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网络通信原理

网络通信原理

网络通信原理
网络通信原理

网络通信原理

在当今的以太网络通信中,在IP数据包中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地址,那就是IP地址和网卡地址(即MAC地址),在数据包中,无论是IP地址还是MAC 地址,都有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因为通信是双方的,所以就必须同时拥有双方的地址!在同一IP网络中通信,将会发生以下事件:

主机A与主机B通信,这时主机A肯定首先要封装这些需要发给主机B的数据包,那么对于主机A来说,自己的IP地址和MAC自己肯定能够轻易得到,对于主机B的IP地址这时主机A也应该知道,要不然它就不清楚自己将要和谁通信,当有了自己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主机B的IP地址后,主机A在数据包中可以正确地写上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写入自己的MAC地址(即源MAC),最后还必须正确写入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可这时主机A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那该怎么办呢?这时主机A就通过比较上面已经封装好的源IP和目标IP,通过子网掩码计算一下,发现源IP和目标IP恰好在同一个IP网络内,那么它想要得到目标主机B的MAC 地址就有办法了,首先主机A就向本网段发过一个ARP请求,这个ARP请求包中包括主机A的源IP地址,源MAC地址,目标主机B的IP地址,而目标MAC地址为广播MAC地址(全部为F),因为我们要找的就是目标MAC,所以这里用广播MAC地址,又因为是以太网,所以整个局域网的所有主机都能收到这个请求MAC地址的数据包,当然主机B也能收到,因此在主机B收到此ARP请求后,立即构建一个包括自己的MAC地址的ARP回应包,回应给主机A,当主机A收到这个ARP回应后,终于完成了找寻目标MAC的重大任务,从而把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正确封装进上面还未封装结束的正准备发给主机B的数据包,在这时,源IP和源MAC以及目标IP和目标MAC都已正确存在于数据包中,那么这里主机A向网络内发出这些数据包,因为目标地址在本网段,所以本网段所有主机都能收到这个数据包(这是以太网的特性),最后只有真正的目标主机B能够打开这些数据包,在此,同网段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就

此圆满结束!在这里应该注意另外一个问题,因为主机A要寻找的目标主机B 在同一网络,所以主机A能够通过ARP得到目标主机B的MAC地址,从而完成通信,当主机A在封装数据包时检测到目标主机并不在本网段,在这时,数据包不能把目标主机的MAC地址顺利封装进去,那么就用到另一种方法,那就是网关,主机A在准备发向主机B的数据中,封装好自己的IP地址和MAC地址,同时也封装好目标主机B的IP地址,数据包封装到这里,主机A就利用上面得到同网段目标主机B的方法去请求得到网关的MAC地址,同样也是用ARP 去广播,因为网关必须和本机在同一网段,理所当然,网关能够收到这个ARP 请求并能正确回应给主机A,这时主机A在数据包中封装好自己的IP地址和MAC地址,同时也封装好目标主机B的IP地址和网关的MAC地址,把数据包从网卡发出去,因为目标MAC是网关的,所以网关收到这个数据包后,发现目标MAC是自己,而目标IP却是别人,所以它不可以再往上打开这个数据包,它要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数据包发给下一跳路由器(如果网关自身就是一台路由器的话),如果网关是一台普通PC,那么它就发给路由器,让路由器把这些数据包正确传输到远程目标网络,到达远程网络后,它们的网关再将数据包发给数据包中的目标IP,即源主机A苦苦寻找的目标主机B,从而真正结束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回应的数据包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到达目的地,在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当网关把数据包发给下一跳路由器时,这个数据包必须由网关把目标MAC 改成下一跳路由器的MAC地址(通过ARP得到),否则下一跳路由器收到目标MAC不是自己的数据包,会丢弃不予理睬,下一跳路由器再发给下一跳路由器同样要把目标MAC地址改为下一跳路由器的MAC地址再发出去!

最后还可以总结出:在网段通信时,数据包中的地址就是源IP,目标IP,源MAC,目标MAC,根本用不到网关,而当检测到需要把数据包发到远程网络时,这时,目标MAC就必须改变了,在还没有出内网时,目标MAC必须写成网关的MAC地址发出去,当网关收到时,再把目标MAC地址改成下一跳的MAC地址发出去,而源IP和源MAC以及目标IP不曾改变,就算到达了公网上,目标MAC仍然在不断改变着,直到最后,这个数据包到达目标IP的网络,最终通信结束!

