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

为实施好我县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农办科发〔2020〕12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紧紧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的发展,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任务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为抓手,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目的,精心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和信息化服务平台,大力推

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加快脱贫产业的发展,实现我县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

二、目标任务

(一)建设3个试验示范基地,充分利用22名技术指导员培育的225户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全县农业发展。

(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水平要明显提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度不低于95%,农业技术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不低于70%。

(三)农业主推技术和品种到位率不低于95%。

(四)对全县22名基层技术员和特聘农技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其中,选聘5名知识全面、技术过硬、服务优良的

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参加省级组织的脱产培训。

(五)围绕玉米种植和牛、羊的养殖等主导产业发展,继续完善“专家+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网络。依托专家组,加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和推广方案的制定,通过采取政策入户、技术入户、信息入户、物化补贴入户等方式,培育和造就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全县所有农户科学种田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使全县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平均增产增收15%以上。

(六)基层农技人员80%要普遍学会手机APP的使用,使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现任务安排网络化、推广服务信息化、绩效考核电子化。

三、实施内容

(一)深化体系建设

1.抓好队伍建设。一是专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专家队伍,实施专家技术负责制。各专家要围绕本人所指导产业和品种制定好年度技术指导方案,根据省农业厅编制的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结合我县实际,编制好技术规程和技术明白纸。组织举办农民田间学校,深入开展技术指导工作。二是技术指导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快技术指导员的知识更

新。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三是科技示范主体建设。通过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责任制,由技术指导员指导好所负责的科技示范主体,联系户主主动传播科学技术,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农户。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完善人员聘用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择优选聘技术指导员。二是完善考勤登记制度。由技术指导员负责记录好每天下乡进村服务指导情况,作为年终考评依据。要求技术指导员每年进村入户指导时间不得少于100工作日。指导服务农业科技示范主体10个以上,对每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上门服务不少于5次。三是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结合岗位责任制建设,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工作职责。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四是完善农技人员的绩效考评制度,巩固和完善“三方”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农技人员工资报酬、晋职晋级、业务培训和绩效奖励等挂钩。五是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每个技术指导员都要接受知识更新、业务技术水平提高的培训。六是完善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3.制定工作流程。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抽调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技术推广站、农机等单位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组成县级专家组,负责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

技术操作规范和推广工作方案,指导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选定22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10个以上种植业、养殖业科技示范主体的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各项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并开展培训。

(二)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1.玉米产业

主导品种:华农887、大丰30号、华农866、海登185 主推技术:A、宽膜渗水地膜机械多行沟播技术

B、玉米土壤耕层改良综合高产技术

C、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D、玉米采收、碎杆、深翻一体化高产集成技术

2.养牛产业

主导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

主推技术:A、青贮玉米加工利用技术

B、肉牛混合日粮饲养技术

C、牛群保健技术

3.养羊产业:

主导品种:湖羊、杜泊羊

主推技术:A、饲料混合加工技术

B、新品种引进技术

C、饲料青储技术

D、羔羊高效繁殖技术

(三)选定技术指导员

全县遴选22名基层骨干农技人员,作为225个科技示范主体的技术指导员。按主导产业分:玉米产业技术指导员10人,谷子产业技术指导员6人,养牛产业指导员6人。

(四)培育科技示范主体

围绕全县主导产业遴选培育225个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科技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主体,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其中玉米科技示范主体105户,养羊示范主体75户,养牛示范主体45户,通过集中培训、分户指导、观摩交流等方式,提高科技示范主体学习接受农业新技术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主体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的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在加大科技示范主体培育的同时,发挥科技示范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全县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扩大培训覆盖面。

(五)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围绕现代农业和畜牧产业发展需求,按照一业为主、多元示范的原则,建立3个试验示范基地,分别为县留誉镇高村养牛示范基地(欣农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牛80头,试验示范品种为西门塔尔、夏洛莱牛,基地负责人白三平;县

高家沟乡冀家峪养羊示范基地(盛荣种养殖有限公司),建设规模1000平方米,试验示范品种为:湖羊、杜泊羊,基地负责人宋建辉;县庄上镇长峪村玉米高效种植示范基地(振珠家庭农场),建设面积100亩,试验示范品种为华农887、大丰30、华农866、海登185,基地负责人张振珠;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使其成为农业“三新”技术示范基地、科技培训基地、农情信息采集传播基地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基地。

(六)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

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采取异地研修、县乡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形式。一要走出去学习。每年要分专业、分批次选派受聘技术指导员到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开展5天以上的集中培训。二要请进来学习。根据植物的不同生长季节和动物的生产周期,把上级专家请进来,依托试验示范基地对每个技术指导员进行实地培训。三是加强农技人员的网络学习,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组织农技人员加强学习,逐步提高业务能力。

