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加强听说训练改变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现象

加强听说训练改变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现象

加强听说训练改变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现象
加强听说训练改变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现象

加强听说训练改变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现

加强听说训练改变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现象

加强听说训练改变民族学生“哑巴汉语”的现象

新疆喀什师范学校马世龙

【摘要】汉语是我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一名汉语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促进民族学生现代汉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听说训练是民族学校汉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我在汉语教学中深切的感受到了这一点。因而汉语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加强听说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汉语;听说训练;教学方法;语言环境

一、创设汉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学生只有具备了学习语言的兴趣,爱学、乐学、主动去学。所以,能否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双语环境至关重要。汉语学习主要的语言环境归纳起来有:人环境、物环境和心理环境。人环境是发展学生汉语口语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它要求教师双语水平高,语言示范正确,还能随时随地和学生互动。物环境的创造可以因地制宜,设置功能室、主题墙或多媒体活动室等。物环境

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注重其教育性和可操作性。心理环境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语言教育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自由的氛围,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

二、采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尤,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法、游戏法、交际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等等。总之,所采用的方法应该有助于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文化、习得语言。

三、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

首先是目标设定的偏差。不少双语学校背离了双语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的.,教学呈现快速化、成人化,违背了语言的学习规律,忽视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使原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心理障碍小、没有心理负担的学生也感到信心不足,失去了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偏差。目前在双语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活动的许多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规律及特点,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组织方式的安排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当。设计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很难体现双语教育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学习、参与和对话的机会较少,难以创设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育环境,远远不能满足双语

教育的要求。双语教学不同于其他教育,有自身的科学性、规律性。

四、因材施教是教好汉语教学的前提

教育事业是育人的职业,也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职业。作为一名汉语教学工作者必须适应新情况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取得新突破。在这一点上“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因材施教中,采用对症下药,教学方法要因班级学生个体情况而定,也要注意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习惯及性格特点而定。所以教学方法应切合实际,灵活多变。

五、教师要树立坚持不懈的职业道德

我从学生进校开始,就研究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第一次见面我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就请同学们每人自我介绍,开头大部分学生低着头不说话,我接着用对话的方式问,如你叫什么?你是从哪儿来的?你们家有几口人等简单的问题后,他们才一个接一个的开始说了。从他们的介绍中我发现他们的发音,听力,表达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该用的四个声调,乱的一塌糊涂,他们往往第一声读第二声,第二声读第四声,所以听起来非常别扭。再如他们的有些语言习惯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自我介绍时许多学生总会说这样一句话:今年六月,毕业了初中我。接着我又让他们把自我介绍写成文字段,收上来后,我发现类似的病句,比比皆是,错别字更是难以避免。我分别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方面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提倡说汉语,另方面,我利

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强化他们的听力能力。他们说错了,我就不厌其烦反复纠正。

这些学生在小学、初中时没有或很少进行听说训练,连一些最基本的汉语用语都听不懂。经过坚持,可喜的是不爱说话的学生基本上可以听懂了,每节课非说几句汉语不可。经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措施来激发学生后,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我还经常开展背课文比赛、修改错别字、辩论、会话等比赛。这些措施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众所周知要改变这种“哑巴汉语”的现象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一直以坚持不懈的精神来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我一方面给他们辅导汉语语法知识,另一方面集中病句讲解词和词的搭配,句子成分的顺序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汉语。

总之,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是非常艰难的事。对老师来说压力大、要求高,课时多,很难完成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虽然进度一再减慢,但效果仍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很重。许多学生认为培养听说能力很难,实际上不那么回事。从实际教学中来看,每一位汉语老师都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把爱奉献给这些偏远地区来的子女,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不是一件难事。问题出在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他们不能坚持认真学习,害怕困难,又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句

话,缺乏学好汉语应具备的必要心理素质,即克服困难的决心、战胜困难的坚强信念、顽强的毅力、勇气和胆量,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一方面要精心组织教学,在方法和技巧上进行耐心指导,另一方面更要不断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听说心理障碍,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鼓励鞭策,使他们树立信心,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只要学习目标明确,思想观念更新了,学习方法改变了,并且自己刻苦努力了;再加上教师的精心辅导,认真指教,相信他们一定会学好汉语的。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欢迎阅读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 2.下,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 韩昌黎(韩愈) 现代称谓语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2.社交称谓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A 等; “小”“老”“薄”“贱”“敝”“鄙”“愚”“寒”(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女、小可;老夫、老朽;薄技、薄酒、薄面;贱姓、贱内;敝人、敝处;鄙人、鄙见;愚兄、愚见;寒舍、寒门。 “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劳步。 常用敬词 “拜”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叨tāo” 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奉 惠 玉(如玉成、玉体) 垂(如垂询、垂爱) 雅(如雅正,雅意)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光顾:敬辞,商家多用以欢迎顾客。

