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
中国古代治国方略

专题: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

一、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概念理解

它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体现了皇权的不可让渡性;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二)形成根源(原因或条件)

是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①理论法家思想。②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封建地主经济)的需要。③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与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政治需要。

(三)基本内容和特点

1.基本内容:①皇帝制;②中央行政制度;③地方行政制度。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2.特点:①皇权至上,不可分割原则;②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③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④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并具有随意性;⑤宣扬“君权神授”;⑥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⑦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和统一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趋向强化,并走向反动。

(四)演变轨迹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割据问题。汉武帝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朝空前强化。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8.清朝达到顶峰。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

(1)晚清王朝的维护:四次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2)最终推翻: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3)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注意:中外思想界对专制主义的批判

(1)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认为专制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亡国”与“亡天下”不同。

(2)近代维新派:要求进行政治改革,主张建立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政治体制,

(3)近代革命派: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4)近代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批判封建思想,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5)法国启蒙思想家等: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等启蒙思想,违反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五)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在封建社会早期(明清以前)以进步作用为主。

表现: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③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水利、交通、防御等),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

明清以后严重阻碍社会发展,日趋反动,以消极作用为主。

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世界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

阻碍的表现:①政治方面: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违背历史潮流。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束缚才智创新;“人治”、官僚、特权、腐败等。②经济方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压制新生产关系成长等。③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义。死读经书,学不致用;科技发展日益停滞;不问政事,禁绝民主;中华文化难以提升等。④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六)认识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2.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3.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加强就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反之地方割据势力就膨胀。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宋元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二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其影响十分深远。

二、两种创新方式

(一)改朝换代造成的制度创新

新王朝建立之初对统治政策的调整结局多成功(王莽改制是例外)。其原因是:第一,新王朝的建立者多是雄才大略者,他们亲历了新旧王朝更替的血与火的变革,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个人权威强,调整政策的阻力小。第二,新王朝多是在农民战争推翻旧王朝以后建立的,农民战争对封建统治冲击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改革的阻力相应小。第三,新王朝建立之初的改革,相对广泛地符合社会各阶级及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

(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与变法

古代历史上无数次革新与变法实践表明,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变法改革的类型

(1)春秋时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这次改革是奴隶主统治阶级进行的,使齐国确立了

霸主地位。

(2)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商鞅变法。这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确立了封建统治,是划时代的政治改革。

(3)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有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这些改革,多是在社会矛盾激化、出现统治危机的情况下,封建统治阶级对生产关系和统治政策某些环节所作的一定调整。从整体上看,多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暂时挽救了统治危机,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些改革不是从根本上触动生产关系,又招致大地主的反对,多是以失败而终。

(4)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5)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厘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清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实则起了开国作用)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这些调整虽未直接冠名“改革”“变法”,但实质上也应视作改革。这一类改革多发生于新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接受了前朝覆亡的教训或经历了农民战争,锐于图治,又是由强有力的君主推行,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古代著名的改革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王莽改制:公元8年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多次改变币制。改制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北魏孝文帝改革:公元485年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后周周世宗改革:采取措施开垦荒田,取消苛捐杂税,重视兴修水利,整顿军队,严格纪律。后周力量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兴修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金世宗改革:提倡开荒,利用黄河故道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种,遇到荒歉年,减免租税。改革使北方经济得到发展。

明朝中期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3.认识

对于历史上的改革和变法的评价要坚持如下标准:坚持社会发展的标准;坚持历史的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重视历史发展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注意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改革的成败不能以改革者个人的结局来作判断,而应视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理解古代的改革变法。

王安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被废除,表明改革的复杂性与曲折性的道理。

理解我国古代的改革与现今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联系有关时事,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深化农业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三、对三个封建盛世时期认识

(一)封建盛世的表现:政治稳定阶级矛盾缓和;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科技文化发达;对外交往较频繁。

(二)出现封建盛世的原因

1.新王朝的建立者体验了农民战争的威力,吸取前朝覆亡教训,调整政策;初履皇位和个人特有的经历,致使其有较好个人政治品质。

2.相对良好安定的社会环境。

3.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4.统治者重视人才任用贤能治国;

5.开放政策:加强对外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互动作用。(三)对“盛世”的认识

古代盛世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应肯定。但它建立在对广大人民压迫和剥削基础之上,并带有封建史家的夸大溢美之词。再者统治者不能保持“治世”的长久,继之以乱世,循环反复。

四、四种主要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的中央行政制度

君权与相权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秦皇位世袭

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汉 1.汉承秦制;2.中朝与外朝(决策、执行);3.尚书台