四、经费使用安排

中央财政安排的55万元专项资金,按照省农业厅资金补助内容,主要用途及份额如下:

1.22名基层农业技术员(含特聘人员)技术推广服务补

助2.5万元。主要用于基层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交通、通讯、午餐补助等)。

2.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24万元。主要用于3个试验示范基地(每个基地8万元)购买农药、肥料、饲料、种子、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设施装备物资、农业机械购买及组织示范展示活动补助等。

3.农技人员能力建设补助13.5万元。用于农技人员外出学习及县内培训所产生的费用,各种技术书籍的购买、印刷,农业信息化建设、手机APP使用产生的费用等。

4.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补助13.5万元。全县培育225户科技示范主体,每户补助600元。主要用于示范户所需的肥料、农(兽)药、饲料、种子和小型农业机械的购买等。

5.其它补助1.5万元。主要用于实施过程中制度建设和各种牌匾制作、工作考评、绩效奖励、技术书籍、资料的印刷、购买等。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项目领导组

为协调组织好我县2020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了以政府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局长财政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分管农业的副职为成员的项目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财政局副局长兼任。培训办主任、农财股股长具体

实施。

领导组负责补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及协调管理等工作。

(二)成立项目专家组

组长:康立柱高级农艺师

成员:县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治中心主任、高级兽医师

高锁林农艺师

专家组负责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筛选确定每个主导产业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员的培训。

(三)健全目标责任制,推动激励机制建设

要强化项目管理行政负责制、技术工作专家负责制、项目执行单位技术指导员负责制、技术指导员入户承包制和科技示范户辐射责任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将各项管理措施制度化。在进行科学绩效评价的基础上,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积极性,对在项目实施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

严格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使用和管理项目资金,坚决杜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等行为。

(五)加大宣传力度

认真开展项目总结,做到月通报、季小结、年度有总结。

要在电视台开辟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讲座和先进典型报道,在县农业信息网上设立项目实施工作栏目,及时编发工作简报。邀请新闻媒体跟踪报到项目实施情况,宣传项目实施先进典型,努力扩大项目的社会效益。

农业技术推广学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农业技术推广学网上考查课作业题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推广机构设置、服务方式和人员管理制度的总称。 2、农业推广沟通是指在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知识、交流感情,最终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改变农民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态度、方法、行为等的一种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3、农业推广项目是农业推广计划的具体体现,按项目进行农业推广的计划管理,是推广计划得到落实的保证措施之一,是农业推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4、推广度是反映单项技术推广程度的一个指标,指实际推广规模占应推广规模的百分比。 5、推广项目的产投比是指实施某一农业推广项目的总产出的产值与总投入费用之间的比例,它是评估项目实施实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简答题: 1、简答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要素。 包括:(1)转化主体;(2)转化课题;(3)转化受体。 2、农业推广组织的管理要遵循哪些原则? ①目标性原则②层次性原则③协调性原则④整体性原则⑤能动性原则⑥封闭性原则 3、简述目前世界上农业推广方式。 目前世界上农业推广方式有:①一般推广方式②产品专业化推广方式③培训和访问推广方式④群众性推广方式⑤项目推广方式⑥农业系统开发推广方式⑦费用共担(分摊)推广方式⑧教育机构推广方式

三、论述题: 1、注重农业推广信息的服务实效,当前应当着重研究解决哪些问题? ㈠多维服务 政策、经济、科技、市场、价格以及乡情民意信息,不仅是各级领导决策的需要,而且也是各类经济组织、科研单位以及农民家庭经营的迫切需要;它不仅是农业部门本身的需要,而且也是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农业信息服务对象上,应由定向服务转向多维服务。 ㈡特色服务 农业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种行业,所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所以提供信息服务也应因地制宜,切忌一般化。要找准位置,认清目标,发挥优势,搞出特色。要反对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做法,把过去一般化服务提高到具有本部门本专业信息个性的特色服务上来。 ㈢开放服务 市场经济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开放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是资源的财富。为了适应新体制的需要,加强对农业、农民、农村服务,就是迅速改变过去的各自分割、封闭状态,加强信息交流,尽可能向基层开放,向农民开放,向社会开放。 ㈣高效高质服务 目前农业信息最大的弱点是:编发少、传递慢、效率低。然而信息服务的基本要求就在于快速、高效。要做到高质量服务,就要有高素质。与此同时,加速信息传递自动化建设,从而使农业信息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为什么要对农业推广工作进行评价及其意义? 完成一项推广工作应及时评价和判断该项工作哪些方面是有效率或高效率的,哪些方面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以便总结过去,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不足,展望未来,做出决策,以利再战。具体来讲,对推广工作的评价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⑴评价可以评定农业推广工作完成的程度,测算其取得的效益大小,如推广人员作用发挥的程度、完成任务的情况、推广机构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协调的状况,以及整个机构发挥整体功能的大小,推广工作方式、方法使用正确程度等。 ⑵评价可以透视整个推广工作中的问题和成绩,有哪些教训与经验,达到扬长避短和存优去劣的目的,以利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和效果。

