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第三节主症诊断思路

主症的诊断思路。主症诊断思路,我们在讲主诉的时候已经讲得比较详细了。主症的诊断意义,临床上,很多病是以主要症状来命名的。内科里面,原来《中医内科学》四十九个病,我印象里面有三十多个属于症状,都不是真正的病。那不管它,我们现在看那是一个症状,古人都把它作为病,内科教材都把它作为病,发热、盗汗、耳鸣、胸闷、心悸、黄疸、咳嗽、胃脘痛等等,都是症状。但是也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虽然它是个症状,但是确实是临床上的主要矛盾、是诊断疾病的主要根据,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症状能不能够作为病名?我们说症状不是不能作为病名的,可以作为病名。麻疹,那不是根据症状来的吗?我们就是讲疔疮那个疔,它也是根据那个症状表现像个疔,好多都是症状来的。但是不是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名的,不是任何症状都能作为病名,要作为病名,我提出这么几个条件,主要症状作为病名的时候,随便哪个症状,现在皮肤痒得很厉害,那就是皮肤痒病,不行吧!脱头发脱得很多,就是脱发病,不能说主要症状、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作为病的时候,我说有三个条件。

一个,所包含的病种比较少。这一种表现它基本上

就只出现于这个情况,不会出现于其他的情况。比如说呃逆,呃逆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病名,呃逆它就那么一种表现,除了这个,我们把它作为病的时候,其他任何症状都不能和它相比。痛经,妇女的痛经,就是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得很厉害,就是指这么一种特殊的表现。脱肛,肛门脱出来、掉出来,就是要脱出的表现。所以它可以作为病名,而那个所谓大症是不能作病名的。大症是什么意思?咳嗽,一个咳嗽有多少病?几十种病都可以出现咳嗽。便血可不可以出现?便血我们说好多病,消化系统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胃的急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这些病可以出现吧,肠子的、肛门的病可以出现吧,肠息肉,肛门部的痔疮、癌、肛裂,全身的疾病,发热性的疾病,出现斑疹隐隐,出现斑疹显露的时候往往也可以有大便出血,那么多病都可以出血,因此,便血就不能作为一个病名,它包含的病种太多了,它不是很局限的那一种病。所以一个条件,就是它只能够包含的病种少,特征性很明显,不是这个症状可以几十种病。你说胃脘痛,作为一个病名,胃脘痛,多少病可以出现胃脘痛?所以胃脘痛像这样的不能作为病名,这是一个条件。

第二个,主症特别突出,其他的症状不明显。这个症状特别突出,它既是个特征性,也是个主症。夜啼,有的小儿,到晚上就哭,他那个时间,生物钟可能没有调整过来,白天就呼呼大睡,晚上就哭,有时候哭一通宵,他这个症状

特别突出、特别明显,特别有特征性,因此,它可以作为病名。遗尿,就是这个症状突出,不是一般的病情严重、神志不清楚的那种小便失禁,他就是晚上睡着了以后(遗尿)。所以像这种特殊的,其他的任何症状,一个病人可能往往有十个八个症状、二十个症状,其他症状不能够和它相比,特别突出,它所包含的病种又少。第三个,它的定义一定要明确。定义明确什么呢?所指的这种病,就是什么情况下所特定的这种表现,就叫这种病。比如说厌食,就讲这种病人要给它定好,他是怎么样的不能吃,甚至是看到食物就厌食,不是一般的不想、不欲食,不是一般的食欲不振。崩漏病,是特指的那一种情况,什么情况?就是非月经期、正常的月经出血,要排除其他的问题,不是因为什么宫外孕的破裂,伴有腹痛什么那些情况的,不是因为腹部受伤,也不是因为全身的发热性的疾病出现了崩漏,发热斑疹、血友病,那些病都可以出现,也可以出现崩漏,不是指那种。就特指的这一种,比如说西医讲的那种功能性的子宫出血,就是指的这一种情况。它的定义要给它定好,它的诊断指标也非常明确,是指的这一种病。肥胖,不是讲一般的这种肥胖,我说(的)肥胖是体重超过了多少,有这种表现的就叫肥胖。所以主症,不能说主症不能作为病名,是可以作为病名的,有相当一部分的病是可以用主症来作为病名诊断的,但是作为病名诊断要具备一些条件。特别是那个“大症状”,一个症状里面可以

几十种病,都可以出现的那种症状,不能够作为病名。黄疸,古人说黄疸很简单,实际上现在看呢,黄疸恐怕这病也有七种、八种、十种,新生儿的黄疸,输血引起来的黄疸,肝脏的疾病引起来的黄疸,胰腺的病引起来的黄疸,还有一种蚕豆黄引起来的黄疸等等,它包括很多种病,所以不能够简单的用一个黄疸来代替所有不同的病种。这是作为主症的条件我们强调一下,诊断主症的依据,这些都不讲了,对辨证的诊断依据不讲了。

确定主症的方法。这个也不讲了。原来讲过了,抓住主症问深全,这些内容就不讲了。围绕主症进行询问检查,我们曾经讲过几句话的,讲过要注意伴随症状,抓准主症问深全,主症相关紧相连,其他症状十问参,再作体查与检验。这个我们开始讲主诉的时候已经把这句话,以及怎么样问诊的方法已经讲过了的,这些内容我们不讲了。

第四节辨证诊断思维

第四节的内容,辨证诊断思维。昨天我们已经讲过了,辨证诊断思维已经讲过了。辨证的诊断思路,就是怎么样的抓病位、抓病性,从证素来组合成证名。那个辨证体系已经讲过了。

第五节疾病诊断思路

下面讲第五节,疾病诊断思路。疾病诊断不是我们《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是临床各科应该要解决的,是

一个感冒还是一个肺热病,是肺痨还是肺痈,是疔疮还是痈疽,这都是临床各科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诊断学,要讲一些共性的、对各科都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它是各科、临床各科诊断的基础。那么临床各科诊断疾病的时候,在诊病的问题上,应该掌握一些什么共同的、基础性的东西?

第一个要强调疾病诊断的意义。病名,疾病诊断最后也就是要诊出一个病名来,是一个麻疹还是一个疟疾,是一个消渴还是一个风眩,或者是一个肺痈、一个肝痈,一个三痹、尪痹等等,你要诊断出一个病名来。病名是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概念,它代表了这个病的本质和特征。一讲到麻疹,麻疹是一种什么问题引起来的?以出疹点为突出表现,有发热这类的表现,一般经过了发热、出疹、恢复这么一个阶段,可以获得终身免疫等等这么一个病,那么麻疹它就代表了这个病的本质。所以病名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不能由辨证或者西医的病名所代替。这个问题为什么强调一下呢?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就是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就只辨证,强调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这个强调得对。而相反的就认为,西医是辨病的、西医是诊病,这也是对的,这个观点也对,西医特别重视是诊病,病已经诊断出来了,它的所有问题基本都可以带得出来。中医的证候诊出来了,它下面的治法、处方、用药,我们昨天讲过,都可以带出来了。西医重视病,

中医重视证,有这个问题,再一发展,那就是中医就辨证、不诊病,西医就是诊病、不辨证,所以中西医结合就是西医的病,加上中医的证这个结合。因此,中医的病不要了,中医不诊病,认为中医的诊病没有意义,中医的诊病是一种形式上的、没有起到真正诊断作用的病。所以现在的杂志上非常忧郁的,确实我们现在杂志上那些报导,恐怕不是90%,95%的病名称都是西医的病,没有几个用中医的病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呢?中医不诊病!中医没有疾病诊断!中医只会辨证,不会诊病!中医没有病这个概念!这完蛋了。几千年来到我们这个时候中医是不会诊病的,病人来都是说我是诊病,干什么去?我去诊病去。中医不会诊病,这个局面不是很危险吗?很危险!病都要用西医诊,并且道理还足得很,为什么足?中医的病,你看中医的病都是些症状,病人说我咳嗽,你诊断是咳嗽;病人说我肚子痛,你诊断是胃脘痛;病人说我腰痛,你诊断是腰痛;病人说头晕,你诊断说是眩晕,这算什么诊病?所以你中医诊病是假的、开玩笑,病人说什么,你诊断是什么,要你这医生干什么?你看我们西医诊断多好,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肌炎,诊断得多具体、多好。那个病人说什么,你就是什么!所以中医诊病是可以不要的,可以用西医的病名来代替中医的诊病。实际上,这个问题当时就争论很多,比如皮肤科的,是北京市中医院,就是宽街那个中医院,他们当时为主编,编的那个皮肤病全

