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汇编(一)

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汇编(一)

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汇编(一)
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汇编(一)

语文教学: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汇编(一)

语文教学: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汇编(一)

2017年高考模拟试题诗歌鉴赏专题汇编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1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18.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一中学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玉垒:山名。西山寇盗:指吐蕃。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17.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花伤客心,以哀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正衬手法。

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B.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诗人登楼所想。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D.尾联运用典故,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E.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18.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结合全诗谈谈诗中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

三、阅读下面这首寒诗,完成下面题目。(江西省南昌二中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9.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颈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颈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20.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河南省郑州市高三期末语文试卷

除夜二首(其一)

陈与义

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

比量旧岁聊堪喜,流殊方又可惊。

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

【注】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殊方:异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除夜,诗中多处与题目照应,如城中爆竹是除夜习俗,随节换比量旧岁看春生

则暗示时节变换,新旧交替。

B.诗歌颔联对仗公整,多事

尽情两个词语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含蓄却又强烈的表达出诗人年岁将近时内心的复杂况味。

C.诗歌前两联由室外的爆竹声和江水到室内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诗歌后两联又让自己的

思绪跃出窗外,设想明月登楼远眺的情景。

D.本诗不用华丽辞藻,也不用典故,语言平淡自然,通篇语句朗朗上口,富有口语色彩,但读起来让人有韵味醇厚之感。

15.本诗表述了诗人哪些情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题目。(河北石家庄辛集中学月考语文试卷

公安县怀古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20.本诗与杜甫的《蜀相》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2017届湖南怀化市高三期中语文试卷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

李白

我觉秋兴选,谁云秋兴悲?

山苷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对。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17.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侍御及事件宴别。

B.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的艺术个性,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

C.三、四两句交代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抓住山、落日、水流、睛空等景物与后文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共同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D.送别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别宴上的热烈场面。

E.此诗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18.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2017届湖北荆州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

野泊对月有感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新题型训练(客观题+主观题)有详细答案

诗歌新题型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⑤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⑤杜宇:指杜鹃鸟。(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临溪流,即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就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诗人于拂晓被杜鹃鸟吵醒,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便书此词,却未写此景,只用“杜宇一声”概之,这是留白写法,让人顿生无限遐想。 E、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2)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6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红楼梦》中写道,经过两首不成功的《咏月诗》后,香菱终于写成了一首众人称赞为“新巧有趣”的诗。诗文如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1)阅读上面一首诗,选择对诗意解说有误的两项:(5分) A、首联写月光璀璨,光芒难掩。但月亮看上去外貌娟秀,它的背里却非常凄清。 B、颔联写一泻千里的月光之下,处处传来捣衣之声,直到雄鸡高唱、缺月高挂。 C、颈联写了穿绿蓑的江上人秋夜闻笛,闺中女子楼头望月两幅画面。 D、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分离的亲人重新团聚在一起,永不再分离呢?” E、该诗同《春江花月夜》一样,借思妇、离人、游子的月下情怀表达月之思乡怀人意蕴。(2)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有趣”,其“新巧有趣”体现在何处?请从写作特色方面作答。(6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浪淘沙感事 明刘基 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 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 【注】这首词写与元末乱世,避难于江湖时期。(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正确 ..的两项是(5分) A、首句写无边的青草直漫向天涯,透露的是生机,奠定昂扬的基调。 B、“鸿雁”这一意象不仅点出深秋季节,也暗示出旅人的思归。 C、上片结句暗用典故,与“庄生晓梦迷蝴蝶”如出一辙,蝴蝶正是诗人梦中之物。 D、枫叶红似春花,却无人怜,遇清露而自凋,这“枫叶”正是孤高诗人的写照。 E、全诗明写秋实写“感事”,所以是一首伤时失意的寓托之作,词风婉约。 (2)“没个人知”是作者刻意吐出的心中郁结之情,词人在这首词中“郁结”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注]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这一句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清廉。

