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完整版)——第1~2章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17

浏览次数:609

[大] [中] [小]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第1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当代教育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加强了学年教育,强化并延长了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身的日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不仅理论背景、学科体系发生了分化,而且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功能以及核心内容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

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一、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改革和新增长的时代,各国普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追求具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系统,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高科技蓬勃发展的90年代,实行教育多样化,追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成了教育的新的理想。

第2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一、规模迅速增长

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二、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

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单轨制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单轨制逐渐替代双轨制。

三、内涵逐渐扩大

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非正式教育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四、不平等严重存在

教育平等是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别、种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态、社会地位等所导致的对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各用其材各展其长的种种歧视和阻碍。

第3节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教育全民化

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二、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的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三、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主和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

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教育内容更新和教育形式变革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将促进教育从固定的人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的彻底转变。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完整版)——第3~4章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17

浏览次数:443

[大] [中] [小]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

第1节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一、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的教育历程

二、“文革”十年中的教育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改革

第2节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一、义务教育

二、高中阶段教育

三、民办教育

四、高等教育

五、教师

六、教育经费

第3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教育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结构。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1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个体发展与教育的主导作用

个体发展呈现历史性与社会性、顺序性与阶段性、共同性与差异性等特征。个体发展既是现实地展开,又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遗传素质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均是与教育分不开的。教育的主导作用既表现为对个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对种族遗传、对环境形成的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其能动的实践,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的发展经常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个性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人性的共同性,也反映其差别性。从广义看,个性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的;从狭义看,仅指心理特点而言,它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

第2节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

二、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

二、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

四、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

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

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个体的个性化包含个体的主体意识和个体特征的发展,最终促成个体价值的实现。但个体的个性化与个体的社会化是统一的,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二者有机的结合与统一。

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它反映在四个方面: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

第3节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

一、素质的含义、分类与结构

人的素质即人的本质、本性。既然人具有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因而人的素质就应当由自然的与社会的一系列稳定特点所构成。

素质可分为三类,即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这三类素质是基本的,无论划分为若干种素质,都必须从属于这三类。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与任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它可以分为做人与成才两个层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偏重于共同要求;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偏重于区别对待。

素质教育有三大任务,即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形成社会素质。这三大任务是交互作用、共同提高的。

三、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二者既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目标,就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完整版)——第7~8章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17

浏览次数:397

[大] [中] [小]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

课程改革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教学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如何教学。

第1节课程理论的发展

一、课程与课程论

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课程论是根据对学科系统、个体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二、三大课程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人文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

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第2节课程结构

一、当代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结构

二、当代课程的基本形式结构

学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制定标准、编写教科书、规定教学顺序、教学周期与学时、学科教学的课程。它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活动课程以儿童兴趣的发展为中心,是围绕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的课程。

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它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它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3节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设置

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总体规划。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共同依据,必须体现教法与学法的一致性,它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体现为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可接受性的一致性。

第4节我国当代课程改革

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

我国课程改革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不同阶段的独特的特点。

二、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第八章当代教学理论

第1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即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辅导等)和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教师期望、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两大类别。

二、教学理论及其历史演变

教学理论是关于教学情景中教师行为(如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规定或解释。它关注的是一般的、规律性的知识,旨在指导教学的实践。

三、1949年以后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

第2节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阶段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基本方式。

图例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文字、声像、实物及实际演示等各种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感受器官及操作活动接受信息的教学方法。

第3节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方法

程序教学是指将教材分成连续的小步子,严格地按逻辑编成程序的一种自动教学模式。

第4节认知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原则

三、教学内容

知识结构是指某一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

四、教学方法

发现法是指学生运用教师提供按发现过程编制的教材或材料进行“再发现”,以掌握知识并发展创造性思维与发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第5节情感教学理论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阶段

三、教学方法

意义学习是一种全人参与、自我发起、自我评价并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

四、师生关系

第6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教学理论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

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它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完整版)——第9~10章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17

浏览次数:587

[大] [中] [小]

第九章当代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订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当前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认真研究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问题。

第1节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收获与教师、学生的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量度。教学目标的全面、合理与个性化导向,是研究教学效率问题的前提。

二、教学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第2节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一、加涅的九种基本教学策略

二、盖奇的七种基本教学策略

三、库宁的教学管理策略

四、申继亮等对教学策略的分类

五、顾泠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

根据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可区分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等四种主要类型。

内容型策略有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别,也就是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

形式型策略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学习三种类别。由于以学校、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仍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改良集体教学的研究十分活跃,如实施小班制、按程度分班、班内分组、转变差生等,此外还有理想性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应当致力于科学的分类,确立教学方法的分类体系。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教学策略提供了新的前景。

