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试论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试论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试论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试论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试论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唐云锋 刘 佳

[摘 要]我国大众传媒在政策过程中担当着议题建构者、民意代言人、政策宣讲者及监督者的角色。但是不论是从参与政策过程的范围,还是从政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来说,它都只是有限度的参与政策过程。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推进,处在行政隶属关系与市场利益机构双重利益结构制约之中的大众传媒,也面临着从高度政治化和组织化的传媒体制和传统向企业经营模式与理念的变迁,在技术、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客观上也促进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水平。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众传媒;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0)01-0064-04

在现代社会当中,大众传媒是公民利益和公共政策之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中介因素。大众传媒是传递新闻信息的新闻传播工具。其类型包括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记录片和新闻性期刊及近来发展迅猛的互联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众传媒也表现出了新的变化,如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在公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民主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更是深深地卷入到政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中心角色之一。 在美国,没有任何国会的重大立法,任何国外冒险,任何外交活动,任何大的社会改革能够成功,除非新闻界准备好了公众的思想。[1]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力正在增强,影响方式也正在改变。

一、大众传媒在政策过程中的角色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公共政策过程包括着很多环节,从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到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2]而从政策活动的整个过程看,大众传媒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作为议题的建构者

所谓政策问题就是 在一个社群中,大多数人决策到或关心到的一种情况,与他们所持的价值、规范和利益相冲突时,便产生一种需要、受剥夺或不满足感,于是透过团体的活动,向权威当局提出,而权威当局认为所提出的情况属其权限范围内,且有采取行动、加以解决必要性。[3]狄杰克和利普莱也曾指出, 公共政策关心的是解决或改善社会问题。[4]在一般情况下,社会问题上升到政策问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与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相符;另一种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报道而成为政策问题。由此可见,大众传媒在社会问题上升到政策问题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及时的将社会所发生的事件向大众及其各个组织传播,通过持续性报道的方式来将社会问题安排成为大众讨论的话题,引起公众注意,使其进入公众日常议题,影响公众的判断与倾向。因此,社会问题通过大众传媒的关注而加以突出,在公众和政府机构中的影响也越大,推进了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并给政府造成舆论压力,使其尽早制定出公共政策来解决问题。面对众多的社会问题,大众传媒更是充当了 把关人。一部分社会问题,通过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及其渲染,有效地影响公众和政府对公共事务的轻重缓急的关注,从而获得了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机会,而另外一些则被排除在外。

(二)作为民意的代言人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对社会的利益和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大众传媒往往是其他政治活动的催化剂,对民意和政策的互动,能起到刺激、鼓舞甚至予以合理化。在政策形成过程中,民众作为社会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是离政治最远的人,由他们直接和政府沟通可能是一件既费力又费神的工作。因此他们需要代表自身利益的代言人,达到一种 上传的效果。而大众传媒恰恰能起到这种作用。从大众传媒的字面意思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价值取向应该是代表民意。在传媒最初形成的过程中,它是民众对社会或政府批判意见的表达途径。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利用各种大众媒介开展讨论,形成公众舆论,影响公共权力机关的政策。尤其在当今,政府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如何发现公众对什么不满,对什么满意,什么是公众所关心,什么需要改进等等问题,认真的政府就会从报纸上看

出端倪。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利益表达渠道,使某些民意可

以通过大众传媒得到呈现,而且其他途径的利益表达若得

到了大众传媒的支持,往往也能对政策输出的指向产生重

要的影响。

(三)作为公共政策的宣讲者

制定出来的政策,并不能立即付诸实施,需要按照一定

的程序予以审查,取得合法化地位,才能使公共政策在全社

会具有约束力与权威性。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大众传媒来

发布公共政策,以实现其合法化。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

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性的政策。[5]而

使政策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公共

政策的合法化过程。而一项政策要具有合法化,一方面是

取得法定地位;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和报道

得到公众的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另外,当今社会大众

传媒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大众传媒对公共政

策的 下达及宣讲,大众才能够经常性连续性地保持关于

国家政治运行的 被告知状态,从而促进公民对基本政治

知识和时局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基本政

治技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公民主动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四)作为政策执行的监督者

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既可能带来决策者所期望的正

面效果,也可能带来他们所不愿看到的负面效果。一般而

言,政策系统会有专门机构来负责对决策的执行进行监测。

但是,也需要依靠大众传媒、群众监督等途径。相比较群众

而言,由于大众传媒与政府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它拥有着

获取信息资源的天然优势。因此,大众传媒通过对各地情

况的报道,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反映政策执行情况。并且通

过沟通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信息,能够起到

对政策执行的信息收集和实情反映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

决策者了解决策被接受的程度以及它与现实之间的适应程

度,也便于整个决策机构和决策执行机构接受检验和监督,

特别是发现是否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样的法纪废弛

情况并及时处理。同时,通过大众传媒和政府部门自身在

监控的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以及在大众传媒与群众监

督所造成的压力下,决策者才有可能对自己已有的公共政

策进行及时的修正。

二、转型时期我国大众传媒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在这一历程

中,大众传媒的角色和地位也经历着变化。这些变化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层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信息