2016年度基层农技技术推广体系项目示范户满意度调查表

2016年度基层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 2016年度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满意度调查表 日期:乡镇:姓名(签字):首先感谢您对2016年度计策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项目工作的监督和支持,请您对本部门2016年度工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一、您对技术指导员的服务态度感到满意吗?() A、很满意 B、满意 C、一般 D、不满意 二、您认为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的及时性方面做得如何?() A、很及时 B、及时 C、不太及时 D、很不及时 三、您认为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的准确性方面做得如何?() A、很准确 B、准确 C、不太准确 D、很不准确 四、您是否信任技术指导员的工作?() A、很信任 B、信任 C、不太信任 D、很不信任 五、您认为技术指导员的整体素质如何?() A、很好 B、好 C、一般 D、有很大提升空间 六、您认为我们的工作效能、专业知识如何,是否能够满足您对发展养殖业的要求?() A、能满足 B、基本满足 C、不太满足 D、不能满足 七、本项目确定的主导品种是否符合您发展畜牧养殖的实际?() A、符合 B、基本符合 C、不太符合 D、不符合 八、本项目的主推技术(推广的使用教材、养殖技术明白纸),对您的帮助有多大?() A、很大 B、大 C、一般 D、无帮助 九、您对我们开展的示范户的培育工作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不太满意 D、不满意 十、在我们项目支持下,您在发展养殖业上,增产、增收效果是否显著? A、显著 B、较显著 C、不太显著 D、不显著 请您对上述十项及其他您认为我们工作有待提高的方面给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计划总结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按照国发[2006]30号、川府发[2007]11号、农办财[2015]63号和川农业[2015]109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部机构设置,目前全局有农业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农村能源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农机监理站、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隆昌县分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农情信息站10个编制部门,有编制123人,实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中心设农技、水利、林业、农机等岗位,全县19个乡镇共有农技编制72人,实有职工人数74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 2、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多元化的农业技术

服务体系逐步产生。我县形成了以隆昌县金星种业公司、隆昌县农业科技服务、隆昌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城、乡镇场镇、村、社设经营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营利性经营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经营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局相关股站负责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全县有经营性服务人员近900人,农资经营网点480个。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我县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8个,其中种植业46个,畜牧业40个,林业20个,渔业8个,服务业13个,其它1个,有种植业会员2000余人,会员打破地域限制,形成了跨地区、多层次的会员网络。 (二)产业分布情况 隆昌县幅员面积794平方公里,辖16个镇2个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365个行政村和46个社区,全县总人口78.01万,其中农业人口59.82万,现有耕地面积39.69万亩。主要产业分布情况为:水稻中稻种植面积31.3万亩,总产163083吨,分布于全县19个乡镇(街道)。玉米播种面积8.2万亩,总产29724吨,以响石、黄家、界市等乡镇为主。大豆播种面积5.1万亩,总产7202吨,以桂花井、黄家、迎祥、界市等乡镇为主。水果面积4.71万亩,产量3.35万吨,以龙市、迎祥、普润、金鹅、古湖等乡镇为主。蔬菜种植面积20.5万亩,产量29.5万吨,以胡家、古湖街道办、石燕桥、云顶等乡镇为主。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20XX年,本人很荣幸成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项目的实施,给我们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一个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增加服务技能的契机,让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本年度本人负责指导信陵镇农机科技示范户10户,科技示范户实现了增产增收,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在农户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服务对象很是满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1、拟定本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走访科技示范户,了解了示范户的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拟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与实施方案和目标。认真制定了入户分户指导方案,根据不同科技示范户的情况,编制了入户分户指导方案,通过分户指导方案,农户了解了技术服务的内容和其要配合的工作及注意事项。分户指导方案,使指导员和示范户能够互动起来,能够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2、认真积极地参加指导员技术培训。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平时注重搜集相关资料,加强知识积累。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技术指导员培训,认真做好笔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能力,在农机实施项