隋唐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宋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参知政事(行政)

元一省二院制: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明废中书省、宰相制,权分六部;创立内阁

清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二)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制度沿革

(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2.认识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斗争的产物。其确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朝尤为突出。

(3)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与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制度沿革

(1)军功授爵制:战国、秦国。依据战功的多少授予相应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培

养大批军功地主,壮大了统治基础。

(2)察举制:汉代。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初期重德才,后期重门第出生;导致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了中央集权。

(3)九品中正制:魏晋。

(4)士族制度:魏晋以来,地主阶级中形成了以门第高低为标准的选拔官吏的“做官看门第,通婚分士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形成于魏晋,东晋时充分发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时消亡。

(5)科举制:隋到清。

①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增设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创设武科和殿试;唐玄宗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地位。

③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北宋科举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考试实行糊名法,录取名额增加。王安石改革科举,废明经,进士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培养变法人才。

④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元代的政权是以蒙古贵族为主体。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

⑤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开始实行八股取土,命题范围为四书五经,答题模式固定,禁止发挥个人见解。八股取土鼓励只知埋头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的人,旨在为皇帝培养忠顺的奴仆,束缚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⑥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清朝前期承袭明代制度;1905年清政府制定了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2.认识

(1)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各不相同,但都对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

(2)科举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产生的社会原因:科举制度的开创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的产物。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只按门第高低分配权力,不能满足数量众多、出身低微的地主的要求。同时封建经济有所发展,中小地主势力增长,非常渴望进人统治阶层。隋唐时期实现了国家统一,为了革新政治、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科举制。因此,科举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

积极意义:①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改变了自汉代以来以推荐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②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③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封建政权统治基础。④科举制度把读书一考试一做官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⑤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制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弊端的出现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强化的产物,并非考试制度本身。

(四)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1.制度沿革

(1)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代:西汉汉武帝创设刺史制度,位卑权重,以小驭大。东汉初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导致军阀割据。

(3)宋朝:在地方没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

(4)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2.认识

在秦、汉、宋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监察制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

权的作用;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上述史实说明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

【技能点拨】

怎样评价历史上的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

对各种制度和思想主张的评价最重要的方法有三点:其一,是将所评对象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包括特定的时空范围,特定的时代属性、阶级属性、社会属性,试题本身所限定的条件等。其二,掌握好评价的标准。这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准。其三,注意表达的格式。如包括划分出不同阶段,归纳成不同的方面(肯定、否定)等。

具体表达模式:

模式一判断功过并评价影响

(1)功过判断

(2)积极影响及史实依据(时间、地区、特定条件、相关主体、是否促进社会或生产力发展及影响的具体表现);

(3)消极影响及史实依据(同上)。

模式二开放性评价题

(1)说明自己的观点

(2)说明自己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具体写法同模式一)

【好题精练】

1.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C.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意义的理解和认识能力.科举制取代门阀士族把持的九品中正制,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使大批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参加了政权,赢得了庶族地主对政府的支持,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B项不准确,隋唐科考,不重视科技;C项错误;D项对促进隋唐社会发展而言,居次要地位。本题要求对科举制度初创时期的作用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领会题目要求“主要进步意义”。【答案】A

2.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回答(1)~(4)题。

(1)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3)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4)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这是一组典型的文综试题中的主题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要求平时对一些小专题知识多归纳,多类比,注意对同类知识多加区分辨析。第(1)题:秦朝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2)A是汉朝的选官制度;C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是秦朝时中央设置的长官,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3)知州是北宋中央派到地方的行政长官,北宋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布政使是明朝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的长官。(4)本题考查的是识记能力。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这一制度一直影响到今天。【答案】(1)A(2)B(3)C(4)B

3.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英两国政治发展有了较大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前期,两国政权机构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各自的什么政治特点?并说明差异的原因。

(2)19世纪中期,中国政权机构、英国议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简要评价上述变化的趋势,并指出影响政权机构变革的根本原因。

【解析】本题是一道中外比较题,考查中英两国政权机构的在古代和近代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要分析清楚两国在近代发展的差异性,是导致两国近代形成政权机构不同的原因。【答案】(1)变化:中国清政府设立军机处;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特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原因: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革命胜利。(2)变化: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这是中国中央政府半殖民地化的开始,也是中国中央政府机构近代化的开端;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清政府被迫开放;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3)中国专制主义强化,封建国家走向衰落,半殖民地化加深,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代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决定国家政治制度的变革、调整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