2019年各地高考模拟卷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2019 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古达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2 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 ③?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 金天兴三年(1234 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 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 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 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 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 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 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6 分)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3~4 题。 秋风辞 ①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 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10. 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 分) 2017 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7 题。(共 12 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 】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 【 1】树杪:树梢。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3 分) 王昌龄《古意》 ) 晁补之《吴松道中》 ) 张耒《感春》 )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 (17) 同样是描绘山峡, 《晓行巴峡》 与下列诗句相比, 在运用意象、 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6 分) 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郦道元《水经注》 ) 杜甫 《秋兴八首》 )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11 分)

2018诗歌鉴赏新题型(客观题+主观题)

诗歌新题型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虞美人 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

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 三、诗歌鉴赏阅读,完成各题。 送王汶宰江阴 包何 郡北乘流去,花间竟日行。 海鱼朝满市,江鸟夜喧城。 止酒非关病,援琴不在声。 应缘五斗米,数日滞渊明。 (1).下列对本诗有关内容的解说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首先点明了送别的地点:郡北,河边。其次又点明了时间:正是阳春三月。 B.运用了虚实结合(想象、虚写)的手法。作者送王汶去江阴做官,目送小船顺流而下,从而联想到友人将整日行于夹岸繁花似锦的碧流中,并通过想象描述了友人即将到达的江阴市景。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部分有答案)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 《红楼梦》是高中必读名著,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了解高考怎么考,对阅读可以起到风向标作用。许多高考题,设计十分巧妙,简直可以当做导读来用。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阅读题汇编如下,按照难易程度排序,你能答对几道题呢? 1.2008年江苏卷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姻”“木石前盟”的含义。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2011年江苏卷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参考答案】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3.2012年江苏卷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4.2013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5.2014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参考答案】“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6.2015年江苏高考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 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7.2017年北京高考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8.2018年北京高考 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9.2020年东城一模

2017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

2017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 一、【新课标I 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 分)参考答案 14.BE 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 B 项说法错误。 E 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 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 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 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分)

最新2013年-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 及答案

近5年高考真题—诗歌鉴赏 1 2 【2013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3 鹊桥仙 陆游 4 5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6 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7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苹8 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9 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0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 11 12 13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14 15 16 【2013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17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18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19 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20 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首发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 21 22 23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24 25 26 【2014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27 阮郎归 28 无名氏① 29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30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31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32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33 34 35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36 37 38 39 【2014年全国II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40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41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42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43 宿渔家 [宋]郭震 44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45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46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

2020年高考新题型——现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2020年高考新题型——现代诗歌鉴赏(选择题) 本文主要提供现代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经典题型 一 雷 杜远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他们来了!1948年于新加坡 1、以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第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 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 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 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答案:C. 本题考查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能力层级E级。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雷”,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尤其是第三节,表现了“雷”就是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所以把“冲破冰冻严寒”仅仅理解为“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是不当的。 二 钟乳 友人送我一石钟乳,