目的各个阶段中,深入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农机使用方法,即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如实填好《技术指导员手册》。 3、开展指导服务和培训工作。一是入户与示范户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推荐优质农机产品、主推技术。根据示范户的需要,不定期的进行各个科技示范户入户指导,及时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开展电话咨询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指导;三是广泛开展技术资料发放工作,使示范户能够按照技术资料的要求,进行科学化使用。 4、发放科技示范户相关材料。从筛选科技示范户开始,就对示范户讲解宣传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情况,对任务目标进行宣传。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农户技术咨询;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农事安排。 5、科技示范户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一是提高了学习接受能力。通过技术指导员入户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与培训,示范户学习技术的兴趣更高了;二是提高了辐射带动能力。在项目实施中,示范户从技术指导员的言传身教中学到了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好成效,在示范带动中赢得了好声誉,而且还享受到了物化补贴,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2015年,我县按照国发[2006]30号、川府发[2007]11号、农办财[2015]63号和川农业[2015]109号文件要求,继续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我县进一步构建了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竞聘上岗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多元化推广制度等;完善了“专家组+试验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机制,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技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1、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情况 县农业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不断调整内部机构设置,目前全局有农业局机关、农技推广中心、农村经营管理总站、农村能源管理局、植保植检站、农机监理站、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隆昌县分校、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农情信息站10个编制部门,有编制123人,实有职工13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 乡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在整合已有事业机构的基础上,按相近专业综合设置农业服务中心,中心内设农技、水利、林业、农机等岗位,全县19个乡镇共有农技编制72人,实有职工人数74人,专业技术人员47人。 2、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情况 随着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职能的分离,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逐步产生。我县形成了以隆昌县金星种业公司、隆昌县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隆昌县农资公司为龙头,县城、乡镇场镇、村、社设经营点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营利性经营网点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经营服务和农业技术咨询。农业局相关股站负责对农资产品质量的监管。全县有经营性服务人员近900人,农资经营网点480个。 3、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情况

农技推广体系革新方案【最新版】

精选农技推广体系革新方案 为切实实施好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和省农委、省财政厅文件要求和会议精神,特制定此方案。 一、项目实施年度目标 1、体系改革目标。结合推进乡镇综合改革,进一步理顺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完成定编定员定岗工作,人员及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完善的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全面推进新“五有”镇农技推广中心建设,积极探索“一村一名农技指导员”机制,充分发挥农业企业、行业协会、农民经纪难人参与农技服务的积极性,初步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创新推广服务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效果。 2、示范建设目标。在全市围绕瓜菜、棉花和家禽3个产业,优选100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培育10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带动XX0个种养农户,推广15个主导品种和14项主推技术,建立10个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培训、指导、示范、推广等手段,确保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到位率达到95%以上,示范户的农业综合生产成本比面上降低15%以上或收入比非示范户提高10%以上。 3、工作创新目标。按照“资源整合、机制创新、服务高效”的原则,推行以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农技服务制度,要求每名技术指导员围绕主导产业挂钩一个村,负责挂钩村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培育1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通过开展“科技进农户、农户进组织、产品进品牌、品牌进市场”的“四进”活动,切

实推进市镇两级农技服务人员挂钩基层、服务产业、服务农民的“五个一”服务活动,努力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零距离服务,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牵动,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社会服务组织参与,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传播网络,为基层培养一批技术精、服务好、留得住的农技推广人员。 二、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1、完善体系改革。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已推进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规范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公益性职能,分离经营性职能,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强化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水平,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市镇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建立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农技人员职称聘用、工资兑现、业务培训等挂钩,在全市实行农技推广多元化,鼓励和支持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技推广服务。 2、确定主导产业。全市重点突出瓜菜、棉花和家禽3个产业,做好技术推广工作。 3、筛选主导品种。西瓜主要推广早春红玉、小兰、京阑、842 4、京欣2号,青椒示范应用中农3号、大果168、墨秀等一批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棉花推广科棉3号、科棉6号;家禽主要以海兰、新罗曼等良种蛋禽为主。 4、优选主推技术。全市围绕瓜菜、棉花和家禽3大产业,重点推广14项先进实用技术。瓜菜上重点推广工厂化育苗供苗、穴盘轻基质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方案

农技推广体系构建方案 为解决我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与市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主要内容 ㈠强化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监督;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作物苗情监测、土壤测试;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安全检测、检疫和强制检验;在农民中开展技术培训,宣传贯彻农业法律、法规,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销信息和其它信息服务;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㈡理顺管理体制。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机构性质不变,管理体制由委托制改为派驻制,属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其人、财、物、事由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人员统一聘用、统一调配。以钱养事经费直接拨付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考核情况发放。在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工作考核、人员调配、考评和晋升等方面实行市乡双重管理,以市管理为主。 ㈢实行人员聘用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择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聘期3年。参加竞聘上岗的人员必须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取得国家农业中级执业资格以上证书。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原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够的可面向社会招聘。对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技人员原则上不再聘用,确因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