QQ聊天程序的网络通信原理

QQ聊天程序的网络通信原理 卢平 通信工程(2)班E09680220) QQ 的通信协议 QQ的通信协议是一套基于二进制数据的自己开发的应用层网络协议。其中使用一些公司的加密算法。QQ基本通信协议支持udp和tcp两种基本协议方式。两种方式的基本数据结构是一样的。只是tcp 包多了一个描述长度的头部。 QQ的通信原理 QQ聊天程序采用的是C/S通信模式,即客户/服务模式,它把一个应用划分成功能不同的两个部分,分别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其中一个为服务端程序,用来响应和提供固定的服务,一个为客户端程序,用来向服务端提出请求和要求某种服务。在数量关系上,通常有一对一的(即一个服务端程序和一个客户端程序之间通信),也有一对多的(即一个服务端程序和多个客户端程序之间通信),也有多对多的(即多个服务端程序和多个客户端程序之间通信)。所谓服务端程序、客户端程序也是相对的概念,有时在一个程序中既有服务端又有客户端的功能。QQ聊天程序分成了两个程序,一个安装在腾讯公司的服务器上,我们称之为服务端程序,一个安装在 QQ用户的计算机上,我们称之为客户端程序。在许多介绍网络通信编程的书籍中有关网络聊天的例子,当一个客户要与另一个客户聊天时,第一个客户先把聊天数据发送给服务器,然后服务器再把聊天数据转发给第二个客户,服务器好像一个中转站,这在客户数量比较少时,服务器还能承受,在客户数量比较多时,服务器肯定要瘫痪。何况客户之间还要传送文件、语音聊天、视频聊天等等,为了减少服务器的压力,各客户端之间需要直接通信。 1。在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一对多) 用于客户端程序登录,验证用户密码,获取其它在线好友信息等等。 2。在客户端和客户端之间(多对多)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第10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第 2 页 共 13 页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本章目录 第10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2)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2)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2) 10.1.2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 (3) 10.1.3 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4) 10.2 常规密钥密码体制 (5) 10.2.1 替代密码与置换密码 (5) 10.2.2 数据加密标准DES (6) 10.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8) 10.3.1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特点 (8) 10.3.2 RSA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 (9) 10.3.3 数字签名 (9) 10.4 报文鉴别 (10) 10.5 密钥分配 (11) 10.6 链路加密与端到端加密 (12) 10.6.1 链路加密 (12) 10.6.2 端到端加密 (12) 10.7 防火墙 (12) 10.1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10.1.1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1.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的4种威胁。 1) 截获(interception) 攻击者从网络上窃听他人的通信内容。 2) 中断(interruption) 攻击者有意中断他人在网络上的通信。 3) 篡改(modification) 攻击者故意篡改网络上传送的报文。 4) 伪造(fabrication) 攻击者伪造信息在网络上传送。 2. 上述四种威胁可划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如图10-1所示)。在上 述情况中,截获信息的攻击称为被动攻击,而更改信息和拒绝用户使用资源的攻击称为主动攻击。 1) 在被动攻击中,攻击者只是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这里使用 图10-1 对网络的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计算机网络应用 OSI参考模型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应用OSI参考模型通信原理 在前面两节中,我们学习了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及各层所具有的功能等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OSI参考模型的通信原理,即数据传输过程。 在OSI参考模型中,当端到端进行通信时,首先由发送端(发送方)的发送进程将数据传送给应用层,应用层在数据的头部加上该层的控制和识别信息,并将其传送到其下一层(表示层)。该过程一直重复至物理层,并由物理传输媒介将数据传送到目的端(接收方),在接收进程所在计算机中,信息按从物理层依次至应用层的方向传递,在此过程中添加在数据头部各层的控制和识别信息将被逐层去掉,最后数据被传送到接收进程。其数据传输过程如图1-26所示。 图1-26 OSI参考模型中通信过程 在OSI参考模型通信过程中,由高层至低层的过程中,各层数据头部封装该层的数据标识信息,当由低层至高层时,在每层需要解封装数据头部标识信息。其过程以主机A与主机B的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在主机A的发送进程中,首先数据在应用层,加上应用层协议要求的控制信息AH(AH 表示应用层控制信息),形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接着继续传送,当传送到表示层时,在加上表示层的协议控制信息PH(PH表示表示层控制信息),形成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表示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传到会话层,加上会话层协议要求的控制信息SH(SH表示会话层控制信息),从而形成会话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依次类推,到达数据链路层后,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控制信息分为两部分,分别为控制头部信息和尾部信息,从而形成数据帧;将帧传送到物理层时,不再加任何控制信息,而是转换成比特流,并通过传输介质将其传送到主机B的物理层。 主机B的物理层将比特流传给数据链路层,在数据链路层中,将帧中的控制头部信息和尾部信息去掉,形成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然后,传送给网络层,在网络层去掉网络层协议控制信息NH(NH表示网络层控制信息),形成网络层的服务数据单元。依次类推,直到数据传送到主机B的应用进程,其过程如图1-27所示。

