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古代基础知识点整合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古代基础知识点整合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古代基础知识点整合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古代基础知识点整合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高考中国古代基础知识点整合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

总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总论: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专制主义:皇帝专断独裁,皇位终身世袭;

②中央集权: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

③二者关系:凡皇权加强之时,也是集权有效之时。始终贯穿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皇权与相权。

④认识:该制度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对君主专制的认识(以明、清为例):

君主专制的加强,有利于纠正前朝弊病,提高行政效率。但其消极作用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中西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对中央集权的认识(以北宋为例):

从权、钱、兵入手,权归中央,避免了兵变割据,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但“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进步性:

维护统一;

组织工程建设;

促进交流(中原与边疆、中外交流)、抵御侵略(明:戚继光抗倭;清)

中俄雅克萨之战,签订平等的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消极性: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抑制科研(如八股文、文字狱);皇权暴政、官场腐败;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中央: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地方: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1、中央行政制度

①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汉承秦制,开创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新局面。

②隋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沿用。(三省:尚书省掌行政,领导六部;中书省掌政令草拟;门下省掌政令审批。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制约;六部尚书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③宋承唐制,亦又甚焉,分化事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

④元朝;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⑤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清初(顺治年间)设内阁,置六部,受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康熙→乾隆:康熙设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相互制约;雍正时,因用兵西北,设军机处,皇帝大权独揽,标志中央集权达到顶峰;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认识:中央行政制度演变,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逐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其实质是封建专制的逐步加强。

相关问题

Ⅰ.三省六部制影响(评价):

①创立于隋,完善于唐,是古代官僚制度成熟的标志。这一制度为后世基本沿用;

②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

③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繁荣;

Ⅱ.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区别:

①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集行政、军事、监察于一体,家国不分;三省六部是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

②前者丞相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权力单一,相互制衡;六部尚书由尚书省宰相领导,分工明确。

2、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形成于奴隶社会时期的西周,以井田制为基础,受封诸侯在领地内享有行政、军事、经济的独立性,其义务是向周王纳贡,拱卫王室。

作用:扩大了西周疆城,加强了井田制,维持了诸侯国的相对独立。

(2)郡县制:战国时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宰任免,不能世袭,在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郡县制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郡国并行制:汉初为维护刘家于下,实行郡国并行制,同姓

王侯在地方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尾大不掉。汉武帝颁“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度:为加强对辽阔疆土的统治,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隶属中书省,行省长官称“平章政事”,行省制巩固并发展了中央集权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后世沿用。明初废行省,设三司,但基本保留行省制度的架构,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清朝设有25个省级行政区。

认识: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日益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监察和考核。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沿革

(1)奴隶社会:官位均由贵族、大夫和士以血亲世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战国时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触及了奴隶主贵族的既得利益。

(3)汉代实行察举制,分察举和征召。以察举为主,前期重“孝”、“廉”(即德才兼备);后期看重门第、族望,由此形成门阀士族;三国曹操“唯才是举”。

(4)科举制:意即分科选拔官吏。历朝所开科目虽多,但士人所趋,唯“进士”科。北宋王安石开设“明法科”,清末戊戌变法开增“经济特科”(云南历史上唯一状元袁嘉谷即中此科)。

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实行。隋文帝开科取士,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代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太宗时以进士、明经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玄宗任用高官主考。北

宋发展:科考分乡试、省试(明清称会试)、殿试三级,省试由礼部主持,殿试是省试的复试,由皇帝主持,举人通过殿试称为进士,也叫“天子门生”;科目减少,名额增加,实行糊名法;王安石变法时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明清:以八股取士,趋于僵化,1905年清末新政正式废除科举制。

科举制创立的意义:它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扩大了官吏来源;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因此,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认识:

古代选官标准由血缘、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趋向公平、客观;

历代统治者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完善和严密,目的在于将社会各阶层的人吸引到封建官僚体系中,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体权制度;

科举制在唐宋时,以积极作用为主,明清时日趋僵化(联系《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对科举制的讽刺),但在近代被西方借鉴,成为今天的公务员制度。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法制

1、监察:秦朝设御史大夫监察中央官吏;汉代设刺史监察地方官员;北宋派通判监督知州;元朝设立御史台;明朝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监察和司法,同时,明朝还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监视官民,充当“秘密警察”。