(1)我们今天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观点在建立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试结合有关历史知识说明。

(2)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一例并简述出现这一相对和谐局面的主要原因。

(3)中国古代统治者追求的“盛世”局面和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社会”有何本质的区别?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含义。第一问要结合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提炼;第二问实际上是回答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第三问要用阶级分析法分析其本质区别。【答案】(1)儒家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来谐调社会人际关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让人民安居乐业。道家主张“无为”,有利于化合社会矛盾,法家主张“法治”有助于维护社会安定。(学生若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2)贞观之治。吸取隋朝暴政灭亡教训;知人善任、善于纳谏;革新政治、完善制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戒奢从简;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考生若举其他例子,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即可)(3)古代统治者追求“盛世”局面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封建统治;而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则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试题评析】本题以“和谐社会”为切入点,将历史和现实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道很好的试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康熙(1661~1721)经雍正(1722~1734)至乾隆(1735~1796)的130多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盛世,史称康乾盛世。当前,许多专家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辉煌”。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图

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16页

(2)材料三中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时势”?

(3)依据中西方当时历史背景,你是如何理解康乾盛世只是“落日的辉煌”,清王朝“注定最后要在一场决斗中被打垮”?

(4)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场“殊死的决斗”的实质是什么?

【解析】此题考查了在向近代过渡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其前途命运,结合世界历史

发展情况,说明闭关锁国、只会封闭自己,落后于世。【答案】(1)①清初调整统治政策。②统一多民族国家得以巩固和发展。③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④康熙、乾隆等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答对其中的三点,即可。)(2)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积极对外殖民扩张。西方殖民国家已环伺中国四周,把殖民目标指向中国;中国危机四伏而清政府盲目自大。(3)康乾时期,西方主要国家资本主义正在发展,相继兴起了工业革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机会。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

(4)先进资本主义制度与落后的封建制度之间(或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之间)的对抗。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治国方略论文

治国方略:指治理国家的战略性的指导原则和全盘的方针、策略。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13条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指在广达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变化、执政的性质和任务,要求我们党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实行依法领导、依法执政。法治作为现代文明的成果和标志,是一种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形态。党的执政方式和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创新,要求实行依法治国。 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人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今比任何时候都受到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关注民众,服务民众,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的生存,这是一个和谐社会的根本特点。执政理念的改变,社会较快速的发展,逐步健全的民主法制和政治文明为民生新闻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当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执政者的执政纲领时,民生的崛起也就水到渠成了。 ………………………… 道德作为“人类心灵的秩序”,历来被人们所重视,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有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可以让我的心灵得到深深的震撼,一个是我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道德作为一种治国模式,是由我国先秦儒家思想者所首倡,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主张统治者仁政爱民,反对严刑惩罚,试图用道德规范来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由于社会关系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政治权力冲突和经济利益纷争,儒家的德治思想在战国时期苍白无力的四处碰壁。但古代的德治理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今天我们所讲的德治在内容和主体指向方面不同于古代的德治。现阶段德治中的德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作为落脚点。最终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在我看来,德治与法制相结合,牢牢把握民生这个前提,我们的社会才能健康的向前发展,国家才可以和谐永久。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我们这一代肩上,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国家战略方针,积极为国家出谋划策,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一份自己的 力量。

