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导学案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新知探究]

一、两种打点计时器

(一)、电磁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是记录_____和_____的仪器

2、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电源,工作电压在_____V以下,当电源频率50Hz时,每隔

________s打一个点.

3、构造:

4 、原理: 当接通电源时,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振针也就跟

着上下振动。如果电源的频率为50Hz,振针就会通过复写纸每隔______秒在

纸带上打出一个小点。

(二)、电火花计时器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电源,工作电压为______V,当电源频率50Hz时,每隔___s

打一个点.

2、构造:

3、原理: 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______ 套在纸盘轴上,并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接通

______ 伏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生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

4、优点:纸带运动时受到的______比较小,实验误差_______。

(三)、打点计时器作用:

计时仪器,并且能记录物体的相对位置。

(四)、使用的共同特点:

1、必须使用交流电。

2、我国民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3、使用具体的打点计时器要注意具体的使用要求。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一)、实验目的: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二)、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木板,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导线。

(三)、实验步骤:

1、器材操作

(1)固定: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2)安装:电磁:纸带穿过________,套在_______上的复写纸压在纸带的___面

火花:纸带穿过______,墨粉纸盘在纸带的______。

(3)打点:先_________,后_____,纸带上打出一行小点,打点后要______电源。

(4)求运动时间: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n个点,则这个点划分出来的间隔数是________,从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是____ 。

t=__________

(5)测距离:用刻度尺测出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设为s)。

(6)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依据实验要求自己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以上测量值和填写相应计算的结果。

2、求平均速度:

3、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_____。

【考点点击】

1、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一种计时仪器.

B .它们都使用10V 以下交流电压

C .它们都使用220V 交流电压

D .它们分别使用6V 以下和220V 交流电压.

2、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是50Hz 的交流电,振针每隔时间T 打一个点,若纸带上共打出N 个点,该纸带上记录的时间为t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T=0.1s ,t=NT

B .T=0.1s ,t=(N-1)T

C .T=0.02s ,t=NT

D .T=0.02s ,t=(N-1)T.

3、若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之间距离越来越大,则( )

A .表明纸带速度变化.

B .表明纸带速度不变

C .表明纸带速度越来越大.

D .表明纸带速度越来越小

三、纸带处理:

1.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2.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的平均速度

3.计算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

注意:

1、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如图,根据量出的A 、D 间距离Δx 和时间间隔Δt ,算出A 、 D 间的平均速度t

Δx Δ=v ,用这个速度代表纸带经过B 点的速度,如果Δt 再小一些(如 A 、C 之间),用平均速度代表B 点的瞬时速度会更准确。可用以下公式求各点速度,

v B =AC AC t x ,v C =BD BD t x ,v D =CE

CE t x 。

2、取计数点: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计数点见的时间间隔是______s 。

例题:下面是研究一物体运动时打下的一条纸带,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 ,O 、A 、B 、C 、D 是选取的几个计数点,A 、B 、C 、D 四点到O 点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请计算纸带在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并填入下表。

练习: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5个打点选一个计数点,各计数点对应在刻度尺上的示数已在图中标出,单位是厘米,交流电源50Hz。计数点间隔时间为T= ,Vc=

四、用图象表示速度——v-t图象:

(一)、v-t图象的描绘:质点运动的速度可以用图象来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

轴表示______,用横轴表示时间,将各个时刻的速度用______在坐标平面上表示出来,然后用一______的曲线“拟合”各点(速度的变化总是比较平滑的),这就是速度--时间图象或v-t图象。

注意:

1、建立v-t坐标系,标明单位,刻度均匀。

2、描点用铅笔,笔尖要细

3、用平滑的曲线连线。

让尽量多的点落在曲线上,让不在曲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在曲线两侧的点数目差不多相等),明显不符合规律的点可以舍去,如果所有的点基本上在一条直线上,则可以直接用尺子画一条直线。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速度和时间成正比。

(二)、v-t图像的作用:

1.能读出速度V、时刻t 的对应关系

2.观察出速度V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

3.能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巩固练习:

1、运动的物体带动纸带被打点计时器打上一系列的点,这些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但这些点

能说明()

A.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C.运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

D.运动物体的运动性质

2.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上的点子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大

B.点子密集的地方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小

C.点子不均匀说明物体在做变速运动

D.点子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3.在你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小车拖动纸带并在上面打下一系列的小点,根据你所打出纸带,在判断纸带表示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时()

A.应通过测量纸带表示的运动的全程来判断?