网口PHY工作原理

引言 DP83848C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款鲁棒性好、功能全、功耗低的10/100 Mbps单路物理层(PHY)器件。它支持MII(介质无关接口)和RMII(精简的介质无关接口),使设计更简单灵活;同时,支持10BASE~T和100BASE-TX以太网外设,对其他标准以太网解决方案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 MII(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是IEEE802.3u规定的一种介质无关接口,主要作用是连接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子层与物理层(PH-Y)之间的标准以太网接口,负责MAC 和PHY之间的通信。由于MII需要多达16根信号线,由此产生的I/O口需求及功耗较大,有必要对MII引脚数进行简化,因此提出了RMII(Reduced Medium Independent Interface,精简的介质无关接口),即简化了的MII。 1 硬件设计 1.1 电路设计 DP83848C的收发线路各是一对差分线,经过变比为1:1的以太网变压器后与网线相连。以太网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阻抗匹配、信号整形、网络隔离,以及滤除网络和设备双方面的噪音。典型应用如图1所示。 图2是DP83848C与MAC的连接电路。其中,Xl为50 MHz的有源振荡器。 1.2 PCB布局布线 布局方面,精度为1%的49.9 Ω电阻和100 nF的去耦电容应靠近PHY器件放置,并通过最短的路径到电源。如图3所示,两对差分信号(TD和RD)应平行走线,避免短截,且尽量保证长度匹配,这样可以避免共模噪声和EMI辐射。理想情况下,信号线上不应有交叉或者通孔,通孔会造成阻抗的非连续性,所以应将其数目降到最低;同时,差分线应尽可能走在一面,且不应将信号线跨越分割的平面,如图4所示。信号跨越一个分割的平面会造成无法预测的回路电流,极可能导致信号质量恶化并产生EMI问题。注意,图3和图4中,阴影部分为错误方法。 2 RMll模式描述 RMII模式在保持物理层器件现有特性的前提下减少了PHY的连接引脚。 RMII由参考时钟REF_CLK、发送使能TX_EN、发送数据TXD[1:0]、接收数据RXD[1:0]、载波侦听/接收数据有效CRS_DV和接收错误RX_ER(可选信号)组成。在此基础上,DP83848C还增加了RX_DV接收数据有效信号。 2. 1 REF_CLK——参考时钟 REF_CLK是一个连续时钟,可以为CRS_DV、RXD[1:O]、TX_EN、TXD[1:O]、RX_DV 和RX_ER提供时序参考。REF_CLK由MAC层或外部时钟源源提供。REF_CLK频率应为50 MHz±50×10-6,占空比介于35%和65%之间。在RMII模式下,数据以50 MHz的时钟频率一次传送2位。因此,RMII模式需要一个50 MHz有源振荡器(而不是晶振)连接到器件的X1脚。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分析摘要:现阶段,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起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方面的问题。计算机网络通信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其中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算机的安全使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其次探讨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一、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人为因素 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我发现,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相应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因此也就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无法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通信当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如此,很多管理人员的所具备的技术以及素质,已经和时代发展相脱节,当面对新型网络通信安全隐患的时候,无法更好的应对,进而影响到通信安全。其次,当前很多用户也取法安全使用意识,在浏览网页,下载软件的时候,由于疏忽大意,使得病毒有了可乘之机,进而导致计算机当中的重要数据资料被破坏,被窃取。

(二)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自身问题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是非常自由、非常开放的,这也就导致了系统当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漏洞。部分不法分子,就借助这些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这也就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使用风险。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因而实现了对信息资源的远程管理。但是,恰恰是由于这种自由、开放的特点,也就极易导致计算机网络通信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当中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检测系统的话,那么也就极易受到黑客的入侵,进而导致计算机当中的重要信息被窃取,泄露,最终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外部因素干扰 计算机网络,是借助有线线路,进而实现对计算机的连接的,网络将终端计算机连接在了一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传播信息的过程当中,就极易受到外部环境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也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例如:暴雨;大风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安全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外部因素,包括断电、失火、网络病毒、黑客的入侵等等,都会导致计算机数据的丢失,甚至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彻底瘫痪,无法正常使用,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