中国古代主要图书分类法的比较

《安 徽史学 》 年第 期 中 国 古 代 主 要 图 书 分 类 法 的 比 较 伍 昭 泉 , 图书 分类 法是在有 了图书 以 后 , 并随着 图书文献的 日益增 多 , 人 们为了系统地组 织和有效地利用 图 书 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纪 六 书 六 、 、 、 、 易 、 “ 六 公元前 ” 世 孔子把当时的史册定为 艺 也就是将图 分为 图 大类 思 即诗 。 书 思 礼 乐 春秋 以 艺 是孔子对 当时学术流派的系统总结 , 同时也体现 了他的 书分类 想 这一 想虽未构成据 , 组织 图书 的分类体 系 还不能 称 其 为 图书分类法 、 但它却 为 我国 古代 图书 分类 法的形成和 发 展 奠定 了基础 、 一 我国最早 的图书分 类法 — 《七 略 》 、 公 元 前 世纪 《 末 刘向 》 《 刘歌父子两人做 了一件对我国古 》 代 。 文化有巨大 贡献的事情 、 那就是刘 向开 始 刘敖最后完 山 成 的 七略 七略 是一部评价推 、 荐性 的分类 目录 了 刘 向 刘敖父子经过 几 。 十年 的工 夫 对当 时书集如 七 的皇家藏书 目 经过选择 校勘 及 从 中选 出 。 《 卷 》 写出定本 反 进行分类 他 们将所收 的书分 国 一 为 略 并编成 录 写 出学术性 的总论 比 各类的分论 人 七略 所 于 映 的这种分类体 系 《万 是我 最早 的 》 部 。 图书分类法 刃 这部图书分类法的诞生 《 》 以 瑞士 吉士 纳 现 只 《汉 ? 年编的 文 》 象图书分类法 见 《七 》 要早 概 。 年左右 可惜 《 ? 七略 原书 在唐朝 》 后遗失了 》 在 能在 书 艺 志 中 到 略 的 貌 六 根 据 、 汉书 、 、 艺文志 、 、 的记载 、 七略 、 把图书 、 分 类 组成这样一 个体系 、 、 辑略 阴阳 、 诸书总论和分论 、 、 、 艺 略 易 、 书 、 诗 礼 、 乐 春秋 论语 孝经 、 小学 、 诸子略 、 儒家 、 道家 家 法家 、 名家 、 墨家 、 纵 横家 杂家 农 、 家 小 、 说 家 、 诗赋略 、 赋一 、 赋二 赋三 杂 赋 歌 、 诗 兵书略 、 、 权谋 ② 。 形 势 阴阳 技巧 术数略 上 天文 历 谱 五行 着龟 以 杂占 《 形法 》 方技略 几 医经 经方 房中 神 仙 从 《 面所列的分类体系可 》 看出 七略 具有如下 。 个特 点 西 以 义 正 思 。 七略 成书于西汉末年 公元前 年 。 濡家思想是 《 》 周 来封建主 的 统 。 想 公元前 年 汉 武 帝即 位 后 以 罢黝百 家 独尊濡术 、 首推 公羊 七略 。 的 分类 完全 体 现了这 种 思想 在实际 入书 的 六 略 六 大类 中 儒家的 经典 孔子亲 自删定的六经为首 这 样的一种序 列 充 分体 现了图书分类 的鲜 。 明的阶 级性 明确地反映 了当 和经 时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意志 观 上 反映 上层 其 目的是 为封建统 治阶级服 务 筑 念 一 一定的文化必定是 思 必 一定社 会的政 治 是 现 济 在 念形态 思 的 作 为 现 建 观 形态 部分 的图书分类 想也 然如此 这 便 我们 《七 在所说 的图书分类 法的 》 以 想性的体 及 。 《 分 略 首先 应用了 学术性质 作为划分依据 定类标准的原则 从 内容来类分 图书 》 以 七略 从图书 内容的学术性 质 出发 “ 把 全部图书分为 个基 ”。 本 大 类 每 一基 本 己 大类 略 中 当时的学 术 流派 家 来分 这样 做法 目的在于 。 辩章学术 考 镜源流 也就 是说它当时 注意到从内容来 。 类 分 图书 使图书 分 类与当 时的学 术情 仁 况 相联 系 》 这 便是我 们现在 所说的 图 书分类法的科学性 的体 现 七略 把全部图 书 分 为 七 个大类 其中第一大类 辑略 是类 序 。 是诸书的总论和分 论 实 际 上 它 。 是一 篇扼 要 叙 述 先秦 西汉 学 术 思 想的简史 。 也可 以说 是当 时的科 学发展 史 因此 辑 略 是不 能 用 来分 书 的 炙七略 》虽以 “ 七 ” 名 实际上是六分法 在实际 入 书 。 的 六 大 类 中 略下分种 种 下分 家 扮 层层深 入 条 理 清晰 逻辑性强 组成 了 一 个结构严 谨的分类体 系 这 便是我们现 在所说的图书分 类法系统性 的体 现 。 。 。

简述德治与法治的治国方略(一)

