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
道家与佛家意象的比较

摘要:道家与佛家是不同的派别,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互相影响、排斥和融合,佛、道中有一些共同的意向,虽然二者在用词上看似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关注这些意向的异同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佛、道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道家、佛家、意象、异同

道家与佛家是不同的派别,但二者在中国的发展互相影响、排斥和融合,佛、道中有一些共同的意向,虽然二者在用词上看似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关注这些意向的异同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佛、道之间的关系。下面对佛家与道家的一些常见的意向进行分析:

一、荷之意象

莲花是佛门圣物,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在道教中,荷花的地位也是鲜出其右者,充满了祥瑞色彩。

印度佛教是着重探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其基本的理论模式是: 此岸———渡达———彼岸。“此岸”即现世,是苦海;“彼岸”即来世,是佛国。在印度佛教中“, 彼岸”被描绘成一个美妙的世界,如《华严经》就精细地描绘了“莲花藏”世界;而佛教所宣扬的解脱、渡达过程是从此岸到彼岸、从尘世到净界的过程,则恰似莲花从淤泥中生。所以,佛经中常用莲花为比喻,如《大智度经·释初品中尸罗波罗密下》:“譬如莲花出自淤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无量寿经》“清白之法最具圆满??,犹如莲花,于诸世间,无染污故。”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均已证明,荷花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花卉。中国的神仙传说在描写仙境时,也出现了荷花意象“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覆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拾遗记》卷一“轩辕黄帝”) 。而藕则是神仙的食物,葛洪《尔雅图赞·芙蓉》:“芙蓉丽草,一曰泽芝。泛叶云布,映波赮熙。伯阳是食,飨比灵期”(《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 。“伯阳”即老子,葛洪将老子之享高寿归于食藕之功。荷花的花、食两途共同推进,形成“合力”;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成熟,荷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道瑞”的象征,江淹《莲花赋》即云:“一为世珍,一为道瑞”,他在《访道经》诗中亦有“池中莲兮十色红”之句。

荷花既是佛门圣物,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同时又是道教标识,充满珍祥色彩。在佛教与道教的融合、互动过程中,荷花充当了“信使”的角色。“三教合流”是唐代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的重要特色,论述者已多,精义胜解迭出。下面这则材料鲜见诸引用: 元和中,有高昱处士,以钓鱼为业。尝舣舟于昭潭,夜仅三更,不

寐,忽见潭上有三大芙蕖,红芳颇异。有三美女各据其上,俱衣白,光洁如雪,莹若神仙。共语曰:‘今夕阔水波澄,高天月皎,怡情赏景,堪话幽玄。’??又曰:‘请各言其所好何道。’其次曰:‘吾性习释。’其次曰:‘吾习道。’其次曰:‘吾习儒。’各谈本教道义,理极精微。(传奇·高昱)这或可折射出唐代“三教调和”的思潮,荷花是三者共同的载体。这大约就是后代所谓的“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本是一家人”的先声吧!

二、空之意象

无论是道家因了悟“空”的玄机而豁达,还是佛家因洞悉“空”的真相而寂灭,他们都重视对“空”的阐发与体悟。

道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道家认为宇宙万物是浑然一体的,每种事物都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空”也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并且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即道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和派生万物的本源,也就是包括“空”在内万物统一于道。他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是恍惚的,是有与无的统一体。有从哪里来?只能从无中生,无即“空”。只有“空”的存在,才使“有”成为可能,也正因为有了“空”,“有”才能有运动变化的空间。道恍惚无形,“空”是其依托,道又确实存在,“有”是其动力。“有”在“空”中不断运动,“空”也随之运动,存在的事物渐渐消失了,“有”便成了“空”。合于自然造化,随着一种事物的消失,另一种事物产生了,那么原来的“空”又转化为“有”。于是有无相生,周行不止。这生生不息的“有”与“无”的运动便是道,便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可以这样说,没有“空”就没有“有”的存在,也就不存在有情有信,但无为无形的道。道既不存,何言天地人?何言所谓的道家呢?空在道家是组成宇宙的一部分并与万物相和,宇宙与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是浑然一体的,宇宙所遵循的道存在于每事每物之中,每一事物都有宇宙精神蕴涵其内。老子说:“三十幅共一縠,当其无,有车之用。娫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牍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实在之所以有用,是因为空虚在起作用虚白之处并非空洞无物,有和无是对立统一的。正因为空的重要性,道家主张无为,反映在生活中便是无为

而长存,反映在处理社会事物上便是无为而治的社会政治哲学。功利是“空”,权势是无,人民顺应天道,代代不息,统治者自会无欲而刚。

“空”在道家与有平分秋色,在佛家的地位就更高了。佛家认为宇宙的本质是虚幻的,《金刚经》中有一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说世上一切存在如同梦幻,泡影;如同露水,特别短暂,太阳一出就干;如同闪电,瞬间就会消逝。现实的世界不是我们所感觉的物象,而是那个静穆永恒的“空”,处心积虑到头来得到的只有一个“空”。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人类头脑错觉的产物,其最大的真相便是“空”且只有“空”。两千多年前,印度悉达多王子以吉祥草为垫,在一棵菩提树下探索人类的本性,经过长时间的思维,终于从恒常的幻想中觉醒,他了悟到变化是不可不免得的,而死亡是这个变化的一部分。没有全能的力量能够扭转消亡之路,明白这一点,人类便不会困在盲目期待之中。也正因为任何事物的消亡都不可避免,才产生了佛教的“西方极乐”。这里要说明一点就是:佛教源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便被中国化为禅学,佛家思想与佛教教义虽有相同之处,但并非道教教义,道家思想和道文化也并非道教的教法。参禅的人很多,相信极乐世界的却很少。一种是哲学,一种是宗教。受佛家思想影响的人把这种佛性体现在日常言行或艺术创作之中。于是我们能从王维的《雪溪图》《雪中芭蕉图》中看到一种空寂幽深之意,王维无疑是超脱的,是一种佛陀式的超脱。正如他在《终南别业》中述:“中岁颇好道,晚居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空在道家是与有相对应而生的,二者矛盾统一,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世界的发展。佛家则彻底否定了有,一切是空,现世存在的过程便是不断悟“空”的旅程,便是走向永恒寂灭之途。佛家的“空”相对于道家更为彻底,佛家认为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所知的一切存在,纯粹只是空性,只是我们将某种“真实性”附加或标示于其上而已。我们的身体是虚幻的,它栖居在有头脑创造的世界里,灵魂可以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觉醒,了悟所处的真正的现实。这种了悟超越了现实中的物质世界,是一种精神的解脱。我们恰如在沙漠中走失的人,由于绝望、饥渴与期待,迷失者把海市蜃楼看作绿洲,用尽了力气,走到那儿,才发现什么都没有,于是极度失望。玄裝翻译的《心经》中的一句话:“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另外,当悉达多看到一个人走过,即使他很健康,悉达多所看到的是此人的生与灭同时发生。在生命的旅程中能够同时看到一体的两面,是非常奇妙的,明白这一点,我们便不会在期待与失望的飞车忽上忽下。如此看待事情,期待与失望会在我们周遭消融。我们很容易看出众生因何被困在人生迷局之中,而自然对他们生起慈悲心,因为无常如此明显,人们却视而不见。