部是西医的东西,基本上没有什么中医的东西在里面,并且当时要作为国家标准,这个国家标准一发布出去,这就是根据!如果说余云岫要取缔中医、要消灭中医,没有实现的话,那我们现在到国家标准已经取缔了、已经可以消灭了。为什么?中医没有病了、中医的病通通没有了,剩下一个辨证论治,有了这点东西,中医不诊病,当时因为我是课题负责人、作为第一负责人,这个时候我怎么办?你们好说,到时候罪魁祸首就是朱文锋,就是他搞的那个疾病诊断、临床诊疗术语,那个上面—国家标准已经没有病。所以《伤科学》全部,《伤科学》现在全部是西医的病,当然伤科他们说,这个解剖位置不能再用过去的什么臑骨、什么枇杷骨,不能再用这名字了,股骨、肩胛骨,这是非常(好)的,所以全部是西医的,和中医医的病名完全是一套了,我们的诊疗术语,伤科病名一个不收,不收进来。为什么?因为收进来以后,伤科病名到时候取消了,是我们取消的。这个结论现在别人讲起来好像很轻松,到时候过了几十年、一百年,好多人一看,中医的病名什么时候没有了呢?就是那本《(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上面宣布没有中医的病名。几千年的疾病诊断没有了行不行?中医是不是不诊病?内科可以这样说,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症状来的,这个是这样,因为内部的疾病我们中医当时还看不到黄疸,那到底黄疸怎么原因引起来的?没办法,只好根据黄疸这个主要症状。水肿到底是

心的问题、肝的问题?没有检查到到底是哪一个脏器出了问题,只能根据它的症状,辨证是肝、肾、肺什么的,找不到,只好笼统的称为水肿。那么其他的科是不是都是这样?我们的皮肤科、疮疡科、外科多少种病?我看比西医的病名认识要详细得多,什么癣、疣、疥、湿疹、疮、痈、疔、疽、疖,每一个下面有几十种,几种疖,几十种痈,你说这不是中医的病?你能够确定得了,内科这部分以症状为病名的,其他的能够命名得了嘛,这是我们中医病名,可能是有不完整,定义不准确,概念比较乱,有些病是这样,我们把它改进过来就行了。比如说现在我们讲咳嗽,围绕这一个咳嗽,我们现在把它分成很多个咳,那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取消?认为中医没有病,这不是一个一点点的—可有可无—(不)是一个小问题,这是涉及到中医的整过学术,今后向什么地方发展,承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的问题。我们要讲中医的诊断,它是很重要的,不能把病这部分取消。中医的病有不好的地方,或者说不完整的地方,我们可以改进。西医的病就完整了、就绝对的好!西医的好多问题它现在认识到,实际上它没有办法命名,只好说什么什么综合征。综合征是什么东西?我们现在甚至有什么电视综合征、空调综合征,有这种吧?各种各样的综合征,其实它也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认识,这个征现在还认识不到,它有这么个现象,就把它称为综合征。有好多用西医的病名命名的,用那个人来命名的,

库兴氏综合征,库兴氏综合征懂得英语的、懂得外语的可能还知道一点,我看那懂英语的不知道,完全是一个人的名字,它反映了疾病的什么特征?那个病名就那么科学得很!我们中医的你说是主症,没有反是映本质,毕竟主症也还是疾病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个病情它主要的,你不管哪一种咳嗽,咳嗽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它总还反映了一个特征,比那个什么人的名字来命名的,我看要反映得好一点。再我们讲,你看西医有一些病,我上次讲的肾炎,你说其他的炎还有点吧,特别是这个肾炎,肾炎,炎者热也,两个火加在一起,这两个火在那里烧,这个病人水就越来越多,全身就越肿越厉害,这和中医的理论、和东方文化怎么挂上钩?两个火在那里烧还水肿,这个人就有点怪了。按我们中医说,肾炎这个名字是绝对不准确的,说它定到肾,是肾的问题可以,但是不能叫做肾炎,应该叫做肾水。西医也在说本来它不是一个炎性病变,是一种反应、一种反应状态。所以对于这一些问题,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可有可无,多一个病名、少一个病名,用一个西医病名、不用一个中医病名的问题,因此要强调这个问题,首先这是一个要(明确)的。至于为什么(要)中医诊断?诊断出病来有什么意义?这个大家都知道,古人也早已认识到。如果说“能知一物制一气”,有一个问题,它就有一个东西来克制它,如果我们能够把那个病认识清楚,我们现在又能够找一个药去克制它,那就不要加减君臣佐使,也

不要辨证论治。当然诊病是有好处的,这些认识古代都有,我们教材上也有。

第二个,疾病诊断的一般途径。这个一般途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怎么去诊断出病来?实际上诊病严格

地说,就是把各种各样的病,从这个疾病总框框里面把它不断地分出来,我们要诊断一个病的话,就像讲人,这是一个总框框,疾病是个总框框。人,凡是有头、有脑,有五官,有手脚,能够活动,有思维,能够直立的,这就是人。就像疾病的话,这就是个疾病,是个总框框。那我们不断地又分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东方人、西方人、亚洲人,黄种人,哪个地方的人,以至是我们中国的湖南人还是湖北人,湖南里面是湘西人还是湘中人,在长沙人里边是湖南中医学院的人还是哪一个地方的人,不断地这样分下来,一直分到什么样的就是张三,这个病名,这个人的名字就是那个。所以,疾病诊断实际上就是从疾病总概念里面区分开来,层层地分辨,一直到分出它具体是一个什么病名,这就是一个疾病诊断的过程,实际上说是这么一个问题来分。但我们有时不是那么简单,一直要从全世界的人,是欧洲人、亚洲人再到中国人,中国人到湖南人,湖南人里面到湖南中医学院的那个人,当然有时候不是这样一直分。但是道理还是这样分出来的。那么怎么来分呢?一般的分法有这样几个:一个是根据它的发病特点。什么样的特点出现的是什么病,比如说

黄疸,一个黄疸的病人,黄疸为突出表现,那么它是小孩子刚出生下来两三天,发黄了,我们说这是一种新生儿黄疸;青年人出现黄疸的时候,二三十岁、十八九岁,我们看到急性肝炎,多半是什么人?多半是青年人在里面,老年人很少得那种情况,都是突然一下子就呕吐、黄疸、胁痛、发热,所以青年人的黄疸经常见到的是肝热病、肝瘟,肝瘟是讲的急性坏死性的肝炎,肝热病就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多半是见于这种情况;中年人,四十岁、五十岁,像这种人出现黄疸了,经常见的女同志多半是胆囊炎,四十岁左右的妇女身体胖一点,恐怕百分之五六十的人都有慢性胆囊炎,有相当一部分是有胆囊炎的,男的很可能是肝积,或者是肝癌;到了老年人,肝癌出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就是根据什么问题?根据它的发病特点,什么年龄出现了这样一个表现,这是一种诊断的思路,你怎么去诊断疾病?根据发病特点。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根据这种,如果是个水肿,那就考虑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水肿。特别是这个下面讲,根据它的病史、病因病史。有什么病史、特殊的原因没有?刚才讲黄疸,他是吃了蚕豆以后,北方叫做大豆?我们南方叫做蚕豆,这个蚕豆里面,有的人缺少一种叫做六磷酸葡萄糖(的)消化酶,有这么一种酶,他就不能够消化,他吃了蚕豆,特别是生的蚕豆,还没有熟的,吃了就出现黄疸、就溶血,那一种就特有一个病叫做蚕豆黄,就和它那个病史有关;一个神志昏迷

的病人,为什么神志昏迷呢?了解病史,喝酒、喝了一斤多酒,喝酒引起来的;汽车撞伤,那是外伤引起来的;他原来有肝硬化、有肝积,那是肝昏迷;原来有消渴,那是消渴厥。所以根据他原来的病史是什么东西,这是诊断疾病,怎么诊断?通过既往的病史这些途径。根据主要症状和特征症状。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那个时候已经讲过,它的主症、特征症符合哪一个表现。比如说哮病,喉咙里面有一种哮鸣音,如水鸡声,病人的突出表现,呼吸很困难,胸部紧闷,喉咙里面还闻到了哮鸣音,哮病,特征性很明显。等等像这样的,是根据主症和特征症来进行(诊断)。第四个,根据发病的人群。什么样的人容易得病,这是教材上都有的。妇女来诊病,有妇科的疾病;还有男科的疾病;老年人可能容易得高血(压)—风眩、癌症、冠心病等等这些病;小孩子(有)麻、痘、惊、疳,根据发病的特点不同。这些都是我们诊断疾病,病怎么诊断?大约是从这么一些途径来考虑,不然几千种病、那么多病,你怎么能够诊断出来,你从哪个地方下手?往往有时候学生看,茫茫一片,不知道从何考虑起,那么我们就提示他可以从这些方面来进行考虑。

第三个问题要讲疾病分类。疾病分类的诊断意义。把疾病按照一定的特点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疾病分类。疾病分类的目的,为什么要(对)疾病进行分类?是为了求它的共性和个性,从共性和个性里面来认识疾病的本质。从

