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资料(详细版)

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资料(详细版)

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复习大纲

第一篇政治常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2、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

3、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

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和偶然、原因与结果、

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

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和反对形而上学

4、认识论认识与实践

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真理与价值

5、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一、哲学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2.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随其他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使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物质和意识的问题

①谁为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哲学两大派别的根本区别。

②有无统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

可知论:一切的唯物主义者&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不可知论: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①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②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不彻底;

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产生条件

社会历史条件:资义经济高速发展、资义社会矛盾充分暴露;

阶级基础:无阶与资阶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无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科学:19C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直接理论来源:19C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②基本特征

?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统一;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的统一;将唯物辩证观念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由它的实践性决定的、阶级性要求的。

科学性,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革命性,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

③其他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的观点——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实践性。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第一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二成果,邓小平理论;

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唯物论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坚持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主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二元论划清界限;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不可知论;

体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基础;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存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

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②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存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1.实践的形式、特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

特点: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①主体与客体

主体,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指人的实践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②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相互作用通过改造与被改造,即主体对象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非对象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

二、意识

(一)意识的起源

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产生的四个决定性环节: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征—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不论思想正确与否,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

恩格斯: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学作用,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

2.表现:①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

②意识活动,是一个能动创作性过程。

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和规律;

复制当前对象,能够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能动的反映现实,能动的指导实践,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

③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人的意识具目的性、计划性。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控制。

三、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实践基础

(一)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首先,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其次,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发展;

错误的意识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二)二者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决定了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同时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

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互相制约的关系。特征: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2.系统

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是最基本特征/本质属性)

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整体性观点要求:观察处理问题时着眼有机整体,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处理好局部问题,从而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发展,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的范畴,

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

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

根本区别: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如实地把事物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明确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生事物的成长。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

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前所未有的新原理、新方法、新体制、新科技。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状态

质变、量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1.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在数量上、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2.二者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质变互相转化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状态按照: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由低到高,由简到

繁,永不停息。

4.方法论意义

①坚持适度原则。

度,是质与量的统一;

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及量的范围、幅度、限度;

事物的度,有其关节点。关节点,指事物度的上限和下限,

认识度,才能确切把握事物的质。

②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③重视量的积累。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量变)和阶段性(质变)的统一,

我们党的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

1.肯定、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和性质稳定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事物否定自身存在,促使自我否定和质变的方面;

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2.辩证的否定观

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统一。

实质是,“扬弃”。

扬弃,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

是发展和抛弃的统一,是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的立场和方式:否定一切、全盘抛弃。

3.辩证的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

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和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一,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①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体,代表着否定方面的新生事物是旧事物中不

可缺少的因素;

②新生事物,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旧事物,则是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③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生长的,吸取了旧事物的优点,又克服了它的缺点,

并增加了旧事物所容纳不了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④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故能得到广

大人民的拥护。

二,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

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4.否定之否定

事物运动的总体过程是: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的辩证过程。

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是一个周期性过程;一个“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过程”;第三阶段的“否定之否定”和第一阶段的“肯定”有着现象上的相似,但不是第一阶段的重复,而是更高阶段发展的新形态。——为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方向、新道路。

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或波浪式的前进。

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

折中前进。

5.事物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方向上,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发展道路上,事物的发展总是,迂回曲折的,曲折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征;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体现了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反对两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循环论、直线轮。

6.事物发展趋势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遇到的问题;

②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运动和发展的源泉、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斗争性

?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

处于一个矛盾体中;

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发展;

?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分离。

?关系:①同一性,是相对的,其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②斗争性,是绝对的,其存在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

③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内在根据;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的对立面相互依存,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

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

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贯穿于事物发展的量变、质变之中。

②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内部矛盾(内因),也离不开外部矛盾(外因);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外因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自始至终

的矛盾运动;

?特殊性,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

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内涵

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地位: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活的灵魂,我们工作的基本方法;

意义: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方法论: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并用;

注意:坚持它,就必须反对“一刀切”“一哄而起”

?普遍性&特殊性的关系

①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其存在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②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再特殊的事物都包含着普遍性。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互相转化。

3.矛盾的不平衡性

指构成事物的多种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其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体系中,居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关系: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次要矛盾,解决好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比较容易解决;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次要矛盾处理得好,有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互相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指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中,其对立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矛盾的次要方面,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次要方面,对矛盾总体的变化、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二者可互相转化。

4.矛盾的方法论意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间的辩证关系;

重点论,就是看到两方面的同时,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及变化发展的内心动因;

是贯彻于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三、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

(一)现象和本质

是揭示客观事物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区别与对立

①现象,有真象和假象。

真象,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

假象,从反面歪曲体现事物本质的现象;≠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

②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2.辩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

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

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二)必然和偶然

揭示和反映事物变化发展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1.含义

?必然性,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产生于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方向。

?偶然性,客观事物联系发展过程中,不一定要发生、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

不确定趋势;

产生于事物次要的、外部的原因,居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事物的趋势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

点和偏差。

联系: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支配,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原因和结果

是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1.关系特点

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并非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都有因果关系;

二者相互依存、作用、转化;

2.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四)可能与现实

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关系

?现实性,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可能性,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可能性的复杂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依存。

注意区分:可能—现实;

可能—不可能;

现实的可能—抽象的可能(非现实可能),看根据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

多种可能性(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2.方法论意义——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五)形式和内容

