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探索、争鸣与重识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探索、争鸣与重识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探索、争鸣与重识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探索、争鸣与重识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探索、争鸣与重识

作者:纪玉山, 刘洋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12

刊名:

学术交流

英文刊名:Academic Exchange

年,卷(期):2014(2)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25条)

1.林铁钢"华盛顿共识"与金融改革--访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期刊论文]-中国金融 2006(5)

2.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 2009

3.Shirk S L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1993

4.Ash T G.China Russia and the New World 2008(11)

5.(美)罗伯特·卡普兰我们应如何与中国作战 2005(6)

6.黄平;崔之远中国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还是北京共识 2005

7.关于"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思考[期刊论文]-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5(5)

8.周建军,何恒远中国转型的世界意义: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期刊论文]-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1)

9.林铁钢"华盛顿共识"与金融改革--访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威廉姆森[期刊论文]-中国金融 2006(5)

10.王广谦中国崛起:"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期刊论文]-财贸经济 2008(2)

11.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期刊论文]-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1)

12.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期刊论文]-前线 2010(2)

13.徐崇温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期刊论文]-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2)

14.刘宝三关于 "中国模式" 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江汉论坛 2009(4)

15.何自力,乔晓楠,李菁中国模式与未来道路探索[期刊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09(2)

16.韩福国,瞿帅伟结构、组织与制度:中国社会转型的跨学科研究视角[期刊论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5)

17.Qian Yingyi;Xu Chenggang Why China's Economic Reform Differ:The M-form Hierarchy and Entry/Expansion of the Non-state Sector 1993(1)

18.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 2009

19.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9(5)

20.潘维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 2009

21.Shirk S L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1993

22.Ash T G China,Russia and the New World 2008(11)

23.罗伯特?卡普兰我们应如何与中国作战 2005(6)

24.胡键争论中的中国模式:内涵、特点和意义[期刊论文]-社会科学 2010(6)

25.田春生"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初探[期刊论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2)

引证文献(2条)

1.刘洋,纪玉山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模式”的转型升级[期刊论文]-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05)

2.张墨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的双重协调配套转型分析[期刊论文]-财经界 2015(15)

引用本文格式:纪玉山.刘洋“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探索、争鸣与重识[期刊论文]-学术交流 2014(2)

论转轨经济学的“华盛顿共识”与“后华盛顿共识”

内容提要:“华盛顿共识”是20世纪80年代转轨经济学的重要成果,但是这种依据新古典经济学教条所达成的迅速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转轨共识正日益受到经济转轨现实的严峻挑战,从而形成转轨经济学界的“后华盛顿共识”。本文从经济转轨的实践出发,揭示了“华盛顿共识”的内在理论困境,同时也阐明“后华盛顿共识”对于转轨经济学自身的理论“转型”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关键词转轨经济学华盛顿共识后华盛顿共识制度主义分析引言转轨经济学(transitioneconomics)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过渡而出现的一门旨在研究这些国家的制度变迁特征、过渡路径选择以及经济过渡绩效的经济学分支,是将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制度学等经济学科的成果加以综合而应用到转轨问题研究的一种尝试。转轨经济学的历史尽管仅仅十几年,但其文献数量的迅猛增长已经为该学科在经济学主流内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20世纪人类进行了两项伟大的社会实验,其一是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实验,其二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转轨实验,从社会制度变迁和制度设计的角度而言,第二项实验的艰难程度比第一项也许更甚。在转轨经济学内部,关于制度变迁路径和经济绩效的争论比在任何一个经济学领域都更激烈和缺乏共识,以中国为代表的渐进的转轨路径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激进的转轨路径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坚持渐进战略的学者说:“要生小孩,你必须经过十月怀胎”,而赞成激进转轨模式的人则说:“你不能分两步跨过一个大鸿沟”,隐喻是形象而有力的武器,可是这个武器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在计划经济国家转轨初期,来自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基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为这些国家开了药方,希望按照一种理想模式大规模地、迅速地、全面地建立起一套西方式的游戏规则体系,从而带动这些国家市场机制的完善和经济的繁荣。根据新古典教科书所达成的迅速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战略被称为经济转轨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Consensus),这种观点曾经在经济转轨的早期占据绝对优势,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大部分按照这样的策略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市场化和自由化改革。这种改革模式有时又被称为“休克疗法”或者“震荡疗法”(shocktherapy),这是一种以理想化的完美理念为引导的、基本原则性的、彻底的制度变迁模式,这种模式与法国革命中的雅各宾主义(激进共和主义)以及俄国革命中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激进共产主义)在方法论和哲学根源上有极相似的地方。对这种经济制度变迁的模式,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以及熊彼得、波普等学者都有过深刻的批判,但是这些犀利的批判因为没有融入主流经济学而未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斯蒂格利茨认为,转轨中的休克疗法的深层根源是冷战遗留下来的“道德热情”和对冷战“胜利”的陶醉,他们试图一劳永逸地建立起一个“新的、干净的、纯粹的私人所有制市场经济”,这种思想是雅各宾式和布尔什维克式的狂风骤雨式的社会变革模式的翻版。与改革的西方顾问所承诺的“即将到来的俄罗斯经济的繁荣”相对比的,是俄罗斯(以及东欧大部分转轨国家)经济绩效和经济规模的严重下降。 [!--empirenews.page--]一.经济转轨的十年实践:制度主义观点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堪称20世纪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事件,经过将近10年的转轨过程,大部分传统计划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基本屏弃高度计划化与全面政府干预,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央计划经济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在经历大规模制度变迁的近30个原中央计划经济中,由于政治经济背景和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差异,各国市场化转型的程度并不相同。一些中东欧国家(CEE)和波罗的海国家市场化转型比较迅速和彻底,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加入欧盟(EuropeanUnion),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独立国家联合体(CIS)的转轨前景尚不明朗,在经济体制方面还存在着混合体制(hybridsystem)的若干特征,即在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和私人部门迅速成长的同时,在经济运行方面还遗留着中央计划的某些痕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观点,经济转轨包含以下要素(IMF,2000):(1)自由化(liberalization):允许大部分价格由自由市场决定,降低那些使得本国与全球市场经济价格结构相隔离的贸易壁垒;(2)宏观经济稳定(macroeconomicstabilization):将通货膨胀