32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3.2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数据的传输过程 【教学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信息技术基础》选修模块的《网络技术应用》(教科版)的第三章第二节《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的第一部分《数据的传输过程》,包括“OSI参考模型”及“TCP/IP协议体系”两部分。本节内容是对上节内容的延续,也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所涉及新知识较多、内容理论性很强、知识点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了解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课本首先介绍了学生熟悉的邮政系统中信件传送的过程,然后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分层”和“共同约定”的重要思想,接着从邮政系统转入网络系统,介绍了OSI参考模型的分层思想和TCP/IP协议体系。对于OSI参考模型学生只要求理解其分层思想,了解数据在各功能层传输时的交换单元不同,教师并不需要深入讲解。那么对于网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体系,课本从“Internet”的中文意思“网际网”入手,引导学生理解TCP/IP 协议体系部分的功能及TCP、IP两大主要协议的内容,并比较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和产生的不同背景。 2、学情分析 通过本课之前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网络基础知识,对于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网络的功能和网络的构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于网络知识充满着继续深入探究的渴望。但是学生对于网络中一些纯理论的知识都缺乏兴趣,再加上本课较抽象,难以理解,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是教师课前思考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2)了解OSI模型的基本知识; (3)了解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协议和OSI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性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探究、交流,一层层地揭开网络传输数据的神秘面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人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慧。 【教学重点】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体系的分层及其数据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探析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19-11-26T16:52:30.05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作者:张宝军谢玉玲何民兵任君莉 [导读]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无线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而人们也进入了数据时代,互联网正在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带来一些的改变。但是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一些犯罪的机会,而在近几年犯罪率也在逐渐增加,为了能够减少网络信息通信犯罪率,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一些防范策略,希望对相关的人员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 张宝军谢玉玲何民兵任君莉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摘要: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无线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了,而人们也进入了数据时代,互联网正在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会带来一些的改变。但是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一些犯罪的机会,而在近几年犯罪率也在逐渐增加,为了能够减少网络信息通信犯罪率,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一些防范策略,希望对相关的人员可以起到帮助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主题,但是随着网络资源的多样化与强大,以及涉及的领域一步步扩大,致使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是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一些的漏洞,在用户进行信息通信的时候,不法分子极有可能会在其中获得用户的资料,并且从事一些不法的活动,使得人们的财产或是生活遭到一些的威胁,所以对于对于网络通信安全所引起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样才能使得犯罪的行为减少。 1. 网络通信 (1)网络通信的必要性 在现今时代,信息更新的速度极快,而未来的世界更是网络的世界,所以如果想跟得上世界的发展趋势与步伐,就应该以全新的姿态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科技社会进行适应,可以及时从外界获取需要的信息,在网络的使用方面也需要人们有较高的科学素养以及应变能力[1]。 (2)网络通信的现实性 就目前校园教学而言,几乎每所学校都配有电子教室,目的就在于鼓励学生上网以及普及网络知识。现在很多的学生都存在与陌生人说话胆怯的情况,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们也可以积极的与陌生人进行沟通,除此之外,学生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也能够了解到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在这个网络通信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自信心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3)网络通信的实用性 在网络上的世界里,丰富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对于网络来讲,其带来的实用性,主要了以在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或者是在闲暇的时间也可以进行娱乐。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运用网络可以听到名师的讲课,这样对学习起到了帮助的作用,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的解决。而网络的实用性不论是对谁而言都有它的用处,并且对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2. 计算机网络通信存在的问题 (1)计算机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不同工种、不同年龄、不同层级的人们都开始使用计算机,但是大部分人就计算机的使用而言,只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其并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培训,所以并不具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的意识与水平。除此之外,许多企业的计算机往往是通用或者是多人使用的情况,并且在使用的时候计算机的或者是关键性的文件都没有进行加密,而这都是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这些漏洞也极易被不法分子出现。 (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传播 计算机病毒是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是程序代码,即使是一个小程序,其也存在着很强的影响力。而计算机病毒具备程序性、潜伏性以及传染性的特点,而由于其作为一个看不见摸不到的程序存在电脑的程序中,极有可能会导致程度紊乱,而使得在电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 (3)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隐患 互联网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新,这不但是它的特点以及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通过互联网的使用痕迹,用户的信息就会被不法分子篡改。而现今计算机软件也非常的丰富,但是很多用户都没有区分的能力,而有些软件有可能是木马病毒,如果用户对这些软件进行下载的时候极有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2]。 (4)提高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针对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犯罪,公安部门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机构,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部分的法律法规仍处在滞后的情况,所以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应加强网络犯罪的监管力度,这样可以有效的较少网络犯罪的事件发生。 3. 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防范措施 (1)合理应用防火墙 在进行击计算机使用的时候,存在使用者意识淡薄的现象。而针对这样现象的出现,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可以使用防火墙,其在使用者访问一些链接或者是打开网站的时候,会弹出提醒,提醒用户网络链接是否值得信任以及是否存在风险,并且防火墙也能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监测,可以主动查杀病毒,这样就会使得黑客或者是病毒对计算机的威胁大大降低。 (2)安装可靠的病毒检测与查杀软件 在计算机使用的时候,必须要安装可靠的病毒检测与查杀软件,这样可以使计算机有效的运行。若是在计算机使用的时候出现一些漏洞并且不能及时进行和修复的时候,则极易造成信息的丢失或者是损坏,所以计算机使用者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应该定期的进行漏洞的扫

显微镜基础知识

显微镜基础知识 第一章:显微镜简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需要观察微观世界,显微镜正是这样的设备,它突破了人类的视觉极限,使之延伸到肉眼无法看清的细微结构。 显微镜是从十五世纪开始发展起来。从简单的放大镜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单透镜显微镜,到1847年德国蔡司研制的结构复杂的复式显微镜,以及相差,荧光,偏光,显微观察方式的出现,使之更广范地应用于金属材料,生物学,化工等领域。 第二章显微镜的基本光学原理 一.折射和折射率 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像,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当与透明物面不垂直的光线由空气射入透明物体(如玻璃)时,光线在其介面改变了方向,并和法线构成折射角。 二.透镜的性能 透镜是组成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 当一束平行于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焦点”,通过交点并垂直光轴的平面,称“焦平面”。焦点有两个,在物方空间的焦点,称“物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物方焦平面”;反之,在像方空间的焦点,称“像方焦点”,该处的焦平面,称“像方焦平面”。 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而凸透镜则成正立实像。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三.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像差 由于客观条件,任何光学系统都不能生成理论上理想的像,各种像差的存在影响了成像质量。下面分别简要介绍各种像差。 1.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 色差是透镜成像的一个严重缺陷,发生在多色光为光源的情况下,单色光不产生色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教案课程

