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章(一)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本章重点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市场体系的内容、类型、作用、特点;理解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和运行机制;了解国企改革的目标,指导方针。

第一节关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应试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

一、市场的概念

市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是指有形市场,即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种市场,交易的双方在固定的场所进行,如百货商店、集市等。广义的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无形市场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靠广告、中间商以及其他形式来沟通买卖双方。

市场的基本功能如下:

1、配臵社会资源功能。社会资源是发展社会经济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只有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才能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资源的配臵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的。一般说来,市场供求的变化,通过价格的涨落来引导生产者扩大或缩小规模,或改变生产经营方向,从而促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部门和企业之间流动,把社会资源配臵到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业,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

2、激励功能。市场实际是生产经营者竞争的场所。通过价格、质量、服务等多方面的竞争,具有优势的经营者可以得到较多的收益,没有优势的经营者只能得到较少收益甚至亏损。每一个生产者要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命运,就得全力以赴,不断改善生产和经营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多、更新、更便宜的商品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调节功能。市场的调节功能是通过市场规律的作用实现的。当市场的供求出现变化时,价格也会出现变化。价格的变化,一方面引导生产者转移资源,减少供过于求的商品生产,增加供不应求的商品生产;另一方面又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增加或减少对某商品的购买。可见,市场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促使供求趋于平衡。

4、评估功能。市场的评估,是指经营者通过自身的经济活动,在市场中赢得信誉以及赢利水平,其实质是社会对经营者经济利益的确认。生产经营者生产的产品,是否为社会需要,在多大程度上需要,这些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加以确认。

二、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进行调节的商品经济,亦即由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商品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形式下通过市场而运行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市场经济可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具有五大特征:

1、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关系。市场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渠道和领域,企业的所有活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市场。

2、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各种资源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动,打破地区和部门的界限,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为了加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也要求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3、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只有拥有经营自主权,才能按照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及时对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企业的自主权包括有权拥有和支配资金,有权安排自己的产销活动,有权决定用工办法和工资奖励形式,有权规定产品价格等。

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市场关系是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但市场的运转也是有秩序有规则的,如公平竞争就是基本规则。要有一整套的法规体系,保证市场运行有序。

5、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市场经济并不完全排斥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节;相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干预经济生活,实现政策性的调节,如通过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规范调节企业的经济活动。

(三)市场经济的主要规律

1、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格应与价值相一致,但这种情况只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因为,价格虽然要以价值为基础,但还要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由于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调节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变动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高于价值,生产者由此而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这就会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这一生产部门中来,从而使这一部门的生产扩大;反之,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低于价值,生产者由此而出现亏损,这就是一部分社会资源转移到其他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中去,从而,这一部门的生产就会缩小。正是由于价值规律通过价格的变动和竞争,调节着社会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因此,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就可能获得较多收入;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就会出现亏损。正是由于这种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刺激着每一个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当社会所有的生产者都这样做,就会促使整个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3)导致生产者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每一个商品生产者的经营条件不同,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也不同。因此,那些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优势;反之,那些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在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并被淘汰。这样,就会促使整个社会生产中劳动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竞争规律

竞争规律使市场的各经济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为获得有利的生产交换条件,而不断地就商品价格和质量等方面展开的竞争。竞争是由商品的内在矛盾,即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运动引起的。商品生产者出卖商品,关心的是实现自己商品的价值,希望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来实现更多的商品价值;商品的购买者,关心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希望通过支付货币来换回更好的使用价值。这样,卖者之间、买者之间以及卖者与买者之间在市场必然发生为各自的经济利益而竞争的关系。竞争的手段包括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主要有产品质量、服务态度和广告宣传等。

竞争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第一,商品的价值得到确认;第二,竞争的压力迫使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方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3、供求规律

供求规律是指市场上商品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之间以及两者同商品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供给是指社会为市场提供的商品总量,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商品的价值总额。供求规律是受价值规律制约的。供求关系变动会引起价格的变动。如果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相等,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就趋于一致;如果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商品的价格就会低于价值;如果供给总量小于需求总量,商品的价格就会高于价值。同样,市场价格的变动也会调节供求状况,降低价格就会增加需求,减少供给;提高价格,就会增加供给,减少需求。供求规律的作用就是使供求不断地从不平衡趋向平衡。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彼此相联系的。其中价值规律是最基本的规律,起着主导作用。