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斧正:敬辞,请人改文章。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错误,使之改正。 。2~3 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简论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简论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0905010197 09汉语言文学 摘要: 建立和推广规范的、全国通用的语言(标准语),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任何一个要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所必须完成的社会历史任务。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跟社会的发展、跟社会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变革是密切相关的。可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因为中国地域辽阔,而社会发展缓慢的缘故,汉语方言分歧较大。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方言分歧较大的语言之一。二千多年来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同地区的人民交往很少,造成“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为了交际,人们就要求有一种通用的汉民族共同语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语言”。 关键词: 汉民族共同语方言“七区说”汉字改革汉字统一 主要内容: 相声大师侯宝林曾经说过一个关于“普通话”的相声。其中说到有位北京人到上海,向旅馆服务员要“面汤”,结果服务员给他送来一盆洗脸水,闹了个大笑语。可见,如果不会说普通话,不但交往困难,还可能误事。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社会交际必须使用一种统一的共同语。先秦时期曾有一种类似“普通话”的统一的、规范的口语,叫作“雅言”。史书上记载,孔子在读古书、行古礼时就使用雅言。只是这种统一的口语当时没有在社会各地的方言也就长期保存了各自的差异性。但是,尽管方言分歧大而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是缓慢的发展),各方言区之间的交流还是逐渐增加的。为了交际,人们就要求有一种通用的汉民族共同语言。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方言经过经济集中和政治集中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语言”。(注[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汉语委婉语

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 □ 刘冬梅 [摘要]委婉语是重要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社会心理学在语言中的反映。死亡是人生最大的恐惧,也是人类痛苦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它常为人们所忌讳,死亡主题是委婉语产生的永久源泉。本文从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对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原则构成手段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9)08-0103-02 较早给“委婉”下定义的陈望道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一书中说:委婉即“说话时不直接表白本意,只用委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王希杰先生则在陈氏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使定义更为严谨科学,他说:“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运用了委婉辞格的语言(或者说词语)就是“委婉语”。委婉语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用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双方都能采用柔和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而且帮助谈话者克服谈论某些事物时的心理障碍,冲淡或排除各种不愉快的联想。 汉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汉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思想就是“中庸”,话不能说得太满、太绝,但许多事情还不得不表达出来,因此人们就在言语中更多地采用了委婉语这种表达方式。但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就背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说凶即凶”,“说祸即祸”,这种自古以来将语言看作具有魔力的思想意识在传统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死”对人类而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从社会心理上讲,“死亡”总要伴随着痛苦,引起恐惧和忧虑,无论什么人都有打心眼里不愿意提及这些神秘的字眼,所以在汉语中,对于死亡的委婉语足有成百上千,人们通过一切办法避免谈及死亡。 一、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原则 1.Leech的礼貌原则在委婉语中的体现 英国著名学者利奇把礼貌原则划分为六大类:(1)得体准则(Tact Maxim)。(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其中,一致准则指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②尽量增加双方一致。同情准则指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而与死亡相关的委婉语主要体现了一致原则与同情原则.一致准则与同情准则是死亡委婉语所遵循的重要语用原则。 不管在哪种文化中,人们都期盼平安健康、吉祥如意,但难以避免生老病死的不幸发生。对此,人们会感到沮丧、伤感、忌讳。所以在谈论死亡时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联想,避免正面接触这一主题,减少自己与他人情感上的对立,与对方建立共同的感情基础,引起与对方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让对方体会到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或体现对死者的亲属,朋友的同情,人们不直接谈及死亡,而采用含蓄、婉转的方式来表达此意思,这有利于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缓和气氛。即尽力净化“死”所带来的损害性的情感。现代汉语如“走了”、“离开了”、“永诀”、“永别了”、等表达难以割舍之情,尤指亲友的死亡;“没了”“去世了”、“不在了”、“物故”、“故世”、“过世”、“谢世”则用来表达一般意义的避讳,避免重提死亡这一神秘而又可怕的字眼;如果是针对生前处境艰难或久病、恶病缠身的人的死亡,通常用“解脱了”等表示同情和安慰;未成年去世称:“夭折”、“夭亡”;对于年轻人过早的死亡称之为“被夺去了生命”;对于年

