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的生存现状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江南吴歌从形成之日起,就凝结了典型的民族性格与传统,并且在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积淀了多层次的民族音乐。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吴歌发展支派白茆山歌从历史中走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对传统的执著、守护与热爱!正是由于他们代代间的口耳相传,我们才得以在今天的时空中,领略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韵。

常熟白茆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重要一脉,它具体出现的时间,有文字记载可在南朝乐府中寻找到线索。1至今可以落实最为确切的一首,见于明代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七:“好条白茆塘,只是开不全。若与开得全,好与西帅歇战船”(西帅指当时与张士诚争雄的朱元璋)。

白茆山歌是白茆人在田间劳作时演唱的歌,所流传的山歌,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分劳动、古人名、地名、物名、节令、私情、摇船、长工、仪式、佛偈、叙事、儿歌等种类。如今,随着城市化进展迅速,适合山歌演唱的环境正慢慢消失,所以,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讲,把这样一种演唱形式记录下来,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本文,也将阐述在现代化城市背景下,白茆山歌的生存状况。

一、吴歌概念的定义

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太湖流域地区,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有四个嫡系,分别是相城阳澄渔歌、常熟白茆山歌、吴江芦墟山歌以及张家港的河阳山歌,而在留存至今的吴歌之中,要属江苏省常熟市白茆镇的“白茆山歌”保存最为完善。

追溯宗源,吴歌是从何时何地产生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吴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至少从迄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就已经伴随着先民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并在上万年的历史时间中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推测,在中国的文字没有出现之前,2吴歌就已经存在太湖流域地区产生和持续存在,并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了。在江南吴歌存在的上万年历史中,这一特殊的中国民歌各种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和传播着,并且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非凡的记录。1贺学君《白茆山歌传承方式试议》

2以中国文字的代表甲骨文为例,其出现迄今不过4000~5000年。但吴越文化的先声的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则已有6000~7000年。鉴于音乐文化与生产和生活的一般生成作用关系,可以认为音乐的产生应在文字产生之前。

在东晋至南朝宋、齐时期,吴歌又称“子夜歌”,因为传说这种歌是来自一位叫“子夜”的女子的创作。“子夜歌”主要描写家庭生活、男女爱情等题材,这些内容特征也使得吴歌的风格清丽温婉,柔情似水。当然,这种音乐风格的形成也与江南这一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有一定关系。3长江中下游属于平原地区,这里历来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人们安居乐业,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这种农耕生活方式使伴随农田劳动而歌唱的“田歌”,成为这个地区分布最普遍,体裁最丰富,曲目数量最多的民歌体裁。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歌谣,题材大多以歌颂爱情,赞美生活为主,所以在演唱的时候也就形成了吴歌细腻婉约之美。

二、吴歌的发展过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记录了周代十五个诸侯国民间流传的民歌。在《诗经》中,我们并没有找到吴歌的踪迹,这是因为当时只收录了黄河以北地区以及江、汉一带的民间歌谣。但这并不能证明江南地区就没有自己的民歌。顾颉刚先生《吴歌·吴歌小史》中说到:4吴歌最早起源于何时,我们不甚清楚,但也不会比《诗经》更迟。可是因为《诗三百篇》的编者只收集了中原和江、汉的国风,江以南的吴、越、楚都没有在风雅中占得一席地位。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蛮夷鴃舌之音,还不足以登中原文化的大雅之堂的缘故。可是这并不能证明吴人没有歌,不会唱。”

从史料记载来看,比较早大规模收录吴歌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的官方乐府机构搜集的民歌,当时由乐府搜集的民歌中,载于“南朝乐府”的“吴歌”就多达326首。其中90%以上内容是描写男女之情的。所以被当时的文人称为是“黄色歌曲”。

第二次大规模收录吴歌的时期,就到了明代,当时冯梦龙采录了由宋、元到明代中叶流传在民间的大量吴歌,编纂成了《山歌》、《挂枝儿》等吴地民歌集。冯梦龙比较支持吴歌原本的“真情流露”,反抗政教诗学的态度。他认为,民歌的可贵之处就是抒发内心最本真的情感,而非像其它诗歌那样一定要用华丽辞藻来修饰。

3何晓兵:《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第122页。

4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第三次大规模收录吴歌,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北京大学发起的歌谣运动。鲁迅提出要整理各地的歌谣、传说及童话,顾颉刚等人积极响应。最终由顾颉刚编辑的《吴歌甲集》(1925年)、王翼之编辑的《吴歌乙集》(1927年)等吴地民歌集,得以相继出版。

到了21世纪,有关部门又相继整理出版了《白茆山歌集》、《芦墟山歌集》、《吴歌遗产集粹》等书,并且吴歌也登上了国家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江南地区多位民歌手还被授予了吴歌传承人的称号,这使得吴歌这种古老的艺术种类又继续在现代社会中焕发青春,并且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生根发芽。

作为吴歌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白茆山歌的发展是伴随时代发展的。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常熟市地处平原地区,那为什么会把发源于江南平原的民歌称为“山歌”呢?其实,“山歌”这一概念不可望文生义,不能简单理解为“山区的民歌”。山歌概念只是指具有这样一些音乐形态特征的民歌:演唱音域宽广辽阔,声区高亢,旋律起伏比较大,节奏自由,速度往往比较自由舒缓,等等。由于白茆地区的很多民歌都具有这些音乐形态特点,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这里的民歌称为“山歌”了。

同时,白茆当地人对山歌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在白茆,人们经常会说“唱唱歌,散散心”,最后一句“散散心”经过时间地演化,渐渐就成了“山歌”的谐音。