2、法制:战国韩非提出“以法为本”、“法不阿贵”的思想,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秦朝建立后,颁布《秦律》体现地主阶级的意志;北宋时将死刑核准权收归中央;明朝初年,制定《大明律》,主张“重其重罪、轻其轻罪”(体现罪刑一致原则,是法制的进步),增加经济立法,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对法制建设的要求,增加经济立法,体现商品经济发展对法律建设的反映。

四、文化专制政策

秦: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西汉:提倡大一统,神化皇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明: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培养奴仆。清:大兴文字狱。

五、辽“蕃汉分制”(汉人任南面官,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契丹人任北面官,管理契丹人。实质是阶级统治。)、金“猛安谋克”、后金“八旗制度”(女真族兵农合一、军政合一制度,促进其封建化。)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一、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力(劳动工具)

春秋:开始使用铁农具

战国: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

唐朝:曲辕犁的使用,解放了农业劳动力,提高耕作效率,扩大耕地面积

2、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桔槔(汲水工具中原);芍陂(楚淮水流域);都

江堰(秦成都平原);郑国渠(秦关中平原)。

秦朝: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联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

隋朝:隋炀帝开通(北→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春秋时,吴王夫差就已开凿)和江南河,连成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唐朝:派专人管理水利,出现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多用于南方)。

3、农作物的种植和引进

⑴农作物的种植:

南北朝:品种增多。洞庭湖和鄱阳湖地区是重要产粮区。南方开始种茶。

唐朝: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陆羽著《茶经》。

明清:棉花(明朝由江南推广到江北)、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⑵新品种的引进:

两汉: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等移植内地

唐代:天竺的郁金香、菩堤树;中亚的名马;波斯的胡椒、枣;东罗马的医术和杂技传入中国。

北宋:越南的占城稻,传到江淮地区,部分地区可以种植双季稻或三季稻。

明朝中后期: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

4、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

税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战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北魏孝文帝创均田制,隋唐沿用,评价均田制:保证了农民获得部分土地,但没有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不能从根本上制止土地兼并。

5、古代重要经济政策(以赋税制度为主)

春秋齐相管仲“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相地而衰征”,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

战国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秦朝建立后: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南北朝;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推动了江南农业的迅速发展。

隋朝:实行均田制、租调制,设仓库、开运河、修驰道。增加了收入,改善了交通,沟通了南北经济。

唐朝:前期沿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贞观年间强调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俭;武则天时重视农业生产;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

北宋:王安石变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明清:明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以人丁和田亩为依据,以银两(说明明朝商品经济发达)为形式交纳赋税。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驰。清康熙年间:更名田;法:“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封建国

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

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和财产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并最终被废除以两税法和摊丁入亩为标志;

?由劳役、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化简,以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纳绢或布、钱、银两代役,以“庸”、募役法和一条鞭法为标志;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以重税。

从总体上理解赋税制度

1)征税标准的变化:由以人丁为主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由以实物为主向以货币为主转变;

2)变化的影响: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对农民从事工商业的限制有所放松,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

3)按税种分类:①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编户齐民、租庸调;②以田亩为主田赋: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③以户为主的征收货币的资产税: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④以丁男为主的兵役、徭役和杂役等。

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冶炼铸造

(1)春秋战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金银错技术、雕铸艺术,

代表作品:莲鹤方壶。

(2)两汉:西汉时,煤成为冶铁燃料,还发明了淬火技术;

东汉时,水力鼓风,低温炼钢和冶铜、铸铜。

(3)魏晋时期:百炼钢技术成熟、发明灌钢法。

(4)唐朝:采用切削、抛光、焊接工艺。

(5)明清:广东佛山冶铁业和云南个旧锡矿开采业规模大、分工细。

2、纺织业

(1)战国:麻布纤维细密。

(2)两汉:丝织水平很高。

(3)隋唐: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分工细,品种多;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4)明清:江南丝织业:

生产工具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纱绸机);

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种类增加(双色套印技术);

分工日益细密(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提高;

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制瓷业

(1)商周:开始出现。

(2)魏晋:工艺成熟(南方产青瓷、北方产白瓷)。

(3)唐朝:出现唐三彩,青瓷中出现秘色瓷。

(4)宋元:宋朝出现五大瓷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

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称。

元朝,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4、造船:唐代能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南宋泉州是造船业中心和最大海港。

