基糖苷类与多粘菌素类抗生素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吐血整理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就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得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得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得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就是研究药物对机体得作用及作用机制得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就是指药物对机体得初始作用,就是动因。 药理效应:就是药物作用得结果,就是机体反应得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就是指药物作用得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得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得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得不良反应:与用药目得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得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得与治疗无关得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就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得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得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得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得不正常得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得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得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得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得效应量)得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就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得增减呈连续性量得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得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得比小得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得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得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得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得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得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得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得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与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得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与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与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与力双有内在活性得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得亲与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得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得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用数学原理与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得动态规律。

2020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 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

药理学药名整理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1.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 2.抗肾上腺素药 酚苄胺、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哌唑嗪、育亨宾、麦角碱类、氯丙嗪、氟哌啶醇 (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心得平--非选择性β阻断剂 美多洛尔、阿替洛尔--选择性β1阻断剂 丁氧胺--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胍乙啶、溴苄胺、利血平(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 胆碱能神经药 1.拟胆碱药 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毒蕈碱、槟榔碱、毛果芸香碱、氧化震颤素、甲氧氯普胺(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腾喜龙、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西维因--可逆性抑制剂 蝇毒磷、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二嗪农、敌敌畏、沙林、梭曼--不可逆性抑制剂(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2.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溴化甲基东莨菪碱、硝甲阿托品、后马托品和优卡托品、甘罗溴铵、甲胺太林和苯胺太林、托品酰胺 3.肌肉松弛药 筒箭毒碱、阿曲库胺、多杀氯铵、米哇库铵、冠罗宁、维库罗宁--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琥珀胆碱、奎双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愈创木酚甘油醚、氨基甲酸愈创木酚甘油醚酯、异丙安宁、美他沙酮、胺苯环庚烯、巴氯酚--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 硝苯呋海因--外周性骨骼肌松弛剂 局部麻醉药 表2-5常用麻醉药的特点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皮肤黏膜用药 1.保护剂 药用炭、白土、滑石粉、淀粉、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硼酸--吸附药 淀粉、糊精、明胶、阿拉伯胶、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黏浆剂 豆油、花生油、棉子油、麻油、橄榄油、豚脂、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吐温-80--润滑剂 鞣酸、鞣酸蛋白、明矾、铝,锌,钾,银的无机盐--收敛剂 2.刺激剂 煤焦油、鱼石脂、薄荷醇、水酸甲酯、斑蝥素、辣椒、松节油、氨溶液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药和安定药 1.吩噻嗪类

药理学重点总结终极版

药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三)局部用药(四)舌下给药(五)注射给药 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 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半衰期恒定;一次给药5个半衰期消除完毕;多次给药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变态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 最小有效量或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最大效应(E 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 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特定位点: 半数有效量(ED50):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有效剂量与其致死剂量之间有重叠。为此,有人用1%致死量(LD1)与99%有效量(ED99)的比值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50)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3类。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大小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a=1);后者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a<1),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产生不可逆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兽医动物药理学重点总结完整

药理学实验及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及总论 1、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化学物质。 2、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能损害作用的物质。 3、兽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以及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 4、药物利用度: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 5、药物的来源:药物可分为天然药物、合成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合成药物包括各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抗菌药物等,生物技术制药即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 6、剂型:这些药物的原料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动物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必须进行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 7、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原理,称为药效学。 9、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兴奋: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效应。 11、抑制:机体在药物作用下,使机体器官、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效应。 12、局部作用:药物在吸收进入血液以前在用药局部产生的作用。 13、吸收作用: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而产生的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14、直接作用:药物对直接接触到的器官、组织、细胞的作用。 15、间接作用:由于机体的整体性,会对药物的直接作用产生反射性或生理性调节,即为药物的间接作用。 16、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指药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只作用于某些组织和器官,对其他组织和器官没有作用。 17、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18、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治标。 19、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对动物产生损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 20、副作用:药物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1、毒性作用:是有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22、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药物和血浆蛋白或组织蛋白结合后作为抗原而引起的机体体液性或细胞性的免疫反应,并对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23、药物的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之间的关系。 24、药物的量效关系:定量分析与阐明药物的剂量与效应之间的变化规律 25、LD50: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量称半数致死量。 26、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物剂量称半数有效量。 27、治疗指数: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 28、安全范围ED95~LD5之间的距离或95%有效量~5%致死量 29、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30、受体的功能:与配体结合、传递信息。 31、受体的特性:饱和性、可逆性、特异性、灵敏性、多样性。 32、受体的调节:增敏调节和脱敏调节 33、占领学说:药物与受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效与被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当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就会产生最大药理效应;药物浓度与效应关系服从定量作用定律;药

