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电工电子技术项目教程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项目教程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项目教程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项目教程教案

湖南同德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第一学期

专业基础课

备课本

班级:电子357班

科组:电子教研组

科目:

任课老师

学期授课计划说明:

教学进度表

《电工电子技术项目教学》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

运放典型应用电路的结构与形式

2.难点:

运放电路的分析方法。

3.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

4.难点的解决方法:

采用案例法激发学生的动笔计算的兴趣,加强对难点的理解。

第二周星期一第 5,6 节 2013年 3月 4日

一、复习:差动放大器的组成及特点,为什么集成运放要应差动放大器作为输入级?

二、引入

三、正文

一:低频等效电路

在电路中集成运放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器件来对待。于是在分析、计算时我们用等效电路来代替集成运放。

由于集成运放主要用于频率不高的场合,因此我们只学习低频率时的等效电路。

右图所示为集成运放的符号,它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其中:标有的为同相输入端(输出电压的相位与该输入电压的相

位相同) 标有的为反相输入端(输出电压的相位

与该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反)

二:理想集成运放

一般我们是把集成运放视为理想的(将集成运放的各项技术指标理想化)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入偏置电流:

共模抑制比:输出电阻:-3dB带宽:

无干扰无噪声失调电压、失调电流及它们的温漂均为零

三: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性

当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放大区时的条件是:(1) (2)

注:(1)即: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电位相等,但不是短路。我们把满足这个条件称为"虚短"

(2)即:理想运放的输入电阻为∞,因此集成运放输入端不取电流。

我们在计算电路时,只要是线性应用,均可以应用以上的两个结论,因此我们要掌握好!

当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它的输入、输出的关系式为:

四: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工作区

当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的条件是:集成运放在非线性工作区内一般是开环运用或加正反馈。它的输入输出关系是:

它的输出电压有两种形态:(1)当时,(2)当时,

它的输入电流仍为零(因为)即:

集成运放工作在不同区域时,近似条件不同,我们在分析集成运放时,应先判断它工作在什麽区域,然后再用上述公式对集成运放进行分析、计算。

四、总结

1、集成运放的理想模型;

2、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区的特点;

3、集成运放工作于非线性区的特点

第二周星期二第 1.2 节 2013年 3月 5日

一、复习:集成运放的理想模型及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是的特点;

二、引入

三、正文

一:比例运算电路

定义:将输入信号按比例放大的电路,称为比例运算电路。

分类:反向比例电路、同相比例电路、差动比例电路。(按输入信号加入不同的输入端分)

比例放大电路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三种主要放大形式

(1)反向比例电路

输入信号加入反相输入端,电路如图(1)所示:

输出特性:因为:,

所以:

从上式我们可以看出:Uo与Ui 是比例关系,改变比例系数,即可改变Uo的数值。负号表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极性相反。

反向比例电路的特点:

(1)反向比例电路由于存在"虚地",因此它的共模输入电压为零.即:它对集成运放的共模

抑制比要求低

(2)输入电阻低:r

i =R

1

.因此对输入信号的负载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同相比例电路

输入信号加入同相输入端,电路如图(2)所示:

输出特性:因为:(虚短但不是虚地);;

所以:

改变R

f /R

1

即可改变Uo的值,输入、输出电压的极性相同

同相比例电路的特点:

(1)输入电阻高;(2)由于(电路的共模输入信号高),因此集成运放的共模抑制比要求高

(3)差动比例电路

输入信号分别加之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电路图如图(3)所示:

它的输出电压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它实际完成的是:对输入两信号的差运算。

四、总结:

1、基本同相比例和反相比例放大器;

2、差动减法放大器;

第二周星期四第1.2节 2013年 3月 7日

课题集成运放的应用授课方式

教学目的1、加法运算电路;

2、减法运算电路;

讲授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

难点加法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

教具

课时2节讲授

/2节多媒

一、复习:集成运放的理想模型及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是的特点;

二、引入

三、正文

二:和、差电路

(1)反相求和电路

它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输入端的个数可根

据需要进行调整)其中电阻R'

为:

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

它可以模拟方程:。它的特点与反相比例电路相同。它可十分方便的某一电路的输入电阻,来改变电路的比例关系,而不影响其它路的比例关系。

(2)同相求和电路

它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输入端的个数

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它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为:。它的调节不如反相求和电路,而且它的共模输入信号大,因此它的应用不很广泛。

(3)和差电路

它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

此电路的功能是对U

i1、U

i2

进行反相求和,对

U i3、U

i4

进行同相求和,然后进行的叠加即得和

差结果。

它的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是:。

由于该电路用一只集成运放,它的电阻计算和电路调整均不方便,因此我们常用二级集成运放组成和差电路。它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课程.docx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教案纸 第页 第一章直流电路检查 学《电子电 科工技术》§1.1电路 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授课时间2016 . 9教学方法讲解,启发,问答、实物演示 1.介绍课程以及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2.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3.掌握元件符号 教学重点1.电路的基本组成2.掌握元件符号 和难点 3.学会画电路图 掌握元件符号和电路图 复习提问 教学内容、方法、过程和板书设计教学追记 §1.1电路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1.什么是电路? 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 )按一定方式 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如图 1-1 所示。 图 1-1 简单的直流电路 2.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 提问 (2)负载 (耗能元件 ):使用 (消耗 )电能的设备和器件 (如灯泡等用电器 )。 (3)控制器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 (4)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