5、手工业:战国的《考工记》和明朝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特点:

①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

②技术不断进步,分工渐趋细化;

③规模扩大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出现。

三、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1、商品经济发展

商朝:商民善经商,后被称为“商人”,以贝为币,商都繁荣,重视商业。

战国:中原市场形成,商业兴盛;封建城市兴起,基本依附于政治中心。服务对象是贵族和大商人。

隋唐: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邸店、柜坊、草市普遍。市场较前代发达,政府派专人管理物价、税收。呈现繁荣景象。

宋元:①北宋时城市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市”界限,营业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肆”;②镇的兴建和发展,如景德镇;

③北宋时四川出现了纸币“交子”。

明清:①国内市场扩大;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当时的全国性商贸城市,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特产;③出现数

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历史影响:

①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这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②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是对传统“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

④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⑤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2、重要的商业城市

春秋战国: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是新兴的封建城市、繁华的商业中心。

隋唐:①长安、洛阳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全国的商业大都会;②扬州、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业都市中心;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称;“扬一益二”反映了成都重要的工商业地位;

③广州、登州、扬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北京、南京全国性商贸城市。

3、重要的历史现象

⑴经济重心的南移:

过程:奠基于魏晋,开始于唐末,完成于南宋。

转移规律: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转移是指从关中地区向黄河、长江流域的转移;由北向南转移是指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转移。两种趋势相互交织。

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隋大运河的开凿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⑥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晋室偏安建康,宋室南渡临安)。

启示:政局的稳定是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重要因素;及时引进、吸收最先进的技术是重要保证。

⑵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明朝中后期,一些“处在萌芽状态的雇佣关系”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出现。

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雇佣关系的出现。

特征: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人别地区、个别部门;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⑶“重农抑商”和“工商皆本”经济思想的比较

“重农抑商”思想产生于战国时代,并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政策指导思想。其原因是新兴地主阶级政权为积累财富,壮大国家经济、军事实力,控制人口,巩固统治。

表现:(1)统治者强调本未意识;

(2)注意减轻农民税收负担,防止其大量破产而成为流民;

(3)抑制土地兼并;

(4)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自由流动;

(5)限制商人和其商业活动,从仕途、赋税、主营行业(盐铁官营)、日常生活等方面加以限制。

形成原因:

(1)农业是封建国家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2)田税是封建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

(3)农民在土地上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稳定;

(4)封建社会商品贸易不发达,从事商业的生活保障不稳定;

(5)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是根本原因。

评析: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有积极作用。在后期(明、清)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明未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反映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冲破封建体制和思想的束缚,有很强的创新性,但在封建社会直至20世纪上半叶始终没能成为主流经济思想。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一、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清代关于西藏地区的知识点较多,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雍正帝派驻藏大臣,乾隆帝设立金瓶掣签制度(亦叫

金奔巴瓶制)。

近代晚清政府基于海防需要,于1883年将台湾设为行省,首任巡抚:刘铭传。

二、民族融合

1、特点:

①范围广:黄河流域→大江南北、全国范围;

②程度深:各族人民互相学习和少数民族汉化→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③规模大: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各民族间的融合,外来民族与中华民族的融合;

④影响深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⑤中心内容: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封建化,经济上农耕化;

⑥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2、基本途径:

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汉、唐、元、清;

②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文成公主进藏,俺答汗与明修好;

④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班超经营西域;

⑤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如生产工具,经验技术的推广,边境榷场(宋)和互市(明)互市和榷场;

⑥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关系;

3、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三、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

1、古代的对外交通

(1)陆上丝绸之路

①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出兵大败匈奴,沟通了东西方的交通。西汉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后分为南北两路,至疏勒会合。越葱岭,往西南先后可达大月氏、安息、大秦,往北可达大宛、康居。两汉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欧洲有了直接往来(大秦安敦王遣使来汉)。

②唐朝时,打败西突厥,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保障了陆上丝绸之路畅通。从长安出发,向西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

(2)海上“丝绸之路”

①西汉后期开通。从广东沿海港口出发,向出马六甲海峡,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

②唐代发展,从广州出发,最远可到达波斯湾。

③明朝进一步发展,最远可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④明末清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受到限制。

2、中外交流

(1)文化交流

科学技术:

①唐朝时,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入天竺,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

②宋元时期,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火药和火器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③明清之际,中国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生产技术:

①两汉时,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法、井渠法传往西亚和欧洲。

②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传入新罗。

③元朝时,中国的棉纺织技术传到高丽,日本从中国招聘雕印工匠,发展日本的印刷业。

思想文化:

①两汉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

②唐朝时中国传统文化传入日本、朝鲜。

③明末清初,一些传教士东来,把中国儒学和道家学说介绍给西方(启蒙运动时,伏尔泰推崇儒学)。

科学技术:

①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和熬糖法传入中国。

②明清之际,传教士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的著作介

绍给中国,欧洲的水利技术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应用于圆明园的喷泉——大水法)。

物种传播:

①唐朝时,天竺的郁金香、菩提树传入中国。

②北宋时,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南方。

③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思想文艺:

①佛教在西汉传入中国。

②唐朝时高丽乐,中亚舞蹈,印度佛教、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传入中国。

③明清之际,传教士把西方的科技、音乐和绘画等介绍到中国,“西学东渐”。

(2)人员往来

①互派使臣:

两汉时期:三韩多次派人赴汉;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

隋朝:与波斯互谴使节

唐朝时期:中日互派使臣;中国与东南亚互派使节;中亚遣使来唐;太宗时,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还

②派留学生:唐朝时期;新罗留学生最多;日本留学生学习中国制度,推动大化改新,仿长安建都城。

③西方传教士来华: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士

宁等为宣传天主教来华,客观上向中国介绍了西方近代科技、艺术。

3. 汉、唐对外交往的比较

相同点:

①朝鲜、日本都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

②都对外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

③政府是对外活动的参与者。

不同点:

①汉代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唐朝对外交往水陆并举。

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互派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

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贸易为主,唐朝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品种增多。

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科技、生产技术和文化,而且广泛吸取各国经济文化成果,促进唐的繁荣。

⑤唐朝比汉代更注重对外交往,政策更开明,交往国家更多,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一、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

造纸术:西汉出现絮、麻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制造植物纤维纸。

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11世纪中,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术,比欧洲早400年。

指南针:战国—司南;后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

火药:唐末出现火器,金的火器制造业发达,南宋发明“突火枪”。

四大发明的外传时间:造纸术与汉代以后即传入朝鲜、日本;其他三项发明均在宋元时外传。指南针对近代世界历史的进程影响甚大。

2、其他科技成就天文历法:

⑴春秋: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⑵西汉:《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世界上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世界上最早的科学解释。

⑶唐朝:《大衍历》标志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作了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长度实测。

⑷北宋:沈括制“十二气历”,有利于安排农事。

⑸元朝:郭守敬编定《授时历》,比现行先行公历早300年。

⑹清朝:康熙仿制西方天文仪器,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人修订历法。

地理:

⑴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⑵西晋:裴秀提出绘图原则,制《禹贡地域图》。

⑶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⑷明朝:《徐霞客游记》记述了石灰岩溶蚀地貌,比欧洲早200年;(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反映了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和地圆学说。)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25——220年) 1、王莽篡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23年),西汉灭亡 2、绿林、赤眉起义 A原因:为缓解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流民奴婢),王莽“托古改制”(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改革),但不合时宜,引发更大的混乱。 B结果:在绿林军、赤眉军打击下,新朝覆灭 3、刘秀建立东汉25年 (1)刘秀反新: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后来加入绿林军。 (2)刘秀建立东汉:25年,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刘秀就是光武帝 联系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4、光武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 同: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异: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等;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补充:豪强地主的发展历程 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法家主张打击豪强)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 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 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 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 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小论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列材料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 始皇比孔子大得多,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耕华、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中国古代史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知识汇编 一、科学技术 ㈠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重875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标志着商代青铜器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水平。中国古代的青铜工艺成就主要表现在青铜器种类多,用途广,规模大,工艺精美,且融实用与艺术于一体。 ⑴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筑,集防洪与灌溉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既消除了岷江之害,又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天府之国”千里沃野。 ⑵长城: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历朝还有修筑。最主要是秦朝和明朝。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全长一万余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二千余里。长城绵延万里,气势宏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⑶隋朝大运河:隋炀帝开凿,2000多千米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⑷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拱桥,距今1400多年。 ⑸北京故宫: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是明清两朝皇宫,称紫禁城(宫城),1925年始称故宫。 ㈣四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 ※隋唐时期出现的:雕版印刷术、火药;※宋元时期: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重大成就。 ⑴造纸术:西汉前期出现用麻纤维制造的纸;东汉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材料制成植物纤维纸,它原料易得、质轻价廉,被称为“蔡侯纸”。造纸术后来逐渐传到朝鲜、日本和中亚各国,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引发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便利了文化的保存和交流,不仅推动了我国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化的传播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⑵印刷术:①雕版印刷: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活字印刷:北宋时期(11世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欧洲到15世纪才有活字印刷术,比毕升的发明晚约400年(四个世纪)。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⑶指南针:战国时期人们根据磁石特性制成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12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宋元时期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和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和发现美洲提供重要条件。 ※宋朝人的书中谈到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⑷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药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开始应用于军事上,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火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大刀、长矛作武器的状况,引发了世界战争史上武器和战争方式的大变革。 二、思想文化 ㈠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政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中国古代史(政治方面) 1.夏朝 ⑴约公元前2070年 ⑵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⑶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商朝 ⑴公元前1600年前后 3.周朝 西周(公元前1046年) 分封制(意义: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王权威) 东周(公元前770年) 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4.秦朝 ⑴公元前221年 ⑵嬴政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①在朝廷: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太夫;②在地方:废分封制,采用郡县制。 示意图 5.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⑴前期:①休养生息政策;②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 ⑵汉武帝:①推恩令(意义: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使王国再也没有力量和中央对抗了); ②中央:设司隶校尉(监督朝廷中官员和贵族的举止); ③地方: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各地官员的监督) 6.西晋 ⑴266年 ⑵氐族建立前期政权 7.十六国后期 ⑴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8.隋朝 ⑴581年,杨坚建立 ⑵首创三省六部制 9.唐朝 ⑴618年,李渊建立 ⑵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 ⑶沿袭和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意义:三省共同议论国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示意图 1

10.宋朝 ⑴960年,赵匡胤建立 ⑵①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②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各级官员权力(影响: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形成“积贫”局面) 11.辽王朝 ⑴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⑵在中央设南,北面官。南:长官用契丹贵族;北:长官用汉人,契丹人。效仿中原制度。 12.金朝 ⑴12世纪初,阿骨打建立金 ⑵①迁都燕京;②改革管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13.元朝 ⑴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国 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北京) ⑶①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 ②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14.明朝 ⑴1368年,朱元璋建立 ⑵①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政管理; ③设殿阁大学士,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④设专门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⑤设立“廷杖”制度; 15.清朝 ⑴1664年,李自成建立 ⑵效仿明朝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设立军机处附:专题:概括 1.原始社会出现禅让制。后世袭制 2.西周建立分封制,在地方分封诸侯。 3.战国时期秦国:建立县制(商鞅变法); 4.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在中央设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5.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6.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7.元朝:设立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8.明朝废除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加强中央集权。 9.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使中央集权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 2

高考_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知识归类 Ⅰ农业篇 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 1、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2、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二、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⑷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三、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 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 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⑵赋税制度 ①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②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高考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先秦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5.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留。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字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8.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9.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一) 史前时期

基础知识过关 中国古代史(一)史前时期 1、①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分) ②什么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1分) 2、①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生活地点在哪里?距今多少年?(3分) ②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什么?(1分) 3、①北京人距今多少年?(1分) ②有什么外貌特征?(1分) ③北京人掌握了哪些生产生活技能?(4分) ④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4、①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分别生活在什么流域?(2分) ②他们各自居住在什么样式的房屋?(2分) ③他们分别种植什么农作物?(2分) ④他们使用什么样的陶器?(2分) ⑤他们有什么共同点?(2分) 5、①海内外华人为什么自称为“炎黄子孙”?(2分) ②海内外华人祭拜炎帝和黄帝有什么作用?(1分)