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所受到的 控制明显要减弱很多。隐瞒

事件的做法在互联网时代事实上已不可能。从技术特性上

来说,互联网是高度开放性的。任何组织和机构都不可能对

它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和统一规划,它们是独立于职业传播组

织的 独立信息传播者。例如,BBS(Bu lleti n Board Serv i ce,

公告牌服务)是Internet所提供的一种基本电子信息服务系

统。它提供一个类似于公告牌的电子空间,参与者可以在上

面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大部分BBS由教育机构,研究机构

或商业机构管理。像日常生活中的黑板报一样,电子公告牌

按不同的主题、分主题分成很多个布告栏,布告栏的设立的依

据是大多数BBS使用者的要求和喜好,使用者可以阅读他人

关于某个主题的最新看法,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贴到

公告栏中。同样地,其他使用者也可以迅速地发表其回应。

与BBS相比,虚拟社群则是互联网影响人际关系的一种新产

物。它是网络中相当多的人展开长时期的讨论而出现的一

种社会聚合,他们之间具有充分的人情(hu m an feeli ng),并在

电脑空间里形成了人际关系网络。[6]因此,互联网把与传统

媒体完全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带进了公众的视野,并且为公众

提供了一个自由讨论的互动舞台。

2.经济层面。改革开放以来,传媒业也经历了一个市场

化的进程。从其作用来说,一方面,市场和竞争带来了媒介

组织效率的提高和媒介产品的丰富,相应地,作为消费者的

公众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新闻媒介

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导致了媒介内容越来越走向生活化和娱

乐化。也正是市场的力量作用,使以前相当长时间内的 组

织传媒逐渐向 大众传媒发展。20年来,大众传媒的数

量大大增加,大多数媒介开始以一般公众为主要传播对象,

并逐渐形成自己特定的受众群。同时,市场所促成的新闻

竞争使新闻媒介注重公众各方面的需要,在媒介产品的内

容和形式方面都有大量的创新。从公众角度看,他们选择

媒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从媒介获得的信息数量和种类

增加了。从更深层次上说,大众传媒的变化则是对公众的

知情权和接近权的满足。另外,从宏观上看,特定的社会群

体在媒介上表达自己的可能性得到了增加。尽管政治的控

制在媒介活动的部分领域内有所减轻,但在作为核心的内

容领域尤其是时政新闻领域仍然是主要的控制力量。市场

力量所引发的变化与传统的政治控制一起,在当代中国的

大众传媒中引发了相当复杂的变化。

3.社会层面。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社会结构的

变化,必然充分地反映在各个社会实践领域,也包括正在市

场进程中探索的大众传媒行业。对于传播业而言,首要的

冲击来自于它们所面对的受众正在改变。在改革开放以

来,社会转型的一个最主要方面就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

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多种经济成分之间、城乡和地区之间,

不同的利益群体正在兴起,社会变革使他们的价值观念、权

利意识和利益表达的需求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也影响着他

们对媒介产品的要求。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个人选择的

自由和选择的可能性,因此,人们更多地需要通过媒介来了

解市场、政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消息,也需要媒介为他

们提供大众文化作为精神食粮。

4.政治层面。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体系中以

权力为本位的观念逐渐剥离转变为以社会为本位的理念。

这一转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政府逐

渐向 服务型政府转变;另一方面,则是公众民主意识的增

强。这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则带来了发展的机遇。首先,面

对政府转型,我们的宗旨是建立一个 有限政府、 服务型

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面临的是相对宽松的监管

环境。这使大众传媒敢于曝光社会问题,并且使作为 公共权力的大众传媒,利用自己的资源,承担起社会责任。其次,大众传媒要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考虑到在民众民主意识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如何满足民众对于利益表达的公共通道的需要。[7]总之,政治层面的变化,大众传媒参与政治过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也成为培育我国民众的民主意识,促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

三、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对政策过程的影响

大众传媒渗透政策过程的始终。传统上,在我国不论是从大众传媒政策参与过程的范围,还是从大众传媒在政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来说,它都只是有限度的参与政策过程。但目前大众传媒发生的种种变化无疑使这一情况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具体影响如下:

1.信息技术的发展,宽了公众参与政策过程的渠道

互联网公共论坛和网络舆论这类新型媒体的出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它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互动和交流的平台。虽然在这个平台上,大家不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交流,反而使他们更加畅所欲言。尤其是电子政府的发展,政府的门户网站已经成为了公众反映意见的一个便捷、及时的渠道。而这种渠道的畅通,以及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正是促进公众参与政策过程,形成利益表达的重要条件。一方面,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必然会造成对传统媒体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会迫使它们的舆论导向转向可信度、公正性。而从另外一个方面看,互联网通过把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的思想和言论带进中国,从而影响、甚至改变着中国的现代化、民主化进程。无论是对传统媒体信息垄断地位的打破,还是网络舆论近年来在政策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互联网都显示了其强大的力量,而以论坛为中心而形成的虚拟社群也在现实的政治层面显示了其影响力。有足够的理由可以相信,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和BBS 的逐渐发展成熟,以及决策层对网络舆论的重视,互联网将在当代中国的政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市场化更有利于民意的表达

改革开放以来,传媒被允许并鼓励进入到市场参与竞争。其结果便是,一方面造成了媒介数量的扩张;另一方面则是报道内容及其形式的变化。而这两方面的变化,都对我国政策过程中民意的表达有着影响。从媒介的种类来看,有了专门代表民意的报刊、杂志和频道的出现;从内容上来看,则出现了专门反映民生的栏目,并且标榜着 我们更多是考虑老百姓,我们在做的是百姓生活中的愿望,生活中的困难等等,从题材上看是灾难报道和投诉,但实际上是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是他们的一种心灵的状态。[8]这标示着公众成为了大众传媒真正的消费者,使媒体充分认识到,节目的收视率已经成为决定他们生存的重要因素。从而,我们可以发现在各种传播媒介上关于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新闻故事的报道越来越多。并且当民众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会考虑到去寻求媒体的帮助。在这样良性沟通下,很容易拉近民众与大众传媒的关系,使大众传媒更加了解公众的需求,同时公众也会更加真实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3.大众传媒多元化的利益表达加强了公共政策的公正性

在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贫富分化和特殊利益群体的形成是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大众传媒如何在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方面发挥作用已经成为转型期对大众传媒的一个挑战。一方面,在利益表达方面要做到公正,防止成为特权利益集团或者强势集团获取资源和优势的工具;另一方面,还要兼顾弱势利益集团的利益,做好弱势利益集团利益表达的渠道。总之,大众传媒应该为合理的利益要求提供合法的表达渠道。就公共政策而言,大众传媒对于利益集团的合法利益表达,不仅可以防止大众传媒被特殊利益群体利用权力或金钱所俘虏,更使弱势群体的声音能够通过传媒这种合法的表达渠道影响决策层。总之,大众传媒将多种 不同的声音带进了政策过程,这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并促进民主的发展;还极大程度地化解社会转型所形成的结构性利益冲突,避免社会危机和动荡的产生。