综合型策略直接从教学的目标、任务出发,以教学经验为基础多方面综合地展开。近年的改进出现教师主导和学生自学两个主要取向。

第3节以筛选经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上)

一、青浦实验与经验筛选

二、基于情意原理的教学策略

基于情意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努力保持学习热情以提高学习成绩的策略。

激发学生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三、基于序进原理的教学策略

基于序进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以保证学生学得进、跟得上的策略。

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第4节以筛选经验为基础的教学策略(下)

一、基于活动原理的教学策略

基于活动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课内外活动,提高学习效果的策略。

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相转化的有效途径。

二、基于反馈原理的教学策略

基于反馈原理的教学策略就是及时反馈学习结果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和教师不断调整、改进学习和教学方法的策

略。

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了解,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三、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

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包括问题情境——指导尝试——变式训练——系统归纳——反馈调节等五个环节。

第十章当代学校德育

第1节道德、品德与教育

一、道德与德育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

多数国家的学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实为社会意识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从类型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即培养学生在私人生活、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职业生活中的道德意识,以及合乎私德、国民公德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私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及行为习惯;公德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国家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意识及符合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职业道德教育即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的道德意识及合乎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从层次划分的角度说,德育即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道德原则、道德规则的教育,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德育包含理想、原则、规则层次的道德教育。道德理想教育即运用道德倡议形式激励学生的高尚行为;道德原则教育即运用道德指令或道德倡议形式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道德规则教育即运用道德禁令或道德指令形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二、品德与德育

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道德情感是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爱憎等情感;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进行道德评价的利他行为或亲社会行为。

从德育任务的角度说,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当代学校德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力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三、教育与德育

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目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辅助性服务等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归宿。

第2节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

一、直接的道德教学

直接的道德教学即开设专门的道德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

二、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影响

间接的道德教育即在学科教学、学校与课堂管理、辅助性服务工作中以及学校集体生活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

第3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一、理论假设

道德判断内容即对道德问题所作的当或不当、对或错的回答;道德判断形式指道德判断的理由及说明理由过程中所含的推理方式。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

布莱特效应:儿童在讨论道德两难问题时,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拒斥低于自己的发展阶段的同伴的道德推理方式。

德育的发展性原则,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二、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道德两难即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冲突情境或问题。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三、简要的评论

第4节体谅模式

一、理论假设

二、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三、简要的评论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完整版)——第11~12章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17

浏览次数:382

[大] [中] [小]

第十一章当代教育评价

第1节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一、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诊断教育情况、改进教育效果、区分教育水准、激励教育热情和引导教育改进。

三、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

四、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注重评价的改进和形成功能,扩展教育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重视对评价本身的评价,是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新趋势。

第2节学生评价

一、学生评价与学业评价

学生评价是通过单项或综合评估手段,评估学生个性某方面或整体特性。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有效测验的必要条件

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代表性、区分度和可行性,是科学的测验和测量的基本要求。

三、几种常用的测验类型

四、学生评价的主要类型

相对评价是通过个体的成绩与同一团体的平均成绩或常模相互比较,确定其成绩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

绝对评价是通过个体成绩与一个预先确定的目标的比较,确定其成绩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同一个体的不同方面或某方面的前后变化进行比较的评估。

第3节教师评价

一、教师评价的目的、意义

二、教师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教师评价的主要方法

教师评价就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手段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

第4节学校办学水平评价

一、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二、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基本内容

三、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评价。它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专门的评价机构,根据国家和社会赋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技术,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管理工作、办学效益等方面水平进行的总体的或单项的价值评判。

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评价指标体系就是指反映评价目标的、并被赋予一定权重的一系列指标的结构系统。

第十二章当代学校管理

第1节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校管理理论

学校管理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社会活动。

二、学校管理实践

校本管理是学校以教学工作为核心,根据教学规律的自我独立管理。

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管理活动。

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在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指导下,以提高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作为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第2节教师管理

一、依靠教师办学的教师管理思想

二、教师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教师管理是学校通过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三、教师管理的方法

第3节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意义

二、班级组织的结构和类型

三、班级管理的过程

班级组织是班主任与全班同学明确班级发展目标、形成班级集体、建立班级组织、有效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

四、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学校群体。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完整版)——第13~14章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17

浏览次数:484

[大] [中] [小]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第1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相对物质资本而言,它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二、筛选理论

筛选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观点,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

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收入正相关的论断,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第2节教育的经济价值

一、教育与经济的一般关系

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通过再生产劳动力和生产及再生产科学技术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与经济增长

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教育结构是指教育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结合方式,主要包括教育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和管理体制结构。

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形成一定的劳动力结构来实现。

四、教育与收入分配

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个人的收入,扩大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提供社会各阶层均等的教育机会,有助于改善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第3节教育资源的利用

