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概念界定

本课题所界定的“特殊家庭”这一概念,是相对稳定的、和谐的家庭而言,是指特困家庭、残疾家庭、离异家庭、单亲或无亲家庭、犯罪家庭、领养家庭、再婚重组家庭、寄宿寄养家庭和留守家庭等。

(二)研究背景

通常一个温暖的家庭应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既有父爱,又有母爱,父母之爱有机融合,维系着家庭的平衡,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不断地更新,以及离婚率、犯罪率,失业率、交通事故等大幅增加,致使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正常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单亲家庭、离婚后重新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犯罪家庭、残疾人家庭、特困家庭等多种特殊家庭类型。

我国自1995年以来,离婚对数突破100万,离婚率突破10%。据全国妇联统计,中国离婚家庭中有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特殊家庭子女。有关调查材料还显示,我国有14%的中小学生有心理障碍,其中尤以特殊家庭子女为甚。据介绍,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中特殊家庭孩子占78.5%。特殊家庭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由于这些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正常的父母之爱,造成爱的残缺,过早地承受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其智力,性格,情绪,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良好发展受到压抑或扭曲,并造成学生成绩下降,思想道德品质下滑,而且也导致行为异常和心理异常和心理偏常,甚至出现犯罪的现象。

可见,对特殊家庭孩子管教不到位,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未来国家人才的竞争,人口素质的提高,无疑是一个不可低估的不利因素。因此,开展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研究,并针对其异常心理行为特征进行预防和矫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对学校和社会都将起着积极作用。

2、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现如今对于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已引起了各地教育部门的重视,各方也从多种角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如南京附属中学的《特殊家庭问题学生赏识教育个案

研究》、广西省已进行了《特殊家庭学生情感优势智能开发的研究》、江

苏省的太仓市进行了《特殊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等,国外及我国和重视家庭教育的台湾地区对于特殊家庭教育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指导学校的教育,但是对于针对性及实践指导意义符合本地区、本校及依据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学生进行的具体研究还不是很精细,这也是我校进行此课题研

究的意义和重点所在。就此而言,此课题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在深入的同时亦有所突破。

(三)、研究意义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探索到行之有效的针对特殊家庭学生开展的特色教

育,是特殊家庭学生能够在温暖、健康、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通过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引导、关爱,对特殊家庭家长的教育,对学校各方力量的积极调动、温暖、和谐氛围的全面营造,有利于学生合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心理的培养,有利于特殊家庭学生个性的成长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期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基。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岗位成才。

本课题研究,针对性强,研究范围和视野范围较宽广,这对广大教师多点切入、把握研究重点提供了针对性,课题研究过程的调研研究、建立档案、归因研究、教育叙事、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实践探索、教育模式的研究等过程渴望对引领骄傲是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和教师的高位成才踢狗实践依据。

3、为全校的教职工营造温暖、关爱的良好校风,促进学生的理解、包容、平等、团结、友爱的良好心理品质,懂得珍惜生活。

4、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形成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特色。

德育对学校的价值不仅表现在德育能够活化校园氛围,彰显人文关怀的魅力,而且反映在生成德育特色,构建的与文化的底蕴,展现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多元作用,而课题研究也能够为学校管理工作增添新的亮点,课题研究赋予学校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时使命,它将引领学校德育工作走向扎实、纵深、精细和有效方向发展。

二、研究目标

深入探索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有效对策,以帮助特殊家庭的学生体验到安全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引导他们建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及理想的道德人格,正确理解生存的价值与意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责任心,增强其耐挫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积蓄学生内心的爱,激发学生内在的力量,进而保证特殊家庭的学生阳光、健康的成长,提高生命质量。

三、研究内容

1、各类特殊家庭学生现状及特征的调查与分析研究

随着形势的发展,特殊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的孩子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孩子相比,因家庭的种种变异及因家庭变异所带来的教育方法不当,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心理发育都有着差异。行为偏差,学习困难,心理发育偏异的人数都多于生活在一般家庭的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的特殊家庭的学生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及特征不尽相同,教育的对策也不能一概而论,所以这些资源的有效挖掘、获取,对于探究特殊佳通学生教育对策至关重要,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学生个体访谈、寻访教师、家访等多种形式获取准确信息资源,以服务于教育对策的探索。

2、特殊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研究

特殊家庭的学生经历这不同于一般家庭学生的成长故事,体验着过多的消极的情感,爱的缺失,他们较之一般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偏差,更易呈现心理问题。

3、特殊家庭学生及家长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除了学生自身的关爱、引导、调试之外,对于他身边的家长、教师及环境的教育及渲染也不容忽视,所以针对这两个群体开展相关的讲座、沟通互动活动很必要。

4、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的探索研究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对多途径、多样式的活动开展的观察、记录、分析,科学评价活动的效果,确定实践活动价值的操作性,进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时间:2011年3月——2015年12月,历时近五年。

(二)研究对象:在校的特殊家庭的学生、家长及相关教师

(三)研究方法:依据本课题为应用性研究的性质,决定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配合以调查访问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四)研究进程计划

1、撰写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2011年1月——3月)

搜集相关资料,对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行统计整理成文,确定课题题目、目标、意义、内容、方法及研究过程等内容,形成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进行开题申请。

2、开题初始调查(2011年3月——5月)

(1)编制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当前我校特殊家庭学生现状。调查问卷要进行科学验证,形成有效问题,最终编成问卷,并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答完后收回。(2)进行个体访谈,旨在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状态,成长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3)与相关教师访谈,旨在了解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人际交往等情况;(4)进行个别的家庭走访,旨在了解特殊家庭学生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模式等。

3、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探索(2011年6——2015年1月)

(1)各类特殊家庭学生特征的调查分析

(2)论证特殊家庭学生的有效教育对策

(3)对各种已论证的教育对策进行实践探索

(4)对各种对策进行有效性验证,运用调查、观察、测验等方式

(5)确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并进行科学教育模式研究,即如何将有效教育对策进行科学延伸,以有限的资源带动并实现无限的教育效果。

4结题验收(2015年7月——12月)

(1)整理课题实践资料

(2)提炼课题成果,形成成果资料

(3)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五、研究保障

1、机制保障:我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关爱教育、赏识教育,营造温暖、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的教育机制与模式,校领导对此课题的重视与责任心,有利于各种措施的实施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人员保障:本着课题即是工作的理念,本课题研究的进程里,学校众多的关注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教师都踊跃的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中来,对于形成浓厚的课题氛围及取得丰硕的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成果提供了雄厚的是自保障。

3、经费保障:重视科研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基础,学校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学校关于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的经费支出。

六、预期成果

1、《特殊家庭学生教育个案集》

2、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库

3、《特殊家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集》

4、《特殊家庭学生个体访谈录》

5、《特殊家庭学生成长记录汇编》

6、《特殊家庭学生作品集》

7、《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讲座汇编》

8、《关爱特殊家庭学生主题班团会实录集》

9、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模式

10、《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结题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