三、历史上的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在白茆当地流传甚广,影响很深,几乎家家都会演唱,山歌已经融入到了白茆人的生活。在白茆当地,几乎能随时随地听到他们美妙的歌声,尤其是在夏秋季节,白茆人经常会聚集在白茆塘两岸或者在宽阔的田野上进行赛歌会,在旧社会,赛歌会的时间甚至会持续几天几夜。因为白茆山歌更多考察的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尤其在对歌的时候,常常以“盘歌”的形式出现,5“盘歌”是一种相互问答、斗智逗趣的对唱,歌词包含的知识内容极其广泛,是男女青年考较对方知识和智力的主要手段。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白茆山歌的赛歌会会持续几天几夜了。

5何晓兵:《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第一版),第147页。

白茆山歌的句式,最为常见的是“四句头”,这也是吴歌的重要特点。在《乐府诗集》中所收录的吴歌,大部分都以每首四句为主,其中又以五言四句为典型。王运熙曾经详细考证了吴歌与汉魏《相合歌辞》的传承关系,认为五言四句是江南民歌原有的形式。6翻阅《晋书》、《宋书》、《南史》、《隋书》中的《五行志》中,的确多有这样的民谣、童谣出现:

庚公上武昌,翩翩如飞鸟。庚公还扬州,白马奔旒。《晋书·五行志》<石头民为庾亮歌>

宁食下湖荇,不食上湖莼。庾公没命丧,复杀王领军。《宋书·五行志》<晋时吴中为庾义王>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宋书·五行志》<童谣>

像这样朗朗上口的民谣、童谣,与六朝吴歌五言四句的句式非常贴近。

白茆山歌是吴地歌曲中最杰出的代表,是江南农耕文化最自然的流露与体现,她内涵非常丰富,有劳动歌、时政歌、节令歌,摇船歌、地名歌、私情歌等不同种类的歌曲。

在旧社会,大多数白茆山歌的内容都以“哀怨”为主题,因为当时老百姓家里不富裕,吃不起饭,生活艰难,因而他们需要通过某种渠道来抒发自己的感受;所以饶命在演唱山歌时,往往会表露出他们对生活的不满或者遗憾。同时,白茆山歌的曲调也比较缓慢,听上去近似幽幽的“哀叹”,而不是愤怒的“咆哮”。

当然,白茆山歌的内容也不全是为了表述当地百姓对未来的惆怅,和对生活的不如意,它也是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和娱乐工具。在夏天的插秧或者秋收时节,农民们在稻田里一边劳作,一边哼上几句山歌,这时他们会觉得浑身有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白茆山歌有时能起到服务劳动热情、消除疲惫的作用。

白茆山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同时它也和人民的生活结合得十分紧密,在一些山歌中能感受到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例如白茆山歌中的《正月半》,最具有吴地民歌中民俗文化的代表性。这首民歌的每句歌词都很短小,但句句与江南平原农村特有的民俗、风

6王运熙:《六朝乐府与民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吴声西曲的渊源>,第36页。

物和农事相关:

正月半,龙灯看,摇车转;

三月半,桃红柳绿景致真惹看;

四月半,田麦长长黄一半;五月半,拔棵黄秧种种看;

六月半,水车得辘河里转;

七月半,田里早稻秀一半;

八月半,糖炒芋头吃吃看;

九月半,新米团子送亲眷;

十月半,家家老小吃的像个玉罗汉;

十一月半,买得年东回家转;

十二月半,太阳头里打算盘。

这首民歌中的每句话,都与江南农村中农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就像一部通俗易懂的民俗学“百科全书”。

白茆山歌中的摇船山歌,流传也非常广泛,因为白茆镇处在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水域占全区面积的25%,连接太湖和长江的重要河道白茆塘把白茆分为南北两部分,可以说白茆镇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旧时水路运输比较发达,船家在划船过程中容易疲劳,这时他们通过唱山歌来排解寂寞。

例如下面这首《摇船歌》:

摇一撸来扎一绷,

沿河两岸好风光,

片片麦苗绿油油,

秋风送来稻谷香。

又如白茆山歌里《网船上娘姨苦凄凄》的渔歌:

网船娘姨苦凄凄,

夜夜睏块冷平基。

日里张鱼拖虾网,

夜里还要捉田鸡。

捉着三条臭鰟鮍,

一早上市换麦粞。

四、当今的白茆山歌

(一)生态环境的缺失

白茆山歌在民间的流传主要靠口口相传,解放初期,由于农民的业余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唱山歌是最为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再加上几乎所有的山歌歌手,性格都非常开朗、外向,喜欢展示自己的演唱才华,所以才会有当时自发形成的万人对唱山歌的场面。可是随着改革开放,适合山歌生存的演唱环境改变了,缺失了山歌生长的生态环境。所以如今已经很少看到群众自发形成的赛歌会了,取而代之的是具有官方色彩的山歌艺术节。

白茆当地的山歌艺术节现在还未形成气候,在2002年9月,由当地政府组织举办了首届盛况空间的“白茆山歌艺术节”,虽然在艺术节上,许多山歌手向大家展示了白茆山歌的艺术魅力,也听到了许多即将失传的唱腔,譬如“三邀三环”,但是,在绚丽的灯光、舞美的映衬下,表演着原汁原味的山歌,总让人觉得有点不相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山歌的生态环境缺失了,原来人们的那种日常行为现在已经成了被动行为。

山歌仅有“保存”是不够的,因为“保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保存”下来的东西,都是与它的原生态环境相割裂的,仅仅是从“田野”挪到了“舞台上”或者“博物馆”里。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修复”或者“重建”它应有的生存环境。

(二)山歌的历史变革

白茆山歌的种类繁多,光收录进《中国白茆山歌集》的作品就有近千首。这些源于民间的歌谣经久不衰,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不断提炼,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无形文化财。

山歌,是当时社会生活的镜子,白茆山歌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番鲜活的反映各个时代特征的景象。通过这些山歌,可以洞察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民众,他们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以及生活追求等。进入新时代,山歌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第一,山歌功能的变化。