一、教育需求与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指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中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力和物力的总和,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教育投资。

二、教育投资的来源与分配

教育投资即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教育事业费是教育投资中分配用于教育事业的经常性经费,主要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组成。

教育基本建设费是为了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设备水平的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投入。

三、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

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个学生本身平均所消耗掉的全部教育资源。

学校的适度规模是指学校的学生、教师和物资设备之间的比例构成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它包括教师的适度规模、校舍设备的适度规模和学生的适度规模。

第十四章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指民主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化和扩展,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具有越来越多的受教育机会;个体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主教育。

第1节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

一、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变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古代社会的“教育依附于政治”,到近代社会以来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由于教育在选择国家意识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性,形成了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多种模式。

二、民主问题是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

从历史进程来看,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民主问题,是关于政治上的民主权利在教育领域扩展与延伸的问题。

第2节教育平等与教育民主化

一、教育平等的概念

教育不平等是指不同的个体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原因,不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机会或不能享受同样的公共教育资源。教育不平等有得到法律或政府认可的不平等和没有法律或政府认可的客观上的不平等两种情况。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二、教育平等的理论

古代朴素的教育平等观带有强烈的等级教育思想。

古典自由主义的教育平等观突出了教育乃是“天赋人权”的思想,但这种教育平等实际上只是在“资本”面前的平等,因而,由此产生的是“双轨制教育”。

“民主主义学派”的教育平等观强调了“个人自由”是人类的最高理念,而教育平等是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民主的基本途径。问题是这种自由仍然是基于“资本”和“财富”的自由。

技术绩效主义的教育平等观把社会不平等归结为个体的竞争能力,因而学校教育的大众化可以为个体提供各种发展机会,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平等。

三、教育平等的实践

教育平等的实践表现在数量方面是,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机会的扩展、扫盲运动的进一步深入,这已成为世界性趋势。

第3节教育制度与教育平等

一、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平等的制度根源

从历史上看,制度化教育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基本途径;从现实来看,制度化教育又可能成为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障碍。因此,教育制度的创新极为重要。

二、终身教育:教育平等的制度基础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制度创新的一个核心理念和实践,它是实现教育平等、推进教育民主化运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制度保障。

第4节受教育权的确认和保障

一、从“受教育权”到“学习权”的转变

受教育权是指个体享有某种不可剥夺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习权是立足于学习者主体的角度,对受教育权利、学习机会、学业成功机会的确认。学习权是对学习者选择甚至确定学习内容权利的肯定。

二、学习权的保障

学习权的保障既涉及国家政策和教育制度等宏观方面的改革,也涉及学校内部实施民主参与与管理等微观方面的创新。

三、学习竞争、选拔与平等

教育中的竞争与选拔是一种相对民主与公平的制度,但它隐含着各种影响学生学习权益的因素,因而对这种制度的创新与变革极为重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解决教育不公平的制度保证。

第5节中国教育的民主化

一、努力实现教育民主化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我国教育民主化运动深入发展的根本保障。经过各级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三大差别”

还难以消除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最广泛的教育平等。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民主化的差距和缩小

新中国的教育民主化运动业已取得巨大成就,尽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终实现教育民主化最根本的制度和社会保障。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笔记(完整版)——第15~16章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发布日期:2009-10-17

浏览次数:375

[大] [中] [小]

第十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1节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什么

科学首先是真理性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探索这种知识的认识活动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它并且还成为一种社会建制。

二、科学技术如何影响教育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主要表现为:能够改善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能够揭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扩大教育对象;能够改进教育资料的一切方面和一切环节。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可能影响,只有在适宜的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中介作用下,才能变为现实。

科学技术通过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两个途径影响教育。

三、教育如何作用于科学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它使科学得以继承与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又使科学得以创新与发展。

科学研究的体制化,实质上是科学从业余变为职业的过程。学校为科学研究的体制化提供了理想的母体。

教育机构也承担着直接的科学生产的任务,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

第2节教育中的科学成分

一、教育过程中的科学成分

科学作为教育目标,首先表现为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的品格,同时还表现为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技术专家。

科学作为教育内容,不仅因为它有用,而且还因为它凝聚着真善美的因素,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科学作为教学方法,是因为教学是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探索别人已知而自己未知事物的过程,与科研过程有相似的内在心理机制。

二、教育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成分

科学的发展成为当代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教育本身被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并且其研究规范不断向科学化接近,也是科学在教育领域的重大成果之一。

第3节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一、“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主要特征

更加注重能力培养,更加注重教学的个别性,更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加注重情感、素质教育,是新技术革命对教育的新挑战。

二、科学教育的新取向

科学教育的人文化,就是在教育上,科学首先应该被看做是一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而不是一门功利性的实用技术。