(四)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1、市场机制: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是市场机体内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之间互为因果、互相制约的联系和作用。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利率机制、工资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市场机制的功能:一是向企业反映市场供求状态;二是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价格机制及其作用。价格机制是指市场上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同价格的有机联系和运动。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价格变动,正是这种联系和变动,促使供求趋向一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生产。价格机制调节生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为了占领市场,重要的手段是在价格上以廉取胜。要降低价格,生产者就必须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这就会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对生产不同的商品生产者来说,促使他们把资金投向经济效益好的部门,从而优化了社会资源的配臵,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

(2)调节消费。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从而调节市场的消费需求的规模;而商品比价体系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放弃价格高的商品或使用替代商品,从而调节市场的消费需求方向和需求结构的变化。

(3)价格机制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国家通过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了解,作为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根据;另一方面,国家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企业的经济活动,以推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意义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断,是对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回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1、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坚决抛弃了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要问姓“资”姓“社”的僵化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带来了思想上的大解放,使人们理直气壮地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关键要看哪种手段更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束缚,使我们没有顾忌地大胆利用世界各国成功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

3、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应该以市场为取向,改革是否以市场为取向,不仅是衡量是否真正改革的标志,也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总之,邓小平正是突出地解决了这三个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问题,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问题,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

第二节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臵的两种方式及其优缺点

一、资源配臵的含义

(一)资源配臵。

所谓资源配臵,就是社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有效地配臵到最需要的生产领域和生产环节上去,力求用最低限度的劳动消耗产出最佳效益的过程。

(二)资源

所谓资源,指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人力、财力、物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既离不开人的要素,也离不开物质要素。一般说来,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社会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资源主要指的是经济资源。经济资源包括人们常说的人、财、物,即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制造资源等。

1、自然资源,是由大自然所提供的资源,如土地、江河湖海、天然林木和矿藏;

2、人力资源,由劳动者的劳动力、技术和知识构成;

3、制造资源,由诸如工厂、机器、铁路、公路、电站和港口等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被认为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一)资源配臵过程。

资源配臵过程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就必须在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源上做出一定安排的过程。通过资源配臵,力求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计划配臵资源

计划配臵资源是指政府及其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可能,通过对企业实施指令性计划调拨资源,实现对资源的配臵。以计划为基础配臵资源的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计划配臵资源具有集中决策、行政手段、从全局利益出发的特征。要实现计划配臵资源需要完全信息、利益一致的假定。因此,政府即使掌握完全

信息,集中决策也不可能不出现差错,经济利益主体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在利益有矛盾时,决策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可见,计划配臵资源的两个假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计划配臵资源是有局限性的。

三、市场配臵资源

市场配臵资源是指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通过产品价格的升降,导致利润或高或低,实现对资源的配臵。以市场为基础配臵资源的经济是市场经济。市场配臵资源具有分散决策、市场供求与价格、从主体利益出发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还必须看到,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即使在市场调节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身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自发性。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这样,在市场上就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而且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容易引起社会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甚至造成两极分化,从而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盲目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经营,单个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及时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无法控制各种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他们所做出的生产和经营决策不可避免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必然会造成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

(三)滞后性。

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往往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与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从而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之后,才做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求的决定的,这种滞后性会造成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

可见,市场经济体制有它明显的优点,但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对于保证经济的总量平衡,防止和克服经济的剧烈波动,合理调整经济结构,防止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难有作为,要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如果说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普遍趋势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它在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微观与宏观、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等利益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有健全的客观调控体系。客观调控主要采用经济办法,同时采取必要的行政、法律等办法。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制方式。就是指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按比例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资源配臵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配臵形成的社会供给比例与社会需求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脱节,也就是资源配臵的合理性。二是要讲经济效益,节约资源,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说明资源配臵是优化的。

2、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同商品经济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范畴。市场经济以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前提,是在产品、劳动力和物质

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二、市场经济形成的条件

市场经济的形成,市场成为社会配臵资源的主要手段,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最主要的条件:

1、生产要素商品化。要使资源配臵市场化,要求一般消费品、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商品化,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和反映灵敏的市场体制;

2、经济关系市场化。一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要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听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

3、产权关系独立化。市场主体———指那些从事市场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主要是企业和居民,必须拥有自己的产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有资格参与市场经济活动;

4、生产经营自主化。生产经营者在国家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自由选择投资地点、行业部门,确保经营范围和经营目标;

5、经济行为规范化。市场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必须讲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契约合同,遵守市场规则和市场管理制度,自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

1、由市场机制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臵和经济运行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2、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政府通常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而主要从事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4、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有一套比较严密、完整的市场制度和规则,用来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在宏观调控上,强调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

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目的在于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归纳起来,包括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

(一)三个“制度”是:

1、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宗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三个“体系”是:

1、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

2、建立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的有效的政府客观调控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器。

3、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现代企业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的企业制度。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寻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为什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成功建立,重要的在于找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使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充分表现其活力和竞争力,并成为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能做到:

1、实现政企职责分离,使企业摆脱政府机构附属物的地位,企业不再隶属于某个行政主管部门,实现自主经营;

2、实现企业民事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统一,使企业成为能够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3、实现企业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进行经营,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4、实现企业内部结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科学化、规范化,使企业有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5、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控和管理方式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目的在于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一)产权清晰。

产权清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条件。产权清晰是指,在国家和企业的财产关系上,要明确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又要确定企业的法人地位,即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实体。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向企业投资以后,不得收回自己的投资,这些投资形成企业法人资产。出资者只享有收益权、转让权和选择经营者的权利,同时以自己的出资为限,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即依法享有对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一定的处分权利,通过对这笔法人财产的经营来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公司企业以法人财产对外承担有限责任。法人财产权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在《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基础之上,公司各行为主体的权、责、利由法律和章程明确规定,使产权明晰

化了。国家与企业之间产权边界是明确的,这可以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两权分离。同时,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使产权多元化、价值化,产权可以在企业这一微观层面上自由流动、组合,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明晰产权的目的,一是解决企业中国有资产无人负责问题;二是为塑造市场主体,奠定权利基础,而不是将国有资产量化到个人,更不是搞私有化

(二)权责明确。

权责明确是指出资和企业法人之间的权利、责任关系要明确,要用法律的制度来保障。一方面企业作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同时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企业以其全部财产承担民事责任,在企业破产时,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者(即企业的投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制度文明的优秀成果,它对出资者和经营者都有利,对投资者来说,它减少了投资风险,增大了获利机会;对经营者来说,可以放开手脚,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有限责任制度可以解除国家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弊端,迫使企业投身市场,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

(三)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指政企职责分开,即要改变传统体制下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划分政府机构管理经济与企业经营的职责。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要同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分开;政府所有者职能中,要把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职能同产权营运职能分开,从而使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按照市场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但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不能损害所有者权益。

(四)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是指通过建立规范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使企业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形成激励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和一整套严格的、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使所有者、经营者的积极性得以发挥,行为受到约束,利益得到保证。规范的公司组织制度为:

1、股东大会。这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有权选举和罢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审议和批准公司财务预决算,决定投资和分配等重大事项。

2、董事会。这是公司的决策机构,在股东大会闭幕期间,行使日常重大决策。主要是召开股东大会,确定经营方针和投资决策,任免总经理。

3、监事会。这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董事和经理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实行监督。

4、公司总经理。他们负责日常经营活动,对公司生产经营进行全面领导。总经理实行聘任制,不实行上级任命制。

现代企业制度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不能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四、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及指导方针

(一)主要目标。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到2010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一句话,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就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二)指导方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方针: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

2、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3、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5、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6、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7、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依靠各方面力量,扩大就业门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8、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减轻负担。

9、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0、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一、市场经济的最基本主体

(一)市场经济的最根本主体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的经营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依法纳税。

(二)企业的特征是:

1、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

2、企业必须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3、企业拥有自主权。

4、企业是纳税单位。

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一般采用公司制。公司制能比其它企业组织形式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臵资源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是它的重要特性。

