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GP-PROEX基础实践课程------第05章:图表显示器

GP-PROEX基础实践课程------第05章:图表显示器

GP-PROEX基础实践课程------第05章:图表显示器
GP-PROEX基础实践课程------第05章:图表显示器

18图表显示器

本章将介绍GP-Pro EX的“图表显示器”功能及放置图表的基本操作。

首先,请阅读"18.1 设置菜单" (p18-2) ,然后转到相关的解释页面。

18.1设置菜单........................................................................................................18-2

18.2用柱状图/圆形图/半圆图/槽状图显示当前值.............................................18-4

18.3用柱状图/圆形图/半圆图/槽状图显示报警.................................................18-7

18.4使用折线图..................................................................................................18-11

18.5使用折线图浏览历史数据.............................................................................18-15

18.6同时显示多个地址(块显示).......................................................................18-24

18.7设置指南......................................................................................................18-29

18.8限制.............................................................................................................18-81

18.1设置菜单

18.2用柱状图/圆形图/半圆图/槽状图显示当前值18.2.1简介

按照在范围值中的定义转换当前值并和在图表上显示当前值。

18.2.2设置步骤

在柱状图上显示字地址(D100)数据。

1从[部件(P)]菜单中选择[图表(G)]

或点击。将图表放置在画面上。

2

双击新建的图表。将显示如下对话框。

3在[

监控字地址]中设置您希望显示的地址。然后设置[数据类型]和[位长]。

)"18.7.1 图表部件设置指南" (p18-29) ?有关放置部件或设置地址、形状或颜色的更多信息,请参阅“部件编辑步骤”。

)"8.6.1 编辑部件" (p8-49)

4在[输入指定]下拉列表中选择[常量]。在[最小]和[最大]栏中,设置存储在该地址中的

数据的范围。如果您保存的数据是负值,将[输入符号]设置为 [2的补码]或[MSB 符号]。

5在[图表形状]下拉列表中选择[柱状图]。

6在[选择形状]中选择图表形状。7在[颜色]标签中设置[显示颜色]。

必要时需要设置图表的其他颜色(如图案颜色、边框颜色等)

8在[标尺]标签上,设置标尺的显示设置并指定标尺的颜色,然后点击[确定]。

?您也可以选择[圆形图]、[半圆图]和[槽状图]。

18.3

用柱状图/圆形图/半圆图/槽状图显示报警

18.3.1

简介

当数据范围是0至500时:

您可以设置正常和异常值。当出现异常值时,图表颜色将发生改变。这对用户快速查看异常值非常有用。

100

上限=80

下限=20

100

当前值=250

当前值=450

50%

90%

18.3.2设置步骤

设置图表颜色,这样当字地址(D100)数据低于输入范围的20%或高于输入范围的

80%时,颜色就会改变。

1从[部件(P)]菜单中选择[图表(G)]

或点击

。将图表放置在画面上。

2

双击新建的图表。将显示如下对话框。

3在

[监控字地址]中设置您希望显示的地址。然后设置[数据类型]和[位长]。

)"18.7.1 图表部件设置指南" (p18-29) ?有关放置部件或设置地址、形状或颜色的更多信息,请参阅“部件编辑步骤”。

)"8.6.1 编辑部件" (p8-49)

4在[输入指定]下拉列表中选择[常量]。在[最小]和[最大]栏中,设置存储在该地址中的

数据的范围。

5在[图表形状]下拉列表中选择[柱状图]。

6在[选择形状]中选择图表形状。7在[颜色]标签中设置[显示颜色]。

必要时需要设置图表的其他颜色(如图案颜色、边框颜色等)。

8勾选[报警]复选框,指定报警范围(百分比)

。(例如,下限20,上限80)。

在[显示颜色]中,设置报警显示的颜色。

?您也可以选择[

圆形图]、[

半圆图]

和[槽状图

]。

9在[标尺]标签上设置显示标尺以及颜色和闪烁属性。点击[确定]。

18.4使用折线图

18.4.1简介

您可以在折线图中以固定间隔或任意间隔收集和显示数据。

您可用它来发现数据的重大变化或查看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

一个折线图中最多可以显示20条线。

?使用采样功能来获取数据。要显示历史趋势图,您首先需要设置将在GP中用采样来收集的连接控制器/PLC数据。

)"23.3 以固定时间间隔采样数据" (p23-5)

)"23.4 以指定周期采样数据" (p23-10)