关于中国留学生弘扬传统文化辩论赛

关于中国留学生弘扬传统文化辩论赛 中国留学生辩论传统文化的弘扬重在传承还是创新 正方:江原大学代表队:传统文化的弘扬重在传承 反方:延世大学原州校区代表队:传统文化的弘扬重在创新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题目可能会发现其主语是‘弘扬’,那么弘扬重在传承还是创新呢?重点就是‘弘扬’了,换言之,宣传一种东西是重在传承还是创新?所以个人觉得‘传统文化的弘扬重在创新’便成了个‘伪命题’。尤其是在传统文化领域,东洋人的特点就是传统文化不到危机时刻不会进行创新的,但从辩论过程来看,正反两方都是围绕‘弘扬传统文化重在传承还是创新’的角度来论述的,也就是本次辩论赛的题目略有语法错误~。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正方一辩举例说明韩日两国的韩服和和服是对传统服饰的传承,我国并无传承好自己的传统服饰。其实,我国的汉服、唐装、中山装以及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是传统服饰,只不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并没有把哪种服装定为国服而已。而且以个人观点来看,在‘道德滑坡’的今天,穿什么衣服恢复什么服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恢复一颗‘圣贤心’。提到中国人,我们从血脉上是炎黄子孙,文化上是孔孟传人,所以应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论辩中又提到一‘敏感话题’--中韩端午节之争。不知哪位辩手又说今后谈到端午节外国人可能更了解的是韩国的吧。为个人观点来看,虽两国都成功申遗,但在当今社会,从民俗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端午节要比韩国端午祭文化内涵更丰富,我们有挂艾草、系五彩线、吃粽子、吃咸鸭蛋、喝雄黄酒、赛龙舟、摔跤、祭屈原等民俗,而今天的韩国呢,可能只剩下一天的假期了吧。 .再则,反方问我们‘传承’是什么?应传承什么样的文化?个人就觉得传承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我们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里要说明一下: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随着时代的发展,‘三纲’可以不要了,但‘五常’这种道德标准我们世世代代都应传承;‘三从’如今可以抛弃,而‘四德’(德:德行,言:言谈,容:容装,工:手艺)无论男女都应具备。这都是对文化的传承并非创新。 .关于‘对联’的传承,反方没有攻击我们。其实,从对联的内容上来看,内容上有很多的创新。从秦汉以前的桃符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到对偶的律诗再到春联。其内容总是在创新,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中国基督教教徒每逢春节都会在家贴上关于基督文化的春联,这既是融合也是创新。 最后,我们正方问了一个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论点——‘程朱理学’是否是创新?关键是反方竟然还没有答出来.......补充一下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汉代佛教传入以后,魏晋南北朝玄学盛行,又如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唐代(佛教为国教)佛、道思想盛行,儒学不再被独尊。儒学的危机,使

