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对康有为的评价

对康有为的评价

对康有为的评价
对康有为的评价

对康有为的评价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更生),广东南海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幼年受严格正统教育。1876年师从朱次琦“经世之学”。1879年(22岁)任职于北京,“乃哀物悼志,以经营天下为志”。1888年趁入京应试之际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改良政治,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为他人所阻而不得上达至帝。后返粤晤今文经学家廖平受启发,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意图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主张,以扫除变法的障碍。1894年中日战争我国失败,康联合各省举人1300余人发动“公车上书”,呼请“据和、迁都、练兵、变法”。此后在北京上海分别组织强学会,创刊《万国公报》、《强学报》等刊物,进行变法的宣传。1896年光绪帝召见他,康上奏折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进行“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后逃沪转港赴日,与梁启超一起拒绝了孙中山等的争取。后赴加拿大、英国,意图借助他力辅助光绪帝掌权未果。后又赴加拿大组织保皇会。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1905年同盟会成立。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清政府公布宪法大纲,此后不到两个月光绪帝驾崩,康上书摄政王请杀袁世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政府,康提出“共和体制不能行于中国”提出“虚君共和”。1913年康回国为母奔丧,袁世凯请其去北京,康拒未去,康留上海主编《不忍》杂志,组织孔教会。1917年康为张勋拥护溥仪发布《共和平议》,称“中国若仍行民主,始于小分裂,渐成大分裂,终至灭亡”。后张勋以失败告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康参孔于曲阜,称上海反帝运动为“沪乱”、北伐为“粤乱”。1927年临终前仍向溥仪“上折谢恩”,并称“以心肝奉至尊,愿效坠露轻尘之报”。

康有为是维新派,属于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当时中国内忧外患,之前有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后来又洋务派,早期唯新主义,康有为的主张与他们类似,也是向西方学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自强,以求富,但是他呢,还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的思想主张,主张由君主专制制度转化成君主立宪制度,它是将儒家经典与西方的先进思想融合一体,是资产阶级戊戌变法的领导者。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

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叙述严峻的形势,同时提出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称为维新变法的序幕。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宣扬变法;组织强学会。随后在上海创刊《时务报》,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到了1897年冬天,严复创建《国闻报》,在北方与《时务报》齐名的宣传变法的重要阵地。1896年2月,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了《湘报》。到1897年底,各地已有33个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建立,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借后来被称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康有再次上书光绪帝,4月,同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此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府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阴违,托词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府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

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事后,被袁世凯出卖。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虽然康有为提出来维新变法的思想,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还是有许多的原因导致了的变法的失败:

1.资产阶级势力太脆弱,封建势力过于强大。戊戌变法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一次较量。资本主义尽管在中国已出现。但基础还非常薄弱,资产阶级也刚刚形成,很不成熟。相形之下,封建统治阶级无论在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还具有强大的势力。

2.寄希于光绪皇帝。“幻想是弱者的命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的希望寄希于光杆皇帝光绪身上,以获取廉价的胜利。

3.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维新派尽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但对帝国主义本质缺乏认识,一度曾向英、日、美寻求援助,希望他们干涉后党政变,支持中国变法,结果落空。

4.缺乏军队支持。光绪皇帝是一个光杆,手中无一兵一卒。而维新派也忽略了事先取军队的支持。大难临头,他们才想起了兵权,轻率地把赌注押到袁世凯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5.敌视革命,脱离群众。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始终眼睛朝上,是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结果顽固势力略一反攻,使自己立刻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最终康有为等人领导的维新变法最终只能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历史不能重演,但不同的历史时代却可能有相似的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与今天一样,都处在社会政治与法制的转型时期。因此,研究过去100年宪法思想的发展,对今天的宪法学和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他领导了中国知识界的启蒙运动。先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其后,他以上书和进谏的方式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康有为之前,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敢于像康有为那样把他们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建议和设想反复向皇帝提出。在中国历史上,他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最早在中国提出了立宪政体,并提出了具体的宪政方案:兴民权、设议会、进行选举和地方自治,在坚持儒家传统和帝制的前提下,逐步学习西方的立宪经验。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但作为我们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仍然应当重视。

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康有为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浅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