显然“空”在佛家世界与在道家世界的差别是很大的。

三、静之意象

(一)道家的无为:虚静

中国传统文人向来集政治和文艺于一身,前者为“士志于道”和“学而优则仕”的价值体现,后者为文人与生俱来的文化符号,二者共同渗入传统文人的人生和精神空间,成为一种被认可的社会景观。文人的自由,某种程度上便意味着文人和政治的疏离,也意味着文人政治价值的被忽略,道家朴素虚静、恬淡无为的思想成为文人的选择成为必然。

三教合一在使文人好佛参禅的同时,并不妨碍文人的研道成风,袁宏道曾有诗“闭门读庄子秋水马蹄篇”(《病起独坐》,《袁宏道集笺校》卷一)。道家的逍遥无为思想以一种闲适的状态来弥补价值未被肯定的郁闷,在道家式的回归自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寻求生命的快乐,成为文人不得志后最有效的心理安慰。道家的回归被视为静的回归:“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云云,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道经》)“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老子·道德经》)而这种静的回归过程中,也可以被借鉴为世俗的生存技巧:“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庄子·天地》)这种回归本道的技巧,也是一种世俗生活的技巧:“以此退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道家以静克噪,以无为而成有为,在小品文中多有表述:“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好辩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

于浊,以屈为伸”。“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之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素;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这种充满道家智慧的生活技巧一旦诉诸文字表达,便变得不俗,变得雅静起来,这就是小品文即便诉说俗世间琐碎俗事,却依然让人感觉到充满若有若无的静逸的原因。

文人作品中有山光水色、花鸟鱼虫,更有今人古人,处处可见道家之虚静:“香令人幽,酒令人远,茶令人爽,琴令人寂,棋令人闲,剑令人侠,杖令人轻,麈令人雅,月令人清,竹令人冷,花令人韵,石令人隽,雪令人旷,僧令人淡,蒲团令人野,美人令人怜,山水令人奇,书史令人博,金石鼎彝令人古。”“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水流任意景常静,花落虽频心自闲。”字字句句,似乎只有屏息而读,才能感觉得到那细若游丝的虚静。这种虚静,恰如袁宏道关于趣味所言:“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真真为“世人所难得者”(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袁宏道集笺校》卷十) 。唯有自发地获得心灵的澄静,躁动的心灵在幽独静寂中得以平静,这种道家式的心灵静逸才能聆听得到。这种虚静无处不在,但妙在有处恰是无,而无处恰是有。

(二)佛家的空灵:禅静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巨大,自然影响到其创作。当士大夫对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失去了幻想与希望,从而在内心世界的反省与逃避中寻求一席闲静之地,佛家的空静契合了他们抚平内心噪动的需要,成为其精神的慰藉,于是纷纷修身学佛,对禅宗尤为热衷,参禅问道成为许多文人生活中的一大乐事,禅悦之风盛行一时。

文人的好佛参禅,无时不渗透在平时的生活和创作中,他们认为“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空山听雨,是人生如意事。听雨必于空山破寺中,寒雨围炉,可以烧败叶,烹鲜笋”,向往“读书夜坐,钟声远闻,梵响相和,从林端来,洒洒窗几上,化作天籁虚无矣”的境界。佛禅因契合了传统知识分子对于内心的观照而受到欢迎,成为文人心灵慰藉的最好归处:“今之仕宦罢归者,或陶情于声伎,或肆意于山水,或学仙谭禅,或求田问舍,总之为排遣不平。”(陈宏绪:《寒夜录》)许多文人乐于山水之乐,乐于与释家人来往。充满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闲适

与潇洒,时时透露出佛禅的孤行静寂与静观默照,带有禅意的言语随处可见: “打透生死关,生来也罢,死来也罢;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一翻一覆兮如掌,一死一生兮如轮。”生死、名利,自然世间其他一切东西皆成无常之空,因而人对美色艳声也应该当作身外之物,不过分贪恋:“明霞可爱,瞬眼而辄空; 流水堪听,过耳而不恋。人能以明霞视美色,则业障自轻; 人能以流水听弦歌,则灵性何害。”“闲适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这显然是佛禅无心与静默观照下的镜像,释家的空灵禅静使红尘落地、寂然无声。。“可与人言无二三,鱼自知水寒水暖;不得意事常八九,春不管花落花开。”(吴从先:《小窗自纪》)虽参透了生死进退、穷达苦乐、声色名利,但又难以抗拒人间红尘的诱惑,于是在对这种无常虚幻感慨唏嘘的同时,文人们又以抓住当下为借口而及时行乐,只不过被文字所透露出来的禅静部分掩盖而已,但“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免俗”。世俗的躁动不安与文人的性灵静雅,不可思议地纠结于晚明文人身上,如同迷失在灵与肉之间,小品文的精巧细致成为表达这种情绪的最佳方式,因而才有小品文的风行,无需长篇大论、寓教载道,只动心于眼前之景,只动情于刹那间所悟。禅宗所追求的空灵、无我、刹那即成永久的境界,影响了晚明小品创作的趣味与风格,使晚明小品呈现出空、趣、静、淡等情趣,就像陈继儒在《岩栖幽事》中说:“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幽意,淡宕故也。”这种种尚淡的趣味正是虚灵与致实的调和,超越佛教与世俗的界限体现在文字中,隐隐透出梵家的禅静之美,成就了文人之文不离世俗的空灵之美。

参考书目:

[1]老子.陈国庆,张养年注译.道德经.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李霞.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安徽史学.1998(3).