简述德治与法治的治国方略(一) 论文关键词:法治德治司法制度道德调控机制 论文摘要: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提出,明确反映了我们党“法治”与“德治”并行的基本治国方略。实践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健全法制,加强法治,依法治国,而且需要加强道德建设,强化德治,做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党治国,重德轻法、重法轻德都不行,只有做到二者的统一,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治国方略,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思想内涵,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发展,是对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认真深刻领会,坚持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加强道德建设,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邓小平同志在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时,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他指出,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一靠法制,一靠教育。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法律来规范,但道德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对法律的实施却起着一种辅助的作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在法律建设的同时加强德治。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市场秩序的维系,法律的维护与实施,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等,都离不开德治。因此,“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是整个治国方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刚一柔,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纵观古今中外发展历史,治理国家都离不开严厉的法治和良好的德治,从来都是道德与法律并用,只不过根据历史不同条件和当时需要或轻或重,或偏或倚。在中国古代治国方略中,十分注意德治,使德治成为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一切优秀文化传统遗产,并发扬光大,是可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德治是以伦理道德为统治手段的社会管理模式,即以德性作为管理国家调控社会的必要手段。在中国古代,以德性手段调控社会,主要表现在运用纲常伦理、理想人格等教化民众。 (一)通过重视道德教育,使纲常伦理内化为人们心性中的良知良能,最终使人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传统德治的积极内涵就在于对道德教化与对培育和提高民众的基本道德素养的重视。孔子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用“政令”和“刑罚”来威慑,禁止民众作坏事,不触犯法律,但不会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和礼节来引导和规范民众的行为,民众就不但有羞耻之心,而且能逐渐成为有道德的人。孟子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说明人一旦衣食无忧,就必须会精神懈怠,如果不进行教育,就容易行为放荡,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二)通过圣贤理想人格对人们的召唤,呼唤出人们“本心”中的圣贤潜能。“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信念影响人们努力修养心性,完善人格。传统德治的要旨,是“治者”作为道德表率和示范的作用来教育和感化“被治者”。实行德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的德性修养。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他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孔子的治国思想内涵,强调治者的道德修养,并对治者的德行有着较高的要求,以行为的“正”,作为治理国家的先决条件,具有一定道理。吸收这一传统德治的积极因素,遵守法律,依法办事,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不仅能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纸

大班优质社会常识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纸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自然不能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的标志和中国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近代文明的进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也许人类社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现在简单说下这两大发明。 一、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发明人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121)年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发明地点洛阳)。 二、活字印刷: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宗仁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这种改进之后的印刷术叫做活板印刷术。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孩子们对纸张的感兴趣是非比寻常的,可以组织大班的孩子开展关于“纸”的主题活动。 活动一:我知道的纸 活动形式:集中活动 活动准备:蜡光纸、图画纸、宣纸、报纸、面巾纸、毛边纸、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学历史必读的几本书

系统学习中国历史必读书 说是“必读书”,不过是老金个人读书的一点经历,想想提出一个书目,对初弄历史的朋友检索历史类书籍或许能提供些方便,就略加整理,不避嫌疑,贴上来。大方之家,必有以教我。 第一阶段—— 1·《史记》(含《史记人名索引》) 2·《汉书》(含《汉书人名索引》) 3·《后汉书》(含《后汉书人名索引》) 4·《三国志》(含《三国志人名索引》) 5·《资治通鉴》(参读王夫之《读通鉴论》) 6·《左传》(参读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和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7·《国语》(参读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 8·《战国策》(参读1973年马王堆出土《战国策释文》) 9·《尚书》(参读周民撰《尚书词典》) 10·顾頡刚主编《古史辨》1-7册 11·钱穆《国史大纲》 12·黄仁宇《赫逊河畔谈历史》 13·塔西佗《编年史》 14·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 15·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 16·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17·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18·《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 必备工具书—— 1·《辞源》 2·《中华大字典》 3·《中外历史年表》 4·《中国历史地图集》 5·《新编万年历》 6·《历代职官表》 第二阶段—— 1·1957年商务印书馆辑本汇刻《世本八种》 2·四部丛刊本《资治通鉴外纪》 3·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订补》(参读朱希祖《汲冢书考》) 4·毕沅《续资治通鉴》 5·唐杜佑《通典》 6·宋郑樵《通志》(重点读“二十略”) 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8·汉刘向《列女传》 9·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 10·清阮元《畴人传》(参读宋沈括《梦溪笔谈》和科学出版社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以及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考文言文之治国方略(二)含答案

【文章主旨】 文章记叙了晋文公攻打原国时发生的故事,说明了守信和明察下情的重要性。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原文】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市)。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目的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趣味阅读】 改观音经语 艾子一日观人诵佛经者,有日:"咒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于本人"。 艾子喟然叹日:"佛,仁也,岂有免一人之难而害一人之命乎?是亦去彼及此,与夫不爱者何异也?"因谓其人日:"今为汝体佛之意而改正之,可者乎?日:"咒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两家都没事。" 【译文】 艾子有一天看见一个诵读佛经的人,经文有一段说:"诅咒那些毒药,都是要杀害人身的;祷念观音菩萨的神力,让它去毒死制作毒药的那个人。" 艾子听后长叹了一口气说:"佛,是讲仁慈的,难道会免去一人的祸难而再去害死另一个人吗?这样放走那个杀死这个,与不讲慈爱有什么区别呢?"因而便对那个念佛经的人说道:"我现在为你体味佛的本意而改正这段话,可以吗?应该这样说:"诅咒那些毒药,它是要杀害人身的,祷念观音菩萨的神力,让两家都没有灾祸。" 【练习与检测】(共30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 ① 裹.十日粮()②遂与大夫期.十日() ③至.原十日而原不下()④罢兵而去.()

