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说课标说教材案例

说课标说教材案例

说课标说教材案例
说课标说教材案例

说课标说教材案例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我们知道,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灵活地驾驭教材,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今天,我将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从课程标准,教材特色,教学建议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标准

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根据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本册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标准有:

1.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3.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5.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本单元的内容标准是:

1、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初步学会阅读简单的史料,初步具有对所掌握的史料进行简单的探究,概括和归纳能力,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3、了解一些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和传说,知道四大发明的内容,知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世界的领先位置以及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知道孔子、孙武、郭守敬、李时珍等文化伟人的主要成就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二教材特色

教材特色是我今天要进行阐述的第二个方面,下面我将结合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来谈一谈我对本册教材的理解.

1编写特点

本学期本教材与从前使用的思想品德教科书和社会教科书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教科书内容的构成方式,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祖国和世界六个不同范畴,并使六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采用主题构建的方式使他们浑然一体,又根据各年级学生社会视野和认知水平的不同特点,在知识选择方面有所侧重。本册教材在设计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贴近现实社会,将品德教育的内容与儿童的社会生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上更多地从学生使用教科书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兼顾处于不同地去和生活环境的儿童的需要,同时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和空间。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启发儿童思考,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和图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亲近感,参与到活动中来,教科书中的文字,采用了以第一人称为主的行文方式,同时教材中还设计了几个主要人物:女孩小文,妞妞,男孩乐乐,虎子,豆博士,还有一名女教师和男教师,还有豆博士。其中豆博士及所引文字的作用比较灵活多样,有时是拓展性的问题,有时是两课之间的承上启下。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欲望,同时也为教师设计活动提供思路,除了出示一些标示图外,还在各单元前或中间,通过大幅图画展示了各种活动场面或学习成果的范例。

为了引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教材首页设计了8个标识,它们是调查,体验,阅读,探究,讨论,资料,发表,制作。从而为学生多样化学习活动的选择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与以往教材不同的亮点是贯穿全册的年表的展示,它帮助学生增强历史感,形象清楚的表明了公元纪年的作用,使学生轻松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2编排体例

本册品德与社会教材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入手,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体例相同,都是按照“单元——主题——小课题”的框架进行设计。教科书目录页出示单元和主题的名称。由于主题性质及大小有所不同,某些主题再分解为小课题,小课题名称在教科书中用两条横线加文字表明。

3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寻根问祖”

第二单元“可爱的祖国”

第三单元“我们同有一个家”

4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横向整合

第一单元共有三个课题:

1、文明的曙光

2、伟大的发明

3、杰出的智者

“文明的曙光”作为教材的起始课题,图文并茂的展示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是四大文明古国,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炎帝和黄帝,了解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于历史。知道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古老神话和故事,如:愚公移山、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九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理解在这些神话和故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高尚品质,激发我们作为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的民族自豪感。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历史感,知道并学会使用公元纪年的方法,感受历史与自己的密切联系。

“伟大的发明”此课题的内容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教材生动地展示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伟大之处,当时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设计的各种体验活动便利易行,帮助学生感受认识到四大发明的伟大意义,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

“杰出的智者”是在前面揭示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居于世界的前列的基础上,安排的一组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人物,思想家孔子、军事家孙武、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科学奇才郭守敬、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使学生知道他们的主要成就,了解他们的生平,从而萌发敬仰之情。

纵向整合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都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呈现的结构进行统一安排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范围构成社会标准的框架,低年级以儿童熟悉的生活展开;中年级以家庭、学校、社区为主,高年级以家乡、祖国和世界为主。总体上按照“同心圆不断扩大”的方式进行组织的:“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六个模块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的不同在各个年级累积递进,螺旋上升。

三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是我今天要进行阐述的第三个方面。

一、活动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全面地把握目标,灵活多样的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才能让孩子们爱学品德与社会课,乐学品德与社会课。实践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运用恰当的学习方式,把握课程目标

教学《“文明之母”——印刷术》一课时,为使学生了解印刷术的演变及其发明的过程,我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活字印刷术中蕴含着的聪明智慧,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在体验学习中,各小组从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中任选一种印刷方式,任选要印刷的文字。在体验雕版印刷过程中,学生用准备好的曲别针或钥匙在长条肥皂平滑的一面刻字,其它的组员帮助涂印油,铺纸,印刷。

在体验活字印刷过程中,学生把3厘米见方的肥皂块当做活字,分别刻上不同的字,然后涂印油,铺纸,印刷。通过这一对比体验活动,学生更清楚了解了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又一场革命,理解毕昇在前人基础上的伟大发明。亲自体验这场技术革命的伟大意义。

2创造使用教材 ,丰富生活经验

《火药的发明》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火药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同时了解火药也增加了战争的危害。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引导学生认识火药的确加快了人类前进的脚步,但由于火药是一把双刃剑,火药的消极意义也是明显的,尤其是被用于战争。l)4`[l#W1

3宽泛选择素材,拓展学习空间

教学《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时,我想有关我国古代的神话和传说是十分丰富的,学生通常会知道一些,但大多未必认真思考过其中所反映的精神和优秀品质,尤其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和表述,而且本课内容是很好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素材,因此我安排两课时召开故事会,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本组搜集的神话和传说,并让他们谈谈从哪里找到的,是什么内容,我将事先准备好的书籍发给各小组阅读,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展示的机会,对在故事会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给予表扬。

二、评价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和方式给予学生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促进道德内化,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

评价可遵循三个结合。

1、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学评价中使用最广泛的评价方式,如采用的客观性考试等方式。这种考试方式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定性评价则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性评价。如教师的评语、成长记录袋评价。

在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评中,将平时的考查及期末检测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算出综合成绩,我就将评价表设计成了“等级+评语”形式:这种形式的呈现既体现了定量的评价,又有定性的评价,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表现有一个全面的,动态的描述。

2、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知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不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上完《伟大的发明》一课后,我就设计了这样评价表格:让孩子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教师就要引导大家看到别人的长处、优点,其次才是不足。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学生对事物一分为二的观点,而且也能教育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可以根据表格中所得的笑脸的颗数进行评价,也可以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评价。这样一个学期坚持下来,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更照顾到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3、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付出了努力,是否将自己把的良好品行付诸于行动中,是否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生活的积极体验,是否能将活动中获得的品德、知识、能力自觉地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是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如每学期期末检测考试中诸如“下面的事,你每天都做到了吗?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做到了就给自己画一个笑脸,评价贵在真诚。

当然,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这些无声评价也非常重要。课上我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温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观望,使学生感到气氛融洽,心态轻松;对走神的同学,我要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给学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对回答问题十分精彩的同学,我要用喜悦的目光,微笑的面容和赞扬的手势给予表扬;对思考、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我配合语言评价,用热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势来激励学生,使其能增强自信心。

总之,通过教学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建立自信,人人有向上的追求,天天有奋斗的目标,常常有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从自我体验中主动、全面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当中,如何有效地,充分地利用与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对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尤为重要,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资源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可以搜集和利用与教科书相关的其他书籍,根据学生的情况去生成主题。也可以发挥多彩的人力资源,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都是课程的资源。在教学《坚忍不拔的炎黄后代》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班内图书角和学校阅览室,

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书籍,班上小组搜集比赛阅读蔚然成风。

二、校外资源的开发势在必行

校外资源可以是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也可以是工厂、农村、社区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更可以是作用非凡的网络资源以及诸如乡土资源在内的丰富的自然资源,范围相当广泛。如果说我们教师是躬耕于百花园中的园丁,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堂恰似一缕花香,沁人心脾,幽远悠长!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