(二)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培育和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主要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1、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参与市场活动的当事者。有无真正的市场主体,决定着市场能否发育;市场主体的发育状况,决定着市场发育的程度。培育市场主体,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鼓励个人以市场主体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2、培育要素市场。主要是发展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等。

3、健全市场机制。建立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必须对原有的价格管理体制及其相联系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根本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的价格控制制度和有关法律体系。

4、发展市场中介机构。

5、建立市场秩序规则,加强市场管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要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则基础之上完善市场竞争,法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快建立使市场基本经济关系、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管理的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加强执法部门、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健康发展。

第六节政府宏观经济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含义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调控的客体和对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

现代市场经济都是由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弥补市场失灵的一般要求,而且在我国当前市场发育不够健全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这是客观的必然要求:

1、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程度越来越大,就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

2、我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不同的经济成分代表不同的经济利益,会产生许多矛盾。要使公有制保持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使其它经济成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为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服务,就必须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3、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但市场机制也有着自身的弱点和不足,这些弱点使它对经济总量、重大经济结构及生态环境的调节软弱无力,而且还会产生生产的盲目性和引起两极分化等后果,这些都决定了必须加强宏观经济调控。

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一)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1、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

2、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

3、优化产业结构。

4、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5、实现充分就业。

6、保证公平的收入分配。

7、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等措施的总和

1、货币政策调节的是货币供应量。因为货币供应量与社会总需求形成之间有必然联系,货币政策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

2、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最高金融机构,是具体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机关。

3、货币政策的种类。第一,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内容及调节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放松银根,扩张信用,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快速和较大幅度地增长。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第二,均衡性货币政策。均衡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以使货币供应量形成的社会需求与总产品之间保持一种对等的关系。可见均衡性货币政策着眼于经济的稳定,力图在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第三,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抽紧银根,收缩通货。这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抑制总需求增长,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的办法来缓解总需求膨胀的压力。

(二)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

1、财政政策的总目标:保障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公平分配,资源最优配臵。

2、财政政策的类型:根据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不同作用,财政政策可分为平衡性财政政策,赤字性财政政策和盈余性财政政策三种。

(1)平衡性财政政策:指政府财政支出等于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政策具有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同步增长的功能。

(2)赤字性财政政策:指政府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政策具有反经济衰退的功能,仅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

(3)盈余性财政政策:指政府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政策具有反通货膨胀的功能。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2通信技术:李壮壮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 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60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即使在当今的次贷金融危机下也能稳步前进。 虽说现在的结果是十分美满的,但这60年间我们走过的道路却是十分崎岖的。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 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大改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人们吃大锅饭,是情有可原。但与此同时,这种经济制度确实没有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于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逐步确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一是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根据"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一切符合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应当大胆地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所用。 这是在我们当今生产力水平下的必然趋势。等我们实现了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实行公有制,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达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人力物力的合 理分配,社会欣欣向荣,人们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建国之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客观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现代工业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的集中全国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而且当时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比较迅速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特别是政企职责不分,国家对企业管的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分配中平均主义过重,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它也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以至于在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 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配置资源。(2)基本手段:市场(无形的手)、计划(有形的手). 2.什么叫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局限性有那些? (1)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对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 (3)优点:①市场能通过价格的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市场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①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麻醉品等社会危险品不能让市场调节。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如果仅有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为什么要规范市场秩序?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原因:只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才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2)措施: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必须完善和坚持各项市场规则。②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4.市场规则有那些形式和内容? (1)形式:法律法规、行为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2)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5.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怎么样建立? (1)原因: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2)措施: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埠前小学刘成海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教育成败,系于教师。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些头衔确实很好听,但要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就不那么简单了!这是对教师的一种严格要求,也是对教师的一种充分信任与社会认可,更是教师的一个终身奋斗目标。那么,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一位人民满意的教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 一、思想上 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好自己的光荣职责,与时俱进,做一名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教师。 二、教学上 1、热爱孩子,诲人不倦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是对学生深沉的爱。”付孩子以爱心,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解决教育上疑难病症的万能钥匙。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耐心引导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对孩子要有慈母般的关爱之外,更应