2016超星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期末考试卷 答案

2016年超星尔雅《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中华文明的源头是()。1.0分 A、唐朝 B、宋朝 C、虞夏商周 D、三国时期 我的答案:C 2“缡”指的是()。1.0分 A、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系的佩巾 B、古代女子出嫁时所穿的衣服 C、古代男子娶亲时所戴的帽子 D、古代男子娶亲时所系的佩巾 我的答案:A

3孔子“怀忠信”的目的是()。1.0分 A、获得举荐 B、自我完善 C、学习 D、得到重用 我的答案:B 4()是立国之本,中国传统文化是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血液。1.0分 A、精神 B、历史 C、文化 D、礼俗 我的答案:C 5诞生礼包括哪些?1.0分 A、“三朝” B、“满月” C、“百日”、“周岁” D、以上皆是 我的答案:D

6《仪礼》有十七篇,第一篇是()。1.0分 A、士相见 B、特牲 C、士冠礼 D、少牢 我的答案:C 7“俗谓土地所生习也”出自()。1.0分 A、孟子 B、孔子 C、郑玄 D、秦穆公 我的答案:C 8区分民不同民族的标准是()。1.0分 A、语言 B、文化 C、地域 D、心理 我的答案:B

9《论语》中“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对谁的描述?()1.0分 A、孔子 B、子路 C、颜回 D、冉求 我的答案:A 10“侯”的意思是()。1.0分 A、军事首领 B、箭 C、大刀 D、枪 我的答案:A 11“必以昏者,取其阴来阳往之义”出自()。1.0分 A、《礼记》 B、《左传》 C、《诗经》 D、《史记》 我的答案:A

12“缁布冠”是指什么颜色的帽子?()1.0分 A、白色 B、红色 C、黑色 D、灰色 我的答案:C 13“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溺而不止”出自()。1.0分 A、《论语·阳货》 B、《礼记·乐礼》 C、《列子·汤问》 D、《孟子·告子上》 我的答案:B 14()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蕴。1.0分 A、周公制礼乐 B、大学 C、中庸 D、四书五经 我的答案:A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 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 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 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 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 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 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 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 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 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 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 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

浅谈中国古代吏治

浅谈中国古代吏治 提纲:(1)中国古代各朝吏治体现的简介; (2)中国古代吏治方面的制度及其特点; (3)影响各朝吏治的共同性因素; (4)古代吏治对我们现时的启发。 开篇 翻开浩瀚的史册,打开尘封的岁月。走进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我们发现: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风采各异的法律文化系统,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我们纵观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时,却又惊诧的发现:作为古代文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吏治之法就像一束耀眼的光芒绽放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 轮回千载,更迭千秋。浏览中国古代封建吏治,各个官员如走马观灯般频繁轮换。自先秦时期,法家提出“治国必先治吏”的政治主张,到清代人唐甄提出“治民必先治官”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大多以治官进而达到治国的目的。而封建吏治作为封建政治建设的核心,在两千多年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紧密围绕封建国家集权专制制度来实现自身的稳固和强化,从实践到理论,从制度到法制,举足轻重之间,古代吏治一步步地迈向成熟,并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吏治制度。 那么,何为“吏治”呢? 所谓吏治,指古代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吏管理和统治民众的方式和治绩。它涉及到官吏的教育、选拔、任免、考核、监察和奖惩等诸多方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吏治也就是治吏,或者叫吏政。 中国古代各朝吏治体现的简介 约从商朝开始,其立法就有吏治的体现。商朝初期制定的《汤之官刑》中有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而所谓的巫风最就是官吏沉醉于歌舞,处以罚丝。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时就对官吏做出的一些约束,虽然仅仅是星星之火,却是统治阶级吏治思想的早期体现。 进入西周,吏治似乎有了一定的发展,包括其刑事法律中规定的“群饮罪”“失农时罪”等都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更好治理国家的考虑而对官吏的职责和行为做出的一些约束。当然,西周的立法还规定了一些特权,如贵族官僚犯罪不仅有“八辟”规定的特权,而且宫刑不适用于贵族,对贵族处以死刑的地点和方式也与常人不同。虽为特权规定,但也体现出当时吏治的思想特点。 随着大一统的秦朝的建立,中共古代吏治似乎也初具雏形。从秦朝的睡虎地秦简中来看,其行政法规中的《治吏律》《除吏律》《内史杂律》《尉杂律》《司空律》等都是特别针对官吏所制。下面我们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一下秦朝吏治的举措: (1)官吏的条件:首先,忠于君主的政治思想条件;其次,胜任其官职的能力;再次,曾受过“废”刑及其他刑罚的不得任职;最后,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熟练的 法律技能。 (2)官吏的责任:A、行政责任:国家行政机关对不履行义务而又没有触犯法律的官吏,不通过司法程序而直接实施行政处分,分别有“谇”“赀”“免”“废”。B、 刑事责任:指官吏因职务之便进行犯罪而承担的刑事责任,包括贪污公款、内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的四大古发明有,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曾经居于世界前列,但过去的光辉历史不等于现在的荣耀。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 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发明者是谁 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指南针是什么时间发明的 指南针的意义和价值 指南针有什么作用?火药