[3]林华.禅宗对庄子的承接与超越.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8 卷.

[4]杨玉汇.佛教与道教人学观之比较.宗教学研究.2007(1).

[5]《华严经》卷37,《大正藏》,第9册。

[6]《大般涅经》卷6,《大正藏》,第12册。

[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80,《大正藏》。

[8]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第45册。

[9]湛然:《法华玄义释签》卷六,《大正藏》,第33 册

佛教与道教在我国的发展融合及其碰撞

佛教与道教在我国的发展融合及其碰撞 摘要:佛教是外来文化它的发展对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有着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促进道教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形成对立统一的体系,共同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佛教、道教、发展、融合、冲击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由于各个时代的人们不同的追求而各种宗教也随之产生而得到发展。其中对我国影响比较有大的有道教与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产生及其发展 佛教对中国来说是外来产物,它起源于印度是由释迦牟尼创立。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它既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又是对印度佛教的发展。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之前,已在西域地区广泛流传。自汉武帝时代开辟对西域的交通以后,西域各国与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从而为印度佛教的传入准备了条件。佛教传入内地的最初年代以很难确定了。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一下面两种说法较为可信。 在裴松之所注的《三国志》中,曾引用曹魏鱼豢所著《曹魏·西戎传》内容,其中有关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的记载。大月氏在公元前130年左右移居大夏,其实大夏已有佛教流传,大约公元一世纪时,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成为中亚一大强国,同时也是这一地区的佛教中心。所以,汉哀帝时大月氏王派人来汉地传授佛教,当然是可能的。

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流传更为广泛的是“白马驮经”的故事。居多种典籍(如《二十四章经序》、《牟子理惑论》等)的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曾于夜晚梦见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绕而行。第二天会集群臣问:“这是什么神。”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梦见的想必就是佛。”于是汉明帝派使者,西行求法,在大月氏抄经42章,用白马驮回来,收藏于皇室图书档案馆“兰台石室”中。这一汉明帝感梦求法的记载也大体可信。后人在上述的是实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于是就出现了“白马驮经”的传说。 总之,大约早在两汉交替之际,即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就以开始通过西域地区,逐渐传入中国内地。而在我国的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代诗人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当时京城佛教盛行状况的形象描述,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继东晋十六国长期分裂之后,南北朝的对峙状态有持续了160余年,这种局面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朝佛教是在帝王们的普遍提倡下兴盛起来的。宋高祖刘裕篡位时,曾有人建僧徒之口以符瑞劝进,故刘宋一朝对佛教始终十分尊重。在他们看来,佛教“近可以系心,退足以招劝”,既能够有效地收拢人心,宋文帝认为“若是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正因为有政府这样的支持才能使佛教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 道教的长生及其发展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 编辑推荐 《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纵贯儒、释、道三家智慧,撷取了道家、儒家、佛家中最经典的人生智慧,分为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三部分,涉及现代人最关注的人生问题,诸如财富、事业、管理、家庭、处世、人际、进退、修心以及养生等方面。在对儒、释、道基本经典解读的基础上,对传统思想进行了梳理,同时辅以大量的历史典故与人文故事来阐述道理,也穿插了一些现代故事,增添时代气息,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说理寓于其中,内容实用而又兼顾了可读性。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若以华夏大宗论,则粲然绵延有五千年之誉,若只以儒释道三家论,则一般认老庄为道家原始,孔孟为儒家开宗,迄今已约两千五百年,而佛学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入汉地,至今也有近两千年的时间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本厚重的智慧书,那么,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道家追求自然无为、返璞归真,涤除玄鉴,

潇洒旷达,体现了机敏做人的学问。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佛法主张四大皆空,慈悲宽大、包容忍让,不怨天尤人,从自然,呈本性,体现了超脱修心的学问。 内容简介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衍生出众多支派,开枝散叶,并成为华夏显学,统贯着学术与文化的命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三家思想始终是在矛盾斗争与融合渗透中发展,犹如三枝奇葩,各彰异彩,相互辉映。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故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 道家机敏的做人学问,不是追求阴谋诡计,也不是一味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智慧和谋略,它既防止别人伤害自己,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广交人脉,左右逢源,事事畅通无阻。 儒家讲究持重、勤谨、正气、担当以及自省、中庸的为人处世之道,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们的人格圆融通达,变得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成为社会精英。