中西委婉语的对比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中西方语言中均存在大量的委婉语,它象征着社会的文明,折射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本文对中西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委婉语;对比;差异

COMPARATIVE STUDY ON EUPHEMISM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bstract:The euphemism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se.There are a number of euphemis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which is a symbol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cultural background.This thesis aims to 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astern and western euphemisms. Keywords:euphemisms;comparative;difference

1.引言 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同社会的委婉语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同时,委婉语的表现方式和交际作用在不同程度上又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并且受到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英语学习者应该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反映在委婉语上的文化差异,以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委婉语的含义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中,都会存在有一些特定的表达方法来达到委婉的效果。汉语称为“委婉语”,即使用语气和缓的、好听的、含混的、兜圈子的、令人愉快的或不得罪人的说法去替代生硬的、粗俗的、不便直说的、令人不快的说法。而在《牛津简明英语辞典》中对“euphemism”一词的定义是:“Substitution of mild or vague or round about expressionfor harsh or direct one,expression thus substituted.” 3. 英汉委婉语的共同点 3.1. 共同的根源:委婉是禁忌心理的产物。委婉语和禁忌语是互相关联的。自古人类就对某些神秘事物心存忌讳,遭到禁忌的事物的名称时常以一种“得体、高雅”的名称进入语言交际。社会礼仪常常需要把话说得婉转些、含蓄些。一旦遇到刺激性的字眼,敏感的话题就需要转移,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和谐顺利地进行,交际双方才更乐于接受。对犯忌讳的事物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于是避讳委婉的修辞手法应运而生。这就是英语委婉语和汉语委婉语产生的共同根源。“忌讳”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原因。早期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的本质,于是产生了一种对自然力的崇拜以至恐惧。人们迷信鬼神迷信超自然的力量,有关鬼神的神话就成为了禁忌语(taboo)。当人们不愿说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不得不用隐喻来暗示人家不愿说的东西,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双方都知道但不愿点破的事物。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现在的地理方位说就是山东人。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根据历史记载,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明清时期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仍旧有方言存在,有方言就要有共同语。明清时期管共同语叫官话。 官话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

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受日本语文生活的影响,国语这个名词也从日本传到中国,明清时期我们的共同语叫官话,清末从东瀛日本传过来一个词“国语”。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有些语言改革家提出我们学习日本,在我们国家也要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 普通话是我们汉民族共同的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在台湾被称为“国语”。我是生长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娃,说普通话是我和伙伴们沟通的桥梁。无论走到哪里,一口字正腔圆的

现代汉语委婉语简略

现代汉语委婉语简略 【摘要】:本文对现代汉语委婉语作了初步探讨,认为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源于语言禁忌。同时,儒家传统文化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忌讳”是其产生的民族心理基础。 【关键词】:委婉语禁忌儒家传统文化 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适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言其事或不直说本意,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或言语手段来替代或转换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 委婉语是一种民族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委婉语源于语言禁忌。语言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最初是从“塔布”产生的。人们迷信鬼神,对鬼神尊敬、崇拜直至惧怕,以至不敢直呼其名,鬼神名称成了英语中最早的禁忌语,而指代鬼神的词语便是最早的委婉语。 汉语委婉语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它的产生受到民族政治经济、民族社会结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及价值观体系等一系列超语言的人文因素的影响。在此,我们把探寻视角限定在汉民族心理框架内与言语交际密切相关的心理特征上。“忌讳”是汉民族心理层级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语言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直接动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崇高神圣或令人讨厌的事物的禁忌。人们对某些人、某些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称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敬的行为,因此必须禁忌。避讳就是一例。对尊者、长者等不能直呼其名,哪怕是读音有点相近也应当回避。再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秀才”一词就已产生,但刘秀做了皇帝后,为避其讳,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同时,对一些特别讨厌的事物,不愿提及它,也要禁忌。如对于明朝的人来说,“元”是十分痛恨的,所以明朝人把“元来、元任、元由”等词的“元”一律改成“原”,成了“原来、原任、原由”。第二,对危险恐怖神秘事物的禁忌。“死亡”在人们看来是一件恐怖危险的事情,常常要对它表示禁忌。人们还用“死”的不同说法,表现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的死,表现死的不同原因、方式,以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崩”,意谓天崩地塌。帝王之死,犹如天崩地塌,为大国之难,因此婉称帝王或帝后死亡。同义的还有:崩驾、崩逝崩殂等。薨,房子坍塌时发出颠坏之声而令人震惊,古代用以婉指诸候或二品以上大官之死。类似的有:薨背、薨逝、薨陨等。“不禄”则专指士大夫等一般官吏之死。而现代则多用不在、故去、逝世等表达死亡之意,在一些庄重、严肃的场合,也用安眠、安息等。第三,对不洁或难以启齿的事物的禁忌。这些大多是有关人体器官、生理现象等的词语。例如,把厕所称作“洗手间”、“卫生间”等。再如,比起西方民族,汉民族文化传统中,性观念更为严肃保守,性心理更为含蓄羞涩,婚姻关系和家庭结构都比较牢固,性行为受到较好的道德约束与社会控制,加之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积淀,言语过程中有关“性”的一切均属禁忌之列。 汉民族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言语交际中避俗求雅、力图含蓄,这是委婉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汉语的称谓中委婉语众多。作为礼仪之邦,汉民族非常重视言语交往过程中的礼尚往来,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还要力求雅致,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同义称谓语。一般说来,直称则比较通俗,婉称则显得文雅。例如,称妻子的父亲为“岳丈”,比“丈人”要文雅