科学精神是科学界认同与遵守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是科学的人道本质所要求的价值理念、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三、知识增长对教育的新挑战

知识增长方式的变化将对教育的目的、标准、方式、能力要求等发生深刻的影响,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第十六章教育与文化

第1节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一般原理

一、文化概念的演变与文化的构成

文化是与自然和先天相对应的一种概念,它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2节学校文化

一、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二、使理念成为共同追求

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四、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是学校领导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形成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制度及特征管理风格的总和。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先进的学校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3节教师文化

一、教师的文化类型

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风气、人际关系、角色特点的总体特征。

二、教师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第4节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一、学生文化的成因

二、学生文化的特征

三、学生亚文化的类型分析

四、学生文化研究与学校教育

第5节课程文化

一、课程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

课程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定社会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二是指课程在设置结构、内容安排、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二、课程文化的批判与重建

三、课程中的性别文化

2018年版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内容总结(个人笔记)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5 第1节教育的发展5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6 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7 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7 第2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 8 第3节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8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9 第1节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9 第2节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9 第3节我国的教育目的9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0 第1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10 第2节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11 第3节教育对人的素质的培养11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2 第1节教师12 第2节学生13 第3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3 第六章当代学习理论14 第1节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 14 第2节学习的心理条件15 第3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15 第4节学生的学习差异16 第5节学习理论的最新进展——多元智力理论16 第七章当代课程理论17 第1节课程理论的发展17 第2节课程结构18 第3节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19 第4节我国当代课程改革19 第八章当代教学理论20 第1节教学与教学理论20 第2节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1 第3节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 21 第4节认知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22第5节情感教学理论22 第6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23

第九章当代教学策略23 第1节教学策略概述23 第2节教学设计策略23 第三节教学实施策略24 第四节教学反思策略25 第十章当代学校德育25 第1节道德、品德与教育25 第2节直接的道德教学与间接的道德教育(实施德育的两大途径)26第3节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26 第4节体谅模式(英国麦克费尔首创)26 第十一章当代教育评价27 第1节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27 第2节学生评价28 第3节教师评价29 第4节学校办学水平评价29 第十二章当代学校管理29 第1节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30 第2节教师管理30 第3节班级管理31 第十三章教育与经济发展31 第1节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理论31 第2节教育的经济价值32 第3节教育资源的利用33 第十四章教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34 第1节教育民主与政治民主 34 第2节教育平等与教育民主化34 第3节教育制度与教育平等 35 第4节受教育权的确认和保障35 第5节中国教育的民主化35 第十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36 第1节教育与科学技术的相互作用36 第2节教育中的科学成分36 第3节新科技革命与教育37 第十六章教育与文化37 第1节教育与文化关系的一般原理37 第2节学校文化37 第3节教师文化37 第4节学生文化38 第5节班级文化38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3章 当代中国教育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封建社会末期 C.奴隶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答案】A 2.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教育发生过重大影响。A.凯洛夫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答案】A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 B.《师说》 C.《学记》 D.《孟子》 【答案】C

4.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是()。A.康德 B.第斯多惠 C.赫尔巴特 D.福禄培尔 【答案】C 5.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性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诗》 D.《学记》 【答案】B 6.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教育的典型表征。 A.形式 B.正规 C.普通 D.制度化 【答案】D 7.我国颁布并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在()。 A.1902年

B.1903年 C.1912年 D.1922年 【答案】B 8.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对这个新学制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志着我国劳动人民在文化教育上无权利、无地位的时代已经过去 B.新学制明确地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 C.新学制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 D.1951年的学制不符合当时国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停办了 【答案】D 9.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经济学 【答案】A 10.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大教学论》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 教育与经济发展【圣才出品】

第13章教育与经济发展 1.人力资本理论受到哪些理论的挑战? 答: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显现出了很多问题。之后,又逐渐涌现出了很多对其形成挑战的理论,主要有: (1)筛选理论 筛选理论是20世纪60~70年代,在伯格等人对人力资本理论的批判过程中形成的。筛选理论是从分析劳动力市场上雇主选聘求职者的过程去说明教育的经济价值。筛选理论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它揭示了已内含于人的未来的生产特征,表明了一个人固有的生产力,从而为雇主识别、选拔不同能力的求职者提供依据,起到筛选作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既是求职者表达个人能力的信号,又是雇主鉴定求职能力的装置。 (2)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指出劳动力市场由于种种制度性力量的影响而被划分为不同的部分。他们把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大公司、大企业的工作,次要劳动力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小企业、小公司的工作。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提高个人的知识技能,而在于它是决定个人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工作。该理论在其最简单形式上以“二元论”著称,故又被称为“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