儒_道_禅闲适思想探微

2009年5月 河北学刊 May.,2009第29卷第3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29 No.3 儒、道、禅闲适思想探微 张永红 (湖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系,湖南株洲412007;中南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儒家以“仁”为核心,“进”、“止”相生,其所蕴涵的是一份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闲;道家以“道”为本,求“逍遥游” 之乐,在观照自然中拾得一份难得的恬静与从容;禅宗看“空”万物,随缘人生,于平淡随意的生活中收获一份任性自由的闲适之美。 [关键词]儒家;道家;禅宗;休闲思想 [作者简介]张永红(1972—),女,湖南省湘潭市人,湖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系副教授,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休闲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9)03-0241-03 [收稿日期]2009-02-05 闲适既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在中国悠久璀璨的传统文化中,虽难觅有关休闲的宏篇伟论,却不乏对闲适的体验、理解与思考,这些散见的休闲思想火花,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内蕴生成的,是原生态的,有着西方休闲思想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处,儒、道、禅闲适思想就是其中的代表。 一、从心所欲不逾矩———儒家“进” 中求“止”的休闲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儒家坚持社会本位的人生价值取向,孔子及其门生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四处奔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述而》)安贫乐道是儒家思想的基调,因此,少有人关注甚至相信儒家思想的闲适内容。其实,儒家虽然没有正面论及休闲问题,但“闲”却内蕴于其政治主张与价值追求之中,即“道不拒闲”,可以从其关于“止”的阐释中管窥一斑。“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1](《子罕》)颜回好学不倦,孔子对他深为赞赏,但他只知前进不知止步休息,孔子对此深为叹息。“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1](《子罕》)又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1](《先进》)“惜乎”与“不幸”表达了孔子对颜渊“只进不止”、英年早逝的无比痛惜之情。对孔子的这种叹息,后学者给予了解释:“学者求道,如客在途;不有所止,将安归乎?……孔门弟子,回也独贤,‘未见其止’,夫子惜焉。”[2](《止庵铭》)这里借阐释《论语》的“止”字,深刻地阐述了一种人生观:“进”尚在旅途之中,“止”才是到家;“进”是一种人生追求,“止”是更高境界的人生追求。 其实,拥有闲暇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孔子关于“止”的思想何尝不是流露出对“休闲”这一人生归旨的向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让几位弟子各言其志,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同也!”[1](《先进》)在谈论“志道”之策时,孔子竟然同意一种放浪于山林之中的无拘无束的闲适与游乐,充分反映其“闲适”人生、“闲适”百姓的人生理想。可以这么认为,“孔颜乐处”是通过克服现实人生和具体生活处境的限制去践行其仁政主张,是“进”;“曾点气象”则是对休闲生活的“点化”和审美升华,是“止”。其实,儒家的“止”不只是一种终极境界的人生追求,它还是一种当下状态的休闲实践。儒家提倡“六艺”,注重生活的情趣和品味,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进”中之“止”,是一种现实生活中难得的闲心、闲情。 当然,儒家的休闲思想是植根于其以“仁”为核心的价值理想之中的。孔子虽然痛惜顔回“只进不止”,但同时赞赏其不肯为山之未成一篑而止;他赞赏曾点的闲适生活,但并未简单否定其余三子倾心国家治理的志向。因此,儒家的闲适自得必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蓝本,即“闲以载道”。关于这一点,还可以从儒家关于“乐”的阐述中得以明证。孔子认为,以诗立志、以礼修身方能以乐成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泰伯》)朱熹说:“乐有五声十二律,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 142

从道家文化中谈闲适

从道家文化中谈闲适 达哥亲笔 何为闲适?我认为指的就是生活中能够清静,返朴归真,形神兼养。而道家文化中正宣扬的就是这种生活,在今天急功近利,众人浮躁的社会中,何不做个“道家人”,过一个闲适的生活呢?所以想要过上闲适的生活,我们需要从道家文化中吸收到以下几点的精华。 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不要让自己被欲望所束缚,欲望是魔鬼,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自己的欲望所牵引着走的,当欲望太多的时候,占满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会导致自己的心就会很累,人就会觉得活着很累,有时候还不如清心寡欲。这样不会被世俗纷争所困惑,人就活的很随性。所以人还是要让自己有时间清空自己的内心,这样才会活的很轻松,很开心。 返朴归真,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单纯的活着,没有内心和外界的复杂的纷争,不会为着那些繁杂的事情劳心劳神。 形神兼养,道学其实是博大精深的,上面的只是精神上的养生,其实除了精神上的闲适,我们平常也要注意身体上的闲适,现在大都提倡养生学,要吃的养生,用的养生,做的养生。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中医讲究很多养生的方法,平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吃健康,养生的东西,多吃粗粮,比如南瓜,红薯,玉米等等,平常还要运动,比如跑步,瑜伽等等,还有针灸,穴位治疗等等,这些都是养生学,所以我们平常既要养好自己的精神,也要养好自己的身体,使身体和精神和二为一,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道家的思想其实对人怎么能够更好的活着有着很深的理解,万事万物都是有其规律的,人活着就是要遵循那些规律,这是人活着,并且活的更好的不二法门。凡事都是要有个度,这个度,我们要好好的把握。人活着,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所以,要看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然我们要明白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什么东西我们可遇而不可求,什么东西我们能追则追,不能追则放弃。道家的思想,告诉了我们很多道理,我们应当静下心来好好的去理解,去体味,活着才不会很累。人活着,随性。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得核心思想 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 儒家思想主旨就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得就是入世,儒家指由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得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得思想体系。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儒家重人得自身修养,要与身边得人建立一种与谐得关系; 道家思想主旨就是自然与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得就是出世,道家思想得核心就是“道”,认为“道”,就是宇宙得本源,也就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得法则。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得就是春秋时期得老子,老子在她所著得《老子》。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 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得就是超世,佛教就是教育,就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佛教得创始人就是悉达多,从创立到现在有两千多年。 经过一千年得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 道、儒、佛家得养生思想:儒家讲得就是敬,道家讲得就是静,佛家讲得就是净.从修为得层次上,我认为一个比一个层次高. 哲学得核心思想表述? 首先,什么就是哲学。 首先就是起源,我就结合历史知识解说一下。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得思考方式,一些人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与人生得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得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就是,最早得哲学诞生了。 再次,从字面上理解,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词语”philo"(热爱)与“sophis”(智慧)。哲学本意就就是“爱智”,哲学家就是“热爱智慧得人”。说白了,哲学就就是一门使人聪明得智慧之学。 那么,哲学实质就是什么? 1,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得学问,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得统一(在这里,什么就是世界观,什么就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得辩证关系,我就不一一解说了,从字面上模糊了解即可)。但就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就是,一般人得世界观都就是凌乱得,不规则得,自发得,所以不能称为哲学,

论林语堂的审美观

论林语堂的审美观 摘要:林语堂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与自身的修养,阐释了中国文化与美学的重要问题。他的美学观重在对生活艺术的探讨,以及倡导感性至上的审美价值观,其中既有西方美学的影子,更有中国传统美学与文化的精髓,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越能体现其价值。 关键词:林语堂审美观审美人生 林语堂(1895-1976)是中国现代一位颇具个性的文人与学者,也是一位倍受争议的文化人物。他在沟通中西文化上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尤以《中国人》、《吾国吾民》、《京华烟云》等著作而闻名。林语堂最得意的一副对联便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以其深湛的文化素养与人生体验,以及他对于中西文化长短互相比较后的体会,对美学问题提出了他独特的观点。他的美学思想以人生观的构建为支点,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具有浓郁的文化品味,是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上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 一、林语堂审美观的形成 林语堂被誉为“幽默大师”,然而幽默不是一种创作手法,而是一种美学风格,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人生态度,是渊源学识的无意识体现,是人生智慧的重要载体,是超然心境的自然流露。林语堂提倡快乐人生,并不表明他缺乏生命意识。相反,林语堂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特别是死亡意识或者悲剧意识。他说:“人生真