试论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摘要】 汉民族共同语它的形成有着语言、文化、经济、政治等历史 原因。1956年2月国务院像全国发出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给汉民族的共同语从语音、词汇到语法规范都作了科学的说明,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科学定义。 【关键字】 汉民族共同语 北方方言 白话 官话 普通话 汉民族共同语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分为标准语和次标准语,标准语就是普通话,次标准语就是以标准语为摹仿学习的对象而形成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 一、汉民族共同语的历史成因 汉民族很早以前就有了自己的民族共同语,汉民族共同语产生年代可以远溯至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殷商时代,甲骨刻辞中出现的书面形式共同语,如:“癸卯卜,今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这种书面汉语与现代汉语是基本相同的,虽然这种书面语言当时通行的范围很小,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统一汉语的作用,这也就是发展沿用下来的文言。 春秋战国时代,汉语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一方面,由于诸侯分封,群雄割据,存在着“言语异声,文字异性,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当时王畿一代(今洛阳)方言为基础的书面共同语,这就是当时的“雅言”。《辞海》解“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雅’有雅正的意思。”“《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1]。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据张德鑫先生考证,雅言“实指周朝国都丰镐(今西安南沣水东岸)地区的语言。作为‘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丰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在任何语言中,称谓语都担当着重要的社交礼仪作用。 古代称谓语 1.直称姓名 称自己的时候直称姓名,表示谦卑。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不然籍何以至此?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2.称字、号、谥号 为表尊敬一般称对方时以字、号来代,有时也用谥号。 子犯请击之。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平辈之间,相互称字,被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 3.称官名、爵名 如果觉得还不够尊敬,就以其官职来呼。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称地望 杜少陵(杜甫) 韩昌黎(韩愈) 现代称谓语 1.亲属称谓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伯、叔、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姐、嫂子)。 2.社交称谓 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 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 职称:工程师、教授、讲师等 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 年龄:老王、小张 泛称:同志、师傅、先生、女士 谦称与敬称 提到自己要用谦称(卑称) 称呼对方用敬称(尊称) “家大舍小令外人” A.对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 B.对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 C.称别人家中的人,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嫒等。 常用谦辞