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

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txt28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北京共识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调查论文,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他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北京共识”。 乔舒亚·库珀指出,“北京共识”具有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验(如设立经济特区),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如处理台湾问题)以及循序渐进(如“摸着石头过河”)、积聚能量和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积累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等特点。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同样注重社会变化,也涉及政治、生活质量和全球力量平衡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一种寻求公正与高质量增长的发展思路。 在乔舒亚·库珀看来,建立在“北京共识”基础上的中国经验具有普世价值,不少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参考,可算是一些落后国家如何寻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模式。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 1989年所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理论。当华盛顿共识逐渐走向失败,宏观经济理论界提出了与此相对的北京共识。 来源 1989年,陷于债务危机的拉美国家急需进行国内经济改革。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以及拉美国家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研讨会,旨在为拉美国家经济改革提供方案和对策。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对拉美国家的国内经济改革提出了已与上述各机栄达成共识的10条政策措施,称作华盛顿共识。 1990年由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出面,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讨论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经济调整和改革的研讨会。会上,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约翰·威廉姆逊说,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由于国际机构的总部和美国财政部都在华盛顿,加之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因此这一共识被称作“华盛顿共识”。该共识包括十个方面:①加强财政纪律,压缩财政赤字,降低通货膨胀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②把政府开支的重点转向经济效益高的领域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③开展税制改革,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④实施利率市场化;⑤采用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⑥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⑦放松对外资的限制;⑧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⑨放松政府的管制;⑩保护私人财产权。美国著名学者诺姆·乔姆斯基在他的《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明确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华盛顿共识指的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所制定,并由它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实施”。 赵晓:从“华盛顿共识”到“北京共识” 所谓“北京共识”,相对应的是“华盛顿共识”。那么,什么是“华盛顿共识”呢? 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通货膨胀暴涨、债务危机爆发的经济困难。1989年,曾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执笔写了《华盛顿共识》,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下)

课件名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下) 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不需要落实到基层。(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4题、民族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5题、我们要客观、理性地认识宗教。(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最基本的思想,一个是人伦和谐,一个是天人和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9题、新闻媒体不需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中华民族是有“命”的民族,此命即是其“生态命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宗教,我们中国是有宗教的,我们的宗教就是儒教,儒教的宗教信仰。便是一个孝字。”此话出自()。(单选题)(分值:3) A.鲁迅 B.陈独秀 C.蔡元培 D.胡适 第12题、子曰:君子(),小人()。(单选题)(分值:3) A.同而不和、和而不流 B.和而不流、和而不同 C.同而不和、和而不同 D.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第13题、“北京共识”体现了()的价值观。(单选题)(分值:3) A.同而不和 B.和而不同 C.和而不流 D.和实生物