教案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过程和板书设计 3.电路的状态 (1)通路 (闭路 ):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 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开路 (断路 ):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短路 (捷路 ):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 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 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二、电气元件符号 三、基本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例如,图 1-2 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电 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 磁特性的理想元件 (模型 )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予考虑。第 1 页 教学追记 画图讲解 图 1-2 手电筒的电路原理图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3章习题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3章习题 3.1 已知正弦交流电压U =220V,? =50Hz,ο30=u ψ。写出它的瞬时值式,并画出波形。 3.2 已知正弦交流电流I m =10V,? =50Hz,ο45=i ψ。写出它的瞬时值式,并画出波形。 3.3 比较以下正弦量的相位 (1)V )90sin(3101ο+=t u ω,V )45sin(5372ο+=t u ω (2)V )30sin(2100ο+=t u ω,A cos 10t i ω= (3)V )90100sin(310ο+=t u ,A 1000sin 10t i = (4)A )90314sin(1001ο+=t i ,A )513100sin(502ο+=t i π 3.4 将以下正弦量转化为幅值相量和有效值相量,并用代数式、三角式、指数式和极坐标式表示,并分别画出相量图。 (1)V )90sin(310ο+=t u ω,(2)A cos 10t i ω=, (3)V )30sin(2100ο+=t u ω,(4)A )60sin(210ο+=t i ω 3.5 将以下相量转化为正弦量 (1)V 5050j U +=?,(2)4030j I m +-=?A ,(3)V 210030ο j m e U =? ,(4)A 301ο-∠=? I 3.6 相量图如图3.1(a )、(b )所示,已知。,,,,,A 12A 10V 310V 80V 100A 102121======m m m I I U U U I 频率?=50Hz 。写出它们对应的相量式和瞬时值式。 3.7 电路如图3.2(a )、(b )所示,电压V )30314sin(3101ο+=t u ,V )060314sin(3102ο+=t u ,用相量法求每个电阻的电流和吸收的有功功率。 3.8 电路如图3.3(a )、(b )所示,已知L =10mH, V )30100sin(1001ο+=t u ,V )301000sin(1002ο+=t u 。求电流21i i 和,并进行比较。 3.9 电路如图3.4(a )、(b )所示,已知C =10μF, V )30100sin(1001ο+=t u ,V )301000sin(1002ο+=t u 。求电流21i i 和,并进行比较。 3.10 求图3.5所示电路中未知电压表的读数。 60° (a ) ? I ? 1U ? 2U 60° 45° m U ? m I 2? m I 1? (b ) 图3.1 习题3.6的相量图 + 1u - 1i 10Ω (a ) + 2 u - 2i (b ) 10Ω 图3.2 习题3.7的电路 1i L + 1 u - (a) 2i L + 2 u - (b) 图3.3 习题3.8的电路 1i C + 1 u - (a) 2i C + 2 u - (b) 图3.4 习题3.9的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适用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120138 ]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 ] 参考学时[ 96 ] 课程归口单位[电气工程系] 制定人[ 谭银朝 ] 制定日期[审核人 [ ] 审核日期[批准人[ ] 批准日期[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 技术。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 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 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 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 课程有《高等数学》(130024),后续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120117) 《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120129)。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应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 1、能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 2、能熟练使用万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 3、能进行能进行一般电路的识别、绘制、交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4、能进行常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检测与识别。 (二)技能目标 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练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 2、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 3、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能力。 4、掌握焊接技术、能组装电路并解决、处理电器及电子设备的一般故障。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6.22~2015.7.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依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或岗位方向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群平台课或岗位通用能力课)课程类别:□ A类: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课□C类:实验(践)课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对电路分析和排故有基本的了解,会使用常用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会进行元件参数的计算和选取,为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机电和电气专业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电学基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与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运用本课程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分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学生将了解电路分析和模 拟电子技术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基本应用技巧,能够对线性电路进行基本的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数字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数字电路(组合、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方法;具备灵活应用常用数字集成电路实现逻辑功能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常见仪器仪表进行测量,为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力目标: (1)能通过对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资料的阅读,了解数字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根据工作要求,完成简单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 (3)能熟练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4)学生能分析和排除电路中出现的简单故障。 (5)会进行电流、电压、功率等电学量的计算。 3.素质目标: (1) 对从事电工技术和相关工作,充满热情。 (2) 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善于使用所学电工电子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完善成果中体验喜悦。 (3)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通过亲历实践实现,检验、判断各种技 术问题。 (4) 在工作实践中,有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4.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为中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考取打下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自学复习题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自学作业 一、填空题 1.无论是复杂电路,还是简单电路,它都可以看做由电源、中间环节和负载三部分组成。 2.独立电源作为电路的输入,代表外界对电路的激励,是电路能量的提供者。 3.两个电源的等效变换是指它们对外电路作用结果等效,对电源内部来讲,并不等效。 4.用相量表示正弦量,实质就是用复数来表示正弦量。 5.纯电感正弦交流电路中,在相位上,电压的相位超前于电流90°。 6.某一非正弦交流电压u=50+402sin(wt+30°)+30sin (wt+10°)V,。· 7.三相对称负载,当负载的相电压等于电源线电压时,三相负载应采用三角形接法。 8.变压器的主体由铁心和绕组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9.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T是由转子电流I2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10.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降压起动方法有Y-Δ换接起动和自耦变压器起动两种。 11.在杂质半导体中,因掺入的杂质性质不同,可分为电子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空穴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 12.PN结是构成二极管、晶体管、固体组件和晶闸管等多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13.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其导电方向是从P区到N区,导电的

条件是外加正向电压,原因是PN结正向电阻很小,反向电阻很大。 14.稳压二极管是利用反向击穿段特性实现稳压的。 15.晶体管有放大作用的基本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16.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晶体管三个引脚对地电位分别为:U A = -5 V、U B = -8 V、U C = -5.2 V,则晶体管对应的电极是:A为 E 极、B为 C 极、C为 B 极,晶体管为PNP型三极管。 14.在U CE保持一定时,集电极电流变化量同对应基极电流变化量的比值称为晶体管的动态电流放大系数,用β表示。 15.绝缘栅场效应管具有极高的输入电阻,N沟道增强型MOS管的栅极和源基、漏极及衬底之间是相互绝缘的。 16.共发射极连接的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简称共射极放大电路,是由晶体管、直流电源、电阻和电容等元器件组成。其中晶体管是整个电路的核心器件,起电流放大作用。电容的作用是让输入和输出的交流信号电流通过,而不让放大电路的直流电流流入信号源和负载,即传送交流、隔断直流。基极所接直流电源的作用是使晶体管发射结正向偏置,并供给基极电流I B。集电极电阻R C的作用是将晶体管CE回路中的交流电流信号转变为交流电压信号。集电极电源E C的作用在于一是在晶体管的集电结上加反向电压,二是供给放大电路消耗的电能。总之,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在于用较小的输入信号去控制比较大的输出信号,而输出信号的能量来源于集电极电源E C。 17.在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偏置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18.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是在静态值确定后分析信号的传输情况,考虑的只是电流和电压的交流分量,常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有微变等效电路法和图解法。 19.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是把非线性元件晶体管等效为一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教案纸 第页