我爱它一滴滴凝成非凡气度。 我把它摆在桌上细细地观赏, 蓦地,听见它深情地倾诉: 十万年后,我该是一架大山, 人类的爱, 是我的痛苦。 1、以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石钟乳没有生命,诗人却说“听见它深情地倾诉”,从思维的角度看,这属于想象;从修辞的角度看,这是拟人手法。 B.“十万年后,我该是一架大山”前面省略了表示条件的句子,补上去,可以这样写:如果我仍旧生长在原来的地方。 C.这首小诗是说,要让事物按自身的规律去发展,而不应持主观主义态度。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理综二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西藏人民出版社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理综二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西 藏人民出版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BWYTT-19998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编写组编.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ISBN7-223-01581-0 Ⅰ.高? Ⅱ.高? Ⅲ.化学(2)课—高中—习题—升学参考资料IV.G6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 IP数据核字(2003)第039452 号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化学(2)) ———天利38 套高考模拟试题 作者《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编写组 责任编辑李海平 封面设计天利 出版西藏人民出版社 社址拉萨市林廓北路20 号邮政编码850000 北京发行部:100027 北京4717 信箱 电话:010 -、 印刷北京市金顺印刷厂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8 开(787× 1092 毫米) 字数千 印张 版次2003 年7月第1 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223-01581-0/ G·675 定价14 .80 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测11A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1C-12N-14O-16F-19Na-23 Si-28P-31S-32Cu-64 第Ⅰ卷 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的 1.在下列现象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汞等有毒物质的浓缩 D.氮化物污染 2.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小羊,取名为“多莉”,以下 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 子宫内发 育成“试管婴儿” 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 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4.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的变化是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 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5.图11-1是某二倍体(2N)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1 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上图所示细胞的①②③④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次级性母细胞的染色体数始终为N条 C.上图所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D.上图所示的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③ 6.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蚕丝、棉花和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纯净的碳酸钡可作为医用“钡餐” C.酒厂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D.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是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7.有 M、R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 2-离子与R+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M与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 B.M、R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 C.M、R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 D.M与R 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 8.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 两种 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 u2+的数目 9.下列实验能够实现的是 () 蒸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A.氯化铝溶液无水氯化铝 B.金属钠氧化钠 加入过量铁粉电解 C.硫酸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D.氯化镁溶液金属镁 10.如图11-2,液面上浮着一个空心铁球,数天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铁球表面出现红色锈斑 ②铁球表面出现黑色锈斑 ③量筒内水位下降④量筒内水位上 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能在无色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Fe3+、Cl-、SCN-B.H+、Fe2+、ClO-、NO - 图11-2 A.Na 3 C.K+、Al3+、AlO-、S2- D.Mg2+、N H+、SO2-、Br 244 - 12.生物降解塑料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除废弃塑 CH3CH2O 料对环境的污染。PHB塑料就属于这种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O CH C n 下面有关P H 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 HB是分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B.P HB的降解过程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C.合成P HB的单体是C H3C H2CH(O H)COOH D.通过加聚反应 可以制得P HB 催化剂 13.对可逆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2m o 量氧气反应可生成2molSO3 B.当S O2消耗速率等于O2生成速率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当S O2 转化率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增大压强或者升高温 度,平衡都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浙江省高考语文(2010-2017)诗歌鉴赏高考题汇编

高考真题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班级:: 一、2010年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定林①〔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3分) 二、2011年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新题型训练客观题主观题有详细答案