它的共性,这些病都有一个共同的表现,一个什么共同表现?比如说这个病人他就是咳嗽,所以这样的病人都出现咳嗽,那就咳嗽是共有的表现,咳嗽,看看咳嗽下面有些什么样的病可以出现咳嗽,如果是阵发的、一阵阵的咳嗽,咳完了以后有一种鸡鸣一样的(回声),他有这样的特性,那是顿咳;咳嗽的同时有那种哮鸣音,这是哮病;咳嗽吐出来的是脓血痰、吐脓痰,肺痈。所以它都有个共性,从它的共性和个性里面,把疾病抓住它共同的矛盾和特有的矛盾来进行诊断,这就是按疾病进行分类的目的。在这个地方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病类和具体的病是不同的概念,就是每一类疾病它下面包括若干个具体疾病,所以不能够将病类当为一个具体的病。比如说我们讲,痹,就是病字旁,风寒湿痹,痹阻的那一个痹,卑的那一个痹,痹这一个病它有它共同的特点,什么特点?都是讲的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等,以这样为突出表现的,我们称为什么病?痹病。但是痹病它是一大类疾病,里面包括了若干种痹,有风痹,有风—行痹;有湿,叫做着痹吧;有寒,叫做痛痹吧;还有尪痹、偏痹、肩痹、项痹等等。每一类下面有若干种病,那么就不要把一类疾病当成一种疾病。你得的什么病?痹病,诊断不确切,大体是这一类病,但是哪一种痹你没有讲。水肿可以是一类疾病,好多病出现水肿,什么问题?水肿,水肿病应该说是水肿这一类疾病,有好多个病都出现水肿,是这个意思。要把它分

开来,这两个概念,病类和某一个具体的病名,这个层次把这一类放在一起,和具体的每一个病种,这概念要区别开来。病类的分类方法。疾病怎么分类呢?要分类事物,是根据它的特性,根据它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属性来进行区分的。那么疾病里面有些什么本质呢?作为疾病的本质是些什么

呢?有病因,有病位,有病性,有病状,还有什么时令等等的特点,都可以作为分类的根据。因此,疾病的分类方法也就存在着有按病位来分类的,有按病性来分类的,有按病状来分类的等等,有按病因来进行分类的,这就是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说我们讲暑温、冬温,温病里面最常见的吧,冬温、暑温、湿温、风温、春温,它是一个具体的病还是一类病?大家说,温病里面最常见的是这几个温吧,暑温、湿温、风温、春温,温病有这么几大类,这是类还是一个具体病?应该说是一类,这个类是结合了什么问题?结合了时令气候来分的、根据时令气候来分的类。是不是一个具体病?我们说暑温,暑温到底是指的哪一种病?中暑是不是属于暑温的范围?伤暑、夏季热可不可以?疰夏,还有一种疰夏的病,可以说都属于暑温这个范围。凡是指暑天得的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夏至以后到立秋、处暑以前,这段时间得的热性病都叫做暑温。因此,暑温是一类疾病,我刚才前面讲到的,要把病类和具体的病种区别开来。暑温这一类它就包括了伤暑、中暑、夏季热、疰夏等等,夏天出现

的这一种热性病。但是我们说一个疾病它都存在着病位、病性、病因、病状,都有症状、都有病位、都有病性、都有原因,因此就出现了什么问题?一个病可以按照不同的东西去分类、去命名。不同的病、不同的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而每一种分类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其好的地方,又有不好的地方,各有利弊。

有几种分类方法呢?一种是病性分类方法。按照疾病的性质进行分类,这是最好的分类方法。最好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疾病的性质来进行分类。常见的病类的性质有些什么性?疫病类,把凡是出现传染性的那一类的疾病称为什么病?疫病。现在西医也采用这个,也是报告疫情,报告疫情就是有传染病才报告疫情吧,所以疫病类。时行病类,什么是时行病类?有时令关系,但是不等于都是传染病。春天容易得麻疹,或者暑天刚才讲容易得伤暑、中暑,这是有时令关系的。劳病类,这个劳病类是讲虚劳,下面包括若干种劳。这个痨病类,是讲的结核。瘅病类,我们等下再讲一下瘅病类、胀病类。郁病类,多半是讲情志因素引起来的。绝病类,讲的虚脱,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肺竭、心衰、肾衰等等这些病。厥病类,我已经讲过,我们讲的厥病类是讲的什么问题?一定是有神志昏迷,神识不清的才称为厥病类,而不是四肢厥冷,有的病人可以出现四肢厥冷,但是不是每个病人都会出现四肢厥冷,而强调的是神志。积

聚,癥积,那是里面有肿块,腹部癌、瘤。痹,这是一大类,我们刚才讲,痹是一大类疾病。痿,也是一大类疾病。淋,是讲的小便淋漓、涩痛在内的疾病。寄生虫、中毒、痈、疽、疔、癣、湿疹、痔疮、疝气、骨折、脱位、损伤、外障、内障、翳病等等。常见到的病类,病按照疾病的性质,这都是按照疾病的性质来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方法就是每个类下面有若干个具体的病种,比如说瘅病,我们等下讲瘅病,瘅病有心瘅、有肺瘅、有食管瘅、有胃瘅、小肠瘅、胰瘅、肝瘅、胆瘅、肾瘅等等这么一些瘅,瘅病是一类,下面有很多具体的病。这种分类方法它的好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好的地方就是它的性质相同,都是共同的性质。比如说痨病类,痨病类都是因为痨虫感染所导致的,所以治疗的时候,都可以用抗痨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抗痨药,它的不同在于这个痨虫跑到肺的时候就叫做肺痨,跑到肝的时候就叫肝痨,跑到骨头里面就叫做骨痨—就是骨髓痨,它是病位不同而已,那么痨病就有共同的特性,可以采用共同的基本治法。虚劳都要采用补法,厥病类就要开窍醒神,它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好处在这个地方,它的病因、病机、演变趋势、预后基本相同,可以用共同的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是它的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就是这个病的性质比如说系统性不很强,每一个系统里面,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脾胃、肺,每一个里面它有各种各样的病,不同性质的病,这是一种。第二种分类方法,

是按照病位来进行分类的。这个比较简单,古人都是按照五脏六腑,心的病、肝的病、肺的病、眼睛的病、鼻子的病,这个分类方法比较容易掌握。每一类下面,比如说眼睛的病专门是眼科病,眼科病它下面又分几类,眼科这是一大类,又可分成几小类,什么病?起码可以分为白睛的病、黑睛的病、眼底的病、眼睑的病、外伤性的病等等,它又分几类,可以分为胞睑病,就是眼睑;白睛的病;瞳神的病;外伤病等等,它又分为好多类。这个比较容易掌握,每一类下面有若干种病,比如说我们讲肺,这个系统的病,原来肺有一个咳嗽,有一个肺痈,还有肺痿,好像就是那么两三种病,还有一个哮病,它并没有说哮病,还有一个痨瘵—痨病,往往因为是肺。我们现在分肺病就有肺热病—肺瘅;肺咳—就是我们昨天讲的气管炎,急性气管炎叫暴咳、慢性气管炎叫久咳;哮病;肺胀—是讲肺气肿、肺扩张;支气管扩张;肺痿—那种纤维化什么的,大约相当于这种情况,肺不张、肺纤维化,可能是相当于肺痿;肺痈—肺脓肿;肺痨—肺结核;肺癌;肺水;肺厥—肺有病出现了神志昏迷的时候,肺性脑病,有这个提法吧,相当于这种;肺衰—肺呼吸功能衰竭;尘肺等等,我们现在就把肺分为十多种病,不是简单的一个咳嗽,原来就是一个咳嗽,我们现在分了十多种病。所以中医还是有病的,不是没有病,这就是按病位进行分类。按病位分的好处就是它的病位非常明确,这一个系统,比如肾系

统的病,眼睛这个系统的病—眼科病明确。但是这个病里面它有各种性质,不同性质的病,诊断,怎么治疗?就难找!所有眼科不是一个治疗方法,不同的病是不同的治疗方法,那往往是根据性质来的。所以病性更重要的是什么?它指导治疗更有重要意义。第三种分类方法是按科分的。这是我们临床内科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什么这样的科。古代分科到现在分科不断在演变,过去明朝、清朝那时候是十三科,我们现在到底分几科?你别看怎样分科,实际上这些有很大的问题,这就是疾病分类的问题,按什么来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好像很明确,有的病就在扯皮,比如说中医叫做蝶斑疮,西医叫做红斑狼疮,红斑狼斑你说到底是哪一科的病?皮肤科肯定说它是皮肤科的病,红斑狼疮,外科(说)是外科病,实际上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已经到了肾、到了肝、到其他问题,那应该是内科病。急腹痛,过去是内科病还是外科病?肠痈、肠梗阻,像这些病是内科还是外科?是内科病。后来西医传过来,大家都提倡开刀,就变成了外科病,内科病里面不讲了,中国的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有突破性进展,这种病可以不开刀,那现在应该说又是回到内科来了。我就发现五版教材里面居然没有疝气,内科也没有疝气,它以为是外科讲,外科要开刀,外科也没有疝气,以为是内科,大家不信去查,整过五版教材没有疝气这个病,内科也不讲,外科也不讲,这应该是个常见