B.必须通过计算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来判断

C.必须通过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D 可以通过测量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看其是否相同来判断

4.手拖动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

测出这6个点的第1点到第6点的距离为18cm,则()

A.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

C.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

D.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5.如图所示是利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纸带,下列哪一幅v-t图象能大致反映该纸带的运动情况()

6.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3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B点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7.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某物体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物体在AB 段、BC段、CD段和DE段的平均速度大

小,判断物体运动的性质.

物理:《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基本构成,知道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并学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2.学会根据纸带上的点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并学会测定平均速度和测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4.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5.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难点:1.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2.画图象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内容 1.打点计时器的认识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其工作电压为多少? (2)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使用这种电源时,每隔多长时间打一个点,即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记录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能不能记录时间? (4)说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如图1—4—1所示。 (5)复写纸放在纸带上边还是下边? (6)解释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4—2所示,它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一种误差小?原因是什么? 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指导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要让学生按步骤有序操作,并打出几根纸带。 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4—3所示,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图1—4—3 (1)怎样从打出的纸带中获取数据?指导学生用列表格的形式把数据列出。 (2)怎样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纸带的平均速度? (用纸带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除以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根据v=△x/△t,求出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这里△x可以用直尺测量出两点间的距离,△t为两点间的时间间隔数与0.02s的乘积。) (3)在打出的B、C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如果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那么,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运动的速度较大还是较小? (在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02s,所以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运动的速度很小) 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在图1—4—3中求出B、C之间的平均速度,如果要求不很精确,能否用该平均速度表示B点右边一点的瞬时速度? (2)能否把该点的速度表示的更准确一点? (3)如果想每隔0.1s测一次速度,应怎么办? (4)把测量所选“测量点”在内的一段位移填入表格。 (5)引导学生求出上述“测量点”附近的平均速度。 (6)引导学生把上述的平均速度作为对应点的瞬时速度填入表格。 (7)引导学生分析表格中速度的变化情况。 4.用图象表示速度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用v-t图象来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计算出的不同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值,在坐标系中描点,最后用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一条能够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 (1)图象上每一点的意义是什么? (表示该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 (2)如要求这些点中间一个时刻的速度是多少,应怎么办? (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在连线上与该时刻对应的点的速度就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 (3)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是什么形状? (是折线。因速度的实际变化是比较平滑的,故要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三)典型例题 【例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解析:从打下的纸带上数一下点的个数就知道时间,因为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故A选项正确。 用刻度尺量一下任意两个点间的距离,就知道了物体的位移。故B选项正确。 从纸带上不能直接得到加速度、平均速度,只可以间接计算。故C、D选项错误。 答案:AB 【例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 Hz 时,振针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新课位于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重点介绍打点计时器这一高中重要的计时仪器,计时的同时还能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是本节的难点,教材用极限的思想,从平均速度过渡到瞬时速度。 3.将过去教材中“用平滑曲线把点连起来”改为“用一条平滑曲线来拟合坐标系中描出的点”,即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思路不一样、逻辑线索不一样。 二、学生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做的几乎都是定性或半定量的实验,而且实验处理的方法、手段与高中相比也大不相同,本次实验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不管是在理解上,还是在操作上,难度可能都非常大。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对速度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对速度的计算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现在要通过实验测量并处理纸带上的信息,可能还是难题。 3.非认知因素分析: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比较高涨,探索精神比较强,对物理探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大的方面来看,教材上明确指出中学生做实验,出于以下几个目的: 1.经历科学过程,体会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2.更加热爱科学,体验科学工作的乐趣。 3.学习科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就本节实验课而言,我们需要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种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3.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 4.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看打点计时器的说明书,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3.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4、体验实验中理性思维的重要,既要动手,更要动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觉打点计时器的巧妙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增强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2.经历实验过程,体验科学实验过程的艰辛与喜悦,并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实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使用PPT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提升直观认识,拓展课堂容量。录制播放学生视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和穿新能力。教学中展示数字传感器,拓展学生见识,提高学生兴趣。依托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第一章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 1.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 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教学过程: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时用 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用 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用 公式 计算出小车在这段路车的平均速度。 一、体验 探究实验的7个环节: 1、提出问题:如 小车从斜面上滚下来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 ★ 金属档片的作用 是 3、设计实验 4、做实验和记录数据 5、分析与论证 6、得出结论: 7、评估、交流与合作: V 2= t 2= S 2= V 3= t 3= t 1- t 2= S 3=S 1-S 2= V 1= t 1= S 1= 平均速度(m/s) 运动时间(s) 路 程(m) s s