北京共识VS华盛顿共识

收稿日期:2005-09-10 作者简介:吕乃基(1945-) ,男,上海人,东南大学教授。第8卷第1期2006年1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N o r t h e a s t e r n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V o l .8,N o .1 ============================================================= J a n .2006文章编号:1008-3758(2006)01-0042-06 北京共识V S 华盛顿共识 吕乃基 (东南大学S T S 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从操作层面分析了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分别揭示了二者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 础。华盛顿共识基于还原和简化对内生型国家的道路和现状得出了抽象的原则,其根源是古希腊的哲学传统和近现代的科学方法。北京共识则考虑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可行性和目标,其根源是中国文化和哲学传统,为外生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较为成功的典范。在全球化和后现代思潮兴起之时,华盛顿共识正在关注并接受北京共识,而北京共识也正在反省和克服缺乏一致的理论出发点和法治的弊病。关 键 词:北京共识;华盛顿共识;哲学;本体论;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D616;F045.5 文献标识码:A 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正在成为关注的热点,在经济学上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哲学层面作一分析。 一、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为解决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拉美国家所陷入的经济危机,1989年, 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约翰?威廉姆森根据学者们的意见,执笔写了《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是“由华盛顿为基地的机构设计给拉丁美洲国家的各种政策建议的最低公分母”,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推行经济改革政策的基石。其主要内容是 “三化”,即 私有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巩固私有产权;自由化,实行外贸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稳定化,执行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多边国际经济组织所推行的包括使汇率贬值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等在内的稳定化计划。华盛顿共识秉承亚当?斯密自由竞争的经济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一脉相承,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宣言” 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核心信条[1]。 华盛顿共识提出后在理论上受到基于欧洲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价值理念和“后华盛顿共识”的挑战,前者倡导人权、环保、社会保障和公平分配;后者以斯蒂格利茨为代表,认为发展不仅是经济 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改造,关注贫困、收入分配、环境可持续性等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力量不能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强调制度因素,承认政府在促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更大的挑战来自实践领域,华盛顿共识的推行遭受了三大失败。其一,拉丁美洲成为经济重灾区。其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要求俄罗斯“尽可能快地创造自由市场体制,深渊不能分两次跨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俄罗斯全盘接受“华盛顿共识”推行“休克疗法”而在90年代陷入困境。其三,错误的危机应对让陷入金融危机中的亚洲雪上加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唯一药方是“华盛顿共识”,否则就拒绝提供贷款,面对批判仍然片面地坚持“紧缩+自由化”的方针。斯蒂格利茨认为:“回顾过去,变得非常清楚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不仅加剧了衰退,而且对此肇端负有部分责任。” 2004年5月11日, 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发表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J o s h u a C o o p e r R a m o )题为《北京共识》的研究报告,指出“北京共识”是更适合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并逐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北京共识”一词由此不胫而走,引起各方关注。中国通过极其慎重的途径走向市

中华传统文化辩论赛策划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文化艺术节之 ?中华传统文化辩论比赛策划书 责任策划:学习部、文艺部 2012年10月

陕西科技大学文化艺术节之 ——中华传统文化辩论赛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有关中华传统文化辩论赛,旨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促进学风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应变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本届辩论赛主要为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开拓思想,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发掘辩论人才,本着“公平竞争,力争第一”的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视听,演讲和其他能力,团队的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锻炼口才,展示自我,与时俱进,尽显科大学子风貌。 三.活动对象及经办单位 1.活动对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征集,将在陕西科技大学生活区沁园广场设点报名。活动对象主要为陕西科技大学大一,大二年级学生。 2.活动主办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3.协办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学习部、文艺部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1.宣传及报名:10月24日至25日,在沁园广场阳光棚,或派人联系各学院代表。 2.海选组队:10月26日19:00—21:00,在F楼。 3.初赛:10月29日19:00—21:00,在F楼。 4.复赛:11月02日19:00—21:00,在生命学院会议室。 5.决赛:11月08日19:30——21:30,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最终决赛。 五.活动内容 1.参赛要求: (1)各参赛队领队、队员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方案,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2)各参赛队于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组委会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遵守比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大会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组委会联系;