摘要: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其警政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警政思想受日、英等国警察制度影响较大。康有为从宏观制度层面提出了新军御外敌、巡捕靖内乱,军入警时巡警、警官的任用需有较高综合素质等主张,推动了警政的现代化进程,对于以后的建警方略有借鉴意义,但因受到时代的局限,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关键词:康有为;警政思想;制度层面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重要领袖人物。甲午战后面对外敌入侵,政局不稳的局面,康有为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这其中就包括康有为的警政思想。学界在梳理近代警政思想的演进过程时,认为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不具有创新性。这一认识以韩延龙、苏亦工的《中国近代警察史》中的观点为代表。两位学者在书中指出:“康有为的警政主张,大体沿袭何启、胡礼垣和郑观应等人的观点,没有更大的突破。”笔者认为作为维新派代表的康有为是从宏观制度层面来考量警政思想,这本身就高于改良派的认识,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另外,康有为确实也提出了新的警政思想且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这都在后来的警政建设中得到了体现。本文拟对康有为警政思想的来源、内容和评价进行简要的探析。 一、康有为警政思想的来源 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三道奏折中:光绪二十三年( 1897)十二月的《上皇帝第五书》、光绪二十四年( 1898 ) 正月的《上皇帝第六书》、同年五月上书的万言书。纵观这三道奏折,康有为的警政思想在“设巡捕、整市场”这一基本主张的基础上步步深入,最后在万言书中得到了系统化的阐释。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对国外警察制度的考察、学习和借鉴康有为对国外警察状况的初次考察始于19世纪中后期。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从社会制度角度向发达国家学习,警察制度 “早在1879年康有为读到就是这其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康有为是这一学习潮流中的代表人物。 《西国近事汇编》和《环游地球新录》时就注意到西方警察制度的先进之处。随后,他又到当时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考察,发现‘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知西人治国有法度。”而在我国上海等地的租界中,工部局所设立巡捕房工作模式更加深了康有为对警察的认识。这些阅读和游历为康有为日后警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感性基础。 康有为正是在上述认知的基础上,并大量借鉴日本警察制度来完成其警政思想质变的,这是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密切联系的,康有为的警政思想是他向日本所学国家制度中的子内容。“日本维新以行政兼司法,隶内务省而别立总监之厅。政府、县有警部,凡十等。其职保护人民,其事四:曰去害、曰卫生、曰检非违、曰索罪犯。故警察者,上通政府而下达穷壤。弥教案、诘戎莽、稽印税、缉私铸、佐学校、清田赋,莫不赖之。”显然这些论述表明,日本的警察一方面成为独立的行政建制,另一方面承担具体的职责任务,这就为康有为在中国创立警察提供了制度上的范式。因此,康有为在奏折中提出“设巡捕、整市场”、“道路、巡捕、卫生、济贫、崇教、政俗之政,皆督焉”,诸如此类的建警主张也就成为水到渠成之事。 (二)对国内早期改良派警政思想的吸收 1895年,改良主义者何启、胡礼恒合作写出了《中国宜改良新政论议》,提出设巡捕的设想。而在同一年,郑观应在重印《盛世危言》时增入了《巡捕》一章,这也是中国最早单独