4.对大众传媒行政监管的放松促进了政府与大众传媒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民主社会中,大众媒体作为一种新崛起的社会政治因素和独立的社会政治力量,其作用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无论是作为社会的 第四权力还是作为社会的 守望者,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行使监督、引导舆论、稳定社会的职责所在。而在政策过程中,作为公共权力的一部分,媒体和政府有许多共同的目标和职责,两者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公共政策问题的传播,不同于一般新闻的传播,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对不确定状态做出的无章可循的传播。大众传媒在这个时候发挥自己的正面作用,向一般大众提供足够的资讯,让他们了解政府做了些什么;提供并促进公众讨论的机会,以形成公意;同时,大众媒体也可以通过对过去的或世界其它地方发生的类似的公共政策问题进行剖析,为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也培养了公众理性面对社会问题的意识。这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但是政府和媒体成熟、理性的体现,也是整个社会成熟、理性的体现,更是妥善解决社会问题的润滑剂。[9]

5.新闻媒介的市场寻租影响对政策执行监督的有效性

在当代中国,新闻媒介不仅代表公众的声音,在更多时候,它还代表党和政府等权力部门的意见,因此, 媒介权力在中国就不仅仅是来源于公众的压力。正是基于此种原因,新闻媒介(尤其是以党报和电视台等媒介)的 曝光

或者 表扬就意味着一种来自 官方态度或者 权威认定,其影响力将是极为巨大的。因此,对于一些政策执行机构以及基层单位来说,他们希望在一些新闻节目或者版面中出现宣传本单位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愿意看到暴露其不足的报道。而一些记者个人则以此来换取额外的收入,甚至一些新闻单位也愿意将某些新闻性版面用来刊登这种宣传性的内容以牟取更高的利润,或者通过 暗箱操作将本该公布于众的信息不予报道。这无疑会影

响大众传媒对政策执行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更不用说达到对政策执行的有效监督了。长此以往,公众对大众传媒的信任度会下降。

6.媒介内容的娱乐化倾向挤占政策宣传的资源空间新闻娱乐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产生的现象,社会也需要大众传媒提供娱乐性的内容。对于大众媒介或内容提供商来说,制作一小时新闻节目所花费的平均成本比大部分其他类型的节目都要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娱乐性内容对新闻性内容的排挤,还是新闻本身的娱乐化倾向,它们都是商业利益对公众利益的取代。传播信息和产生公众舆论乃是新闻事业立足之根本,也是社会民主和科学决策的必要条件。娱乐性、消费性信息的泛滥必然会对政策过程产生影响,挤占政策宣传资源空间,降低公共政策宣传的影响力度,使公众对政策的认知不足。

四、结论

转型时期对我国的大众传媒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处在政府行政隶属结构和市场利益结构双重制约之中的大众传媒,这种模式已经在特定情况下对传媒的利益表达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大众传媒自身也面临着从高度政治化和组织化的传媒体制和传统向企业经营模式及其理念的变迁。虽然这种变迁过程是缓慢的,但对于我国政策过程及其政策的形成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

目前,整个中国的价值体系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从国家回归社会,从官方回到民间。从一切以国家为主,转到以社会为本;从一切由政府包办,主要考虑国家,转而重新回到民间,以民为本,诉诸民众,依靠民力,让人民受

益。[10]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价值体系的变化必然会促进大众传媒在政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也相信大众传媒的转变一定会促进我国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参考文献][R e ferences]

[1]张友伦,李剑鸣.美国历史上的政府运动和社会改革

[M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185

[1]Zhang Y ou l un ,L i Ji an m i ng .H 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G overn m entM ove m ents and Social Refor m.T ian jin :T ian ji n Education Press ,1992.p185.

[2][5]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7,318 [2][5]Chen Q i ngyun .Pub lic P olic y A nal y sis.Be iji ng :Peki ng U niversity P ress ,2006.p37,p318 [3]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M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0.72.[3]L i n Shui bo ,Zhang Sh i x i an .Public P olic y .T a i w an W unan

Pub lishi ng Com pany ,1980.p72.[4]John .S .D ryzek and B rian R i pley .T he Am b i tions o f Po li cy D esi gn .P olic y Studies Journal ,Su mme r ,V o.l 7,N o .4,1998.

[6]H.R he i ngo l d T he V irt ual Comm unit y:H o m estead i ng on t he E lect ronic F ron tier.R eading .MA:A dd i son-W esley ,1993.[7]谢岳.公共通道与政治产品!!!美国大众传媒的民主功能评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X ie Y ue .Pub lic A ccess and Po liti ca l Products -t he U n it ed S tates D e m ocratic Functi ona l A ssess m ent o f the M ass M edia .F udan J ournal (Soci al Science Edition ),2003(2).

[8]范凌子.公共突发事件中大众传媒的运用[J].现代视听.2008(7).

[8]Fan L i ng z.i The U se o f M ass M ed i a i n P ub lic Inc i dents .M odern Aud io -visual ,2008(7).

[9]朱厚泽.从国家回归社会[EB /OL ].http ://www .chi nare f o r https://www.sodocs.net/doc/8617281896.html, .cn [9]Zhu H ouze .Return f rom t he S tate to Societ y.htt p ://www.

china re f o r https://www.sodocs.net/doc/8617281896.html, .cn

(作者单位:唐云锋,浙江财经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

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刘佳,浙江财经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杭州 310018)

(责任编辑 方 晋)

O n the M ass M ed i a and Pub lic Policy Dur i ng the T ransition Period

T ang Y unfeng

L iu Ji a

[Abstrac t]In the po licy process ,Chi na s 'm assm edia p l ays t he ro l e of i ssues buil ders ,publi c spokes m en ,po licy advocates and super

v isors .H ow ever ,w he t her seen from the scope of participa tion o r policy ro le that played ,it w as only a li m ited parti c i pa ti on i n po licy-m aki ng pro cess .W ith the advance o f Ch i na s 'socia l transfor m ation ,t he m ass m edia ,i n t he dua l i nstit u ti onal constraints of ad m i nistrati ve re l a ti onsh i p and m arket structure o f the i nterests ,faces t he changes from the m ed i a i n stituti ons t hat h i ghly po litic i zed and organ izationa lized to the busi ness m ode l and ph il osophy o f enterprise .It has been tre m endousl y changed a t t he leve l s o f techn ica ,l econo m ic ,soc i a l and politica ,l thus ob jecti ve l y promo tes China s 'publi c po licy -m ak i ng process to a m ore sc i entifi c and de m ocrati c lev e.l