“ 北京共识” 与“ 华盛顿共识” 之比较

“北京共识”与“华盛顿共识”之比较 —一种中国模式与拉美模式的视角“华盛顿共识”是拉美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国家发 展战略,被实践证明是不完善的。“北京共识”是中国2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我们试图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找出发展中的共性和特异性,寻求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乔舒亚·库拍·拉莫( J o s h u a ·C o o p e r ·R a m o )的文章,题为《北京共识》。这篇文章全面总结了中国2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对其中的经济和社会改革成就作了认真细致的理性思考与分析。拉莫的论文主要分北京共识、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益原理、有中国特色的全球化,以及与中国打交道四个部分。在这篇文章里,拉莫第一次在国际上提出一个新概念“北京共识”,与此相伴的是“中国模式”。 基于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巨大成绩,拉莫认为:“中国的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求、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并把这种发展途径定义为: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试验;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循序渐进、积聚能量,创新和试验是其灵魂,既务实又理想,解决问题灵活应对,因时而异,不强求划一是其准则,它不仅关注经济发展,也同样注重社会变化,通过发展经济与完善管理改善社会。”拉莫说:中国的变化之快,令人眩晕。中国人成功地驾驭了这种变化,创建了新的规则。 其一,把创新的价值重新定位。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持续进步的手段,由此给一些部门所带来的超J 决速变化,使中国发展速度足以解决改革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创新带来的变化之快,以至于这种变化造成的问题还没来得及出现,新的变化又发生了。用物理学术语表达就是,用创新减少改革中的摩擦损耗。创新成为增加中国社会密度的途径,它是人们关系更加密切,缩短改革实践,交流更加便捷快速,创新越多,密度越大,速度越快。解决变化中出现问题的唯一途径是靠更多的变化和更多的创新。惟有率领创新,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维持经济持续发展,并抵消内部不平衡,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领导者和普通人的知识水平,调整企业结构,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人员,解决知识鸿沟问题,这种发展模式把旧有的发展理念彻底摒弃。 其二,由于不可能从顶端实现对“动乱”的控制,就需要一整套新的工具,把眼光超越诸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尺度,集中于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处理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矛盾的唯一途径。绿猫( G oeC a)只注重环境保护,提倡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透明猫”( T r a l l s p an C a)指G D P等中国经济发展的所有数据都应该是透明的,都经得起检验。在这里,维持稳定,减少污染和惩治腐败成为其中心,接近1亿人的温饱问题之后的中国,面临新的发展起点,过去的发展理念要适时调整。 其三,“使用影响力把想要使他自己交织的霸权大国挪开”这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理论。中国正常吸引其他国家的模式,正在全世界产生联谊效应,向其他国家提供自身发展的观念,这可称得上是中国特色的全球化,之所以如此,他从正反三个方面扩展其能量:1 . 具有某种反弹带动力能量;随着冷战的结束,许多一

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主持词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主持词范文 【篇一】 S: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已经与世界逐渐融 为一体,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更需要把自己优秀的文化介绍给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今天的主 题班会,我们便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主题。 W:下面我宣布,x年级x班“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S:首先离开了解一下我国的两个核心思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S: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便不得不说中国的古诗词, W: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有无数名人佳作源远流长,它们是文化 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S:而写出千古佳句的诗人们也同样有着我们 的民族精神 W:下面有请同学们阅读关于刘禹锡的资料,去感受他的情思。 (ppt打到刘禹锡) S:现在,让大家放松一下自己的耳朵,来听一曲长笛演奏的传 统歌曲《江南好》,请xx同学上台 W:动听的乐曲,为我们体现了美丽的江南画卷,令我们听后意 犹未尽。你是否联想到了中华民族的锦绣词赋?在词赋中,我们同样能 了解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荒芜的战乱时代,那么,词赋诗人的情思有 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下面请看屈原的故事。 (PPT打到屈原)

S:了解了屈原,让我们听一听他的作品《离*》的节选,这个段是离*的前部分,表达了表达屈原对祖国对君王的赤诚忠心,并痛惜楚王毁约和反复多变。请xxx同学上台为大家诵读。 (xxx朗诵《离*》) W:下面请欣赏xxx带来的古筝曲《秦桑曲》。《秦桑曲》是根据李白的乐府诗《春诗》所创作的。乐曲描写一个女子怀念远方的亲人和盼望早日团聚的急切心情,引用了“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这两句诗。作者长期居于秦筝的祖地西安地区,使用秦筝的韵律加以创新发展,古意盎不过富有新声。它是近年来筝曲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W:一曲古筝将情感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以上的内容中,我们感受着古诗词的魅丽与文化。同时更深的了解了中华的传统文化,不过对于发展迅速的现代,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学习或者说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呢?(PPT转页) S:下面请正方xxx等人,反方xx等人就这个话题展开辩论,正方辩题——应传承传统文化,反方辩题——应摒弃传统文化,请老师为我们作裁判。 (PPT转页) S:辩论会结束了,整个过程是比较激烈的,那么,你觉得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看待我国的传统文化?请小组讨论。 请老师总结。 W: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曲艺。 S:通过资料的了解,相信大家也对曲艺有了一定的兴趣。对了xxx,这传统文化、就是诗、词、曲、赋,最精粹的就是古人的诗句了吧。 W:是啊。