18.4.2设置步骤

每当采集到一个字地址数据点时,就在折线图上显示该数据点。

1从[部件(P)]菜单中,选择[历史趋势图(H)]

或点击。将图表放置在画面上。

2双击新建的图表。将显示如下对话框。

3在[选择形状]中选择图表形状。

4在[组号]中选择您希望显示的采样组的号码。5点击[通道设置]。将弹出如下对话框。

)"18.7.2 历史趋势图设置指南" (p18-45) ?有关放置部件或设置地址、形状或颜色的更多信息,请参阅“部件编辑步骤”。

)"8.6.1 编辑部件" (p8-49)

在[通道数]中设置将在图表(1)中显示的数据行数。在[通道号1]中选择图表显示地址(如,D100)。

6设置图表数据的数据类型和输入范围。

7在[颜色]标签上设置将要显示的线条的颜色和类型以及图表显示区的颜色。

8在[显示区]标签中,设置图表“显示方向”和并将“数据采样数”设置为“4”。将“滚动样本数”设置为与“数据采样数”相同的值。如果需要,还需设置一个标尺。

9在[时间显示]标签中,选择[最近时间]和[最远时间]复选框,设置显示日期和时间的格式。

10如果需要,还需设置字体大小和颜色,然后点击[确定]。

?[最远时间]放在历史趋势图的左下轴,[最近时间]放在右下轴。

18.5使用折线图浏览历史数据

18.5.1简介

您可以显示折线图的历史数据。

您可以查看已经从折线图上清除的历史数据。这种功能对于评估一段时间的数据变化非常有用。

18.5.2设置步骤

当您想查看字地址的历史数据时请使用这些设置。

1从[部件(P)]菜单中,选择[历史趋势图(H)]

或点击

。将图表放置在画面上。

2双击新建的图表。将显示设置对话框。

设置采样组和地址(D100),然后调节显示所需的设置,如线条颜色、显示数据的数

量等。

)"18.4.2 设置步骤" (p18-12)

3在[显示历史数据]标签中选择[显示历史数据]复选框以显示[开关设置]标签。

4勾选[显示指针]复选框。

5设置将显示历史数据的开关。

)"18.7.2 历史趋势图设置指南" (p18-45) ?有关部件放置方法和地址、形状、颜色和标签设置方法等的详细信息,请参阅“部件编辑步骤”。

)"8.6.1 编辑部件" (p8-49)

?每个画面上只能放置一个具有显示历史数据功能的历史趋势图部件。

?对于那些采样设置中没有选择[使用存储卡作为备份区]的采样组,即使勾选了[显示指针]复选框,也不会在画面上显示指针。

选择[开关设置]标签,设置每触摸一次上下滚动的行数。

6在[选择形状]中选择开关形状。

7选择开关标签的[

字体类型

]和[

显示语言]

。设置[文本颜色

]。

8在[开关标签]中,选择一个开关并在[标签]中输入文本。每个开关都需要输入一个标

签文本。

9选择开关颜色。(根据所选择的开关形状,可能无法设置某些颜色。)

件中[特殊开关]的[历史趋势图开关]时,您可以设置单个开关的形状和颜色。

?对于那些采样设置中没有选择[使用存储卡作为备份区]的采样组,当选择[放大显示]和[缩小显示]时,它们不会正常工作。

10在[时间显示]标签中,选择[最近时间]、[最远时间]或[设置的时间]复选框。设置显示

格式和颜色,然后点击[确定]。

?开关被放置在历史趋势图的右上角。

?图表上的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选择和移动到画面中的任何地方。

18.5.3操作步骤

触摸“显示历史数据”开关([DISP]),切换到“显示历史数据”模式。

触摸历史数据的滚动开关,您可以滚回到显示器上以前的数据。要退出显示历史数据模式,再次触摸“显示历史数据”开关或切换画面。

当在采样设置的[模式]标签中选择[使用存储卡作为备份区]时,您可以使用显示指针、缩小和放大、以及下面描述的功能。

指针操作

1触摸“显示历史数据”开关,切换到显示历史数据模式。

2

触摸[历史数据滚动]开关来滚动图表。

当滚动时,图表将被移动,而指针位置保持不变。

?要显示历史数据,在[采样设置]中点击[模式]标签,选择[备份到内部存

储器]复选框。当选择了[使用存储卡作为备份区]时,当内部存储器

已满时,原有数据将保存在外部存储器中。

)"23.8.1 通用设置(采样设置)设置指南 模式" (p23-41)