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个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的旅客上船。”[1]这个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而又无法回避的哲学命题,被林语堂轻描淡写地阐述出来:用旅客的“上船”、“上岸”,来比喻人类从出生走向死亡的过程,是多么寓于诗意的人生哲学和思想境界。 林语堂认为“智慧的人绝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绝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2],这是因为享受悠闲生活需要的是享受者有一个恬静的心态,乐天旷达地尽情玩赏大自然的胸怀。消费悠闲并非是富有者和权势者的专利,它需要心灵丰富、爱好简朴、淡泊名利,而那些整天钻营、追名逐利的人与悠闲生活是不可能有缘的,悠闲对于快乐生活十分重要。林语堂认为,世间万物都在悠闲中过日子,只有人类为生活而工作着,这是因为人类生活“太过文明”,获取食物的工作太辛苦。为了生活而劳苦的工作,从青年到老年,从黑发到白发,这是人类为现代文明不得不付出的巨大代价。 林语堂旷达洒脱的快乐人生观正是大智慧的体现,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大智慧,他能够消解悲剧,反抗绝望,善处人生,诗化生活。林语堂的这种人生观无疑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幼年的家庭环境可以说是林语堂审美观得以形成的丰厚的营养基础。他的童年启蒙奠定了他的人生根基。“山地的孩子”和“牧师之子”是其中的两块基石,他在《自传》中宣称“如果我有些健全的观念和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佛教和道教的区别 1、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

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四)命本源应该来自易经及河图洛书等中。在小乘佛法里,四分律规定,佛教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不能算命、卜卦、风水等等。大乘佛教,佛陀在《梵网经菩萨戒本》也是规定不能做这些的,被称为邪命。但是佛法在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人向来信命,易经本来就是从占卜而来,所以孔夫子就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实际就是周易文化,

知乎上的讨论:为何很多人认为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知乎上的讨论:为何很多人认为佛教道教比基督教更高明? 导读题主:在很多社区里一般都是这种倾向的人比较多,虽然其中很多并不是佛教道教的信徒。然而论世俗成功,基督教势力曾经统治大半个世界,佛教道教却在自己的发源地都成了非主流,信众在其他宗教势力和外族入侵者面前基本都是战五渣。论哲学思辨,现代人文社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基督教神学,欧美知名大学也有很多是神学院起家的。更不要说近代那些出身教会的科学家了。相比之下佛教、道教又为人类科技贡献了多少呢,也就是炼丹了吧。既不能保护自己的信徒,又无助于历史发展的这两个信仰,有什么资格说比一神教高明?中国古代厉害也是靠的儒家、法家,佛道主要是拖后腿的。一梁兴扬额,刚刚因有人问兴扬,他信佛的话,道教神仙还保佑他吗?其实,无论你信道教或其他宗教甚至你是无神论者,只要行善、正信、明智,道教神仙都会保佑你的。道教神仙不会因为你不信仰道教而不保佑你,更不会怪罪你,非道教徒行善,祖师爷也会冥冥中守护善行,道教徒做了坏事,一样会被惩罚。我们追寻的是大道,不是迷信某个神灵,不能因为宗教而区分善恶,宗教只有约束自我的权利,没有区分善恶或者定性善恶的权利,没有因为信与不信而判断善恶的权利。道教神性的基础来源于人性,不是没有人性的宗教,更不是邪教。二金陵小老头佛教和道

教是哲学,而且是先有哲学后有的宗教,甚至可以在没有了宗教以后继续流传他们的哲学。这叫什么?这叫永生。而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一神教是什么?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相同的看法是他们不是哲学,而且当教徒消失的时候,恐怕除了收藏家,没什么人对他们的书感兴趣,甚至看了都会觉得里面说的就是屁话……明白了吗?一神教就像日月神教 和星宿派,还有神龙教,他们的影响力来自于教徒,教徒们都是什么样,这个宗教就是什么样。所以搞恐怖袭击的某某教在大家眼里就是邪恶势力,搞科学的基督教就会是大家心目中的光明榜样,其实这些和他们的宗教有个毛的关系。没有中世纪的欧洲宗教黑暗拖后腿,是不是工业革命还能提前?我想是的。但是佛教和道教就不一样了,只要他们的经典不被全部销毁,即使现在骗子和尚和忽悠道士那么多,大家还是认可他们的思想,因为那就是伟大的哲学,你信不信无所谓,你看看,只要看得懂,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产生这个区别的原因就是创始人的区别,文盲和大哲学家之间的区别。三M3小蘑菇16世纪以来西方的殖民和科技发展过 程中,基督教总体是起到了负面作用(不过在压制殖民地土著的反抗情绪时起到了作用),西方的发达并不是基督教的 功劳,甚至基督教在此过程中的贡献是负的,现代(西方)人文社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基督教神学,是因为在中世纪基督教势力几乎垄断了当地的知识体系,就像泰国男青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从老子的“天人合一”到“庄周梦蝶”的变化不断推到道家思想的成熟,也逐渐扩大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自身的传奇,在后世社会的发展中影响深远。 【关键词】:辩证法、无为、寡欲 一、道家思想的特点 (一)以“道”为核心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成为道家论述的基础,而作为基础的“道”让人觉得很是模糊不清,老子对“道”的解释就是道是万物的起源,是宇宙中最美好的境界,而无论怎么追求,“道”的境界总是与人的品行相差甚远。所以后世感觉到道家学说总是带有一定的虚幻性。 (二)主张“无为”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过分的的干预事物的发展,让事物的发展顺应天性,达到和谐统一。 (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著名的辩证词汇,不仅反映早期哲学思想所闪烁的光辉,更看到道家哲学的深邃。 其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道