初一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价

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价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 ...地图的语言的是()A.方向 B.比例尺 C.图名 D.图例 2、下列不属于社区的是() A.村庄 B.邮局 C.小区 D.绍兴市 3、习惯上以和经线为界,划分东、西半球() A.0°,180° B.20°W,160°E C.20°E,160°W D.180°,本初子午线 4、绍兴解放路店铺林立,商品丰富、人流繁多,那么它属于() A.生活小区 B. 商业区 C.高科技园区 D.工业区 5、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地形,等高线稀疏表示地形。() A.平缓,陡峭 B.山坡,山谷 C.山谷,山坡 D.陡峭,平缓 6、下列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的是 ( ) A.意大利的罗马 B.中国的上海 C.东南亚的新加坡 D.俄罗斯的莫斯科7、在既无指向标,又无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确定方向是 (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D.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8、王芳一家要到北京旅游,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北京的旅游信息,她最好选择() A.中国旅游图 B.浙江省旅游图 C.北京市交通图 D.北京市旅游图 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9-10题。, 9.B地气温特点是 ( ) A、终年高温 B、夏季高温 C、四季如春 D、终年严寒 10.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 A.4月 B.6月 C.8月 D.12月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填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A 、B 、C 、G 。(4分) (2)修建水库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有( )(2分) A.气候类型 B.海拔 C.太阳辐射强度D.坝区地质构造 (3)根据地形图,判断河流干流的流向,理由是 。(3分)(4)G处如果要发展农业,应如何发展?理由是什么?(3分) 1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结合图片,简述新疆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考虑)(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世界三大宗教,并回答新疆地区主要分布的是哪种宗教?(4分)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论康有为的大同思想 【摘要】《大同书》是康有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异彩和奋进。求索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以《大同书》为代表的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为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人建构出一种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为寻求现代转型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精神家园,并尝试着将中国文化价值世界化。而这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和谐思想、素质教育、价值观的选择等各方面都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大同思想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平等观教育思想价值观 一、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剧 19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剧是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同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清政府的统治也摇摇欲坠,社会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二)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是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一些有见识的思想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也逐渐接受了近代的政治价值观念。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社会的政治发展过程,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三)中国人自立自强 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在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剧,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企图采取不留些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进行改革,通过君主立宪的道路,把中国变成资本主义国家。 (四)个人经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走出国门的康有为先后游历了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法兰西、英吉利等一些国家,亲眼目睹了西方社会。他也曾向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渴望自由、平等、博爱,但不久,他在考察西方各国情况时,发现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千孔百疮,弊病很多。既然,封建社会已腐败不堪,资本主义社会也并不理想,这就促使他去寻求另一个更理想、更美好的社会,进而诞生了中国人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走势的第一部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 二、大同思想 (一)平等观 平等观是康有为思想中闪光点之一。康有为认为“男女皆为人类,同属天生,而且女子最有功于人类,男女应该平等。然而,我国的传统却是“重男轻女”。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要人物简介

侵略与反抗 1839年3月,林则徐虎门销烟,在鸦片战争中,关天培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勇战英军,战死在炮台上。(P4)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 坚强决心。(P1) “大将筹边尚未还,湘湖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在1878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黄海大战中与日舰撞击,英勇 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牺牲。(P16) 并根据他的提议,1884年,设立了新疆行省。 (P13)

近代化的探索 1、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自强、求富) 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P28) 京师同文馆(P29) 2、戊戌变法(学习西方制度:高潮:百日维新) 康有为(P32) 梁启超(P32) 谭嗣同(P32) 光绪帝(P34)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口号:民主、科学(学习西方制度)内容:①三提倡、三反对②宣传马克思主义 孙中山(P26) 1915年,陈独秀(P27、P41)在上海李大钊(P27、P41) 鲁迅(P41)的创办的《青年杂志》的诞生,标志着的《庶民的胜利》、《狂人日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P40)《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国民党不抵抗,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东北三省沦陷,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P71) 石发动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十年内战 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P7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赵登禹牺牲,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屠杀中国平津沦陷。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国共再次合作,军民30万人以上,体现了日军的野蛮和 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P75) 残暴。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P77) 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 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祖国怀抱。(P83) 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P80)

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1、传统的学业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错误质量观导致“片面追求成绩”。传统教育质量观是培养了多少品学兼优的学生,特别是有多少人升入重点学校。这无疑造成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苦海”现象。这对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生活是极为不利的。 第二,奖励导向的错误,导致学生自我认识和追求的错误。奖励制度主要是三好学生的认定制度和学科优秀学生的认定制度,并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值得奖励。这样单一的观点将导致对学生学习过程、态度、习惯的忽视,以及对不同学生发展方向不同的忽视。 第三,学业评价不公平。将所有的学生置于同一标准下进行评价,以确定学生的等级,并认为这样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而事实上由于遗传因素、教育环境、教学条件、学生的智力发展差异,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 内容上过多地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标准上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的方法上以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评价过多地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不利于其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限制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业评价的功能有哪些根本性转变? 新课程要求评价学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的需要,要利于学生整体发展,即:“从精英的评价转向大众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工具评价转向成长评价”。即: (1) 整体性原则。中学生要继续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学生获得其它方面发展的前提。中学生学业评价仍然要把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2) 教育性原则。评价是为了诊断和发展学生,即要实现学生发展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3) 差异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对普通中学的要求是使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反映在学生的学业上就是学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爱好选择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学业课程, (4) 动态性原则。新课程理念下要想实现对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客观、公正,那种认为评价结果是由终结性测验得出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关注结果只是学生学业评价的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关注过程,即采取过程性评价。因为,客观、公正评价的做法不应该是单单给学生评分,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情况。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 《长 [1]。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同告子的思想,他说:“告子‘生之谓性’,自是确论,与孔子说合,但发之未透。使告子书存,当有可观。”[2]生之谓性,即主张在本体论上对性存而不论;在表征上,认为世间万物