?如果[显示指针]未被置ON,指针将不会出现。

)"18.7.2 历史趋势图设置指南 显示历史数据" (p18-54)

?如果未选择显示历史数据模式,当您触摸图表显示区时指针将不会出

现。

?如果备份SRAM中无数据,搜索具有同CF卡或U盘中的备份数据文件

(BIN格式)相同的采样设置的文件。如果找到文件,则将显示指针。

如果找到备份数据的多个文件(BIN格式),则仅显示一个文件的图

表。

?已触摸点的图表数据(日期、时间和图表值)存储在为通道数设置的[指

针信息存储地址]中。已存储的数据可以显示在[日期显示]上。

)"14.2 显示/输入数值" (p14-5)

?在滚动过程中当显示最旧的数据(这里的左轴上)显示时,指针可以移

动,但图表将保持固定。

如果您在指针移动到最末端后继续滚动,指针仅显示在X轴方向。

显示方向:左下角 ->

向右

显示方向:左下角 -> 向右

最旧的

数据

《东北大学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题目:设计胶带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班级:冶金工程1103 姓名:马林林 学号:20110075 指导教师: 成绩: 2013 年07 月07 日

1、设计内容 1.1设计题目 1.2工作条件 1.3技术条件 2、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2.1电动机选择 2.2分配传动比 2.3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3、传动零件设计计算以及校核3.1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3.2减速器内部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4、轴的计算 4.1初步确定轴的直径 4.2轴的强度校核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其寿命验算5.1初选滚动轴承的型号 5.2滚动轴承寿命的胶合计算 6、键连接选择和验算 7、连轴器的选择和验算