§1.1电路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1.什么是电路? 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 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如图1-1所示。 图1-1 简单的直流电路 2.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 提问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 (3) 控制器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4) 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教案纸附页 教学内容、方法、过程和板书设计教学追记

3.电路的状态 (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 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 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 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二、电气元件符号 三、基本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简称为电路图。例如,图1-2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 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要电 磁特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 予考虑。 图1-2 手电筒的电路原理图 画图讲解 厦门电子职业中专学校教案纸 学《电子电检查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试习题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具体有有效值相量和最大值相量两种形式。 2.一阶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法的表达式。 3.变压器有三大作用,分别是变压_、_变流_和_变换阻抗_。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可描述为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5.以比较的风格分类,电压比较器有单限比较、滞回比较和窗口比较。 6.基本的逻辑关系是逻辑与、逻辑或和逻辑非。 7.“触发”是指给触发器或时序逻辑电路施加时钟(脉冲)信号。 8.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分配和控制电能和传送、处理电信号。 9.负载功率因数过低的后果是增大输电线路损耗和使供电设备不被充分利用。 10.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构成是定子和转子。 11.电容和电感储能的数学表达式是和。 12.低压供电系统的接线方式主要有树干式和放射式。 13.实际变压器存在两种损耗,分别是铜耗和铁耗。

1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五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600r/min。 15.变压器的主要构成部件是绕组和铁芯。 16.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四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750r/min。 17.晶体三极管的两个PN结分别是发射结和集电结。 18.要使晶体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其偏置方法是使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19.反相比例运算关系是.,同相比例运算关系是。 20.多发射极管的作用是实现与运算、提高(逻辑)转换速度。 21.翻转是指触发器在时钟脉冲到达后形成与初态相反的次态。 22.我国规定的电力网特高压额定值有330kV、500kV和1000kV。 23.理想变压器的变压公式是。 24.已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频为50HZ,三对磁极,则同步转速为1000r/min。 25.晶体三极管有三种工作状态,分别为放大、截止和饱和。 26.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有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直接耦合。 27.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有稳定电压放大倍数、拓展频宽、改善非线性失真和改变输入输出阻抗。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适用专业: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编制单位:电气工程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013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分[ 6.0 ] 参考学时[96 ] 课程归口单位[电气工程系] 制定人[谭银朝] 审核人[] 批准人[] 一、适用对象 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 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三、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据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船舶电子电气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高等数学》(130024),后续课程有《单片机与接口技术》(120117)《船舶电站组建与调试》(120129)。

四、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应该具备电工、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了解研究电工与电子技术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学生应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知识目标 1、能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 2、能熟练使用万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源、示波器等常用仪器仪表。 3、能进行能进行一般电路的识别、绘制、交直流电路的搭建与测试。 4、能进行常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件的检测与识别。 (二)技能目标 1、会识别与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并较熟练地正确选用电子仪器测试其基本参数,判定元器件的质量。 2、能阅读常用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并且具有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电子产品装配岗位。 3、具有熟练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总结 魏绍亮 (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一、原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该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原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多而杂,学时少。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较杂,既包含了电路的知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同时又有电机及其控制等内容,它是电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由于内容多,而学时较少,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完成课程任务,成了该课程最突出的矛盾。所以,在教材选择上、内容体系上、教学方法上等需要改革创新。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陈旧。社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该课程又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所以,必须加强实验改革,加强学生综合性和验证性实验的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原教学内容却反映很少。由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发展,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在变化,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要提高学生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予以体现。 二、课程改革的原则和做法 总的思路就是利用有限的学时让学生既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能尽量加强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同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具体安排: (1)选择质量高,学时和内容相当的教材。如面向21世纪的国家级优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唐介主编的《电工学》,叶挺秀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等,都可优先选用。 (2)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课堂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 教案