该成为孩子所信任的朋友,喜孩子所喜,忧孩子所忧。根据儿童心理学,大部份孩子都有害怕老师的倾向,对老师的防御心理也十分强,但一但消除其防御心理,其内心就会犹如“广阔的草原”一样,没有任何屏障。 2、为自己充电,树立终身学习观 以前我常会这么想:我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凭我的经验,教这些孩子是绰绰有余了。然而,现在的我在工作之余常会这样感慨:怎么越教越不会教了。有句古话说:教,然后知不足。“知不足”,那就要学。 现有这么一句被更改的名言: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常流水。可见时代在前进,孩子在发展,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网络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教师要拥有燃不尽的能量,用不完的知识。作为今天的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重视加强继续教育。首先,在新形势下,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只有像蜜蜂采蜜那样,不断吸取新鲜的养料,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其次,要加强信息交流,与时惧进,教育动态是瞬息万变的,稍不留意,就会与当前社会教育趋势发生错位,所以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不断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师只有站在时代的前列,充分掌握和运用好新时代的新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引导孩子到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科学阵地,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新鲜的血液,教师就不可能教育好孩子。因为渊博知识的获得,崭新理论的掌握,娴熟技能的练就,

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与特殊性的统一。具体地说,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良种手段的长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市场经济这种双重性的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先构建其基本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新体制,根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已有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一下方面的内容。 1、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一是产权清晰,明确界定所有者的有限责任和企业法人的民事责任。二是政企分开,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作用在于监督资产的运营和变动。三是权责明确,各部门各企业分工要明确。四是管理科学,对企业来说,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

2、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为了避免市场自身的负效应,按照价值规律,健全价格的监控机制也是必需的。发达的技术信息市场,有利于把科技成果通过中介组织,转变为现实力。同时还需要解决好市场交易的规则,管理制度和有关法规的建设,使市场能够有序地运行。 3、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一是要正确处理计划,财政,金融三个主要宏观调控手段之间的关系。二是相应地进行计划投资,财政税收和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利率,税率和汇率杠杆的作用。三是必须加强转变政府管理的职能,积极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分配制度,应该体现三个原则:一是效率优先的原则。二是竞争的原则。三是公平原则。 5、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企业间的竞争以至破产,以及职工的养老退休、医疗等等,都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的稳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障,以及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等。要逐步发展到全社会统一管理、统一支配。 另外市场经济也有盲目性和不足,要克服市场经济的不足,要引导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序和健康的发展,除了政府的有效宏观调空,更重要的要靠完备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和运用。需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有赖于农业全部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剥削