第三章第二节 课题:3.2 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 教学目标:1.了解OSI模型中的各个层次;2.了解TCP/IP协议在OSI模型的位置; 3.了解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能进行不同的数据交换技术比较; 4.使用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解释生活中技术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观察能力; 5.通过体验、感悟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技术发展的过程和思维,体验突破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OSI模型的理解、TCP/IP协议的重要地位、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者的特点与区别 教学难点:OSI模型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数据传输过程 一、OSI参考模型 1、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玩网络游戏,比如魔兽世界,梦幻西游。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些网络游戏在网上的一个工作原理,了解游戏是如何在网上运作的。 2、在了解游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邮政系统,参照这个邮政系统能加快我们对网络游戏的一个理解。课本上的P55页上3.2.1数据传输过程中,图3-3 邮政系统的分层模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平时的写信寄信的一个过程。

首先我们写好信后,要让这封信能寄出去,我们就得贴邮票。而邮票,就是我们和邮政局的约定,我交8毛钱给你邮政局,那么你要负责帮我把信送到。而邮政局呢,也和运输部门有个类似的约定。通过这一系列的约定,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所写的信能送到我们想要送到的目的地。但是这里注意一个问题:邮票做为约定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刚刚解放前,也许送信只需要几分前。而现在人民的生活富裕了,相应的,一封信是8毛钱。也就是说,协议,或者约定完全是按照当时的情况做出的适当的处理。如果情况出现变化,协议一样可以随着情况而做出改变。 3、实际上,网络上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现实中是非常类似的,我们可以来想象一下: 我现在有一批水果,准备运到罗马。如果我想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什么条件? (1)首先我要有一条路,不管是马路还是铁路,这条路要能从出发点连接到目标点。 (2)路是有了,我要保证这条路是通畅的,不能说走进死胡同,我要保证这条路能够通车,假设我是用火车来运的话,不会出现半路出轨的现象(3)路永远不会只有一条。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我要保证我要走的道路能最快,最省钱的到达目的地。因此,我要选择一条近路。 路已经有了,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我们现在可以开始送东西了,但是是不是有了路就万无一失了。我们还需要有什么? (4)路是有了,我们现在坐火车把东西送过去,结果送到半中间被强盗打劫了,或者是被人偷了,所以我们要保证在送过去的途中要原封不动的送到,少一

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doc

网络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与主要用途 第2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2.1 网络信息安全的定义 2.2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与网络信息安全的威胁 第3章实例 3.1 网络信息应用中字符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 参考 结束语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人们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产物,是应社会对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要求发展起来的,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我国近年来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在国防、电信、银行、广播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我相信在不长的时间里,计算机网络一定会得到极大的发展,那时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正因为网络应用的如此广泛,又在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其安全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是网络能否经历考验的关键,如果安全性不好会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网络信息交流现已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信息安全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就网络信息的发展,组成,与安全问题的危害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摘要

本文就网络信息安全这个课题进行展开说明,特别针对字符引发的信息安全问题。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概述简要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功能,网络的定义,网络系统的组成以及网络的主要用途。第2章对网络安全做一个概述。第3章简单探讨一下字符过滤不严而引发的网络信息威胁 第1章 1.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与主要用途 计算机网络源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其发展历史按年代划分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50-60年代,出现了以批处理为运行特征的主机系统和远程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 60-7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主机运行分时操作系统,主机和主机之间、主机和远程终端之间通过前置机通信。美国国防高级计划局开发的ARPA网投入使用,计算机网处于兴起时期。 70-80年代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的阶段,网络开始商品化和实用化,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互相促进,结合更加紧密。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局域网的发展和应用十分广泛。 进入90年代后,局域网成为计算机网络结构的基本单元。网络间互连的要求越来越强,真正达到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的目标。 迅速崛起的Internet是人们向往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雏形,从它目前发展的广度和应用的深度来看,其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21世纪的到来,Internet必将在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发展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演变过程。其发展经历了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三个阶段。 1.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 在具有通信功能的批处理系统中,计算机既要进行数据处理,又要承担终端间的通信,主机负荷加重,实际工作效率下降;分散的终端单独占用一条通信线路,通信线路利用率低,费用高。 2.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Ethernet_Transformer网络变压器的作用