就不存在本质差别:“夫性者受天命之自然,至顺者也。不独人有之,禽兽有之,草木亦有之。附子性热,大黄性凉是也。若名之曰人,性必不远,故孔子曰:‘性相近也’。夫相近,则平等之谓。故有性无学,人人相等,同是食味别声被色,无所谓小人无所谓大人也。有性无学,则人与禽兽相等,同是视听运动,无人禽之别也。”[3] 康有为对孟子和荀子分别关于人性的阐述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一比较研究,康有 “天 造化施为。受天之所命不是简单的受造于造物主,更直接意味着人生在世具有的使命感和庄严的存在意义。因此人生来就背负了责任,生存总是伴随着将天之所命在世内展开和现实化的迫切要求。通过这一阐述,论证了人与禽兽的区别,人与人的区别都来源于后天的学习。因而学与不学意义重大,正是居于此,康有为才不遗余力大力开展为学、讲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以求完善自己,更求使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教和学的思想 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一书中对“教”与“学”的发生追本溯源,通过这种几乎是社会进化论的还原,对教与学的传统想象作了修改。他说:“教学不知所自始也?人类之生,其性善辨,其性善思,惟其智也。禽兽颛颛冥愚,不辨不思。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斯。民生颛颛顽愚,不辨不思。君子所以异于小人者在斯。惟其善于辨思,人道之始,其必有别矣。 待的:“夫学患不深详,教患不明浅;学患选之不精,教患推之不广,义皆相反。以学为教,安能行哉?”[6]“周官尚有岁月读法,谏救劝德犹是敷教之余法,不与学校相杂”[7]“选举止于士,敷教下逮于民”[8]。康有为所说的教不再是以孔子所说的“成人”(像藏武仲一样博学多识,像公绰一样清心无欲,像卞庄子一样孔武有力,像冉求一样多才多艺)为目标,而是指一般的社会成员应该能够接受到的最基本素质教育,前者对于新时代来说,过于想

《百年风流人物:康有为》期末考试

《百年风流人物:康有为》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1参与西花厅谈话的大臣中,没有()。 A、荣禄 B、李鸿章 C、张寿荫 D、翁同龢 2下列作品属于黄遵宪的是()。 A、《戊戌政变记》 B、《日本国治》 C、《原富》 D、《哀旅顺》 3“汝可迅速出外国求救”出自()。 A、《凌霄一士随笔》 B、《戊戌政变记》 C、《奉诏求救文》 D、《万言书》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5八国联军入侵京城的时间是()。 A、1900年8月1日 B、1900年8月9日 C、1900年8月11日 D、1900年8月15日 6光绪的一系列变法行动使得慈禧产生担忧,其中不包括()。 A、军机四章京事件 B、礼部六堂官事件 C、裁撤六衙门 D、提前宣布恭奉慈禧巡幸天津阅操7“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出自()。 A、《万言书》 B、《自编年谱》 C、《哀旅顺》 D、《日记》 8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提到的三点举措不包括()。 A、变成法 B、通下情 C、练强兵 D、慎左右 8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光绪共发布近()条改革政策。 A、150 B、160 C、170 D、180 9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禁在()。 A、庆元殿 B、景星殿 C、仁寿殿 D、涵元殿 10慈禧收到的虚假列强照会中提到了四点,其中不包括()。 A、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 B、代收各省钱粮 C、代掌修铁路权 D、代掌天下兵权 11新政改革中在行政方面的表现不包括()。 A、停止捐纳实官 B、设立督办政务处 C、设立巡警部 D、修建京师大学堂 12密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等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中“尔”指()。 A、康有为 B、袁世凯 C、毕永年 D、杨锐 13下列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A、谭嗣同 B、林旭 C、刘光第 D、康有为 14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家对清廷进行施压从而使大清查中一些人幸免。 A、英法 B、英俄 C、英日 D、日俄 15义和团运动起源于()。 A、直隶 B、湖北 C、山东 D、南昌 16康有为被光绪召见,见面地是()。 A、玉澜堂 B、乐寿堂 C、仁寿殿 D、排云殿 17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是在()年。 A、1887 B、1895 C、1897 D、1899 18“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是()论康有为。 A、荣禄 B、慈禧 C、奕? D、李鸿章 19梅花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时期。 A、汉末唐初 B、唐末宋初 C、明末清初 D、清末