药理学复习、总结很好。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绪言 【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 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 4.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高药物疗效;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1.药物学阶段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药理学的发展 德国化学家 F.W. 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后来相继发现士的(1819),咖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德国微生物学家P. Ehrlich(1906)发现新胂凡纳明;德国R. Buchhneim(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试验室;J N. Langley(1905)提出受体学说;20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镇痛药、基因药等。我国药理学家在麻黄碱、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及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贡献。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三)药理学在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中的作用 新药包括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品新药研究过程分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药理学研究临床研究售后调研(四)学习药理学的参考书 1.杨世杰主编.药理学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杨藻宸主编。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200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Katzung BG.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7th edi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 USA: A Simon and Schuster Company, 1998. 4.Hardman JG, Limbird LE. Goodman ﹠Gilman’s .The Pharmaco 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Tenth edition, USA: McGraw-Hill Company,New York, 2001. 附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 处方药 (1)疾病必须由医生或试验室确诊,使用药物需医师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⑵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吗啡类、中枢性药物等。 ⑶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如抗肿瘤药。 ⑷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2. 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s, over the counter drugs, OTC ) 二、药品名称 1. 中文采用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名称) 2.英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INM) 3. 商品名(trade mark name) 例:中文名:普萘洛尔 英文名:Propranolol 商品名:心得安,恩得来,萘心安,inderal , angilol, cardinol.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治疗效果。 2.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3.熟悉药物作用机制。了解构效关系。 4.掌握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相关概念。了解受体类型及第二信使。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和效应 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理学整理

药理期末 总论 1.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及上述变化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或速率)过程 2.极量:是国家药典规定对有些药物允许使用的最高剂量 3.治疗指数(TI):LD50 /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是表示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数值与大药物越安全。 4.药物的副作用: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药物固有的作用 原因:药物的选择性低 5.药物所在体液的pH值对脂溶扩散的影响: 6.口服给药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脂溶性、溶解度)、药物的剂型、药物的制剂(生物利用度)、首关消除、吸收环境 7.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作为外源性的活性物质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改变的过程。(灭活、活化) 8.药酶诱导剂: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利福平、保泰松等) 药酶抑制剂:减弱药酶活性的药物(氯霉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 9.肝肠循环:是指某些药物经肝脏转化为极性较大的代谢产物后,又在小肠中被相应的水解酶转化成原形药物,再被小肠重新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过程。某些肠肝循环明显的药物如洋地黄毒苷、地西泮、地高辛等,半衰期明显延长。 10.生物利用度:是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数量。F=(进入体循还的药量)/(给药量) 11.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方法:1)等剂量等间隔时间,4-5个半衰期2)首剂加倍

12.药物的吸收的速率和分布决定了药物的起效快慢,代谢和排泄的速率决定了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 传出神经系统药 1.毛果芸香碱的作用:缩瞳(激动瞳孔环状肌M型受体,使瞳孔环状肌收缩,瞳孔缩小)、降低眼内压(通过缩瞳作用,虹膜向中心拉紧,虹膜根部变薄。前房角间隙变大,房水回流通畅,眼内压下降)、调节痉挛(使瞳孔括约肌向中心方向收缩,结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调节于近视),促进腺体分泌 2.新斯的明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机制: 1)抑制神经肌接头胆碱酯酶 2)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N2受体 3)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3.有机磷中毒的解救药物:氯磷定、阿托品 4.阿托品** 5.口服去甲肾上腺素的适应症:上消化道出血 6.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气雾给药)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方面的区别:均有松弛支气管

药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50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的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和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和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的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环磷鸟苷( )、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推荐下载】药理学笔记整理