网络变压器作用、原理及主要参数 前言 图1所示的网络变压器(Ethernet Transformer,也称数据汞/网络隔离变压器)模块是网卡电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主要包含中间抽头电容、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共模电感。该变压器一般都安装在网卡的输入端附近。工作时,由收发器送出的上行数据信号从络变压器的Pin16-Pin15进入,由Pin10-Pin11输出,经RJ45型转接头,再通过非屏蔽双绞线送往服务器;服务器送来的下行数据信号经另一对非屏蔽双绞线和RJ45型转接头,由Pin7-Pin6进入,由Pin1-Pin2输出,然后送到网卡的收发器上。 本文将主要分析网络变压器的原理、主要参数及实现的功能。 图1:网络变压器电路图 功能 Ethernet Transformer主要实现以下三个功能: 1.满足IEEE 80 2.3电气隔离要求 2.无失真传输以太网信号 3.辐射发射的抑制 电气隔离 任何CMOS制程的芯片工作的时候产生的信号电平总是大于0V的(取决于芯片的制程和设计需求),PHY输出信号送到100米甚至更长的地方会有很大的直流分量的损失。而且如果外部网线直接和芯片相连的话,电磁感应(打雷)和静电,很容易造成芯片的损坏。 再就是设备接地方法不同,电网环境不同会导致双方的0V电平不一致,这样信号从A 传到B,由于A设备的0V电平和B点的0V电平不一样,这样可能会导致很大的电流从电势高的设备流向电势低的设备。 网络变压器把PHY送出来的差分信号用差模耦合的线圈耦合滤波以增强信号,并且通过电磁场的转换耦合到连接网线的另外一端。这样不但使网线和PHY之间没有物理上的连接而换传递了信号,隔断了信号中的直流分量,还可以在不同0V电平的设备中传送数据。 网络变压器本身就是设计为耐2KV~3KV的电压的。也起到了防雷保护作用。有些朋友的网络设备在雷雨天气时容易被烧坏,大都是PCB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而且大都烧毁了设备的接口,很少有芯片被烧毁的,就是变压器起到了保护作用。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及构造显微镜是人类认识物质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是现代科学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仪器之一。显微镜自1666年问世以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显微镜的品种不断增加,结构和性能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 根据不同的使用用途,光学显微镜可分为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等10多种。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可以生产光学显微镜,牌名、种类繁杂,其中德国、日本等国制造的显微镜品质、数量占优势,但价格昂贵。 对于现代的光学显微镜,包括各种简单的常规检验用显微镜、万能研究以及万能照相显微镜等,首先要认识其构造及各部件的功能,同时要掌握正确的调试、使用和保养方法,才能在实际应用中面对各种要求时以不同的显微镜检方法,充分发挥显微镜应有的功能,提高常规检验工作效率.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和构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镜检方法由最传统的明视野、暗视野发展出了相差法、偏光方法;荧光方法也由透射光激发进展为落射光激发,使荧光效率大为提高;微分干涉相衬方法基于偏光方法,而巧妙地利用了微分干涉棱镜,使之能应用于医学与生物学的样品,又能应用于金相样品的分析与检验。 下面以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Axioplan万能研究用显微镜,简单介绍万能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件。 1. 显微镜主机体(stand) 显微镜的主机体设计成金字塔形,而底座的截面呈T字形,使显微镜的整体相当稳固。显微镜的光学部件和机构调节部件、光源的灯室、显微照相装置、电源变压稳压器等,都可安装在主机体上或主机体内。 2. 显微镜的底座(base) 底座和主机体通常组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底座内通常装有透射光照明光路系统(聚光、集光和反光)部件,光源的滤光片组,粗/微调焦机构,光源的视场光阑也安装在底座上。 3. 透射光光源(tranilluminator) 透射光光源由灯室(lamp housing)、灯座(lamp socket)、卤素灯(halogen lamp)、集光与聚光系统(lamp collector and lamp condenser)及其调整装置组成。 4. 透射光光源与反射光光源的转换开关(toggle switch) 这是新一代AXIO系列显微镜特有的装置,透射光和反射光可通用。当具有透/反两用的配置时,利用这一转换开关能方便而又迅速的使透射光 和反射光互相转换。在纯透射光的配置中,这一开关就改为电源开关。