关于当前历史课程、教学与学业评价的若干思考

关于当前历史课程、教学与学业评价的若干思考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张逸红 (丹江口市一中刘志远听课整理) 交流提要 高考综合改革下历史教学应有的坚守与改变 正在走来的新高考是与新课程相衔接的一项系统工程。一线教师和教研员,一方面,要深入正面解读改革方案,把握其精神,放大其有利因素;另一方面,要研究高校招生科目的要求,比较高考改革方案与现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实践,哪些是一致的要求?如何做得更好、更扎实到位?哪些是高考改革倒逼下应该做的必要调整和改变?从而厘清未来教学中的坚守与改变。 一、高招专业导向对中学历史课程提出的要求 (一)高考方案与中学历史课程的相关点 2014 年9 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按照文件精神,“学业水平考试主要检验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它明确把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的轨道。为此,上海市和浙江省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分别出台的方案规定:“高中学业考试将分别采用合格和等级方式来呈现考试成绩,等级赋分的成绩既用于评定学业水平,又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 新高考方案中,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并以等级呈现。沪浙两个方案关于高校招生录取中选考科目的要求是一致的,“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二)高校招生选考历史科目的统计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其招生是为大学挑选要培养的人。为此,高校制定选考科目主要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下文以部分北京高校在浙江省招生的要求,并结合上海市的情况做一个简要的分析。2017年约1400所高校拟在浙江省招生,首次公布的选考科目范围涵盖2.37万余个专业(类)。其中,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不限选考科目占54%,设限选考科目占46%。各校提出选考科 由表格可知,在浙江省招生的高校中,历史科目在传统文综中涉及的专业最多。从上海各高校汇总的情况看,37所本科高校共设置专业(类)1096个,大部分高校对于选考科目较少限制,但仍有41个专业涉及历史科目,略低于地理47个,远高于政治26个。较改革之前的文理分科,选学历史的学生在专业上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可以发挥自身的兴趣和特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发展。 (三)高校专业对历史科目的要求分析 1.历史学类专业 历史学是有明显单一科目属性的专业,对于考生史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思维水平等有较

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如何评价一节历史课 张金平 最近一段时间听课很多,收获也很多,同时还要评课。从哪些方面去评课呢?我查阅很多资料,现将我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首先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令性文件,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重视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掌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据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先要熟悉《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再结合教材的具体叙述,最后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比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世界古代史”“上古人类文明”的内容标准中明确规定“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它给人们的初步印象是原来所熟知的四大文明古国历史。但是,仔细读来,就会发现这是《课程标准》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从文明起源来了解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关系。《课程标准》中还有不少“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教师只有认真研读、发掘,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依据,是考核学生的依据,也是评估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

它对于教师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历史教师只有在《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整合、讲授历史课,才能符合新课程的科学性原则。 二、正确处理师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理念。具体地说,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主体,必须体现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是整体育人活动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必须关注受教育者富有个性的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地发挥主体作用。所以,主体与主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现在,提倡学生为主体就是让主导有落脚点,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为前提而存在的。同样,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无法发挥主体作用,自然也不会有优质的历史课。就具体教学过程而言,教师理所当然地要发挥主导作用,要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安排恰当,从而引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正确处理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是评定优质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一节优秀课的重要因素。 三、要落实三维目标并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知识是提高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较好的能力,也不可能产生丰富的历史思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同样,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能力的培养。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一个学生不可能学完人类的全部历史知识。为此,我们必须把中学生的历史知识限定在“普及性、基础性和