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 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原理,不良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即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演变过程和血液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药物(drug):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计划生育,能影响机体(包括病原体)的生理机能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生物学过程的化学物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药物与机体细胞相互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动因]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在药物作用下,引起机体原有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结果] 按基本类型分:兴奋:原有功能的增强;抑制:原有功能的减弱 选择性:药物在适当剂量时,只对少数组织器官发生比较明显的药理效应, 而对其它器官或组织的作用较小或不发生药理效应。选择性强——范围窄,针对性强;选择性差——范围广,针对性差,副作用多。 治疗作用:药物产生的符合临床用药目的的作用。 按效果分:对因治疗:治疗病因,治本;对症治疗:改善症状,治标。 补充疗法/替代疗法: 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 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药物引起的不符合药物治疗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苦或危害的反应。引起的疾病称药源性疾病。 副作用(side reaction)药物在治疗剂量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积蓄过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胎、致突变。 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留的药理效应。 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性质无关。 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回跃反应)。 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造成的二重感染。 K D的概念:表示D与R的亲和力,即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50%受体被占领时)所需药物的剂量(浓度)。 K D 与D和R的亲和力成反比;若将K D取负对数(-log K D)= PD2,则:pD2与药物和受体的亲和力成正比——pD2越大,亲和力越大。 剂量—效应关系/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药理效应的强弱与其剂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呈一定关系。 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dose/concentration):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即阈剂量或阈浓度。 治疗量(常用量,therapeutic dose)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得多的量; 极量(最大治疗量 maximal dose)疗效最大的剂量; 最小中毒量:出现中毒症状的最小剂量。 量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形成足直型曲线。 质反应:效应强弱随剂量增减呈连续性质变。用阳性率或阴性率表示效应。形成S型曲线。 半数有效量(ED50):量反应中能引起50%最大效应强度的药量;质反应中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阳性反应的药量。(尽可能小则好)半数致死量(LD50):引起50%实验对象死亡的药量。(尽可能大则好)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以药物LD50与ED50的比值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TI值大于3称药物安全。 最大效应(E max)/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达到的不再随剂量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的极限效应。 效价强度(potency):引起等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剂量越小,效价强度越大。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药物与受体结合时发生效应的能力。 激动药(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吗啡,Adr,ACh 完全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特点:结合的Ra>> R i,足量使完全转为Ra ,产生Emax;α=1; 部分激动药: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α<1)。特点:只引起较弱的激动效应,增加浓度也达不到Emax;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α=0)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不激动受体,反因占据受体而拮抗激动药效应。 竞争性拮抗药:可逆性地与激动药竞争相同的受体;增加激动药的浓度可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激动药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斜率和最大效应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剂量也不能恢复到无拮抗药时的最大效应( Emax ),随着此类拮抗药剂量的增加,激动药量效曲线逐渐下移,斜率、最大效应降低。 第一章药动学 转运速率(R)主要决定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溶性或水溶性);膜两侧药物浓度,膜面积,膜厚度;药物的解离性(度)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又称被动扩散、单纯扩散和脂溶性扩散。药物转运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形式,速度决定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梯度、药物脂溶性和药物解离度。

2020最新《护理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精选教育类试题和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最新《护理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 1

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2

(完整word版)药理学各种药的归纳总结

药理 糖皮质激素小结(记忆方法,八个四): 1.构效关系有四:基本结构为甾核 1)C3的酮基、C20的羰基及C4-5的双键是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2)C17上有-OH;C11上有=O或-OH; 3)C1~2为双键以及C6引入-CH3则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 4)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 2.四大生理作用:升糖、解蛋、分脂、保钠。 3.分四类:短效(的松类)、中效(尼松类)、长效(米松类)、外用(氟松类) 4.四大抗作用(超生理剂量):抗炎、抗毒、抗过敏、抗休克 5.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作用,四多一少:1)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ˉ,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2)红细胞?、血红蛋白?,治再障。 3)血小板?,治血小板减少症。 4)中性粒细胞?,治粒细胞减少症。 6.不良反应: (一)四个一:一进,一退,一缓,一反。1)一进:类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柯兴氏综合症)。 2)一退: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分泌功能减退。3)一缓:伤口愈合迟缓。 4)一反:停药反跳现象。 (二)四诱发: 1)诱发或加重感染。 2)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 3)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诱发或加重精神病。 7.四用法: 1)小量替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2)大量突击:严重感染或休克。 3)正量久用: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后遗症等。 4)两日总量一次晨用。 胰岛素小结: 1.分三类:短,中,长效(纯胰岛素:单峰与单组分抗原性小)。 2.药动学三特点: 1)口服无效,加蛋白制剂禁注射; 2)加蛋白或锌为中,长效; 3)肝肾功能差影响灭活。 3.四大作用:降糖、合蛋、合脂、促钾; 4.三大用途:各型糖尿病,纠正细胞内缺钾或高血钾症,治疗精神分裂症。 5.三大不良反应:低血糖,过敏,耐受性。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关系图: 甲状腺激素——替代补充—→1.呆小病或克汀病(小儿) ↓ 2.粘液性水肿(成人)补充 ↓ 单纯性甲状腺肿---小剂量治疗---碘中毒 1.急:血管神经性水肿; ↓↓ 2.慢:口眼刺激症; 甲状腺激素过量诱发↓ 3.过量诱发甲亢; ↓↓ ↓ 1.大剂量碘; 1.甲亢术前准备 甲亢——内科治疗——2.普萘洛尔共有二作用: 2.甲危辅助治疗; 3.硫脲类(引起白细胞减少症,过敏反应) 强心甙小结 1.强心甙组成:甙元强心;糖延长其作用。 2.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率.慢效 ... 蛋白结合率洋地黄毒甙》中效.. 肝肠循环地高辛》速效 显效时间西地兰 维持时间毒K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