33年前,一位老人站在高山之巅,挥手洒下了令中国强大的种子,今日早已遍地开花。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就已经在各个领域独树一帜,并且变得越发坚韧。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无数国人尝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甜头,但在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斗争的时候,却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78年,中国内部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动乱,人们在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当然,这场动乱自然开始向经济上扩展,并且演变成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大对决。 世界强国,社会主义阵营的龙头老大前苏联,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逐渐僵化。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这一问题的关键,在全面接手政治经济之后,他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将中国原有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了“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和“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管哪种体制,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就可以施行)”两种理论。在老人睿智的思维和幽默的话语的带领下,中国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这个大方向的带领下,中国经济天天向好,蒸蒸日上。与此同时,便无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隐患,发展到现在,贫富差距过大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归根结底两个字:剥削。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的。简单来说,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中国发展的大方向,是令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余下的人富起来。所以中央开放了沿海经济发展带,并明确指出:“中央没有钱,所以要你们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来”。面对惨淡的事实,一些人自然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俨然创造了一个可以被称作阶级的“资产阶级”,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存在了一些“剥削”,可是无法否认的是这些人所起的模范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并帮助其他人富起来。所以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剥削”和“贫富差距”的产生,这些都是我们要行走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的生产力还未达到能够进入共产主义的水平,所以理所应当的要经历这一环节,但是也应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应使其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影响。但事实证明,中国现状确实出现了“富的更富,贫的更贫”的现象,而且我国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16迅速攀升至2004年的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前景实在令人堪忧。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应该认清,中国现状不是要去消灭什么剥削,而是允许一些剥削,利用他们大力发展生产力,缩短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也并非能在短时间实现。现在世界上除了经济特别发达和经济特别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贫富差距较小,其他地区都存在着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所以中国在走一条别人都在走的老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缩小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 但是根据各国国情,每个国家又都很不一样,所以中国的发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从先富到共富,这一个艰难的发展过程,还尚待后人努力。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知识能力 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搜集丰富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资料,讨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利弊得失,探究市场经济与现代化的关系,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明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从而更坚决地跟党走,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有一年腊月,春节快到了,家家户户忙着预备各种年货,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一天,大队小卖部(当时应该叫代销店)到了一批有红色碎花儿的棉布,很是好看,惹得许多姐妹们争相购买。我的一位堂姐也很想买到几尺这样的棉布,做个袄褂儿穿上,算作节日的盛装。可是婶娘却犯愁了,因为家里没有布票,无法买布。那时买东西都要有个票证的,如买粮吃饭要粮票,买猪肉要肉票,买油要油票等。我的小堂姐(当时大约十二三岁)二话没说,在那天下午走到离家20多里的姑姑家借布票去了。可姑姑家布票也有限,只剩下一尺布票都给了堂姐,可怜的堂姐当晚摸黑带着这一尺布票匆忙赶回了家。看着女儿这个样子,第二天,婶娘在村里、邻村挨家挨户借布票。大家都很热心,凡有剩下的,几乎都借给了婶娘,东家一寸票,西家两寸票的,等到第二天中午,婶娘终于凑齐了做一件袄褂所需的布票。堂姐高兴极了,马上带着这堆鸡零狗碎的布票赶到了代销店,但营业员告诉她,那种碎花儿的棉布上午就卖完了。堂姐一下子呆了,泪水无声地在脸上流淌。此后(包括春节)有很长时间没见堂姐出过门,据说人瘦得不成样子。同学们,当时在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今天为什么已没有这样类似的故事发生呢?这节课的学习将告诉我们其中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推进新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教学设计

2012级高一政治复习学案编号:09 使用日期:2013.1.8 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教学设计