的病吧,不讲。为什么呢?这个分科、按科分有时候就不好分,也有时候打架,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分科,内科病,内科病下面,这个内科病太大了,那个门诊可能就有一二十个诊室,三四十个医生都坐在内科,那下面又分,又怎么分呢?那病房里面甲等医院、三甲医院,五六个病房都是内科病房、内科病室,那怎么办呢?有的就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什么肾病科、肝病科,分得就很杂了,有的分不下来就是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这说明分类没有解决问题。按照中医的分类,应该是按照心、肝、脾、肺、肾来分,应该不存在什么内分泌科吧!所以这个分类方法里面也是一个(学问),别看就是一个分类问题,它里面实际上就包含的病种怎么样科学的问题。第四种是病状分类。按照疾病的症状、突出表现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病状分类法。病状分类法,主症突出很明显,这是它好的地方,但是它没有说明疾病的本质,是一个症状,毕竟是症状,所以要进一步来了解它。病状,常见的病状分法有些什么?比如说水肿,很多病有水肿,我们可以把水肿集中在一起,水肿类疾病。因此,内科里面讲的水肿它应该是个病类的概念,这一类疾病;黄疸是这一类的疾病,黄疸类疾病;眩晕是眩晕的疾病;腹泻以泻肚子为主,很多病都可以出现腹泻,泄泻,那是泄泻类疾病,应该是一类疾病;外科的出疹,瘙痒等等,这都是按疾病的症状来进行分类的。休息一下。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脉诊概述(2)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脉诊概述 讲寸口分候的第五点,分候的应用和原理。分候到底有没有意义?临床用不用?用不用,我看有这么一个(总则),一个认为六部脉基本是一致的,应该说六部的脉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要大就都大一点,要有力六部脉都有力,要浮就都浮,特别是迟数,不可能是古代的那个描述,脉搏、有的脉象,《医案》里面写,左脉数、右脉缓,什么的,不可能一边数一边缓、一边迟一边快,那是不可能的。应该说是相等的,基本是一致的,所以对这个六部分候,因为它六部的脉基本上差不多,没有很明显的差别。所以周学霆《三指禅》上面就讲,“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分而不分就是说,你应该要知道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而不分就是说,来了脉,不一定就硬要分出来,左手寸怎么样?关怎么样?尺怎么样?右手寸又是弦,关又是缓,尺脉又是缓,或者哪一部脉又是数,不一定那么仔细分。“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你虽然不分,必要的时候又要分。所以我理解就是可分则分,不要机械的去分。可以分辨出来,它有不同的时候,你就要分,六部脉有不同。它都是一样的,写脉案的时候,你非要写左寸弦、右寸缓、左关疾、右尺弱,非要那么分,没必要。但是如果这个病人,他的脉搏哪个地方确实有不同的时候,那你就应该分了。所以我说是可分则分,不要机械地去分。这是一个观点,我来理解。 第二个,当某一部脉有独异的时候,独异这是古人,特别是张景岳讲得比较多的,独大、独小、独盛、独弱。这个独异,也不是讲的它独迟、独

数、独慢,不是讲的速度,也不是讲的某一个脉搏上现了结脉、代脉,其他的地方都不现结代脉,都不可能。可能就是脉搏显得大一点、小一点、有力一点、脉搏无力一点,可能是这样的区别。如果当某一地方出现了独异的时候,应当考虑它所候脏器的病变的可能,我后面加了个“可能”,你要考虑这种可能性。这个脉摸起来,确实,我们临床上也有,我是有体会的,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这个体会?就是有的病人确实他那一部脉就显得虚弱一些,或者显得特别的有力、旺一些,这种情况是有的。当然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要考虑它是候的哪一个脏器(及其)病变的可能性。比如说我们经常碰到的,比如左关弦、右关弱,肝气犯脾或者肝郁脾虚;肺热炽盛的时候可能右寸脉大一点;肝阳上亢、上实下虚的时候可能关弦尺弱、寸大于尺, 这种情况是可能有的。肝阳上亢,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关脉就弦,尺脉就弱、就没有力量,关脉就很硬。这种情况一一左关弦、右关弱, 肝气犯脾、肝郁脾虚,像这种情况,还是可以见得到的。 我这儿举两个例子,还有一些例子,(就)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这是在很早以前了,可能三十多年之前,一年春节我到岳母娘家去过春节,春节没什么事干,大家都放假,岳母娘(家)隔壁、旁边是铁路上面的一个技术员,就是有文化的人,我们两个人聊天,他讲:我平常没事,那时文化革命我没什么事,我找些中医的书来看,中医的诊脉、看舌子,那些我都看了一下,我就不知道,诊脉浮中沉、寸关尺是什么意思?我就告诉他,哪个地方是寸,哪个地方是关,三部九候是怎么回事,我跟他讲一讲,他理解了。他理解了以后,他说那你给我看看我的脉是什么脉?我一看他的脉的时候、诊了以后,就发现他的右寸脉比较弱,右寸脉,两个手的寸脉比较、其他的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正常脉象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正常脉象 上课了。 上午我们讲到了诊脉的一些基本情况,脉诊的原理、诊脉的部位、诊脉的方法,讲了这些内容。下面我们讲第二节,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也叫做平脉、常脉或者是缓脉,有这样几种称法。什么是正常脉象呢?就是在生理条件下所表现的一些脉象,这个脉象它有一定的基本特点、有一定的表现特点,但是不是指某一种固定的脉,而是切脉里面,你说哪一种脉就是正常脉,哪一种脉就不是正常脉,除了刚才讲有时候可以称缓脉为正常脉以外,一般不好说浮脉就是正常脉,沉脉、数脉、滑脉,哪一种脉象都不好说是正常脉,它有一定的表现特点。临床上我们记录的时候,也一般不是描述(正常),记录病历也不是说它脉象正常,也不这样记,即使没有发现特殊的表现,它是属于正常脉象,我们写病历的时候也不写脉象正常,最多写一个脉缓,就用缓来代表这个正常脉象。既不写平脉,也不写常脉,也不写脉象正常。脉象正常,它能够反映气血充盈,气机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就是气血、阴阳、精神这都是正常的,因此就表现为脉象的正常。脉象正常,怎么知道脉象正常呢?有什么特点呢?它的脉象特点是,部位上看不浮不沉,中取明显,不浮又是怎么样的不浮?不沉是怎么样不沉?就是说用的力量适中。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情况下这就是浮取,什么样的情况下是沉取?这个脉象浮取也可以有一点体会,不很明显,中取就很明显,沉取也仍然有一些,不很明显了,这

就是一个特点。速度上、速率上,位、速、形、势,我们上午讲到脉象的要素应该包括位、速、形、势,这是讲的位置上不浮不沉,当然也不存在着长和短,从纵轴上它也不存在着长和短的问题。长短多少啊?我们还有个说法,就是一寸九分,是不是啊,少于一寸九分,它只有一寸五分,那是短了,它两寸多长还在这里有脉搏跳动,那当然是长了。浮和沉就是不大不小,不深不浅,中取明显。快慢,不快不慢,反正就是要处于中间,什么就是快、什么就是慢呢?可以局限一下,我们说,上午讲了一下,1分钟呼吸18次,如果说按每息4次,闰以太息,就是说相当于每1息4.5次的样子,因此在80次左右,在这个范围之内,85次也可以正常,86、87也还可能是正常,渐渐正常,75、76、78都可能是正常,所以快慢是不快不慢,快了、慢了那都是病了,都是病理表现。形态是不大不小,不深不浅,不快不慢,不大不小,那么到底有多大呢?也没有具体的来测量,当然这个是可以测量的,解剖以后把这个血管看看,量一下这个血管有几个毫米,恐怕不会超过1个厘米吧,3个毫米、5个毫米,恐怕就是3个毫米左右那么大一个范围,形体适中,太大了就变成了洪脉,小了是细脉,形体适中。第四个,势力是从容和缓,应指有力,它的力量从从容容,那就包括了不快不慢了,和缓有力,是和缓有力这四个字,这是正常脉象的表现。第五个节律,它的节律是节律整齐,没有歇止,它没有跳5下、3下、8下,中间停一下,也有的可能20下、30下,跳1下停1下,有的甚至1分钟没有跳(停),到第2分钟的时候它出现停了1下,那都是有歇止。为什么强调50动?有的有歇止的脉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主症诊断思路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主症诊断思路 主症的诊断思路。主症诊断思路,我们在讲主诉的时候已经讲得比较详细了。主症的诊断意义,临床上,很多病是以主要症状来命名的。内科里面,原来《中医内科学》四十九个病,我印象里面有三十多个属于症状,都不是真正的病。那不管它,我们现在看那是一个症状,古人都把它作为病,内科教材都把它作为病,发热、盗汗、耳鸣、胸闷、心悸、黄疸、咳嗽、胃脘痛等等,都是症状。但是也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虽然它是个症状,但是确实是临床上的主要矛盾、是诊断疾病的主要根据,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症状能不能够作为病名?我们说症状不是不能作为病名的,可以作为病名。麻疹,那不是根据症状来的吗?我们就是讲疔疮那个疔,它也是根据那个症状表现像个疔,好多都是症状来的。但是不是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名的,不是任何症状都能作为病名,要作为病名,我提出这么几个条件,主要症状作为病名的时候,随便哪个症状,现在皮肤痒得很厉害,那就是皮肤痒病,不行吧!脱头发脱得很多,就是脱发病,不能说主要症状、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作为病的时候,我说有三个条件。 一个,所包含的病种比较少。这一种表现它基本上就只出现于这个情况,不会出现于其他的情况。比如说呃逆,呃逆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病名,呃逆它就那么一种表现,除了这个,我们把它作为病的时候,其他任何症状都不能和它相比。痛经,妇女的痛经,就是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得很厉害,就是指这么一种特殊的表现。脱