注意事项: ★要使斜面保持较的斜度,这样小车加速下滑的速度较方便计时。 ★小车从斜面滑下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否则测量的路程比实际路程要,影响实验结果。〖达标检测〗 1.如下图“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tBC=___ s;vAB=_____m/s;vBC=____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________,是在做____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 平均速度vAC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图1 图3 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相机每隔 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3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s,平均速度为__ _m/s, 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 ___。 3. 物体从A点出发,途径B到达C点,速度由快到慢最后停下,若AB=BC=4m,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和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定平均速度,画出v-t图象 了解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图象,知道速度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以及如何用图象来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认识数学中的函数图象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实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操作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初步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B.平均速度C.位移D.瞬时速度 2.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 A.复写纸放反B.使用了直流电源C.振针过短D.纸带运动过快3.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则( )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03m/s 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5m/s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m/s 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4.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打下了一列点,他要根据这些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他首先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B.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C.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看清点间的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D.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 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2.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1S。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3. 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 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频率不稳定; 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4.某物体的v-t图象如图1-3所示,则该物体( ) A.做往复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步骤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插在交流220 V电源插座上,按下脉冲输出开关,用手水平的 拉动两条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列小点 ②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③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检查墨粉纸盘是否已经正确的套在纸盘轴上,检查 两条白纸带是否已经正确的穿好,墨粉纸盘是否已经夹在两条白纸带之间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 A.时间间隔 B.平均速度 C.位移 D.瞬时速度 2.某同学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拉动纸带,但在纸带上打不上点,其可能原因是 ( ) A.复写纸放反 B.使用了直流电源 C.振针过短 D.纸带运动过快3.小车拖动的纸带经过打点计时器后,在纸带上留下的点中有6个连续清晰的点,测出这6个点间的距离为18 cm,则 ( ) A.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B.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s D.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80m/s 4.某同学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后,纸带上打下了一列点,他要根据这些点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他首先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B.首先从第一个能看清的点数起,查清共有多少个点 C.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然后相加,把相加的结果作为所有能看清点间 的长度,用来计算平均速度 D.分别测出每两个相邻清晰点间的距离,用来计算各段的平均速度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 ) A.交流电压的高低 B. 交流电的频率; C.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 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2.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3. 一学生在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这可能 是因为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压频率不稳定; D.振针到复写纸片的距离太小 4.某物体的v-t图象如图1-3所示,则该物体 ( ) A.做往复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4-10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中有以下实验步骤,步骤顺序排列正确的 是 ( ) ①.把计时器上的电源插头插在交流220 V电源插座上,按下脉冲输出开关,用手水平 的拉动两条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列小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新 版)新人教版 1、4 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 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学生通过动手实验逐步掌握使用物理仪器的基本技能,形成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预习本节内容 二、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测量平均速度 (一)、阅读24页拓展性实验,了解该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与步骤。(二)小组实验并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单 1、实验目的:练习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需要测量小车通过的___________和通过这段路所用的_______。 3、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实验步骤: 5、数据记录:☆知识点二:实验数据分析 1、运动会进行100m决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其中三名同学的时间如