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火药是我国古代什么家发明的 什么时代将火药应用在军事上? 火药的发明的意义 火药为什么无法在中国应用 黑火药是由什么原料组成的造纸术 造纸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是谁发明的纸的发明与再创造 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后流传到哪些地区、国家? 蔡伦是受到怎样的启发发明造纸术? 印刷术 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

必读的中国十部经典书籍

必读的中国十部经典书籍 这十部经典分别是:《周易》《论语》《孟子》《近思录》《传习录》《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诗经》《史记》中国文化常被概括为“一源三流,一源,指的是《周易》,三流,指的是儒释道。 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周易》和儒释道的经典是绕不过去的。 1、群经之首——《周易》:洞察天机《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爱因斯坦说:“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 而对普通人来说,周易则是可以时时研习的生存宝典和人生指南。 64卦,其实就是64类问题或者说是人生境遇,而384爻不过是384种不断演变、冲突、发展的状态。 历史上,对周易的注疏、阐释、演绎的著作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但是,综罗百代,易经无非讲的是知变与适变。 理: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 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 数:是由现象界中形而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 读懂易经,掌握变化之理,洞察变化之机,运用适变之法,你也可以天机神断,人生从此无大过。

儒家必读的经典:《论语》《孟子》《近思录》《传习录》2、《论语》:做一个好人《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是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 宋代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朱熹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将其列为“四书之首。 《论语》自问世以来成为历代儒生的必读书目。 “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的思想构筑了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基本精神。 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对我们的理想、志向、人生目标以及为人处世等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其儒家思想广大而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实际运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 研读《论语》,了解之儒家思想精髓所在,学习做人做事,领悟极高明而中庸的为人之道,为修身处世开启智慧。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 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规模的动乱和战争从未停歇。几乎每一个王朝和国家都是在战争与动乱中建立,又在战争与动乱中被推翻。然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和维护。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延续数千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国之策,以缓解内外矛盾,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威胁: 第一,内部阶级矛盾,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世界历史之罕见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宋朝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外部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夏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自秦朝建立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就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当内地中央政府实力强大,民族关系就好。若是中央政府实力衰弱,民族矛盾就为激发,甚至于导致中原政权的崩溃。比如宋朝被元朝取代,明朝被清朝取代。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从西汉开始到北宋,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都比较激烈。汉朝实行分封制,封国不断强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唐朝的藩镇有充分的自主权。政治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经济上可以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自安史之乱开始,持续一百多年,一直至唐朝灭亡。 就在这样一次次与矛盾和分裂作斗争的过程中,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以维护统一为宗旨,以巩固中央为前提,"治内"为主、"安边"为辅的治国之道。从战略手段来看,则是文武并用、刚柔兼济,体现出鲜明的理性思考和务实倾向。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巩固中央,第二是治国安民,第三是强边固防。 一、巩固中央 (一)推崇儒学,尊王忠君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它之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主要原因是儒家积极倡导"尊王忠君"的思想。 儒家认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首要问题是确立"上"与"下"的地位关系,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以使人们具有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而要做到这点,一方面要"民顺",即要求臣民"尊王""忠君";同时,朝廷自身要坚强有力,即"君正"。 历代封建统治者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多地是强调儒学中"民顺"的一面,使儒学沦为君主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经过历代统治者对"德教"的长期推行,"忠君"已经成为一种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所以在封建时代,臣子必须对君王无条件的服从,反抗君王被视为大逆不道。通过这种忠君思想的灌输,使得皇帝牢牢地控制住了大臣。 (二)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除了思想文化上的灌输和引导,中国封建统治者还通过一系列政治举措分化瓦解内部的政治派系和地方势力,不断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以确保统治中心的稳固。 措施一:改革中央行政机构,通过明确的政治分工、严格的权力制衡、来提高中央机构的工作效率,平衡内部矛盾。 措施二:实行地方小行政区划制,防止行政区划过大而失去控制,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就是"大改小"的典型做法。