《现代汉语》Ⅰ作业(1)答案

广西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作业1[《现代汉语》第一章现代汉语及其书写符号] 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共同语共同语也叫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2.方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这种具有变异的地域性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3.双语现象:双语现象就是双重语言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正式场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语言同化的先导或过渡阶段。 4.现行汉字:现行汉字指现在通用的汉字,就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的7000个字(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构成的、用来记写现代汉语的书写符号体系。 5.隶书:隶书是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的一种汉字形体。隶书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隶书开始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 6.构字部件: 二、判断说明题 1普通话也就是北方话。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北方话只不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地域变体,它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作为语音系统,普通话的语汇也主要来自北方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也是由主要在北方方言区流行的近代白话文发展而来的,但我们终究不能把作为基础方言的北方话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混为一谈。 2北京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方面。 3.“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 “桃”和“沐”都包含部件“木”,而且两者都是形声字,但是,“桃”中的“木”是表意的形旁,而“沐”中的“木”是表音的声旁。所以,说“桃”和“沐”中的部件“木”表意相同是错误的。“肚”和“明”都包含部件“月”,而且“月”都是表意的,但“肚”中的“月”实际上是“肉”,跟肌肉有关,“明”中的“月”才是“月”字旁,跟月亮有关,所以说“肚”和“明”中的部件“月”表意相同也是错误的。 4.由于古今字音字意的演变,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表音了,有的形声字的形旁也失去了表意作用。 三、简述题 1.如何理解共同语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 共同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它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给方言的发展以积极的影响;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可以是共同语形成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它的作用随着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影响的扩大而缩小。 2.为什么说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口语的发展,从两汉时期开始出现言文不一致的现象,汉魏以后差异越来越大,一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人们口头讲的是发展中的汉语,笔头上写的却是文言文。这种言文不一致,很不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 (一)白话文的兴起、推广和新的书面语的产生。到了晚唐五代,一种同口语直接联系的书面语“白话”逐渐兴起,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主要来源,开始了一步步发展到现代白话文的历史进程。唐代的变文、宋代的语录、宋元的话本以及宋金元的诸宫调和元曲、明清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等,这些重要的白话文文学著作是用北方方言或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这些作品不仅在北方方言区流行,而且在非北方方言区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二)北京话的传播和新的口语的产生。与此同时,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也逐步传播开来,逐步取得了在各方言区之间作为交际工具的地位。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时代称为“官话”,到了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 (三)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成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到了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白话文运动”。文言文的地位终于被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白话文所取代,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地位。20世纪30年代开展的大众语运动正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的延续和发展,它促使现代白话文走向成熟。 从1913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系统地审订“国音”,在全国推行“国语”,开展了“国语运动”。“国语运动”和“注音字母”、“国语罗马字”、“拉丁化新文字”这些拼音方案的推广,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样,北方方言的代表话北京话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逐渐发展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 “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促使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头语不断靠拢,最终达成一致。新中国成立后,从语音、语汇、语法三个方面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现代汉语》教材上说:“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你对这句话是怎样了解的? 隶书产生于秦,在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简俗字的基础上形成。秦代的隶书称秦隶,笔画少波势,尚存篆意,是当时民间日常使用的形体。到了汉代,字形有了发展,称汉隶,成为汉代通行的汉字形体。 隶书与篆书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改造了篆书的偏旁,打破了篆书的形体结构;字形转为扁平,笔画进一步简化;变婉曲、圆转的线条为平直、方折的笔画,并显出波势,后期的隶书还运用挑法。 汉字的演变从此进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始了向现行汉字形体的过渡,并为现行汉字的形体奠定了基础。因此,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4.从构造上看,汉字有没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举例说明你对汉字结构的认识。 (一)汉字从结构上看有它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所谓表层结构,就是指每一个汉字外部的构造方式。汉字都是由简单的笔画构成部件,单个部件或部件组合可以构成汉字,部件组合成汉字时可以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或内外结构等结合方式。由于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汉字的外部结构特征的分析得到的,所以叫做汉字的表层结构。 1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括能记(表现成分)和所记(被表现成分)两个方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语音系统、词汇系统、语法系统, 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包括各种方言,狭义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七大方言区:1、北方方言区 2、吴方言区 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 5、客家方言区 6、闽方言区 7、粤方言区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音的物理性质: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2、音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一定时间内音波震动幅度的大小。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音波存在时间的久暂 4、音色声音的个性、特色,取决于音波颤动的形式。 记音符号:1、汉语拼音方案 2、反切和注音字母 3、国际音标 韵母和押韵: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就叫做押韵。各句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在韵母中,韵腹、韵尾都相同,只是韵头不同,也算押韵。 调值就是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高平:55 高升:35 降升:214 全降:51 调类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 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它的声调,可是在词或句子里许多音节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读成一个较轻、较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 强调重音: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得特别重的现象。 强调重音的强度比语法重音更强些,因此能把需要强调的部分突出起来。 什么是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辅助语言起交际作用的工具。文字是在有声语言基础上产生,依附于语言而存在的。 汉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汉字字体的演变:1、甲骨文 2、金文 3、小篆 4、隶书 5、楷书 6、草书 7、行书