“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

“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 它使每个国家都看到了靠自身力量成为一个强国的希望,虽然不至于强大到足以称霸的程度,但至少可以强大到实现自决 人们普遍认为,未来20年中国将会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可能在经济上甚至军事上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因此,就产生了两种选择,要么任由中国自由发展,要么遏制中国。但事实上,这些都缺乏理论依据,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即中国的发展正在重塑国际秩序,并且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深刻影响了其他国家。 这种新的发展道路被称为“北京共识”,它取代了在世界范围内声誉不佳的“华盛顿共识”。后者是20世纪90年代喧嚣一时的经济理论,在10年时间里,它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破坏。 “北京共识”不仅仅限于经济 中国的发展道路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地方,并且具有两项重大意义:一是无论中国的改革成功与否,“北京共识”已经勾画了一种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新思想;二是“北京共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正在进行重要变革。 “北京共识”实际上遵循了邓小平理论,例如,通往现代化的最佳途径是“摸着石头过河”,而不是试图一步到位。中国希望它的新发展是一种公正、和平和高质量的发展。私

有化和自由贸易等思想,要通过极其慎重的途径来达成。这种发展灵活而有弹性,并不指望以不变应万变。 像“华盛顿共识”一样,“北京共识”的理念并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它还包括政治、生活方式以及国际力量平衡等方面。中国把下一个20年称作“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并不是说中国政府要向美国发起挑战,事实上,很多领导人认为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一种“和平崛起”。中国正在写它自己的书,一本从其他国家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后而写成的书,世界上其他国家已经开始认真翻看这本书。 “北京共识”的三个原理 中国的变化之快,令人眩晕。中国人成功地驾驭了这种变化,并创建了新的规则。按当前的速度,中国每10年就使产出和收益增加一倍。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世界银行估计中国使3亿人摆脱了贫困。 有关中国发展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结盟”还是“孤立”中国的争论似乎已经没什么意义,中国的发展是不可遏制的。不管未来发生什么,这种发展本身就足以重塑世界秩序。但很多外国学者仍然紧紧抓住已经过时的“结盟/遏制”二元论不放。美国政府表示支持“一个繁荣、稳定、开放的中国成为国际共同体中建设性的一员”,这恰恰反映出在中国问题上美国政策和事实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 当然,中国领导人对于“开放”和“建设性”有自己的定义,且不同于美国,它是与时俱进的。当今中国,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一时间找不到适当的词汇来表达,于是很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华盛顿共识为何已经失败与经济学变革方向

陈平:华盛顿共识为何已经失败与经济学变革方向 2009年09月22日21:11中国网【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陈平教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为什么华盛顿共识的推行,可以作为检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社会实验?因为华盛顿共识的所有主张,都可以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标准教科书中找到理论依据。这些五花八门的经济学理论,原来只是理论研究中的玩具模型,试图简化对真实经济的描写,即使在西方国家,也很少放在政府政策和经济运作中实际检验。东欧国家转型经济的困难,拉美与东亚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使这些国家的政府情不自禁地转向西方国家寻求援助,其结果却是全面的经济下降和政策失败。 一、什么是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的中心思想,是尽力减少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让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些极端的新自由主义观点又被讽刺为原教旨市场主义。 今天,我们把华盛顿共识在全世界的推行看作一次罕有的社会自然实验,来检验现有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也是我们目前标准教科书上的经济学理论,看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指导现代化的实践。 华盛顿共识是世界银行的一位经济学家约翰·威廉逊在1990年提出的,它概括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美国财政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指导拉美、东欧、东南亚等国处理金融危机及经济改革时,向各国政府推荐甚至强迫推行的一整套经济政策,包括汇率、价格、外贸、利率等一系列价格的全面自由化,解除工资、金融、外资、产业等一系列的政府管制,建立和强化私有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国有企业和集体土地的私有化,减税以刺激私人投资,强化财政的预算硬约束,停止给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贷款,削减公共开支和财政赤字,改变财政支出的优先顺序,从扩大就业改为公共服务,例如教育、医疗、交通等基本设施等。其中心思想,是尽力减少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让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 华盛顿共识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形成,标志着西方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形成的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整套宏观经济学政策的逆转。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动摇了民众对市场经济的效率与稳定的信心。因为市场不能创造充分就业,迫使政府大规模介入市场经济的运作,包括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来周期性地干预经济,用兴办公共工程和国有企业的办法创造就业,在经济萧条期扩大政府开支来刺激宏观需求,以避免投资过热或减轻经济波动,用累进所得税政策减少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更用产业政策来推动经济成长等等。