过去的山歌,主要是为体力劳动服务的,当人们疲惫的时候,唱支山歌,疲劳很快消失,而现在,这种作用已经慢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抒情言志,自娱自乐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二,山歌词曲的变化。

白茆山歌的词曲丰富多变,除了长篇山歌之外,短山歌的数量也是难以计数,现在,虽然还有一些旧时的老山歌在民间传唱,但过去较为流行的《长工苦》、《荒年歌》等,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在近几十年间,涌现出了许多首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山歌,这些新山歌大多都是以描绘美好生活,赞美白茆镇新面貌为主,譬如《白茆塘水长又长》、《白茆塘上好风光》等,这些新山歌在群众中的传唱度也开始越来越广。

在曲调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原本老山歌中哀伤、苦闷的调子慢慢被现代人遗忘,而一些曲调明快的山歌却保留下来,譬如《划龙船》、《搭凉棚》等,并且每年都会在当地的庙会上表演。现在在白茆镇出现的山歌局面是新老搭配,在继承中创新,可以说新老山歌齐头发展。

第三,山歌传承途径的变化。

现在白茆山歌的社会传承途径,已经慢慢从劳动现场转向了文化阵地。人们接触山歌,接受山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1、幼儿园、小学教唱山歌。现在白茆当地,学唱山歌已经成为了一门必修课进入了小学的课堂,甚至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山歌课程,邀请当地的山歌手作为客座老师走进课堂教学生唱山歌。2、村里、乡里教唱山歌。在白茆有一支业余山歌队,这支山歌队的队员年龄跨度很大,年轻的菜40多岁,最年长的有80岁,他们大多都是自发而成,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爱山歌,经常会定期排练,并且出去演出。3、建立山歌馆。白茆山歌馆是在1995年建成的,这也是全国第一家山歌馆,在其中,陈列了山歌的起源,发展历史,还有一些旧社会唱山歌时的劳作物品等,通过这种静态物品的展示,让人们对山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任何一种民间艺术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都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如白茆山歌这种传统文化和艺术遗产,后人都希望能把它最真实的一面保留下来,但常常事与愿违。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变化,这种艺术已经失去了原本生

存的土壤,而且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所谓“原汁原味”的表演,或许跟它起初的样子也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了。

在现有的环境下,再也不可能让村民回到田野里,一边耕地一边唱歌,或者划着渔船唱船歌了。即便有,那也不是一种日常行为,而是一种刻意的表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让人们逐渐从双手劳作中脱离开来,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生产。

据白茆当地政府给我们介绍,他们正在建设一片庄园,在这个庄园里要恢复山歌最本真的生存环境,专门雇佣一批人白天在里面生产劳动,每月还给他们一定的工资,这些工资也足以保证基本的生活开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大家了解山歌的生存环境,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利用这种无形文化来拉动旅游业。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现在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无人接班”的困境,就是因为这些东西很难给人们带来物质财富上的积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当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的温饱问题以后,才会考虑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如果能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产业结合在一起,在保护的前提下,还能带来经济效益,那就不会存在上述的困境了。在韩国、日本,他们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统称为“无形文化财”,我觉得这样一种说法更贴切,这些艺术本来就是一种精神财富,只是无形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还有官方,开始意识到必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的精神财富,只有将它们继续发扬光大,才能提高中国的经济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保护与传承的维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保护与传承的维度 [摘要]吴歌是吴语文学、吴声歌曲与吴地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兼口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于一身,融文学性与音乐性于一体。这种特性使得吴歌既具静态的人文研究价值,更具动态的艺术欣赏与社会服务功能,也因此赋予了人们更多认识鉴赏、保护传承吴歌的维度,如文化遗产、民俗文学、地域音乐、吴文化学与译介学等。这些维度的切入,尤其是跨文化译介视角的切入,既有利于实现吴歌的在世界范围内的保护与传承,也可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吴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1 吴歌简介 吴歌是以苏州与无锡为中心的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主要指下层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而集体创作的一种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艺术样式,具有“委婉清丽、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1]的特点,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歌生动地记录了江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宝贵的民间遗产,为研究吴语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史与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佐证。 吴歌反映着吴地社会风貌与风土人情,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形式,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和谐整合而形成的一种民俗体裁,它寓文学性与表演性于一身。就其语言特征而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吴歌文本非常接近日常吴语方言,通常以劳动歌、时政歌、酒歌、情歌、儿歌以及仪式歌等形式表现某一主题,时而叙事、时而描述、时而抒情、时而又议论,特色鲜明地反映或记录了民间的生活与现实。而从其非语言特征看来,吴歌又是一种适合即兴表演或舞台演出的艺术样式,这是因为吴歌的构成因素不但涉及诗歌、歌谣、词曲、戏剧等文学性元素与语言态符号,而且还涉及民俗音乐、舞蹈、表演、服饰、背景等诸多非言语的视觉与听觉因素。[2]因此,吴歌是文学与艺术的审美结缘,是一种融视觉、听觉、触觉等于一体的多模态符号呈现形式,具有相当的人文考古价值与艺术欣赏价值。 2 吴歌保护传承的维度 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吴歌是吴语文学、吴声歌曲与吴地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兼口头文学与文化遗产属性于一身,融文学性与音乐性于一体。这种特性使得吴歌既具静态的人文研究价值,更具动态的艺术欣赏与社会服务功能,也因此赋予了我们更多地认识鉴赏、保护传承吴歌的维度。从各有关部门所采取的举措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分别从文化遗产、民俗文学、地域音乐、吴文化学与译介学等维度对吴歌的保护传承进行探讨。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批国家级 第二批国家级

第三批国家级 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 JSⅢ-12 苏州玉雕民间美术 JSⅥ-15 金山石雕民间美术 JSⅥ-16 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 JSⅥ-16 光福核雕民间美术 JSⅥ-17 苏州泥塑民间美术 JSⅥ-20 苏州灯彩民间美术 JSⅥ-22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 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19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22 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 JSⅩ-1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 JSⅩ-3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 古琴艺术民间音乐 JSⅡ-8 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 JSⅡ-11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14 吴歌民间文学 JSⅠ-6 苏绣民间美术 JSⅥ-7 第二批省级