摘要: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确保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业以及农村经济也逐渐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极为重要力量,它支撑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支撑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为五级,包括有中央、省、市、县、乡,有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农机化推广服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等农业机构.其中,县、乡2级的农业推广部门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的最基层最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组织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即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领导力量,准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未来的主导力量,商业技术推广体系则是我国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的新生力量.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有很大的进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也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建设. 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这种推广管理体制靠行政方式管理,依照计划模式运行,推广工作缺乏协调和配合,各地区、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合作性、协调性,各自为政,致使农业技术的推广责任不够明确.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管理不到位,致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技术指导跟不上,技术推广工作不能很好的普及到农村的基层,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传播和转化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地方机制的改革,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管理的方法不到位 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是为基层农业劳动者服务,增加其农业文化知识,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考虑到基层农民的需求和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真正做到以农民为本.可是,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大多都采用行政化的推广方法,多由政府来决定要推广的项目,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对各部门形成一定的强制作用,而没有考虑到基层农民的接受能力以及现阶段的农业技术需求,导致了农业技术推广不能真真切实的做到为农民服务,也使农业科技成果不能更快更好地得到转化. 3.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结构安排不够合理,技术人员的知识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也不够到位.据统计,我国地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中级

工作计划表 科技入户 技术指导员手册填写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

工作计划表 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和年度工作方案,结合农户的养殖现状和阶段性特点,保障示范工作科学地、有条不紊地展开,特制订科技示范户指导工作计划表。 第一阶段:10年6月份 深入家禽科技示范户,讲解科技示范项目和自己年度工作方案,签订技术指导与服务任务合同书,摸清所指导的科技示范户现状和要求,通过面对面交谈,更多的了解养户养殖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工作。 第二阶段:10年7月份至9月份 8月中旬(8月16日组织培训:本阶段主要培训内容:种禽育成技术,通过育成新技术的推广和科学喂养,使育成禽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为种禽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阶段天气高温湿热,是一年中种禽饲养管理较为困难的季节,湿度、温度、光照、噪音、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和饲料中营养成分的缺乏、饲料配比不平衡、饮水质量、以及给料方式的改变、饲养密度过大、采食过少等因素极易造成种禽的生产性能下降。主要向示范户推荐如下方法: 一、改善环境、降温防暑。主要通过通风降温、绿化降温、喷水降温等方法,因地制宜。 二、是调整饲料营养水平。因为蛋鸡代谢蛋白质时产生的热增耗较多所以不能靠提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来弥补应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采取增加脂肪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办法来调整饲料。 三、调整光照时间和饲喂方法。为了提高蛋鸡的采食量,可以将饲喂时间安排在清晨及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并采用少添勤喂的方法以增强蛋鸡的兴趣。 四、降低饲养密度。密度过大不利于鸡体热量的散发适当降低鸡群密度,可降低舍温,改善采,饮水时拥挤状况。

五、供给新鲜、足量饮水,添加维生素和口服补液盐。高温季节可在饲料或饮水中适当添加抗热应激的药物以预防热应激。 六、高温季节消毒,在高温的夏季,蚊蝇较多,卫生条件差,饲料和饮水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变质在热应激的状态下,蛋鸡的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降低,还因饮水量过大,消化液被稀释,使消化道的消化能力和防卫能力功能减弱,蛋鸡很容易发生,应特别注意环境消毒。 第三阶段:10年10月份至12月份 11月中旬(11月20日组织培训:种禽产蛋期高产配套技术,通过种禽产蛋期的合理营养、科学喂养、严格管理高配套技术的推广,努力提高种禽的产蛋率,延长种禽的产蛋高峰期,增加产蛋量。 秋季是动物疾病的多发期,此间做好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将非常利于动物健康成长,重点深入示范户做如下指导: 一、秋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重大动物疫情应坚持“加强领导、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的原则。 二、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免疫监测以及药物预防计划。 三、秋季是畜禽集中驱虫的好时机,科学合理的驱虫。种禽驱虫宜在开产前,产蛋期驱虫要避免使用对产蛋率和受精率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第四阶段:11年1月份至3月份 2月中旬(2月15日组织培训:苗禽育雏技术,通过科学育雏,提高苗禽的成活率和抵抗力。 春季是补栏高峰期,这个时候要做好引种和育雏,重点向示范户指导以下要点: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一、县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总的特点是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照小时,年无霜期284天,年平均降雨量1497毫米。全县辖14个乡镇,131个行政村,国土面积万公顷。XX年全县人口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农户72224户,农村劳动力万人;XX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90元。 2、农业概况:县主要农业产业有粮食、蔬菜、花生、脐橙、茶叶、生猪、水面养殖等。常年粮食作物播面约24万亩,蔬菜播面约万亩,花生播面约万亩,果园面积约万亩,茶园面积约万亩,年生猪出栏约万头,水面养殖约万亩。XX年农业总产值127886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37522万元,渔业总产值23843万元。 3、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以及省农业厅、市农业和粮食局的统一部署,我县XX年9月份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财政、人劳、编办以及各乡党委、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资金、编制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县14个乡均整合农技、农机、畜牧、水产、茶果、经管等岗位,合并成立了乡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至XX年7月,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各项改革取得较好效果,达到了“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改革目标。XX年和XX年,我县分别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我们按项目方案要求,确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与确定了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建设示范基地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取得初见较好的成效。 二、年度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目标,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农技人员工作考核考评制度、多元推广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