[K ey word s]so cial transiti on ,t he m ass m ed i a ,pub lic po li cy

[Authors]T ang Y unfeng is A ssociate Professor at F i nance &Publi c M anagem ent Schoo,l Zhe jiang U niversity of F i nance &E cono m

ics ;L i u Jia is at Zhe ji ang U niversity of F i nance &Econom ics .H angzhou 310018

大众传媒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姓名:沈梦婷班级:12级新闻0班学号:20121045 大众传媒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摘要]新闻媒介不仅是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且经常充当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和代言人。新闻媒介作为舆论工具,往往能够影响国家政策。在国际关系中,则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进而影响国际关系。世界各国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向外部传递信息,展现自己的外交活动。既以此来塑造国家形象,又以求赢得战略主动,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大众传媒;国际关系;议程设置;舆论导向 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西方出现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大众传媒可以分为以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两大类。互联网的出现又使大众传媒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众传媒作为“第四种权力”,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大众传媒影响国际关系的方式 (一)通过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这个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首先采取行动。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相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传媒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传媒的效果和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媒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大众传媒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媒介给问题确定重要性次序,给问题分配注意力。议程设置功能通过知觉模式、显著性模式和优先顺序模式发挥作用。 在国际关系中,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功能,使得某些国际事物的重要性显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大众传媒是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提供者,它们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它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和权利都远远超过了作为个人的社会成员或其他一般社会群体。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主要指的是它们作为社会公众了解沟通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是为整个社会所共有的,不仅新闻工作者具有使用参与大众传播的权利,社会公众也具有使用大众传媒行使监督、批评、情愿等权利,即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同时又因为其强大的影响力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再则,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它们的公益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大众传媒,为了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等等,肆意炒作,运用一些低俗的手段来哗众取宠,博眼球。把大众传媒的重要职责“公益性”、“公共性”丢弃,错误地引导了受众的经济、政治甚至是文化道德观念。 媒体研究人李幸说:“2010年,肯定是中国电视的相亲交友年。”在2010年年初,江苏卫视一档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开启了“全国热恋”的浪潮。一些年长的女性,更是从周一到周日,坐在电视机前评论1号女嘉宾学历太高、2号男嘉宾收入过低。把剩女剩男、价值观、金钱观等问题越吹越大。逼得一些20岁出头的女性,还没真正尝得爱情的滋味,就要用“有房、有车、有

钱”的标准来物色对象。固然,他们展现了婚恋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但电视作为公共平台,不应该放大明显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行为。媒体常常在《有话大家说》等节目,谈论“剩女剩男”、“拜金女”等现象,然而,这些现象不正是你们所引起的吗?大众传媒本来应该是给受众提供正确、有价值的信息,可是现在却成了社会问题的源头。10年4月20日,网友黑刀发表了一遍日志,关于他参加《非诚勿扰》的经过:23号女嘉宾竟是节目组找来的托。日志一发表,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原来能给大众提供各种知识的电视,现在却需要观众自己来判断各种真实性。 如果媒介不能尽到对人的责任,必然造成人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破坏;如果媒介不能尽到对社会的责任,那就是从根本上对人的价值的否定。在电视相亲节目的个案中,部分媒介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在新闻自由和道德责任之间没能正确选择,在对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之间也没能正确选择,导致情感虚假,着力渲染低俗的内容,冲击伦理道德底纸,严重解构了人民的正常婚恋观,对媒介公信力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好似,大众传媒除了报社,都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弄大众,扭曲受众的价值观。以至于广电总局迅速出手,规范其运作。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 1.现在新闻学界公认的关于大众传媒四大职能(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无一不以其表征时代精神作为前提。其中传媒“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个职能,往往被当事的传媒和受众所忽略,但是它们实实在在、每日每时在有意无意中传承着文化,影响社会的力度日复一日地累增。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新成果、新形态,通过传媒不间断地出版和播出,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融合。而且,与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相比,报纸、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人们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以及学校教育结束之后,通过这种方式融入更大的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因为传媒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天然地与文化的传承、批评、扩散和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以后的世界,尽管局部冲突不断,但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时期,在观察社会变动的同时,人们需要精神的放松和享受。战后的传媒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社会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类、消闲类的产品,于是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娱乐的一个重要领域,提供娱乐越来越成为传媒的一种独立职能。特别是在电视成为第一传媒的时代,传媒娱乐成为一种巨大的产业。 2.我们的传媒在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一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通过传媒而成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也与传媒日复一日地报道各种类型的法治案例、组织法律专家讨论问题直接相关;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显然与传媒多年来持续报道世界和我国的环保问题、组织环保与人类生存的讨论有关。 但是,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谈不上代表先进文化,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落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吹捧者。传媒所具有的强大而无形的传承文化的作用,使得这类传播内容迅速扩散,在观念上严重妨碍了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因而长远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先是图书界《厚黑学》、《中华权谋》、《权谋大全》、《历史上的智谋》等等一版再版,大谈中国古代帝王统治权术;接着便是各种以清宫戏为主的权谋电视剧,宣扬帝王的“清明”、“德政”(实际上是人治)。《康熙王朝》的主题歌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企望皇帝万寿无疆;《雍正王朝》的主旋律是“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何惧身后骂名滚滚来”,将一个历史上最为残暴、专制的皇帝写成社会的大救星。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年代,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当欧洲的市场经济向全球扩