如何处理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一些安全问题

如何处理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一些安全问题 发表时间:2016-03-30T17:01:33.0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作者:刘伟谢丹[导读]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450052 由此而导致的破坏性结果,从而让真个网络系统可以持续不断而且顺利无碍的运行下去,使得整个网络服务系统畅通运行。 刘伟谢丹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450052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开始进入千家万户。计算机网络通信具有迅速、灵活、开放、共享等特征,既能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生活要求,还能满足人们的大机器生产时代的要求,更是为信息技术的传递和交流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和空间。随着我国对于信息化的国民经济的进程步伐越来越快,使用计算机生活生产办公的领域也愈来愈多,伴随着信心划时代的来领,有关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一些安全问题也浮出水面,层出不穷。因此,我们杜宇这些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系统是否真的具有他们所说的那么高的安全性能提出质疑,而社会上有关这些信息安全问题的讨论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可以说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也是大部分计算机人群所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所在。本文就通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也提出了一些可靠的有关如何做好信息安全防护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通信;安全;措施 一、影响安全的一些因素 1,首先,我们要说到的是影响到计算机网络通信安全的有哪些因素,提到这些因素,就要考虑到,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就如同一张铺开全世界的信息大蜘蛛网,牵涉到的问题方方面面,而计算机的通信系统就安全问题则涉及到了很多个学科,举例来说,有网络方面、通信方面、信息技术安全方面、计算机应用科学等等,整个大的网络通信系统的大体功能在于将整个网络系统里的硬件和软件还有其中的数据进行一次良好的保护行动,元以此来保证这个系统不会受到任何其他的不良因素,由此而导致的破坏性结果,从而让真个网络系统可以持续不断而且顺利无碍的运行下去,使得整个网络服务系统畅通运行。 1.1客观原因。对于计算机整个网络通信系统造成安全影响的客观原因,一般可归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因为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通常具有广泛联结的特征,所以,这就会给网络上的黑客攻击等行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尤其是那些不法人员就会沉积利用这些网络软件上存在的高危漏洞以及安全隐患对整个网络大系统的数据进行攻击,即便你在这些系统硬件设置了一些所谓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小的防护作用,却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不法人员的非法入侵,尤其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这不仅会导致个人的精神和经济的双重损失,严重的还可能危害到整个社会,从而导致社会上人人自危的严重后果。第二,由于软件自身也有着不可避免的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出现,虽然软件开发设计的过程,工作人员会尽力设计编写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措施方案,但是没有什么软件时尽善尽美,毫无漏洞的,可以说,不存在这样一个毫无安全隐患漏洞的完美软件系统。第三,由于现阶段计算机病毒的迅速传播,如同传染疾病一样迅速且高效,这样一台机子中毒,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大型系统的瘫痪。 1.2既客观之后的主观原因,我们可以追究到这些计算机系统的众多管理员,正是由于这些网络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的水平并不高,导致了一些本不应该被泄露的文件软件等为公众所知,他们的这种行为一方面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信息的无意泄露,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的失误,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利用网络上的信息便利条件导致一些重大的信息责任事故的发生。人们为了节约人力资源而采取方便高效的管理方式,从而导致了网络管理制度上的条理性失衡,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旦有关安全条例的种种规矩被打破,那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事情就会出现在人们本来十分重视的安保新新娘问题上。 二、有关计算机网络通信中的安保措施 2.1全面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自身性能。网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而这些特性也是其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矛盾是对立统一的,网络信息随着开放性的大大提升,就会面临信息泄露盗窃等问题的负面效应出现。尤其是黑客,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入到局域网内部,所以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中,一定要注意对于客户信息的保护,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 2.2制定完善的网络管理条例和策略。针对网络管理条例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一定要严密控制每一个用户的权限访问,另一方面,要注意将网络安全保障与网络的授权充分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一种网络管理的有效方式可以向每一个使用者发出允许其访问的许可有效证书或者可以生效的口头命令。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禁止还没有通过网络授权的用户随便使用网络共享资源。在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及时建立一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用于鉴别网络信息数据的策略制度。 2.3提升网络安全的技术水平。密码技术的存在就是为了保障用户的信息隐私记录,密码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可移位的密码,一类是乘积式密码,还有代替式的密码类型。除了密码还有防火墙也是一项能够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总要设备,也包括三种,一种是应用于网关的技术,一种是代理型技术,还有一种是数据包的过滤技术。所以,为了确保信息安全无误的传递,提升网络安全地技术水平显得至关重要。 2.4加强教育和管理。一方面要充分注重有关网络安全信息的教育和普及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一定要加紧时间培养出一批专业性的技术人员,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这样才能保证这一环节的正常实施进行。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步伐的加快和计算机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中国的互联网也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前进发展。与此同时,各种影响网络安全的事故不断发生,所以说要想保证计算机整个通信网络系统的安全,这不仅需要我们广大的网民群众共同的努力,而且还要求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网络管理层的人员一定要做到全面详尽的掌握,除此之外,还要求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了解。面对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漏洞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积极培养过硬的技术水平知识,还要广泛了解熟知相关的法律知识,自觉培养道德素养,只有坚持三管齐下,政府在做好普及培养工作的基础上,群众做到积极响应并自觉配合,才能够将信息安全存在的隐患大大降低,才会还给我们一个健康无污染无担心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试分析计算机通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宋舒豪,[J].电子制作,2014,(05),pp.158