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及其结构和表现方法的一对范畴。

1.关系——对立统一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任何事物都是一定内容和一定形式的统一体;

二者可相互转化。

2.方法论意义

内容决定形式,所以要注意内容——反对“形式主义”。

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反对“形式虚无主义”。

第四节认识论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实践的观点;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①把反映论原理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

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

反映论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先验论的认识路线:从思想到感觉和物;

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③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

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二、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发展动力;

2.特征:①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②是有意识的、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③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发生的;

历史性,实践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无止境发展的,因为世界是无限的;实践受历史条件限制。

3.实践的作用,通过三种形式表现出来:

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认识,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认识在实践中产生);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发展,不断开拓认识的领域,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实践锻炼和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们不是为了认识而认识,而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认识—为了应用而学习;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并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⑤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归宿、全部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应有的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2.认识实践,指导作用。

?认识一经产生,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指导主体采取正确的方法,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取得成功;

?错误的认识,对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甚至导致实践的失败。

四、认识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五、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两个发展阶段、两次飞跃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二者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统一性: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的唯物论;

?感性认识,有待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论的辩证法;

?二者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渗透着主体的理性成分;

理性认识,包含着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

没有感性的理性是空洞的,没有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

2.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①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②要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实践

意义:①发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②使认识得到检验、完善、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行,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表现为:实践→认识→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低级阶段→高级阶段,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认识发展的无限过程,形式上:循环往复,实质上:前进上升。

3.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四)群众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主体;

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来;认识到实践中去,也是回到群众的实践去;?辩证法:[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实践→认识→实践],

群众路线:[群众→领导→群众],三者是一致的。

六、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真理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

1.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

①就真理的客观性,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承认客观真理,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②就人类认识的本质,

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承认世界的可知性,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③就真理的发展,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

①广度上,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②深度上,是对客观世界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乎正确的认识,有待深化;

③进程上,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2.关系

①是统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②相互联系,相互包含。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③二者辩证转化。

真理,是由相对→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过程的一个环节。

3.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①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对它的科学态度: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毛的坚持和发展;

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相对主义真理观。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诡辩论。

(三)真理的具体性

1.真理的具体性

内容上,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形式上,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2.包含的内容、要求

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超出一定范围互转。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1.真理vs实践,关系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客观的一致;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具有直接现实性;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①实践标准的确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无其他标准;

凡经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便当前的实践不能,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裁决;

②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

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具有局限性,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已被实践检验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五)真理和价值

1.哲学范畴的价值,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

①主体的需要和利益;②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2.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改造世界,追求服从真理;

价值原则,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认识改造世界,创造实现价值。

3.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体现: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②坚持真理与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

③尊重历史规律和无产阶级及人类解放的统一。

第五节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vs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含义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

2.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指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3.两种历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是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制约。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对生产力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不适应时,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二者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二者的矛盾运动过程: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推动者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其性质、发展变化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

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和服从于发展的客观要求。

?意义:①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

②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③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

本的客观依据。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含义

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之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政治上层建筑,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并与之适应;

思想上层建筑,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

2.相互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为: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a.服务方向上,一方面保护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另一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

b.服务方式上,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手段有:法律、

经济、思想;

c.服务效果上,既促进又阻碍。

3.二者之间的矛盾性。

①新建立的上层建筑总有不完善之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②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力量,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

③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层建筑上得到反映,造成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

④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陈旧的经济基础,维护旧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

础和生产力发展的阻碍,矛盾趋于尖锐。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总钥匙,从经济基础中科学说明:每一历史时期の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宗教、哲学及其他观念形式;

?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进行社会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依据;

?对深刻理解自觉实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收到经上矛盾的制约,其解决有赖于经上矛盾的解决。

(二)生产力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整个社会关系,决定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决定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阶级斗争

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中。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

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概论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新民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4、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5、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6、掌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上,产生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历史条件

1.历史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所决定

2.社会历史环境

①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②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发展;

③理论渊源: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

④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

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过程

1.萌芽期。1921-1927,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2.初步形成期。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标志:具有中国革命的特点的基本模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及相关思想、政策的提出,

3.成熟期。1935-1945,土地革命后期及抗日战争时期。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继续发展期。1945-1976,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

1.社会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

加速,第二次鸦片战争;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最终形成,《辛丑条约》。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最主要

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

3.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

①经济条件,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政治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条件,1915年陈独秀等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民主主义觉悟,为马克

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基。

?1915年9月,陈独秀,上海《青年杂志》(改《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科学;

?俄十月革命后,李大钊,1918《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④国际因素、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人类新纪元,开创无产阶级革命的新

时代,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

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革命。

——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提出。

1.革命目的: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压迫;

改变买办的封建生产关系;

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根本上解决被束缚的生产力。(最根本的目的)

2.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

3.革命动力:无产阶级、农民—主力军、小资产阶级—基本动力、民族资产阶级(具两面性)。

4.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

5.革命特点: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领导力量、指导思想、革命阵线前途)

6.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最主要和根本的区别—主要革命者/领导阶级的不同;

7.革命前途:走向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首要是土地问题;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具双重性质:民主革命性质&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3.文化纲领

建设以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共产主义思想,为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指导地位——共产主义思想—是新旧民主主义的文化的区别。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问题=“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一、统一战线

1.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①国民革命统一战线:1924.1国民党一大~1927;

②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27-1937;

③抗日名族统一战线:1937-1945;

1937.9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945-1949

2.统一战线基本经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