对加强和改进大众传媒舆论引导工作的探讨

对加强和改进大众传媒舆论引导工作的探讨[摘要]舆论是公众对于社会状况、重大事件的反应和评论,对于社会、国 家的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众舆论合理导向,特别是通过完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的工作途径和舆论监督机制,将为加强和改进政法舆论引导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执法;规范化;公信力 引言 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代表着社会大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观点和意见。舆论是对社会生活最为直接的体现,能够随时随地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捕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由于现代社会媒体已处于较为发达的阶段,舆论的影响力和作用日渐巨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人民日常生活、大众倾向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于社会舆论合理的引导,可以起到平衡社会的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舆论的和谐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合理加强和改进政法舆论引导工作,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对于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实现对大众传媒正确舆论方向的坚持和把握是营造和谐社会舆论氛围的重要保障。大众传媒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纽带,对大众舆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会加快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保证社会各项建设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倘若舆论导向出现重大偏差,将会给社会造成政法不利影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深远的伤害。因此,在社会文化、思想多样化的今天,保证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形成主流向上的和谐社会舆论氛围,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首先要做到对党性的忠诚坚持。针对新闻舆论的相关工作,应该始终做到坚持党性。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改革在我国逐渐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传媒业的迅速崛起,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也视其自身体现出一定的市场化特性,但在这样的发展大环境下,大众传媒要始终保持对党性的坚持和维护,党性的原则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纯洁,绝不能被经济发展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大众媒体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大环境上应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应时刻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应时刻保持对群众路线的支持。大众传媒是对于社会发展的见证,是党中央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指导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大众传媒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将群众路线作为工作指导方针,始终做到坚持群众路线,重视人民

大众传媒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及符号化的冷酷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关键词:大众媒体社会生活政治观念知识宣传青少年绪论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而很多的是信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及其它群体同时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作用,它为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作用1、大众传媒对个人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促进受众关注、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具有明显的效果。2、大众传媒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可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所塑造出来的雷峰、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则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社会发展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有着深入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亲情、友谊、关爱、理解、信赖、忠诚、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造作用(二)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消极作用1、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导致主流价值观念反而被边缘化。相当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语言枯燥,难以进入受众的视野。2、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许多节目宣传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哲学观念。所以无法为受众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3、大量影视传媒堕落到引导和塑造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剧、历史剧、偶像剧已经走入怪圈,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蔓延。4、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二、大众媒体对政治观念的作用大众传媒担当着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架设在大众和政府间的桥梁。大众传媒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进而使大众理解并坚决拥护党、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构建了大众与政府畅通的信息平台,传媒尽最大努力满足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需要和对政府采取措施的信息需求。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和新信息,强化已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保证事件中传媒信息的权威性,维持政府形象,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中国 政府的形象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国家政治民主是要保证公众与政府官员之间信息制定的畅通,政府要保证其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了解政府信息和参与解决社会事务。政府需要了解公众的生存环境,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改善社会现实; 公众也要知道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实惠和保障。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有效地为公众传递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一个平台。因此,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和公众之间达成有效互动的效率和深度。三.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

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下

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下) 《传播与社会学刊》第12期“学术对谈” 作者:吕新雨赵月枝单位:复旦大学、西门菲莎大学来源:《传播与社会学刊》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大众传媒公共性┊阅读:1939次┊

(接上) 传播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使命 赵:在当前中国传播学界中,市场自由主义成为主流的话语,传媒经济学成为热点,定量方法受到推崇。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怎样的知识——权力结构?你觉得传播政治经济学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怎么样才能使传播政治经济学重新得到重视? 吕:今天中国的新闻传播学有强烈的焦虑。从事新闻传播实践的人认为新闻无学,做新闻理论的人也觉得没有前途。党报理论已经过时了,西方的客观性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甚至“公共领域”理论,也介绍得差不多了,专业主义也被讨论了一阵,再往下怎么走不知道了,看今天新闻理论方面的论文,翻来覆去就是这么一些词。今天的新闻教育不教学生如何分析社会和确立自我,由文人办报传统而延伸的人文素质训练和社会理想教育也几乎荡然无存,让位于对传播学“社会科学”方法的崇拜。而秉承美国实证主义传统的传播学,在八十年代中期通过把“新闻”客观化为“资讯”,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就是为中国传媒的市场化铺平了

道路。今天传播学最大的忧虑在于如何成为被认可的“学科”,传播学像个十字路口,不够自治,不能形成自己的道统,无法划地为界,别的学科可以随意进入,而我们却进入不了别人的学科,所以这个学科本身有合法性危机。但是,中国新闻改革的市场化推进的历史却正是由这样的新闻传播学界提供合法性支援的,回顾一下,就可以看到其互相配套的关系非常清晰。只不过,新闻传播学界的这个取向并非由它们自己决定的,而是由这个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所确定的,那就是对新自由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认同。今天,学界热衷于从市场和技术的角度讨论新媒体、媒介融合等,但其前提恰恰是传统媒体完成了其垄断和再封建化的过程,是传统媒体在政治层面上的失败,才是网路上草根民主得以崛起的原因。是网民的民主需求促使了技术的发展,而不是相反。这其中,专业主义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南方周末》的变化来看。《南方周末》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明确以底层关怀来竖立自己品牌。它成功地建立起弱势群体代言、媒体良心责任与市场的“正相关”的关系,并因此成为中国新闻改革最高扬的旗帜。他们论证说,正是由于市场化的改革,才为这些寻求正义的声音提供了可能,市场可以抵制专制,使我们走出“国家全能主义”。但是,这背后的重要因素并不被追究,那就是正是由于激进市场化改革,才