下表格所示、姓名到达20m处(s)到达80m处(s)到达100m处(s)王小兵 2、 38、4 12、2刘磊 2、 48、2 11、8杨阳 2、 78、4 11、4观察表格数据,如果你是解说员,简单的对三位同学比赛情况进行解说☆知识点三:超声波测距 1、画图介绍超声波测距的原理? 2、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速度,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按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到接受到信号用了0、4S,第二次从发出到接受到信号用了0、3S,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S,求被测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 (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三、达标检测 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 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高中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基本构成,知道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并学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 2.学会根据纸带上的点分析速度的变化情况,并学会测定平均速度和测量瞬时速度。 3.明确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实验中的速度—时间图象。 4.通过对纸带的处理过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领悟如何间接测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 5.通过画速度—时间图象培养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能力,体验数学工具在物理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使用。 2.由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画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 难点:1.对纸带数据的处理。 2.画图象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新课内容 1.打点计时器的认识 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其工作电压为多少? (2)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使用这种电源时,每隔多长时间打一个点,即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3)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记录某段时间内的位移,能不能记录时间? (4)说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如图1—4—1所示。 (5)复写纸放在纸带上边还是下边? (6)解释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4—2所示,它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比,哪一种误差小?原因是什么? 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指导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要让学生按步骤有序操作,并打出几根纸带。 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1—4—3所示,引导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图1—4—3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目标定位] 1.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2.掌握测瞬时速度的方法,会用打出的纸带求瞬时速度.3.理解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并能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 一、了解打点计时器 1.作用及分类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频率为50Hz 时,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可以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及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供高中学生实验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两种. 2.电磁打点计时器 (1)工作电压:6V 以下的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原理:接通电源后,在线圈和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片便振动起来,带动其上的振针上下振动.这时,如果纸带运动,振针就通过复写纸在纸带上留下一行小点. 3.电火花计时器 (1)工作电压:220V 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原理:当接通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放电针、墨粉纸盘到纸盘轴,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运动的纸带上就打出一行点迹. 4.两种打点计时器误差比较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中对纸带运动阻力极小,因而系统误差较小.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实验步骤 (1)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并穿好纸带. (2)把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交流电源上(电磁打点计时器接6V 低压交流电,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 交流电). (3)先接通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下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看得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共有n 个点,那么n 个点的间隔数为n -1个,则纸带的运动时间Δt =(n -1)×0.02s.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开始计数的点到最后的点间的距离Δx . (6)利用公式v =Δx Δt 计算出纸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导》导学案(无答案)

尊敬的用户: 感谢您下载使用本文件。本文件是2020年底制作,经过制作、修改、完善等步骤,将大量优秀教师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再继续深挖、编辑。使之成套系,使之更适用于课堂教学与日常练习。经过进一步加工、提炼,期待能够使您在使用中,得到更加完美的体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任何问题,请搜索微信订阅号:fifteen1617,联系客服,会有更大的惊喜等着您哦!使用本资源,您将得到非常完美的体验,感谢您的下载使用!~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1、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学会分析速度的变化 【学习重点】1、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学会分析速度的变化 【自主学习】 【自学导航】1.在物理学中,用______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速度的公式是______、时间的公式是______、路程的公式是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 3、我们用______来测量长度,利用______来测量时间 4、从速度公式______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______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我们就 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合作导学】 观察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视频,分析: 在测量速度过程中,若斜面坡度过小,会怎么样?坡度过大会怎么样? 若某组同学听到撞击声后一段微小时间后才才停表计时,测量结果会怎样? 【分层导练】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季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2秋季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新课 标版 【学习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掌握停表的使用,会测时间。 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 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体验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 【学习难点】 1、准确计时对学生实验技巧要求较高。 2、在课外活动时,保持好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性。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器材】学生:斜面、停表、米尺、小红旗。 地点:操场 【实验方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演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什么?速度的计算公式和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三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 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二、新课教学 (1)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一节内容,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测量物体运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用刻度尺量出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出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利用 t s v =- ,可以求出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师明确: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t s v =- ,需要测量的是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教师复备栏 【展示交流】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时、记对。 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 学生回答,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教师让学生观察秒表,明确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并介绍秒表的启动、止动、回零等使用方法。 带领学生练习用秒表记时,教师将一小车放于外面顶端,将金属片至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后,教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介绍实验步骤。 【巩固拓展】学生有时间可以去操场完成实验:(测量跑步时的平均速度) 介绍实验步骤 下面老师先将今天的实验步骤介绍一下: 1、 在操场上,测出30m 的路程,每隔10m 做一次记号。 2、 选出三位同学做记时员,分别站在10m 、20m 、30m 处。 3、 选出一名发令员,以小红旗的下落来表示开始。 4、 选手可以分别采用正常步行、竞走或跑步的形式完成30m 的路程。 5、 组内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6、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书本设计的表格中。 教师再次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课堂小结】 1、可以利用公式 t s v = - 来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学习并掌握停表的使用方法。 3、能够测量正常步行、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布置作业】 1、 完成书第25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2、 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简 单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师复备栏

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理解纸带中包含的物体运动的信息(时间、位移). 2.会安装并使用打点计时器,理解根据纸带测量速度的原理并测量瞬时速度.3.明确速度一时间图象的物理意义,描点法画图象的方法,并画出该实验中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学习重点】 1.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 2.能根据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 3.会用描点法描绘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并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学习难点】处理纸带的方法,用描点法画图象的能力. 【自主学习】 一、电磁打点计时器 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教材,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 【思考与交流】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工作,大家想一想能不能使用直流电源,为什么? 二、电火花计时器 观察打点计时器并阅读说明书了解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电火花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 s打一次点