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doc

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明清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官话”最早用于官场,后来也流行于民间。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明清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官话”最早用于官场,后来也流行于民间。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

俄汉语中的委婉语

浅析俄汉委婉语的相似性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各语种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际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其实质就是力 图掩饰、美化或淡化一些通常被人们认为是禁忌、敏感或令人难堪的 事物。俄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委婉语。俄语和汉语属两种各自独 立的语言系统,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本文重 点研究它在语体中运用的相似性。首先,本文从对委婉语的意义及其 产生的原因来分析俄汉委婉语。其次,着重从出于避讳心理、生理现 象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对俄汉委婉语的相似性加以比较,通过 俄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分析,能够反映出俄汉民族在社会文化、价值 观念、民族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和共性。希望通过本文使我们能够对俄 汉委婉语有个基础性的大概了解,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准确的 运用委婉语,以便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关键词:俄汉;委婉语;相似性

1. 委婉语概述 1.1 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эвфемизм)最初源于希腊语,其字面意义为“好的(或善意的) 言语”。委婉语与禁忌语(табу)有着密切的联系,委婉语的出现是从塔布开始 的。塔布,即禁忌语,该词据陈松岑考证,是人类学中的术语,最早用来指称南 太平洋汤加群岛上的一种语言现象,反映了当地人与受尊敬的圣物和受鄙视的贱 物(不洁物)不随便接触,否则将会招致超自然力量惩罚的一种思想观念。(陈 松岑,1989:10)所以说,最初的委婉语是由禁忌回避的需要而产生的,属禁忌 语的代替品。 前苏联学者Л.А.Булаховский早于1953年就曾利用委婉语最初代替禁忌语 (Л.А.Булаховский,1953:182)1965年在《Словарь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的功能为其定义。 русского литературного языка》中将委婉语定义为Эвфемизмслово или выражение, заменяющее то, которое по каким-либо причинам нежелательно или неудобноупотребить.(由于某种原因对不受欢迎或不便使用的词语进行替换。)(Ф.П.Филин,1965:1722)在此定义中主要体现的也是委婉语的代替功能。1979年Ж.Ж.Варбот将委婉语的定义也只限于代替禁忌语方面。后来,语言学者Д.Н.Шмелев在《Энцеклопедия》中将委婉语定义为“在特定条件下用来替代那些使说话人感到不够礼貌、或过于生硬的词语”。(Д.Н.Шмелев,1979:385-405)此定义已将委婉语的功能范围逐渐扩大-替代不礼貌、生硬的词或词语,融入了礼貌因素。 汉语中将委婉语称之为“婉曲”,指的是对于不雅的或有刺激性的事物,不 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闪烁其词,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 话来代替。(王希杰,1996:302)张宇平在其现代文化语汇丛书《委婉语》中将 委婉语定义为:“用含蓄曲折的词语来代替那些不能直说的话,而其中起替代作 用的具有含蓄曲折特点的词语称之为委婉语”(张宇平,1998:2)通过对委婉语 定义的对比,可以看出委婉语是不断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 本文委婉语的定义为将一些人们认为不便于说、或不愿意说以及说出来让人 们感到不礼貌的词语,用委婉的语言加以代替。 1.2 委婉语的产生 委婉语产生于语言塔布( языковое табу)。语言塔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语言拜物教(языковой фетишизм),二是语言的禁用与代用(эвфемизм)。原始社会 人们在对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不太理解的环境里,语言往往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

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普通话口语训练》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 1、在我国,“普通话”是指 A:普普通通的话 B: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C:北京话 D:普通人说的话 正确答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2、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 A:很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 D:有必要 正确答案:很有必要 3、在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 A:不清楚 B:仅列入《教育法》 C:已列入《宪法》 D:仅有一般规定 正确答案:已列入《宪法》 4、国家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不低于()。 A:三级甲等

B:二级乙等 C:二级甲等 正确答案:三级甲等 5、某一方言区的一种语音现象,只有该方言区的人才能理解和使用,也是那一小社会区域的人们约定俗成的。因此,()是语音的根本属性。 A:物理性 B:社会性 C:生理性 正确答案:社会性 6、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有( )等特点。 A: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 B:一个音节最多有三个音素 C:一个音节最少要有一个辅音音素 D:一个音节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 E:一个音节若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一般得是元音音素 正确答案:每个音节都必须有声调,一个音节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现象,一个音节若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一般得是元音音素 7、普通话音节中不能缺少的是( ) A:声母 B:韵头 C:韵腹 D:韵尾 E:声调

