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一、引言
学习动机在语言学习诸个体因素中是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它受到了众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中Gardner等人的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是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主导模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主要借鉴主流动机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注意与学校外语教育情境的结合,动机研究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成为一个研究的焦点。
二、Gardner等人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情况概述
早期对动机研究贡献最大的两位学者是Gardner和Lambert。他们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了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系统研究,他们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即用语言做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如找到一份待遇好的满意工作等;二是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即了解和融入目标语文化。融合性动机是Gardner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动机、融合性和对学习的态度。
三、国内学者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情况概述
国内学者在国外动机理论研究的推动下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例如华惠芳(1998)认为Gardner和Lambert把动机分为工具性和融合性动机似乎不够恰当,不够全面。从中国外语教育的角度来看,她认为中国学习者的动机,80%是属于证书动机(Certification motivation),即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得到证书。而很少考虑交际的需要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高分低能”。王明初指出,动机还包括取得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即动机与个人对成功或失败的期望有关。文秋芳在调查了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后,指出了动机、观念、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动机影响观念和策略,观念也影响策略。深层动机对学习者的观念与策略影响大于表层动机。具有深层动机的人外语学习要比单靠表层动机学习的人进步快,最终水平高。由于深层动机来源于对外语的浓厚兴趣,兴趣越浓,则深层动机越强烈。当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减弱时,原有的深层动机也有可能变成表层动机。所以说,动机是动态的,深层动机也可能转化成表层动机,而保持浓厚的外语学习兴趣则至关重要。
四、 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对外语学习策略的影响
从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动机的研究来看,外语动机研究不能满足于对动机分类的讨论以及局限于客观地描述动机,更重要的是探索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和影响。研究者们应将研究的焦点从社会态度转向课堂教学现实,应分析课堂教学特定情境中的动机状况和分类,探索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动机理论,致力

于寻求“令教师们信服的动机理论”。
在国外学者提出的学习策略基础上,依据教学现状,针对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现状,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上提出以下设想:
(一)确立合理的外语学习目标
目标定向(goal orientation)是学习动机的认知变量之一,也是影响动机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是至关重要的。以占我国外语学习多数的外语公共课为例。我国高等院校的外语公共课,普遍存在课时少,进度快的现象,如果要求学生听、说、读、写、译样样精通是不现实的。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合理的目标,突出重点,重视基本功的培养。
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外语学习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入学外语考试成绩掌握学生外语的实际水平,发现其优势与劣势,为课堂教学做好相应的准备;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能力;再次,要创造有意义的语言学习环境,即指没有太多的压力和外部监控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把握自己学习行为的环境。最后,教师还应向学生具体、详细地介绍外语课的教学安排、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外语课的走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自觉配合教师的教学,树立对教师的信心。
(二)引导学生正确地归因
学生,尤其是差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能力低、任务难等外部不可控因素。Aschunk (1984) 的研究表明,在归因训练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失败的原因归于努力的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的努力给予反馈,告诉他们努力获得了结果,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从无助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从而坚持努力下去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良好的语言学习成绩又会进一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
从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到认知主义,语言学习动机理论都强调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是相辅相成的,并以培养学生内部动机为目标。因此在学习者动机的激发方面,内部动机的激发是关键。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使其产生强烈的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要使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并培养他们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的能力,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凭着这种强烈的认知内驱力---内部动机,学生才能坚持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学习,也才能达到我们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外语人才的目的。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外语教师应

该积极借鉴国内外语言学习动机最新研究成果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并在具体语言教学中创造和满足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1985.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2]Gardner. R. C. & W. E. Lambert.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3]Dornyei, Z.& K. Csizer. 1998. 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 [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3: 203-229
[4]Oxford, R. L.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5]华惠芳. 1998 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3)44-47
[6]王明初.1990.应用心理语言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7]文秋芳.1996.英语学习策略轮[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文秋芳.1996.传统和非传统学习方法与英语成绩的关系[J].现代外语,(1)37-42
[9]文秋芳.2001.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105-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