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 JSVI-35 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82 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83 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 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 闵氏伤科传统医药 JSVⅢ-9 郑氏妇科传统医药 JSVⅢ-9 苏南水乡婚俗民俗 JSX-14 湖甸龙舟会民俗 JSX-15 ★锡剧传统戏剧 JSIV-4 ★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 JSVI-24 ★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21 ★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28 ★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 ★金村庙会民俗

辞格:借代与夸张

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和事物,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修辞格叫借代。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体;用来代替的人和事物叫借体;借体之所以能代替本体,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是实在的,而不是想象的。根据借体和本体的不同关系,将借代可以分为若干类。 1.特征代本体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来代替本体事物名称。例如: ①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地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②像吴三桂那样首鼠两端的人,在初对于自成本有归顺之心。只是尚在踌躇观望而已。这差不多是一般的史家所公认的事。假使先给其父子以高爵厚禄,三桂谅不至于“为红颜”而“冲冠一怒”。 ③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下升上来。旧毡帽下面浮现着希望的酱赤的面孔。 例①用“花白胡子”称代长有花白胡子的那个人。例②用“红颜”称代面施红妆、容颜美貌的妇女。例③用“旧毡帽”称代戴着旧毡帽的农民。这些是借人的特征代替人的例子。 ④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在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⑤老栓看着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日。 例④用“红的”代替有这种颜色的人血。例⑤用“硬硬的”代替银元。例⑥用太阳的光“曦”代替太阳。这些是借物的特征代替物的例子。 2.专名代泛称用人或事物专用的名称代替与它有密切关联的人或事物。例如: ⑦我们所进行的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不管在哪一条战线上,都需要有成千上万的雷锋。 ⑧这一群贪婪而又卑怯梦想着征服全世界的现代凯撒和现代拿破仑,一心期希西欧各国供给全部炮火。 ⑨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例⑦是用专名“雷锋”代替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青年。例⑧是用专名“凯撒”、“拿破仑”代替梦想征服世界的野心家。例⑨是用专名“诸葛亮”代替像诸葛亮那样聪明多智的人。 3.具体代抽象用具体的、形象的、能给人以直观感受的事物代替可以被人理解的某种含义。例如: ⑩我们随时像李先生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1)我们中间还有东北人,我就是一个。东北人听你们的话,最能够知道斤两。(12)别那么轻易地把饭碗丢掉了。 例⑩用具体的“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代替“牺牲”。例11用具体的“斤两”代抽象的“分量”。例12用具体的“饭碗”代替抽象的“职业”。 4.部分代整体每种事物都有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部分,这部分最引人注意,人们就用这部分代替事物的整体。例如: (13)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 (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解放军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例13用文言的部分词语“之乎者也”代替文言,例14用船的部分构件“帆”代替“船”,例15用细小的财物“一针一线”代替任何财物或哪怕是一点点财物。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 客家山歌的生命力,在于它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斗争,并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种纯朴而自然流露出来的音乐如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存在于自然景色中,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的情感意愿,并给人于美感和教育。但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来文艺的猛烈冲击,人们对艺术文化的欣赏有了新的追求,作为客家文化代表的客家山歌也必须顺应时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紫金、博罗、惠州、赣州、汀州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自改革开放后,客家山歌的发展现状又到了一个新时期,人才辈出,不逊风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业余走向专业,从民间走向舞台,要求更加严格,创作逐渐细分,有人专门负责写曲、写词,专业人员演唱。2003年7月,梅州迎来了阎肃、徐沛东、陈小奇、李昕、王佑贵等20多名中国著名的词曲作家组成的采风团,他们是来梅州“量身定做”一批具有客家风味的现代歌曲,为“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节”做准备。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便从2004年开始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今年2月举办了第二届。山歌节为世界各地客家人充分展现各自风格独特的山歌艺术精品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吸引了加拿大、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

苏州文化遗产

具地域特色的苏州本土戏剧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江苏省苏州苏剧团、苏州戏曲博物馆 苏州评弹(曲艺):苏州评弹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是中国民间曲艺的杰出代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市评弹团、苏州评弹学校、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张家港市评弹团、常熟市评弹团、太仓市评弹团、吴江市评弹团、苏州市吴中区评弹团。 桃花坞木版年画(民间美术):苏州桃化坞木刻年画是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苏绣技艺(民间美术):历史悠久,针法活泼,精细雅洁,绣品有“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特征,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刺绣艺术馆、高新区(虎丘区)镇湖刺绣行业协会。 宋锦织造技艺:宋锦制作技艺开创于宋代,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南宋以来,苏州一直是宋锦的主要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苏州丝绸文物复制中心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缂丝是以“通经断纬”为主要织造方法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苏州是目前世界唯一缂丝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工领衔,集漆工、雕工等建筑工种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建筑营造工艺。天安门与苏州古典园林是其代表作品。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吴中区文体局、吴中区胥口镇人民政府。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御窑金砖”是苏州陆慕御窑村所产的特大细料方砖,自明成祖以来即为皇家建筑所专用,近年多用于故宫、古典园林等古建筑修复。其技艺为我国窑砖烧制技艺的代表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相城区文教局。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形成的家具制作技艺,世称“苏式”,造型典雅古朴,雕刻精细,技艺精湛。苏州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主要产地之一。