三.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提示.学生动手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四、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实例:如图,测量出包括E点在内的D,F两点间的位移△x和时间△t,算出纸带在这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x/△t,用这个平均速度代表纸带经过E 点时的瞬时速度. △x/△t可以大致表示正点的瞬时速度,D、F两点离E点越近,算出的平均速度越接近正点的瞬时速度.然而D,F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这两个点. 学生根据粗略表示某点瞬时速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计数点,测量包含这 根据v=△x/△t算出刚填完的表1中各点附近的平均速度,把它当作计时器打下这些点时的瞬时速度,填下表.从该表中能粗略看出手拉纸带运动的速 五、用图象表示速度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1.4《测量平均速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使用表、刻度尺测量平均速度。 2.通过实验养成和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3.养成和其他同学团结合作的意识.培养解决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训练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训练准确计时的实验技巧和能力。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出课题(自主学习) 从速度的公式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就可以求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合作探究 1.实验目的: 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图1.4-1,找出所需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各小组按照教材P23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教材设计的表格中,最后求出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4.交流评估:各小组间进行交流、讨论,看那一组做的最好。最后小组展示 5.阅读教材P24“科学世界”,了解超声波测距的过程和原理。 自我小结: 1.这节课我学会了。 2.我还存在的疑问。达标检测: 1.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 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 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2.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 3.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完50m路程,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的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 4.某汽车长度为10m,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min内通过720m的路程,那么此车的速度为______m/s。按这个速度行驶,通过路程为21.6Km时,需要时间为______h。若仍按这一速度行驶,完全通过某桥需要时间为30s,则桥长为______m。 5.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6、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长80cm,燃烧速度为0.8cm/s的导火线,假若爆破者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破前跑到600米的安全区?

打点计时器实验

1、研究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仪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220V,电磁打点计时器—4~6V)、纸带、小车、轨道、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 实验原理:打点计时器上同时记录了时间和位置两个信息,通过s,t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匀变速,若是可以求得其加速度; 数据处理方法。(纸带处理) 实验步骤:(1)把附有滑轮的轨道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轨道没有滑轮一端,连接好电路;再把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 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若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两个纸带分别从上下两边穿过墨粉纸盘)。 (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 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3)从三条纸袋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 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即T=0.02×5=0.1s,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第六点作为计数 点1,依次标出计数点2、3、4、5、6。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分别记作s1、s2 (6) (4)求出a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 (1)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 (2)细绳尽可能与木板平行,以确保细绳对小车拉力不变; (3)开始释放小车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4)先通电后放开小车 (5)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把计时器打出的5个点作为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不少于6个; (6)若为电磁打点计时器(f打点=f电源,电源频率越大,针与纸带摩擦越大,a越小),若出现连续直线,则抬高针;若为电火花则无针与纸带的摩擦。纸带运动时不要让纸带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摩擦。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尽可能的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记数起点之间的距离)。 纸带处理: (1)“逐差法”求加速度(若测得6段相邻点间位移,设两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 a= [(s6+s5+s4)-(s3+s2+s1)]/9T2。 (2)“平均速度法”求瞬时速度(需先判断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才可用时间中点公式) v n= (s n+s n+1)/2T。 纸带的应用:验证牛二、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 实验名称: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二、实验目的: 1. 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2. 掌握纸带上运动信息的处理方法。 3. 掌握用v-t 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三、实验原理:(略)见课堂讲解和实验报告册P2 四、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电源等。 五、实验方法与过程: 1.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对照打点计时器的使 用说明书了解它的结构及作用 (2) 将打点计时器与交流电源相连接,并按照说明书将 纸带装好。 (3) 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打 点计时器就会在纸带上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 取下纸带,给纸带编号,如:“纸带1” (5) 在“纸带1”上从某个点开始,向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的个数为n ,由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从打下第一个点到打下第n 个点过程中纸带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将上述数据填到“记录数据的表格中” 2.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 重新给打点计时器装上纸带,用打点计时器再打出 两条纸带,给纸带编上号,如“纸带2”、“纸带3”。 (2) 在“纸带2”上,每隔0.1s 取一个点,在纸带上 分别标出A 、B 、C 、D 、E 、F 等点,测量出相邻点间的位移 ,记录在表二中,同时记录对应的时间 ,将上述数据记录到相应的表格中。 (3) 在“纸带3”上,选取点迹清晰、间距适当的几个 连续点,并标上0、1、2、3、4、5、6。测量出与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并计算出平均速度,把它当做打点计时器打下这个点时的瞬时速度,填入相应的表格,点0做为计时的开始,即t=0. 六、实验记录及处理 1.纸带采集 图为 一条已经编好计数点的纸带,其比例尺为1: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实验数据记录 表三:测纸带瞬时速度的数据记录表 坐标纸:

平均速度的测量导学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WL016 3.4 平均速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 2、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新知探究】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合作探究】 1、实验: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如图所示,斜面长2.4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6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为4.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 路程(米)运动时间(秒)平均速度(米/秒) s1=2.4 t1=v1= s2=1.2 t2=v2= ①小车从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__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②根据上表的数据,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米/秒。 【达标测评】 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 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 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 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 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 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A.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 C.相对于月亮静止 D.相对于太阳静止 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9:5 B.3:2 C.2:3 D.5:9 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 A、太阳从东方升起 B、月亮躲进云里 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6.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8. 3m/s; C、7. 15m/s; D、7.75m/s. 【中考链接】 1、一位同学以3 m/s的速度跑完全程的一半后,立即又用5 m/s的速度跑完另一半路程. 问该同学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 h后通过全程的一半,要想在40 min 内到达目的地,它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多少?

打点计时器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班级 姓名 实验课题: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实验目的:(1)认识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并根据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根据纸带上的点迹求平均速度及粗略的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 (4)能认识、描绘v--t 图象,并根据v--t 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斜面、小车、钩码)刻度尺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造的,通过打点来计时的一种仪器。当通有交流电(4~6V )时,线圈变为一电磁铁(N 极,S 极不断变化),与永久磁铁相互作用,造成振片上下振动,带动振针在运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迹。由于交流电为50Hz ,故打下的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打下的点不仅记录了物体的位置,也记录了运动所用的时间。 2、测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取纸带上某两点之间为研究对象,用刻度尺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Δx ,通过两点之间的间隔数n ,求出该段位移所用时间Δt=n ×0.02s,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该位移的平均速度。 3、粗略测量瞬时速度:测量某点(位置)瞬时速度时,在其两侧(包含该点)取一段小位移,求出其平均速度,可以粗略的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 实验步骤: 1、 认识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熟悉实验仪器。 (2) 用导线将学生电源与打点计时器连接 (学生电源处于关闭状态)。 (3) 装好复写纸片及纸带,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 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

(4) 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出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 个点, 由间隔数计算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运动时间。 (5) 用刻度尺测量出第一个点到第n 个点的距离,由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该段 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3、 测量瞬时速度: (1)、取纸带上某一点为计时零点,每隔0.1s (5个间隔)取一测量点,分别用数字0, 1, 2,3,4,5标出这些“测量点”。 (3)将上表中的瞬时速度在v —t 图中描点连线,画出v —t 图象。 注意事项: 1、实验时注意人身安全及仪器安全, 打点计时器应使用10V 以下交流电源。 2、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拉动纸带,实验 完毕立即关闭电源。 4、 手拉纸带时,速度应快些,以防点迹太密集。 5、 利用小车时,应用手接好小车,防止小车落地损坏实验仪器。

测量平均速度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 教具准备 秒表、小红旗、口哨、长卷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 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二、新课学习 探究点 测量平均速度 (一)实验原理 停表) (刻度尺+=t S v 1、测量刘翔110m 栏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2、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测量工具?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汇报实验原理。结合实验原理汇报实验中所需要的两种测量工具。 (二)设计实验

1、你能否结合实验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实验的过程中,斜面的坡度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为什么? 3、金属片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如何能使测量的时间更准确? 学生结合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交流讨论实验步骤。思考并讨论斜面坡度对实验所带来的影响。思考并讨论金属片的作用,明确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在正式试验前练习测量几次。 (三)进行实验 1.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S2,填在表格内。 2、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并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1、t2,填在表格内。 小组分组实验 1、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指出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巡回指导。 2、注意事项: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主要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3、选两个优秀小组展示汇报。 学生在正式测量前,练习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然后学生分组实验,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内。最后展示汇报实验过程。 (四)分析论证 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不同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 1、组织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论。 学生计算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然后分组交流讨论,并归纳出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阶段内的平均速度关系。 (五)交流与评估 1、实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不充分以及不完善之处吗? 2、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你们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值得别人借鉴的经验? 3、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评估,提出各小组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宝贵经验,分析实验误差。 教学反思: 三、板书设计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一、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实验原理:v=s/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