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庄子那里,他更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的超脱,《庄子》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睡醒之后却在思考是庄子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与旷达无人能及,《庄子》中有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朝菌、蟪枯等微小之物。但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己追求的目标。 其中辩证法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竟然鼓盆而歌,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举动,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不能为这种解脱而高兴呢?老子作为辩证大师更是出类拔萃,其辩证法的思想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四)寡欲的思想 道家主张寡欲,寡欲不是节制欲望,而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一步步的踏入欲望的沼泽而难以自拔,消减欲望、知足者常乐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庄子》中记载了楚王想请庄子担当宰相的故事,但是庄子却在名与利的诱惑下选择了自己要过的生活,那种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那种无所羁绊的生活为后世众多学者所向往。 二、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一)军事 道家主张无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避免、逃避战争,但是事实并不是那样的,老子就很支持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关于战争老子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将辩证法运用到军事当中更是惊人之举。《老子》中说“以正治邦,以奇用兵”,而《孙子兵法》更是讲求作战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可见用奇兵来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很多战略军事家共同认可的,而古今中外用奇兵克敌制胜的例子不胜枚举,以奇兵取得战争的胜利,用正道来治理国家○2可见道家思想是多么的灵活、深邃。 (二)艺术

佛家与道家的区别在于成就不同

佛家与道家的区别在于成就不同,佛家的最高成就是解脱之后,发菩提心自利利他,而道家的最高成就则是彻悟太极,羽化成仙!在度众解灾方面,佛家注重调解,也有降魔仪轨,但轻易不用。而道家则讲究设坛施法,调集天兵天将,降魔除妖,以保一方平安!下面的文章来自惭愧道人的空间(笔者已重新编辑、取舍),为一道家师傅的真实经历与参悟记录,可以为我们修道之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尤其对与灵异有缘者,该怎么样来对待自己的特殊缘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知识!故修道者万勿轻视,妄生分别,而错过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那将是自己修行上的重大损失! (一)观香知识说到香,末学讲一点心得。香者信香,既是通信息之香,人与神沟通之用。许多正在上升中的仙道需要香火,不是要味也不是要量,为什么需要香火,说一句话大家就会明白,香点着后是什么?冒烟!烟往哪方向?只会向上不会向下!明白了吧!就是要这个上升的信号,人对别的会主观认不认同,但谁都承认烟往上冒,这个就是固定念力,仙道需要。高层的神灵仙道不需要后天香火信号,他们已经参赞化育与道合一了。关于香路的观法民间和道门中有很多著述,有三根,七根,九根,二十一根三十六根,七十二根,八十一八十三根,最高一百零八根,真正的玄门观香是36 根天罡香数,归九宫太极,主香付香分香龙,有完整全套的修炼与运用法。为答谢道友们的厚爱,今讲一

讲三根香的观法与特征,在下乃引玉之砖,不到之处望高师指正。 1、观香路的一般常识:观香路需要自己或是亲属亲来,先礼拜后咨询。并压香礼在香炉下。磕头的时候隐态信息会随香神到燃着的香上,然后通过香头传达给看香者。观香不需提供任何生辰手相面相,观香路看香不看人,香路上随机现实来人信息,读出即可明白,占仙骨佛骨邪骨的,观香最灵验,但道低的观香者会被客体压住看不出。观香的堂一般都是道家出道或是仙家出马,很少佛家坐堂。观香主要擅长看灵异附体与邪病或被人放口下蛊和破阴阳宅,还有官财婚病灾,一个堂一般擅长治病破法或是预测某样,很少全面,因为主法香神也是术业专攻,有几路香神就能看几样事,这个在头一上香看香头的主香根数就能了解一些,香道玩的好的高师可以在准确预测的同时改变香路以运筹帷幄。 2、最基本的观香密窍香路大致分为十八个要点,以这十八个要点的搭配来翻译神意。1、用香:选择黄色结实一尺二香,用草香,柏壳香,榆树皮香,不用高级香及其他颜色香。2、点香:点香时香要根根分开的,不可粘连,点着完全,火苗上窜为吉,不要扇更不要吹,不起火冒黑烟点不着为凶。 3、收火:插香于炉,平整直立,紧凑中正,火头保持住为吉祥,时间越长越好。 4、香花:一般无焰火的草香,火花四溅极其明亮而且啪啪作响为十分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从老子的“天人合一”到“庄周梦蝶”的变化不断推到道家思想的成熟,也逐渐扩大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自身的传奇,在后世社会的发展中影响深远。在现在的社会中道家思想更能为我们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辩证法、虚实相生、无为、寡欲 哲学 道家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都为后世留下了毛贵的财富,其中“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著名的辩证词汇,不仅反映早期哲学思想所闪烁的光辉,更看到道家哲学的深邃。 道家倡导无为,但无为并不是简单的不做什么,而是不要过分的干预事物的发展,不要盲目的插手自己不该干的事情,违背了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最终会受到惩罚的。 其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庄子那里,他更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的超脱,《庄子》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睡醒之后却在思考是庄子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与旷达无人能及,《庄子》中有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朝菌、蟪枯等微小之物。但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己追求的目标。 其中辩证法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竟然鼓盆而歌,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举动,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不能为这种解脱而高兴呢?老子作为辩证大师更是出类拔萃,其辩证法的思想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道家主张寡欲,寡欲不是节制欲望,而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一步步的踏入欲望的沼泽而难以自拔,消减欲望、知足者常乐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庄子》中记载了楚王想请庄子担当宰相的故事,但是庄子却在名与利的诱惑下选择了自己要过的生活,那种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那种无所羁绊的生活为后世众多学者所向往。 水在道家思想中无处不在,老子说“上善若水,大智若愚”水对道家来说是不可