简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简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摘要: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同时也是联系科研、教育以及生产的纽带,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生产能力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基层农技人员就要顺应形势,实现自身价值,以下本文笔者经过广泛调研,并针对目前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以期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供合理化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存在问题;对策近些年来,各项强农惠农项目的实施使农业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新局面,全镇农技推广部门为推广普及新技术、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农业发展新的形势与要求,新的问题也日趋凸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执法力度不够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一些法律法规与文件明文规定的一些政策措施没有得到较好落实。如在农技站的建设上、管理体制

上及乡镇农技员的工资报酬问题上等等均没有依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2、经费投入不足,服务职能弱化 从调研情况来看,各农业综合服务站靠财政拨付的人头办公经费仅能维持日常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必要的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只能停留到面上,根本到不了农民手中,工作表面化,形式化以及服务职能严重弱化。甚至有的乡镇政府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制定创收任务,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开展得不到重视,致使乡镇农技推广工作脱离了服务主题。 3、乡镇农技员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有些乡镇农技站的开拓精神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也比较严重,没有很好地把技术服务、经营服务和当地的主导产业结合起来。还有的农技站的同志只想经营服务,忽视技术服务,也有的农技站的同志的知识老化,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农民对新技术的需要 4、乡镇农技站的管理体制不顺 有些乡镇农技站以乡镇党委政府管理为主,把农技员作为乡镇干部使用,农技员成为乡镇的财税征收员、尾欠清收员及计划生育工作队员与驻村工作队员 等;有的乡镇农技站的人事、物业由县区农业局管理,财务与业务由乡镇党委政府管理,到最后谁也没有管好,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的预备通知”(农办科〔xx〕69号)和**省农业委员会科技处《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总结材料 * 》(**农科函【xx】1号)精神,**市农委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向各县、区(市)农(林)畜牧局下发了《关于报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有关材料的紧急通知》(遵市农办【xx】24号),现将我市xx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情况 截止xx年12月底,全市15县(市、区)中,需改革的县(市、区)有15 个;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县(市、区)有3 个,已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乡镇有48个;正在改革的县(市、区)有11 个,正在改革的乡镇有162个;未启动改革的县(市、区)有1 个,未启动改革的乡镇有24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有5个。 二、机构人员情况 据统计:全市共有基层农技推广机构418个,其中:县级146个,乡镇级272个。共核定编制(财政补贴编制)3628名,其中:县级1299名,乡镇级2329名。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从业人员3098人,其中:县级1082人,乡镇级xx人。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

2530人,其中:县级686人,乡镇级1844人。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中,从职称结构看:获副高职称76人,获中级职称558人,获初级职称1621人。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3人,大学本科603人,大专1221人,中专以下691人。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 *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xx〕30号)和《**省人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府发〔xx〕11号)精神,积极探索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县作为我市首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并严格按照**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部门协作,于xx年底完成了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积极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通过改革,明确了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职能,而且是公益性职能;统一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名称;理顺了管理体制,对镇乡农技推广机构统一实行以县管理为主,镇乡人民政府配合和监督的管理体制;镇乡农技推广机构人、财、物“三权”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核定了镇乡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308名,其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80%以上。 **市人民政府于xx年4月30日召开第六次常务会议暨第七次市长办 * ,会上审议并原则同意《**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意见》。xx年6月,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县除外)向**市人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探索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探索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实践应用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延伸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支撑,在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之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适配”和“助推”作用。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根据时代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面对新时期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产业发展,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做出进一步调整。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体制机制;思考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而与之相伴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积极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在持续的改革创新中发挥着全力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作用。立足当下,回望40年改革“初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虽历经捭阖,但与农业产业的发展还不尽同步;展望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国梦”,需要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再做深度调整。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与体系改革进程 1.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历史悠久 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重农思想在国家治理中长期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形成了悠久的“劝农”“教农”传统。所谓“神农教稼”“嫘祖教蚕”,就可以理解为我国早期先民相互学习、传承农业技术的典证;商周而后以至明清,历朝历代都有帝王躬耕劝农的传统。诗经《甫田》也曾歌咏过地方官“今适南亩,或耘或耔”视察农