汉英修辞格中强化语意的夸张之对比分析

摘要:夸张Hyperbole属于词义上的一种修辞格,是作者或说话人以主观的眼光对客观的人或事物故意扩大或缩小的渲染、描述,用以抒发其强烈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深刻感受。文学作品中,运用夸张可增强语言的鲜明感,提高表述的生动性,收到突出事物特征、丰富语义、强调某种感情的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实例简述了汉英修辞格中强化语意的夸张Hyperbole的用法和特点的异同。 关键词:修辞格;夸张;对比;分析 一、相同点释义 从用法和效果上看,汉英的夸张有异曲同工之处 1.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1)Hamlet:O God,I would be bounded in a nutshell and count myself a king of infinite space,were it not that I have bad dreams.(William Shakespeare:Hamlet) 哈姆雷特:上帝啊!倘不是因为我总做噩梦,那么即使把我关在一个果壳里,我也会把自己当作一个拥有无限空间的君王的。(朱生豪译)此句采用缩小夸张和扩大夸张的对照深刻有力地表达了哈姆雷特的内心感受。 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城,再顾倾国。《汉书·外戚传》 如此美人,看一眼你就保不住城邑,再看一眼,国家也保不住了。把这佳人的美丽夸到了极点。这样的夸张言简意赅,使得再精彩的描写也会黯然失色。 2.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汉英夸张都有助于渲染气氛、启发联想,突出事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如: 1)—— —Once,when Manchester united had the narrowest of squeaks,disaster averted only by a heroic piece of goalkeeping—— —Once,just this once,Young Herbert uttered a single piercing scream that must have been audible in Peru:His soul flew out of his mouth with a sound like a fiend in torment.I glanced round and saw his little puddingy face transfigured,his cheeks were as red as fine and his eyes were blazing like twin stars. 用夸张的手法把一位足球球迷的活动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他发出的尖叫声“甚至在秘鲁也能听到”,他的面颊“红的像火焰一样”,两眼“像两颗星星一样发出强烈的亮光”,那种激动的气氛通过夸张的手法被烘托出来。 3.描景状物,渲染气氛,给人以深刻印象 1)It is the last straw that breaks the camel’s back.(proverb) 仅此一根轻轻的稻草却能压断负载过重的骆驼的脊梁骨。夸张借助类比修辞方式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人由于不堪忍受最后一击而垮下去的道理。 2)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是运用数字夸张的绝妙手法。这可以使形象更生动突出,渲染气氛,烘托意境,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再如: 3)A lie can travel half way around the world while the truth is putting on its shoes. 当真理刚刚穿上鞋子,谎言就已经走了半个世界。夸张和拟人两格兼用。 4.幽默风趣,令人发笑,讽刺嘲弄,入木三分 汉语中夸张是一种古老的修辞格,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篇》中就提到了在“精言不能追其极”的情况下,“壮辞可以喻其真”。夸张可避免一般语言的平淡和呆滞,带来一种异乎寻常的表达效果的生动和形象。 1)Splendid cheeses they were,ripe and mellow,and with a two hundred horse–power scent about them that might have been warranted to carry three miles,and knock a man over at two hundred yards.—— —(J.K.Jerome:The Odour of cheese)此句巧妙运用了三个数字来描写奶酪的香气,意境浓郁,幽默风趣,给人以如临其境、如闻其味之感。 二、不同点探析 1超前夸张,又称窜前夸张,只有汉语中有。例如: 1).这媳妇才算媳妇,要如今的妇女呀,别说守一年,男人眼没闭,她就瞧上旁人了。 —— —(周立波《暴风骤雨》) 虽寥寥数语,但犀利活泼,尖刻有力,妙不可言。将水性杨花、鲜廉寡耻的女人揶揄得惟妙惟肖,将其品行刻画得入木三分。 2).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郑直《激战无名川》) 3).愁肠以断,无用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 两例都与酒有关,都形象逼真地突出激动的心情,酒力之大、酒香之浓的和情意之深。 一个是酒还没和喝,心头就已热乎乎的了,而另一例是说酒还没下肚便已化成泪水,从时间来看都超前了。 英汉夸张在修辞特点和效果虽然很相近,就其表现手法和用语上并不完全对应,通过翻译可以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 汉英修辞格中强化语意的夸张之对比分析 孙文成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外语学院) 90

畲族山歌

畲 族 山 歌 吴琴 08文管1班 08152020132

畲族山歌 一、畲族简介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意为山里客人。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位于浙南山区,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66),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景宁,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因此,景宁又称为中国畲乡。 图为几位畲民在青山绿水间畅谈 二、畲族山歌来源 畲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畲族群众不仅在生活中形成一套独特的以歌舞代言,以歌舞叙事,以歌舞抒情的民族歌俗歌会,畲族山歌也成了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各种社会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三、畲族山歌介绍 畲族山歌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题材广泛,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畲族群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样式、民俗风情,历史足迹,许多有关畲族的历史、传说、故事,都以山歌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对民族音乐、历史、社会、民俗方面的学科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一)山歌格式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山歌多唱“假声”,有独唱、对唱和齐唱。很少伴随动作和音乐。畲族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一一个曲调。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二)山歌分类 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等种类。 叙事歌如《十八小妹学插田》:十八妹崽学插田,屎窟朝后脸向前,路头客商莫笑话,代我丈夫插年田。 (三)传统山歌 畲民喜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在旧社会,畲族人民在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常以山歌作武器,表达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美好的追求。这是因为旧社会的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所以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故20世纪60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农闲时,村上来了客人,村上年龄相仿的异性就活跃起来,天一黑,众歌手到客主家门口放一鞭炮,涌入中堂起歌头:“日头落山岙里黄,太(看)见阿哥(妹)娘洞(郎洞)来,阿妹(哥)冒(无)纳(物)好招待,安晡(今晚)行来打大铺(对歌)”。如果客人是歌手,会很快对上,如果客人确无歌手,则以歌骂得他回去以后非学起来不可。若客人来了,村上无人对歌,也会被人视为此村无能。找客人对歌,村上上场唱者必须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客人必须是非本村出嫁者;主家如是三年丧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批国家级