第1章电路分析基础 本章要求 1、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功能,了解元件模型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深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掌握理想元件和电压源、电流源的输出特性; 4、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5、深刻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6、深刻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概念; 7、熟练掌握弥尔曼定理、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 8、理解受控电源模型, 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是电路分析的重要基础。电路的基本定律和理想的电路元件虽只有几个,但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具体电路,都是由这些元件构成,从而依据基本定律就足以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计算。因而,要求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练应用、打下电路分析的基础。依据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介绍电路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直流电路,原则上也适用于其他线性电路。为此,必须熟练掌握。 1.1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时数1学时 本节重点1、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路变量(电动势、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压、电位的概念与电位的计算。 本节难点参考方向的概念和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通过与物理学中质点、刚体的物理模型对比,建立起理想元件模型的概念,结合举例,说明电路变量的参考方向在分析电路中的重要性。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位的计算过程。 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法与电子课件结合。 教学内容 一、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1、实际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1)组成:电源(信号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2)作用:a.电能的传输和转换;b.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模型: 考虑电路分析的需要,建立理想电路模型。 (1)理想电路元件概念:忽略实际元件的次要物理性质,反映其主要物理性质,把实际元件理想化。 (2)电路模型的概念:实际电路中的实际元件用理想元件代替的电路。 例如手电筒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课程.doc

周 授课 教学 执行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学时 方式 课外作业及考核 次 情况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 1 绪论 安全用电常识 2 讲授 电有上千 v 的电压,为什么没有 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2 15、 16 级德育体验周, 17 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电教 练习急救措施 4 第一章 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二 物理量(电压、电流)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 2 讲授 课后习题三 1、 2、 3、 4 势、电能 )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讲授 练习册 1.3、 1.4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 2 讲授 练习册 1.5 一、填空题 电流定律 10 第二章 磁场及电磁感应 2 电教 练习册 2.1、 2.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测试 半期测试题 12 第三章 电容、 电感的概念、 参数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 、二、 标注及应用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 2 电教 练习册 4.1 念、相关物理量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讲授 课后习题 一、二、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 2 电教 课后习题 三、四 率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 2 讲授 练习册 4.2 4.5 的功率因数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 2 讲授 课后题一、二、三 用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 练习册 5.1 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 练习册 5.1 二、三 5.2 一、 二、 三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1).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案(1-1)【课题编号】 1-01-01 【课题名称】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 应知: 1.简单认识电工实训室。 2.了解电工基本操作规程。 应会: 1.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 2.学会安全用电常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物理电学的基础上,接触电工电子这门课程,为了让学生对这门课程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认识实训室入手,加强实物教学,能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让学生有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安全保障。 【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具资源】 电工实训台、万用表、试电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这门课程是学习关于电的知识、技能及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离不开电工实训室。为了让大家对电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们首先认识电工实训室常用电工仪器、仪表。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认识电工实训室 (一)实训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实训台,了解实训台的几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学生活动:观察实训台,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讨论,对实训台有初步了解。 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二)常用电工仪器、仪表 教师活动:现场演示讲解各种仪器、仪表外形作用及简单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各种仪器、仪表,练习简单的使用方法。 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2:电工基本操作规程 教师活动:简单讲解操作规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知道违规的弊端。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每项操作规程,了解违反规程的危害。 教学环节3:安全用电常识 (一)常见的触电方式 教师活动:通过触电实例,和学生介绍触电方式及触电的危害。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实例,分组讨论触电方式及危害。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及触电急救 教师活动:通过触电实例,介绍电流对人体危害,安全电压;利用多媒体演示触电急救方法,让学生掌握简单触电急救方法。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实例,分组讨论电流对人体危害;观看多媒体演示触电急救方法,掌握简单触电急救方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三)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通过用电实例,介绍安全用电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分组讨论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四)电气火灾的防范 教师活动:通过用电实例,介绍引起电气火灾的原因,让学生了解基本灭火方法。 学生活动:联系实际,结合实例,分组讨论电气火灾的防范。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引导学生在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理解相关知识。为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要尽可能结合实际,用多媒体投影,像讲故事一样,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实训室、安全用电知识。必要时可以各小组总结本节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下掌握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案.doc