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

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 材料1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不久前,我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其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须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理,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也好,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也好,关键是要让各国人民充分认识和平与发展对人类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而民间外交则是推进文明交流互鉴最深厚的力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通过推动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鉴活动,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世界各国人民心灵中坚定和平理念、坚定共同发展理念,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推动共同发展的强大力量。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贯彻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广交深交朋友,为加深人民友谊深耕细作,为促进国家关系铺路架桥,为推动国际合作穿针引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60年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出人民友谊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强大力量,充分证明了民间外交在国家总体外交中的重要地位。 希望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再接再厉,更好推进民间外交、城市外交、公共外交,不断为中国民间对外友好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民间外交要开拓创新,多领域、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民间对外友好交流,广交朋友、广结善缘。要以诚感人、以心暖人、以情动人,拉近中外人民距离,使彼此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特别是要做好中外青少年交流,培养人民友好事业接班人。 民间外交应该发挥优势作用,开拓更多交流渠道、创建更多合作平台,引导国外机构和优秀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开展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工作,促进中外地方政府交流,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要重视公共外交,广泛参加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 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2014年5月15日) 材料2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公共外交,希望通过更柔性的非正式的手段加强中国和世界的沟通,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信任,化解外界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最近央视热播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在这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下简称《舌》)自去年开播以来就广受瞩目,而《舌》第二季(下简称《舌II》)开播则更引起了海内外的热议。作为电视节目小众类型的记录片能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反响,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奇迹。《舌》可以说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它突破了传统中国美食记录片只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大量借鉴和吸收了西方记录片拍摄的理念和技术,突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通过对制作美食的人的刻画,有利地增强了美食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不仅展示了文化,《舌》浓郁的人文色彩向海外观众展现了一个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朴实无华、敬业爱家的中国普通民众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巨大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个人体差异。尽管中国已是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仍然非常简朴,从某个角度说,个别地区的民众生活还是相当的辛苦和贫穷。在从方面,《舌》有助于外界了解中国真实的国情和面貌,对于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的错误认知和偏见颇有助益。

大众传媒与文化 报告

传媒与文化 姚雨林 (0901500247) 老师……………胡正强 本学期学习了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这门课。其中主要有大众传媒与服装、饮食、歌曲、文学、偶像崇拜等方面。下面先说说传媒和文化的定义以及发展的历史,然后会说说表现形式以及对当代社会和青少年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传播是世界的普遍现象。传播就是沟通、共享的意思。沟通和共享既是传播的目标又是传播的过程。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 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是传播的动物,古代的人们往往是借助外界的媒介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拟态与手势语、结绳、刻木、狼烟、鼓语、幌子(幌子是中国古代广告媒介中最成熟的媒介形态之一)、拨浪鼓等。现代大众的传播媒介则是有更多的表达形式,报纸(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古代报纸:中国唐代的进奏院状——敦煌进奏院状)、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

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着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又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媒介。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 当代流行文化是一种后工业社会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是消费性、复制性与集体狂欢性。流行文化大多落实为具体的消费行为,演唱会、CD、电影、衣服、饮食、阅读、观看(观看是电视消费,为收视率增加小数点,而收视率是广告最主要的考察指标)以及烫发、染发、化妆等。一种事物所以会成为风行一时的潮流,受众对于该事物的共通知识成为共享流行事物并获得其意义的首要基础,不具有该流行共识的人会自然隔离于流行文化之外。 表现形式:流行分为物的流行、行为的流行、思想的流行。按照我们所了解的,一种文化的流行,即在社会中的普及率,固然它本身要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也得借助某种手段,他才能迅速普及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主要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可以说大众文化的流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任何人想阻止它的发展也是无能为力的。 1、物(服装的流行):服装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服装的来源:保护说、装饰说(护符说、象征说、审美说和性差说)、遮羞说。 媒介:国内服装品牌广告投放偏爱纸质印刷媒介,而印刷媒介中又偏向户外和杂志。一般服装品牌在媒介投放中喜欢用户外,比如街头随处可见的广告牌,还有就是服装零售和批发市场周围及售

公共外交论文(简述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简述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 “公共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传播为主要方式,说明本国国情和本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活动。它对政府的外交工作有相辅相成的支持性意义。进行公共外交的主体包括政府外交部门,但更多的是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团体、大学、研究机构、媒体、宗教组织以及国内外有影响的人士。他们可以借助各自的领域和国际交往的舞台,面对外国的非政府组织、广大公众,甚至政府机构,从不同角度表达本国的国情和国际政策。公共外交比起我们熟悉的“民间外交”的内涵更丰富。 其中,媒体一直以来都作为公共外交的有效“工具”之一,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媒体和国际政治的互动日益频繁,更是导致国际传媒成为“国际政治的掮客”。这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大众对政治参与程度的加深,媒体与外交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是媒体日益成为现代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开始用一系列新的名词来描述这种变化,比如“公共外交”、“媒体外交”、“瞬时外交”、“电视外交”等等,但这些名词在使用上产生了一些混乱,人们隐约感到了媒体在外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具体到在什么范围内发挥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影响力的大小如何以及如何进行操作,往往语焉不详。 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主要内容 在当今时代,媒体外交主要指政府运用新闻、出版、无线电广播、电视、电影、录像带以及新兴的电子通讯手段,宣传对外政策。一般来说,根据媒体外交管道的先后顺序,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公共声明。政府声明是政策信息的起点,也是媒体外交管道的开端。政府的公共声明往往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发布,比如政府记者招待会,各部门的吹风会,政府官员在一些重要场合的演讲、参加电视脱口秀的节目、接受记者的采访等等。由于政府的公共声明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一旦确立口径,驻外使领馆、政府各部门以及其他延伸机构都必须按照该口径在全世界解释本国的政策,容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公共信息活动。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公共信息的传播速度,任何国家要想使自己能够较好地得到国际公众的认识、了解和支持,就必须充分把握技术发展带来的这一块公共资源,逐步通过加强领导,配套体制,把公共信息的散播纳入媒体外交轨道,诚如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所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自由散播信息的能力能够增加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劝诱潜力”。 第三,国际广播活动。国际广播又叫做对外广播,是专门以外国听众为对象的广播,是媒体外交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开展国际广播,尽管承担着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本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观念的任务,但最主要的还是服务于政府外交政策的需要。 媒体在外交中的角色 引导性角色。政府推动媒体在国防和外交事务方面扮演引导性角色。具体来说,在一些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媒体起到了加速、阻碍和议程设置的作用。尤其是当政府内部对危机的看法不一致时或政策议题不确定的情况下,这些作用就体现得更为明显。媒体的报道加速了政府回应危机的速度,阻碍了质疑政府声音的出现,同时还重构了政策实施的优先顺序。 中介性角色。在国际交往中,双方无法直接接触或缺少第三方协调解决分歧,媒体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介入双方对话进程,担任调停人的角色。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媒体为冲突