(3)社会化理论 社会化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在西方,其创始人是鲍尔斯和金蒂斯。社会化理论是一种探讨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理论,它从教育的功能和结构方面来分析教育维持资本主义制度方面的功能。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源于它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由于资本主义结构的等级化、分工化,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个性特征。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与现存社会经济结构和等级秩序相适应。 总之,这三个理论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对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了挑战,逐渐促进了有关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2.从一般意义上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答:经济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引起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同样也是影响教育发展变革的决定因素。同样,教育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办教育需要一定的投入,包括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保证。经济的发展也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激发了人们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动机。 ②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经济发展的水平有直接关系,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教育培养的各种规格、类型的劳动力的数量,制约着教育普及的程度。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强化习题(五)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强化习题(五) 一、填空题 1.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________起源论;一是________起源论。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________的一种社会活动。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明了教育劳动具有________。 4.教育规律,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教育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的规律;教育的特规律是________的规律。教育学既要研究教育的________,也要研究教育的________。 5.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6.古今中外学者对教育有许多不同的说明和解释,如孔子说________苟况说许慎说________裴斯泰洛奇说________杜威说________等等。 7.教育是一种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的活动,它是在________中产生的。 8.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和剥削,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教育水平也很低。所以当时教育活动是在传递________和________中进行的。 9.西方国家奴隶社会的教育有两个典型:________和________。 10.教育产生的必要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等级性学校教育特点产生在________社会形态。 12.根据《学记》记载:“古之教育,家有________,党有________,术(遂)有________,国有________。 13.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 16.教育的政治功能最主要的就是促进________。 17.教育内容是培养一定规格人才、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的________。 18.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_。 19.教育功能的结果除了直接发生功能作用外,更多的是以________形态储存起来,这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 20.教育除了对个体发展具有促进功能外,还具有对个体的________和功能。 21.现代教育综合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的多样化上。 22.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3.教育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生产力发展对教育提出新要求,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的____、____、____和____,制约着课程的___及____,制约着教育教学_ _。 2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培养_____________而表现出采的,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5.“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说明:教育发展_________于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26.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_________和_________教育在社会意识形态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中起促进作用。 27.教育一方面为社会生产力所制约,另一方面对生产力产生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社会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还有作为影响人发展的独立因素,具有特殊作用的________。 30.一般把个体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阶段。 3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第1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的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当代教育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加强了学年教育,强化并延长了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第2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和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学术的发展和教育活动本身的日益丰富,促进了教育学的多元化。不仅理论背景、学科体系发生了分化,而且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功能以及核心内容都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第二章当代世界教育 第1节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 一、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 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20世纪80年代是教育改革和新增长的时代,各国普遍致力于建立灵活、多

考研《当代教育学》第4版名师袁振国讲义

《当代教育学》第4版名师袁振国讲义 第一部分教材精讲[视频讲解]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视频讲解]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我国古代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总之,我国古代把教育解释成“劝人为善”。 (二)西方 源于拉丁文“educare”,指“引出”的意思,即教育是指引导儿童使之得到完满发展。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把教育看作是对人的引导的活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形式上: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1904《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因该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1911,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学制——1951,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三、教育发展的轨迹 (一)古代教育 (1)中国:夏——西周——春秋战国——汉——魏晋——明——清 (2)印度:婆罗门+佛教——寺院学府 (3)埃及:宫廷学校——职官学校 (4)希腊、罗马:家庭教师——僧侣人才(神学+七艺)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背景:工业社会+文艺复兴 (二)近代教育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一、规模迅速增长教育增长是指教育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教育发展是教育从一个较低的水平或地位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或地位,它涵摄数量、质量,效益的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

二、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双轨制即19~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单轨制即20世纪后期所形成的统一的、具有多样职能的、纵横沟通的单一学校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单轨制逐渐替代双轨制。 三、内涵逐渐扩大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非正规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制度以外所进行的,为成人和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包括各种岗位培训、校外教育、继续教育等。非正式教育是指每个人从日常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家庭、工作单位、社会)中学习和积累知识技能,形成态度和见识的无组织、无系统的终身过程。 、不平等严重存在教育平等是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别、种族、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当代教育评价【圣才出品】

第11章当代教育评价 1.怎样理解教育评价的概念? 答:教育评价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自学校教育产生时就开始了。但是,教育评价在概念上得到明确界定,并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较大发展,却是从20世纪30~40年代才开始的。 (1)教育评价的兴起和概念的无统一性 1934年,泰勒应邀主持“八年研究”(1933~1942)的评价工作。在“八年研究”中,他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评价理论,“八年研究”之后,教育评价开始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理论和方法、技术进一步发展。由于教育评价的领域十分广泛,各种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各不相同,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的、不同的评价需要来界定评价概念,到目前为止,教育评价尚无统一的定义。 (2)西方对教育评价理解的多样性 西方学者大多是根据评价目的来对教育评价定义的。这些定义主要有:评价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评价是一种对优缺点或价值的评估(斯克里文);评价是为做出关于教育方案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克龙巴赫、斯塔弗比姆等);评价是对某些对象的价值和优缺点的系统调查(美国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等。 (3)我国对教育评价理解的多样性 我国学者也对教育评价的本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界定。一般认为,教育评价实质上是一种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对教育评价的具体定义,不仅揭示了评价的本质,而且