kw w 30.3=

一对滚动轴承效率 η2=0.99 闭式齿轮的传动效率 η3=0.97(8级) 开式滚子链传动效率 η4=0.92 一对滑动轴承的效率 η5=0.97 传动滚筒的效率 η6=0.96 8063 .096.097.092.097.099.099.026 5432 21=?????=?????=ηηηηηηη 8063.0=η (3)所需的电动机的功率 Kw p p w r 09.48063 .030.3=== η Kw p r 09.4= 即Pr=4.09kw 查表2-18-1可选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Y132M2-6型, 额定kw P 5.50=。满足r P P >0,其主要性能见表。 2.1.3确定电动机转速 传动滚筒转速 min /4.102280 1000 5.16060w r D v n =???==ππ 现以同步转速为Y132S-4型(1500r/min ) 及Y132M2-6 型(1000r/min )两种方案比较,查得电动机数据 使传动装置结构紧凑,选用方案2。电动机型号为Y132M2-6。 由表2-18-1和表2-18-2查得其主要性能技术数和安装尺寸 数据列于下表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发表时间:2011-09-13T13:02:52.323Z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7月B 作者:张静 [导读] 本文通过提出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研究,探讨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可实施的一些改革方案。 摘要: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把理论合理的运用到实践中去,但现在高校在实践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提出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研究,探讨了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可实施的一些改革方案。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7-0047-02 *本文系2010年度长江大学教育研究项目“发展中的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10019。 作者简介:张静(1982.1-),女,湖北荆州,硕士在读,讲师,任教于长江大学艺术学院,从事美术专业教学工作。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湖北荆州邮编4340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生活中设计无处不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高校在设计课程体系安排上却变化微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主要是大部分的课程教学都停留在简单的老套的理论上,忽视实践中的运用,学生毕业后不经过实践锻炼很难适应社会需求,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必须成为重点,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课程的结构,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 一、从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现状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从最初的简单的三大构成发展到今天的平面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诸多专业方向,可见其发展快速,发展越来越全面。体现出它是一门和生活紧密联系、综合性强、处处与实践挂钩的专业。在日常教学中理论部分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它的可行性,艺术设计观念必须物化才能体现它的实用性。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潮流专业,其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带来实际效益,同时改变人们的审美标准,改善生活质量。为社会培养敏锐的实用型和创意型设计人才。因此,在安排设计课程时不能只以理论教学为主,要安排与理论相符合的实践课程,理论结合具体的实践才能验证理论的可行性,才能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在教学中,单一的理论学习,学生无法深刻的理解其中的精神,只有加入大量的真实课题设计,学生才能体会到平时的理论学习并不是空谈,是和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才能更投入、更积极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如涉及到客户提出的一些具体要求,学生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考察,和相关的市场调研,结合客户的要求做出满意的方案,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大众的心理,市场的需求,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实际的创作能力和解决具体方案的水平。理论联系实践,理论离不开实践,特别是艺术设计这门与时俱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更离不开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能否为社会培养优秀设计人才的关键。 二、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具体改革措施 1、创新思维与实践课题的融合 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着鲜明个性,每个人的审美、创意、艺术感受都是不同的,都有着强烈的、习惯的自我审美标准,在面对具体的实践课题时,很少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大部分是在表现强烈的自我审美,导致很多作品太过于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不能充分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但有时客户、使用者大多数没有受过艺术教育,也没有高的审美水平,凭着自己习惯的审美要求对设计师提出各种各样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师的创作,大部分的设计师从最初的个性鲜明,创意无限,成为只为满足客户要求但毫无创意的模式化创作。如何平衡学生创意和具体实践课题之间的关系成了实践教学的难点。 不同的年级实践课题安排是不一样的,在低年级实践课题安排上,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课题安排范围很广,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发挥,这样学生能最大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到了高年级,多安排一些和生活关系密切的实践课题,如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环保、减排、节能等和我们生活的世界息息相关的一些主题,从自己身边的环境开始,平日里一些我们天天在使用的设计产品,如价格便宜的矿泉水瓶子、垃圾箱、课桌等等,没有人去关注这些设计是否合理、节能、使用方便,因为它普通的没有人去看它的设计而只是简单的使用它,但敏感的设计师就会发现它的设计缺陷,如矿泉水大瓶的太多喝不完就仍了,造成了浪费,小瓶的量太少,不能满足普遍的饮水量,垃圾箱不能很好的收纳垃圾,通常垃圾外漏,清洁工清理垃圾也不方便等等这些我们日常每天都接触的事物却没人去设计,通过这些事例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认清设计是什么,怎样去设计,如何关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 2、高素养、精专业的教师 高校教学最重要的两大软件就是教师和学生,每个学校的水平和资历不一样,同时也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大城市生活水平高,信息流通快,对艺术设计的教学有一定帮助,小城市生活水平低,信息闭塞,一定程度上阻碍艺术设计教学,教师是直接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媒介,虽然地理原因对教学会造成一定影响,但现在交通便利,特别是网络发达,很多信息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获取,因此教师水平的高低成了决定学生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专业水平成了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首先,教师要具备高素养,素养的高低需靠长时间的积累,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读书、学习新知识不能间断,只有不断的学习、知识不断的更新,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其次,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也要走在前端,教师应多参加专业比赛、展览,随时了解当下的专业前端动向,及时反馈给学生,也需要多承接具体的实际工程,可组织学生参加,教师负责项目中的主要部分,学生可参与设计海报、标志等小的项目,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熟悉了具体项目的工作流程,增加了实践经验,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3、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艺术设计学生毕业后最终要踏入社会,学校的实践教学场地、经费有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大部分的学生制作作品成本太高,承受不了昂贵的开支,很多好的创意无法实现,为了节约经费,降低成本,做出来的作品大打折扣,学生最终是要走入市场,和一些发展中的设计企业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的经费问题,使学生直接为企业制作项目,不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缓解学生从学校直接进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模板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仿生水母 机电学院:08-713班 小组成员:2008071315张** 2008071329刘 ** 2008071302高 **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孔凡凯 2010年7月10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

设计说明书至少要包含以下部分内容 一、机构运动简图(要求符号规范并标注参数) 二,机构照片(复印件) 三.机构有__________个活动构件。有__________个低副,其中转动副__________个,移动副__________个。有_________个高副,其中齿轮副_________个,蜗杆蜗轮副_________个,凸轮副_________个。有_________个复合铰链,在___________处。有_________个局部自由度,在___________处。有_________个虚约束,在___________处。 四.机构自由度数数目为 F= 3n - 2P L - P H = 3×-2×-= 五.机构_________个原动件。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在___________处用___________驱动,模拟___________的运动。 六.针对原设计要求,按照实验结果简述机构的有关杆、副是否运动到位、曲柄是否存在、是否实现急回、最小传动角数值、是否有“憋劲”现象。(原设计题无要求的项目可以不涉及) 七.指出在机构中自己有所创新之处。 八.指出机构的不足之处,简述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专业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_____崔运宏__专业班级: 电信1304 班 指导教师: 胡君萍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专业基础实践第7套综合题 初始条件: (1)提供实验室机房及其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 (2)《MATLAB教程》学习。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选择一本《MATLAB教程》,认真学习该教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基本使用方法、数组运算、矩阵运算、数学运算、程序设计、符号计算、图形绘制、GUI设计等内容; (2)对该套综合题的10道题,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具体设计部分的原理分析、建模、必要的推导和可行性分析,画出程序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代码(含注释),上机调试运行程序,记录实验结果(含计算结果和图表)。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4)要求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5)根据课程设计有关规范,按时、独立完成专业基础实践说明书。 时间安排: (1)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学习《MATLAB教程》 2.5天; (2)进行编程设计2天; (3)完成专业基础实践报告书1天; (4)答辩0.5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