肛,肛门脱出来、掉出来,就是要脱出的表现。所以它可以作为病名,而那个所谓大症是不能作病名的。大症是什么意思?咳嗽,一个咳嗽有多少病?几十种病都可以出现咳嗽。便血可不可以出现?便血我们说好多病,消化系统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胃的急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这些病可以出现吧,肠子的、肛门的病可以出现吧,肠息肉,肛门部的痔疮、癌、肛裂,全身的疾病,发热性的疾病,出现斑疹隐隐,出现斑疹显露的时候往往也可以有大便出血,那么多病都可以出血,因此,便血就不能作为一个病名,它包含的病种太多了,它不是很局限的那一种病。所以一个条件,就是它只能够包含的病种少,特征性很明显,不是这个症状可以几十种病。你说胃脘痛,作为一个病名,胃脘痛,多少病可以出现胃脘痛?所以胃脘痛像这样的不能作为病名,这是一个条件。 第二个,主症特别突出,其他的症状不明显。这个症状特别突出,它既是个特征性,也是个主症。夜啼,有的小儿,到晚上就哭,他那个时间,生物钟可能没有调整过来,白天就呼呼大睡,晚上就哭,有时候哭一通宵,他这个症状特别突出、特别明显,特别有特征性,因此,它可以作为病名。遗尿,就是这个症状突出,不是一般的病情严重、神志不清楚的那种小便失禁,他就是晚上睡着了以后(遗尿)。所以像这种特殊的,其他的任何症状,一个病人可能往往有十个八个症状、二十个症状,其他症状不能够和它相比,特别突出,它所包含的病种又少。第三个,它的定义一定要明确。定义明确什么呢?所指的这种病,就是什么情况下所特定的这种表现,就叫这种病。比如说

邓中甲教授《方剂学》讲稿

方剂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邓中甲教授主讲 目录 01、绪言、总论 02、发展简史 03、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一节治法概述 04、总论:方剂与治法(二) 05、吐法的适应症特点、和法定义 06、和法常用分类、消法定义 07、消法和下法在适应症方面的区别 08、方剂的配伍(一) 09、方剂的配伍(二) 10、方剂的基本结构(一)君臣佐使 11、方剂的基本结构(二)、方剂的组成、药味与药量的变化 12、剂型更换的变化 13、总论小结。各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 14、麻黄汤(二)、桂枝汤(一) 15、桂枝汤(二)、九味羌活汤(一) 16、九味羌活汤(二)、香苏散 17、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 18、止嗽散(二)。第二节:辛凉解表、银翘散(一) 19、银翘散(二)、桑菊饮、麻杏石甘汤 20、麻杏石甘汤(二)、越婢汤、柴葛解饥汤。第三节:扶正解表、败毒散(一) 21、败毒散(二)、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一) 22、麻黄附子细辛汤(二)寒下:大承气汤 23、各论第二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法、大承气汤及附方 24、温下法、温脾汤、大黄附子汤。第三节:润下法、麻子仁丸、济川煎(一) 25、济川煎(二)、第四节:逐水、十枣汤。第五节:攻补兼施、黄龙汤 26、第三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一) 27、大柴胡汤(二)、蒿芩清胆汤。第二节:调和肝脾、四逆散(一) 28、四逆散(二)、逍遥散(一) 29、逍遥散(二)、痛泻要方(一) 30、痛泻要方(二)第三节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第四章清热剂清气分热白虎汤 31、竹叶石膏汤。第二节:消营凉血、消営汤及附方、犀角地黄汤 32、第三节:清热解毒、黄连解毒汤、凉隔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 33、仙方活命饮(二)第四节:清脏腑热、导赤散、龙胆泻肝汤(一) 34、龙胆泻肝汤(二)、左金丸、苇茎汤、泻白散、清胃散(一) 35、清胃散(二)、玉女煎、葛根芩连汤、芍药汤(一) 36、芍药汤(二)、白头翁汤小结第五节清虚热、青蒿鳖甲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一) 37、当归六黄汤(二)第五章:袪暑剂、治法特点、香薷散、新加香薷饮 38、清暑益气汤。第六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袪寒、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一) 39、吴茱萸汤(二)第二节:回阳救逆、四逆汤、参附汤 40、第三节:温经散寒、当归四逆汤及附方、阳和汤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弦脉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弦脉 弦脉。古代没有这个“弦”,不是弓弦的这个“弦”,就是这一个“悬”。这个脉象特征:端直以长。端端正正,不转弯抹角,没有一点圆滑,不圆滑,很端正,端直以长,直直的,并且显得比较长,如按琴弦、如按弓弦、状若筝弦,反正都是一个弦。大提琴的弦是比较粗的,如按琴弦;如按弓弦,弓弦就更粗一点,射箭后面的那根弦,这样的。就是说形容它,弦都要绷得很直、很紧,如果弦绷不紧,那就弹起来,自然就声音不好、箭发不出去,所以它很直,端直以长,它的形是长、比较大,势只能说比较强,而最主要的特点是硬,它的主要的特点我认为是管壁比较硬。这种脉象图。弦脉临床很常见,他们做脉诊研究的人弦脉分成弦一、弦二、弦三、弦四,还分好多种类型。总的特点,弦脉是什么问题呢?就是波峰不尖锐,你看这个脉搏跳上去了以后这么长一段距离,而下来这一个重脉波、重脉凹,这个地方也是显得比较钝,不圆,这个地方一摸上去,跳一下,那么在我们手头上就感觉到跳的时候没有一个明显的波峰,而是整个脉管,描的时候整个脉管都描在这个地方了,这是一个弦脉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波峰不明显,波的顶部是钝、平的,当然有的没有这么明显,有的可能就是这样了,这样下来了,它这个地方反正是很钝的这么一种表现,不像其他的脉是这么很锐地上去了,这就是它的特点,它的脉搏的特点。弦脉形容它“从中直过”、“挺然于指下”,“挺然于指下”就是我们摸脉的时候手下面明显地摸到有一条管子,要告诉学生

怎么理解这个问题,脉搏跳的时候当然你知道下面有血管在跳,没有跳动的时候,脉搏跳了一下以后它没有跳,没有跳时手下面还可以摸到一条管子在那,就像我们这个肌腱一样的,这个肌腱没有跳动,但是我们可以摸到,你看这不是有个肌腱吗?这个肌腱是明显可以摸得到有一条肌腱在这里的,弦脉的脉搏也是,跳的时候可以摸到它在这里弹起来了,没有跳的(时候)、它下去的时候,这个管子还可以摸得到,甚至有的人弦得很厉害的时候,真的是摸上去就和这个肌腱一样的、和中间这条腱一样的,摸到明显的一条管子,这个血管可以理解挺然于指下,就是在指下面有一条很明显的管子,就像有个竹管,竹子是空的吧,小竹管一样的,当然没那么粗了,小竹再细也有一个指头粗吧,就像一个小竹管一样的。病情的轻重和它的硬度有关系,如果越硬越明显,弦得就越厉害,那就是弦四,稍微有一点硬,不是那么很明显,那就是弦一、弦二,稍微弦得轻一点。所以弦脉是一种什么?阳中之阴脉。什么叫阳中之阴脉?我来理解它,就是形状好像很明显,挺然指下,不跳动的时候脉搏都在这里有一个血管在这里,摸上去没有跳动,而学生可以摸得到,仔细摸它下面有一个管子,挺然指下。阳中之阴脉是什么意思?它的力量并不是很强,并不是说这个脉搏一下跳起很高,一下升上来了,和那个洪脉一样的,波涛汹涌,以后我们讲紧脉也讲这个问题,紧脉是一下子升上来、很有劲,它这个力量并不很强,所以我理解它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外面的血管很明显,中间、里面流的血液、气血并不一定旺盛,这就是弦脉。怎么理解这种脉?它的波峰较钝,切迹高而很明显,所以脉搏显得是一个平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

第01 章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委托,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中心举办,由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承担的,《中医诊断学》示范教学师资培训班,现在开始了。我应邀担任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能够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我感到很荣幸。我们这次讲课所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十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也是新世纪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规范教材——《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教材是由我主编的,现在由我来担任主讲,自然可以保证我们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但是,我觉得这次给大家讲课,形式和内容上还是不太一样。我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按照国家管理局的规定,应该是以本科院校的学生为对象,而我们本科院校的学生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开《中医诊断学》,他们在中医里面的知识,中医诊断学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我们大家基本上都是教员,对于中医诊断学,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个课程讲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是我讲的同志们可能都知道了,而同志们希望我讲的又不(一定)能够面向本科的同学讲。所以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在这种教学的氛围上,都会有一定的差距,都会产生一个错位,这个错位就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这个教学,要进行全程的录像、录音,制成VCD光盘,还要在网上开展网上教学,要受到全国的同行,乃至全国中医界的检验,又要使今后学习起来能够便于接收,所以要讲这门的课难度还是比较大。为了讲这一个课,我这一个多月整天都在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幻灯片。用多媒体教学,它好的地方就是知识比较丰富,形式可能多样一点。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没有版述,教员嘛,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我不带粉笔,一个字都不写,讲课里面这种生动性也就受到影响,这恐怕是不足的地方。我们这一次的教材也好,教学内容也好,幻灯片的内容也好,除了要继承我们历史上优秀的中医诊断学的遗产以外,实际上我们全国从事中医诊断学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 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着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着作4部。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 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 业、解惑的历史重任。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 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