显微镜的原理和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装片的制作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2)显微镜的成像 ①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放大的实像进一步放大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3)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①用低倍显微镜观察 取镜与安放: a.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b. 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对光: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境,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自亮的视野。 低倍镜观察: a.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②高倍镜观察 a. 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b.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 c.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d.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③注意事项 a. 使用显微镜一定要严格按照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的程序进行。 b. 下降镜筒时,一定要用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使之接近装片,但又要防止镜头触及装片。否则会压碎装片和损坏物镜(l0x物镜的工作距离为0. 5-1 cm)。 c. 有必要使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先在低倍物镜下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换用高倍物镜。因为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人,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装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物镜看到的只是低倍物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最新计算机网络安全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有哪些? 答:1.主要威胁:计算机网络实体面临威胁(实体为网络中的关键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面临威胁(典型安全威胁);恶意程序的威胁(如计算机病毒、网络蠕虫、间谍软件、木马程序);计算机网络威胁有潜在对手和动机(恶意攻击/非恶意) 2.典型的网络安全威胁:窃听、重传、伪造、篡造、非授权访问、拒绝服务攻击、行为否 认、旁路控制、电磁/射频截获、人员疏忽。 2.分析计算机网络的脆弱性和安全缺陷 答:偶发因素:如电源故障、设备的功能失常及软件开发过程留下的漏洞或逻辑错误; 自然灾害:各种自然灾害对计算机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对计算机网络的破坏和威胁(包括被动攻击、主动攻击、邻近攻击、内部人员攻击和分发攻击)。 3.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需求 答:互联网具有不安全性;操作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数据的安全问题;传输路线的安全问题;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4.分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受到保护。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网络的系统安全;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从广义上说,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性和可控性是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5.论述OSI安全体系结构 答:OSI安全系统结构定义了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和抵抗赖性服务等五类网络安全服务;也定义了加密机制、数据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鉴别交换机制、通信业务流填充机制、路由控制和公证机制等八种基本的安全机制。

网络基础 OSI的通信原理

网络基础 OSI 的通信原理 OSI 参考模型确立了计算机网络互联的新格局,并不断演进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 它定义一种抽象的结构,而并非是具体实现的描述; ● 它是一种异构系统互联的分层结构; ● 在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的实体称为同等层次实体,同等层实体之间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 ● 各层相互独立,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不会影响到其它层; ● 它提供了控制互联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框架; ● 相邻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 ● 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数据服务; ● 最底层能够直接传输数据。 在OSI 参考模型中,用户A 向用户B 发送数据时,首先用户A 把需要传输的信息(data )告诉用户A 系统的应用层,并发布命令,然后由应用层加上应用的报头信息送到表示层,表示层再加上表示层的控制信息送往会话层,会话层再加上会话层的控制信息送往传输层。依此类推,数据报文到达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加上控制信息和尾层信息,形成数据帧,最后送往物理层,物理层不考虚信息的实际含义,以比特(bit )流(0和1代码)传送到物理信道(传输介质),到达用户B 系统的物理层。 在B 系统中,将物理层所接收的比特流数据送往数据链路层,以此向上层传送,并在传送过程中拆除控制信息以及尾信息,直到传送到应用层,告诉用户B ,如图1-17所示。这样看起来好像是对方应用层直接发送来的信息,但实际上相应层之间的通信是虚通信,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描述。一个产品通过生产线进行包装,每经过一个人或者程序将包装一层;将包装好的产品运输到目标地;在目标地想得到该产品,必须进行反包装(也就是拆除包装),将每经过一个人或者程序将拆除一层包装;最终得到产品。 比特流传输(0或者1) 图1-17 数据传输过程 图1-18中的虚线表示虚拟传递,实线表实际传递。要将P 数据从用户应用进程PA 传向用户应用进程PB 。 在发送进程PA 中,首先要将P 数据送到七层协议,加上七层协议(分别自低向高用数字表示分层协议)要求的控制信息PCI7,形成七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7;再将七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7传到六层,形成六层的服务数据单元SDU6,加上六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XXX (大庆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2008级物理学 200801071293 黑龙江大庆163712) 摘要:透射电子显微镜在成像原理上与光学显微镜类似。它们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光学显微镜以可见光作照明束,透射电子显微镜则以电子为照明束。在光学显微镜中将可见光聚焦成像的玻璃透镜,在电子显微镜中相应的为磁透镜。由于电子波长极短,同时与物质作用遵从布拉格(Bragg)方程,产生衍射现象,使得透射电镜自身在具有高的像分辨本领的同时兼有结构分析的功能。 关键词:第一聚光镜;第二聚光镜;聚光镜阑;物镜光阑;选择区光阑;中间镜 作者简介:XXX(1988-),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物理与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学生。 0引言: 工业多相催化剂是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体系。长期以来,工业催化剂的制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和技艺,而难以从原子分子水平的科学原理方面给出令人信服的形成机制。为开发更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新型工业催化剂,通过各种表征技术对催化剂制备中的过程产物及最终产品进行表征是一个关键性的基础工作。在当前各种现代表征手段中,透射电子显微镜尤其是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在材料的纳米、微米区域进行物相的形貌观察、成分测定和结构分析,可以提供与多相催化的本质有关的大量信息,指导新型工业催化剂的开发。 为什么透射电子显微镜有如此高的分辨率那?本文阐述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定义/组成 1.1定义 在一个高真空系统中,由电子枪发射电子束, 穿过被研究的样品,经电子透镜聚焦放大,在荧光 屏上显示出高度放大的物像,还可作摄片记录的一 类最常见的电子显微镜称为透射电子显微镜。[1] 1.2组成 透射电子显微镜由照明系统、成像系统、记录 系统、真空系统和电器系统组成。(如图1) 2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的作用是提供亮度高、相干性好、束 流稳定的照明电子束。它主要由发射并使电子加速 的电子枪和会聚电子束的聚光镜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