前言 (3) MATLAB简介 (3) Matlab的功能 (3) 二设计题目 (5) 三设计内容 (6) 3.2题二 (7) 3.3题三 (8) 3.4题四 (9) 3.5题五 (16) 3.6题六 (16) 3.7题七 (17) 3.8题八 (19) 3.9题九 (20) 3.10题十 (21) 四课程设计心得 (24) 参考文献 (25)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6)

实践教学体系综述

实践教学体系综述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我校多年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着力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平等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 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机械类专业实践模块分为课内和课外两大部分,其中课内分为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三大类。 (1)基础课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基础实践、机械制造实践及其他基础学科(如计算机、物理、电工、电子等)的实践环节。

(2)专业课实践环节。包括机电控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方向、机械设计方向、模具设计方向、材料成型方向的实践环节。 (3)集中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课外实践模块包括科技竞赛、科技活动(如学生科研立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专业技能培训、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学校历来非常重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内实验教学环节的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学校修订了《本科实验课程大纲》,明确提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的具体要求,并对实验教学内容、时数等进行了积极的调整,确保实验开出率,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近三年实验课程开出率达到100%。 近年来,我校不断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着重研究与更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增加实验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为加快推进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步伐,学校决定推行《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实施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各院(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成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教学实验室进行整合,加强教学实验室环境建设,规划科研实验室,将科研实验室与学科建设项目紧密结合。 学校开展实验室体制的改革,以“调整、组合、优化”六字方针为指导,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级与分层相结合。大力推进实验课程改革,使传统典型实验与现代发展实验相结合,基础实验与现实科研实验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建立预习——检查——提问——讨论——操作——总结的实验方法。 加大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增强教学效果:为了兼顾点和面,把实验分成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两部分。学生若在实验中能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实验内容,经实验教师同意、报实验室备案后,可增加相应的实验学时数;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教学设计依据 本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是以下三方面: (1)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核心课程,也是机电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学生的后续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2)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课程重构中的论证结论,确立了本课程的知识点。(3)通过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反馈确定的当前高技能人才对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传动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控加工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机械设备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一般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组成、性能特点,初步掌握选用和设计方法。 2(具有对机构和零件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一定的制图能力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及分析、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职业技能目标:

1(认识《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理论教学、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课外综合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2(认识《机械设计基础及课程设计》课程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工程实际问题。 3(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机械历史上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认识到我国机械设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 3(感受机械设计成果的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并以此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 4(培养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5. 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采用项目化教学,按项目的不同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交流的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三、教学单元与学时安排 学习 项目项目名称学习型工作任务学时 序号 教学项目1 概论任务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任务 任务1-2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与结构工艺性 1 2 任务1-3 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及设计步骤

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四月五日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案 一、课程体系建构 (一)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通过对行业和本区域典型电子企业的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任职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职业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一一对应、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表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过程 调研典型企业,确定工作岗位群: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高新区等区域内企业的调查分析,电子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产品装配、电子工艺操作、电子生产管理等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群,以生产质检、产品维修为主的产品检测维护岗位群和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售后服务

为主的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岗位群。 课程体系的建构:结合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化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计 (一)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 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能力为本,工学结合,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学生就业服务。本课程的设计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将内容按项目进行整合,各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兼顾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中的每个项目均由若干个典型工作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均将相关知识和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项目内容的选择以实际应用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需要,参照电子产品装接工、维修电工、微控制器设计工程师的职业资格标准,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成七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以典型设备为载体,通过具体案例,让学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选取与整合