学业标准:让学业评价更加科学有效

学业标准:让学业评价更加科学有效 建立学业质量标准,是完善我国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督制度”,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调高质量上来”。 2015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评价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研究与实践》正式出版。这是“首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标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成果。这项课题以北京市十余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监测为基础,选取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地理和小学品德与社会四个学科,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思维特征与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国家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学段为单位、相对模糊的内容标准,转化成以年级为单位、从学生学习结果呈现的学业标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于理解又易于落实的学业水平评价指南。 一、为我国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建构奠定基础 学业标准作为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依据国家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在常规的教育教学环境下,对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学生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的描述。基于学业标准的研究和教学改革,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有三十余

年历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指导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纵观国内的教育改革和研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中学业标准的研究与建构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的教育质量标准主要体现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目标等,不仅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的依据,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但课程标准在内容上的概括性和普适性,远远满足不了科学、准确、全面地开展学生学业水平评价的实际需求。建立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学业标准,是完善我国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基本保障。 本书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学语文、中学数学、中学地理四个学科作为研究样本,建构了较为完善、操作性强的学业标准体系。这一成果不仅具有国际视野,而且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对于落实课程标准,改善评价方式,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二、为教师科学评价学生学业水平提供操作指南 我国的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应学习的领域、主题及内容的描述,对于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以及这种要求对应什么层次的认知水平,则缺乏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评价建议。因此,虽然许多教师在观念上认可新课改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理念,但在实践中还是更多地倚重以考试成绩作为单一指标的考试型评价。本书结合学科教师的教学实际,在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 评 一、导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

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 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 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康有为推动的戊戌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宪政思想对此后的清末立宪运动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 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自1215年英国制定大宪章开始,到鸦片战争止,西方宪政运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对中国来说,宪政思想则是一个舶来品。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875年基督教会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其介绍西方宪政三权分立,精义在于“分权制衡”,并第一次把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完整地介绍到 1胡春惠,《民国宪政运动》,正中书局印行,1978年1月。

《百年风流人物:康有为》 周鼎

一、 单选题(题数:28,共 50.0 分) 1 慈禧收到的虚假列强照会中提到了四点,其中不包括()。(1.7 分)
1.7 分
? ? ? ? ?
A、 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 B、 代收各省钱粮 C、 代掌修铁路权 D、 代掌天下兵权 我的答案:C
2 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光绪共发布近()条改革政策。(1.7 分)
1.7 分
? ? ? ? ?
A、 150 B、 160 C、 170 D、 180 我的答案:D
3 参与西花厅谈话的大臣中,没有()。(1.7 分)
1.7 分
? ? ? ? ?
A、 荣禄 B、 李鸿章 C、 张寿荫 D、 翁同龢 我的答案:C

4 梅花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时期。(1.7 分)
1.7 分
? ? ? ? ?
A、 汉末唐初 B、 唐末宋初 C、 明末清初 D、 清末 我的答案:C
5 “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是()论康有为。(1.7 分)
1.7 分
? ? ? ? ?
A、 荣禄 B、 慈禧 C、 奕? D、 李鸿章 我的答案:C
6 《清廷戊戌朝变记》的作者是()。(1.7 分)
1.7 分
? ? ? ? ?
A、 康有为 B、 荣禄 C、 奕? D、 苏继祖 我的答案:D
7 清末曾有()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1.7 分)
1.7 分
?
A、

法国 B、 德国 C、 俄罗斯 D、 英国 我的答案:D 8 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家对清廷进行施压从而使大清查中一些人幸免。(1.7 分)
1.7 分
?
?
?
?
A、 英法 B、 英俄 C、 英日 D、 日俄
?
?
?

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一)