耕的故事。汉朝时国家设“搜粟督尉”专门管理农业生产,并在民间广选“六能”指导群众开展生产。宋朝时国家设“农师”,元明两朝在中央设“劝(司)农司(使)”并在基层设“社(里)长”等机构和人员,专门负责督导农业生产、组织开展先进农耕制度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不同时期先后形成了《吕氏春秋》(秦)、《氾胜之书》(汉)、《齐民要术》(北魏)、《四时纂要》(唐)、《宁国府劝农文》(宋)、《农桑辑要》(元)、《天工开物》(明)、《授时通考》(清)等多部书籍,总结推广先进农业生产经验和技术[1-4]。这些思想、制度和文献从不同角度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曾经在我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1.2新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受近代以来闭关锁国、外敌入侵、政局动荡的影响,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始终没有真正开启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民国期间,国民政府也曾就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做过一些努力,但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因此,也没有形成类似20世纪20年代欧美国家建立的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推动下,20世纪50年代农业部先后制定出台了《农业技术推广方案(草案)》《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依托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以“八大员”为代表的乡村农业生产能手,组织建立起自上而下涵盖农机、畜牧、农技、水利等多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以公社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推广普及现代农业生产技术[6]。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概念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以上定义对于农业技术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都予以了明确的界定,但是在农业实践活动中,推广作为一种手段,依据其作用对象的不同,而有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推广以及农村推广在推广目标和内容上的差异。农业推广主要是指运用推广作为手段,促进农业发展,即促进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农村推广则泛指推广对农村整体发展过程的作用,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通常将这三个层面的概念统称为推广工作或推广事业。 如果我们强调推广工作在改变农民的态度、增加他们的知识以及提高他们的技能等方面的效应,那么,农业技术推广依靠其可操作性,便构成了推广工作的核心,它是农业推广和农村推广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规定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两大构成部分:即①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相结合的推广体系;②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活动。 这是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广义界定,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实践活动中,往往使用仅包括第一方面的狭义定义,本文亦强调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这一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其对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关联效应。 1.3.2研究现状 中国没有专门的农业科技推广研究机构,从上世纪30年代才开始出现对农业科技推广理论与方法的研究,1933年唐启宇著有《近百年来中国农业之进步》,1935年章之汶、李醒愚著有《农业推广》一书,同年孙希复编写了《农业推广方法》,1947年宋希庠编写了

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解决方案

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解 决方案

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解决方案 简介概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机遇与困难同在,只有经常性地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与对策思考,才能促使农技站抓住机遇,转换运行机制,完善服务内涵,促进农技推广与市场经济的接轨,以适应市场经济下“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迎接春天,再铸辉煌。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剖析 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对《农技推广法》中的农技站的性质和责、权、利等规定,某些领导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因此法律意识淡薄,误认为农技站是政府的附庸,以及在市场经济体制,科技市场开放,技术服务多元化,农技推广队伍可有可无,因而随意抽调其技术骨干和管理能人,从事中心工作或到其它企业单位;有的当成政府的“包袱”被断奶;有的视为政府的“摇钱树”被抽血。致使少数农技站处于难以维生,更乏后劲的被动局面。 农技站管理体制不合理。当前农技站的管理体制实行政府与县农业局双重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在管理中易出现管理真空与管理失误,致使队伍不稳,有的断奶、抽血;有的线断、网破;有的业务滞后;更有甚者,个别领导直接干扰农技人员工资待遇的