三、检查预习效果:8分钟 1.学案反馈:指出优缺点,表扬与批评结合。 2.学生构建体系(让学生在黑板展示) 3.口头检查(明确学生掌握情况) (1)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效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内探究。 四、课堂探究: (一)自主探究(对下列观点作出判断,并分析正误的原因)(学生抢答)10分钟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3.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4.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同步富裕。() 5.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易错点辨析(投影展示) 市场调节弊端的比较 比较:宏观调控的手段 设计意图:明确易错点,加深理解,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展示点评) 【探究活动1】(多媒体展示)5分钟 探究一:网上购物以其方便实惠成为一种时尚,但高一(4)班女生小刘最近在网上购物时却遭遇陷阱。她通过网上银行向某一网站支付980元钱购买了一台复读机,拿到货物时却发现是劣质产品。当她打电话向工商局举报此事时,工作人员显得很不耐烦,匆匆回答说:“法律对这方面规定不具体,我们不管!”由此可见,网购虽然发展空间大,但同时也存在销售商夸大宣传、退换条件苛刻、法律条文不完善和网上转账不安全等不健康因素。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网购陷阱存在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明确市场经济中存在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学以致用。 (学生探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疑问小组内交流、讨论,展示。) 教师点评:辩证认识市场经济中的问题,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利益。 【探究活动2】(多媒体展示)5分钟 “2012,你幸福吗?”带着这个问题,某报记者就“我心中的幸福”采访了不同人群,以下是他们的看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和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律和道德 崔涌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 200240 ) 摘要: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进行调整的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都相当重要。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活动中,法律和道德之间完全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和谐统一的互动,共同为市场经济服务。 关键词:规范和谐市场经济 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前,我们有过一段曲折和混乱的过程。传统上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观点是从资源配置的意义上来谈论市场经济;另一种观点从经济运行机制的意义上来谈论市场经济,这里它被定义为完全或主要由市场调节的经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的特征,在经过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全面和系统认识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综合而平衡的建设过程,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这其中法律和道德规范所起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什么样的经济形式,都不能脱离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经济的最终作用是为人服务的,这样个体和人们的自律以及他律就显得格外重要。作为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可缺少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很突出。法律与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偏失,任何只对某一方面的拔高和看低也都不可取,应该把两者统一起来,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法律与道德的相异性 道德的产生比法律的时间要早,古今中外对道德的兴趣也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话题。何谓道德,至今仍是伦理学的难题。按照人们习惯的认识,“道德是社会以善恶评价方式、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的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①道德这种概念的使用,其表现有三种:它可以指道德观念;可以指人们交往中处理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准则、规则;它还可以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从法的本源来看,对法的定义有神意论、公益说和权力说的不同表达。各种学说纷纭繁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合。研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首先要确定二者的不同点。西方法学史上坎特诺维茨和凯尔森曾试图从法律和道德的调整范围、规范结构等把法律和道德从根本上区别开,比如法律仅指示外部行为,道德仅指示内部行为;法律中既有权利又有义务,而道德中只有义务。这种以一条警戒红线来划分道德与法律是片面的,很多规则本身是有模糊性的,像“切勿偷盗”这样的要求既是法律规则又是道德规则。在那些己成为法律一部分的道德原则与那些处于法律范围之外的道德原则之间有一条不易确定的分界线:在一定限制范围内某些普通的道德与礼仪规范可能会转入强制性法律的范围,反过来,某些过去曾需要法律加以禁止的行为,则有可能被划出法律领域而被纳入个人道德修养的范围。在人类历史早期,法律与道德是没有界限的。古代东方的法律也常常同道德混在一起。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产生的条件、起作用的方式、表现形式、评价的角度、、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适用范围、主体和规范之间的关系、权利和义务、鲜明性和不明确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等方面来区分法律和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李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理论成果。在这一理论建立过程中,党逐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进行了史无前例探索。 建国以后,中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遇阻停滞不前。 一直以来,不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与是根本对立的,从而否定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这一传统观念的突破,使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三个阶段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将这三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个阶段,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崭露头角。在改革开放30年前后,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国内外的专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有国外专家说,中国走出“文革”非常轻松,好象是一场愉快的郊游。相比之下,东欧国家为摆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暴力的长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上说,这种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其弊端也一目了然。 第一,以单一公有制为主体,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公有制的纯度越高越好,当年,人民群众多养几只鸡或者几只鸭都不行,片面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影响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第二,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政府,企业自主权非常有限。有文章提出,我国大部分企业买个桌椅板凳,安装个电话都需要层层上报,经由行政机关审批才能落实。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也要由行政部门来决定。第三个弊端就是资源配置无视市场的作用。对这些弊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逐渐显露,这个时候,党中央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市场的重要性。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同志也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要的意思是说,不要搞纯而又纯的计划经济,给市场、给个人一点自由度。 在“文革”结束之后,大家对这种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198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体制改革办公室形成了一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改的意见,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里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提商品经济的比较活跃。 第二个阶段,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已经明确承认了市场经济的合法地位,时间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1984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这个文件能过顺利通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转变后的发展必然。第一是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生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历史和现状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其自身对于生产和销售形成比较完整的流程。不会像计划经济那样被国家引导受到太多限制。在市场经济里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但是在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都已注意到,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典范,成为同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奇迹。同1840~1949年及1949~1979年相比,改革开放的20年,使中国以先前两个时代所不可望其项背的广度、深度、速度,推动着自己从建筑在传统的自给自足小生产基础上的古代文明,转向建筑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现代文明,整个社会发生了真真实实的变化。 中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可以列举许多,但归结到一点就是实行了中国式的渐进化市场改革。即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采取了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战略。 中国渐进式市场化改革20年的历史回顾 1、改革的历史起点: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第一推动力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再造以市场经营为主体奠定了基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价格和流通体制的改革,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所有这一切成为我国渐进式市场改革的历史起点。 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1980年10月召开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会议,形成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会议纪要》,从此,农村改革由局部试验进入到全面推广阶段。从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发出5个指导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1984年,实行了20 多年的人民公社体制被彻底废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统分结合的农业经济新体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温饱这个长期困扰我们的社会基本问题,经过短短几年的改革就得到了初步解决。农村经济向着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迅速发展。农户作为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相当大的经营自主权,政府对农业调控逐渐市场化。 2、改革的主旋律: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心骨,能否成为富有活力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成败。党和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规律时,一直把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作为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社会生产发展的中心环节。 从1979年国务院5个关于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的文件,到1989年5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经过6年,通过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面向市场的改革已经酝酿成熟。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规定“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1991年9 月中央工作