大众传媒文化

大众传媒文化 在这一部分中,鲍德里亚通过三个部分论述了在消费社会中最为常见,或者作为消费社会信心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和由它形成的大众传媒文化。 一大众传媒文化 (1)大众传播文化消费 在消费社会,一切都可以成为消费品而被消费者消费,文化也毫不例外,然而我们消费的是否真的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呢?鲍德里亚指出,其实我们消费的根本不是文化。以往的文化在消费社会里,变成了文化在循环。在我们的眼里对某些新兴的文化现象进行消费似乎是很新潮的,然而在文化循环中,我们其实是在消费以往的东西,是一种对过时事物的“复兴”。被循环的文化就不再是文化了,因为文化的其中之一特性就是不断地发展。正如书中所言:文化再也不是为了延续而被生产出来;通过传媒系统,它们被强制性地赋予了一种承接、交替的形式;文化和“新闻”中的伪事件一样,和广告中的伪事物一样,可以根据媒介自身,根据一些参照规则被制造出来。(P83) A、那么我们消费是到底是什么:大众传播的P.P.C.C 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P91),大众传播的只是一些固定的答案或着一些反应机制,这是大众传播的模式,就相当于转盘和计算机。 大众传播模式其实就是转盘或计算机游戏模式,提供已有的答案任你选择,实则丧失了思考和选择,从而支配你的举止,你的每一个行动和整个行为表现,你的举止就像是面对不同刺激做出的回应一样。 例如购物:与其说它是个体为了满足一种需要而采取的独特手段,还不如说它首先是对问题的回答。 B、什么是P.P.C.C:最小的公共文化(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就是一种赌博,有筹码才能进行,而筹码必须是“一般等价物”,否则无法进行,而这一般等价物就是P.P.C.C,它代表着普通消费者要获得消费社会公民资格必须拥有的最小一套同等物品。例如对分数通分,分母相同才能比较,而相同的分母就是最小公共文化。 例如电影:只有大家都看电影(抑或看某一部电影)才能在某一区域或人群中对某以实物进行讨论,这样才能确定你在这一区域的“身份”。 C、公众为什么要参与大众传播这样的游戏:能获利 ①能获取信息 ②不需要失去具体的实物,而通过技术实现:传播媒介的覆盖 ③确立身份 D、那大众传播中的文化哪里去了:成为了商品,可以倍增,可以备份 文化再也不是作为作品和意义载体、作为开放的含义而与其它成品相对立,它们自己也变成了成品,并进入了那一批、一堆普通公民赖以确定自己“社会文化”地位的附件的行列。(P94) E、对这种“文化品”的消费意味着什么:身份认同或者寻找身份认同 书中说:这一切文化实体之所以被“消费”,是因为其内容并不是为了满足自主实践的需要,而是满足一种社会流动性的修辞、满足针对另一种文化外目标或者干脆就是只针对社会地位编码要素这种目标的需求。(P96) F、对这种“文化品”消费的结果是什么:文化“再循环” ①在个体被打上分工和个体任务的深深烙印的社会中,他们想方设法的用“文化” 对个体进行“重新设计”,把他们装到同样形式的外壳里,为文化提升符号下的交换提

传媒产品的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

如何认识传媒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姓名:刘娜学号:T00814166专业:新闻系 关于传媒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讨论,主要是建立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公共产品理论上。按照他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指“每一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因此得到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所谓非竞争性,即在对一个物品的消费中,不存在我消费了你就不能消费的情形,或者我消费多一点你就要消费少一点的情形,其实质是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中,该物品不存在损耗或减损状态。所谓非排他性,即在对该物品或服务进行消费中,很难排除一些不付费来消费的所谓“搭便车”者,或者要排除他们成本太高,已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而只能放弃。 另外,在公共产品概念中,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物品是私人产品,而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两者其一的则是准公共产品。产生这一特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一个人产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换言之,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供给,并不需要增加成本,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并不相互干预和影响。 而私人产品是为个人或机构所独占、独享的产品,是其所有者可以禁止其他人使用,非所有者只有在所有者同意的情况下,并且通常需要支付一定费用才可使用的产品。私人产品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消费的竞争性,就是说,在产品量一定的情况下,消费私人产品的消费人数增加会减少原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数量或者消费机会。二是消费的排他性,例如一个商品,一个人消费了,就排除了其他人再去消费的可能性。 明确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划分,我们可以讨论一下传媒产品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 传媒产业的产品包括内容产品和广告资源。内容产品是由传媒提供的信息及其载体合成。如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节目、电影、网络信息、电子出版物;广告资源即印刷媒体的广告版面、电波媒体的广告时段以及互联网的空间。就内容产品本身所具备的物理特性而言,有非损耗性。非损耗性也即“精神不灭”。内容产品只要其物质载体得以延续或能够替换,则可以重复消费,可

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

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 题目 大众传媒: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大众传媒: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

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关于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定义种类繁多,其中夏建中先生有详尽的论述:从消费的角度界定,它指众多人追随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物品。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流行及流行文化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随处 可见的共同关注点和模仿点,因为在多数时候,它体现为一种趋同的选择关注。它可能是一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也可能是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还有可能是满大街女生提用的小包包,男生穿着的带有字母的T恤衫。更有可能是一档电视节目,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总之,众人追随是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而大众传媒可以说过是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当今,流行及流行文化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一事物或现象要想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种,其基础条件就是大众对于该事物或现象有共有或共通的认识。其中大众传媒可以说是对流行文化的影响相当大,可以认为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大众传媒,通过舆论造势造就对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共识;通过营造流行文化的环境来扩大人们对这一流行事物及现象的共有认识;通过其潜移默化的功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流行文化,从而加固了人们对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共有认识,来阐释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的 缔 造者和推动者。 当然,一种事物或现象之所以会成为众人追随的潮流,其基础条件就是大众对于该事物或现象有共有或共通认识。在古时候,我