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着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 随着中医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教育又上升到新台阶。当今的中医 院校中,又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继承了老一辈中医学家的丰富经验,又具有现代的中医知识,成为当今中医教学的领军人物。他们的讲稿有着时 代的气息和鲜明的特点,沉淀了他们多年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 由于地城等原因的限制,能够索耳聆听名家、名师授课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力了惠及更多的中医人,我们策划了“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分辑陆 续出版,旨在使后人学有所宗。 第一辑【共13种):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 <凌耀星内经讲稿》《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 《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王洪图内经讲稿)《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 丛书突出以下特点:一是权威性。入选名家均是中医各学科的创始人或 重要的奠基者,在中医界享有盛誉;同时又具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讲稿也广—_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一 是其数十我教学生涯的积淀。入选名师均是全国中医药院校知名的优秀教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图文稿

温病学讲义刘景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 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 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着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 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刺学》、《温病学》、《中 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 行,受到广泛好评。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IO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

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 70余篇,出版学术着作4部。 自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 中医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医发展史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批造诣精湛、.颇 孚众望的中医药学专家满怀振兴中医事业的豪情登上讲坛,承担起传道、授 业、解惑的历史重任。他们钻研学术,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不遗余力,围绕中 医药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展示自己的专业所长,又能结合学生的认识水 平和理解能力,深入研究中’医教学规律和教学手段,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咿,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在不断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他们学,养日 深,影响日广,声誉日隆,成为中医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中医教育能有今日之 盛,他们居功甚伟,而能够得到各位着名专家的教诲,也成为莘莘学子的渴望, 他们当年讲课的课堂笔记,也被后学者视为圭臬,受用无穷。+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局部望诊——望五官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局部望诊——望五官 望眼睛,望得很全,神、色、形、态四个方面都要进行望,所以(望)眼睛是一个很重点的内容。 第二个是五官里面就要望耳朵。望耳朵就简单了,肯定没有耳态,是不是?耳态没有。耳为肾的开窍,宗脉所聚的地方,少阳胆经所过的地方,这些大家都比较熟了。这个是很正常的耳态了,这个耳态,颜色很润泽、光泽。应该是,要说它有神的话,恐怕这种耳朵是有神的,有神,明润、光泽。耳朵像一个倒置的胎儿。耳朵上面有我们整个人体全身各个脏腑和机体的反应点。这是一个耳穴图,像一个头部,手、足、臀部、内脏就在这一块,这样一个脏腑的内在表现。我们可以进行按诊,望诊恐怕一般是还很难望得出那个来,但是如果这里面有出血、有丘疹、水泡等等,这些地方可以看得到有些病理改变。最常见的,我们要观察,一个是观察它的色泽,常人的耳朵色泽是红润,刚才那个人就是一种常人,气血充足。如果耳廓淡白,耳朵根都是白的,那是气血亏虚。耳廓红肿,整个耳朵红肿,那是肝胆的湿热。为什么是肝胆的湿热?肝胆的经络可以行于这些地方,热毒上攻。耳廓青黑,耳朵变青了、变黑了,那是阴寒内盛或剧痛,疼痛得很厉害。耳廓干枯焦黑,没有光泽了,那是肾精亏虚,耳朵都焦了、枯了。我们书上还提到,耳朵的背后出现了小的红的血络而耳根又发凉,那是麻疹的先兆。当然,是不是麻疹?不是说每个小儿都翻开来看一看,是不是耳朵后面有红络,耳朵发青,有麻疹的这种可能性。有麻疹的

可能性的时候,小孩子二三岁、三四岁,当地又有麻疹流行,在这种情况下,又发烧、打喷嚏、流眼泪,是不是麻疹?那我们可能要注意观察一下,这个耳朵后面有没有血络,耳根是不是发凉?同时这个麻疹先出的地方、首先出现麻疹的地方,也是耳朵的后面,这是观察麻疹的一个先驱性的症状所在。 形态,耳的形,实际上不是态,应该是耳的形状。耳的形状,常人是耳廓厚大,说明肾气充足,耳朵比较肥厚。古代讲刘备说他是“大耳贼”,刘备两耳垂肩,恐怕没有那么大。就这个耳朵比较肥厚,肥实,比较厚,这是一种肾气充沛的表现。耳朵像一个胎儿。肾开窍于耳朵,所以它是肾气充足的表现。当然刘备的耳朵到底有多长?是不是长到(了)什么地方,那也没办法考证。如果耳廓瘦小而薄,又瘦又小而薄,那当然是肾气不足。耳廓肿大是邪气充盛。如果耳廓干枯萎缩,刚才前面已经讲到了,这个病人的耳廓已经枯瘦萎缩了,干枯萎缩,这和那个腊肉有什么区别?熏了的腊肉有什么区别?没有什么光泽,干枯萎缩这样一种表现。那个上面显黄,如果把它显得黑暗一点,我这个上面就显得灰暗,显得暗一些,那就和腊肉差不多了。所以这种情况是肾精亏虚、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精气亏虚、耗竭,已经虚得很严重了,耳朵都枯了。俗话说这个病病得很严重了,耳朵都枯了,枯焦,晦暗无色了。耳轮的皮肤甲错,也是血瘀。这个肌肤甲错我们昨天已经看过,耳朵的皮肤变成了鳞状,很明显,肌肤甲错,像皮肤穿上甲一样的、鳞一样的,那仍然还是瘀血。

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稿

温病学讲稿 刘景源,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1943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人。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教于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古典医著教研室、温病教研室,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近四十年,曾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内科学》等课程,在温病学领域造诣尤深。 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温病学》主讲教授,教学光盘已在国内外发行,受到广泛好评。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顾问。 曾应邀到美国、法国、捷克、日本等10余个国家与国内多个省、市讲学及主持国际中医、针灸专业人员水平考试,进行学术交流。历年来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 《任应秋内经研习拓导讲稿》 《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李今庸金匮要略讲稿》 《凌耀星内经讲稿》 《印会河中医学基础理论讲稿》 《程士德中医学基础讲稿》 《王绵之方剂学讲稿》 《王洪图内经讲稿》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连建伟金匮要略方论讲稿》 上篇总论 第一章温病学得形成与发展 《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里就是一个很重要得学科,它涉及得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实用价值。从《温病学》得性质来说,它应该就是临床课程,但就是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讲基础理论知识,所以历来就把它列为从基础向临床过渡得桥梁课程,可以说就是临床基础课程。从临床得角度来说,曾经有人主张把《温病学》得内容归入内科学中,这种做法应该说不太合适。为什么?因为温病涉及到很多发热性疾病,而发热性疾病不只见于内科,如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都可以见到,所以必须把它作为单独得一门课程提出来。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不一样,它形成得年代较晚。人们对伤寒病得认识很早,从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伤寒就形成了完整得学说,它本身有一套完整得理论体系,后世对它得研究也非常深入。在《黄帝内经》中虽然也提到了温病,但就是并不多,后世发展得也比较缓慢。温病学说形成得时期应该说就是清代得中期,到现在也就就是260年得时间,所以说它在中医学领域里就是一个年轻得学科,就是经过历代医学家得不断努力才逐渐形成得,而且在形成与发展得过程中,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最终才形成了完整得学术体系。因为《温病学》涉及到得古代医学书籍与学术观点较多,所以学习温病学就应该首先对它得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比较详细得了解。 在谈这个题目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就是温病、什么就是温病学。温病与伤寒都就是急性外感热病.,但伤寒就是外感寒邪所导致得外感热病,它得病因就是寒邪;而温病

比赛演讲稿-中医授课比赛演讲稿

中医授课比赛演讲稿 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大家觉得学中医吃不吃力呀?在 座有没有同学每天都六点起床去晨读,背内经,读中药的?你会不会郁闷怎么眼睛看进去的东西总是从耳朵里溜出来,过没一会儿就忘了?是不是觉得虽然接触中医一两年了,始终没能建立起中医的思维,掌握中医的学习方法?每次考试前拼命把题库做得滚瓜烂熟,但考完之后又把知识全都还给老师了?广中医试卷难度不大,分数还是比较可观,临时抱佛脚也能六十分万岁。不过我想提醒大家一点,如果大家将来想从事临床的话,那打好中医基础是绝对必须的!绝不单单完成那张试卷就ok了,这可是关乎一辈子的饭碗,关系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是“运用‘中医四诊’学习中医诊断学的心得”,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帮助大家寻找到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方法。 同学们,大家都学过中基和中诊吧?你把那些零碎杂乱 的知识点记牢了吗?给大家看一份东西(ppt)这是我蹲了两 个星期图书馆,面包当晚餐,浩浩荡荡做出来的一份三十二页的《中基知识扫描》――一个字一个字敲上去的哦!那时考前做完这份扫描,还是有点成就感的。理清线索,筛出重点,挖掘内涵,把中医学大厦的骨架粗略地搭建起来。凭着一腔热血和一身干劲,考完中基,开始上中诊,我就想着要着手整理《中诊知识扫描》,那样,到了期末,自然也得心应手胸有成竹。然而,一翻中诊书,我就觉得似乎每句话都是重点,每个点都应该牢记,而且诊断要点不像阴阳五行脏腑经络那样逻辑严谨,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可知一而推十。光是“望色”一节,