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8-06-22T10:10:41.3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俞兰 [导读] 摘要:对职业技术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来说,机械基础性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江苏南京 210049 摘要:对职业技术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来说,机械基础性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适当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进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论述了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现状,阐述了构建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机械基础实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结构与基础知识,其中基础知识包括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虽有普通高校、名牌高校与独立院校之分,但他们肩负着同样的使命,那便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满足这样的需求,有必要进行机械基础实践教学的改革。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机械基础的运用越来越普及,所以更要加强对机械基础实践教学课程的探索,才能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1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现状 当前国内大部分院校在机械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主要从机械实践教学、机械基础实验两个方面开展改革活动: 1.1创建机械实践教学体系。机械实践教学体系指的是以机械工程训练、实验和设计为前提,通过将其引入机械专业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进而培养出其潜在的实验、动手能力。 1.2以机械基础实验为发展前提的改革。当前国内大部分院校在机械专业教学上依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度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新体系的创建过程当中,院校通过对传统实验教学的重新整合,使得实验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性和探究型,进而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及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2 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改革方向 2.1加大教学投入。机械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改革创新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保证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践成果相对应。现代社会发展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融合度和实际应用性,与不同类别的工程行业贴合度较高,并且在学科知识的渗透交叉中达到融合贯通的效果。实现多元化的教学改革体系就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央财政部根据学生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不同项目内容,予以资金和政策上强有力的支持,能够保证实验设施的配套建设。学校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能够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施,保证基础项目的实验、设计有效,促进学校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条件完善,奠定课程教学的物质基础。 2.2课程设置合理。机械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进行单一科目的教学,需要在综合性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机械基础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涵盖的关于工程应用类的内容也较多,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设置不同科目课程,保证学生的学习范围拓展,提高专业知识学习的丰富度。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中不同学科在相互联系与融合中,学生能够实现综合性学习,并且在不同项目创新设计中,学生可参考借鉴的内容增多。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建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和教学要求增设相应的科目,合理安排好不同课程的比例,将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实施要求的课程项目按照教学计划要求恰当分配,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参与到相应的课程项目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3关注教学反馈。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需要制定好基本的改革思路和改革目标,并且要在实施教学改革计划的过程中关于人才培养的生活反馈,为教学实践内容完善和教学改革思路调整提供参考。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行业经济发展较快,机械化生产和加工的水平与程度也不断提高,工程建设和产业制造中关于不同机械设备的应用增多,机械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直接关系到机械生产水平的提高与否。高校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关于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需要根据市场专业人才需求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了解市场反馈,能够更好的促进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内容与科技创新和工程训练的结合,从而使学生在主动探索和实践创新中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另外,社会人才供求反馈对学校的课程教学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有利于机械基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完善。 3 构建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职业技术学校对培养机械基础实验实践教学人才的需要,在明确其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与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3.1基础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层次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机器。这个过程可以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加强学生对机械的感知能力,从而将抽象的描述具体化。如可以带学生去参观实验室和机械陈列室,让学生了解机械的组合、构成以及设计原理等。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会对机械设计产生兴趣,从而在实践感知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这种实践教学环节是面向机械工程类的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另外,在产品制造工程训练课程中要改革教学思路,按照重新安排训练内容、对现代制造技术重点训练、提高综合训练能力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构建集技能、能力、素养为一体的综合训练课程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的需要。 3.2提高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三部分: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机械制造基础实验课程与机械设计基础综合课程。这个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课程面向全校工程机械类的学生,以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为基础,让他们掌握机械技术制造知识和技能,以便于运用到以后的实践生活中。在职业技术学校中,机械基础实验课程可以单独设科,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设定相应的学时。针对学校中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在机械基础实验课程中要设计基础性实验、探索创新以及综合设计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和机械设计基础综合课程在学时安排上同机械基础实验课程一样,根据学校的人才计划和教学目标来设定相应的学时。其中机械基础性实验课程包括综合设计以及研究性实验、机械制造技术等与机械制造有关的基础性内容。 3.3综合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这个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含三方面:工程的综合实践课程、创新研究活动与课外科技活动设计。综合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是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把实践活动的教学与机械基础实验实践的科学研究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发科研项目,参加科学实践活动,通过创新研究、课外科技设计等活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发展培养学

生活中的标志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设计

综合实践课程《生活中的标志》 一、课程提出背景 在机场、车站、码头、公路等场所,各种标志随处可见,这些标志如同形象的语言,时刻提醒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此,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标志》。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其作用,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守规则的习惯,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二、课题类型 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探究活动 三、课程总课时 五课时 四、活动教学方法 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访谈法、调查法 五、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作用。让学生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探究式、访问式、问题式、搜集式、整理式的活动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六、课程内容 1、确立课题,成立小组,组内分工(1课时) (1)课程名称为《生活中的标志》 (2)全班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成四个大组; (3)各组内选出组长并组织分工。