佛教和道教区别

佛教和道教区别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佛教和道教区别 (一)对待生和死的态度。 佛教追求的目标是“涅磐”,脱离生死轮回。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是苦,死是苦。而且这种苦是没有尽头的,是在一个循环往复、不到头的生死轮回中。只有实现涅磐,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那么怎样实现涅磐呢?就是人要“觉悟”。佛者,觉也。说到底,就是对人生是苦的觉悟。佛教认为,当你真正认识到人生是苦的时候,你就“觉悟”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这个。 道教对人生总的来说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这是道教与佛教乃至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处。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带有原罪,人生下来就要赎罪,佛教认为人生是苦。就是通过修炼达到不死,长生不老。道教修行秘诀中有一句话,“顺成人,逆成仙,全在阴阳颠倒颠”,就是道教对如何取得长生不老的方法。这句话是源自中国的五行理论,而五行理论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二)道教与佛教的最大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 佛说来世,劝世人忍耐,所谓今世作孽,来世偿还,这辈子凄惨,可能下辈子不再受苦,简单地说,它的宗旨是,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而道教则完全不同,所谓修炼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长生不老,道教讲究今世,信道则信永生,来世的事来世讲,反正今世就要成不灭。 和尚需禁欲,心中只有佛,死后坐化,留舍利,莲花宝座重生;道士的要求则不是那么严,且更实际,有助人的信念,讲究修炼,最后羽化飞升。 (三)基本区别在于: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与道教相反,佛教主张"无生",认为现实对一切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们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只能忍受。要忍受,必须放弃各种欲望,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上,要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般木(无苦的极乐世界)。可见,道教主张对现实生活的追求,而佛教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的是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佛教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弃恶杨善的教条,因果轮回的法则还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对比于伊斯兰和基督教,佛教少了一些野蛮的排他性,多了出世性。佛教更像是一朵娇嫩而精致的莲花。

论道教与佛教的区别联系

论 道 教 与 佛 教 的 区 别 和 联 系 0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八班 张晓宇

道教与佛教的区别和联系 道佛两教,一个是中土文化,一个是外来文化,但两者在中国哲学、宗教发展史上,却有着大致相同的兴衰经历。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亦在此时发生,二者又都经魏晋南北朝的蕴酿发育,到隋唐而繁荣并盛。此种情形,历来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两教之间的相互抗争、互不相让的关系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和探究。然而,在互不相让的另一面,是相互融摄,这是二者得以并存,进而繁荣共昌的主要原因,亦是道佛二教关系的一个极重要的方面。 一、道教摄取了佛教的名相术语 我认为传统的道教发源相当早,甚至于在传说中伏羲氏创造《连山易》之时,那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在思考自身与天地宇宙的关系并且要通过修养自身来促进这种关系的良好发展,大道无言,老子出函谷关的时候城主让老子留下对道的感言,而道是不能被约束和规范的,如果写了出来就在限定道,这样的道又不再是道,所以他只留下了5000字,这样来说道起源应该比佛教早很多 道教在建构自己的辨思哲学时,大量地吸收了佛教的方法和范畴,然而这些范畴却是根据道教自身的需要进行改造的。隋唐的道教学者一方面发挥道教的兼容特性,深入纳佛;另一面他们的道教主体意识也很强,他们要因循其本,再博采他说。他们的主旨是,借佛教的名相术语阐扬老庄的思想,进而使老庄思想根据宗教发展的实际需要得以

提升,达到安身立命的目的。 (一)佛性说。 道教有“道性说”,佛教有“佛性说”。把宇宙本体作为某种抽象的本质来看,并非佛教的独创,早期道家把道确定为万物的最高规定性,已经具备了这种抽象力。然而,“道法自然”,道“出于自然”,当“自然而然”被理解为道的最基本特性并与人性论联系起来时,“道性”便应运而生,道性即指人性之“自然”。这在东汉时产生的《老子想尔注》中就明确地表述出来了 (二)因待、境智与本迹的论辨术。 道教在发展自己的思辨哲学时,从佛教中借用了许多术语,如“智境”,王玄览说“道在境智中间,是道在有知无智中间。”(《玄珠录》)成玄英说:“道是虚通之理境,德是志忘之妙智,境能发智,智能克境,境智相会,故称道德。”(《道德真经开题义》) “圣人空慧明白妙达玄理,智无不照,境无不通。”(顾欢《道德真经注疏》“能无知乎”疏)又如“本迹”,唐玄宗说: “摄迹归本,谓之深妙,若住斯妙,其迹复存,与彼异名先进无差别,故寄又玄以遣玄,欲令不滞于玄,本迹两忘,是名无住,无住则了出矣。”(《御制道德地经》“玄之又玄”注)再如“观照”、“定慧”,孟安排说; “二观者,一者气观,二者神观。既举神气二名,具贯身心两义,身有色象,宜受气名以明定;心无难测,宜受神名以明空慧。故《本际经》云:气观神观,即是定慧。”(《道教义枢·二观义》)

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对道家思想的理解0901班09519039 杨璐

对道家思想的理解 一·道家思想的基本观点 道家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在,道的哲学即是解释此原理的内涵,从而得以提出一个活泼自在的世界空间。透过对此一世界运行秩序之无定限、无执着的认识,道家哲学发展出迥然不同于儒家的社会哲学,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基本上道家哲学并不否定儒家的社会理想,但对于社会责任的态度并不先存立场,而能有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 二·对道家思想的简单理解 在《逍遥游》中,“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告诉我们要做到淡泊名利,可以免去精神上的许多痛苦,做到笑看人生有益于身心健康。而往往谈到淡泊名利,人们总是觉得这是一种消极的、逃避的想法。我觉得其实不然,淡泊名利并非看破红尘的落伍思想,笑看人生的进步给人恬淡、宁静的生活氛围,在平淡中寻找快乐,在宁静中制造浪漫,这才是至高无上的生活方式。就像诸葛亮曾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认为淡泊既不是没有理

想,少有追求,也不是懒散和碌碌无为,而是“明志”和“志远”,是对生命的安顿,也是对自己魂魄的升华,使其自然而坦然。这即是我自道家思想中理解的“宠辱之境”,一种安然自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闲适悠然。 我一直很喜欢道家思想中的那种淡然、豁达、超脱,甚至是出尘的感觉,觉得如若达到了那样的心境,身心都应该是清爽的,周身的气质也应该是淡定飘逸的。我总觉得那是一种静谧安定,清澈平静,干净清爽的佳境,是一种纯然的通透。但是,我们身处凡世,也想佛家所说的“身处万丈红尘”,身心的牵挂和内心的欲求都太多,所以恐怕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出尘”,但是,我觉得我们只要把这种思想当成一种追求,把“上善若水”、“笑而不答,心自闲”等常在心中绕绕,能在心境不佳,情绪低迷的时候换的一时的平和,甚至是得到开解就是我们的境界得到了一次升华,我们的心境得到了一次洗礼。