参考答案 1、①证据:化石; ②依据:考古发现。 2、①元谋人;云南元谋;距今170万年; ②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3、①约70万-20万年; ②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③制作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会采集狩猎;使用天然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④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4、①半坡人:黄河流域;河姆渡人:长江流域; ②半坡人:半地穴式;河姆渡人:干栏式; ③半坡人:粟;河姆渡人:水稻; ④半坡人:彩陶、乐器(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姆渡人:陶器、玉器(猪纹陶钵); ⑤共同点:懂得了更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工具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5、①炎帝、黄帝的发明创造,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海内外的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②作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中国古代史易错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中考中国古代史易错点总结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分封制形成以西周之前,不是西周首创的制度,只是盛行于西周。 3、春秋战国时期最受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才正式得以确立。 4、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与地方分权的制度。 5、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6、秦朝采用的是法家思想,西汉前期采用的是道家思想,汉武帝以后采用儒家思想。 7、四大发明的顺序:造纸术(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中期)、指南针(北宋)。具体来说,西汉时期出现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用麻做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唐中期的书籍中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

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并向外传播。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并向外传播。 8、张骞通西域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丝绸之路的开通体现的是对外关系;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9、西域,至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而非西藏。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的是汉宣帝,而非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间是前140—前87年。 10、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是预报地震的,而是测定地震方位的。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发展承上启下,为隋唐的繁荣发展和宋朝的经济重心转移奠定了基础,但经济重心仍在黄河流域。 12、要注意隋朝大运河与京杭运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3、科举制开始出现在隋文帝时期,正式形成是在隋炀帝时期,1905年,光绪帝宣布废除科举制。 14、科举取士制度、三省六部制均正式实施于隋朝,完善与唐朝。 15、武则天在位期间选拔的、破格提拔的贤才有姚崇、宋璟,而后来唐玄宗继续重用过姚崇。 16、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是民族之间的兄弟斗争。就正义性而言,北宋时正义性的,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讲解学习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1)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2)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4)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6)元: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7)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③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2019高考前选择题专练之中国古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题组24】 名校模拟题之中国古代史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ft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巳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 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5、白狄鲜虞建立的中ft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ft中ft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ft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ft 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国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好 6、.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题组25】 1.图4 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 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3) 西周: (1) (2) (1 )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 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 )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 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 (3) (4) (5) 高行政机构,后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 (6) 兀: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7)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 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 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 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 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 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 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 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 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 根深蒂固。 ③ 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_ 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 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 战国和秦朝:实行郡县制 (2) 西汉 ① 汉初,刘邦为巩固皇权分封刘家子弟为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集权。 ②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王国势力被削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 ,以和平手段解决王国问题, 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督地方官员,郡县制再次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地方行政规制。 ③ 东汉时,形成州(从西汉时的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3) 北宋: ① 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编练禁军,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② 行政上,设置知州、通判,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 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⑷元朝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的中书省管,其余在地方设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命官,行省之 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特 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 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宋朝:“二府三司制”一一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 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 (中书门下是最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 ,内阁制度确立, ,但后来王国势力逐渐坐大、威胁到中央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盛唐气象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耕作工具)和筒车(灌溉工具),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2、手工业:①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蜀锦(四川地区)冠于全国; ②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南方的代表:越窑的青瓷("如冰如玉"),秘色瓷是青瓷中的精品;北方的代表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唐三彩(陶器)造型精美,色彩亮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最为著名;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 3、商业繁荣: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城内市坊分开(东市西市为商业区,坊为居民区),既是当时中国政冶、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与吐蕃(bō): (1)吐蕃概况: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①友好交往: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赞普尺带珠丹(见证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史料:"和同为一家"、"唐蕃会盟碑")。 ②意义(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精神风貌: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2.社会风气:兼容并蓄(xù),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 地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 2、书法与绘画: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1.(2019年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2019年全国卷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3.(2018年11月浙江选考)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 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 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 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 4.(2019年江苏)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5.(2019年天津)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 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A.① B.②C.③ D.④ 6.(2019年北京)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7.(2019年海南)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中国古代史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同学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吸引了他。此文字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A.甲骨文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音:e,不公正,偏袒)”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名言 A.韩非 B.孟子 C.墨子D.庄子 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一历史功绩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修筑万里长城 D.书同文,车同轨 5.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 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皇帝一开始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6.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班超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开辟后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后 D.昭君出塞后 7.陆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一条重要的对外交通线。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于汉代开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古都洛阳 D.西汉末年,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8.“……由是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9、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下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 ) A.四羊方尊 B.编钟 C.青铜立人像D.司母戊鼎 10.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