A、首联写月光璀璨,光芒难掩。但月亮看上去外貌娟秀,它的背里却非常凄清。诗歌新题型训练 B、颔联写一泻千里的月光之下,处处传来捣衣之声,直到雄鸡高唱、缺月高挂。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C、颈联写了穿绿蓑的江上人秋夜闻笛,闺中女 子楼头望月两幅画面。西江月①D、尾联诗人向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分离的亲人重新团 聚在一起,永不再分离呢?”【宋】苏轼E、该诗同《春江花月夜》一样,借思妇、离人、游子的月下情怀表达月之思乡怀人意蕴。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2)这首诗被众人赞为“新巧有趣”,其“新巧有趣”体现在何处?请从写作特色方面作答。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⑤一声春晓。(6分)【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 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弥弥:水答:波翻动的样子。③层霄:弥漫的云气。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⑤杜宇:指杜鹃鸟。 分)5(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写词人临溪流,即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就欲眠于芳草。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指B、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浪淘沙感事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C、明刘基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便书此词,却未写此D、诗人于拂晓被杜鹃鸟吵醒,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 景,只用“杜宇一声”概之,这是留白写法,让人顿生无限遐想。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 、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E 【注】这首词写与元末乱世,避难于江湖时期。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1)下列对 本词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26(分) A、首句写无边的青草直漫向天涯,透露的是生机,奠定昂扬的基调。答: B、“鸿雁”这一意象不仅点出深秋季节,也暗示出旅人的思归。 C、上片结句暗用典故,与“庄生晓梦迷蝴蝶”如出一辙,蝴蝶正是诗人梦中之物。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高考新题型示例及答案分析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高考新题型示例及答案分析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请回答1、2两题(11分) 浣溪沙?新年夜坐(万树清) 猿和风声落槛边。鼠窥人影过灯前。乱书翻尽不成眠。 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可堪身滞海南天。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落”把看不见的声音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风和猿声两意象叠加在一起,倍增新年独坐的凄凉。 B.“窥”“过”灯前,写出了鼠的无惧诗人,颇有它乃此间主人的感觉,益发表现出诗人客居外乡之感。 C.“乱书翻尽”是细节描写,表现的是诗人对不能回家的愤怒之情,是一种发泄行为。 D.本词表现出一种“客的意识”,即孤单、寂寞的异乡飘零之感。 E.“堪”,忍受之意,可堪,就是可以忍受;“海南天”,写出了作者身处极远之地,但仍能忍受。 2.“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如何断句?三“夜”与三“年”重叠有何妙处?(6分) 【答案与解析】1.CE(C非愤怒,而是无奈;D可堪,是不能忍受。鲁迅诗云:敢有歌吟动地哀。敢,就是不敢之意。同理,可堪,就是不堪之意) 2.①断句: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2分);②“夜”与“年”叠词,既形象地传达出“哽咽”的味道(夜夜夜、年年年),(2分)又表达出每年(年年)每夜(夜夜)都陷入孤处远地的愁苦和年华已逝的悲哀中的意思。 (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各题。11分 唐崇徽公主手痕① 欧阳修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为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注:①崇徽公主,唐朝和亲公主之一,唐朝著名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生卒年不详。手痕:在今山西灵台。传说公主出嫁回鹘时,路经此地,以手掌托石壁,遂有手痕。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此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古生情,结合民间传说,为崇徽公主远嫁这一历史悲剧唱出了一曲悲伤凄凉的挽歌。 B.诗从对比开始,不离故乡的鸟儿尚啁啾鸣叫不止,而豆蔻年华的少女随着悲笳、离别父母、远嫁万里之外,就更加依恋不舍了。 C.颔联中“青冢”代指崇徽公主的埋身之地。诗人在这里沿用了杜甫咏王昭君的“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诗意,一个“魂”字,使诗情变得更为深婉。 D.颈联诗人寓于两对矛盾现象中的诘问尖锐犀利,自古罕见。议论深切痛快,而又对仗工整,朱熹推崇此联道:“以诗言之,第一等诗;以议论言之,第一等议论也。” E.在时间上,这首诗两度由古及今作大幅度的跳跃,使诗情波澜起伏,把读者的感情之流导入诗人以激情冲击而成的曲折回荡的河道中。 15.这首诗的尾联表现诗人怎样的的思想情感?是如何表现的?(6分) 【答案与解析】14.AC(A项3分C项2分。) 15.(1)表现对远嫁女子深切的同情和对统治者对内统治严酷,对外苟且偷安,忍辱求和的不满。(2分)(2)作者在尾联上句直抒胸臆,长叹一声,无可奈何之情袭人心怀,行路人到此只能报之以叹息。下一句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来写孤魂栖止的崖花野草春秋更替,年复一年,这里以无情衬有情,颇有韵致。(手法答对两种即可得4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玉蝴蝶?闲居(明)梁寅 天付林塘幽趣,千章云水,三径风篁。虽道老来知足,也有难忘。旋移梅、要教当户,新插柳、须使依墙。更论量,水田种秫,辟圃栽桑。荒凉。 贫家有谁能顾,独怜巢燕,肯恋茅堂。客到衡门,且留煮茗对焚香。看如今、苍颜白发,又怎称、紫绶金章。太痴狂。人嘲我拙,我笑人忙。 15.下列对上阕“闲”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