辩论赛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哪个更重要

尊敬的老师、同学,亲爱的主持人、对方辩友大家早上好! 我方认为: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文化传承就是指:世界各民族历史的辩证的吸收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创新是指:世界各民族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造出新的文化。所谓何者更重要,是指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同时存在的前提下比较哪一方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更有意义和价值。我方认为: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第一,文化传承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回顾人类的发展历史,从钻木取火到电力时代,从伢伢学语到灿烂的社会文明,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文化的传承,人类也只是低等生物中的一种而已。 其次,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形成是一个融合、凝聚、兼并、扩张的过程,历史的发展雄辩的证明了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中国民族。而如今,中华民族要想迎接全球化的挑战、要想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本民族文化,以此来保持民族个性,从而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如果不注重本民族文化的文化传承,那么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将会重蹈覆辙。 再次,2014年春节晚会中播放了一段发人深思的的公益广告《一双筷子的传承》,“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都要用筷子”“让爷爷先吃”,小小的一双筷子就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情感。 从小小的筷子到泱泱大国,再到灿烂的人类文明,无不体现着文

化传承的重要性。 第二,文化传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文化创新的本体。没有了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必须以传承为本。同时,文化传承是对文化创新的筛选、过滤和沉淀。创新有好有坏,而传承就是以是否符合历史自然发展为依据对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创新好比一个个孤零的点,而串动这些点形成线的过程就是传承。人类的发展历史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条传承的线呢?所以从本源上就证实了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第三,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显示出更强的迫切性。放眼当下,我们看到:古埃及神庙被刻上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的”的涂鸦;当我们在热衷于圣诞节抢购礼物的时候,端午节早已沦为了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五千年传统道德的礼仪之邦还需要在‘老人摔倒了扶与不扶’这个问题上举国热议。从不赡养老人体现出的道德观价值观的丧失到为泄私愤挥刀乱砍行人而体现 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无不折射出物质利益极大化的当今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迫在眉睫。中国梦也正是党和国家为了强化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而提出的。 综上所述,无论从重要性,基础性还是迫切性方面,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所以我方认为:文化传承比文化创新更重要。

讨论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1989年,曾担任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执笔写了《华盛顿共识》(The Washington Consensus),系统地分析了指导拉美经济改革的各项主张,包括汇率、利率、外贸和外资的自由化,建立和强化私有产权的法制体系,强化预算硬约束、削减财政赤字等,贯彻“小政府、大市场”的思路 2004年5月,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雷默在英国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的论文,在雷默看来,“北京共识”的灵魂是不断创新、大胆实验、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它已经取代了广为质疑的华盛顿共识。 目前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已经是问题丛生。美元的持续走弱,华盛顿共识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但美国市场原教旨主义仍在强势坚守。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国际货币体系是否需要重构?在美元没有退出之前,如何保证外汇储备的策略?世界是否需要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3月18日下午,斯蒂格利茨应邀成为“站在巨人的肩上——CCER成立10周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演讲系列”第八位嘉宾,演讲过后,就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等问题,他与北京大学经济中心主任林毅夫、副主任李玲、教授陈平、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上海证券副总经理方星海、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共聚北大致福轩,进行讨论。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41期。 弱势美元会否导致金融危机 方星海:您能说说美元的问题吗?因为美元是实际上的国际货币,美国是唯一可以以自己的货币无限制地借钱(借美元贷款)的国家,所以就出现如您所说的情况,广大穷国借钱给最富裕的国家,这会减缓经济发展。中国当然也不愿意因为巨额美元储备而遭受损害。 以您在美国政界的丰富经验,您认为美国内在的政治力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矫正美国的错误吗?毕竟美国现在的许多政策倾向是与其他国家的期望相左的,前些天保罗.沃尔夫维茨被提名为新任世行行长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倾向,无论您如何称呼它,市场原教旨主义也好,新保守主义也好,都是非常强势的。如果有个矫正机制的话,您认为会怎样呢? 斯蒂格利茨:不幸的是,并不存在这样的矫正机制。美国的大选是很复杂的过程,其间有大量的外部因素在起作用,而您所讲的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因素。不过,即使不存在这样的矫正机制,未来四年如果民主党人当政,美国的政策也会有大的转变。一个原因就是民主党人已经吓坏了,布什错误的政策和立场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市场是一个中间力量,但问题在于,如今弱势美元是很受欢迎的,只要不爆发金融危机就没问题。而美国央行总是时刻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维持消费稳定的,我觉得不大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因此弱势美元的局面可能会继续,也许还会更加弱,而美国经济也会更加弱,维持低速增长。 方星海:是因为市场力量还不足以制约美国的弱势美元政策吗? 斯蒂格利茨:的确。因为他们认为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至少数据没有显示出来。爆发危机的可能性当然不会是0,我想也许会是20%。我问过纽约的一个大交易商,他认为有50%。当然,他们更加敏感,但是我认为他们的意见特别值得参考。因为正是他们会恐慌,会利用市场机会去套利,赚大钱。但我觉得你所讲的政治因素作用不大,即使爆发金融危机,市场也不见得会变得更理性,而可能会变得更不理性,他们会推卸责任,指责汇率不公平,或是找别的替罪羊。单纯依赖市场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所有矫正的企图可能使问题变得更复杂。 樊纲:我觉得美元贬值不会对美国国内经济有很大影响,倒是会引发别的国家的经济问题,因为美元是国际货币,所有相应的压力都会转嫁出去。 斯蒂格利茨:美元很疲软,根本的原因是人们不信任美元。现在美元市场是储值的,这个资产以及在未来交换的物品能够保持价值。但是人们现在越来越担心,美国财政赤字很严重,债务越来越多,此外还有贸易赤字问题。未来的情况可能会更糟,政府债务在未来20年会有成万亿债务的增长,可能会使借方不肯再借钱给美国。 美国自身认为债务这个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其他人并不这么认为,而且开始失去对美元的信心,每个人都不想成为最后一个持有美元的,美元就开始下跌,开始疲软了。那么,底线在哪儿?谁也不知道。现在市场上起作用的不单是经济因素,而且还有政治力量,会涉及到政府体制问题,所以很难按一般的经济规律来解释。现在汇率不稳定,美元不坚挺,但大跌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投资的基本原则就是用多元化来分散风险,把美元和欧元等其他的货币混合起来,在外汇储备中用多元化来规避风险,这是种合理的行为。 外汇储备资产证券化的可能 樊纲:美元越来越弱,而别的货币包括亚洲的货币都升值了(除了人民币)。于是中国对这些国家的顺差都上升了,若人民币升值,那么别的货币也会升值,我们可以看到,美元的贬值已经表现为其他货币的升值——否则,其他国家的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 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后华盛顿共识的共识