略论古代诗歌意象与道家文化

略论古代诗歌意象与道家文化2010-06-25 21:47:29| 分类:叱咤风云|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作为我国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派,道家学派是以老子为创始人,以庄子为集大成者的著名学派。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悠闲自得,返朴归真。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其中解放一方面指人的知识能力的解放,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 道家看到,现实人生与道相背离,充满了美与善、美与真的矛盾。世俗之人为了追求感官声色、名利权势而伤身害生,失去了自然纯真的本性,而普遍陷入“倒悬”一般的生存境遇。因此,道家主张通过心斋、坐忘超越人世间的是非、厉害、得失、荣辱、祸福甚至生死,从人世中的苦难解脱出来,回到“道”的自然无为,以虚静、素朴、恬淡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进入一种“以天合天”的自由逍遥的审美境界。道家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有重大的影响,首先,道家学派它本身就是一种融哲学、文学的文化学派,其次,道家学派作为我国古代的著名学派,同时又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谈到古代文化,我突然想起古代诗歌饮酒意象。古人众多的诗歌饮酒意象中,犹以曹操的《短歌行》、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水调歌头》而最具代表性,其次还有阮籍的《咏怀诗》、嵇康的《游仙诗》、郭璞的《游仙诗》和《兰亭集》。 意象是中国古代就出现的审美范畴概念,它最早源头是《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立意。审美意象实际就是客观意象融入主观心意、主观的情调,因此意象是主客体高度结合的产物。意象也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和回忆。它是诗人“心物交融”的产物,是“人心营物之象”即艺术创造的产物。钱钟书说过“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 古代著名诗人一般都喜欢以饮酒作为意象,抒发自身各式各样的心情,有苦闷的,有愉悦的,有愤怒的,有忧伤的,有依依不舍的。如杜甫的《登高》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所表现的就是诗人穷困潦倒,孤独寂寞,感叹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的人物形象。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举杯畅饮体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风格。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

中国儒家 道家 佛家人生境界思想内容 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中国儒家、道家、佛家 人生境界、思想内容、划分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儒家: 儒家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四个字,入世、治世。儒家宣扬的是为人处世之道,全面描述了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其讲究持重、勤谨以及自省、中庸,体现了中正做事的学问。这种心态,让人圆融通达,成为社会精英,利用自己的学识,做出自己的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讲,儒家学说是三大学说中最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学说,而其也是保持现有社会结构的基础上,最能巩固统治者地位的学说,所以我国封建时期都以儒家思想为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仁、义、礼、智、信,也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中庸之道,为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合理点维持各方面的平衡。儒家文化总的来说是一种进取文化。 道家: 道家的思想精髓在于,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其告诉了人们返本归真的途径,启迪人们如何认识天地、自然、宇宙、社会和自身。

道家不注重世俗的家庭美满与功成名就,而侧重个人的生命状态,崇尚个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宗教,道家最能体现出西方的自然哲学与东方的人文哲学之间的不同。包括治理国家,道家主张一切顺其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佛家: 佛家的主要思想为:无缘大慈,通体大悲。既入世,也出世。入世,是为了挽救苍生;出世则是教一切众生,认识真谛,脱离苦海。佛教的特点为“戒、定、慧”,其提倡戒欲行善,并且信三世、信六道、信善恶相报。佛家力在帮助世人在世间摆脱种种烦恼,增加福慧,其也力求解释世外,帮助世人在离开世间时也能通悟与解脱。 佛家是唯心主义的一种代表,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从这里来说,因果轮回是佛教强制人们戒欲行善的一种重要枷锁,也是佛教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后世的仁人君子也都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修身立人,做着出世入世的事业。历代也多认为三者之间有着彼此补充的作用,所以有“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通过比较与统一可以总结出我国传统

浅谈道家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8f4523274.html, 浅谈道家文化 作者:王琪杨明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6期 关键词:道家哲学;自由;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6-180-01 每每谈论起中华文化,大家几乎都喜欢讨论孔子的儒家思想。说儒家思想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教会人们很多做人的道理,而且好多思想对大家的学习方面也是大有裨益的,仿佛众多思想中只有孔孟之道才是中华文化的典范。殊不知,道家思想才是中华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道家哲学讲述的是社会方面和自然科学。道家哲学虽然没有明确的被哪个国家作为主要思想去追崇和信奉,但是每个国家的发展确实是和道家哲学息息相关的,与道家的发展观也是极为吻合的。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对道家哲学不怎么推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道家哲学没有深入的了解,常常把道家和道教混为一谈。其实呢,道家和道教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道教是一个宗教,而道家是哲学体系,从来不讲究什么封建迷信,做法求福什么的。所以说那些求神拜佛、炼丹画符等封建迷信思想都是道教的,和道家没有任何关系。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道教主张的是自由,保持人的自然本性。而这种思想又与当时的封建社会体系下所产生的社会现状是格格不入的。虽然道家所包含的思想自由是当时的劳动者和人民所推崇和追求的,但是这也是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他们认为如果让道家哲学继续这么传播下去,一旦深入民心,人民都会打着自由平等的旗鼓而不服管教,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会动摇。所以在当时的社会,好多反政府的农民起义都是打着道家哲学的旗号,所以当时的政府也是一直在打压和抹黑道家思想。而实质上,打着道家哲学旗号的起义团也很少去推广宣扬道家思想,只是单纯的借用道教之名而已。这样不仅是道家思想被蒙上了愚昧的恶名,也更加增进了封建统治者对道家哲学的仇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道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面临着很多的阻力。 道家有许多的经典著作流传至今,且一直受到好评和赞赏。如《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等。《道德经》可以说是道家哲学的代表性著作,也是道家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道德经这部道家经典著作中的观点可谓是博大精深,其理论包罗万象,能跨越时空应用世间万物。道德经里面讲的很多内容都是关于治理国家方面的,但也有很多东西能够给我们日常的生活有着很好的向导作用。比如,道德经中比较经典的一章,大家可能也比较的熟悉,那就是“损益”。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或许会或多或少的吃些亏,而很多事情的发生也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可是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伤心低沉,应该这么想。上帝给我关掉了一扇门,肯定会在别的地方为我打开一扇窗。每次受过伤之后,我们也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记得哲学里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