1、【2017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两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BE 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重点要表现的是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试,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E 项“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说法错误,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词句注释 ?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 ?紫殿:指京都贡院。一作"紫案"。暖吹:暖风,指春风。 ?席:犹言列坐。 ?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乡里:犹言郡县。献贤:献举人才。先德行:以德行为先。 ?列爵:分颁爵位。《尚书·武成》:"列爵惟五",指公、侯、伯、子、男五等,此处代指官职。公卿:指执政大臣。 ?衰病:衰弱抱病。耗:无,尽。 ?赖:幸亏。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识鉴: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一作"鉴裁",又作"择鉴"。 译文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创作背景 据《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题下注"嘉佑四年",于是知此诗作于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年)。宋初文风,沿五代余习,刻意雕琢,讲究骈偶。引起有识之士的不满。欧阳修主持贡举(嘉佑二年,1057年),大举改革,使应试举子一片哗然,甚至闹事。但是不良的文风,终于给扭转了过来。嘉佑二年二月,欧阳修充御试进士详定官。情况已非昔比,心情也两样得多了。嘉佑四年的这次考试对于宋代文风的革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叶梦得《石林燕语》云"至和嘉佑间,场屋举子为文奇涩,读或不能成句。欧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及放榜,平日有声如刘辉辈皆不与选,士论颇汹汹",群聚嘲骂,甚至在街上拦住欧阳修的马头哄闹,而欧公不为所动,终于使"场屋之习,从是遂变"。(《宋史》本传)此次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同时中进士,曾巩亦在榜中,可谓一时胜举。作者见人才济济,而作此诗。 文学赏析 宋初的考试制度,大致承袭唐代,由州府举荐考生,入京应试,由礼部主持其事。此诗即以一员考官的身份写出他的见闻与感受。

全国卷新题型 诗歌鉴赏 期末练习 高二下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宋·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层楼。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①,风雨佛狸愁。季子②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③,直觅富民侯。 ①鸣髇血污:鸣髇(xiāo):即鸣镝,是一种响箭。《史记·匈奴传》太子冒顿作鸣镝,射杀其父而夺位。此借指金主完颜亮被临属杀死。 ②季子:苏秦字季子,战国时的策士,以合纵策游说诸侯佩六国相印。 ③射南山虎:《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富民侯:《汉书》载:“武帝末年,悔征战之事,乃封丞相为富民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落日塞尘起”开篇营造气氛,准确渲染出敌寇甚嚣尘上的气焰。下文“汉家”与“胡骑”对举,进一步写出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氛。 B.“谁道投鞭飞渡”一句,以前秦苻坚南侵东晋投鞭断流却不免败亡的典故,暗指宋朝军队虽规模宏大,却终究不堪一击,令人痛惜。 C.“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二句,正是词人自己当年飒爽英姿的写照。词人以”季子“自拟,突出自己以天下为已任,意气风发的少年锐进之气。 D.“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自己因为倦于宦游,意欲归隐田园,植橘置产。表达了词人辗转官场,经历沧桑后,归于恬淡,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心。 E.全词上阕颇类英雄史诗的开端,下阕转而表达了壮志消磨之悲,多处用典故寄寓情志,颇见雄豪之气,体现了辛词一贯的风格。 15.请简要分析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一、 14:BD 【解析】B项,用苻坚的典故,是借此比喻金主完颜亮南侵时的嚣张气焰,并暗示其最终的败绩。(可结合下文“鸣髇血污”的注释、“风雨佛狸愁”的含义理解) D项,“归于恬淡,独善其身的出世之心”不准确。只要联想作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词句,不难体味这里隐含的无奈、自嘲及悲愤的复杂情绪。作者一心为国,希望能效力沙场,而朝廷无能、力不能伸,想想解甲而去但终心系祖国,说“欲去”而又不忍去,正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 15、①少年时意气风发、立志报国的壮志豪情。作者以:季子自拟,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欲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豪情。 ②欲归隐却仍心系祖国的矛盾心态。作者“欲去江上”种橘置产,劝友人不要效仿李广南山习射,只须谋“富民侯”之安逸清闲,实则表达了自己一心为国却无用武之地,欲去而不忍去的矛盾心情。 ③壮志难酬,年华易老的愁苦愤懑。“今老矣,搔白首”与上阕形成姓名对比,表达了作者深忧时不我待,壮志未酬的悲愤与无奈。 边词【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穷边词二首【唐】姚合 将军作镇古汧洲,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1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2017年高考诗歌真题详解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 1、【2017 新课标I 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两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 分)参考答案 1). BE 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重点要 表现的是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试,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E项表示选材工作要 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说法错误,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① 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 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 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2、【2017新课标H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两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 ,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 【注】① 清禁: 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 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 分) 答案】 1). BD 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苏试是在告诫苏辙不可追求盛名。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这个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 2 )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答案】① 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