公共新闻学--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

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 作者:潘忠党单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来源:《传播与社会学刊》 关键词:传媒改革传媒公共性国家与社会民主公共利益 本期专刊的稿件、组织、撰写于汶川大地震之前。作为学者,除以自己的方式,与全中国人民一道,共同赈灾、救灾外,我们也看到一个内涵丰厚的个案,即以中国传媒为演绎平台的全民抗灾,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一个政府、传媒、民众共同参与民族和国家建设(nation and state building)的热点时刻。中国传媒在抗震救灾报导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传媒改革三十年成就和局限的一次大检阅。以此为个案,系统考察中国新闻实践、新闻再现及其话语构成,以及新闻与公共议题的建构、公共政策的制订及实施等之间的关系,并进而考察中国传媒体制、市场机制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传媒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等,应当成为今后研究中国传媒改革的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这些研究议题,渗透在本期专刊的各个部分。专刊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实践为考察对象,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学界专家应邀展开的笔谈,二是特邀专稿(三篇),三是经公开征稿、匿名评审所选择的研究论文(四篇)。三部分的侧重有所不同。专家的笔谈,力求言简意赅,意在比较广泛地反映学界对传媒改革三十年一些重要问题的反思;特邀专稿每篇针对传媒改革的某方面或现象,以经验考察为基础,勾勒历史的轨迹,并展开理论分析;公开征稿的研究论文各自就改革过程中的某一现象,以理论为指导,展开经验的研究。综合起来,我们力图在有限的篇幅内,使专刊具有思想和学术的结合,历史和现实分析的结合,理论阐述和经验考察的结合。 这样的目标实现了多少,有待同行们来判断。作为专刊的编辑,我在此对专刊整体的考察对象──传媒改革三十年──作一概述,并讨论这三十年的改革或触碰、或回避、或提出的部分理论问题,尤其是体制改革中的困境,传媒及其话语的公共性,以及传媒改革研究的思想性和学术性等问题。这些都是大范畴的问题,其中实然和应然的维度相交叉,为求比较清晰的解答,需要长期、系统的研究积累和各种观点的相互交锋。我在这里只能作一简单的概述,目的是在宏观的层面,一为串连专刊的各篇论文,二为今后的传媒研究勾勒一个提出研究问题的思路。 改革开放与传媒改革 考察传媒改革,一个基本的现实和逻辑起点是,新闻和传播领域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法制体制和行政治理等的改革,以及与之相伴的中国社会变迁相互交织、相互构成。 首先,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开放路线的确定,有此前在传媒上展开的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作铺垫。这个路线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都通过传媒得到大力宣扬和推广。因此,传媒是中国改革的舆论及话语的平台和推行工具。 其次,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开放几乎同步的是传媒管理经营和新闻实践领域的改革。在经营管理领域,1978年中央政府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原则,赋予了传媒单位一

公共新闻学-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

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 ■ 刘晓红 【内容摘要】 哈贝玛斯在其早期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论述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大众传媒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哈贝玛斯对此问题的论述,结合新闻事业史分析指出,哈贝玛斯对资产阶级政党报刊、大众传媒商业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只是向我们展示了大众传媒及其社会作用的一个侧面,哈贝玛斯简单否定大众传媒商业化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并且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哈贝玛斯在受众与传媒的关系方面的认识夸大了传媒的作用,他不自觉地站在了媒介中心论的立场上。【关键词】 公共领域;大众传媒;转型;商业化 近年来,随着哈贝玛斯的著作逐步向国内读者译介,哈贝玛斯在我国学术界掀起一股热潮,“公共领域”也成为人们口头上时髦的词汇。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我们对于哈贝玛斯是热情大于理解”,对其思想的深入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对其公共领域学说中关于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加以分析。 一、作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载体的政党报刊 所谓“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就是指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这里作为私人的公众可以自由地集合、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见,通过对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公众舆论。哈贝玛斯指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是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① “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 抗衡。”②公共领域处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公共权力机关之间, 遵循公共性原则,向所有公民开放,其主体是形成公众舆论的中坚力量,即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公共领域中的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公众交往就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手段,这时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成为公共领域的媒介或者说媒体。 哈贝玛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才能理解其意义。他认为具有政治功能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它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封建主推翻了复 辟的封建王朝,建立了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政权,工业资产阶级被排斥在议会之外。随着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其参与政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样,商业和金融资本家与工业资产阶级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辉格党)很快把冲突带入公共领域,工业资产阶级(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级)开始组成“准议会论坛”。他们作为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密切关注议会活动和决议,这种“准议会论坛”范围不断扩大,不久它就有了相应的新闻机构———报刊。其中有:《辉格观察家》(1710年)、《自由人》(1715—1716年)、《不列颠商人》等。这些具有批判精神的报刊成为一种工具。在这个新论坛里,工业资产阶级对当局的政治决策进行批判。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具有了政治批判功能。 乔治一世统治时期,辉格党人取得政权,代表商业和金融资本家利益的托力党成为反对派,他们也像当年辉格党一样利用手中的报刊,不断对王室行动和执政党进行评论和批判。其中著名的有《匠人》(1726年),“有了这个杂志以及随后问世的《绅士杂志》,报刊才真正成为具有批评 意识的公众,即第四等级的批评机构。”③ 此后,报刊成为 资产阶级公众领域的载体,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利用报刊开展讨论,形成公众舆论,影响公共权力机关的政策。 对于报纸变成公众舆论的载体,变成政党斗争的工具这个时期,哈贝玛斯称之为“个人新闻写作阶段”。他认为,在这个阶段,大众传媒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些作者把报刊当作自己的一个工具,借助报刊把自己的意见公之于众;报刊在公众的批判中发展起来,它是公众讨论的延伸,其功能是传声筒和扩音机,而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由于违反了所有的牟利原则,它们往往是赔钱的,政治的动力是以破产为代价;由于编辑与报刊所有人是合作关系,分享利润,所以编辑享有独立的地位,这体现了作为私人的公众成员的互相交流的特征。在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取得合法地位之前,政党报刊的生存和发展就意味着争取公众舆论的自由空间的斗争。 二、大众媒介的商业化与公共领域的转型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中发展 8 2 新闻学与传播学 刘晓红: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2年第5期(总第118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