2、教师讲调查方法,学生交流、修改、整理方案(1课时) (1)教师讲解访谈法等调查方法;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各组的子课题。 3、实施过程(2课时) (1)学生分散查找资料,实施采访活动; (2)学生资料汇总; (3)学生制定汇报资料。 4、成果展示,交流评价(1课时) 各小组分别以用不同方式进行报告展示,有手抄报、图文展示,录像、演讲等多种形式。 七、课程进行过程 (一)第一课时 确立课题成立小组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层次和生活经验,并深入了解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需要、动机和兴趣问题,最终确立了《生活中的标志》这一研究课题。再介绍课程安排及课程目标和最终评价标准等,最后由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研究小组。每组推选出一个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做好分工,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1.第一组:生活中的标志安全标志(子课题) (1)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安全标志? (2)安全标志的分类? (3)安全标志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 组长:自选 2.第二组:生活中的广告品牌标志(子课题) (1)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品牌标志? (2)这些品牌标志有何作用? 活动方案:上网搜查、查阅资料、实地调查 组长:自选

(新)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机械类专业 学时:128(讲课114:,实验:14)学分:7 执笔者:曾德江编写日期:2004年4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新的科学技术做准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用途及选择,初步掌握机械零件毛坯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初步掌握对杆件进行强度个刚度计算的方法,并具有一定似的实验能力;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机械工程材料(17学时) 第一单元绪论(1学时) 介绍与本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新技术的应用。 掌握与本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 第二单元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10学时) 介绍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学基础、钢的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应用,掌握金属材料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和适用范围。 第三单元钢铁材料(4学时) 介绍工业用钢、工程铸铁的分类、特点及牌号表示。 了解工业用钢、工程铸铁的分类、特点,掌握工业用钢、工程铸铁的牌号表示。 第四单元非铁金属与粉末冶金金属材料(2学时) 介绍非铁金属与粉末冶金金属材料的分类及牌号表示。 了解非铁金属与粉末冶金金属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模块二静力学(16学时) 第五单元静力学基础(5学时) 介绍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约束反力与受力图。 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及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的绘制。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唐山学院专科教育部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双重属性:既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中心地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下开展活动,完成并达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技能培养目标 前言 专科教育部承担着唐山学院高职高专教育任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方向和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做支撑。多年来我们在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中,针对实践教学“硬件(教育经费、师资结构、实验室及设施、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相对薄弱的现状,注重开发“软件(更新实践教育理念、建设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实践教学教研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资源,努力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1、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 ⑴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专科教育部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电工电子实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实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普通化学、仪器分析)进行,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及专科教育部当前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要求。 ⑵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内容,指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等。专科教育部利用校内数控及加工中心实训基地、财会实训室、分析化学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餐饮客房实训室、形体实训室和校外多家旅行社、网络公司等实训基地,根据当前所开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型设计的基本要求.pdf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指导课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活动主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教师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及管理的要求。能把握课程的特点和价值追求。 2.能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意见。 3.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与交流,对所提出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论证,最后确立活动主题。 4.活动过程环节清晰、逻辑严密、学时安排合理,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重点、难点明确。 二、主题分解课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在主题确定后,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意愿,把主题具体的细化成可操作的子课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能够在将主课题进行分解的过程中准确分析学生的兴趣、需求、能力和经验,指导学生建立分课题规划的意识;分析现有的和潜在的课程资源;围绕分课题筛选资源,理清资源、学情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