正确答案:声母,韵腹,声调 8、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中,元音不等于韵母,辅音不等于声母。(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9、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最多可由四个音素构成,最少有一个音素。(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10、普通话共有三十八个韵母,根据内部不同构成成分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二章 1、声母,就是汉语音节中开头部分的()。 A:元音 B:辅音 C:韵头 正确答案:元音 2、“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中的重音要( )。 A:长读 B:轻读

委婉语

[摘要]委婉语是汉、英语言中共有的现象,有着相同的心理基础和共同的适用范围;同时也透射出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伦理传统等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委婉语;心理基础;文化异同 Abstract:Euphemism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with similar psychological basis and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it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in its origin, values and traditional custom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ultural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Key words: euphemism; psychological basis; cultural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委婉即“说话时不直白本意,只用婉曲含蓄的话来烘托暗示。”英语中的euphemism(委婉语)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或友善辞令)。英语中的“euphemism”和汉语中的“委婉语”意思大体等价 [1]。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在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力图代替、掩饰、削减表达的禁忌、直接和粗鄙。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我国语言学家戚雨村先生认为,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因此,汉英委婉语无一例外地都会折射出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2]。 一、汉、英委婉语共同的适用范围及心理基础 汉、英委婉语折射出汉英两种文化有共同的适用范围。在汉英文化中,委婉语主要适用范围大致为:生、老、病、死;性;排泄;穷困;犯罪;职业;政治。就老年人之“死”而言,英语有与汉语意思相似的婉称,常见的有:to close/end one’s days(终其天年); shut one’s light off(逝世);to cross the bar(去了);to pay the debt of Nature/to pay one’s last debt(寿终);to run one’s race(了其一生、寿终正寝);to slip by/away(悄然去了); to be home and free(归去来兮自由哉)等。汉、英委婉语中有一些完全或基本的等价,反映了汉、英民族对外部世界的共识和共同的避讳、美化、掩饰心理基础和思维模式。 1.对某些事物情形的避讳 “忌讳” 汉、英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英美国家, 都是产生委婉语的重要心理基础。远古时代,人类不能正确理解自然现象和自然力,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对超自然力(the supernatural)的崇拜乃至恐惧,即所谓“灵物崇拜”(Fetishism)。随之而来的就是“语言灵物崇拜”(Word Fetishism)。出于对鬼神的敬畏,神明与魔鬼的名字首先必须回避,担心直呼其名会招致危险和灾难,往往另辟蹊径。英语中有关“Devil”的委婉语有上千个之多,如“the Bleak One”,“Old Boy”, “the Tempter”, “the Big D” ,“Old Harry”, “the Enemy”, “the Wicked One”, “Old Nick”, “Prince of Darkness”等[3]。 中国是个多神崇拜的国家,早在仰韶文化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人们就相信各种自然现象均由各种不同的自然之神所支配,为求避祸,忌讳提及崇拜或敬畏对象的名字,给它们以美称如称日神为“义和”,称水神为“河伯”,称风神为“飞廉”,称火神为“祝融”。在民间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还称各种敬奉的神为“菩萨”、“老爷”。此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汉语中出现了独特的“名讳”、“国讳”、“自讳”和“家讳”,皇帝、官员、宗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称,不得不提到时也要用其他字代替。 2.对生理缺陷及某些行为的掩饰 汉、英语言中常用委婉语说明人体的某些特征和生理缺陷,以避免引起不快或冒犯。如在汉语中人们用“腿脚不方便”或“行动不便”指代“瘸子”或“双目失明的人”;用“说话有点慢”指代“口吃”、“大舌头”。英语中用“imperfect hearing”代替“the deaf”( 聋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把“蝴蝶(húdié)”说成“húdiěr”,把“告诉(gàosu)”说成“gàosong”,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īn l?è”、也有人念成“qǐn l?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也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麻烦。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例如北京人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北方不少地区将“玉米”称为“棒子”,将“肥皂”称为“胰子”,将“馒头”称为“馍馍”。所以,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例如“搞”、“垃圾”、“尴尬”、“噱头”等词已经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普通话前身是古代北方官员的官话,因为北京做过多朝首都,官话也就更接近北京话,今天南京方言不像其他苏南地区,也因为南京做过多朝首都,有点接近官话。 “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