後華盛頓共識的共識 Post Washington Consensus Consensus - 2005-1-29取得 約瑟夫E. 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蘇創譯崔之元校)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前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如果說當前關於促進世界上窮國的發展還有什麽共識的話,那就是:共識根本不存在,除了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沒有給出答案。華盛頓共識既不是成功增長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儘管它的政策建議在特定國家的特定時期曾是有意義的。 當然,我所提到的華盛頓共識,是指國際金融機構和美國財政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早期所推薦的過度簡單化的政策建議,這些政策當時還沒像現在這樣受到南北各國的廣泛批評;我並不是指約翰·威廉姆森的較委婉精致的著作,儘管是他發明了?華盛頓共識?這個概念。1總之,無論其最初的內容和目標何在,世界上大多人的心目中的?華盛頓共識?是指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宏觀穩定(主要是價格穩定)爲主要內容的發展戰略;以及基於對自由市場的堅定信念並且旨在削弱,甚至最小化,政府角色的一系列政策。2而這種戰略與東亞所信奉的戰略形1Williamson, J. [1990] “What Washington Means by Policy Reform,” Chapter 2 in Latin American Adjustment: How Much Has Happened?, John Williamson (ed.), 1990,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Williamson, J. [1999] “What Should the Bank Think About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Background Paper to the World Bank’s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 July 1999. 2本文與約翰·威廉姆森在此次會議提交的論文對?華盛頓共識?這個辭彙的理解大相徑庭。他的論文是 ?華盛頓共識簡史?,文中威廉姆森聲稱?當嚴肅的經濟學家攻擊華盛頓共識時,世界都會普遍解釋說這位元經濟學家應該有其理論依據,以反對教條式的宏觀政策、對市場的利用、以及貿易自由化。。。?無論如何,這是我反對華盛頓共識的情形,因爲我知道這個辭彙含義所在,這從本文可以看出。對威廉姆森提出的這個觀點,我的看法是華盛頓共識過於狹隘的著眼於價格穩定,而對政府對市場和貿易的干預的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