2.能指导学生分解主题,指导学生建立分课题研究的方法,保证今后学生能够对课题有比较完整的研究、实践。 三、方案设计课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具体、细致地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养成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的好习惯,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1.指导学生建立制定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格式,引导学生针对活动方式,自主规范地进行设计方案:(如活动主题,成员分工,活动前准备,活动的目的、内容、时间、步骤、方法,问题预设及解决办法,成果预计与交流,活动评价等)。并论证其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方案。 2.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和他人的活动兴趣、特长和便利性等因素组建活动小组,寻找合适的指导老师。 3.指导过程要充分发扬民主,形成集体合力,从内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动态调整,使其能服务于活动,指导于活动。 四、专题研讨课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感兴趣的或有争议性的问题开展专题实践性研究。 教学过程设计: 1.能引导学生聆听,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2.能指导学生利用相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做到有理有据。 3.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展开专题讨论,得出结论。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内容 (1)使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 (2)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技能,使学生具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实践能力;二是职业素质;三是创业能力;四是职业资格证书。 (3)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意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2. 调整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构建。 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时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3.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教学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制定以实训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多层次目标。 4. 制定专业技能规范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系统的技能训练要求并规定必须完成或选择完成的内容。 5. 修订实践教学计划 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实践教学计划,使其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注重实效性。 要避免重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而轻实践教学质量的倾向。文科专业在编写实践教学计划时更要注意。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总学时:95 适用对象: _____机械加工专业中专二年级学生 __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至第四学期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 本课程是机械加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让学生联系实践进行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机械分析能力,为这些专业的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供一个专业基础知识平台。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机械传动原理、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运动的能力;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简单了解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等内容。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基本达到在无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能独立分析机械的组成、使用维护、简单机械零件的设计; (2)具有分析常用机构运动特性的能力; (3)初步具有简单设计机械及传动装置的能力; ? (4)具有应用标准、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5)初步具有把理论计算与结构设计、结构工艺等结合起来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有机械设计实验技能 (6)具有对常用机构及通用机构零部件进行维护的能力 综合素质: (1)加强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能力 |

(九)实施建议或说明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 考核形式:闭卷。 评价办法:期中考试占30%,平时成绩占40%(主要考察作业成绩、实践等方面),期末成绩占30%。 三、教学内容纲要 ( 《机械基础》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机器、机构、机器的组成和运动副的概念 2. 了解机械传动的分类 第一章带传动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普通V 带的标记 。 2.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同步带传动 3. 理解V带及带轮、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V带传动的安装维 护及张紧装置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要点: 1. 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2. 机构传动比i 第二节V带传动 、 要点: 1. 普通V带结构 2. 普通V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3. 普通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4. 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 5. 普通V带的标记 第三节同步带传动 要点: # 1. 同步带传动的特点 第二章螺旋传动

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建设方案详细

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其建设方案 一、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层分级分类训练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设计、建立了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把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结合起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要强调教学内容和素材尽可能来自生产第一线,创造工程实际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项目;二要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体系更完备、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适用性、竞争力的提高。 二、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阶段性目标 初步实现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实训设置;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实训内容; 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实训活动; 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构建符合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措施 派专人深入相关企业,广泛调研,认真分析,确定制造类各专业职业能力要求; 咨询企业专家、职教专家,确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步骤; 按职业能力要求修改各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修(制)订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组织专家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进行评审,根据专家意见作必要的修改。(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方法 在强化对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国际上普遍推行双证书并举的制度,即作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有高等学校的毕业证书,而且还需有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推行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对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认定的质量评价体系。从高职院校的定位、本质与特征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度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有效途经。与“双证”相吻合的教学计划是保证双证书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在教学计划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理论与务实的关系;专业的岗位群与某一职业资格证的关系;教育知识结构与就业知识结构关系;全人导向与务实导向的关系。 我们将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上下贯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教学体系相互平行,融合交叉,把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交叉点和教学重点。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新)

】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1、前言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本专业的一门先修课程,以识图、工量具使用、受力分析、材料选用、掌握各种机械传动为基本任务,为后续专业课程(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底盘的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车身损坏分析与修复、汽车空调的检修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它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机械认知和应用能力,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 设计思路 第一,本课程标准设计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核心思想。首先,作为课程的基础,它要能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第二,以行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结论为依据进行编写,它的内容涉及面要广但不应太深,应能包含该课程涉及到的有关汽车上使用的相关理论知识。 第三,在确定本课程内容与要求时,充分考虑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中级汽车修理工、钣金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以及交通部对修理工、钣金工等从业资格证的考核要求,力求使本课程内容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各工种考证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第四,采用任务引领型的课程结构,以每个项目以具体工作任务引出必须的课程理论,并针对中职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往往只凭直觉上的好恶的认知特点,在内容的安排上它的理论性不能太强,要能与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实物相联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第五,作为一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基础课程,它要具有专业指导性。在此条件下,本课程主要以八个阶段性的任务展开:①识读汽车零件图及装配图、②汽车的运动及受力分析、③认识汽车常用机构、④认识机械传动、⑤认识汽车上的常用联接、⑥认识液压传动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