课程评价:从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业评价(一)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传统课程评价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具有不合理性,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生学业评价,强调学业过程、学生发展和活动表现,让学生学业真正满足社会和个人未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课程评价;学业成就评价;学业评价;价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关注并投身了这次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由于课程评价的特殊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课程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新课程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也把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提到课程理念的地位,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意味着课程评价不仅是推进新课程的制度保障,本身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受传统科举考试的影响,我国课程评价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实际上是预先建立一个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判断所谓学生学业成就的优劣。这种课程评价实际上是对学生属性和特征进行评价,过分强调了课程评价的选拔功能,并直接左右着基础教育活动。在以“升学”为“指挥棒”的教育模式中,升学率成为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硬杠子”,学生的考分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考试由一种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评价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异化为教学双方片面追求的目的,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姑且不谈这种课程评价对学生、教师的伤害,我们也要追问:如果建立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的依据是对未来社会人才规格的预测,那么,能准确预测吗?显然,在文化、科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未来社会人才规格的预测的可信程度是值得怀疑的,因而学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评价标准也是不可靠的。因此,以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为依据进行课程评价的意义不大,课程评价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业本身的评价。新课程从课程评价的本质和目的出发,重新审视课程评价活动,希望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走向学生学业评价。 一、课程评价本质 1.课程的双重价值主体 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里,“根据一定标准”并不仅仅意味着“社会评价标准”,也包括“学生个体的内省标准”。传统课程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是以考试、测验为主要手段,以掌握知识多少为目标,强调课程评价的甄别功能。传统课程评价的根本问题是,仅仅以抽象的社会作为课程的价值主体,忽视学生自身的价值主体地位,以异化了的所谓社会需要(主要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要求)为目标,并强调通过传统考试来选拔和淘汰学生。从某种程度上看,学业成就就是学生的属性,评价学生的属性实际上就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因此,传统课程评价把学生、学生学业和学生学业成就混为一谈。 根据价值哲学,从广义的价值主体来看,学生、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均是课程的价值主体,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它对学生、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需要的满足。对学生而言,课程的终极价值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即课程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课程或学业活动有没有价值,主要应该看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对社会而言,学校(包括教师)、家庭、社会则期望经过学业活动,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某些属性,即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人们希望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满足学校(包括教师)实现其教育功能的需要,也“可能”满足家庭对子女的要求,还“可能”满足社会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因此,社会是通过学生的某些预期的学业成就来间接地对学生学业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但是,问题是,具有某些社会所预期的学业成就的学生在未来社会活动中能不能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预期的贡献?事实上,这一问题的答案是不确定的。 可见,课程的价值主体是多元的,其中最基本的是学生个人与社会这两个价值主体。课程或

历史复习课的评价标准

备课组长工作职责 一、备课组长应在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的指导下,开展本年级本学科 成教学任务。 二、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大纲,钻研教材,统一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掌握好教学进度。 三、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制订课时计划,讨论的要求,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备课质量。 四、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开展教学研究,抓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并做好记录。集体备课时,由一位教师中心发言,就教材的教学目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提出意见,其他教师一起研究探讨。要求每次备课组活动不少于40分钟,做到“三定四统一”(三定:定时间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落实;四统一: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核);填写好备课组活动记录表,每月按时交科组长检查,学期末汇总给科组长,然后由科组长交教科处备查。 五、组织本组教师精心设计课内外作业,做好期中和期末考的命题工作,客观地检查教学质量,认真进行质量分析,研究减轻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六、组织本组教师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并负责本备课组织活动的考勤登记工作等。

七、对新教师的教学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具体、细致、耐心地帮助青年教师,指导其教学、使他们能尽快提高教学水平。 八、学期末做好期末总结与成绩分析工作,收集、汇总好本备课组老师的教学工作手册、学年论文、课件资料等,收齐、核查无误后交科组长,然后由科组长统一上交教科处存档、备查。 历史复习课的评价标准 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更多关注的是新授课,复习课被改革遗忘了,所以,可资借鉴的经验较少。历史复习课教学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课型。历史复习课还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 1、单纯地疏通历史知识点。复习是一个疏通知识的过程,它必须理清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点”连成“片”并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然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了疏通历史知识点,只强调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2、上成了练习课。“复习”课需要练习但不应是为练习而练习。在教学中总是练习层层递进,密度不断加大,难度随之增加。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事倍功半。时间久了,学生对本应兴趣盎然的历史也失去了兴趣。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康有为教育思想浅析 张小敏 摘要:面对异于古代的新的社会环境,康有为对为学的主观前提(性善、性恶)、为学的基本态度(顺、逆)和为学的最终目标(成人、普遍的善)等观念都做了自己的创造性解释。通过这样的创造性转换,康有为力图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开始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现代化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康有为摒弃传统的身心体认的学问方式,而提倡经验知识的掌握;强调逆乎常纬以突破传统的保守性和封闭性;提倡开拓心胸以包容他者。“勉强为学,逆乎常为”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中国进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康有为儒学现代化为学 康有为关于为学的思想主要反映在《长兴学记》、《教学通义》、《大同书》等书中。《长兴学记》是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开堂讲学时候的学规。康有为通过对为学的观念的重塑,试图将学者的旨趣从身心修养和实证考据转移到对对象世界的经验认识之中。《长兴学记》的主要思想包括:以生之谓性的自然主义态度解释作为学习的主观条件的人性;强调“勉强为学”,将“逆乎常纬以为学”作为学习的基本态度;将学问的归宿放置在抽象的仁善之上,而不是儒家语境的成圣;强调通天人之故以开拓学者的格局。如果说三世进化论是康有为对静止的世界观的修正,孔子改制思想是对传统的历史观的修正,那么康有为的这些教育思想则是对传统知识论的修改。其弟子梁启超称康有为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1]。 为学必要性的阐释 康有为关于为学必要性的阐述,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儒学史上对人性的理解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生之谓性”的解释;荀子的性恶论。康有为认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历程