还考虑了构成评价活动的基本要素方面,即评价的要素结构。这些定义大同小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总之,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育评价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人们对其的认识是在逐渐加深,更科学的概念最终会形成。 2.教育评价有哪些功能?请进一步分析实现各种评价功能需要哪些条件? 答:教育评价是一种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现代教育评价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许多积极作用。 (1)教育评价的功能 ①诊断功能。在评价活动中,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常能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在评价者对发现对象的价值、优缺点及问题感兴趣时,这种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 ②改进与形成性功能。评价不但能发现诊断问题,而且对有效的教育计划、课程方案,或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具等的设计、改进和形成发挥积极作用。 ③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通过评价,人们可以区别、鉴定组织、方案或个体等对象的某些方面或各方面水平的优良程度,确定其有无价值与价值的大小,衡量其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标准、是否能实现国家和社会赋予它的目的和任务,为他们评定相应的等级。 ④激励功能。评价通常要区分出水平高低、评定等级。由于评价结论往往直接影响到评价对象的形象、荣誉和利益等,评价常能激发被评者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追求好的评价结果,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第3章 当代中国教育)【圣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的教育是指“制度化”的教育,即人类学校产生之后的教育。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教育发展过程中源于社会政治及经济需求的宏观变革,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 教育发展和改革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社会的发展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力和重要原因。在衡量社会发展的诸多标准中,社会经济和教育思想的发展是影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原因,简单分析如下: (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教育发展和改革 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社会经济持续的发展,教育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和改进来适应社会进步呈现出的新特征。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力和主要原因之一。 (2)教育思想的发展促使教育发展和改革 随着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思想也与之相应的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曾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推动教育思想的不断走向成熟,同时不断的指导教育实践进行改革,促使教育向前发展。 影响社会发展的其他因素,如人口、科技、文化、环境、社会制度等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以上两方面——社会经济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2.古代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答:东西方的古代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基本特征,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在教育上具体表现为: (1)等级性 不同的阶级地位设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和等级,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具有一定等级的特权阶级可以享有权利接受学校教育,而普通民众没有权利,或者只有很少的权利来享受学校教育。古代社会中,学校教育成为维持等级不平等的工具,而不会发挥融合不同等级的作用。 (2)道统性 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统治阶级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向被统治者灌输各种统治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发展,遵从惟一合法的道统观念,由此来维系社会的稳固和不平等社会的存在。 (3)专制性 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学校教育在阶级社会中已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维护社会的不平等,维系社会专制的存在。 (4)刻板性 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受教育内容受到严格规范,以各种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 当代教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8章当代教学理论 1.讨论:教学究竟是什么? 答:教学的概念规定着这一领域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或取向,通常也是教学理论的中心。是在讨论教学理论之前,必须要首先回答的问题。针对教学概念的最初出发点,可以对教学做如下讨论: (1)教与学是可分的,可分的理由是教与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出于理性思维的需要,人们经常从局部和片面出发,以便更深入地认识统一的、整体的客观对象。正如人们把人分解成身心两部分,并据此才有生理学和心理学一样,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必须至少有两种理论形式,即关于教的理论与关于学的理论。 (2)教学研究把“教”当作自己的中心问题,尽管这里的“教”要讨论的是在教与学都存在的情景中的“教”。教学是互动的,是相互依附的,它不排斥对“学”的研究,但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教,是关于教的方法和效果研究,而“学”的问题应该是学习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3)教学就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这些行为包括主要和辅助两个部分,主要的教师行为包括教师的呈示、对话与辅导;辅助行为包括激发动机、期望效应、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4)教学也不是教授,因为把教学当作教授,就容易走向“教师中心”论者一边,容易使人把教学联想为“知识授受”或“壶与杯的关系”,它不能体现现代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的真正的角色。教学不完全是教学生学习,也有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意思。教学应当把教师教学和教授学生学习统一起来,共同进步。