足以让我跋前F后踟蹰不前。我瞎折腾了好几天,不但没理出头绪,反而把信心弄没了,还把身体累病了。 那个周末我就回家了。有个晚上,我和老爸促膝长谈到 凌晨四点,我老爸是咱们大师兄,广中医78级学生。谈话中 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将当年学习中医的经验方法传授给我,将他行医二十余年的心得体会与我分享。最让我赞叹不已的正是他巧妙地运用中医四诊诠释学习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要领。<莲山课件>大家都知道四诊吧?对,望闻问切! 首先,接触一门崭新的学科,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我 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宏观地俯瞰――对学科特点,内容,性质有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就好比来了一位病人,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望诊”,了解病人的精神面貌,整体情况。看似简单的一步,却是接下来整个诊断过程的一个基础。“望而知之谓之神”,如果我们能通过对目录的浏览,对绪论的通读,便明白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范围、重点,因其特质制定学习方法,往后学习便如驾驭轻舟,如鱼得水。落实到中诊的学习,通过“望”课本,知道中医诊断学由三部分组成――四诊、八纲、辨证:四诊为辨证获取全面而详细的信息,八纲是辨证的纲领性指导,而辨证是四诊的目的,也是处方用药的依据。把握了这个主线,心中已了然,大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自信。 接下来是按部就班,一字不漏地系统接受知识,包括听 课和看书,这就相当于四诊中的“听”。面对虽然只有一百来页,但却几乎字字讥珠,句句精华的中诊书,如果囫囵吞枣,便要深得书中精华,并将其化为自有,那绝对是异想天开。好比病人刚坐下,连主诉都没有,直接就问“医生,你说我怎么啦?”我之前因为尝到做《中基扫描》的甜头,便想着照搬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中医诊断学讲稿》朱文峰 第三节主症诊断思路 主症的诊断思路。主症诊断思路,我们在讲主诉的时候已经讲得比较详细了。主症的诊断意义,临床上,很多病是以主要症状来命名的。内科里面,原来《中医内科学》四十九个病,我印象里面有三十多个属于症状,都不是真正的病。那不管它,我们现在看那是一个症状,古人都把它作为病,内科教材都把它作为病,发热、盗汗、耳鸣、胸闷、心悸、黄疸、咳嗽、胃脘痛等等,都是症状。但是也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虽然它是个症状,但是确实是临床上的主要矛盾、是诊断疾病的主要根据,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症状能不能够作为病名?我们说症状不是不能作为病名的,可以作为病名。麻疹,那不是根据症状来的吗?我们就是讲疔疮那个疔,它也是根据那个症状表现像个疔,好多都是症状来的。但是不是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名的,不是任何症状都能作为病名,要作为病名,我提出这么几个条件,主要症状作为病名的时候,随便哪个症状,现在皮肤痒得很厉害,那就是皮肤痒病,不行吧!脱头发脱得很多,就是脱发病,不能说主要症状、任何症状都可以作为病。作为病的时候,我说有三个条件。 一个,所包含的病种比较少。这一种表现它基本上

就只出现于这个情况,不会出现于其他的情况。比如说呃逆,呃逆这个情况我们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病名,呃逆它就那么一种表现,除了这个,我们把它作为病的时候,其他任何症状都不能和它相比。痛经,妇女的痛经,就是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得很厉害,就是指这么一种特殊的表现。脱肛,肛门脱出来、掉出来,就是要脱出的表现。所以它可以作为病名,而那个所谓大症是不能作病名的。大症是什么意思?咳嗽,一个咳嗽有多少病?几十种病都可以出现咳嗽。便血可不可以出现?便血我们说好多病,消化系统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胃的急性胃炎、出血性胃炎,这些病可以出现吧,肠子的、肛门的病可以出现吧,肠息肉,肛门部的痔疮、癌、肛裂,全身的疾病,发热性的疾病,出现斑疹隐隐,出现斑疹显露的时候往往也可以有大便出血,那么多病都可以出血,因此,便血就不能作为一个病名,它包含的病种太多了,它不是很局限的那一种病。所以一个条件,就是它只能够包含的病种少,特征性很明显,不是这个症状可以几十种病。你说胃脘痛,作为一个病名,胃脘痛,多少病可以出现胃脘痛?所以胃脘痛像这样的不能作为病名,这是一个条件。 第二个,主症特别突出,其他的症状不明显。这个症状特别突出,它既是个特征性,也是个主症。夜啼,有的小儿,到晚上就哭,他那个时间,生物钟可能没有调整过来,白天就呼呼大睡,晚上就哭,有时候哭一通宵,他这个症状

最新 中医诊断学讲义 - 副本

中医诊断学讲稿 第01 讲绪论: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司委托,二十一世纪中医药网络中心举办,由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诊断研究所承担的,《中医诊断学》示范教学师资培训班,现在开始了。我应邀担任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能够和大家在一起共同学习,我感到很荣幸。我们这次讲课所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十五”国家级规范教材,也是新世纪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规范教材——《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教材是由我主编的,现在由我来担任主讲,自然可以保证我们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但是,我觉得这次给大家讲课,形式和内容上还是不太一样。我从事《中医诊断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按照国家管理局的规定,应该是以本科院校的学生为对象,而我们本科院校的学生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开《中医诊断学》,他们在中医里面的知识,中医诊断学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而我们大家基本上都是教员,对于中医诊断学,应该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这个课程讲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是我讲的同志们可能都知道了,而同志们希望我讲的又不(一定)能够面向本科的同学讲。所以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在这种教学的氛围上,都会有一定的差距,都会产生一个错位,这个错位就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这个教学,要进行全程的录像、录音,制成VCD光盘,还要在网上开展网上教学,要受到全国的同行,乃至全国中医界的检验,又要使今后学习起来能够便于接收,所以要讲这门的课难度还是比较大。为了讲这一个课,我这一个多月整天都在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幻灯片。用多媒体教学,它好的地方就是知识比较丰富,形式可能多样一点。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方,我没有版述,教员嘛,就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我不带粉笔,一个字都不写,讲课里面这种生动性也就受到影响,这恐怕是不足的地方。我们这一次的教材也好,教学内容也好,幻灯片的内容也好,除了要继承我们历史上优秀的中医诊断学的遗产以外,实际上我们全国从事中医诊断学的工作者,我们的老师,都为我们这个内容添了很多的光彩,都有他们的功劳。我讲的内容,实际上有很多是取自全国其他院校老师的一些好的经验,有他们的功劳。如果有什么错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这是我的问题。同时我希望我们这次教课,能够变成一个教学相长、教学互动的过程,大家都是从事中医诊断方面的老师,希望能够共同的启发、提问,共同的研究、商量,看把这门课怎么讲好。也可能要提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当学员一样,不要有问不答、起而不发。我希望大家共同配合把这门课讲好,同时可能要作一些必要的记录。至于有一些内容,大家可能还想听一些教材以外的其他的内容,或者要开展一些学术讨论。我可以考虑安排,就是开设专门的讨论课,或者是另外开一次讲座,另外抽时间来开设。总之,希望共同的把这门课程学好。 下面就正式开始讲课了。我们《中医诊断学》的整个内容,分为三篇,上篇、中篇、下篇三篇。前面有一个绪论,后面有一个原文选录,上、中、下三篇里面一共有十二章,今天我们开始讲《中医诊断学》的绪论。 绪论 一、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诊,什么叫做断?所谓诊,就是查看和验证的意思。比如说通过我们的检查,通过我们的询问,来获取各种病理信息。什么叫做断?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就是辨别病情,判断病情,判断、决断的意思。这个断字详细写是这个样子,我看这个字造得很不错,“斷”字是什么意思?四个绞丝,这四个绞丝代表什么意思?那就是复杂。各种复杂的病情,各种复杂的事物,复杂的矛盾,我们要把这些复杂的事物分析判断出来,把它切割开来,旁边一个斤字,“斤”是什么意思?斧头。斧头干什么呢?就是切断,给它作出判断。对这个复杂的病情能够进行判断,所以用了这个断字,造字我看中国文化就造得很好,这个字造得很好。因此,诊是讲的诊察、察看、辨症,收集病情资料。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对病情作出分析判断,因此诊断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实际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局部望诊——望躯体、望四肢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局部望诊——望躯体、望四肢 下面(讲)第三个内容,第三个望腹部。首先看正常腹部的形态、正常腹部的状态,这是正常的一种表现,左右对称,既不突出,也不凹陷,肚脐不突出来这样一种表现,正常的腹部。腹部平坦,对称,与胸齐平。腹部平坦的;这个腹部是凹进去的;这一个腹部就是膨隆的,三种表现形式。正常人一般来说应该是这一种,中间这个状态。 腹部膨隆。肚子大,肚子大当然可以见于胖子,(胖子)也肚子大一些。如果是腹部膨隆,身体又消瘦,肚子很大,但是身体很消瘦,一般胖子来说肚子大身体并不瘦,虽然他的手脚肌肉并不怎么发达,但是他一般不会消瘦。如果出现了身体瘦而腹部膨隆的,那是一种鼓胀。这个病人是非常典型的鼓胀,边上还有静脉怒张了,肚脐都突出来了,胀得突出来,你看静脉曲张,这个腹壁静脉曲张,很多的静脉血管,蓝色的,这是鼓胀。肚子大,身体也肿,那当然是水肿。腹部某一个局部膨大,就是不是整个腹部像个圆球一样的这么大了,这圆球除了鼓胀,我们上次讲肠覃——卵巢囊肿,大的也很大,当然大一般也偏重有个位置,如果是右边的卵巢囊肿,当然她右边这一边还要大一些,也有的只有局部一个地方大,就是胃脘这个地方突出来了,或者就是胃下面。前不久我就诊个(一个)病人胰腺囊肿,摸上去,外面都摸到有拳头那么大,胰头,急性胰腺炎脓肿以后形成一个肿块,吃了两三个月的药,现在才慢慢消掉了一半,还有一半那么大,现在还可以摸得到,还有一个鸡蛋大,原来一个拳头(大)还不止,外边