第一批省级 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 JSⅢ-12 苏州玉雕民间美术 JSⅥ-15 金山石雕民间美术 JSⅥ-16 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 JSⅥ-16 光福核雕民间美术 JSⅥ-17 苏州泥塑民间美术 JSⅥ-20 苏州灯彩民间美术 JSⅥ-22 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 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19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22 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 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 JSⅩ-1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 JSⅩ-3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 古琴艺术民间音乐 JSⅡ-8 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 JSⅡ-11 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JSⅦ-14 吴歌民间文学 JSⅠ-6 苏绣民间美术 JSⅥ-7 第二批省级

第三批省级 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

JSVI-35 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82 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83 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 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 闵氏伤科传统医药 JSVⅢ-9 郑氏妇科传统医药 JSVⅢ-9 苏南水乡婚俗民俗 JSX-14 湖甸龙舟会民俗 JSX-15 ★锡剧传统戏剧 JSIV-4 ★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 JSVI-24 ★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21 ★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 JSVⅡ-28 ★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 ★金村庙会民俗

辞格的综合运用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 句式的变换和选择辞格的综合运用 比喻 (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于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砖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本体喻征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 ①本体和喻体是并歹、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来洋,(“花”修饰“海洋”) 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元豪杰怕熊婴~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高三语文《客子光阴诗卷里》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三语文《客子光阴诗卷里》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客子光阴诗卷里 王充闾 江南三月,丽景迷人。这里那里,氤氲着薄薄淡淡的轻烟浅霭,有时竟令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座座村镇就浮游在波光潋滟之中。繁花,使水乡景色灵虚中透出几分烂漫,更加风情万种。层楼掩映间,紫玉兰秀色可餐,小桃红与黄金缕争鲜斗艳,那粉白透绿的几树繁英,分不清是李花还是梨蕊。参加作家采风团客游常熟古里,首先就被这绚丽的春光迷乱了双眸。 我想,如果可以把浏览景观比作展读诗卷的话,那么,此间,地地道道堪称是一轴传统元素与现代理念相融合的诗卷。早年读宋诗,记得一句“客子光阴诗卷里”的佳句,常常苦于那种情境无从体验,不意竟然于此得之。 书香,是古里的灵魂,是这座千年古镇的主题词;而诗卷则是它的展现方式。借用古代画卷分为引首、卷本、拖尾的说法,不妨把眼前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铁琴铜剑楼看作是诗卷的“引首”。这里是古典美学的凝缩之地,到处散发着令人脱尘忘俗的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幽深玄渺,古旧得仿佛同外间失去了联系。踏在润滑的苔痕上,似乎走进了时间深处,生发出一种时空错位的神秘感觉,说不定哪扇门

吱哑一开,迎面会碰上一个状元、进士。粉墙黛瓦中,一种以书为主体的竹简、雕版、抄本这些中国数千年文明史进程中的文化符号,让他乡客子亲炙了瞿家五代在藏书、读书、护书、刻书、献书中所辉映的高贵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守望,体味到高华、隽永的书香文脉。难怪晚清的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龢当日登楼时曾慨乎其言:“假我二十年日力,当老于君家书库矣!” 堪资欣慰的是,这种文脉、书香,今天得到了有效的弘扬,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如果说,铁琴铜剑楼这个“引首”是一篇阳春白雪的古体格律诗,那么,作为“卷本”的文化公园,则是一首充分体现大众化、人性化的现代自由体诗篇,同样昭示着文化的高怀雅致,只是变换了一种形式。 文化公园凸显了历史名镇、江南水乡、时代文明三大主题和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科学发展理念,建造了评弹馆、文明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系列设施,集休闲、娱乐、学习、观赏、活动、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在这寸土寸金的江南小镇,不惜划拨出大量土地,建成如此宏阔的文化主题公园,足见当政者的胸襟博大、眼光久远。采风的作家们对此啧啧称赞。 这天正值双休日,广场上各种文化设施吸引来众多的村民。伴着《春江花月夜》的悠扬乐曲,有的老人悠然闲步,有几位妇女在练习太极拳。更多的青少年集聚在阅览室,安静地读书、上网,他们听说著名小说家蒋子龙、叶辛、苏童、范小青等到场,一个个悄悄地离开座位,跑过来请求签名。而在评弹馆里,已经座无虚席,村民们正饶有兴致