享受,不准她们按技术职称发工资和参加养老金统筹。 农技站站运行机制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资源的市场配置,农技推广的形式已由过去农技站推广什么农民就接受什么,转变到了市场需要什么农技部门就推广、咨询什么;农技推广的目的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帮助农民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引导农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上来了,因而现行的农技推广体制单一的技术指导、技物结合的运行机制已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下农业的发展。转换其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势必紧迫,刻不容缓。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解决方案以及对策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业法规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农业法》和《农技推广法》的颁布实施,反映了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农业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对第一生产力的强化,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支持,标志着农业及农技推广工作已纳入法制的轨道,各农技推广单位对于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需求也逐渐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两部体现党和画家意志的农业大法的学习领会,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党政领导对执行“农业两法”的自觉性。做到知法懂法、执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两法实施条例(细则)及有关诸如《农技推广体系管理条例》、《农业技术承包细则》等配套法规与规章的制定,使农业及其农技推广工作

农技推广体系

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巴州区玉井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何家美 最近,我作为乡镇基层干部、人大工作者有幸参加了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执法检查。在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深入部分乡镇和区农业局及其下属部分单位进行了认真检查。因我长期在乡镇工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情况比较熟悉,便利用检查的有利机会对区、乡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成效、现状、问题作了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一、主要成效 长期以来,区、乡两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致力于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广大农技人员精诚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为推进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较大贡献。一是供应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优良种子等农用物资,有力的支持了农业生产。二是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有力的促进了生产发展。三是开展了多层次农业科技宣传培训,有力地加快了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四是实施了多项农业科研项目,建立了规模较大、标准较高、效果较好且各具特色的农业种养园区(科技示范基地),起到了辐射带动、典型引路的作用。 二、目前现状 1、机构设置。全区有14个区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单位,49个乡镇(办事处)农技站。 2、人员编制。全区实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433人(不含农经),其中财拨304人,差补39人,自收自支(计划用工)90人。实有人员中,区级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25人,其中财拨155人,差补39人,自收自支31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08人,其中财拨149人,自收自支(计划用工)59人。 3、年龄结构。根据年龄分段统计,在433人中,35岁以下的只有103人,占24%;35-40岁的91人,占21%;40-50岁的153人,占35%;50-60岁的86人,占20%。 4、学历结构。433人中,大学本科13人,占3%;大专143人,占33%;中专、高中247人,占57%;初中及以下文化的30人,占7%。 5、技术职称。全区共有高级职称34人,中级职称154人,初级职称121人。其中:区级有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92人,初级职称62 人;乡镇有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62人,初级职称59人。 6、阵地建设。全区有10个乡镇农技站无站址,无办公场地。 7、设施设备。区级农技推广机构除近两年购置有电脑和检测设备外,没有其他设施设备;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任何设施设备。 8、管理体制。区级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上,仍采取的是各业务站独立运作方式。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实行双重管理,区农业局负责业务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人、财、物。区、乡农技推广机构属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性质,基本没有安排推广经费。 三、存在问题 当前,全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三农”的要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队伍不稳、机制不活、保障不力、服务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将严重影响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

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指标及解释

附件1 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指标及解释

一、基本说明 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体系管理系统”)主要指标包括机构指标、人员指标、项

目指标以及区域农业农村基本情况指标等4个。 (一)基层农技推广机构 纳入体系管理系统中的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是指国家设立在县乡两级为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具体包括: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四个系统所属县、乡两级事业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主要职责为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事业单位,不包括主要从事农业行政执法的事业单位,也不包括只有部分职能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而主体职能为其他工作的事业单位。 (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下简称“农技人员”)是指在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在编在岗、在编不在岗以及长期聘用的编外人员。 在编在岗人员:编制内人员且在本职岗位工作。 在编不在岗人员:编制内人员,但不在本职岗位工作半年以上。 长期聘用的编外人员:非编制内人员,被国家农技推广机构聘用半年以上。 (三)农业技术推广项目 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是指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上级和本级制定实施的技术推广类项目,例如基层农技推广

改革与建设补助、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由承担单位填写相关内容。 (四)区域农业农村基本情况 区域农业农村基本情况是指县级及县以上区域农业农村人口、面积、农民收入、农业产值、机械化率等基本情况,数据依据本区域统计年鉴。 二、机构指标 机构指标是指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所涉及指标,包括基本情况、推广队伍现状、经费情况、基础条件、服务区域、职能履行等6项二级指标。 (一)基本情况 包括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单位级别、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机构类型以及机构信息4个基础指标。 1. 单位级别 分为县级、乡级,其中乡级又包括乡镇站、区域站2类。 乡镇站:农技推广服务区域在1个乡镇的国家农技推广机构。 区域站:农技推广服务区域在2个(含2个)以上乡镇的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包括:跨乡镇设立的承担两个以上乡镇相关行业全部技术推广工作的机构和设置在某一乡镇并辐射带动周边其他乡镇国家农技推广机构开展业务工作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