摸上(去)很大一块,很硬,那是局部的一种癥积。可以整个腹部有水,那也是肿大。腹部膨隆有这么几种情况,常见的有这样一些情况。 腹部凹陷进去。腹部凹陷进去了,当然身体一般比较瘦,凹陷进去的。这一个病人腹部凹陷得很厉害了,是不是啊?腹部,舟状腹,像一个船一样的,你看四周都高一些,中间凹进去了,舟状腹,瘦得很厉害。这样瘦什么原因呢?脾胃虚,气血不足。如果腹泻,泻得几天,也可以出现这种情况,眼睛凹陷,小孩子的囟门凹陷,腹部凹陷,都可以出现这种情况,脾胃虚,气血亏虚。如果凹陷进去以后,又出现有腹皮甲错、有肌肤甲错,深凹甚至着到脊,凹到脊骨上面去了,那是精气耗竭,很严重了,到了极点。 腹壁静脉暴露,青筋暴露。刚才那个鼓胀病人就看到了,这个上面没有显出来,实际上那个鼓胀病人除了肚子大以外,腹壁的静脉也是怒张的,上面就可以看到一条条、一条条的静脉,这都是静脉,这个皮肤、这个样子像锅一样,真的像锅一样的,有的地方刮掉了,有的地方没有刮掉,非常晦暗。这是鼓胀的一种重证,不但是肚子胀大了,并且出现了静脉怒张。 脐突。肚脐突出来,是脐疝,小孩子经常出现这种情况的。小孩子哭闹得很厉害,咳嗽什么的,腹压一增高,把肚脐突出来了,脐疝。 第四个望腰背部。腰部和背部,腰背部。正常人的腰背部。这是正常人的腰背部,应该说有两个弯曲吧!是不是啊?胸这个地方往前弯一点,腰这个地方往后弯,臀部这个地方又往后弯,这个地方往前弯,有个弯曲,曲线美,两边对称,这是正常的一种现象,正常的腰

中医诊断学讲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 讲稿 课程名称 : 中医诊断学 授课教师:刘家义 授课对象:中医、中西医结合七年制 授课日期: 2006.9

绪 论 一、几个概念 1.病:疾病的名称.如痢疾:疾病全部阶段的病理概括. 2.症: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 3.证:证候名称: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例: 4.诊断:诊察病情,对所患病证作出判断. 5.诊断学:研究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一门科学 二、中医诊断学的内容 1.诊法:望,闻,问,切四种诊病方法:收集资料 2.诊病:对疾病作出病名诊断 3.辨证:对疾病作出证名诊断 4.病案:对疾病及诊疗过程的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史 1.《内经》:提出四诊 2.《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创立了辨证论治(中医精华) 3.《脉经》王叔和:第一部脉学专着 4.《诸病源候论》巢元方:第一部证候诊断专着 5.唐?孙思邈:医德高尚,医术高明 6.宋?施发:《察病指南》,第一部四诊专着 刘完素重视辨别病机 刘病机 7.元?四大家 朱丹溪强调从外知内 朱内外 李东垣主张四诊合参, 李合参 张从正重视鉴别诊断 张鉴别 大肠湿热证 脾肾阳虚证 痢疾 证 病

10.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11.新中国成立后 四、中诊的原理 1.司外揣内:从外部的表现推测内部的病变,也称由外知内。 2.见微知着:从微小的变化推测整体的病变. 3.知常达变:从生理推测病理,从正常推测异常 五、中医诊断的原则 1.整体察病: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部与内部联系局部与整体联系,还要与自然界联系. 例:鼻塞:肺气不宣; 脱发:精血不足 例:天人相应:气候,地理。如:关节痛 2.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四诊并用,并全面分析 如弦脉主肝病、痰饮、痛证;滑脉主湿热、痰饮、孕妇、青年人,必须四诊合参才能作出诊断。 3.病证结合:既要诊断病,也要诊断证,也称病证并辨。 例:病名肺痨,证名肺阴虚 (六)学习要求与方法 1.要求 1)学会运用四诊,学会运用辨证 2)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意义 3)掌握常见证候的临床表现 2.方法 1)掌握中基的脏象、气血、病因等内容 2)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法、归纳比较法、前后联系法、组合式学习法 天冷加重(痛痹) 下雨加重(湿痹)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诊断学》讲课稿: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我们《中医诊断学》的整个内容,分为二篇,上篇、中篇、下篇三篇。前面有一个绪论,后面有一个原文选录,上、中、下三篇里面一共有十二章,今天我们开始讲《中医诊断学》的绪论。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解释一下什么叫做诊,什么叫做断?所谓诊,就是查看和验证的意思。比如说通过我们的检查,通过我们的询问,来获取各种病理信息。什么叫做断?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就是辨别病情,判断病情,判断、决断的意思。这个断字详细写是这个样子,我看这个字造得很不错,“斷”字是什么意思?四个绞丝,这四个绞丝代表什么意思?那就是复杂。各种复杂的病情,各种复杂的事物,复杂的矛盾,我们要把这些复杂的事物分析判断出来,把它切割开来,旁边一个斤字,“斤”是什么意思?斧头。斧头干什么呢?就是切断,给它作出判断。对这个复杂的病情能够进行判断,所以用了这个断字,造字我看中国文化就造得很好,这个字造得很好。因此,诊是讲的诊察、察看、辨症,收集病情资料。断是讲的分析、判断,对病情作出分析判断,因此诊断两个字合起来,就是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实际上就讲到了我们诊断的三大主要内容:诊察病情,就是诊法;判断疾病,疾病的判断,特别是临床各科都有一个疾病诊断的问题;辨别证候,对病情证候作出判断。这就是我们讲的诊断的内容。我们《中医诊断学》,什么叫中医诊断学呢?中医诊断学它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这些诊察判断,都要根据中医学的理论,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对于病情怎么样收集,怎

么样进行辨别,它的疾病和证候里面包含了基本理论。比如我们今后要讲到各种病因病机,各种脏腑病证的归属,它实际上涉及很多理论问题。如果没有中医学的基础理论,我们诊断就学不好。包括它的基本知识,有一些就是基本知识,就是要死记硬背把它记下来,比如说各种病的症状、证候的名称,它的概念, 为什么叫头痛?没有很多的解释,头痛就是这个症状,这样一个症状你就把它叫做头痛。像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怎么样询问病情,怎么察舌等等,这都是技术问题。所以我们诊断里面它应该包括了三部分内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样一门课程叫做中医诊断学。这门课程,它在整个中医学里面,它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原来学了《中基》,或者有的还学了《内经》、《伤寒论》等等,学了基础理论,要到临床各科去,应该先有一个诊断打基础,所以它是一个桥梁课,也是临床各个专科的基础。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我们作为医生来说,整天忙着的就是忙于诊(断)和治疗,我们诊断就占了一半。所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可以看出。 绪论里面要讲的第一大问题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中医诊断学有四大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诊法。刚才讲到,所谓诊法就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过去我们叫做四诊。(第一个)就是望诊,望诊就是通过医生的眼睛去看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排出物、小儿指纹等等这些内容,这就是望诊的主要内容。第二个是闻诊,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用耳朵去听,听病人发出的各种病理声音;第二个是用鼻子去嗅,看病体有什么气味,呕吐物、排泄物有什么气味,病室里面有什么气味。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三个是问,就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痛苦和各种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