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将改革进行到底 金句

将改革进行到底 金句

一、时代之问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要“做改革的拥护者,做改革的实践者,做改革的清醒者,做改革的保护者”。

“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八个大字拓展“城市精神”,让上海奋力站在改革潮头。

每一步,都需谋定后动、蹄疾步稳。每一步,都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一比喻,生动诠释了全面深化改革其“深化”二字的含义。改革不能浮于表面,必须向纵深推进。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

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注重顶层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无论改革推进到什么阶段,人民首创精神都不能忽视”。

“改革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胜利不会向我走来,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美国诗人穆尔

“获得感”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看真贫、扶真贫”

焕发改革热情、投身改革实践、分享改革成果,人民始终是改革的主体。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以药养医”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循前人改革之伟业,立足今天,面向未来,始终在路上,永远在路上。

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速度、结构、动力,六个字,三个关键词,勾勒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作出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它回应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该“干什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十五大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十六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七大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大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中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始终是土地问题。波澜壮阔的改革,发端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也不断在土地上捕捉着深入推进制度变革的新契机。

“三权分置”,就是将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拆分开,承包权归承包户,而经营权流转给愿意种地的经营主体。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三、人民民主新境界

千锤百炼,方能成钢。

全面深化改革起于顶层设计,达于广袤乡野。

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如同空气与水。它不能缺席、不应迟到。

有责先有权,用权必担责。

案子判出公道,正义自在人心。

滚石上山、立柱架梁。

“公安做饭,检察院端饭,法院吃饭”。

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五、延续中华文脉、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复兴之魂,深植其中。

我们的文化建设在改革方向和工作的布局上,就搭建起了新的“四梁八柱”。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体制是保障,改革出活力。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传统故事,时代创新。中国文化,世界表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是沟通心灵最好的桥梁。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就要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

六、守住绿水青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里,引人瞩目地提出了要树立的六个重大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

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

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今天,每一个在任的干部,每一个离任的干部,都要面对时代的拷问、制度的拷问——

以时代为己任,以责任为担当。

决心的背后是自信,而自信来自于力量。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长缨在手,江山向美。

七、强军之路(上)

战阵铿锵,铁流奔涌,战鹰呼啸。

统帅令出,三军景从。

谁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谁就会陷于战略被动。

军事上落后会被动挨打,而政治上蜕变则不打自垮。

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温故知新,寻根溯源。

要想行稳致远,关键靠拥有绝对权威的优秀船长掌舵领航。

八、强军之路(下)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这是改革的总原则

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军委高效指挥军队,确保军委科学谋划和加强部队建设管理。

建立健全军委、战区两级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了平战一体、常态运行、专司主营、精干高效的战略战役指挥体系,重塑了人民军队的指挥架构,使人民军队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庙算如博弈,落一子而全盘活。

新结构催生新战力,新编成锻造新利剑。

改革的雷电,总是在历史的风雨中孕育。

军队只有夯实基层,才能真正强军。

制定权力责任清单。

官兵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改革,归根到底是自我革命,是壮士断腕,是换羽新生。

改革未有穷期,强军正在路上。

九、党的自我革新

只有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才能砥砺前行,才能淬炼成钢。

破藩篱,去顽疾,立规矩,建制度,正风气。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上到下,由内而外,用信仰塑造灵魂,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凝聚全党的力量。

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推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则是关键的下一步,就是能上能下。

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需要经历一个砥砺淬炼的过程。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步步深入,善作善成。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十、人民的获得感

精准扶贫

要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精准扶贫成为新阶段扶贫改革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是带有方向性意义的重大改革。

愚公移山,久久为功。

民生领域的改革始终坚持“社会政策托底”,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不断把“蛋糕”做大,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进不去的城市,回不了的乡村。

重大改革,也需要细微切口。

知易行难。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利益盘根错节,矛盾积蓄已久,改革迫在眉睫。

就业是民生之本。

中国人讲究“安居乐业”,居不安则心不定。

群众表达诉求,改革及时作出回应。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独特气质。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一个国家对待健康的态度,体现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对待老人的态度,体现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这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治责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已成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

上个世纪末,习近平还在福建工作的时候,就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下了这句话——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相关主题