周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授课次学时 1 绪论安全用电常识 2 2 15、16 级德育体验周, 17 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4 第一章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 2 物理量(电压、电流)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 2 势、电能)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 2 电流定律 10 第二章磁场及电磁感应 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12 第三章电容、电感的概念、参数 2 标注及应用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 2 念、相关物理量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 2 率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 2 教学执行 课外作业及考核 方式情况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 讲授电有上千v 的电压,为什么没有 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电教练习急救措施 电教课后习题一、二 讲授课后习题三1、 2、 3、 4 讲授练习册1.3、 1.4 讲授练习册 1.5 一、填空题 电教练习册 2.1、 2.2 测试半期测试题 电教课后习题一、二、 电教练习册 4.1 讲授课后习题一、二、 电教课后习题三、四 讲授练习册 4.2 4.5

的功率因数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 2 讲授课后题一、二、三 用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练习册 5.1 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练习册 5.1 二、三 5.2 一、二、 三 20 期末复习 2 讲授复习试题 第一章审核签字课题 第一节 授课时数 2 课时授课时间第1 周第 1 ~ 2 课时 知识1、了解电路的组成。 与 2、掌握电路中每部分的作用。 技能 教 学过程 目与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标 方法 情感 态度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来进行讲解。 与价 值观 新学期开学,学生身心状态还未收回,切寒假后,此前所学知识部分已经遗忘或模糊,学情分析 需要通过复习收心和巩固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准备。 教学重点1、电路结构2、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1、讲电路图形符号和实物结合,识读简单电路图。

电工电子课程介绍.doc

课程介绍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机电、模具、数控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课程,在课程设置结构中,它处在“专业基础课”位置。是一门工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系各专业的课程都需开设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这三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这些课程理论繁多,内容重复,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必需、够用、简明、精干”的指导思想;另外实践性重视不够,反映最新技术内容少;过多强调各部分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占用了相当多的学时,因而无法讲授更多的新知识,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实验内容单薄,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需要;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少,因而学了许多东西仍不会用,动手能力仍较差。 同整个教学改革一样,一门课程的改革的核心也应当是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改革。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是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了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提出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课以“应用为目的”,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改革思想,逐渐由三年制教学向两年制教学过渡的目标。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围绕课程体系整体优化,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状况,对课程设置进行精简、整合和优化,在知识的综合上下工夫,建立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为目的的培养方案;寻找符合我们要求的内容,为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在教材的选用上选择了高职高专的规划教材,现在我们正按教育部的要求编制“十一五”电工技能实训教材。因为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课程教学目标(能力分析及说明)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即培养两个意识,提高两种能力;了解电气技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和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5章习题

《电工电子技术简明教程》第5章习题 5.1 在图5.1中,正常情况下四个桥臂电阻均为R 。当桥臂中某只电阻因受温度或应变等非电量的影响而变化R ?时,电桥平衡即被破坏,输出电压o u 可以反映此变化量的大小,试写出o u 的表达式。 5.2 在图5.2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设Ω=k R 11,Ω=k R F 50。试求闭环电压放大倍数uF A 和平 衡电阻2R 。若V 5m u i =,则o u 为多少? 5.3 在图5.3(a )及(b)的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Ω=k R 21,Ω=k R F 10,Ω=K R 22,Ω=k R 23, 2=i u V ,求o u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R F 图5.2习题5.2的图 R 1 + - + - u o u i ∞ + - + R 2 图5.3习题5.3的图 R 1 R F + - + - u o u i ∞ + - + R 2 R 3 (a ) R 1 R F + - + - u o u i ∞ + - + R 2 R 3 (b ) 图5.1习题5.1的图 u o + ∞ + - R R R+?R R +U