通感的认知阐释

通感的认知阐释 摘要通感基于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它既是一种心理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既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同其他隐喻一样,通感隐喻也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它是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形成人类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本文试图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下,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来分析通 感,以便探寻这一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和心理奥妙。 关键词通感隐喻认知方式意象图式隐喻模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并将它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文体学研究的对象。但是Lakoff和Johnson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将这种说法彻底推翻了。他们提出隐喻是普遍的,不可简化的。人类理解的想象结构直接影响隐喻意义的本质,并规约我们的理性推理。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方式。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通感这一隐喻修辞手法,通过对其相关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以及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对通感的认知性阐释。 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synaesthesia),望文生义,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相互连通,身体某一感官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同时又引起其他感官的反应。它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指我们在思考或交流使用乙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属于甲器官范畴的事物印象,以达到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传统上,通感现象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例如英语中有 piercing cry (刺耳的声音)、sweet music (悦耳的音乐)、 sour look (怒视)、a loud shirt (颜色花哨的衬衫)、 soft light (柔和的光线)这样的表达方法。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法,如“闻见(香味)、听见、冷眼、清净、音色、声音刺耳、眼睛尖、口味重”等。小孩会说“妈妈的牛奶洗面奶闻起来好甜啊!”。电视台广告中也有“听得见的微笑”之说。在文学作品中,通感更是受到了古往今来中西文人的青睐,被广泛地运用着。 二、通感隐喻的认知阐释 英语中synaesthesia(也可写作synesthesia)就是与汉语“移觉”相对应的修辞格。该词中的syn,据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来自希腊语的 aisthēesis,意为sensation。其定义为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09年第4期总第241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2009,№4 Serial №241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作者简介:朱建新,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用学收稿日期:2009-02-18(修改稿)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朱建新 (淮阴工学院外语系,江苏淮安 223001) 摘 要: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作出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 ichards &B lack 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 on 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 on 的“关联理论”。本文在论述这三种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方式及局限性。 关键词:隐喻;认知研究;三种认知理论 A Study on the Cogn iti ve I n terpret a ti on of M etaphor ZHU J ianx in (Fo re ign L anguage D ep a rt m en t ,H ua iyin Ins titu te of Techno logy ,H ua i πan 223001) Abstract:Based on three main cognitive theories ofmetaphor,namely,Interaction Theory,ConceptualMetaphor Theory and Relevance Theory,the pa 2per explores their motivations,ways and li m itations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Key W ords:metaphor;cognitive study;three cognitive theories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9)04-0018-04 对隐喻的研究可分为三个传统:一是修辞学传统,二是哲学传 统,三是语言学传统。三种研究传统因为出发点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修辞学家关心的是隐喻的修辞功能;哲学家关心的是隐喻对思维的影响,而从语言学角度对隐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与词的组合、词的意义变化等联系在一起。在隐喻研究史上,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的理论主要有:Richards (1936)&Black (1962)的“互动理论”、Lakoff &Johnson (1980)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Sperber &W ilson (1995)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来考察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较好地揭示了隐喻理解的本质。本文试图对这三种认知理论作一综述,并探讨它们对隐喻阐释的理据和方式,以及它们阐释隐喻的局限性,以便我们能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隐喻。 1.Richards &Black 的“互动理论”与隐喻阐释 从人类的认知角度谈论隐喻的,最早可追溯到雪莱(Shelley )。雪莱说,“隐喻不是游离于语言之外的一种装饰品,而是人类体验世界、思维和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语言的关键所在”(严世清,1995)。但对隐喻的认知特征阐述得最明确、最系统的要首推Rich 2ards 。首先Richards (1936)引入了“本体”(tenor )和“喻体”(vehicle )的概念,认为隐喻就是由喻体和本体这两部分构成的。如在隐喻“a seed of hope ”中,seed 是喻体,hope 是本体。其次,他认为隐喻的含义来自于喻体和本体的相互作用。Richards (1936)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隐喻,“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Richards,1936)。Richards 对隐喻的论 述,突破了修辞学将隐喻仅仅作为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拓宽了对隐喻本质理解的视野,奠定了其在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地位。 Black (1962)在Richards 观点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隐喻“互动理 论”。Black (1962)认为,“次项”(即Richards 所说的“喻体” )是一个语义联想集,它被当作是理解“主项”(即“本体” )的一个“透镜”(lens )或“过滤器”(filter ),隐喻的含义是“主项”和“次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对隐喻“Man is a wolf ”的理解:wolf 是一个可供联想的语义体系,听话人以此为“透镜”来认识man,从而突出了wolf “凶猛”这一普遍认同的含义。于是wolf 和man 两者相互作用,听话人在头脑中重塑对man 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wolf,从而理解了“Man is a wolf ”的隐喻含义。总的来说,隐喻“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主项,因此可以认为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创造相似性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是一个认知问题。(参见林书武,1997) Black (1997)的“互动理论”后来发展成为隐喻的语义观的基本理论。他(1997)认为,隐喻是一种述谓现象(predication ),其表达形式是句子,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词语;隐喻是在做出一项陈述,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实体的重命名。这样,Black 就将隐喻从词语层次提升到了句子层次作为一种语义现象来考察,这一转变也将隐喻纳入了篇章的认知范畴。隐喻的语义观利用语义特征来阐释隐喻。该理论认为,隐喻违反了语义的“选择限制”(selection restriction ),是一种语义异常现象(semantic anomaly )。如:The stone died .通过义素分析,发现stone 具有以下语义特征:physical object,natural,non 2living,mineral,concreted 。die 具有如下语义特征:processwith result,namely,that some living entity x ceases to be living (Levinson,1983)。很显然,此句并不是

山歌的艺术特征和主要种类是什么

山歌的艺术特征和主要种类是什么?( 山歌多在户外演唱,其曲调往往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来直畅而集中地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汉族许多地区的山歌有自己的民间称谓,例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慢赶牛”、“挣颈红”等等。 山歌的音乐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往往曲调的一开始就出现全曲的最高音,热情洋溢,任其自由倾泻,而不需要多层次的铺垫或感情的节制,因而易于感人。 一般山歌下属的主要种类有: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宁夏及甘肃的东部、山西西部以及内蒙古西南地区。传统信天游的内容主要在爱情和诉苦两个方面,基本曲调大约有100多种。 山曲--主要流行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榆林地区一带。与信天游相似,旋律受到蒙古族民歌的影响。 花儿--又叫做“少年”,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除汉族外,花儿在当地的回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东乡族、藏族等民族中也十分流行。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 江浙山歌--是流行于江浙一带山歌的统称。与北方山歌不同的是,江浙山歌没有集中的歌种,基本曲调的数量也比北方山歌少,常见的有徵调式、羽调式和商调式几种。在较少的基本曲调的基础上,江浙山歌音乐形式自由,即兴性强,唱词变化多,句式结构变化幅度较大,