总之,经过上述讨论,可将教学定义为: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教师行为包括:主要行为,如呈示、对话、辅导等;辅助行为,如激发动机、教师期望、课堂交流和课堂管理等。 2.试述教学理论的历史演变。 答:教学理论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教学情景中教师引导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并构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解释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规定,以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学科。 (1)教学理论的形成 ①中国古代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以极其精练的语言,比较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我国先秦时期官学和私学的经验,对教学的作用与目的、制度与组织形式、内容与方法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 ②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夸美纽斯所作的《大教学论》里,不仅谈到狭义的教学问题,还谈到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相互关系和各自的任务。但是,那个时代教育和教学相通,《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里面有教育原理、教育制度、学校组织、课程、教学法等,相当于现在的教育概论或教育通论。 ③赫尔巴特写作了《普通教育学》,从目的与手段出发构建他的教学理论体系,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关于教学的解释框架。教育性教学是赫尔巴特教育学体系的核心,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四个教学阶段,即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的理论。每一阶段都明确提出教师“教”的具体任务和活动方式,同时依据观念心理学,详细划定学生心理活动的范围和内容,使各个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4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第6章 当代学习理论)【

第4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为什么说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答: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也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这主要是由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决定的。 (1)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则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可见,教育是通过施加一些活动和影响使教育对象有所变化和发展的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对象即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人的发展特征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在教育学视野中,人的发展具有不同于其他生命体的明显的特征,如个体发展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具有顺序性与阶段性等,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必须以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托,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发展。而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恰恰满足了这种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全面系统的向学生呈现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正是由于教育的概念、目的和人的发展特征这些因素,决定了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 2.请用教育人本论来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 答:教育人本论是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融儒家“人本”教育传统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于一体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潮。其基本涵义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但并不排斥教育社会本位。教育人本论与

教育社会本位是相互支持的,它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联系,也有不同。从教育人本论的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教育提升人的地位的意义: (1)教育发现人的价值 当代教育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的技能。教会人们怀疑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思想、制度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思想、制度来奴役人。 (2)教育发掘人的潜能 通过个体的受教育和学习,可以使人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20世纪特别是其后半叶以来,随着人的地位的提升和“以人为本”的呼声的日益高涨,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也就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是毋庸讳言,发掘潜能的这一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进入21世纪后,我们必须进一步通过教育,全面地发掘人的潜能。 (3)教育发挥人的力量 20世纪特别是后半叶以来,在教育“以人为本”亦即教育人本论的呼声中,人的力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也由于种种条件特别是社会条件的制约,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不可能获得。因此,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更须进一步通过教育,和谐地发挥人的力量即人的体力与心力,逐步使每一个人都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而教育的这一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必然有助于不断地提升人的地位。 (4)教育发展人的个性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个性化,同时也要求个性化,人的个性化的形成与实现依赖于教育的作用。教育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功能,教育的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促进人的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中)【圣才出品】

第6章当代学习理论 1.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答:在教育情境中,学习是指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在实践中自觉地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手段、方法获取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个体的自我改造、发展、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是使人成为主体并不断增强主体性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的内容的多样性。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即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所需的一切方面。 (2)学习的形式的多样性。不仅包括正规的系统的学习,还包括非正规的、自发的、偶然的学习。大量的学习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发生的。 (3)学习的全过程性。从时间来说,个体的学习是终身的,人生划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作法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人类已经进入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终身学习时代,整个人生是全过程学习的一生。 (4)学习的全方位性。从空间上来看,学习是无围墙的,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学习,还包括家庭学习、在职学习、社会学习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可通过网络进入虚拟学校学习。 (5)学习的创新性。学习不仅在于模仿和继承,而且更注重创新。 (6)学习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者的态度、方法、能力共同决定着学习的质量和成效。 2.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说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①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学习就是通过条件反射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据此,他提出了习得律、实验性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和高级条件作用律等。虽然不能直接把巴甫洛夫的研究纳入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但他开创了行为主义刺激—反应理论的先河。 ②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用猫进行了他的著名学习实验。在试验中,饿猫经过多次尝试与错误,终于建立了打开门闩(踏到开门机关)与开门取得食物的联系。据此,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三条定律:一是效果律,即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当给予满意的情况时,其联结就会增强,而给予烦恼的情况时,其联结就会削弱;二是练习律,即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随练习次数的增多而加强;三是准备律,即刺激与反应的联结,随个体本身的准备状态而异,在事先有一种准备状态时,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感到烦恼。 ③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说。在20世纪30年代,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实验研究,用“斯金纳箱”进行了关于操作条件反射的实验。根据实验,斯金纳认为,强化在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直接控制强化物就是控制行为。斯金纳还据此提出了程序教学的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与改变行为。 (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格式塔的完形学说、托尔曼的认知目的学说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说等。皮亚杰、奥苏贝尔也对认知主义做出过重要贡献。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 当代世界教育【圣才出品】