5.4 有一个两信号相加的反相加法运算电路如图5.4所示,其电阻F R R R ==1211。试写出输出电压o u 的表达式。 5.5 在图5.5所示的差分运算电路中,Ω==k R R 421,Ω==k R R F 203,5.11=i u V ,12=i u V ,试 求输出电压o u 。 5.6 求图5.6所示电路的o u 的运算关系式。 - o 图5.6习题5.6的图 R F R 11 ∞ + - + + - u o R 2 R 12 u i1 u i2 图5.4习题5.4的图 R 1 R F ∞ + - + + - u o R 2 u i1 u i2 图5.5习题5.5的图 R 3 + - - +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1)》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详细信息 (一)、课程简介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电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担负着使学生获得电路、电子技术及电气控制等领域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任务。该课程面向专业多,学生数量大,课程内容涉及电工电子学科的各个领域,并有很强的实践性。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类各专业(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用电工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

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电力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和团结协作能力。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后续课程:《电工测量》、《电气控制与PLC》、《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等。 2、课程定位 (1)紧紧围绕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电力系统自动化岗位设置和流程为主线,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岗位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优势,采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导向职业岗位能力的方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标准,使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过程在整个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得到体现。 (2)课程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根据岗位能力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和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以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紧密结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3)积极改革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将学生角色转化为工作角色,教师转换为工作过程的指导者。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灵活采用实务导入法、实践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课堂讨论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开拓了课堂教改新思路,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了解和掌握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过程。 (4).《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教学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化和电气化的发展,作为工业城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淮海市及周边地区的各种厂矿企业中都能得到全面的运用。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和必修课程,同时可以培养企事业单位必须的基本技能人才,以满足企业要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基本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电子电工技术简明教程练习题(附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简明教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理想电压源的外接负载电阻越小,它的输出端电流()。 2. 题图1所示的电路中,U、I之间的关系式应该是( )。 s -6 题图1 题图2 3. 在题图2所示的电路中,则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 4. 题图3是一个电容器的串联电路,其等效电容值的表达式为()。 1 R 2 + - + - u R1 u R2 - + u U C 1 C 2 - + t ms 题图3 题图4 5. 有一正弦交流信号i如题图4所示, i的三角函数表达式为()。 6. 理想电流源的外接负载电阻越小,它的输出端电压()。 7. 题图5所示的电路中,A点的电位为()。 126V - 题图5 8. 在题图6所示的电路中,元件A提供了10W的功率,求电流I= ( );

1 R 2 +-+- u R1u R2- +u C 1 C 2L 1 L 2 题图6 题图7 9. 题图7是一个电感器的串联电路,求其等效电感值的表达式( )。 t ms 题图8 10. 有一正弦交流信号i 如题图8所示, i 的的周期、初相角分别为( 、 )。 11. 本征半导体是( )。自由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的浓度( )。 12.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极对地电压如题图9所示,试判断晶体管处于( )工作状态(填饱和、截止、放大)? +6V ++5.6V 5.3V +12V -12.3V -8.5V -9.3V -3V - 图9 晶体管对地电压 13.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阻可认为是( )。。 14.在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中,适当增大R c ,电压放大倍数将( )。 15.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极对地电压如题图10所示,试判断晶体管处于( )工作状态(填饱和、截止、放大)?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2015版)

电工电子技术 (一)基本信息 中文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英文课程名称: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413005 学分:4 学时:64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方向)、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腐蚀与防护)、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方向)、飞行技术专业、工业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等工科非电类专业。 先修课程: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物理》课程中电学、磁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应具备数学课程中微积分方程、复数等方面的知识。 开课系(教研部):电工电子技术教研部(实验中心) 执笔:董华 审核:童立君 课程简介:《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由于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应用极为广泛,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是我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或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电工电子技术》是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平台课。由于电工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是我校的重点课程之一。它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电路模型、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基本定理、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理解并掌握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及电路中相量分析方法。掌握一阶电路全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铭牌数据计算;掌握简单电气控制系统的分析。学生应理解共射单管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掌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及由他们构成的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动静态分析的方法;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运用;掌握单相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能分析简单的时序逻辑电路。通过在教学中从电工电子技术与学科专业、科研生产需要的关联切入,引导学生更真实地学习知识、了解原理、掌握规律,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四)教学内容 1.直流电路(8学时) (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4)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重点:理解并掌握基本定理、定律及基本分析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