以基本曲调的多种变化形态来适应不同的情绪和唱词。江浙山歌的基本形态多为四句体,旋法以级进为主,音域经北方窄些,音乐委婉秀丽。 闽、粤、赣客家山歌--客家特指因历代战乱而多次从黄河流域南迁的汉族居民,客家山歌旋律的起伏度小,基本音域大多在五度左右。西南山歌--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多山地、多丘陵和高原地带,几乎到处都可以听见节奏自由而绵长的山歌。四川山歌刚劲、幽默,并体现出深厚的汉族文化传统,云南的汉族山歌更丰富多彩,并带有山野的泥土气息和边远地区的清新。贵州的汉族山歌则显得古朴、深沉,更带有原始的自然魅力。 湖南山歌--湖南地处长江中流,境内丘陵、山地广布,山歌广为流传。当地人把湖南山歌归纳为“高腔”、“平腔”和“低腔”三种。高腔山歌流传于湘中,湘北,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拖腔处常有“啊呜啊呜”的衬字。多为成年男子在里外用假声歌唱;平腔山歌悠远绵长,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真声歌唱;低腔山歌优美柔和,节奏性强,音量小,由妇女在室内歌唱。 “田秧山歌”在民间一般称作“田秧歌”,有的地方又叫“田歌”(浙江)、“秧歌”(安徽)、“秧号子”(安徽、苏北)、“打闹”(湖北、四川、贵州等地)、“调子”或“号子”(陕西南部)等,主要是在插秧、除草、车水等劳动场合,具有驱除疲劳、振奋劳动者情绪的实际功用。 “放牧山歌”是放牧者在田野劳动时为吆喝牲畜或相互问答逗趣 所唱,歌曲中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的生存现状 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江南吴歌从形成之日起,就凝结了典型的民族性格与传统,并且在上千年的流传过程中,积淀了多层次的民族音乐。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吴歌发展支派白茆山歌从历史中走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对传统的执著、守护与热爱!正是由于他们代代间的口耳相传,我们才得以在今天的时空中,领略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韵。 常熟白茆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的重要一脉,它具体出现的时间,有文字记载可在南朝乐府中寻找到线索。1至今可以落实最为确切的一首,见于明代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卷七:“好条白茆塘,只是开不全。若与开得全,好与西帅歇战船”(西帅指当时与张士诚争雄的朱元璋)。 白茆山歌是白茆人在田间劳作时演唱的歌,所流传的山歌,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分劳动、古人名、地名、物名、节令、私情、摇船、长工、仪式、佛偈、叙事、儿歌等种类。如今,随着城市化进展迅速,适合山歌演唱的环境正慢慢消失,所以,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讲,把这样一种演唱形式记录下来,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本文,也将阐述在现代化城市背景下,白茆山歌的生存状况。 一、吴歌概念的定义 吴歌是吴语方言地区广大民众口头文学创作,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太湖流域地区,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有四个嫡系,分别是相城阳澄渔歌、常熟白茆山歌、吴江芦墟山歌以及张家港的河阳山歌,而在留存至今的吴歌之中,要属江苏省常熟市白茆镇的“白茆山歌”保存最为完善。 追溯宗源,吴歌是从何时何地产生的,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吴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至少从迄今3~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就已经伴随着先民的生产、生活而产生,并在上万年的历史时间中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推测,在中国的文字没有出现之前,2吴歌就已经存在太湖流域地区产生和持续存在,并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了。在江南吴歌存在的上万年历史中,这一特殊的中国民歌各种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和传播着,并且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非凡的记录。1贺学君《白茆山歌传承方式试议》 2以中国文字的代表甲骨文为例,其出现迄今不过4000~5000年。但吴越文化的先声的河姆渡文化的历史,则已有6000~7000年。鉴于音乐文化与生产和生活的一般生成作用关系,可以认为音乐的产生应在文字产生之前。

夸张_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

《前沿》 2008年第11期夸张———人类的一种认知模式 李淑康1 李 克23 (1、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 山东烟台 264005; 2、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5) [提 要]一般来讲,人们通常都把夸张作为一种修辞格来看待。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夸张逐渐被看作是一种认知辞格,并成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模式。本文中,笔者将从夸张 的本质以及认知心理基础就此问题将展开探讨。 [关键词]夸张 认知辞格 认知模式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8]11—0180—04 一、引言 夸张是一种在语言中运用非常普遍的修辞格,是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语言手段。它指的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夸大或缩小事物形象或某种性质、程度,借以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它可以使形象生动突出,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进而将情、景、物、融为一体,给语言增添幽默,讽刺的意味,收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恰当地使用夸张,能够形象地描写事物或事件,准确地表达感情色彩。在文学作品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再如,在日常交际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表达—“累死我了”、“我都告诉你n次了”,也会有一些其它英语表达—“I nearly died laughing”、“Itried a thousand ti m es”。这些表达的共性在于它们大都夸大了事物的程度。另外,在自然语言的词汇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十分普通的词语,就如这个“十分”吧,其实也属于夸张之辞。又如说“好极了”或“extre mely nice”,这“极”或“ex2 tre mely”显然是不可能的,就是夸张;只因老生常谈,也不就不那么引人注意了。U ll m ann(1962:139)把普通词汇里的这种“夸张”与隐喻的退色过程(跟僵化隐喻一样,夸张也能僵化)都比作经济学上的“报酬递减律”(the La w of D i m inishing Returns),即使用的越是频繁,其夸张的色彩就越是淡化。夸张的使用不仅引起了语言意义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些语义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关系。这些都是在人类潜意识里发生的。人类在不自觉地使用着“夸张”的表达,它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思想的一种潜在的方式。因此,笔者认为,正如隐喻和转喻一样,夸张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而且也是人类的思维、认知以及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人类通过“夸张”来认知客观世界,同时也通过“夸张”来表达思想。 二、研究背景 关于夸张的研究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方修辞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其研究中涉及到夸张,但他没有对隐喻、明喻、反讽、夸张等修辞格进行清晰的分类。在理论研究中,夸张最开始被认为是书面语篇的技巧,而且历史悠久。Lakoff和Johns on(1980)等语言学家对隐喻、转喻等传统修辞格在语言学理论框架内进行了全新的解释,但很少涉及夸张。S perber&W ils on(1986)等学者则从语言形式在语言交际中的意义提出了推导模式,同时又根据信息 3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2007年度第三批社科计划项目(编号S07W F37) [作者简介]李淑康(1982—),女,山东曲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 李克(1981—),山东沂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