第2章当代世界教育 1.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背景是什么? 答:80年代以来,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两大教育思潮,世界教育逐渐向民主化、现代化、多样化的目标迈进。具体而言,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背景如下: (1)政治变革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艰难地形成。 (2)经济发展 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有了空前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危机、萧条和停滞、缓慢发展等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发展壮大,同时经历了动荡、分化和严重的曲折。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但它们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遭遇着曲折和困难。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化等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3)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几乎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崛起的知识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使人类知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这必将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包括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4)人口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 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不同时期?各时期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其基本特点如下: (1)重建时期(20世纪40~50年代) 战后世界教育恢复和重建工作主要是:建立行政机构,修复和开放学校,培训教师,增添和改善教育物质设施。其中心任务是重建以民主主义为基本取向的教育秩序。 (2)大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教育先行、教育规划、教育大扩张、教育民主化构成了20世纪60年代大发展时期的显著特点。 (3)调整时期(20世纪70年代)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教育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境、新问题。受经济滞胀和教育悲观主义的双重影响,教育扩张速度有所放慢,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向提高质量。 (4)新增长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各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各有不同,但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教育同现代生产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使教育适应急剧变化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改革课程和教材,增强教育内容的适切性;重视学生道德、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教育理论考试纲要 教育理论的内容构成: ?教育基础理论 ?教师与学生 ?学习理论 ?课程理论 ?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一、教育基础理论 (一)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1.识记 (1)概念:教育、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学 (2)我国现代学校育制度的建立 2.理解 (1)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2)古代、近代、现代教育的特征 (3)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4)西方古代、近代的教育思想 (5)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作

(6)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代表作 (7)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二)当代世界教育 1.识记 概念:教育增长、教育发展、双轨制、单轨制、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 教育平等、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 2.理解 (1)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 (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特征 (3)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3.应用 教育全民化、教育终身化和民主化思潮与教育改革 (三)当代中国教育 1.识记 (1)概念:教育目的、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体育 (2)教育目的的意义 2.理解 (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2)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和基本精神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 (4)“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 (1)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2)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1.识记 (1)概念:个体发展、个性、个性化、素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2)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2.理解 (1)个体发展的特征。 (2)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个体发展是主客观统一作用的结果 (4)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5)教育对人地位的提升 (6)素质的分类与结构 (7)素质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8)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3.应用 (1)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功能 (2)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五)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识记 概念: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教育与文化【圣才出品】

第16章教育与文化 1.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基本关系。 答: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语言符号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根据文化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决定了它在社会文化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总体而言,教育与文化之间是一种交融关系,具体分析如下:(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文化制约着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同样,它也制约着人类的教育活动。与经济、政治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有明显的不同。 ①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必然是对一定社会文化的选择。学校教育中多种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各种伦理道德规范的内容和渗入其中的价值观都是社会文化本身。因此,社会文化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社会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的选择。 ②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文化观念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和信念。文化差异往往反映在观念的差异上。文化观念是抽象的东西,但它是人类的思考在心理上的沉淀,一旦形成就会对思想意识产生深刻的影响,对教育观念的制约和影响就是一个明证。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每个教育者或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的看

法。它表现为具体的人才观、育才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方法观等。它的形成直接受到文化观念的制约。文化观念对人的教育观念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文化观念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 ③文化模式制约教育模式 文化模式是由若干彼此相关的文化特质构成的。一个文化特质可以是一种信仰、一种风俗或一种习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模式。一种文化的历史愈是悠久,时间持续愈长,其模式愈是稳定,个性也愈突出,对教育的直接制约力也愈大。从不同文化的比较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模式是与这个国家文化模式相一致的。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文化一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教育,另一方面,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教育从一开始就担负着保存、传递文化的功能。 ①教育传递文化 文化传递是文化的世代相接,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由于文化具有独立于人的生物肌体之外的特点,因此,人类文化的所有成分,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而只能通过传递的方式继续并发展下去。教育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传递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文化内在的要求。 ②教育传播文化 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的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文化在方向上传播,可以是某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文化向另一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单向流动或扩散,也可以是多种文化间的相互传播。在空间范围上,它的流动和扩散可以是较小的,也可以是较大的;可以是在同一文化圈、文化区之内,也可超越本文化圈、文化区向其他文化圈、文化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条件的制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从形式上看,教育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①非形式化教育 非形式化教育是指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②形式化教育 形式化教育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对稳定,有稳定的教育场所和设施,教育内容也相对规范化的教育。 ③制度化教育 随着学校教育的独立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筛选功能越来越重要,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也越来越完备,制度化的教育逐渐形成。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制度化

教育的典型表征。 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国最重要的特征。 (2)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教育制度始于18、19世纪欧美国家的义务教育。在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学制如下: ①1904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实际执行的现代学制。 ②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学制。 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 3.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1)古代教育 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等级性,不同的阶级地位享有不同的教育权利和等级,贵族与平民、主人与仆人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②道统性,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 ③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