【人教版】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一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注:①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有别于计划经济和传统的商品经济。 ②市场起基础性作用不等于完全由市场起作用,要将市场和计划结合起来。 2.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通过价格、供求及市场竞争来安排和调整的。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即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①市场能够及时、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注:市场的这一作用是通过供求和价格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强调了市场调节资源在各部门的流入流出中达到均衡,实现了资源在不同部门的优化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③由于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禀赋不同,导致优胜劣汰,使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即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包括市场不能调节、不能让市场调节两方面) 市场不能调节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而对于可能危害公众利益的产品供给则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自发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市场主体自发追逐利益→可能导致盲目竞争、不当行为和两极分化。 盲目性:分散经营→盲目决策→一哄而上(下)→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滞后性:闻价而行→事后调节→供求失衡→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 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1)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

第五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第十三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B)。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2.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会导致(B)。 A.物价水平下降或通货紧缩 B.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 C.就业机会减少或失业率提高 D.通货紧缩和就业机会增加 3.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C)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A.促进经济增长 B.实现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水平 D.实现社会公平 4.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D)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 A.经济增长量 B.经济变化量 C.国民生产总值 D.经济总量 5.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和种种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是(D)。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计划手段 D.经济手段 6.经济杠杆在宏观调控体系中之所以能发挥其灵敏调节的功能,成为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B)。 A.与法律手段相结合,具有法律的强制力 B.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其变动会引导和调节它们的经济活动 C.由国家政策调节,具有政策的威力 .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具有行政约束力 D. 7.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经济往来的全部货币收支状况是(B)。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际收支 C.国有资产 D.国际资本流动 8.宏观调控的四个政策目标的关系是()D。 A.绝对一致 B.互相矛盾 C.没有任何联系 D.辩证的矛盾统一 9.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B)。 A.转移支付政策 B.税收政策 C.政府重点扶持 D.国债调节 10.不属于行政手段特点的是(A)。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强制性 D.速效性 11.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包括(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一、市场配置资源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其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及时、灵活的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②市场利用利益杠杆、市场竞争,调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说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5、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能够调节,但不让它调节的领域: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弊端。 6、单纯市场调节的危害:——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

调控。 ①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安定; ②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③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④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7、规范市场秩序: 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条件: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市场道德规范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根本目标——共同富裕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 ①必要性: 第一、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支持下,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历史教训,把握当今时代的特征和发展潮流,作出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思路,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新境界,也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前无古人的艰辛探索之路。 确定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方向,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过重要作用。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也不断深化。特别是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因此,党的十四大明确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1)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2)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3)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谈自己的发展。世界经济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我们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引人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时候,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比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综上所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通往富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篇经济篇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经济体制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一)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定(或全部)范围内,人们普遍承认,并且实际共同遵守着的一种行为规范。 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范畴出发研究经济制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或经济制度。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与特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的国家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为社会的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还认为,经济制度具有历史相对性,它的发展和更替变化过程与人类社会的演变过程紧密相连。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制度更替变化的力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评价一种经济制度优劣的标准,是看它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否相适应,即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正是从这一视角和标准重点考察和研究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并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所替代的论断。

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中集体对个体行动所进行的控制是通过对个体之间交易的规范而进行的。因为交易是同时包含“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的“最小的单位”。所以“交易”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买卖交易、管理交易和限额交易的规范共同构成经济制度。制度经济学从交易及交易费用的视角研究经济制度。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制度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规则,包括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制度环境指既定的确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与法律规则。制度安排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规则。制度安排又分为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正式的制度安排指法律、政策、组织规则等有明确规定的行为规则,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是指意识形态和习俗等不成文的、观念性的行为准则。 (二)经济体制 马克思从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等角度来研究经济体制。他指出,区分不同经济体制的根本标志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劳动者掌握生产资料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反之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三)二者的关系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制度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它在制度系统中是决定性的、第一位的。而经济体制则是体现根本原则和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