《中国古代的书籍》的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的书籍》的阅读答案 阅读重在理解,理解了,才能说自己阅读了。 中国古代的书籍①当你手捧装帧精美的现代图书时,你是否知道它们是如何从古代的书籍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②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就出现了有关占卜吉凶的书。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记录材料,把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最早的图书甲骨书。 ③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人们将整篇作品甚至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由于刻石的兴起,后代出现了拓(音t à)印技术。千余年来它一直是一种文献复制技术,拓本成为一种图书类型。后期的主要作用已不再是传播知识,而是书法艺术借以流传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 ④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我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⑤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用竹片写的书称“简策”,用木版(也作“板”)写的叫“版牍”。超过100字的长文,就写在简策上,不到100字的短文,便写在木版上。写在木版上的文字大多数是

官方文书、户籍、告示、信札、遣册及图画。由于文字内容有异,其称谓亦有别,如军事的文书叫“檄”,用于告示者称之“榜”,将信写于木版,然后再加一版叫“检”。由于写信的木版,通常只有一尺长,故信函又叫“尺牍”。 ⑥简牍虽然廉价、制作方便,但笨重不便携带,而且每简容字有限,编简成册的长篇著作一旦散乱,则发生“错简”,再说编连简牍所用的丝带、麻绳、皮带易被磨断,给阅读带来困难,缣帛就应运而生了。缣(jiān 细绢)帛(bó丝织品的总称)是丝织物,轻软平滑,面幅宽阔,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寡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容易收藏,方便携带,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因此,帛书与简书并存,共同构成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简帛文化。 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究其原因,或是产量不够,或是人们思想观念尚未转变。《北堂书钞》记载了东汉人崔瑗用不起缣帛,以纸抄书送给朋友,特附言致歉:“今送《许子》十卷,贫不及素,但以纸耳。”这一段话反映了当时人们轻纸重帛的观念。 ⑧随着造纸术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造纸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纸书的数量与纸张的优越性被人们充分认识。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张已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写本书取代了帛书。古代写本书用纸,多经过了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论中国古代治理模式——德治

论中国古代治理模式——德治 摘要:中国古代的政治模式主要是德法并用的治理模式,其中德治占主要地位,在漫长的古代政治中,君主得控制德治的发展以期不让其发展为人治,又得适当为法治留下空间来保障德治的正常运行,这样的模式带来了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治理模式德治 一、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在古代儒家看来,社会秩序的和谐状态,在根本上要靠人们普遍的道德养成。法律惩治只能在罪恶行为发生之后,进行一定的惩处。孔子认为统治“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也主张德法相济,内外兼施。他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荀子把“礼”和“刑”视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治之经,礼与刑”。儒家的主流思想认为最有效的统治方式莫过于以道德礼仪来化民向善,在道德教化失效之后,才能施行法律的惩戒。我国古代的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的提升,实质是依附于道德。这样一种政治方式,从德治的角度看,是借用法治的惩罚性手段强化德治效果;从法治的角度看,是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因此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形成了德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模式。 二、德治与人治与法治的关系 道家对君主寄予厚望,文子道德: 天下安宁, 要在一人, 人主者, 民之师也。上者, 下之仪也, 上美之则下食之, 上有道德则下有仁义, 下有仁义则无淫乱之世也。故君主是臣民之师。法家亦主张圣者为王为师。君主为法吏之师, 法吏为臣民之师, 天下之人师法君主的法令。[1] 古代君主想要实行德治,结果在德治与人治中往往行效不当,将德治做成人治,结果人民的利益与权利并不能很好地被表达与行使,同时在德治中容易忽略法治效用,造成法律效能丧失,法治效力被边缘化,以至于社会动荡,对君主执政造成影响。 中国古代儒家的“德治”思想,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人治”思想,是同法治思想根本对立的。人们的这种认识,并不完全符合儒家“德治”思想的本来面目,因而是不正确的。[2]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古代儒家的“德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