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历程 第一小节一、对50年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历程的回顾 学生学业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教育评价的改革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当然,也受到人们对评价认识的制约。因此,对教育评价,乃至于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历程。崔允漷先生在《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一书中说:“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变革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试图通过不断完善选拔鉴别功能的单一考试的变革来驱动整个评价体系变革的历史。” 50 年来,全国的高考、中考等“高利害性”的考试,还包括各个地区的统考,占据着学业评价政策的核心。诚然,高考、中考一直在进行着改革。但是不管怎样变来变去,它始终以选拔和鉴别功能为轴心,这一根本功能没有改变。所以说,基础教育体系的评价改革,往往是这样的变革的不断的复演。 20 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教育评价政策强调的是考试次数的减少,出题的要求降低等,以减少由于过度强调考试的选拔、鉴别功能,给师生们带来的沉重负担。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对减负,对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除此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前瞻性的评价方面的改革政策。这样政策的延续,使得我们的考试更加侧重选

拔与鉴别,而这种选拔鉴别性的考试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给我们学生学业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说是深重的。而且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我们的课堂,甚至于还伸延到课外。我们来看一道题,这道题是幼儿园升小学的一道入学考试题。这个题目是这样的:有1到9,九个数,将它们分类,比如说一类是1、3、5、7、9,另外一类是2、4、6、8。这是以奇偶数为标准分类的。问:如果把数字分成三类,分别是“1、3、7、8”,“5、9”,“2、4、6”,这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呢?我们初看这个题目,都感觉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当我们看到答案之后,更觉得啼笑皆非。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1、3、7、8,是读第一声,5、9是读三声,2、4、6是读四声。这样的考试,通过纸笔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仅在我们的小学、中学的课堂上出现,并且还前移到了幼儿园升小学的考试当中。这样评价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片面地追求标准化答案,片面地关注书面测验等。在这样的考试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评价后,学生的成绩还要被晒出来,和其他同学进行排名比较,这样的排名还会影响到他在教室中座位的次序。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样的评价最终只能让学生一次一次地获得挫败感,甚至感觉到对学习的厌倦。学校老师为了追求高分,追求评价的好结果,于是对学生进行强化的机械训练。这种强化的训练,不能不能使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长足进步,有时甚至

历史课的评语

县级专家点评: 寿县正阳中学赵璧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伟大的开端》教学环节完整,过程流畅。教学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心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亲切。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因势利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既注意到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效果较好。 县级专家点评: 寿县寿春中学任兵老师执教的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教学思路清晰,紧扣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符合初中学生心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课件的使用有效地配合了课堂教学,加深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任课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从容不迫,课堂驾驭能力强。教学效果明显。 级专家点评: 寿县安丰高中吴庆艳老师执教的人教版高三年级《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在教学设计上紧扣新课程标准,是新课改的尝试者、实践者。教学设计耳目一新,教学模式让人眼前一亮,。教学中明显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师生共同小结、提升等环节环环相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和讨论引领及小结上,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作为一节高三复习课,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在能力提高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课堂训练和讨论设问的深度等方面可以提升层次,以更突显复习课的特点和要求。 级专家点评: 寿县二中杨尚金老师执教的人教版高一年级《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首先,教学思路清晰,整堂课紧紧围绕“变”字展开,“怎么变”?“为什么会变”?“变的影响”,层层设问,步步探究,既紧扣了本课主题又抓住了学生的心。 其次,运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直观、生动的展现了“变”的史实;在授课方法上紧扣新课标,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师生互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